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2-7-1 10:58 编辑
语文小作坊:从语文课本中寻找笃定的精神愉悦感
2022-07-01
朵妈做的这个文件好哈。你们呢,能不能就某一个字,好比说,这个“病”字,把教育部现行所有小初高教材中,包含“病”这个字的句子,全都找出来。然后,把它们安排到一整幅语义的引申图里边去?这样呢,就打破了他们的引申系统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之间的隔膜。这是一;第二,所有的用例,均采自孩子的语文课本。
在孩子学校学习的进程中,语文课本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课本中的每一个词,都会连带出一大堆的神经回路。这个词是那堆神经回路的索引。我们要借助附着在语文课文中的词的引申体系,引导大脑对自身进行重整。在敏感期,这个操作过后,会带给孩子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这个重整过程,会带给思维者以沉稳的愉悦感,坚定而充实。在成年人中,就像妈妈们的实践结果所表示的,有一部分人,找到了这种感觉,进入了状态;但很多人不行。这是由成年人大脑已有的某种特性所决定的,还是由于主观努力不足所决定的,目前并不清楚……但申爸推测哈:在高二到高三的敏感期,每个孩子都应该能够轻松地进入到这种愉悦的状态。他们的大脑,正处于在这个方面的活跃期。处于一生中活跃的巅峰期。
C-沪喜洋洋妈1508男一 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就是高级的精神愉悦感?会对一些过于低级媚俗的娱乐节目自动看几眼,就走开了,觉得没啥意思呢。
嗯,是。本质上来讲,在这个智力活动中所体验到的感受,跟那些参禅、默观、练瑜伽的人,体验到感受,是一样的。大脑内的心理过程所对应的神经生理活动,是同一类的。只不过,那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活动,做起来很费劲,根本不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能干的。而系统地捋自己学过的语文课文中的词的引申体系,这个事儿,每个孩子都能干。入门之后,孩子很容易就喜欢上了。状态参考漆仔妈。你们呢,要把漆仔妈在不同地方阐述的,自己捋引申义系的主观感受,归集到一起……漆仔妈也要仔细体会,争取抓到更多的细微感受,努力把它表达出来。这些感受,是那些没有进入状态的妈妈,到时候辅导自己的孩子进入状态的有力工具。
总体上来讲呢,这个活动,可以有效地压制大脑的情感中枢,让孩子平静下来。处于大脑空前活跃的成年期初期的孩子,情感中枢尤其活跃。如果不加以抑制,你妈妈想做什么,他都不接受。所谓的“逆反期”么。考虑到母亲在孩子那里,在这个年龄必然踩的坑,他会拼命跟你对着干。这样是不行的。这是目前为止唯一的能有效把孩子拖出“逆反”状态的办法。意义重大。梳理常见词的课本引申体系(适当增加俗语中的用例),是做好这件事的基建。必须做,做好。这是这个。 哦,对了,补充一下。
这幅图所表现的成绩的增长,它的基础,就是这个东西。没有这套玩意,任何人都是无法做到这种程度的增长的。事实上,申爸笃定,假设说北京真的因为疫情,高考像上海那样,延期到下周四开始的话,大申的这条曲线,红点可以稳稳地增长到700结束。如果这样,大申就创造了一个无人可及的奇迹:成绩在十一个月之内,从478增长到700。这种增长,在任何一个高中老师眼里,都是扯淡。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
而这个天方夜谭的背后,就是这种坚定充实而又沉稳的愉悦感所支撑的。你们有练瑜伽的没?孩子在整个复习阶段,心情基本上一直就是你练完瑜伽之后那种状态……最好哈,你们练瑜伽的,努力捋词义的引申体系,你们验证一下,这两种感觉,是不是一样。可能有细微的差异,但大体上,是一样的。那当然了,只要进入到这种理想的心理状态中,搁谁,都能做到从478到700的飞跃的。
C-豫小汐妈1206女四 申爸为啥不让大申复读一年?还是说北京不让复读?在复读一年,提升几十分,进北清妥妥的啊。
这个不是这样的哈。很多时候,我们杀着杀着杀红了眼睛,忘了初心。考北大,充其量不过是孩子教育的一个阶段的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在大申这里,没达到。申爸拍拍手,算了。其实呢,申爸笃定,高考这事儿,已经彻底解决了。尽管大申这儿差了一点,没做出来,但在别的娃那里,应该能做出来的。经过之后,申爸看清楚了,高考没什么了不起,不值得再动干戈。现在是要尽快结束这场不利战役,丢掉包袱,总结经验,尽快取得整场战争胜利的时候了。不要恋战哈。北大当然重要,但不值得再花一年去进。嗯……就说这些吧。
来源: 【语文小作坊:从语文课本中寻找笃定的精神愉悦感】---2022.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