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0|回复: 0

[申爸指导] 【语文小作坊:高考考核的重点是第二层级的学习】---2022.08.1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7 18: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2-8-18 22:19 编辑

语文小作坊:高考考核的重点是第二层级的学习

2022-08-16
嗯……前天呢,申爸说了很多,妈妈们表示“收获很大”,这让申爸认真想一想,其实,前天谈的是一些“基础性的”、“理论性”的内容。申爸顺着这个方向一想,狗头金就挖到了。看来,一些对于申爸来讲是不言而喻,根本不需要提的前提,是要重点拿出来,好好儿说一说的。

从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出发好了。大申的成绩为什么那么差?再过半个月,就是九月一号。去年的九月一号,大申考了开学考,得了478分。这个分数低到什么程度?如果今年高考,大申得这个分儿,他只能录取北京联合大学。这个申爸说过了,并且还截了北京联合大学各个学科组今年录取的图片给妈妈们……申爸记得。他不是这次开学考没发挥好,才只得这么几分的;从大申的班级排名示意图上看,他高中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的。
1.jpg
从这幅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对吧?

为什么申爸放任大申在这么低的成绩上混,而不采取措施,把分儿给他提起来呢?提不起来。申爸没找到办法。尽管一直在找,但是,直到高考临考,一直都没找着。申爸并不是只要分儿,别的都不管了。“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申爸想找一个“双全”的法子,“卿”也要,“如来”也不能少。

但是呢,在高三之前,当时申爸实验的任何办法,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孩子的时间。你只有往学习上堆时间,孩子的分儿才能够提起来。只用有限的时间,让孩子把成绩提升起来,申爸反复探索,一直没找到门路。高中阶段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年龄段。就为了那几个分儿,把宝贵的时间都砸到几道题上,这肯定不是好法子。机会成本太高了。

事实上,如果妈妈们深入到大申的日常生活中来看的话,单就学习的时长而言,大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在高三下学期之前,一直到今年寒假结束,大申没有任何一天,学习学到晚上十点半之后的。而他的这个“晚上十点半”,在去年十一月份之前,是“晚上九点”。也就是说,大申从2010年9月景山一入学,一直到去年的10月31号,你不可能在任何一天的晚上九点之后,看到大申在学习。那他干嘛?打游戏,看小说,刷B站。他也不聊天儿,因为没人跟他聊。别的孩子被妈妈看得死死的,拿不着手机,他跟谁聊?尤其是那个刷B站。好家伙,刷得入了迷,B站周边,买了一堆各种手办回来。话说,那个B站的手办,当枕头,挺好用的。申爸往上边铺条毛巾,午睡的时候就拿它当枕头,特舒服。那个B站刷得,废寝忘食。

大申七点二十到校,早上五点二十就起床洗澡去了。洗完了澡,把早餐往自己卧室一端,门一锁,一直到6点55分,才出来,忙三叠四地穿鞋上学。一秒钟都不能耽误,因为耽误一秒,这趟地铁就赶不上了。他反复得意地跟申爸讲过,他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大门,25分钟正好。这个时候,申爸才留意到,北京的地铁,尤其是非高峰时段,那真的是按照列车时刻表运行,分秒不差的。跟公共汽车那种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根本不是一回事。

每天他都是这边踩着点出门,那边踩着点儿进校门。从校门走到教室,用的是迟到时间。他自己给“到校时间”的定义是,踩到校门就算“到校”。天天迟到,他却觉着自己天天不迟到。他这么执着,为什么?就是为了每天早上给自己争取95分钟的时间,刷B站。早上都这样,晚上锁上门,没人管了,那更是刷得昏天黑地,没完没了。每天不把自己困木了,估计不会睡觉。按照流行的观念来讲,这种劲头,用到学习上该有多好!可申爸不这样看这件事。申爸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自然展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都会有自发感兴趣的事情去做。这是成长的必需。要优先满足孩子的这种必需的需要,然后,才谈得上进一步的教育。这种内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可以保证孩子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人。首先你得是一个正常的人,然后,才谈得上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连“人”都不是,光“优秀”管屁用?

“阶段性”果真如此。申爸发现,到了高三下学期,大申的B站岁月,告一段落了。高三下学期,申爸发现大申明显地刷B站不积极了。标志就是早上不五点二十起了,而是六点多起了。起了床,洗澡,吃早点,也不锁门了。到了今天,大申还看B站,但也就是一般地看,已经不热衷了。

这个道理,妈妈们都明白,但问题是,学习怎么办?这就涉及到关键点了。申爸的感觉是,从神经生理的角度看,“学习”有两种。不一样的。一种是以外部世界为对象的神经系统的建构;一种是以内部世界为对象的神经系统的建构。对于小孩子而言,他只能以外部世界为对象,进行学习;大了,到了初二,尤其是高一之后,他需要学会以自身为对象,进行学习。这什么意思?反思就是一种典型的……申爸很怀疑,这是唯一的……以自身为对象的学习过程。

每个已经理解了什么是“解题思路”的妈妈,你自己内省一下,细致地回忆回忆,感觉感觉,你在认真地看完那道几何题,看懂了之后,你要自己回答你的解题思路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你想到的是你所理解的解题过程;想到的是这道题是怎么从已知,一步一步证明出结论的;想到的是你当时阅读这道题时的感觉;想到的是申爸出这个workshop题目的目的是什么;想到的是你想到的解题思路,是不是解题思路;想到的是要是我给出的答案,跟别人不一样,最后被申爸判定为错的,该有多难堪;想到的是“诶呦,这种想法应该就是解题思路,跟解题过程真的不一样。”;想到的是“我以前怎么没留意过这个?”;想到的是“这个解题思路,好眼熟。”;想到的是“老师讲的,不就是解题思路吗?”;想到的是“别的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想到的是“好多题的解题思路,都是这个啊!”……

这里说的很多内容,都可能是你当时头脑中闪现的,也会有很多这里没提到的,当时在你头脑中闪现出来了。不管交集怎么样,关键是,所有的这些念头,跟“这道题本身”,没有关系!它跟你头脑中的想法有关系。当然,这些想法是这道题引发出来的。妈妈们每一个,会这道题的,都是当年当学生的时候,学会的。当年,初中的时候,妈妈第一次接触这道题的时候,头脑里的想法,尽管今天完全不记得了,但肯定跟现在的不一样!甚至,妈妈第一遍仔细阅读这道题的证明过程,跟你反思的时候想到的,也不一样,对吧?

我们有一种隐含的假设,假设说,这道题包括它的证明过程,是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的一个客观事实。当年妈妈在初中,第一次学习这道题的时候,workshop里第一遍仔细阅读这道题的证明的时候,目的是你把这个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在头脑里理解了。这个叫做“外部事务为对象的学习”。而呢,当你“会了这道题”,进入反思状态,试图概括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的时候,你所进行的学习,叫做“内部事物为对象的学习”。“内部事物为对象的学习”是一个抽象过程。所谓“抽象”,是思考的时候,加入了大量的大脑中自身内容。思考的对象不一样了。以“外部事物为对象的学习”,是第一层级的学习。以“内部事物为对象的学习”是第二层级的学习。第二层级的学习要基于第一层级的学习内容,学习感受,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中所思所想所感……所有的一切,都包含进来,进行反思概括。

注意哈:高考考核的重点,是第二层级的学习,而不是第一层级!如果你把每一道数学题,都假设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进行第一层级的学习的话,那是无穷无尽的。根本也没有这种必要的。第一层级的学习,无非是要搞熟一些典型的题,为第二层级的学习,做好准备。

尽管大申每天刷B站,玩游戏,看小说,每天用在这个上面的时间,加总起来,可能都超过他用于第一层级的学习时间了,可是,他毕竟每天八节课,320分钟要上的,每天五点钟到家,作业要写到晚上八点的。这就500分钟,八个多小时了。对于第一层级的学习而言,足够了,甚至都多出来了。这些时间,已经足够让他掌握第二层级学习所需的典型题目,并且熟练,这就行了。至于说,分儿的问题。高一高二的考试,跟高考,是不一样的。高一高二,主要目的是检验孩子第一层级的学习水平的。只要积累用于第二层级学习所需要的够用的典型题,就100分了。当然,如果高一高二的考试都不及格,题没几道会的,那是另外的问题需要解决。大申这里不涉及“另外的问题”。

那么,高考的分儿怎么办?这需要在高考前,决战决胜,让孩子第二层级的学习能力,拿到手。大申是非常典型的这种思路下走过来的孩子。在第二层级的学习能力掌握过程中,伴随着的分数的变化,就是这个:
2.png
很糙的、粗略地讲,这条曲线所表达的本质,就是这么个事情。

妈妈们要知道 ,所有的学习,都是要花时间的,第二层次的学习,也是如此。到了高考的最后,申爸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每天从大申的时间里,砍出四个小时,用于第二层次的学习。环境不提供这种条件,申爸就亲自看着,盯着做。平时如果上学,就每天一个小时。申爸不管他乐不乐意,因为你只要放手,他就不会去反思。他习惯性地做题。事实上,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申爸说的,在正规教育体系中,早已经说过了。高中的教学大纲和考纲说这个事儿,用的是这样的话:“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学科素养”,“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有初步的辩证思维的能力”。这不新鲜。但关键的问题在哪里?关键的问题是,你要实现这个,你得有手段啊!你没有工具,没法实操,你光知道“要怎么怎么”,那根本没用。

作为教育的基本问题,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基本问题,那是无数人已经殚精竭虑,考虑过一遍又一遍,无数无数遍的事情了,找不到确定能落地的可实操的办法。诶呦,申爸面对的,也是这么个鬼问题。一年有365天,高中有三年。申爸这个找啊,一直到最后一个365天的第360天,还有5天就高考了,申爸才算找全了需要的具体手段。可惜,已经没有时间去展开了。五天,你还能干什么?

嗯……名词解释哈,什么叫“辩证的思维能力”?什么叫“辩证”?这不是一个生僻词。有妈妈知道什么是“辩证”吗?说说看?嗯……“辩证”哈,这个词,概括地说,就是本质地、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式。那问题又来了,什么是“本质”,怎么“全面”呢?其实这事情很简单,有了一些元感知,理解起来很容易。妈妈们想一想,你在第二层级思考那道几何题的解题思路的时候,你是不是把能由这道题触发的所有的神经回路,全都激活了呀?这就叫“全面”。从总体上,把握这道题。而呢,相对而言,在第一层级学习这道题的时候,你所激活的神经回路,个数就远没那么多了,对吧?这就叫“片面”。哲学上,把“片面”取了个不太接地气的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名称,叫做“机械的”。

人的感受和观念,是从大脑中同时激活的神经回路的总体中涌现出来的。当全面地考察问题的时候,全部主题相关的神经回路同时激活,此时,涌现出来的感受和观点,就是辩证的。很显然,“辩证的”是个相对的概念。永远没有终极的“辩证的”观念,它是个“止于至善”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那么,什么又是“本质的”?要理解“本质”,要先理解“概括”。什么是“概括”?“概括”其实很简单,理解起来不难。让我们从一则故事入手,来理解什么是概括好了:说陈太丘和朋友约好中午一同上路,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自己走了。朋友到陈太丘家,看到陈太丘七岁的儿子元方正在门外玩耍,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他等了您好久,不见您来,已经走了。”“真不是人哪!与别人约好一同上路,却丢下人家自个儿走了!”那朋友愤愤不平。没想到小元方竟针锋相对:“您和我父亲约好在中午,到中午不来,便是不守信用;当着儿子的面骂父亲,便是不懂礼仪!”那位朋友感到羞愧,从车上下来拉他,元方向门里走去,连头也不回。

这则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原文如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这是一则很有意思的故事,对吧?小元方是怎么说得父亲的朋友哑口无言,心悦诚服的呢?麻麻们自己体会体会,先说说看。

申爸先把故事讲到这儿,回头再来分析。妈妈们有啥想法,想到了,就先这里说说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6 09:27 , Processed in 0.0810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