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03|回复: 0

[申爸指导]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看课件,谈感想】---2021.04.27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30 11: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5-3 09:28 编辑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看课件,谈感想

2021-4-27
来来来,麻麻们。上课,干活儿哈!

这是申爸给大申准备的“课件”,有不少文章呢。麻麻们先看一看,有什么感想,就在这里说哈!
175-184 幼学纪事.pdf (1.03 MB, 下载次数: 25)

浙-彤宝妈1008女
虽然全篇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讲不上什么文采飞扬,但是读着觉得朴实,亲近生活,感觉就像一个老者在给我讲述他的人生。很容易就引起了我的共鸣。

皖-谦睿妈1006男五
艰难的活着和求学,但仍然可以磨难中找到幸福和满足。
@浙-彤宝妈1008女五 @皖-谦睿妈1006男五 彤宝妈、谦睿妈都说过了,别的麻麻也说一说哈。

沪-苏妈1208男0108女大二
觉得有新凤霞的感觉。看了特别有一种内心的平和感。娓娓道来,读的人似乎看到了老爷子坐在面前,不疾不徐地说话,而那些话特别有画面感,仿佛看见年轻的老爷子的那些举动。

这种文字只有亲身经历而且到了一定年龄,宠辱不惊才能写得出来。看上去苦,但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甜。


粤-帆妈0803男七
读完一遍,最深的感受是质朴:语言很朴素,这在很多老辈学人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时都可以感受到,第一句我读来 觉得有季羡林先生的味道,后面看完感觉新凤霞的文字也是这样质朴无华,说不清在哪里受到了感动。

所记的事情也很质朴,遥远的童年,经过了几十年人生的磨练,只有最深沉的感受才能在多年后被记起,也只有那些最美好的东西才能长久地萦绕在心里,以至几十年后还能记忆犹新地写出来。这些质朴的事情里面,有教育的真谛,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

还有对孔德小学似乎多了一层印象,好像在前段时间和孩子一起看钱三强时记得有孔德小学?或者是孔德中学?

除了语言和所记事情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很质朴: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是一个人善良的底色,也让人在无论什么时候都对生活充满希望;而来自他人的鼓励,尤其是大人对孩子的鼓励,各种不吝惜的鼓励是孩子成长的底色和动力。

皖-哈妈1008女五1601男中
豪华落尽见真淳。

你们没有读出申爸的感觉么?哈哈哈哈 !

老戏骨的人生,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沪-康妈0801男七
细细读来,感觉回到了80年代小时我上学的情景,那种路上的幽静,呼吸到每个季节不同的气息的感觉令人心醉。我感觉我回到了过去。还有找座位的事情,我有一模一样的经历,完全写出了当时的心情。人生中任何时候能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和朋友都是一生之幸!

京-乐妈0706男八
经济条件、物质基础阻挡不了求学的迫切。只要有心向学,一切艰难困苦都能克服,并能苦中品出甘甜,难中觉出恩赐,压迫下生出幸福。反观现在的孩子,正好相反。没有物质的贫困,反而没有求学的心。

冀-腾妈1209男二0210女大一
热爱学习的人能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粤-轩宝妈1107男四
文章好长,总算看完。看完想起了过世的爷爷,想起来自己小时候上学的情景。那会条件真差,确一点也不觉得苦,充满乐趣。

浙-朵拉妈1011女四
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世界充满爱的人才能写出来。

苏-米妈0801女七1305女二
很想看下去,嫌太短,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很吸引人,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在回忆往事的时候有一种平静的、超然的、感恩的心态,我喜欢,有点像杨步伟的文字。“大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都学会了一种本事,就是能够在通篇辱骂的文字里看出一个人的真价值来”——这一句尤其好。

汕-登妈1111女三
首先看到的是语言简洁,但贫困生活的画面感很强。看完全部想到的是韧性,逆水行舟,贫而不苦。

湘-可妈0801女七
良师益友,美育文学使人不陷于世俗生活生活的泥塘,让人能抽离出来,在其中得到快乐和平静。

沪-眉豆妈0706女八
这篇文章我小时候肯定看过,对于“黄历”、“炭条画要用烤过的面包擦”、“蹭旷课的人的位子”、“上法语课”等细节,我都记着。

鲁-康萌妈0712男七1512女中
读完就像作者看到老师自画像那种感觉,很平凡,简单的语言。但是心里有种感觉,说不上来。

我看这样的文章总琢磨,这孩子到底是怎样能在困境和贫瘠的资源中依然能保持那种追求雅的状态。

闵-小乖妈1205女三
生活很苦但是从不放弃学习。学习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整篇基调明亮向上。

京-豆妈0806男七1212男二
被诚恳,朴实的语言感动。以图识天,像最原始的方法。

我很好奇那个小学生是知识分子的年代,人保留着朴实的心。人与人之间保留着信任与情感的链接。

文中描写的奶奶,让我想起我的奶奶,不识字裹着小脚的女人,年历也对她很重要,不善言辞,一直默默干活,扶养六个孩子。

文中不同两种环境,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对于作者的影响。但不同环境里的人,都还相同的纯真,朴实的人。

短短一篇,浓缩一生,生动描写,仿佛身临其境。

“或许我是个侥幸者,或者生活本来就是由许多的偶然所铸成。”

粤-帆妈0803男七
申爸,我最后看到的是文学的力量。文学对作者的力量,和文字对我们这些妈妈的力量。最后那几页,作者在生活的困顿中有了辅仁大学这样一个精神栖息之所,虽然找座位的过程令人难受,但上课的时间会让人忘却所有的俗世烦恼,让人超脱凡事,甚至是沉醉在另一个世界。不管是秦少游辛弃疾还是雨果,都有这样一种力量。

而这些记录的文字,让我们从中读出各种感动。

能让人有沉醉其中魅力的,到底是文学呢还是因为作者有进取的心?换成其他学科,有好的老师,是不是也能有这样的沉醉感?

皖-谦睿妈1006男五
我看到是苦难的力量。

现代的人困于困难,以前的人困于苦难。

沪-眉豆妈0706女八
@皖-谦睿妈1006男五 真正身处其中时,苦不苦的,看自己,而且确实在很多时候,苦难会带给人额外的力量。

粤-七妈1208女三1501男大
27-01.jpg

我的感受,就是这段。

我能成为现在的我,除了我自己对知识的渴求,还要感恩这一路的友人和老师们的帮助。纵然环境不如人意,我却一直倍感温暖。

汕-登妈1111女三
其实有些东西当时不觉苦,回头看才觉得咋那么辛苦。

我也喜欢最后这段。

皖-哈妈1008女五1601男中
我想到了自己。身经苦难的时候,我自己当时觉得是苦。但是,当千回百转,人到中年,回过头去看,又觉得正是那些苦难,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从这些苦难里,收获的是成长,甚至,我要感谢那些苦难的日子,让我在后面的人生中用于直面困难。

冀-茗茗妈1408男一
自古英雄多磨难。

打开读上几句就有往下读的欲望,不想落下一句话。不像现在的好多文章就想直接拉到头。

鲁-子聿妈1001男五1709男幼
很朴实,也许作者只是随记,或者想要感恩,就像最近很火的黄国平博士的感谢信,于苦难生活中,他们走出了自我。黄博士感谢自己,而作者感谢生命中遇到的一切贵人,并庆幸自己的幸运!我想,如果我们回想人生,也许也会有类似的情感,可惜,我回想了一下,第一忆起的印象,反而是受到的伤害。也许我只是自以为走出了那伤害。然后才是那些帮助过我,值得感激的人!

啊,我还想到眉豆妈那天跟我说的英语路线:贪多嚼不烂。这个人,因为一段时间只接触单一的内容,反而更印象深刻,因为难得的机会,反而更珍惜!而我们的孩子,诱惑太多,选择太多,反而很多事浮于表面,不懂得珍惜,缺乏钻研精神。我也不例外。

深-薪妈0804男七1407女
看完了,应对那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更加珍惜每一个机会,更懂得感恩。
在13~14岁或以上的前额叶逐步完成,自主意识的完成,对人生价值观的初步自我意识,在今天孩子物质生活充裕,教学资源充裕的情况下,就如儿子说的9年义务教育接着12年义务教育,如何在众多金子中脱颖而出,怎么去激发新社会人内省力及学习动力及最主要的人格魅力。

浙-彤宝妈1008女五
有些事情,是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的,比如贵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我们决定不了的。出生在什么年代,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父母祖辈是什么样的人,唯一可以把握的,是努力学习,面对困难。

苏-米妈0801女七1305女二
讲得好,有些事情确实是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的,不能因此而不努力。

粤-晶妈1304女二
一个人的读书习惯,除了靠熏陶养成,还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及良师益友的帮助。

豫-顺顺妈1507男
无论是读书,还是作画,能激发出孩子的兴趣,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辽-睿睿妈0904男五
看完了,读着舒服,有全书吗?这本叫什么名字呢?申爸。新凤霞的书就这种感觉,汪曾祺的也是,都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很有画面感。

沪-阿诺妈1108男四
文字很朴实,一读就懂。前半部分比较有同感,后半部分觉得能遇到这样的朋友和老师,多么好的一件事啊。
赞麻麻们的发言哈……

别光顾着自己想,自己说,也多看看别的麻麻是怎么说的。《幼学纪事》是第一篇。现在,看第二篇。任何的想法,都可以发言来说哈。
128-134 我国古代的车马.pdf (544.62 KB, 下载次数: 11)

汕-登妈1111女三
看到把车马全说透了,这篇我就快速浏览。

浙-彤宝妈1008女五
这篇文章,看上去很枯燥,引经据典的。但是因为和孩子亲子过论语,和古文,很多词句,我都有印象,所以很轻松就读下来了。并不觉得很难。

翼-腾妈1209男二0210女大一
感觉就是介绍古代马车的,没仔细看。不感兴趣可能是~要不就是该接孩子去了,着急不想看下去了。

沪-康妈0801男七
好像在哪看过,特别第一段。有的字认识,有的字不认识。有的懂了,有的没懂。整篇看下来,脑海里就浮现出电视里古代人站在马拉车上说冲啊。文章在介绍这个马车的各个部分的情况。还引经据典的。整体读下来感觉是篇好文章。

粤-龙儿妈1203男三
第二篇的科普,虽然将主题说得很清楚,但不易读。我很好奇如果把第二篇的题目让第一篇的作者写,会写成什么样的。

粤-七妈1208女三1501男大
这篇虽然是说明文,但历史科普结合一起,画面感很强,也能更好理解古代的工具和用处,感觉像纪录片的解说。

一下子让我觉得牲口工具也那么有故事,有历史,有血肉。

沪-眉豆妈0706女八
看完第二篇了,特别好的说明文,让我想起之前发的John Hexa的那个练习题。还有就是,现在看第二篇文章我完全不觉得难,一些特定的词汇加上作者的配图和说明,我看起来明白如话。

另外有个感想就是:古代的文化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七一深薪妈-0804B1407G
第二篇很有意思的文字,思路清晰,但是没有古文功底需要反复读。就如儿子说这样的文章需要烧脑读,但会比较有画面感。主要是插入了很多文采。

鲁-子聿妈1001男五1709男幼
我不是很有耐心读这种,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之前的蒸鸡蛋糕的文章,但比他要简洁。说明性的文章,解说的很透彻,配上图片就更清晰了,关于文言字词、文化常识都有涉及。如果学习文言文,这种是最好的,举一反三,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文言文学习都以这种方式进行,知识性趣味性兼备,还有何难?

四浙-朵拉妈1011G1505
读了这一篇,把文言文里关于车马的都解决了。

湘-可妈0801G
讲得很清楚,有画面感。

粤-帆妈0803男七
很简练的文字,特别清楚的说明。写者对于自己想说的事尤其思路清晰而专业,所有的东西可以娓娓道来,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这就是大家。

沪-苏妈1208男三0108女大二
这篇文章看了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感觉,就是同亮,因为李老师的课讲过很多关于车马的文字,所以我看得下去,还津津有味,如果没学过,我估计是看不下去的。

另外,第二篇里还有很多故事,孩子们会同亮的,比如那个颍考叔争车马,孩子们大概率是知道的,有了这星星点点的同亮,花果山的孩子估计能看得下去,山外的估计就够呛了。还有个感受,古代真是细。

二粤-七妈2012G
嗯嗯,第二篇,花果山的孩子,会有很多地方同亮。我感觉第二篇那种文化认同感很强。

弱弱说一句,我觉得第二篇很好看。

第一篇,没一定阅历,孩子估计没同亮感。

第二篇,我觉得就像看纪录片。

粤-帆妈0803男七
说是纪录片的解说词也可以吧。想象一下在解说的现场,无论多少人,无论有人提出关于车马的什么问题,说者都可以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的解释;有人听不懂专业的词汇了就来句诗,或者来个历史故事,总之是融会贯通,让人心悦诚服,听起来特别享受的过程。

汕-登妈1111女三
我是觉得第一篇适时给孩子,理解没问题,不用说出的理解。第二篇我会发掘来给孩子自己看,我自不细看没这个内在需求。

皖-NN妈1406女一
第一篇读完的感觉让人内心有种说不出来的安稳感(现在经常不愿意看一些文字看的心里烦躁不安)。我个人很喜欢这种风格的文字,细腻真实,前段时间朋友圈刷屏的那个博士写的文字,大体是一种经历,都是从苦难中走过。虽然是一种叙事的口吻,但是其中的细节又印象深刻,比如教画画的那一段,最后提到的美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我没看完之前就在想那个时代的教育是怎么做到的?除了现实生活的窘迫让笔者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是否也跟当时笔者遇到的教育环境有关系?看到最后一段提到启蒙心中释然。

第二篇让我想到高中时候考试做的说明文类的阅读理解题,但是这篇画面感很强,脑中不自觉的在组装零件,立体感很强,有种想画个说明图的冲动。


豫-豆苗妈0712男七1508男大
《幼学纪事》印象中好像在哪里读过,是新语文读本还是什么。几件小事徐徐道来,最后总结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最近正在看《大秦赋》,里面有很多镜头再现了我国古代的车马,所以读《我国古代的车马》有种亲切的感觉,同时又更深刻地理解了相关官员的等级制度。

苏-果妈1008G五
第二篇把马车的结构用途说得很清楚,虽然一些句子单独看拗口,引经据典多,整篇连起来能理解说的啥,感觉也不那么枯燥了,原来马车是这么样的。

粤-果(阳)妈07B七12B三
第二篇,看起来是说明文,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引用那么多经典古文呢?一箭双雕的目的?为了通过马车的说明来引发学习古文的兴趣?

二粤-七妈2012G
@粤-果(阳)妈07B七12B三
那是一种文化,物史结合,事物和历史是相关的,你看外国的马车和中国的,绝对不一样。

沪-苏妈1208男三0108女大二
第二篇和教案三像。

二粤-七妈2012G
对,我也有同感,是不是当时有做录音义工,读了几篇,行文很相似,我很喜欢。

我也很欣喜,之前只看言情和网文的我,居然能把车马看完了,嘿嘿嘿,这几年没白蹭听。

沪-眉豆妈0706女八
@沪-苏妈1208男三0108女大二
对对对,教案三很多作者介绍字就是这个风格。

赣-粮妈1402男一
第一篇感觉笔者是在时不我待的逆境中成长的,但笔者没有因为逆境而放弃自我,依然可以感受到作者努力向上,感觉笔者也是幸运的。

八浙-LUCY妈0705B1610G
看完第二篇,我很想去看这个古代车马长什么样的,去搜相关图片或者纪录片,也想看看哪些历史剧里出现了这些车马。

粤-帆妈0803男七
典章制度、文物,都变成了一种文化的存在。没有文化加持,看不出它们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加上历史这个维度,弄清事物的前世今生后,我们对事物的不仅仅是加深,更是有一种新的角度。只是这个考验功底幸而在申爸的设计下,这一块已经在花果山路线中了。

沪-眉豆妈0706女八
艾玛,帆妈我真是老佩服你了,这就是我正在搜肠刮肚想要怎么说的。而且比我想的还有深,说的还要好,献上我的膝盖!

粤-果(阳)妈07B七12B三
阅读能力有限,相比之下我还是更能喜欢第一篇,我读书的时候特别害怕这种引经据典(特别是古文)的文章。

读书的时候怎么破这种心理,应该是花果山一直在铺路的。比如大量伴听古文,包括现在申爸强调要背诵论语,雨下的足够了,估计就没障碍了。

浙-LUCY妈0705男1610女八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基础三百贾祖璋的科普文章那个系列,只是前者是古文,后者是白话,但是读着是一家人文风。

豫-EDISON妈妈男七
第二篇是一篇说明文。从名字的来历到结构再到使用,一辆马车跃然纸上。完全可以告诉孩子这样的说明文内含文字加上图画,真是写的清晰极了。

第一篇让我想起来了我的母亲的一篇作者,名字记不清了。我家孩子第一次写我的母亲,不知道咋写,我又不会教,就是让他读了三遍《我的母亲》然后交的一篇作文。

深-薪妈-0804男七1407女一
看完大家的评论,我感受是,小娃很难把生活与文学结合在一起,对他来说只是一部文学作品,但是我们从小熏陶后,他们会把文学作品融入生活,去感受生活,反过来去思考文学作品。

苏-米妈0801女七1305女二
车马这篇写得极为清晰明了,对照着图看过后更容易懂,就是有好多不认识的字。

桂-迅雷爸0710男七
嗯,确实"类"新凤霞那种叙事风格但比新凤霞的要"文"。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没兴趣和耐心看这类内容的就草草快快地浏览了一遍,看了大家的评论后就又重新打开去详细看,当能静下心来就能看入心去了,特别是看到"我上学是由本家供给的"那一块内容时,不由得产生了N多联想,想到了"本家集体主义"和"国家集体主义",回忆起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姑姑姑父等一大家子住一块的大家庭聚居模式,很是感慨,不止是大家庭式聚居,我还见到和体验过家族式聚居,因为除了爷爷是独立门户自己搬出来往之外,他的那些兄弟和堂兄弟等还都是聚居在一大园子里的,而爷爷的兄弟和堂兄弟等又分别象爷爷一样都拖着一大家庭,因为他们那时候一生就生七八个的……我的小时候,叔叔姑姑等人又都有了孩子,爷爷兄弟那边的堂叔堂姑等也都生有孩子,这样一来,能玩在一起的本家孩子就一大群了,还不包括我母亲她们那边的,又是一大群……现如今,物是人非,社会上的家庭都原子化了,大都是小家庭模式……这时候心里仿佛所到有些背景音乐在响起,是什么音乐来着却有点模糊,离家500里?友谊地久天长?反正是陷入到了一种怀旧情绪里去了罢……后来还幻想了一下未来,未来自己可以怎么样把大家重新聚聚经常聚聚呢?起码让孩子们多聚聚都玩到一块吧?同一个城市但孩子们的见面机会却贼少,除了春节啊清明啊等节日之外,这算个什么事啊?……想着想着不由得出神了,出了阅读的神,后面的文章部分也就没有继续看下去,没能看完全文,哎!

新-童妈0504B九
文字朴实,感情真挚,心态乐观,对美好的生活向往不受拮据困境的影响。生命力旺盛,逮着机会就生长。苦难是调味品。

第二篇研究者做的古代车马主题。相关的经典都汇集后,梳理出来。这个适合拍个纪录片看。

闽-飞妈1006男五
看了第一篇文章,我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生活的苦,才对人生有更深的感触,更懂得珍惜。

第二篇的感觉,看完觉得原来古文蕴藏了不少文化常识可以拓展学习,涨知识的感觉。

湘-宸妈0809女七
两篇文章我都读完了,文字都很喜欢。

第一篇明明面对苦难的生活却感觉不到龇牙咧嘴的凛冽,而是娓娓道来的亲切讲述,感觉很平和,生活中各种美都被最大的发现和感受到,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激和珍惜。

第二篇就是一集国家宝藏文字版很有画面感,逻辑结构清晰明朗,虽满篇都是引经据典,却又是让人感觉处处与原文内容契合得恰到好处。

京-阳妈1111男三1411男大
第一篇《幼学纪事》

生活的画面感很强烈,那个时候虽然物质不够丰富,但日常即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如日子般细水长流,浸润身心。年复一年虽物质不丰内心确是幸福的。

第二篇《我国古代的车马》

读古文得咬文嚼字,也要深入到古文中。

想必这就是所谓的文以载道。

两篇文章,给我的感觉都是很有画面感。

鲁-硕妈1001男五1503女大
我看第一篇其实没想到什么苦难磨练人什么的,就是觉得看的时候很平静,可能自己年纪大了,觉得生活本来就该如此,什么困难回头看看都还好。第二篇是说明文,能看懂,但是不喜欢看,看的时候脑子里不断的想图片,需要集中注意力后半段快速就过了

浙-睿妈1206男三
幼学记事:这种娓娓道来的写法,感觉和老舍的文字有点像。作者写得平静,但我读起来,那种艰苦的生活有一种冲不破的感觉,就是你没办法自己主宰,只能随着命运的河流,漂到哪里是哪里。所幸,作者喜欢读书,也所幸碰到几个好老师。特别那个卫先生对他画作的赞扬,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鼓励么。还有作者不喜欢算术,感觉后面所学也基本是文科。不像我们现在不管孩子擅长什么,一股脑儿什么都要学,什么都是评价的依据。还有,现在的孩子生活无忧,所以没上进心的大多数。等长到能有上进心,自己想要好的时候,又没能力去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05:36 , Processed in 0.0827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