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14|回复: 1

[申爸指导] 【足够的“接触有效时间”才能保证阙下学习】---2018.01.2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7 13: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18-1-27 20:49 编辑

数学小作坊:足够的“接触有效时间”才能保证阙下学习

2018-01-26
一苏-涵妈1009女
1.25,实践第一天反馈:
1.数学课本读了30页。其中20页是白天自己在家读的,后面10页是我陪着读的,读10页是她自己定的。有些题目会自己做,问我对不对。有些字不认识,有的会读错,如57读成75,读的时候会翻看还有几页。练习中的计算题不愿读,说脑子都乱了,又说读得太快了,我分析可能是想算又不能一眼出答案,还要读出来,所以凌乱了。后来我读一题她读一题过掉了。
2.语文教案读了6页,自己白天读了3页,我陪着读了3页。读的还可以,不过不认识的字比较多,读到好玩的挺开心。读了2页不肯再读,我说再读一页奖励一个故事,愉快地答应了。
3.蓝精灵,白天看的,说看了好几集。
七冀-赫妈0503B
反馈
数学:朗读七下数学课本150分钟。一说不用口述心算了,朗读数学课本就可以,赫高兴,觉得这个简单多了。自己录音,不让我在身边,不过开着门,在外面也能听见读得比较认真。共读了两章多。问赫读完了理解了吗?赫说能读懂。
英语:点读笔跟读牛津树七一本,晚上看了一集BBC纪录片,不过赫说听不懂,只是看画面。
二浙-佳妈0909女
http://www.hgs9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96&extra"extra=
好的,我们来看涵妈的回馈。涵是小孩子,一年级。涵妈的记录,掀起了大幕的一角,可以让我们窥探到,神秘的大脑,它是怎么运作的。

妈妈已经发现了一个特点:比起练习题,孩子更加乐意朗读课文的正文。留意到这一点没有?一到朗读练习题了,孩子各种借口,不乐意往里面读。成人对此的解释是:读练习题枯燥。枯燥是说,一项简单的任务,机械地重复做,大脑产生的厌倦感。

可是,妈妈们仔细分析小孩子遇到的任务:他朗读的是未学的课程,里面有大量新的运算,有不认识的字。对于小孩子,这么多新鲜的事物要去处理,是谈不上“简单机械”的。孩子不乐意朗读习题,另有原因在。这原因,涵道破了天机。涵说:“脑子都乱了。”又说:“读得太快了”。

涵是什么意思呢?涵的意思是说,我们表面看,孩子做从事的朗读,不过是把纸面上的符号,变成口里的语音而已,“并未触及数学实质”。可事实上,孩子在朗读的时候,他的头脑,是在一刻不停地处理文字背后的“数学”的。之所以不乐意读习题,完全是因为习题太“浓”了,浓得化不开,小头脑处理不过来,脑子就乱了。这种感觉,孩子不喜欢。

心理上的感受,反映到行动上面,表现就不乐意读习题。不是因为读习题太枯燥,而是因为读习题,太不枯燥。需要处理的信息太过集中,蜂拥而至,大脑处理不过来。就好像一大群的人,失火了,正着往门口跑,门那里被塞住了。这种感受,极其不好,孩子的直接反应就是“躲避不读”。“接触即思考”,这是我们的大脑的一个天然属性。大脑是一刻不停地在高速运行的机构。我们的感官接触到什么,它就处理什么。

当然,绝大部分的处理,都是“阈下运行”,我们的意识察觉不到的。妈妈留意到这个特点,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孩子学电游学得那么快了。我们自带焦点,去看昨天晚上妈妈们的回馈,从下午六点,一直到深夜最后一个就好。我们会发现,妈妈们的回馈中,有一个特点:申爸切屏给妈妈们指出来看:
边读边录,约10分钟,四五页;
还有听了一个半小时三国;
第三节:读拆字工27分钟,读没几行;
读10来分钟开始烦躁;
读38分钟数学景山四上p30-p37;
第一节:读40分钟数学景山四上p27-29,读8分钟(小数加减应用题)开始烦躁,让他出去看了会远;
不开心,先读了10分钟,没有一句是完整连贯的,不是错字就是漏字;
蓝精灵,上下午各一个小时;
读30分钟就不愿意继续;
今天看了40分钟,过后问他,说基本全能听懂;
我只说三字,读课本,没办法,就开始,今天20分钟;
1.25执行朗读录音:数学《景山数学》一下11-20页,27m,有的句子漏读和读错字的;
会读的字,直接不读,而且有读错字的。英语:《The Wind and the Sun》15m,读的清晰…;
不读百位的零,今天是第一试试,开始录了10分钟,读到第7页,读的有漏字添字现象;
数学,朗读景山三上17-44页,用时50分钟…
嗯......先不裁了。妈妈们看这些剪裁出来的只言片语:10分钟;半个小时;27分钟;10来分钟;38分钟;40分钟;10分钟;30分钟;40分钟;20分钟;27分钟;15分钟;10分钟;50分钟......

一整天时间,孩子接触的有效时间,10分钟,20分钟......最长的,才50分钟。没有超过一个小时的。一天有多长时间呀?按照大申的作息时间,早上六点起床,晚上九点三十就寝,是930分钟。妈妈千辛万苦,思来想去,认真准备,详细观察,准时记录,结果是什么?只接触10分钟。50分钟,妈妈好高兴。你这个,1050930比较起来,忽略不计的事情啊。

孩子为什么学电游学得那么?你看他哈,你公共汽车上,前边的小孩子在拿着手机打游戏,他也巴巴地趴在座椅上,从缝隙里透过去看。从起点站上车,到终点站下车,两个小时,他就一直那么看。坐在地铁上,旁边的叔叔在打游戏,他坐在旁边,面部是朝前的,可是,眼睛是斜着的,一直瞟着人家的屏幕看。

“接触即处理”。事实上,孩子不管是从人家肩膀上瞟也好,朗读也好;不管是自己玩也好,赖赖唧唧不情愿地读也好......他的头脑,阈下都在紧张地处理着接收到的信息。

假设说,一个孩子,朗读新学期数学课本那一刻,也第一次接触到身边的人玩游戏。一个星期过后。孩子瞟的时间,累加起来,已经好几千分钟了;妈妈辛苦专注的学习......每天就这么10分钟、50分钟,累了一个星期,也才勉勉强强累到了300分钟。然后,到下个星期一,拿了游戏给孩子,孩子上手就玩学得真快!妈妈不由得感叹。可是,学习上,一点儿进展都没有。可不是么,学习只接触了300分钟,电游已经接触了6000分钟了......

我们评断“学的快不快”,仅仅依靠的是“阈上学习”的时间,占绝大部分的阈下学习时间,被忽略掉了。那可不么,孩子能以惊人的速度,学会没用的电游......其实呢,学会电游,孩子付出的阈上阈下学习时间总和,一点不比学会数学的多位数加法少,不但不少,甚至更多。电游那个,更加复杂。只不过,阈下学习时间,被无视忽略掉罢了。

“接触即处理”。你不管是孩子赖赖唧唧,极不情愿,还是认认真真,专注愉快,只要接触数学,孩子的头脑就在阈下快速地处理数学。接触即处理,你管他孩子读得是不是磕磕绊绊,是不是有情绪,是不是把72读成27,他的阈下,都在处理。

嗯......妈妈们想一想这个事情哈。你只要保证孩子足够的接触,数学就学会了,因为阈下只要接触,就在处理,每天10分钟、50分钟,肯定是一点儿戏都没有的。那......有没有做得好的孩子呀?当然有了。我们看:
二浙一佳妈0909女
1 数学:今早人教二下:1-3章,下午读了4-9章,剩下总复习没有读。二下朗读已过第二遍,上学期间,她已经过了一遍。今早1-3章,边读边报答案,开始坐着读,读到难的,直接跪地上读,自己录自己听,时不时还躺下,提醒又坐好了。期间多数题是用唱的,唱的还很有节奏,自己还挺满意觉得挺好玩。一早效率非常高,状态也好,下午长草了,述不动了,改只朗读,那又来劲了。完成既定任务,自己找来练习册做开了。
七冀-赫妈0503B
反馈
数学:朗读七下数学课本150分钟.一说不用扣述心算了,朗读数学课本就可以,赫高兴,觉得这个简单多了。自己录音,不让我在身边,不过开着门,在外面也能听见读得比较认真。共读了两章多。问赫读完了理解了吗?赫说能读懂。
妈妈们咂摸咂摸,佳妈的情形,跟妈妈们的情形......很不一样的。佳妈根本不关注,佳读了多少分钟。佳妈关注,效率高不高,状态好不好......要是不高,不太好,调整调整。其实呢,佳是一天时间,把一整本数学课本,给读完了!......差一个总复习没读。

你把这事儿拿去你的牛蛙,给鸡娃的妈妈们说说。那些妈妈们想都不想,就说:人家佳是那样的孩子,咱不行。咱们是渣娃,跟人家,比不了。但是妈妈们要晓得:牛蛙也有第一次朗读的时候,也有刚开始的时候啊!刚开始,牛蛙们跟孩子们,没啥区别的:赖赖唧唧,眼圈动不动就红了,各种的借口,不乐意干......关键是,牛蛙的妈妈们做了什么,让孩子把这个阶段渡过去了。

做了什么呢?只做了一件事情:看住自己的肩膀,不让孩子把猴子推过来。这怎么讲呢?先休息一会儿,回头详细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13: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小作坊:读过一遍的孩子开始下一步的准备工作

2018-01-26
四蓉-琳妈0710女1701男
今天数学读了45分钟,读了21页。今天读得很有感情,也开始思考书上的题了。语文读完一遍,让重新开始新一轮,有点抵触,我坚持,她妥协。开始读了,不过各种搞怪。有时还用方言读。
嗯...已经读过一遍的孩子,妈妈要做为下一步做准备了:

第一,把第二行删掉,只留第一行。做成教案二。

第二,不经意地跟孩子讲:申爸群里的**,这本教案朗读了三遍,看这个教案,每个生字都会拆。从头拆到尾,只错了十个。

不解释,不要求。把这个意思说给孩子,他接收到,即可。

今明抓紧时间,让孩子朗读。等读完第二遍,还是不经意地说:我问过**妈妈了,**读的时候,他不看着第二行,而是自己看着第一行,自己拆着读。

还是不要求,不解释。意思传达到,即可。
五苏-萱妈0706女
娃正在读教案1,看着读得不亦乐乎的样子,总想读成说唱的那种,就是拆字的那一行总做不到,一遍快读完了,要不要读第二遍,感觉愿意再读的样子,而且教案2 还没有
教案要朗读几遍?孩子的情况不同,也是不一样的。一个标准,孩子得把教案朗读流畅了。读得磕磕绊绊,肯定是不行的。还得先读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5-6 05:51 , Processed in 0.0776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