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8|回复: 0

[申爸指导] 语文小作坊:引导孩子反思,建构概括思维能力---2022.08.1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4 22: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2-8-14 22:32 编辑

语文小作坊:引导孩子反思,建构概括思维能力

2022-08-14
B-京家爸0611女九住家
2、陈述数学解题思路。今天在陈述的时候,思路和解题过程有点混淆关系,揉在一起了,明天再重新搞一下。
嗯……申爸说一下,妈妈们指导孩子,对数学题目进行反思概括的时候的“心术”问题。其实呢,概括是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这一点,在2003年高考改革之前,尤其明显。2003年之后,新高考改革如火如荼,语文学科的概括教学,开始降温。降温的原因倒是很简单,就是教学很不成功。

事实上,传统上,按照所谓的“中心思想”的语文教学方式,本质上就是教孩子“概括”。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这些,曾经是非常流行的语文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是一种无视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方式,失败本是“题中之义”:很多人,活到现在,你也不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对吧?其实呢,“中心思想”这个东西,还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个事情的根源,源自我们的一个文明传统——文以载道。在中国传统文明中,“能属文”,就是能写文章,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能力。这种文章,不是现在每个人都能写的那种“网文”,微博之类的。严格地讲,这种文章,在传统文化中,是不值一哂的“小玩意儿”,没人拿它当回事。传统上的“文”,要符合两个标准,第一,要以文雅的文言写成;第二,主题反映的是正统的“道”,言圣人之言。并不是具有文章形制的东西,都能称为“文”。举个比拟,就好像今天的学术论文,才算“文”,不是以严谨的学术规范写的文章,就都不叫“文”。大概就这个意思。

在这种传统之下,自然,“中心思想”是极其重要的范畴,要从一开始就认真学习,遵守。可惜,这个东西直接用来教学生,就非常费劲。从教育结果看,确实有人掌握了“中心思想”的精髓,“能文”了;但是,大多数人,这么学,学了个寂寞,到头来,连什么是“中心思想”自己都不明白。“中心思想”教学的弊端,用现代的心理学术语来说,“中心思想”是属于文章的抽象概念范畴的观念,它是不适合、也是无法用直入的方式学习掌握的。教也教不会……确实有入了门的孩子冒出来,可是,对于那些入了门的孩子而言,要是不费那么大的力气,从小就教“中心思想”的话,到了年龄,好像他自己也就明白了。教也教不会,不教也有人会。所以,“中心思想”的教学,在新世纪开始不久,就给革了。尽管“中心思想”已经成为过去时,可当初在教学中,它所犯的错误,却值得我们借鉴。当初,“中心思想”是怎么教呢?给一篇范文,给出这篇范文的“中心思想”,然后,让孩子把其他的文章,都往上套。也就是说,教学的思路是在形式上,硬套,反复地套,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套,一套套到高中毕业,有孩子就会“悟了”。现在看起来,这根本不是教育,这是在胡闹。因为这种做法,根本不遵循人类的认知规律,就是撞大运。

现在呢,妈妈们指导孩子从数学题入手,来概括“解题思路”。这里,申爸要首先指出的一点是,无论是解题思路还是中心思想,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理解内容之后,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概括出包含有共性的东西。按照我们的术语来说,对解题思路(包括中心思想)感知,是一种元认知。这些感知要从客观世界中来,一旦形成,就变成更高级思维的基础性感觉了。它是一层窗户纸,在合适的时候,一捅就破。因为在反思中概括,是人类大脑的一项基本属性。只要是大脑,就能做这个事儿。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第一,要帮助孩子把这层窗纸捅破;第二,要教会孩子自觉地进行反思,进行概括。传统上使用语文来捅破这层窗纸,我们舍弃语文,这个太复杂,我们采用数学来做。反思的思维习惯一旦在数学学科中形成,大脑就突破学科的限制,往其他学科扩展。孩子一旦感受到概括,形成知觉,很快就会进一步形成“自觉”。在反思概括过程中,会带给思考者极大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很多时候,人们将其称为“理性思维的快乐”。从神经生理的角度来讲,概括是一种心理机制。在这种心理机制的协调之下,人类可以统御原本是乱糟糟的头脑,使其系统化,在思维的效果和效率方面,产生飞跃。

总体来讲,咱们现在小作坊里的妈妈,对于这个感兴趣,大都是为了高考,或者想给孩子提分儿。高考的考查范围,对一个乱糟糟的头脑而言,显然是太大了;对于一个理性系统的头脑而言,显然是太小了。这个意思翻译成白话就是:对于没有掌握反思概括能力的孩子而言,高考得分,太难了。尤其是想得高分,难比登天;可是,对于掌握了反思概括能力的孩子而言,高考的分数,就是个“随时可取的‘东西’”,想要多少,拿多少就是了。想要拿得多,就花点儿功夫,少玩几个小时的游戏;不想拿那么多,就少花点儿功夫,省出时间,多玩就行了。事实上,把自己限制在高考,或者“得分”这个小圈子里,显然是太狭仄。这种狭仄带来的问题是说,很难根据符合常理的假说,探索出更高效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我们呢,一脚踹进了人类教育的核心。我们其实已经站在“彻底解决人的教育问题”的边缘了。这值得庆贺。但是,要想真的获得彻底解决的方案,申爸还需要想办法。最大的问题在于,申爸手上失去了孩子。大申上大学了,基础教育是好是坏,也“只好如此”了。申爸不可以把基础教育的问题,追到大学校园里去探索,那样会给大申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在2022年6月10日中午12:30那一声铃声之后,大申的人生,就要还给大申自己了。他飞了。申爸很惆怅,但在大申这里,是没有办法了。

这是些背景。回到现实,“心法”的问题。无论说将来申爸把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将来的成熟方案,它所依靠的基础,还是“浸泡”。就是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反思。所谓更好的解决方案,无非是要解决“在什么年龄”“用哪道题目”“积累更多的具体场景,在每一种场景下,如何知道,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概括是怎么回事”这一类问题。这些事情呢,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对于实操,是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的。配合孩子的教学进度,在最合适的年龄,只要有一道典型的例题给到孩子,他立刻对于“解题思路”,就产生强烈的感觉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靠妈妈们自己在黑暗中摸索,这种感觉,可能需要两年三年才能够在无意中激发出来。它的效果,在现实世界中,相差就会有这么大。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指导者。妈妈自己习惯反思,会概括,那么,妈妈只要了解孩子的思维水平,很快,就能够针对具体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了。要是妈妈自己在这方面也不擅长,那就只能靠方案本身的高明程度了。我们目前没有高明的方案。高明的方案,需要探索。

那妈妈们具体怎么做呢?很简单,还是回到原点:引导孩子去反思。让孩子有时间,花更多的精力,做完题之后,进行反思。我们相信,反思这个事情做多了,孩子自己就能学会概括。本来,概括这件事,就是不能教的。“不能教”这个意思是说,一个盲人,突然复明了,你怎么让他知道什么是“红颜色”?很简单,你拿着色卡,把品红、洋红、大红、赤红、亮红、暗红……各种的红,一一拿给他看。他看一段时间,自己就知道什么是“红颜色”了。他会理解,“红颜色”既不是品红、也不是洋红、大红、赤红、亮红、暗红,但是,“品红、洋红、大红、赤红、亮红、暗红”却都是“红颜色”。“红颜色”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在观察各种的红的过程中,大脑抽象出来的。这个不能靠语言直接教,你就给他看,看多了,大脑自己就抽象出来了。

类似地,引导孩子感知“概括”,学会自觉地对题目进行概括,也一样。你就是给他“看”各种的题,看多了,概括的能力自己就涌现出来了。你的现实的孩子,你要掌握他的思维习惯。现实的中学生,每个都超级习惯“做题”,做完拉倒,顶多是错的再做一遍,多做几遍。就是做十遍,每一遍,也还都是“做完拉倒”。自然状态下的孩子,是没有做完题之后反思的习惯的。反而,“做完拉倒”的习惯根深蒂固。这习惯一起作用,把本来用于反思的少数机会,也给绞杀了。大脑就是照着习惯,往里边堆题,越堆越多,越堆越乱。使劲堆,而不梳理。孩子呢,尤其是到了高一下学期以后,妈妈每天要强行切出一块儿时间,要求孩子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建构概括能力,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形式上的东西,好比说,要孩子能够“把解题过程反过来说”。让孩子在建构概括能力的过程中,任何具象化,形式上的东西,本质上,都是在“概括中心思想”。妈妈每天切出来的几十分钟,在一个客观的观察者眼中,就是“孩子认真思考,把自己认为的‘解题思路’陈述了40分钟”,仅此而已。无欲无求。唯一所求的,就是“每天40分钟”,天天这么干。这就是“浸泡”。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指导”呢?还要给孩子看别人的解题思路,还要点评哪里是解题过程,哪里是解题思路?这是因为,反思概括是一个自然的心理过程,不管你干不干预,孩子都或多或少地反思概括过!指导无非是把这已经存在的成果固化下来,作为基础,搭更高一层楼。这种“指导”,只在引导孩子的初期有效。过一段时间,就不需要妈妈再指导了。

事实上,如果时间倒退回今年的二月份,你要去看大申的话,休息日的情形是这样的:一起床,申爸就问大申“几点开始”。大申给个点儿,到点儿申爸在。没到点儿,申爸就自己出去遛弯儿了。到了点儿,大申带着九本书里的一本过来,自己开始看。具体哪一本,申爸不管,他想看哪本就是哪本。他会告诉申爸,从哪一页的哪一道题开始看,申爸记录下来。一个小时之后,下课了,他告诉申爸,看到哪一页的哪一道题;如果是跳着看的,要把这节课看过的题,逐一告诉申爸,记录下来。完了这节课就完了。没有任何具体的目标,自始至终,别的申爸一句话都不用说。大申也不说,因为“说出来特别浪费时间”。每天四节课。四个小时,节节如此。申爸只是控制“开始”“结束”,记录,不允许用这四个小时做题,不允许看九本书以外的内容。没有任何具体的“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思考。每天四个小时,对自己做过的、熟练已极的内容,反复思考,进行反思。申爸相信,在反思过程中,大申会对学过的内容,进行概括,系统化。但大申没有对这种思维进行过描述,申爸也不确认,过程中是否如此。

每天四个小时的反思思考,其效果要在二月月考的分数中体现出来。在那一次月考中,大申获得了他自己学习成绩的第一次突跳。但是,妈妈们要特别注意,这是三个月之后发生的事情。在三个月之前,去年11月份,申爸决定每天从大申的复习时间中抠出40分钟,让大申看题,看已经做过的题,会的题的时候,事情有多困难。大申不乐意啊!他也不知道该看什么,困得呦,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你看他看题,眼睛都是呆滞的,木的。没办法,申爸只能启动交互方式。申爸手上不拿题,全凭大申口述,让申爸明白他要讲的题是怎么回事,他是怎么解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样的。一道题,要花很长时间……关键是,刚开始,他也讲不起来,要花时间先捋词义,让大脑活跃起来,不拒斥思考做过的题了,再开始讲。

自始至终,申爸都没对大申的“错题”感过兴趣。错了就错了,反正错题多如牛毛。妈妈们想想,750分满分的卷子,他只得480分,那得有多少错题!斩不尽杀不绝。可是,经过四个月,尤其是寒假的反思概括之后,再回来,大申对于题,就有信心了。他根本不以自己的对错为衡量标准,他只有一个念头,反正再做一套题,就能少错十分。一颗系统化的,明晰的头脑,对于自己做过的、或者应该会的题,即便是错了,一带一过,把体系补足,就再也不会错了。根本无需兴师动众地对错题做些什么。从去年的11月份,一开始,大申那里就很明确:死活就四十分钟,想题。时间想完就拉倒。申爸不设任何具体的目标:要把多少题反思完,要学会多少道错了的题,要怎么思考,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所有这些可能的有形目标,都没有,就是“想四十分钟”。

概括是一个心理过程。但具体要怎么概括,却是一件高度灵活的事情。同一个人,对不同的题,想到的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同一道题,想到的也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对同一道题,在不同的时候去反思,想到的还不一样!没有任何办法去强求,唯一能强求的,就是划出时间,去想。妈妈要做的,也就是“强行划出时间,去想”。要不然,孩子他自己没有反思的习惯,刚开始,也不具备自觉反思的能力。强行划出时间,去想,这就是“浸泡”。只要初期,把已经获得的思维成果归集一下,就可以了;至于说他会想了,具体怎么去想,你妈妈管不着,想管也管不了。不要说你想管孩子怎么想,就妈妈自己,你想管你怎么去想,做得到吗?对头脑,对于思维,完全是打哪儿指哪儿。一切都得等你“想出来了”再说。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学会思维。孩子怎么才能“学会思维”?很简单,“去想”。孩子只要“去思维”,自己就学会怎么思维了。

关于错题这个很多妈妈心心念念的地垫,申爸要再说几句。关注错题,是对的。关注本身,不是错误。错题可以直接反映孩子在概念,学科知识方面的欠缺。要补足这些欠缺,最有效的方式,就从错题入手。关注错题没有错。过度关注,才是罪。

申爸要提醒妈妈们注意,也是反复再提醒的事情是,你的孩子一天有24个小时,去了8个小时睡眠和必须的基本生活活动,比如吃饭,上下学走路,他一天,最多有16个小时用于学习。你妈妈能够抠出来,自己掌控的孩子的时间,有多少?你们高中妈妈认真想一想,一年365天,平均下来,你一天能稳定的找到40分钟,主导孩子的学习不能?客观上,没人做得到。妈妈要在理性上,把事情捋清楚:客观上,不是你花了多少时间用在琢磨孩子的学习上,你的努力是多少有效果,而是孩子能在你的主导下,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才会有效果。你的一切出发点,就是每天这么二三十分钟的时间。在这么点可怜的时间里,你做什么?

妈妈不要忘了,孩子每天,除了你主导的二三十分钟,剩下的十五个小时三四十分钟,都在各科老师的督导下,攻错题!已经有十五个小时的时间了,还在乎这二三十分钟吗?老师指导的天然短板在哪里?老师是被规定死了的,是要一对多的。每个老师,至少要教两个班的学生。一对一地指导,客观上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指导思维这件事情,它天然的就是个性化的,独特的。刚才不是说了么,“同一个人,对不同的题,想到的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同一道题,想到的也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对同一道题,在不同的时候去反思,想到的还不一样”。是这样的吧?对于孩子,效果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做老师做不来,对孩子而言,又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么。你不能跟着老师跑,不能随着潮流随波逐流。大孩子的妈妈把自己的点滴时间,投在错题上,二三十分钟,转眼就耗尽,连个涟漪都打不起来,就没有了。老师学校已经做得很充分的事情,妈妈再做,就过分了。当然,事情明摆着,说妈妈不要做,并不等于你要去指责老师,重点解决孩子的错题问题,重视错题,不对。如果孩子的学习,全部都由你妈妈主导,你每天手上有16个小时的时间供你支配,在这种情形下,妈妈首先关注题本身,关注错题,解决错题体现出来孩子掌握知识的欠缺,这样的方针,显然是正确的。题都不会,根本不可能在题的基础上,做更高层次的思维。这是显然的事情。老师学校,已经帮你把龙画好了,妈妈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点个眼睛就行了。放着眼睛不点,非要把老师学校已经画过的再描一遍,这样的方针是错误的。作为家长,为了孩子的完整成长,要努力跟自己头脑中顽固的观念做斗争,要在家里,彻底地把“错题”驱逐出去。根本不予理会。妈妈要做的,是要努力补足老师教育中的天然缺陷。老师是无法一对一引导孩子的思维的。这件事,在目前,只能妈妈在家里自己做。总之呢,目前最佳的方案,就是妈妈在家里,每天把娃丢在反思里边“浸泡”就对了。

选择数学这个学科做突破口,是为数学这门学科的特性所决定的: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正因为抽象,所以母子双方,可以容易地找到沟通的基础:一旦理解了什么是解题思路,双方就都可以容易地讨论“解题思路”了。双方沟通的对象是客观的,能够得到一致认同的。这是数学学科带来的方便之处。如果用“中心思想”做沟通的基础,孩子固然不知道说的对象是什么,连妈妈自己,很多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盲人骑瞎马,碰对路的可能性,非常的低。

A-京文妈0411女十二
这么看来,捋作业就是在反思。那么如果孩子可以自己长时间捋作业是否就不需要口述解题思路了?其实我感觉高中的孩子都或多或少会反思,而结果不同,是否是因为投入的时间不同?
捋解题思路是在反思,捋作业不是哈。严格来讲,申爸不大认为,高一以下的孩子,可以自觉地捋解题思路。确实,很小的孩子就有“解题思路”的思维了。这是事实。问题在于那个“自觉”。理解这个词,是理解整个高中阶段,孩子在思维方面的教育和训练的核心。小孩子不在于他没有“解题思路”的萌芽,而在于说,他无法有意识有目的地调动自己的思维,想要思考“解题思路”的时候,就能有针对性地思考“解题思路”。

人们普遍有种“人文情怀”下的幻觉,说自己是自己主宰,自己想要干什么,就能干什么;想要思考什么,就能思考什么。其实,事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在面对真实的未成年孩子,思考具体怎么教育的时候,西方启蒙时代的人文思想家们的思想,无益而有害。不要相信他们的吹牛B。事实上,人类个体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够在“能自主的范围内”,做到自由意志的。孩子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之后,在其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反思中,才会涌现出跟启蒙时代人文思想家们类似的感觉,才有吹牛B的资格。孩子天生就不是一个大人,把自由意志唤醒就OK。事实上,孩子的“自由意志”,甚至“意志”本身,也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建构起来的。“意志”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在十周岁以下,孩子就连“意志”也谈不上。那么,在完全谈不上“意志”,一张白纸,到产生“自由意志”之间,分水岭在哪里?就在于“自觉”。在合适的年龄,如何才能让孩子做到“自觉”?在我们的教育方案中,以数学做突破口,把孩子“沉浸”在反思当中,他自己就“自觉”了。当然,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这需要验证。

就实操而言,刚才说了,捋作业跟捋解题思路,是不同的。捋作业的时候,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以题目为中心,进行思考。比如说,回想一遍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想起来这道题自己曾经做过;想起当时自己做这道题的时候的情景……可以想起很多。但这些具体的情境,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要的是抽象层面上的高级思维过程。我们把这个,叫做捋解题思路。

宁馨妈0409G高三

其实我感觉高中的孩子都或多或少会反思。不在教育群刷屏了,好奇一点,到底是要孩子说出来还是自己思考就行了?解题思路,我们进行三四天了,越来越有感觉,关键是她现在喜欢这个过程。第二天用的比较早的练习册,基本上时隔两三个月的习题,感觉有点慢,做过太久有些忘记了,要重新思考。第三天开始换了新近的卷子,很快也比较轻松。娃说这个事情又累脑袋又累嘴。

妈妈们看馨妈回馈哈。其实呢,对于高三的孩子而言,引导孩子进入解题思路的梳理,可能很容易。申爸所说的,交流啊,说出来之类的,是针对小一点的孩子而言的;或者说,是针对“刚开始”破冰阶段的大孩子而言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解题思路,也不会去概括解题思路,这个时候,如果不借助语言,说点儿什么,孩子就“进不去”了。

引导孩子的思维,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过程。个性化就体现在这里:如果妈妈感觉孩子是在反思,对题目的解题思路进行概括,孩子还不拒斥思考,那么,妈妈就默不作声,放孩子想上一个阶段好了。过些日子,妈妈试着跟孩子交流交流,说一说,如果觉着孩子跑偏了,再交流,保证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随时可以调整,这就是“个性化”的要义所在。

A-京文妈0411女十二
大申一直在看做过的题目,这个过程是在捋作业还是捋解题思路?我理解是在捋解题思路。
人生有一种享受,叫做享受理性思考的乐趣。孩子反复阅读自己熟极的内容,乐此不疲,孩子肯定是在享受过程,享受抽象的、更高层次的思维带来的愉悦感。申爸要着重指出的是,获得高层次思维的乐趣,最有效的方式,还真不是靠题,而是靠捋课本。申爸自己当年就是靠捋高中阶段的课本,进入高阶思维的境界的。在大申那里,从他初二,申爸就对此做了持续、卓绝的努力,最后放弃了。放弃是没办法的事情,跟现如今流行的教学方式有关系。申爸当年那会儿,老师的水平很洼,除了照本宣科,没有别的太多办法。可是,寸有所长。这种照本宣科,无意中导致了申爸对课本极其熟悉。熟到什么程度?申爸一闭眼,就知道高中五本语文书,每一本有多少课,有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语文知识”都是什么内容,每节课的课后思考题都是什么;哪个词是在哪一篇课文里学的,在课本的哪个位置。现在轮到大申就不行了。“老师根本就不按照书来讲,”这是现在教学的特性所在。

高层次的抽象思维,其思维对象,要非常熟悉才能“思”起来。没办法,现在只能改为题。因为练得多,孩子对“题”熟悉。互联网的发达,彻底旁路掉了课本。在学习过程中,大申无论想起什么想知道,只要抄起手机,简单地百度一下,信息就随手而至。这导致了大申把每本课本都保留在白白净净的状态……当然了,只有一本书例外,就是“社会主义部分”那本历史课本。他把那本书,简直就翻烂了。反正,申爸以课本为基础的努力,最后付之东流。

A-苏萱妈0706女十住家
在萱萱初中时,就发现她有这个毛病,当时想矫正她,但是那个时候,她完全不听,我也完全没法进入她的数学学习中,只能完全不管。
现在看来,她整个初三的数学学习就是浪费时间,非常失败。老师整天给他们训练压轴题,她从不反思,做完一道做下一道……到头来,该会的还是会,不会的仍旧不会,而且常给我抱怨老师说大话“这题目不是都讲过吗?”她说完全不一样的题目,老师居然说都讲过!我当然知道老师所言非虚,但是也知道没法让她明白。现在好像能听进一点我的话了,肯听听我跟她分析分析题目了。
现在回过头来对老师那句“这题目我不是都讲过吗?”持怀疑态度,觉得可能真如老师所说“都讲过”,而不是像以前她认为的那样,觉得老师简直在胡说八道。但是,她仍旧不喜欢反思,不习惯反思,不过现在至少开了个头。这种不反思的惯性,如果不加以纠正,会一直伴随到大学,现在大学生为什么不会学数学,不会反思是一个重要原因。要在大学里破,真的很难,惯性太大,而且大学老师完全没有精力帮他们矫正。
申爸的几点直觉哈:第一,高中的教育,找对路,应该很容易;第二,孩子的教育,从思维的角度入手,符合孩子成长的客观要求。至于说得分,只要思维能力到位,这不是问题;第三,孩子进入理性的抽象思维世界,可能要比高三早。但是,能否进入,早到什么程度,要看引导的技巧。在小学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技巧方面,重要性就越来越高了。名师可以出高徒。就孩子进入抽象思维的境界而言,可能跟孩子此前的积累,关系不太大。高水平的老师,应该能够把很木讷笨的孩子,带进抽象思维的理性世界。自觉的抽象思维能力,似乎具有独立的维度特性。第四,整个高中阶段,孩子都处于敏感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所以,无所谓“浪不浪费”时间。

@A-沪眉豆妈0706女十住家 豆儿你在不?能把申爸以前发的两幅图,再转发回给申爸不?

A-沪眉豆妈0706女十住家
在呢在呢,啥图?
反映大申成绩的两幅图,一幅高三成绩的曲线图,一幅表示班级排名的图,有绿线那幅。

A-沪眉豆妈0706女十住家
2.jpg

1.jpg
对,就是这个。

A-沪眉豆妈0706女十住家
哦了,这是装新系统了还是换新电脑了,啥资料都不见了啊,下次重装买新找我哈,我保准全部给您备份好,一个字节都不会丢。
汗。

沪-格妈05女高三
高二的孩子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格地理等级考前就是自己反复琢磨8套学校做过的题。
这是格妈的回馈哈。我们给“能做到”一个明确的临时性定义:同样的做法,明确观察到孩子用在其他科目上,才算“能做到”。在这个定义下,经过妈妈们的努力,咱们看看有没有高三以下的孩子,“能做到”。其实呢,申爸觉着吧,高中的孩子,只要“能做到”,以高考为目标的高中阶段教育,就算结束了。养成反思的习惯,能及时对自己学过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的孩子,基本上,考试就是个形式罢了。申爸自己就不惧怕考试,对于正式的考试,想得多少分就能得多少分。可是当时这是默会知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现在,有了大申这面镜子,申爸终于看清楚这种能力背后的因果关联了。要辅导孩子做到,应该不难……要不然,不可能有人在无意识的情况底下,凭着瞎撞,自己就能撞对……但是,里面肯定有一些know how的东西在。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对know how,知之甚少。这个需要在重复、验证过程中,慢慢积累。

京-文妈0411女十二
另外日常生活中,妈妈经常就遇到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分析总结,是否也是一种反思概括?
形式上的“总结”,对于“没有入门”的孩子,没有任何作用;对于“已经入门”的孩子,你不去带着孩子做,他自发地也会做。“反思”是因,“总结”是果。直接针对“果”做事情,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孩子思维中已经具备条件了,妈妈跟孩子一起分析总结,当然再好不过。关键是要“破冰”,只要那层纸抠透了,怎么打怎么有理。

A-京朵妈0504女12住家
反思”是因,“总结”是果。——这话,茫茫黑夜中的星光啊。
现在,申爸关心的最要紧的问题是:反思这种思维过程,在实操中,是否就着孩子自己探寻“解题思路”就能顺利启动。如果能,一切就好办了;如果不能,事情就麻烦了。这个不能靠申爸在这儿干猜,要靠妈妈们去验证。

今早就说到这儿吧。说得够多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6 09:28 , Processed in 0.0727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