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6-18 15:20 编辑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大脑的自奖励机制及看课件的反馈
2021-06-15
张渝
然后麻麻再去引导孩子进入思考的乐趣。使思考成瘾,跟很多人的游戏成瘾一样一样,然后教育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白雪梅
感觉你没猜错。这就是宇平大师的布局。这种思考的快乐让我通俗娱乐一下,就是在乱屋子里呆久了,有一天收拾干净了一下,发现自己如此舒服、快乐、享受,然后就再也不想让屋子乱了,然后天天开始收拾了。我这个低级比喻啊,希望宇平兄别打我啊! “这种思考的快乐让我通俗娱乐一下,就是在乱屋子里呆久了,有一天收拾干净了一下,发现自己如此舒服、快乐、享受,然后就再也不想让屋子乱了,然后天天开始收拾了。”雪梅这个比拟,通俗、精当、贴切。这个比拟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让我们可以这么来看孩子的成长。在十三四岁之前,孩子的大脑是一个天然的接收器,海绵一样,从环境中吸收海量的信息。但是,吸收进来的信息,是杂乱地堆在小脑筋里的。未经整理的信息,是没用的信息。如果你是上帝,你怎么安排?吸收完之后,你肯定要安排一个机制,这个机制是说,奖励“整理”的行为!凡是能让乱糟糟的仓库,变得井井有条,条理清晰的思维活动,都会受到强烈的欢迎。用妈妈们回馈中的话来说,这种行为会带来这样的感受:兴奋。
康萌妈0712男七1512女中
这种一条一条捋顺了的感受很好,心静。大脑兴奋却又和听到摇滚那种兴奋不同。看到“点”字就觉得亮一下,看一眼自己画的这样图就想沉进去再深入一点。 这是一种不常有的、比较怪异的体验。一边安静到了极点,另一边,又兴奋到了极点。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感觉。不是摇滚或者足球现场的那种兴奋。那种兴奋,光是兴奋。那种兴奋是脱缰的野马,泛滥的洪流,撞坏所有,冲毁一切,不可驾驭;而沉静的兴奋,带来的却是高效和专注,尽在掌握:
闽-同妈0709男七
《词的引申义》:看完《词的引申义》,一个感觉是对词义的多种演变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同时也会觉得这么多方式、每个字这么多含义,很难记忆完整准确,有些字的多个含义间差别不那么明显,放在文中理解,有时可能两个含义都能说得通,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分辨呢?另一个感觉是,汉字的内在逻辑无比强大,以前总觉得每个汉字几个含义,这些知识都是碎片化的,就是一个个知识点。看过《词的引申义》后,突然明白,原来每一个汉字自成逻辑,汉字之间再相互关联,汉字的含义就由点到线再到面地连成了一张网,不再是一个个零零散散的知识点,如果掌握了其中的逻辑链条,就能把语文的基础扎实掌握。
“如果掌握了其中的逻辑链条,就能把语文的基础扎实掌握。”这种感受,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呢,就是“大内无外”的感觉:甭管在哪里,什么情况下,哪个句子里,只要出现的是“点”这个词,我就准确地知道,它应该是什么意思。这种“100分感觉”是怎么来的呢?你自己默默地沿着引申树,把“点”的25个义项自己梳理两遍,这种感觉,自己就产生了。所有的“100分感觉”,其背后,原则上都是这样一个原理,就看你能抽象出一种什么样的“引申树”,然后,顺着你的“树”,遍历几次,感觉就来了。当然,面对复杂的体系,这树很难抽象得周全,也很难抽象出自明的强逻辑……但是,总能做到一定的程度。原来……
闽-彬妈0612B八&1307G
“点”字的含义:很惊讶,原来语文还可以这么学,点字还可以这么记。开始一看那两张图,特别是密密麻麻的字就晕菜了,哪记得住呀,急死个人了。好在继续看申爸的引导。昨天写了这些,拿了好多本以前收藏的书想对,最后没对完…… “原来语文可以这么学”,不是语文可以这么学,所有的学科,都可以这么学——也都应该这么学。好玩儿!乐趣!
粤-帆妈0803男七
昨天忙其他,没跟上趟,只是简单想了一下“点”的多项含义,从本义细小的斑痕出发,能够联系到的含义有一些,但其他看起来不太相关的意义,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头脑里不是太清楚。今天的词义引申就很好地解答了疑问。
以前对于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会傻傻的分不清,看了文章后才知道比喻义是词义的一种修辞手段。如果由比喻和借代而产生的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有了固定的词义,就可以看作是词义引申了,如干戈、股肱、风、崩等。这部分因为正好解决疑问,印象最深。
词的引申分为两种,辐射式引申灵活,由词义的不同角度出发可能引申出对同一个词的相反含义,这让人头痛也是它有意思的地方。不知有没有什么好的掌握办法,还是说只能通过多积累。
链条式引申很有意义,也很好玩儿。有空的话可以设计成类似猜谜的活动,给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学会词的多样含义,更重要的是体会这种思维方式的乐趣。 “……链条式引申很有意义,也很好玩儿……更重要的是体会这种思维方式的乐趣。”
桂-迅雷爸0710男七
有意思,太好玩了。象文中这样举例了一些字,为什么没有一本书,把字典里所有字都像文章里用来举例的字那样,把每一个字都写得像这篇文章那样,有没有这样的字典?如果有,那才是新时代的“说文解字”呢。现在的字典,虽然每个字的义项是有了,但没有具体的文章去解释这些义项之间的关系。 “有意思,太好玩了。”无论是前天“点”的25个义项也好,还是昨天《词的引申义》也好,你把文件打开,看到的都是一大坨一大坨密密麻麻的字。看着就让人想走远。这些东西,竟然蕴藏着这么大的乐趣,会让人感到太好玩了!妈妈们都看了申爸发的那些课件,里边写那些大师们的文章,他们呢,研究的学科不同,性格各异,年龄时代性别……各方面的差异,都巨大,唯独一点是共通的:他们都感觉到他们手上的研究,“好玩”,“太好玩了”。
其实呢,事情的逻辑是这样的:他们年轻的时候,玩上了某个东西,入了迷;玩到了一定程度,别人就把他们称作“大师”了。在大师们自己,是玩儿,在旁人看来,大师们的活动,叫“研究”。同一件事情,你叫它什么名字都一样,不改变它的属性。嗯……这样哈:妈妈们多看看身边别的妈妈的回馈,看别人阅读课件时的感觉,一共有多少种,你跟其中多少种感觉共鸣(体验到同样的感觉)?一边看公众号里的妈妈们回馈的汇总,一边为自己整理哈。整理一些,就在这里回馈一些。我们要干嘛呢?我们最终,要设计场景,让孩子们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觉。这是这个。
今天呢,妈妈们继续阅读课件,继续反馈,继续阅读别的妈妈的反馈,为自己做些整理统计的工作。如果你读了昨天的课件,没啥感觉的话,那再看看今天的课件:
字义的一般演变.pdf
(517.52 KB, 下载次数: 15)
觉着昨天的课件“好玩”的妈妈,接着感觉感觉这篇:
同源汉字浅说.pdf
(1.12 MB, 下载次数: 13)
同源字论.pdf
(2.12 MB, 下载次数: 13)
前些天,咱们一连四天,发了邓老师的《王安石和他的时代》。看过那四篇,觉着好的妈妈,接着品评另一个《王安石》哈:
第1章 当国执政以前的王安石.pdf
(7.41 MB, 下载次数: 12)
这个系列很长,咱们慢慢发。妈妈们慢慢看,有什么话要说,随时来这里说。今天就说这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