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80|回复: 1

[申爸指导]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高三孩子将对分数负起责任】---2021.06.20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2 12: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6-22 18:51 编辑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高三孩子将对分数负起责任

2021-06-20

接着说哈,说高中三年级的事情。内个吧,申爸这么多年,其实在提高大申考试的成绩上,基本上没什么建树……当然,只有一次例外,就是七年级那次。那一次的努力,导致了大申考进了实验班,一下子解决了以后三四年的压力。完了吧,就这一次,到底为什么能够一下提升两百多名,申爸到老也没分析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只好放弃,不在分析了。……它那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说,这件事情,是在七年级发生的,而据我们现在所知,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在八年级发生……中二么……你不管怎么想,到最后,一遇到六年级的暑假,七年级的期末,就跟已有的认识,对不上茬了。让大申提分儿这件事情吧,申爸一直在努力做。真的很认真……结果呢?这么多年的努力,到头来,都没啥结果;唯一一次确实有结果的、成功的努力,却连自个儿也搞不清是怎么成功的。反正糊里八涂地成了,成了之后呢,就再也无法复现了。就是这么个状况。

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申爸自己想来,是因为在申爸的思想里,还有退路在。这退路就是人的大脑的网络性。所有的网络的增长,他都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我们都知道,如果在月初那一天,你手上有一元钱,而每天你手上的钱,增加一倍的话,最月末那一天,发生的增长,将会令人震惊。第一天一元,第二天两元,第三天四元,第四天八元;这是前四天发生的事情。到了第四天,才8元在手上;而这个月的最后三天,29、30和31日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第29天的时候,是2亿6千万;第30天,再长一倍,到5亿2千万;最后一天,达到10亿。最后一天,增长量是5亿2千万。它一天的增长量,就是前面30天的总和!这是一种极其快速,自我可知的极速增长。就申爸自己而言,这种增长,给申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申爸的北大,就是高考之前的最后三个月考上的。事实上,比较准确一点来讲,应该说归功于是最后一年,高三的努力。当然,从高三下学期一开学,开始加速猛跑,自己也知道自己在加速了。这种规律,恐怕不是发生在申爸一个人身上,也恐怕不是申爸一个人认识到。它肯定有很多人认识到,尤其是高中的老师们。

转眼,大申上了高中了,申爸在找,印证这种感觉。在大申高中开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他们主管高中教学的副校长的一张幻灯片,引起了申爸的注意。它是这么说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说:“高一打基础,高二定水平,高三出成绩。”这个事儿哈,妈妈们要留意,说话者的角度。他是一个高中的副校长说的话。这话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说的,不是站在家长的角度上说的;也不是站在任课老师的角度上说的,而是站在一个学校,所有的教学班级之上,说的话。

这有什么不同吗?非常不同。你妈妈想一下哈:作为一名副校长,他已经在这个学校高中部从教30年了,对吧?在他的手下,已经有十届学生,从高一送进大学。在这个期间,他当过任课教师,当过班主任,当过年级主任,当过副校长,尤其是,在这个期间,他自己的孩子出生,经过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参加完高考,现在,研究生快毕业了……这样的人,如果换成你麻麻的话,会怎么看问题?你肯定不会被禁锢在某个角度来看问题么。你已经有很多的角度……作为老师的角度,作为家长的角度,仰视的,平视的,俯视的,宏观的,微观的,从所有这些角度,你都观察过了么。对不对?在这种情况下,他告诉你说“高三出成绩”,什么意思?首先,妈妈们看,副校长所说的“成绩”,指的是什么。当然是高考那一次的分了。其次,妈妈们要看到,他为什么不说高一要力争上游,趁着别人都神魂未定,抢一个好的排名,保持到高三,高考就没问题了?确实啊,申爸这两年努力,大申的成绩也不见有什么起色。这说明,孩子的成绩,相对来讲,在这两年里,是固化了的。你想提前一点点,是非常难的;当然了,你排在后边的,往前动不了,这也就等价于说,排在前边的,被固化了,他掉也掉不下来。这是事实……你们高三的妈妈,品一品,是不是这样。可是,这种“事实”,在总体建议中,却并不为副校长说提及:这里边,很有玄妙在。

在以前十届的学生中,他一定看到过,“后劲足”的孩子,在高三的“超水平”发挥。像当年申爸那种情形,他不可能没见到过,并且,有可能还很多。之所以他不提……也许是不跟低年级的孩子的家长提……很重要的原因,是担心家长们知道了,把宝都押到高三去,忽视了高一高二的学习。等到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之后,开高三的第一次家长会,申爸看看谜底会不会揭开,到时候他怎么说。不管怎样,高三是一个蹊跷的存在,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光知道这个,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孩子在这一年里,具体是什么,发生了变化;一天里把前面三十天的总和,全都给到你的手里,那具体是怎么回事,在现实生活中,对应的是什么现象?怎么就能让以前求之不得的东西,现在变得唾手可得了呢?除非我们识别出,把自己锁在自己房间里的高三的孩子那里,发生的哪些事情是特殊的,它们意味着什么,怎么利用——也就是,怎么在现实生活中,把果子采到自家的篮子里来。只知道指数增长,是啥都不顶的。

大申很烦人。我们不能说,一件事情,是烦人的,还是不烦人的。同一件事情,孩子在不同年龄的时候做,爸爸的主观感受,不一样的。现在呢,大申已经到了申爸要拿他当成年人要求的年龄……这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事情。他长得比你都高了,你对他,在心理上,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对吧?这家伙喝饮料,永远不盖瓶盖。饮料喝完,剩下半瓶,随手往哪儿一扔,就完事了。可恨的是,喝半瓶的可乐,竟然往沙发上放。它那个沙发是软的,那么小面积的一个瓶底儿,摇摇晃晃地放沙发上,完了呢,还不盖瓶盖儿!就盖瓶盖这件事,在大申懂事之后,申爸说了无数次了:根本不管用。他陈述,申爸拿着本书,看答案。爷儿俩正在学习。他坐在沙发上,一高兴,随手一划拉,把可乐瓶子碰倒了。可乐冒着白沫儿,哗啦哗啦地往沙发上淌……申爸的火儿,腾楞一下子,就冲到天花板了:你个混蛋!跟你说多少次,喝剩下的饮料,要盖盖儿。眼前就是茶几,那个可乐瓶子,随手就能放茶几上……你跟猪一样,什么都往窝里放!那饮料,是往沙发上放的玩意儿吗?申爸越说越气,气得直哆嗦,随手把手里的书,照着大申的脑袋就砍过去了。大申一只手扶可乐瓶子,一只手随手一挡,把书格到地板上,也不看一眼,忙不迭地跑到厨房,把剩下的可乐,倒进洗碗槽,顺手把厨房纸巾拿过来,吸淌到沙发上的可乐。申爸气得直哼哼,怒冲冲地瞪着大申忙碌:把吸饱了可乐的纸巾,随手扔到地板上,沙发上的可乐是吸完了,地上的纸巾,又弄了一地板的可乐。黏糊糊的,他又拿纸巾来擦地板。手里拿着地上捡起来的脏纸巾,又往另一块地板上滴答……大申想了想,把手里的脏纸巾,又扔到地板上,跑到厨房,拿了个垃圾袋来,把所有的脏纸巾,都收进垃圾袋里,再擦地板上的可乐。

这个笨呀……确实笨,因为没遇到过。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境。不过,应变倒是跟得上。掉坑了,马上就想辙爬出来。地擦完,大申动手拆沙发,把拆下来的沙发垫子,沙发套,一股脑塞进洗衣机。洗衣机运转起来了,大申很淡定地回来,把沙发整理好,走过去,把格到地上的书捡起来,往申爸面前一递:“咱们接着说吧。”“哎呀!”到这时候,申爸还没倒过气儿来,一直怒气冲冲地瞪着他忙。他倒是顾全大局,努力平静自己的情绪,让事情能够继续。这角色换了呀!搁以前,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大申即便是去洗,也是你要求他洗;洗完了,学习肯定是不会继续了。好不容易找个借口,可以不学了……你得哄着他学。这回,竟然他努力维持大局,口吻里,大有哄着申爸别撂挑子不干的味道……竟然有这等好事!

申爸多鸡贼啊。你的本质,别给申爸窥到,一旦窥到了,申爸的利用手段,马上就出台了。这回好,爷俩彻底掉了个个儿:说好了,到了开始的时候,申爸各种的借口,不开始,不干。轮到大申努力地维持,回来小心商量了:
申爸:“我还没洗澡呢!”
大申:“那你先洗澡……十分钟够不够?咱们七点十分开始。”
申爸:“你洗澡十分钟够啊?”
大申:“那十五分钟吧,我先写会儿作业。”
要不然,就是:
大申:“你中午睡不睡午觉?”
申爸:“不睡。”
大申:“那太好了。咱们一点开始,行吗?”
申爸:“一点钟不行,太早了。”
大申:“那一点十五开始吧。”
申爸:“你干嘛那么着急啊?”
大申:“我一点钟,应该能做完数学作业。我做完数学作业,咱们就开始。”
申爸:“你只有数学作业吗?”
大申:“没有啊,还有英语,别的作业,很多呢。”
申爸:“那你做完数学,不能先做会儿英语?”
大申:“那也行。咱们几点开始?”
申爸:“一点半吧。”
大申:“可是,一点半我做不完英语啊?”
申爸:“你干嘛非得把英语做完,才开始?插进来不就行了么?你先做半小时英语,咱们一起弄一个小时,结束了,你接着弄英语,不是一样么?”大申总觉着,这样“不一样”,可一时也想不出怎么不一样,就只好应承说:“那……行吧。”等快到一点半了,申爸跟大申说:“老爸困了,想睡觉。”大申一听就急了,脱口而出:“那你几点醒?”申爸:“我哪知道我几点醒啊!到时候就醒了。”大申着急:“那你上闹钟吧。最多睡到三点半,再多了,就弄不完了。”申爸知道他干嘛着急。周末要一起弄三个小时,到了现在,还有两个小时,没弄呢。如果申爸睡过三点半,下午六点之前就弄不完了。弄不完,就影响他六点钟以后,玩电游了。估计今天他们哥几个约好了,六点钟开始联网……反正吧,差不多就这样的。申爸是翻身农奴做主人了。


几点说明哈:淹沙发发生在今年的3月13日。是时,大申差3个月零4天17周岁。就在3月13日之后,没几天,申爸正式地从大申的时间里,毫不动摇地砍专有时间出来用。申爸不管大申学习忙不忙,“明天考不考试”。反正是工作日每天晚上一个小时,休息日每天三个小时。周五不砍。周五放学后,整个晚上留给大申玩儿。大申没反对……申爸的感觉是,他不但不反对,反而多少有点“正中下怀”的感觉。搞不好,他也正琢磨着,怎么把申爸套牢在他身边,帮他把习学好。爷儿俩各自心怀鬼胎,却导致了“不约而同”的结果。其实,不止是“淹沙发”一个事件,从去年暑假开始,申爸就隐隐约约感觉到,大申对于申爸跟他一同做的学习活动,越来越欢迎。这应该是他感受到这些活动有效果。这样的感觉,让他在主观上,重视爷俩的学习活动,努力地去维持延续这种活动……

其实活动本身呢,很简单很容易做的。咱们暑假,一起做。活动本身不要求妈妈们阅读课件哈……课件是活动过程中,引导孩子去阅读的东西。现在之所以让妈妈们阅读,是因为预计参与这次小作坊的妈妈,将来会是咨询师……想一想,高考提分儿啊!……咨询师不一样,咨询师需要知道课件本身是怎么回事,哪里吸引人。没意愿当咨询师……或者学习眼晕的妈妈,可以不读课件,也不参加小作坊。等小作坊结束之后,咨询师们摸索出相对成熟的方案,妈妈照着方案去执行就可以了。

回来说大申哈。大申呢,看起来很明显,猴子蹲上了他的肩膀:要学习好,要考北大这件事,他已经从申爸的肩头接过重担,担在自己肩上了。这就行了。这就是目的。既然他自己想了,申爸就不再提了。要不然,徒然增加不必要的压力。不必要的压力是一种最让人发烦的负担。但是呢,大申自己对自己负起责任的这个过程,申爸却很模糊。责任很重要。责任感必须具备,但是,向毛主席保证,申爸在最近两年,根本没思考过这个事情。因为申爸被更重要的事情压着,要去解决。紧张混乱的解决过程中,申爸不经意地、惊讶地发现:责任这个问题,竟然“已经”解决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呐!这里边,肯定有很重要的真相在,但是一时间,申爸也抓不住。等抓住再说吧。

那么,高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最重要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如果搞得好”,孩子在这个时候,他已经开始自己为自己负责,并努力做到。这是当前孩子整个的教育过程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只要在这个环节上取得了突破,事情一下子就变得容易了。自己操起了舵盘的孩子,开始努力调控他澎湃的内驱力,朝着正确的方向,去使劲了。这很重要,但并不是全部。高考,他看的,毕竟是那个叫“分数”的数字。我们还需要知道,在高三,能够驱动他获取那个数字的具体机制是什么。方向固然重要,但方向对了,螺旋桨你也要给足油,输出最大的功率,才跑得快,对吧?这一点,咱们回头再接着说哈。

今天的课件有两个:
第一个,跟上进度的妈妈,认真阅读课件一,试着说清楚一个词,从一个意思,是怎么引申到另一个意思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两点体会.pdf (618.93 KB, 下载次数: 0)

第二个课件是王安石的第四章的上半部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4章 王安石推行新法及其所遇阻力 上.pdf (13.62 MB, 下载次数: 0)
第四章巨长,分上下两部分发。后天发下半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22 12: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6-22 18:53 编辑

沪-康妈0801B男七
1、升伏是两个意义之间存在引申关系。(这个没有理解)2、顶,极是不同的词有相同的引申依据。他们两个本义是头的最上部和最高点引申为程度很深的副词很。3、反义词的反向引申大,太引申为很,小,微引申为略微。4、应该本文讲的主要是同步引申。例如危,险,都,鄙引申义的由来还有上面2、3所说的都是同步引申存在的依据。

京-文妈0411女十
昨天忽悠娃看了课件,让她自己选,结果人家选了《白痴、先天痴呆和百万》、《一夜之间的天才》、《病毒》、《炸药》、《北极》本来说拿出半个小时来看,结果娃说更愿意看几篇,我说,那就看2篇,娃说,太少了,看5篇。

魁北克-1407G1-JoJo妈
引用【有很多专业的数学人士,强烈建议孩子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要敢于攻关,“做艰苦的思维”,其实就是“憋难题”,这是不对的。】在国外念书时,室友是应用数学本科,她每次写作业,都说自己脑袋要冒烟了!后来的体会是解决复杂问题,要分解的每一块都有若干分枝可以尝试。然后还要跟其他块对接,思维过程有在解题空间搜索的过程。这个是否是抓念头不知道,但是今天看沪-眉豆妈0706女八的课,体会申爸课件的同亮,是对应的巨大语料空间的搜索和对接。从这个角度体会,我有些感觉了。

沪-子馨妈0805女七
很感谢申爸几年如一日早课,以及精心准备的课件。针对《第2章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革新》这篇文章,有些感触:整个社会的进步得益于变革和创新,但每一次的变革都会经历血雨腥风,王安石变法初衷是改善积贫积弱弊端,进而富国强民,初衷是好的,但最终却是以失败告终,究其失败原因,我觉得一方面是改革的最强大支持者宋神宗的离世,王安石没有了强大的后盾,另一方面,新政触碰到士大夫,地主阶层的利益,这一阶层一直以来都是变法的巨大阻挠者,另外本来可以利民的新政最应该支持者普通大众,但在也不算短的变法过程中,普通人民阶层并没有感受到变法带来的任何既得利益,最应该的支持者也成为了反对者,所以整个过程,王安石是孤家作战,任何事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几大项缺一不可,所以当时当地,伟大政治家王安石变法注定以失败告终吧。当然变法失败的更深层次原因,说明这个法是不合时宜或者说与当时状况无法契合。

湘-渔儿媽1209女三
在听柏拉图跟他老师苏格拉底对话的《理想国》,在讨论对于儿童的教育观点上,发现申爸跟其中的核心观点很接近。

沪-大可妈0810男六
《解-现代汉语》《解-古汉语》,关干词汇的课件,之前看了也谈不上很感兴趣,看了以后会觉得单个一个字,原来是这么演变出来这么多延伸的意思来的。《庖丁解牛》这篇古文还有点印象,所以用刀把牛分解的本意不难理解,那由此延伸的解散,拆解,解除,分解等词汇也很容易理解。看现代汉语的解释的时候,每一个词汇,我都会想想这是怎么从本意延伸出来的?如果觉得自己可以自圆其说,会很开心。比如说,“解大便”不就是把体内的废物分解出来吗?这样一边看着词汇,一边脑子里想着如何从本意延伸出来的意义,会觉得挺有趣。

豫-小汐妈1206g三
《解-现代汉语》《解-古汉语》的现代汉语和古汉语意思看完后,感觉上对这个字又重新认识了一次。好像一直在用这个字,很熟悉,但是今天好像是重新认识了一次一样。
家里有一本词源,和申爸发的课件一模一样,平时小汐组词就用词源查,也没注意有多大不同,刚看课件发现,解在前面的词,比如解除、解散,一个词解释一件事,描述一个情景。解在后面的词,理解、谅解,好像都是为人服务,属于主动的词,再前属于被动的词?感觉需要去查查资料,看看自己想的对不。
古汉语意思就非常清楚,都分类,从会意字引申出各种意思。

浙一曼婷妈0802女七欣羽妈1301女二
《解-现代汉语》《解-古汉语》的课件看完,发现一个问题:二年级阅读里面有词语联系上下文,更不用说高年级,再给合教案三,我不愁孩子这类题目解决不了了。

闽-飞妈1006男五
《王安石与他的时代》:看完以后发现历史原来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挖掘。比如,为什么宋代没有天时、地利,后来的学者通过研究气候,从一个方面说明当时环境对农业并不友好。农业搞不定工商业就起来了,也许这也是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在宋代产生的原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历史的印记还可以从保留下来的文物小细节中去探究当时的社会状态。

皖-萱妈1103女四1806男
《两点体会》刚一看被义位和义素的关系搞晕了,继续往下看例子,就不那么纠结他俩之间的关系了,前面的通过例子都很好理解。就是后面“断”的1-5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四个词的同步引申关系,咋一看跳跃性很大,仔细研读引申过程就意会了。
2.png
   3.png

六浙-恩妈0803男七
《词的引申义》,了解到引申义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由词的一个意义产生出另外一个或几个与之有关联的意义。以两种引申方式存在,辐射式的引申与链条式的引申。辐射式的引申这个方式是由一个意义(本义)向各个不同方面的引申,这个引申方式比较灵活。,而链条式的引申是由甲义引申到乙义,再由乙义引申到丙义一环套一环的引申,这种方式引申一个意义只与它相邻的两个意义有直接联系,与其他意义相差比较远。两种引申方式又不是截然分开的,而且又能从另外的角度引申出别的意义。
词义引申也有一定的规律。需要注意与修辞手段的区分,也要注意词义的扩大,缩小与转移。泛指,特指和浑言与析言,这些要注意语言环境与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去了解。
第一次接触这种对词的详细的解说,前段时间看了训诂论,但是没有看几页感觉看不下去,只能放着做罢。过几天再从头看起,又能看进一些。这次的《词的引申义》也是如此。放放停停看了几天,今天终于把它看完了。看完吧,才知道引申义是这么来的,引申义有这么些规律。原来还有个疑问,一个句子到底怎么去判别是用了哪个引申义?看了后续的明白了要以语言环境,所处的历史背景来判别。回想七年级以来,孩子学校的古诗文特训作业,孩子在字词释义这块总是失分,也是因为没有了解到这个引申义,规律。

八苏-豆豆妈0709G
读《红楼琐忆》感想
作者开篇一段点出红楼圣地让作者怀恋又让人神驰心往。作者对红楼外观形象上的小失望,只是一带而过,更多的则是后面浓笔重墨的通过对“琐事”的回忆表达对红楼的深情。作者的文字看似简单朴素,但却能让读者感受到文字带来的朴实之美。那些伟人的事例,教授们在课堂上的生动演绎,支持抗美援朝,再到作者描述身边的学习生活的日常。每一段描述都体现出北大的校风对于学子的熏陶。
想想大多数的孩子都无缘清北这种名校,但是让自家孩子形成对名校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和尊重总是应该的吧。下周四豆豆期末考试结束,把这些课件一个个的打印下来给孩子认真读一读。
读《“最稀有的天才”傅斯年》有感,看到文章中胡适之先生对于傅先生的评价,心想这哪里人呀,完美的简直就是位神仙。先从和人吵架后撒泼让朋友帮他打架再到和朋友抢书,后面又重点描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傅先生的狂喜之情。这真是一位性情之人呀。让人不由的喜欢上这位天真的又对物质生活无欲无求的大师。作者接下来提及傅先生在清退敌伪时期的教授时,说到这样做是为了胡先生打平天下,为了让胡好办下去。如此高尚的人格魅力真是让人敬佩,果断处理不畏邪恶,到头来竟是为了他人的方便。

浙-卡妈0810G六
跟萱妈学习,《解-现代汉语》《解-古汉语》,一开始默默的想先看现代汉语的,转念一想先看古汉语怎么引申过来的,看完才觉得古汉语简洁多了。
4.png   
《两点体会》看着有点难懂,一是之前接触过,一个字的初始义项(义位)通过链条式或者辐射式引申出来,相对好理解;二是不同的词引申的理据相同,通过同义引申的方式来得出一个词的不同义项间有没有引申关系。因古代词积累的少,很难通过二联想到理据相同的词,只能作为一种引申的判定方法。

黑-顺妈0807女七
《解-现代汉语》《解-古汉语》读完了古汉语的本意和引申义,再看现代语的解释时,就有了高屋建瓴的感觉,现代语的各种延伸意义都是建立在分散、解开的意义上,一下子能找到源头。
《两点体会》一、本文再次提到了辐射型和链条型的词义引申方法,明确了两者结合的混合型。二、指出共同义素这个概念,相邻的义位必有共同的义素,不相邻的义位不一定有共同的义素。通过对义素的追踪可以找到最初的本义和邻近的亲属词。三、词语的引申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同步引申,即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有相同或相近的引申,如奇、殊、怪、特都有非常的意思,大、太、小、微的引申也有互相印证的关系。
《第4章 王安石推行新法及其所遇阻力 上》详细介绍了王安石新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其间的来龙去脉,实施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遇到的困难,最后结果如何都说得非常详细。如果我们当年在学历史时也有这样的材料辅助学习就好了,这样历史人物就更加立体,很多不熟悉的词汇也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同时也看到了治国理政的辛苦,需要站在全局推动农业、商业的发展,照顾到各个阶层的需要,真是太难了。王安石这样的革新派受到重重阻力也是必然的。

辽-睿妈0904男五
《两点体会》让我感觉到要把汉语词语学好真要有兴趣,对它热爱,喜欢研究它一层一层的意义和引申义。怎么让孩子能喜欢上这种需要不断解释才能理解的词语,真需要浸泡,需要像文言文《聊斋》这样的材料。

津-宣宇妈0702B八
《叶公超、钱钟书、杨振宁》《“最稀有的天才”傅斯年》感想:这两篇都是记述名人大家的,学生回忆老师同学的。申爸是想让我们看看大家是怎么成为大家的,大家是怎么教育后人的,后人又是怎么成为大家的吗?顶级学府的环境好像耳濡目染大家就都成为大家了。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
这篇全篇没说什么刻苦认真敬业负责,都是烟火气息浓郁的小事,看完了却印象深刻会心一笑原来大家是这样的。《吴雨僧先生二三事》这篇文章就是让我们看了开心的。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怀念沈从文老师》《修髯飘飘——记西南联大的几位教授》这两篇都是回忆老师,都提到了老师用秃笔写字,犹如刻上去,见真功夫,看来大家都是有真功夫的,没有真功夫不太会被学生记得那么深。
连载第一部分,我猜是侯宝林写的,和新凤霞的文章风格很像,很吸引人读下去,那个苦难的时代,让人唏嘘,也让人感叹成就了大家。
《胡适先生二三事》这篇应该和前面几天的课件是一个系列,名人与名人之间的记述,不同角度写,很有意思。
《基础与专政——跟从黄侃学习<说文解字>》这一篇说老师怎么教的笔墨不多,更多的是说怎么学的,这篇需要给孩子们看看,总结的真好。
连载的第二部分:学戏不叫学戏叫打戏,挨打的打。文中说老师是好人,但是三年的时间不能尽快教出来就不能早挣钱,不能早挣钱就赔钱了。学的人不能尽快学会,就得赔老师钱,更甚者就得饿死。总之就是教的人没退路,学的人也没有退路,靠着打这一招把人打出来了。

鲁-康萌妈0712男七1512女中
《两点体会》,有了前面几个课件铺垫,能勉强读完,也没有觉得哪里不理解,但是又觉得自己没有看进去。还想试着找到捋顺点字时那种感觉,就是大脑清醒,安静,一切很明郎的感觉。

粤-好妈0802女七
《两点体会》,我一开始看,不懂,放下了,晚上再看,也没有感觉,我心里一边看一边想,我就是没文化的人,我觉得很晦涩难懂,小孩一开始看估计也是这种感觉。

赣-涵妈0608女九
我从来不知道词还有义位和义素的概念,感觉有点复杂。也的确好复杂的中国文化,怪不得歪果仁拎不清他大舅他二舅。第一个说,薄,原来作者要表达的是这么一回事,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奇、殊、怪、特都有非常的意思,“超级”是不是也有非常的意思呢?判、决、裁好像都和法官有关系,这些个字太有意思了,这到底是古人当初就是这么设计的还是后来的学者发现这么个规律呢?看完一篇下来虽然还有很多没弄明白,但看到最后时作者回答了我的好奇。

鄂-漆仔妈1005B五1610B中
《两点体会》
上午在外面,用手机看了一下,第一段就看不懂,“义位”和“义素”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面就更不想看。匆匆过了一遍,就放下了。晚上再次打开看,这次聪明了,百度了一下“义位”和“义素”的意思,正好知乎上有一篇短文章做了介绍,有举例,大概明白了这两个词的意思。后面的内容就能理解了,还看出了一些感觉。“顶”和“极”的副词意,“奇”“殊”“怪”“特”的副词意,都有一样的意思。看了这篇文章,再去看古文,不会想当然地用现代意义去思考,会去琢磨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去查相应的字典。甚至去看词义解析类的书籍,能够获得一些整体性的认知。看到最后的三分之一,又有点看不下去了,内容比较相似,匆匆浏览了一下,就结束了。
突然理解了申爸要我们看这些课件的意义,虽然申爸早就说过了,但今天感受特别明显。我们可以获得“直接体验”,看到这些课件,有些是一看就感兴趣,有些是一看就看不进去,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感受?看不下去的文章,怎么才能继续看下去?……等孩子去看这些课件,就可以去观察孩子的反应。并且能够给予一些引导和帮助。
《第4章 王安石推行新法及其所遇阻力 上》
打算就看3页,任务量少点,容易启动。第一部分就是讲王安石施行的农田水利法,里面引用的原文,模模糊糊能看懂一些,快速略过。就以作者的白话解释来理解王安石的这项措施,自己的经验可以理解这个措施采取的方法、目标、获得的成效,以及过程中的反对。能理解,就能继续看下去,就一口气看到了p8。
今天不看了,打算明天接着看,还是蛮有期待的。王安石的变法,从来没有这么清晰地去了解过,很想知道他还做了些什么。从这些描述能够看出王安石的才能、性格特点以及当时北宋王朝的整体面貌。

浙-lucy妈0705B八1610G
《两点体会》课件:记得前面几个词汇课件在说本义和引申义以及引申义的引申义,这篇从字义源流讲两条常见规律,其中同步引申关系(包括反向的同步引申关系)所占篇幅多一些,比如危/险/殆三词有同步引申关系,都有危险/险些(几乎)二义,又举例都的京城义引申为优美义,因为对称词鄙(边邑)/野(郊外)/村(村庄)兼有的粗野粗俗,有反向的同步引申关系。

鲁-立家妈0806男七
看了今天的《两点体会》,明白了前几天看的课件中每个字组成的词有很多义位(我心里觉得就是词义),我是傻傻分不清义位和义素的,我觉得自己心里是明白后面所说的辐射型和链条型以及辐射和链条混合型,前几天读课件的时候,自己每个字都试着画过导图,其中有的也分不清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还是从引申义又引申出来的,看了今天的课件好像有点明白有的词义的引申,必须从古代追溯。

汕-登妈1111女三
临发表觉得《两点体会》是不是申爸自己敲上去的,这几天的感觉就是有一堆疑问,然后就出来一个课件解决,再出来一个更透彻。
从第一天,我看那个点字图,由最初连引申词本身都有些看不明白这跟它什么关系,一步一步,解释它是有本义,引申由实到虚,再说可以怎么辐射。我就在想为什么要这样辐射,而不是别样呢,它的依据是什么。好了,今天就告诉我们核心引申“两点体会”,真说起来也不止两点:
一点叫义素,原来是这样,虽然第一次听,不过我觉得能意会。第二点是合乎逻辑,不过碰到“曲折难明”的,就得借助同步引申关系的启发。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怎么判断辐射到哪就结束了,是没有了,还是没时间再想。
王安石这篇太长,这几天实在没时间看,前面对字义的深挖,一个有助于彻底学懂古文。一个引入王安石,通古文后,有一天直接看他的原著?

闽-同妈0709男七
《两点体会》:看了感觉是《词的引申义》的进阶版。《词的引申义》介绍了词的引申这一现象和词是如何进行引申的,《两点体会》则从学术专业的角度,分析词义发展的两个规律,是对词义引申更高层次的解读。其中第一条规律,也说了辐射型和链条型,从词的义位、义素开始分析义位的演变,因为之前读过《词的引申义》,觉得这部分内容与之前所学印证起来了,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第二条规律是《词的引申义》中没有明确说的,但因为作者举了很多例子,理解起来也不太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4-23 14:23 , Processed in 0.0791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