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33|回复: 0

[申爸指导] 【语文小作坊:申爸答疑】---2021.07.11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1 23: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7-12 23:45 编辑

语文小作坊:申爸答疑

2021-07-11
B-粤志妈0711男八
2021-07-10
反馈:
今早的早课反复看了几遍,理解梳理实操重点,发现前两天弄偏得严重,这次自己要先做好功课,琢磨好申爸的要求及爬楼学习群里妈妈的指点。上午先把眉豆的音频放给志听,然后讲出捋字义陈述过程的要求,孩子听后说知道,然后我说今日作业是第二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立马就说不行,要捋昨天那篇,我说现在你只需要放慢速度朗读这篇古诗文几遍,捋前几句就当完成任务,又说不,比较烦燥不吭声,我说开始吧,又不吭声,过3分钟我又说开始吧,然后他气凶凶的说读也要先看一下,我立马不吭声,过了10分钟左右,开始快速地读了一遍,我说要慢读,他就跟着放慢拉声一个字一个字挤出来,读到中后部分又读得挺慢挺匀速。

接着让他按要求捋前几句又不肯了,抵赖说我刚才没讲,我说我肯定有讲,他又东摸摸西弄弄,差不多十分钟又拿书看了大概十分钟左右,按要求捋了前三句,还捋挺好的,但好像不难,用时大概十分钟。午觉睡醒后聊天时又抓他捋捋上午那几句,开始推托了几句说忘记了,然后还是捋了,原文有一个地方要提,字义有一个地方忘了语言点。晚上要求他捋完第一段再睡,还是要推搪,而且要我读原文,他述字义,我说不行,再叫我读述的内容他听,我说不行,然后他拿着扇子搞了差不多10分钟,我说开始吧,答知道,然后也弄扇子边看书,看了十五分钟左右,开始捋前几句语言点、字义只漏了
字,到劳其筋骨忘记了,然后抢书偷瞄后面内容几眼,再把后面接着述,第一段捋用了大概十多分钟。问他烧脑吗?说有小小,但看样子不明显,明天要整篇捋,而且记不起的,要他想久一点。

咱们热身的时候呢,让麻麻们捋字形。这个有点儿弄坏了:其实,捋字形是很难的。妈妈们一头撞到难的上面,以为捋字义也一样困难。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讲,捋背过学过的古文字义,没有难度。但是,捋得完整准确,却非常难!能够顺利捋字义的孩子,妈妈要耐心地伴随孩子,把一篇古文,从头到尾捋完整……准确性,要慢慢来。

捋完整之后,对于孩子比较困难的工作,才算到来:要进行另外一种捋字形。捋字形有两种捋法,一种是把字当做一幅图片,去捋图片。妈妈们做的,就是这路数;还有一种捋法是孩子们要去做的:把字的部件,陈述出来。

是这样的规制:“项脊轩,旧南阁子也。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项脊轩志》的前两句话,要陈述成这样:项脊轩,项,工页;脊轩,车干;旧南阁,门各;子也,百年老屋,屋,尸至;尘,小土;泥,水尼;渗,水参;漉,水漉。

原文读一个字,如果是合体字,就拆读;如果是独体字,就读下一个。这种做法,跟小学孩子读课件很像,但是有不同:小学孩子读的,是包含拆字文案在内的一整篇文稿。他整体背,把拆出的部件,作为文稿的一部分,也都背了;现在不同在于,孩子背,仅仅背了原稿;拆字拆出的部分,是遇到的时候,现拆的。

小学孩子脑袋里存的是包含拆字部件在内的一个整体,“拆字”的时候,孩子其实是把这个整体背一遍;大孩子们现在脑袋里只存原文,拆字的时候,现拆。对于群里的大孩子们来说,按照部件拆字,这才真正遇到了挑战。从原理上看,只要原文背熟了,做这个并不难,但是……妈妈们去试,反馈孩子的真实情形。

关于拆出的汉字部件的读法。咱们呢,现在有一个统一的读法,申爸给大家文档:

《说文解字》部首今读.pdf (298.91 KB, 下载次数: 32)

以后,咱们所有的部首读音,都以这个文件为标准哈。小孩子们的教案,也要找机会,把读音跟这个标准看齐。至于说,已经跟这个读得不一致的那些部首,就随它去,不用刻意去改。反正那些读音,也都不是常用音,读得不一样,就不一样了。以后的孩子,要从一开始,就按这个读音走。老人不去纠正: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B-桂锐妈0808男八
2021-07-10作业反馈
昨天拉了小群,今天早课之后,大家一起来讨论,解读了申爸的早课,还做了前几天实操的反思。之后和子游妈、哈妈也有些交流,梳理出一个大致实操步骤:
1、背原文;
2、阅读申爸提供的教程;
3、识别每句的语言点(这步是关键);
4、陈述出每个语言点的内容,(即使错了,每次也要错得一样,这个有难度)。语言点的陈述对错,可以先不关注,通过一遍遍捋,这个准确度可以慢慢提高!(对于第4条,不知有无理解到位?感觉跟盲算和口述心算的做法相通,不关注对错,需要做好回滚。)
1.锐做:锐趁我做早餐的这段时间,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章背了。然后把手机给他,让他自己去看教程。和他说了,关键就是说第一、二行。锐看没多久,就把手机还回来,还说容易,对此我深表怀疑。想想要把每个踩点能踩到位,太难了。

午饭过后,锐主动找我来做(估计是因为做完就可以去找同学玩了)。休息一会,我开启录音,锐讲第一句就卡壳,讲不清楚。“舜发于畎亩之中”,舜:人名,没说具体,发:不记得意思了,忽然断片。于:从,说成“在”。我忍不住笑,谁说容易呢!锐也不好意思,要求我取消录音,再给他看一下。我忙我的去,不多久,锐又来和我说:可以开始了。这次整个一篇陈述下来,用了32分钟。前面的6个人名,除了管夷吾和百里奚,这两个比较熟悉,讲得很详细,其他4个,听他说不认得,只讲是人名。背原文时,不能每句很顺畅地背出来,有的句子第一个字会忘词。陈述内容时,想要精准说出每个踩点,太不容易,一会直接讲完,要不就是漏讲,要不就是原文忘说,直接陈述……问题最大的是最后一段,“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形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估计这段没有好好看教程,觉得不好理解,怎么也没讲明白,这个时候觉得特别烦躁,说是感觉会,可又讲不出,心里好急,一急就好烦躁。再有就是脑子里又要想着原文,还得去管踩点,还要想怎么讲出来,脑子乱,就讲不清楚,也烦躁。

2、妈妈做:和锐去同学家的路上,我边开电驴边自己也捋一遍,和锐同样的内容,自己也想体验一下“烧脑”的感受,车速自然慢了下来,锐在后面催我好几次,别说了,好好开车。主路停捋,真体验一次,得集中精力来做这事,要不讲了后几个语言点,回头想往下说原文,就会忘了,还得再把刚捋过的一句,再重复讲一遍,才可以继续下一句。回来的路上,又想继续捋第二段,这次锐不再帮我,(我自己好多记不住),锐直接说要到申爸这里投诉“妈妈不听话”,这个也要反馈,好吧。

第四条是到位的。现在,对于孩子们,处于引入期。孩子们肯做,慢慢做,就行。如果孩子配合还有问题,妈妈就先不去关注准确性。准确性以后再说;要是孩子配合,那当然要让孩子试试,自己感觉感觉,把看起来很容易的事情做到位,所面临的挑战。

现在呢,锐面临的挑战,还轮不到准确性的问题。锐妈跟锐讲下边的知识,注意观察,锐的接受程度:我们自己内心里有一个意思,我们自己知道是什么,这个意思叫“所指”;“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形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估计这段没有好好看教程,觉得不好理解,怎么也没讲明白,这个时候觉得特别烦躁,说是感觉会,可又讲不出,心里好急,一急就好烦躁。”锐的这种说不明白的情形,其实是锐找不到合适的“能指”,把心里的“所指”表达出来,交流给别人明白。能指就是指能够精确地表达我们心里的意思(所指)的言语。有的时候,我们只知道自己心里有个念头,但抓不住这个念头,正努力去抓;我们说,这个时候,我们心中的“所指”,正处于从潜意识里到上升到意识里这么个过程中。有的时候,我们意识中的“所指”,找不到合适的“能指”表达出来,着急,焦躁,茶壶里倒饺子的那种感觉。

作为一个学科的语文是干嘛的?语文是解决为自己心里的“所指”找精确的“能指”的学科。严格来讲,语文不管“所指”是怎么来的,不管怎么从潜意识里,把“所指”拽到人世间来。事实上,人类还没有任何一个学科,研究这个事儿。语文还管一件事,就是要把别人的“能指”,在自己的头脑中,还原成“所指”。读懂别人的文章,听懂别人的话。

八年级的孩子,应该能够明白“能指”和“所指”是怎么回事了。锐妈去试试看,看锐是否能明白这两个意思。如果锐明白,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我们就能把一件复杂的事情,拆成简单的部件,一件件做,再组合起来。拆解困难,各个击破。如果锐懂,锐妈就可以给锐下这样的指令:自己默默地捋一遍孟子的“所指”。这个意思就是让孩子自己在心里,过一遍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本(能指)里所蕴含的“所指”。可以照着书“想”,也可以自己默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需要把自己头脑中get到“能指”变成言语,这就极大地减轻了思维的压力。

孩子把一篇文章的“所指”,都捋一遍了之后,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小声地嘟囔一遍:把自己心里的“能指”,找合适的“所指”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呢,其实呢,跟小学时候的那种语句陈述性复述,完全不一样的心理机制了。小声嘟囔完,就可以大声地给妈妈陈述一遍了。只要孩子形成了这样的心理过程,准确性、流畅性等等指标,就不用妈妈去操心。这些指标的达成,变成了另外的某些心理过程的副产品。只要那“某些心理过程”正常运行,这些考试需要的指标,就自然达成。最奇妙的地方在于说,那些心理过程,会引发主题的愉悦感,让主体感觉有趣,自己喜欢去做,乐此不疲。

嗯……锐妈挖到了狗头金。继续努力,把这一大块狗头金,挖回家里来!

先说到这儿哈,回头接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5-7 12:17 , Processed in 0.0765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