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9|回复: 0

[申爸指导] 【语文小作坊:高考之后说高考】---2022.06.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1 11: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2-6-13 17:30 编辑

语文小作坊:高考之后说高考

2022-06-11
嗯……大申高考结束了。申爸呢,终于“手上有了孩子”,搞清楚了高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基本上,高考的秘密,咱们已经拿下了。

总得来讲,大申的高考,证实了申爸一直以来的一些怀疑,比如说,高考的成绩大致相当于韦氏智力测表的测试分数,是一个孩子智力水平的标志;故此,每个孩子,他所能达到的高考最高分,有一个上限。这个上限是他无法突破的。复习多少年,都不行。因为成年人的智力商数,是一个确定值。一经确定,终生不变。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推论;当然了,另一边的推论就是让人振奋的了:你的孩子只要智力建构得好,高考的他就可以逼近满分。高考,其实就是测试孩子的智商。

韦氏量表是保密的,因为有人为了获得高IQ商值,会去背韦氏量表的答案。它那个东西,是不能年年出新表的。一版量表开发出来,要用上几十年,公布出去,很快就没啥实用价值了。高考不一样。高考每年都拟新题……相当于韦氏量表每天都更新……所以呢,高考不怕有人“背量表”。这当然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了;还有一个角度,是从命题人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如果你是命题人,你所能命题的范围,是被死死地限定了的。说穿了,命题人就只能在那么一个包含有限元素的集合中,做选择。任何一个选项那里,都早已站满了人。非常地难呐。所以呢,上海决定,不公布高考试卷,也在情理之中。上海相当于韦氏量表,把它封起来,不给外边看了。

想象一下哈,麻麻们,出题人的困境。想这个东西干嘛呢?当然不是为了去出高考题,而是说,你妈妈从高考出题人的困境中,可以找到彻底破解高考法门。对了,不要去搞某个具体的量表,而是搞掉命题人手上的那个集合。它既然只含有有限个元素,那你娃把每个元素都遍历了,不就行了么?

嗯……其实,早已经有人这么想,并且这么干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是这么个思路,干这个事儿的。基本上,全国上下,高三孩子全都用这本书,复习高考。既然如此,为什么孩子们高考不能全都考100分呢?你看事情奇怪不奇怪:作为北京孩子来讲,他要考六门。每一门都有一本5·3;每一本5·3,每个孩子都能搞得滚瓜烂熟。可为什么高考一考,孩子们的成绩差距还是那么大?诶,这就是问题之所在。它这个智力以一种古怪的方式,决定孩子们各自的分数。

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妈妈们要做的,是要让孩子各自逼近自己的分数极限。这个话是这么个意思哈:

第一,高考就是那么一张卷子,上面印的中国字。你让任何一个高中的孩子去答,他总能答出一个分数来。多少不拘,总会拿到个分数;接下来,我们要问,同一个孩子,在高二答,和高三结束的时候高考答同一套卷子,他的分数,肯定后者高。为什么?在一年的时间里,他究竟要做什么,才能让这个分数顶到他自己的天棚上?

第二,毫无疑问,高考考核的内容是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言,高二和高三的孩子,相差无几……现在的高中,普遍是前两年拿下整个高中的课程,最后一年,专门复习……就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言,高二结束,跟高三结束,基本一样。而事实上,就进清北的大多数孩子而言,后一个分数高是确实的,但相差并不多。这就是高中老师所追求的“成绩稳”。而这个事情,正好是大学教授们所讨厌的——稳倒是稳,学什么东西也快,可就是缺少灵性。

这里面,你会看出来,相互之间,接不上茬。既然高考分数代表一个孩子的智商,那就意味着,两个客观智商一样的孩子,应该有同样的高考成绩。可现实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同样智商的孩子,高考成绩会相差很多。甚至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举个例子哈。要举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来说事儿。马云现在不吃香了。可是,妈妈们要承认,这个人绝对的聪明,智力超群。如果没感觉,找找他当年火的时候的讲话看看,就知道了。可是,马云当年也参加高考,他就是考不上北大。他的分儿,只够进杭州师范大学的,华东师范大学都远远地够不上。对喽:申爸的意思是说,一定存在一种方法,让当年高三的马云,分儿从杭州师范,提升到北大去投档!“一定要把这个方法找出来!”在去年的今天,申爸暗暗地决定。一转眼,一年过去了。或者说,“应该找到了”。为什么这么别扭地说呢?

原因很简单:以前呢,申爸说的所有,申爸都能在大申那里做出来。这次,很遗憾,申爸做不出来了。因为:时间不够了。妈妈们看哈。举凡所有咱们花果山稳定下来的教育方案,无论是橡皮大法,还是现在妈妈们正在做的捋引申义体系,记录作业,还是脑图,大申这里,都没有怎么做过。原因很简单,这些紧贴孩子敏感期的教育举措,申爸要等大申进入敏感期,才能观察到现象,才能探究背后的本质,在本质的基础上,设计实操方案。方案设计出来,还要到孩子那里去测试,调整……等这一大套全都做完,方案可用了,大申已经出了敏感期了……

咱们花果山呢,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探索,早已经进入“无人区”。我们踩下的每一步,都踩到从没有人踏到过的土地之上。申爸早已经断了“从别人那里寻找借鉴和成熟方法”的念头——根本不可能,找也找不到。这样呢,就注定,大申这个孩子,是要为后来的娃娃们铺路的。从他身上探索出来的方案,他自己是享受不到好处的。

当然了,倒退到去年的这个时候,申爸哪里接受这个宿命。即便是看到了这个结局,但也绝不认命。于是,申爸决定深吸一口气,深潜。一年的时间,全神贯注,争取早一点发现规律,早一点找到解决方案,让大申,多少能享受到他自己的方案的好处。哪怕早一分钟,一秒钟也好。是的。回顾这一年来,申爸做到了申爸所能做到的极限,确实,一分钟都没有耽搁……但是,最后,时间还是不够了。

昨天,申爸发出了朋友圈之后,才恍然大悟的感觉说:啊?结束了!这就结束了?原因很简单,就在申爸骑着自行车,跟申妈一起去六十五中的路上,申爸孩子思考解决方案:申爸觉着,这回,终于到底了。

这一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的。就在大前天的晚上,最后的方案才打磨出来,拿到大申那里去实施,效果好;这导致前天的物理,大申轻松过;前天,高考已经进行到一半了,申爸对方案进行微调之后,再实施。大申最后的两科考试,历史和生物,“他的感觉好极了”。申爸满脑袋瓜子的方案方案。没成想,撞上一个急刹车。“结束了?”结束了。

就在大前天的中午,申爸意识到自己又走错了路。时间一分一秒地滴滴答答,走向终点。申爸急得目赤舌干,血压又升到了185。人暴跳如雷。时间时间时间!没有时间了。实在是没有了。八天。只需要再给八天的时间,大申稳稳地就可以进入北大……哪怕以最后一名进,那也无所谓。申爸像一个溺了水的人,拼命地试图去抓每一个机会,哪怕一根稻草那样的渺茫……申爸再想,再优化:不!不要八天,六天,六天就够了,就可以了。可惜,截止了就是截止了,一天都没有了。一分一秒都没有了。没有时间了。

现在,妈妈们会问:那你八天之前干嘛去了?不说八天,六天前干嘛去了?六天前,在忙六天前要忙的事情。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到了一个特殊的节点,又由于高考这个特殊的社会氛围,孩子在高三这一年,心理发生了剧烈变化。平静的高考复习之下,是惊涛骇浪,排山倒海。这一年呢,孩子在思想上心理上,经过了多次剧烈的转折。这导致教育措施,要想跟上,非常之艰难。这也是几乎每个妈妈都觉着高考孩子难缠的原因所在。

大申的高考,这是一个长长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待申爸稍微静一下,休息一下。捋一捋思路,把这个故事讲完。这个故事必须要讲好。原因倒是很简单: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把它做出来”。

只有趁着现在记忆清晰,把该讲的讲了,该说的说到,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一两年中,能有“做出来”的孩子涌现出来。要是不抓紧,申爸很快就都忘了——对这一点,申爸倒是十分的自信。

好吧,就说这些吧。


来源: 【语文小作坊:高考之后说高考】----2022.06.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4-24 17:34 , Processed in 0.06838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