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妈妈反馈] C京-马达妈1410B一汤圆妈1603G大 语文小作坊实操反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2-4 07: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2.1【背诵项脊轩志】
在串门间隙捋后四段字形,因为有前面的方法打底,可以直接套用,已相当方便。
这四段沿用此前的方法,先整体通读+背诵,再细看字形,最后再扣上书,一字一句地捋字形、字义就顺畅很多。
今天最大的感觉是,捋完有一种愉悦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4 09: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偷懒两天,今天惊觉继续懒下去都要成惯性了。赶紧把简体和繁体字卡拿出来捋一遍,一边儿看一边儿回忆原文,悲催的发现,第四段开始卡壳,“世何足以知之”背成了“世人何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背成了“余处区区败屋中”,“谓有奇景”直接落掉了,“余久卧病无聊”背成了“余久病卧床无聊”,后面倒没有背错的地方。错处都是古文语法问题。
捋简繁体字卡的问题在于,看完繁体,扣上,简体忽然想不起来,一些字明明很常用,但回忆起来就是模糊一片,繁体字倒很清晰;反过来也差不多,今天如果捋的是简体字卡,扣上,繁体字就忘得七七八八了,都认得,写起来却费劲,尤其是“憑”、“寧”、“歸”、“與”这种细节特多,书写里有坑的字,脑海里只剩字的轮廓了,完全想不起来里面那些勾勾绕绕。
捋着捋着字形又开始开小差,眼前还是快速划拉字卡,脑子里早就开始琢磨第一段的借书满架去了。归有光确实一生清贫,但他笔下的宅子“庭中通南北唯一”这显然是聚族而居的大家族。虽然后来“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大院被隔成不同的小单元、小家庭,好像显得败落了,但也不至于穷到书都得“借”吧?何况他祖母拿象芴来的时候不也说了“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但归有光家确实是“吾家读书久不效”,可不管有没有功名,这必然是个诗书继世的大家族,父买子积,到了归有光这儿怎么还得“借”了?是炼字吗?还是简化字改革后出现的错译?高中没学过这篇文,没机会问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5 08: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2.5 【捋字形】
今天趁儿子早读,拿出纸默《项脊轩志》繁体字第一段,我从小就是“看完的”扣上书一小半想不起来,“想起来的”落在笔头上又有一部分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因为第一段已经反复在脑子里过过几遍了,不动动笔,大概是发现不了什么疏漏了。结果不出我所料,写错的有些多。“舊”上下颠倒;“僅”知道不同简体,但繁体就是想不起来;
但会有一些共性的偏旁,一旦一两个掌握了,后面遇到新字,即使不太熟悉,但通过公共的繁体偏旁,就大体能猜出这个字该如何变化。比如“門”、“見”,但凡字里包含这个,一律可做统一的简繁变形。
第一段没折腾完,有点儿难。大概只搞定了前三句。但写过的字真的好,细节部位都很清晰,不纯粹是字卡里的样子,但我很确定这个字是我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8: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2.6【捋字形】
今天继续啃繁体字,塵容易和后面的漉混在一起,两次三番想错了。好长时间不拆字,再捡起来就是特别生疏。感觉自己捋繁体字字卡特别需要拆字这个步骤,因为大部分不是熟悉的形式,想要甩掉机械记忆,就得把字变成自己熟悉的部件,再加以组合,这个就能规避纯靠“背”来认字了。“塵”:鹿+土-塵、“顧”:雇+頁-顧、“澤”:水+四+幸-澤,明显记忆效果就出来了,这个字换到哪儿都忘不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8 07: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2.7【捋字义】
这两天还是琢磨“借”字,抓心挠肺地琢磨,今天决定不犯懒,去查一查这个字。主流说法都是“借来”,难道我之前猜错了?我不死心,在网上找历代选本,想看看“借书满架”是不是都是“借来的”,黄宗羲选编的《明文海》中为“措书满架”、《震川先生集》中为“积书满架”、周本淳点校本《震川先生集》中才真正出现借书满架。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都选用了“借书满架”,未标选文出处。
翻到几位大先生写的考据,果然一解释炼字,所谓“炼字”就是用一个比平铺直叙更富张力的字,放入文中,已达到构建意境、表达情感的作用。这个基本人民日报的“小作文”里极为常见。二是“籍”字说,认为这句应是“籍书满架”,籍经过简化字改革后,将籍当做借的繁体字简化了。从词性上看,“籍”的义项很多,主要有:
①与“借”通假,动词时假借义,介词是凭借义。这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里通用的解释,也就是借来的书放满了一书架;凭借义则可以理解为“凭借满架图书,偃仰啸歌”
②读作“ji”时为狼藉义,“错乱不整貌”,那这句就可以解释为“纵横交错的书,排满了书架。”
三是做“积”字解,《震川先生集》中认为应是“积”字,积书,做积聚解,应是书架上堆积了满满的书。
四是做“措”解,措通厝,是安置的意思,那么“措书满架”就是把书放满架了。
还有一部分观点认为,就是做借字解,古人讲究书非借不能读也,借书是古代文人的雅好,借书不还是文人的怪癖;另一方面,归有光家世代耕读,祖上还出过大官,考八股的书一定很多,但寄情消遣的估计很少,看他在项脊轩里的高兴劲儿,也不像是翻“高考资料”的架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8 07: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2.8【捋字形】
呵呵,我发现我有个毛病,不但爱发散思维,而且啥时候开始捋都得从第一段第一个字起。今天起床前我规划得可好了:今天再把最后三段的繁体字给折腾一下,因为之前这三段的五十几个繁体字不熟;然后再把这三段的字义给大体扫平了,预计用时45分钟。然后……又从“項脊軒,舊南閣子”开始了……
————我是“这次要来真的了”的分界线————
收收心,强制从“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开始。我这种没学过书法的人,只能从拆字入手,否则看着就是一幅幅画,当时觉得已经完成印刻了,但撂爪儿就模糊一片,像素忒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9 08: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2.9【总结】
明天打算开始捋150实词,今天决定回顾一下过去一个月的项脊轩志实操。
之前背诵、捋字形基本已经完成了(起码简体字形已经完成了),繁体还有些问题,主要是成像还是不能持久。我尝试用写的方式帮助厘清,但这是个很费时间的方法,如果轮到马达捋的时候,他还有这么多时间耗费在一笔一划写繁体字上面吗?也许没有,即便有,是否也是掉进了细节坑里,本末倒置了呢?
考虑到这种可能性,我放弃了抄写和默写,虽然对我真的很管用。我觉得这种方法只能备用了,不到万不得已,最好别大段大段抄写记忆。记忆应该是很流畅、很自然的,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而不应该是这样的。
背诵于我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这一篇容易的前提是,我小学的时候背过,虽然捡起来还是花了点儿时间,不过总体肯定比第一次接触要好得多。这么看来,小时候种下的种子还是有意义的。
字义有赖于小时候的训练,整体看下来是系统的、有层次和结构的,对词义有天然的、自动的归类能力,这能帮助我很快就把字义融进文章里去解读。
这么看下来,小时候到底脑袋里装了什么还是相当重要的,我回忆了一下,所有能记起来的关键知识信息、能一直使用的知识信息,都是小学时候被灌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0 10: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2.10 【捋150词实操反馈】
【爱】现代文里,“爱”字主要做动词,比如:
①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情感:爱祖国、爱人民都属此列;
②男女间有情:恩爱       
③喜欢:爱游泳、爱劳动、爱看电影
④爱护、爱惜:爱集体荣誉
⑤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爱发脾气、铁爱生锈
做名词比较少见,主要是姓氏。
但在文言文中,“爱”字的意思与现代文的惯常用法有些区别。
本义是动词“给人以恩惠”的意思:爱,惠也。能够给人恩惠是“心好”:吴广素爱人(吴广一向待人很好)这句我有些疑问,我记得初中学的时候,老师给的解释应该是“爱护”,即吴广一向爱护众人。
①从“给人以恩惠”的本义,直接引申为另一个动词义,“爱,爱护”: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②第二个引申义为动词的"喜欢、爱好",应与现代文雷同: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③第三个引申义为动词的“怜惜、同情”: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④第四个引申义为动词的“吝惜、舍不得”: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賜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演变至今,这个意思已经不存在了。
“爱”一字,目前可见在文言文中只做动词用,其他词性用法和词义都是现代文中才会出现的;此外,基于本义出现的引申,只有第一种需要做一定的推衍:给人以恩惠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善意,是好心,由此可以感觉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喜欢。其他引申义几乎都比较类似,具体还要结合上下文进行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4 07: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2.11 【捋150词实操反馈】
【安】“宀”“女”安,大概应是有了房子,房子里有家眷,就表示在这里扎根居住了。所以“安”的本义才是安定。毕竟从穴居野处到修建屋舍,本就是逐步过上“安居”生活的过程。
“安”的古今词义变化不是特别大,起码比“爱”更易理解。
“安”的基本意思是“安定”。比如安邦定国。
①由本义可以引申出“安全、平安”。做安全、平安讲时,“安”和“危”是一对形容词,有比较的意味在里面,意义相对。国安则无忧民就是指,国家“安定”就不要为百姓忧虑了。
②生活安定了,自然可以开始琢磨自身的养生问题。所以第二个引申义是“安身、养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些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
③有了安定的生活和安身立命之所,就开始追求“安逸、安乐、舒适”。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④而“安抚”本身就是使人感到安全的行为。所以“安”在文言文中也有了“安抚、抚慰”的意思。
⑥把重要的东西或人放在安全的地方,则是“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离山十里有王平安置的营寨。
⑦安做疑问代词在文言文中还是常见,所以也好理解,意为“哪里、怎么”。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⑧剩余两种我见得很少,只能机械记忆。一是做形容词,意为“慢慢的”: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用晚点吃饭当做是吃肉,用慢慢地步行当做是坐车。另一是做连词,可译为“就”、“于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4 12: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2.14【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伯】这个字还是让我有点儿疑惑——它的甲骨文和“白”太像了。《说文解字》里,伯的甲骨文是“白”下面一个男人,并不与“白”的甲骨文一致。
《常用文言词词典》的解释是在上古时期,“伯”和“白”是通假字;“白”上面的一撇就是太阳快出来之前,天边微微泛起的白光,这道白光,就是太阳升起的前兆。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是红色的,红日出来之前的天边却是白色的,即“鱼肚白”。此时的天空依然泛着灰黑色,随着东方天空出现一道白色光带,太阳就出来了。这是“白”的本义。
白天的“白”加上人变成了“伯”,伯的本义是“家庭平辈中的老大”,这个老大就是家庭中第一个出现的男子,有家族的第一继承权,似日出前的第一道白光,所以右边用了白天的白。中国人讲究长子长孙继承制,他们都将是家族未来的主事人,“伯”这样的人,尽管起初还不是家里的家长,但家族将来由他继承,“伯”是家族下一代的光明,所以老大才称为“伯”。虽然今天,我们会把比父亲年纪大的父辈称为“伯父”,但上古时期“伯”是没有“伯父”的意思的。
行二被称为“仲”,孔子字仲尼,这个“仲”就代表了他在家中的排行。“不分伯仲”这个成语就是由老大老二引申为人物品质才能差不多不相上下。
①“伯”在古代还有爵位的意思,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体系里,“伯”位列第三等。
②“伯”也是管领一方的长官: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来辅周室。
③“伯”同“百”,做计数单位表示“百倍”,这个还是挺少见的: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商人)没有农夫的辛苦,却又成千成百的收入。
④此外“伯”还通“霸”,“霸主、领袖”的意思。“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即绛侯周勃灭掉吕后的亲族,权势超过春秋五霸,却被囚禁在请室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5 10: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2.15【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被】字的本义在《说文解字》里如是解:“被,寝衣,长一身有半。”依此解,有了后代文字学家公认的一种解释:“被pī”的本义就是今义的被子。区分点在于:先秦的“被”指“小被”,称寝衣;大被称寝。
    但现在也有学者指出,“被”的本义既不是被子也不是说文解字中的寝衣。从造字角度看,“被”应是形声字,左右结构,《常用文言词词典》上也说,“被”从衣皮声。那这必然是一种衣装。形声字的造字时间本就晚于象声字、指事字、会意字,“被 ”造字时间相对较晚。综合论语和说文,“被”或许是长度为一身有半的一种披覆在身上的衣服,下幅垂拖在身后。
①不管后来出现的各种考据,按“较小的被子”解释,后来从“睡觉时覆盖在上面的覆盖物”引申为作一般行为动词的“被”: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②后来“被”由“覆盖”义引申为“遭受”义,前者表示主动地覆盖或施及某一事物,后者表示被动地接受、遭受某一事物。但是,前者是一个一般行为动词,后者是个心理动词:凝霜被野草——凝结的白霜覆盖着野草;万民被其利——百姓从中蒙受到好处。值得注意的是,后来表“被动”的“被”正是从表“遭受”义的心理动词“被”发展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21: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2.16【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5.[倍]
“倍”在《常用文言词词典》里一共有6个解释,其中4个为通假字。这一点很有意思,可见古代的汉字有多贫乏,好不容易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文字和对应的意思还没有完善,无规律可循,所以这个字既可以表示这个意思,又可以表示那个意思。就像这个倍字,居然有一半的用法来自通假。
   陪儿子拆字习惯了,看到能拆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拆一下。倍字可以拆成“亻”和“咅”。“亻”不用说。“咅”查了一下,本义是“拥护或反对所立之君”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拥护或反对某人”、“拥护(伴随)某人”或“反对(背向)某人”,即反向、背向;背叛。这也是《常用》里的第4-6个解释,通“背”,背着(右倍山陵)、违背(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还有另一个很常见的通假字——通“陪”,增加的意思。焉用亡郑以倍邻——哪里用得着灭亡蒸锅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按照《常用》里的解释,倍的本义是“照原数增加”,不少学者却认为这是从本义引申而来——因反对必有两面,所以“倍”可解释为“跟原数相等的增加数”。比如,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因“照原数增加”,这个词还能引申出“加倍、愈加”的意思。比如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即指“愈加思念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7 09: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2.17【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6.[本]
    实词表里说,“本”的本义是树根。这是一个指事字,由木一组成,“木”即是树,“一”是
指事符号,“个”是根部,用“一”指明。也就是说,“本”下方用一横指示出了字义所在的位置。如果把这一点儿放在上方,那就是“末”字,表示树梢。照这样看,本、末是一组反义词,怪不得“本末倒置”这个成语解释为把主要食物和次要事物弄颠倒了。
    《诗经·大雅·荡》:“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诗句的意思是枝叶没有害,树根先受伤。《国语·晋语》:“枝叶益长,本根益茂。”这里的“本”使用的都是本义树根。“本”也用来指树干。
    除了本义以外,实词表还给出了文言文中,“本”的其他10个意思。
①引申为根源,来源。名词。由这个意思还能想到,参天大树是如何从一株小苗成长而来?这个也能引申出“推究本源”的动词义。
②引申为根本、基础,主要的东西,名词。一棵树没有树根就无法成长,所以有了这个引申义。
③我国古代以农业为根本,所以“本”又特指农业生产,名词。汉族是农耕民族,所以古代的国之根本也是农业,即本业。今天再看这个解释,脑子里有很多已经存在的碎片知识一下子涌现出来,比如之前刚刚听过的《汉书》里正提到“弃本逐末”,虽然“弃本逐末”在今天的用法很广泛,但在那时候“本”和“末”仅仅指“农业”和“工商”。
    古代农民一人种一块地,自给自足,这块地就是属于农民本人的,“本”还能引申出一个形容词意思:“属于当事人的”。
④引申为本来的,原来的。形容词
⑤引申为本来。副词
⑥引申为本着,根据。介词
⑦由基础,引申为自己一边的,现今的,这同样的。代词。如“本国”、“本年”。
⑧书本,稿本,版本。名词。
⑨臣子给皇帝的书信或奏章。名词。
⑩量词,棵,本,窝,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07: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2.18【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7.[鄙]
    “鄙”这个字的甲骨文太有意思了,活脱脱一个小人偶。完全看不出来后世字义的一点儿痕迹。
     先抛开实词表看《说文解字》,《说文》里是这么解释的:“鄙”是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表“郊野收藏谷物处(粮仓)”的意思。金文大致相同,小篆整齐化,添加了义符"邑",但字义还是指“公卿大夫的封地、食邑,一般在郊外的远处。”这么看,甲骨文里我认为是人偶“腿”的部分,应该是一座座粮仓。
     再看实词表,这里“鄙”本义是“边疆、边远的地方。”公卿大夫的封地、食邑应该在郊外或更远的地方,因而“鄙”的造字意就能引申为实词表里的意思了。
     在古代由于信息闭塞,处于边远地区的人往往不如中心城市的人有远见,所以这个词的第二个引申义是“庸俗、浅陋”。肉食者鄙中的“鄙”就是这个意思,这句话也可以译为有权势的人鄙陋无知。
     在一些场合表示自谦时,也会称自己为“鄙人”。
     *今天捋完实词再回去看《多义词和词义的引申》这篇文章,更能理解其中由A及B,由B及C的推导思路和派生关系,这是考验联想能力的事儿。但联想又不是毫无根据的漫天发散,而是牢牢固定在几条主线上。我有预感,只要捋完这150个词,我大概能打通任督二脉了~~~
     *小方圣经继续滚绪论,趁着新突触没消亡反复看,每次都能有新收获,既是对知识结构的补充也是拓域。二十来岁那会儿刷到过小方老师的课,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分明是一把正确打开文言文的钥匙啊,要是高中就刷过,我高考语文大概就不会只考139分了。可惜那时候人已经有了惰性,激情昂扬地看完通假字就没下文了。这次希望能有足够的逃逸速度脱离懒惰惯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9 08: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2.19【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8.[兵]
    “兵”的甲骨文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的“廾”指双手,这个字就像双手持武器的样子。从字形上就能很形象地看出“兵”的本义:“双手拿着武器警惕地防备发生意外的事情。”
    《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兵,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貌。”会意字。本义是兵器。由廾(双手)持握“斤”(斧子)会意。表示齐心合力的样子。
    既然是会意字,那我们就要关注它的字形演变。甲骨文中间是一把弯柄的大斧头,朝左的箭头是表示斧刃,斧柄两侧是两只手,也就是双手举斧之意。金文的斧头转向右边,双手未变。小篆的“兵”,双手依然在,斧头已变形。楷书的“兵”,根本看不出双手举斧的样子了。这两天刷小方老师的课,终于对繁复的文体、文字有了基本的认识。《实词表》里给出的应是起源于西周晚期、流行于秦的籀文。籀文和小篆不同,跟后来我们熟悉的汉字更是差别巨大。
    关于古文的“兵”,有学者说,“兵字从廾持斤;斤,兵也。或体作(人干廾),从人,从廾持干,廾持干,犹廾斤也。”“干当为古兵器之一”。也就是说,持“斤”和持“干”是同样的意思,对于字义没有影响。
    学界对“兵”的本义有过多年争论:兵到底是指“兵器”,还是“士兵”?虽然在现代汉语里,我们更倾向于把“兵”解释为“士兵”,但在古汉语里,“兵”的本义应是“兵器的总称”,同时它还能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军队、兵士”
    值得注意的事,在上古,兵、卒、士三个字的意义是有明显区别的。“兵”大都指兵器,如枪、刀、剑、戟等;“卒”是指“步兵”;“士”是指乘战车作战的士兵。到了后世,“卒”与“士”往往连用,如成语“身先士卒”等。
    此外,“兵”的第三个引申义也与军事、战争有关,即“用兵的策略、战略”,比如兵法。“上兵伐谋”的兵,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刷绪论。因为这几个视频,做了一堆笔记,又查了一堆资料,有一种越学不明白的越多,越看知识死角越多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1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21【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9.[病]
    “病”是个形声字,形声字形成的比较晚,通常是两个文或字复合而成,由表意义的形旁和表声音的声旁组成。从造字的角度看,“病”的义符“疒”框定了它意思的范围和属类,音符“丙”既标声,又具体表意。
    《细说》把甲骨文的“疒”解释为“左边一张病床,右边是躺在病床上的一个人,中间几点表汗水,可见是个病人。”
    《说文解字》认为,“疒”,"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 "。“疒”音nì,又音chuáng,人有疾痛也,象倚箸之形。所以“疒”的本义就是疾病。
    起先“病”字里没有“丙”,后来才加入“丙”表声。单从“丙”来看,《说文解字》认为,丙,位南方,万物成,处夏月,夏月是阳气释放最隆盛的时节,然而盛极必衰,所以,阳气在夏至以后,就要逐渐地转入到收藏。“疒”这个形符加上丙以后,就揭示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疾病的相关性。《说文解字》里有大量关于疾病的专用词,虽然都解释为“病”但不论部位还是程度都不相同,比如“疴”、“痛”、“癫”、"疝"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疾”和“病”的解释:疾,病也,病,疾加也。所以在上古时期,“病”一般指重病,小病则称为“疾”。
    “病”除了指身体上的重疾外,还可以引申为思想上出现了问题——“毛病、缺点”。比如,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那组词应该倾向于“语病”、“通病”、“弊病”一类。
    《孟子•揠苗助长》有“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两个“病”字都解释为“疲劳、困苦不堪”,是引申义。这点也有些意思,因为说文里有专有名词来解释疲劳——痡。所以“病”何时解释为“疲劳、困苦不堪”还要具体看上下文。
    “病”《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郑人病之。“病”在这里也是引申义,指“忧虑、担心”。《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也是同样解释为“担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22 12: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2.22【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10.[察]
本义:
    《实词表》给出了“察”的金文字形。查了一下,甲骨文字义不可得,但从小篆开始,“察”的写法就与祭祀相关。“察”是会意字,由“宀”和“祭”组成的,“宀”表示与房屋或范围相关,但周人在造这个字时,“宀”代表了宗庙;“祭”为祭祀。“察”的字形为在宗庙中举行祭祀。《左传•成公十三年》(公元前578年)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戌。”“祀”指祭祀,“戌”指战争。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祭祀神祖是比战争还重要的头等大事,从天子到庶人,都必须斋戒沐浴,诚敬诚恐。祭者,忌也,即在祭祀的每个环节,都忌惮谨慎,不允许有任何差错。故“察”字“宀(mian)”下有“祭”表示察看、仔细看,这是“察”的本义——“仔细看”的由来。
引申义:
①引申为“看清楚”。由“仔细看”的结果出发,便能引申为“看清楚”。如:明察秋毫的“察”,就有观察清楚的意思。
②引申为“调查、考查”。从和“仔细看”相关的行为出发,可以引申为“调查”。另外,由于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情况,有引申为“了解”。如:“荃不察余之中情兮”中的“察”。
③引申为“推荐、选举”。偏重“了解”人的目的,再引申为“举荐”。如:古代的“察举”制度;“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中的察。
④引申为“明显”。对象被主体“看清楚”了,这个对象对主体来说就清晰了,因此可以引申出“明显”的意思。如:“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28 14: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2.28【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14.[曾]
本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曾,词之舒也。从八从日,声。昨棱切。籀文作,按字亦作。”,《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又山,郭璞注:“音如釜甑之甑”,何光岳先生指,“山,约为曾人所居制甑之地。”。另有现代学者一一考证出土文献,把“曾”的本义梳理出来。
    甲骨卜辞中“曾”字写作《实词表》中的样子,从形体上看像“甑”上有蒸汽。《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里有这样的解释:“曾,独体象物字,金文鄫伯簋作,甲骨文从省‘作’,曾为甑的初文,蒸食炊具,是为本义。”何先生在《楚灭国考》里分析“曾”实为原始社会末期新创造的器具,即用甑饭的饭甑,甑中的瓦是后来加的。还提出“发明甑器的部落便称作曾,后来发展为国号。”
    可见,“曾”的本义应该是一种叫做“甑”的炊器,后来用来指代制作“甑”的地名,进而演变为国号、姓氏。
    同时,按照一些学者的考释,“曾”在甲骨卜辞中存在一词多义的用法,分别用作“甑”、“增”和“憎”。
引申义:
①引申为“赠送”。何先生《楚灭》一文认为,“商灭夏后,夏的同姓亲族,或被俘虏成为臣仆,或被逼向四方迁避,唯独曾人能立足于商朝附近,正因他们历来对商忠心耿耿,常常入贡。以后曾便衍化为‘馈赠和赠送’之义,又因拿曾人进贡的物品当做祭品,故又称之为曾祭(蒸祭)。”
②假借为虚词,“乃、竟”。《说文》:曾,词之舒也。从八从日,声。曾就是用来加强语气的词语,用法与“乃”的用法一样。
③假借表疑问,相当于“何、怎”,如“曾奈”。
④做时间副词,表“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这个用法自先秦时代就开始广泛使用。《论语疏》“曾犹尝也”尝是以为孝乎。
⑤作为炊器的意义后写作“甑”。这个炊具在使用时有隔层,从而引申为“重叠”,同“层”。从这个意思,引申出“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即“曾祖”、“曾孙”。
二、《论语三十篇》第三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06: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3.1【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15.[乘]
本义:“乘”的甲骨文字形下部是一棵树,树顶上站着一个人,表示人攀上树木,有登顶之义。所以“乘”的本义是登高。《诗经·卫风·氓》有“乘彼垝垣”就是说,登上残破的断墙。
引申义:
1)引申为动词“乘车、驾车、驱马拉车”。如:公与之乘。“乘”有登、升之义,由“乘”所发生的的地方可以移指“驾车”。如《易经•系辞下》:“服牛乘马。”
  ①由“乘车、驾车、驱马拉车”引申为名词“车,特指兵车,包括一车四马”,读作shèng。在卜辞当中“乘”它会作为一个官名,叫“望乘“,这是一个武官名,因为它后来和车有关,叫“乘(shèng)”,叫“车几乘”和战争征伐有关系,作为一个武官的名。
        a.由“四马”拉的兵车,引申为量词“四”。如:发乘矢而后反。
  ②由“乘车、驾车、驱马拉车”引申为“马匹”。从“驱马拉车”的动力主体,移指“马匹”。如:晋苟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
2)引申为动词“趁着、凭借、利用”。硬要说联系,应该可以想成骑马可以提高速度、节省脚力,是凭借外力来实现目的,所以引申为利用、倚仗、凭借。
3)引申为名词“古代晋国的史书名”。
二、小方圣经
学习只做老师的传声筒是远远不够的,读大量专业和专业之外的书,形成自己的创造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点很受触动,我们在群里晒出自己和孩子真实的样子,看看做得好的妈妈和娃,再看看掉坑里的妈妈和娃,习得间接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4 15: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3.2【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16.[城]
本义:
    《实词表》给出了“城”的金文写法,在金文字形里,“城”左边中间的圆圈表示城围,上下两端表示两座城楼对峙;右边是像戈一样的武器,表示用武器保卫城池。隶变后楷书写作“城”。《说文》中有“城,以盛民也。从土,从成,成亦声。”那么可以理解成,“城”是围绕都市的土墙。所以“城”的本义是“城墙”。如: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需知,上古时期,人口居住相对集中
     《左传》中“城墙”之义更为常见。战国时也有此用法。如“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管子·度地》则有“内为之城,外为之郭”等。
引申义:
  ①引申为“修筑城墙”。由本义“城墙”联想到其来源,可将本义扩大为“修筑城墙”。
  ②引申为“城墙以内的地方”,即“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4 15: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3.3【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17.[诚]
本义:
    甲骨文和金文没有收录“诚”字,古文字类编收录一个金文字和战国古文字。“诚”是形声兼会意字,一般写作形声字。左边一个嘴表说话,右边一柄利釜,用以斧为誓以示说话要有诚信,一言九鼎,不能食言。“诚”的金文字形就是“成”+“言”,表示实现诺言。小篆的“诚”《说文解字》解为,“诚,信也。从言,成声。”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实现、达到,兼有表盟定之意”。“诚”的本义是“真诚、真心、不虚伪”。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引申义:
   ①由泛指的“真实的”特指人的心意,便引申为“真心实意”。如:心悦诚服、开心见诚
   ②由“真实的”退而言之推及为假设真的,故引申为“果真、如果”。如:诚贤能也,然后随其德之大小,寸之高下而官使之。
二、小方圣经
    礼记全集第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4 15: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3.4【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18.[除]
本义:
    “除”的本义是“宫殿的台阶”。这与现代常用意义相去甚远。《说文解字》有“除,殿陛也,从阜余声。”《释名》里说,“涂山曰阜,象形者,象土山高大而上平,可层絮而上”。其中,“阜”指土石堆积物,有“大而平”的特征,“余”指“剩下的”,综合来看表示土石堆积物的附加、多余部分,如为方便施工而修筑的临时性台阶。所以“除”的本义是名词“宫殿的台阶”。
引申义:
    ①由“宫殿的台阶”泛指,便引申为“台阶”。如:清夜置酒临前除。由“宫殿的台阶”这一具体、个别的,向一般、抽象引申,讲门屏之间的状所进行扩充,则一般性道路均可,即“除”也有“道也”的意思。
    分析“除”本义时提及“阜”指“高大而上平”土石堆积物,那么“坛”与“台阶”就有了性状像类似处,“除”引申为“坛也”。
    ②登上台阶可使人的地位提高,由此又引申为“拜官、受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有一本说文解字的注,看了挺好,其中有“除”的解释。“殿陛谓之除,因之凡去旧更除皆曰除,取拾级更易之义。从阜,取以渐而高之义,余声。”不论上或下台阶,走一阶会落一阶,即“去除”了一阶。这就在具体事物“台阶”和抽象动作“去除”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当凸显点表现为动作和产生的额结果是,动词“去除”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了。
        a.当“去除”对象是“厄运、邪祟”等不好的东西时,“除”引申有“驱逐、诛也”的意思。
        b.当“去除”的对象是“疾病”,那么“除”也可以引申为“愈也”。如:“药到病除”。
        c.当“去除”的事“灰尘”等脏东西,“除”可引申为“清扫、洒扫”。如:隶仆掌五寝埽除粪洒之事。因为“洒扫”必会带来“整洁”的结果,因此“除”也能间接引申为“洁好也”。“洒扫”是先将水洒在地上浥湿灰尘,前后清扫,会让地变干净,因此“除”还能带来“修治”。古人用斋戒或 沐浴等方法除灾求福,所以在特定场合如祭祀、祈福时,“洒埽”的结果就是“去除灾祸”,因此“除”还能间接引申为“袚禳”
        d.从“除”的引申义“去除”出发,“去除”的结果可以是“免去”。“免去”则会“无”、“尽”,因此“岁尽也谓之岁除”,这就是我们说的“除夕”。
二、小方圣经
    《礼记》第二遍。跟着高老师倒是把语法弱项往上提了提,以往都是凭感觉做题、读文,“我觉得那个对”、“好像应该是这个”、“几个选项读下来,这个顺耳”,反正有对有错,这次倒是“被动”输入了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5 14: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3.5【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19.[传]
本义:
    “传”字有两个发音:chuán和zhuàn。
    《实词表》给出的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人,表义。暗示“传”这个字是人的一种行为,也泛指与人有关的人、事、物。“傳”从“專”,“專”的甲骨文为手转动纺锤纺线形,由此“專”引申为转动之意,又可以进一步理解为通过不间断的转动运行而达到目的,义为“传送、传授、传承、传递、流传”。作此义时读作:chuán。
引申义:
    ①引申为“儒家经义的文字”,后来也泛指记载一个人事迹的文字。
    ②引申为“传递信息的车马”。《通训》有:“以车曰传,以马曰遽(jù)”。“传”、“遽”都是指驿站所备的车马,表此意时读作zhuàn。
    ③引申为“驿站”。“传”是由“人”+“专”组成的,“专”的本义有转动之意。组合起来可理解为“供人转换马车”。《说文·人部》有:“传,遽也。”所以“传”的本义应该是“传车驿马,有驿站之意。”
二、小方圣经
    孟子一集,今天犯懒,只想躺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8 12: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3.6【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20.[辞]
本义:
    《说文解字》有:“辞,不受也。”又“讼也”。所以“辞”的本义是“不受”和“口供”。
引申义:
    ①引申为“推卸责任”、“告别”、“言词”、“申诉、辩白”、“责备”。
       1)由“不受”而用于抽象意义,便引申为“推却责任”。如: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2)由不受的对象是人,两者就相离,由此便引申为“告别”。如:停数日,辞去;
            a.引申为“派遣”。由“告别”而专指使人负有使命后从我处离去,又引申为“派遣”。如:辞八人者,而后为安之。
       3)由专用于诉讼的“口供”推而广之,引申为一般的“言词”。如:辞藻、辞达而理举。
            a.由“言词”而专指言之成文的,又引申为“文章”。如:修辞知其诚。
                a.1由“文章”而专指某种文章,再引申为“一种文体”。如:归去来辞。
       4)由专指诉讼时“口供”的一种作用,便引申为“申诉、辩白”。如:我辞,姬必有罪。
       5)同样,由“口供”的作用能引申为“责备”。如:王使詹伯辞于晋。
**整体梳理下来,会发现引申义是有层次和脉络的,从本义到引申义也存在逻辑关系,需要一层一层剥开看,有点儿思维导图 的意思,这么复杂的多层关系,引申到最后,比如“一种文体”的词义,已经和本义相去甚远,纯靠机械式记忆是绝不可能掌握所有内容的。
二、小方圣经
礼记四刷,孟子第二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0 10: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3.8【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21.[从]
本义:
    “从”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跟在另一个身后走。《说文解字》有“从,随行也。”,所以“从”的本义是“跟随、随行”。如:战则请从
引申义:
    ①引申为“随行的人”、“次要的”、“追赶”、“依顺”、“听任”、“参与”、“介由某处、某时起”。
        a.由“随行”的行为而移指行为的发生者。
        b.由“跟随、随行”和被“跟随、随行”之间的作用区别,引申为“次要的”。如:从犯。
        c.由“跟随、随行”推及前者非自愿地被后者“跟随、随行”,引申为主动“追赶”。如:佯北勿从。
        d.着眼于“跟随、随行”这一行为的被动性,可以引申为“依顺”。如:从善如流。
        e.着眼于“跟随”对象主动、自发的特点,引申为“听任”。如:夫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f.“跟随、随行”是跟着别人跑,由此泛指跟着他人做某事,因为遍引申为动词“参与”。如:从中作梗。从“参与”又能引申为“做、处理”。如:天下从事者。
        g.“随行”既然是“行”,就有起点,因而可以引申为介词“由某处、某时起”。如:从上而下。
    ②引申为“归顺 ”。由本义的另一个意思“依顺”移指人身或政权的依附。如:民佛从也。
    ③“从”也可以当动词使用,作“跟从、使跟随、侍从、随从”解。读四声;有用作名词,如:仆从、扈从、从者。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④同“纵”,跟“横”相对,南北为“从”,东西为“横”。如:合从连横。
    ⑤引申为“堂房,同宗非嫡亲的亲属”。如:从兄弟。
二、小方圣经
《孟子》3-4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3-29 15:44 , Processed in 0.07110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