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uzi 于 2021-12-4 18:16 编辑
我们知道,确实有孩子对于“学习”非常有兴趣,就如同另一些孩子打游戏一样有兴趣。从神经生理的角度看,这两个孩子,有什么差别呢?神经生理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涉及到的脑区不同。 申爸举例子来说明。他们四年级的孩子,在探索解决生字问题的方法。孩子们在“拆字”。举例来讲:这个“例”字,孩子要拆成“亻”和“列”,还要读出来rén和liè。孩子在拆字的时候,需要动用很多的神经回路:涉及“亻”字和“列”字的神经回路,这些神经回路要能识别“亻”和“列”的字形和字音;在拆字的过程中,“亻”和“列”的神经回路要和“亻”“歹”“刂”的神经回路竞争,就涉及到处理它们的竞争结果的神经回路(决定为什么拆成“亻”“列”而不是“亻”“歹”“刂”)。这些神经回路被激励,活跃起来,还没有完。孩子还要把拆出来的字,朗读出来。 朗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朗读不是说话。朗读的机制跟说话的机制是不同的。 你去看你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如果妈妈没有在家里训练过朗读,你让他读,他不乐意。逼急了,给你读几课,读得跟机关炮似的,你也听不出个个数来。为什么孩子都不乐意朗读?为什么孩子的朗读都跟机关炮一样快?这也是和孩子的神经生理有关系的。 孩子学习了好几年的生字,他们的视觉处理,已经非常快了。眼睛一扫,就可以看出去很多很多字。这就是孩子如果自然地进入到自主阅读状态,他们就都自然地会“速读”的原因所在。可是,现在要求把视觉神经回路和字母匣子的处理结果,变成语音,嘴巴说出来,速度就不匹配了。这就好像高速的出口,总是堵车一样。高速车速快,流量大,出去之后,车速就变慢,流量小。车子就堵在那里了。如果想要高速的出口不堵,所有的车子在距离出口两公里的时候,就都并到最右侧车道,同时减速。以低速匀速地通过出口。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形是看不见的。因为各个车子独立驾驶,没有人统一协调,这种远距离并线排队匀速出口的机制,不存在。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孩子的小头脑可以做集中控制。这跟高速出口的机制不一样。可是呢,这种控制,是人的大脑的一种高级调控机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后天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