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77|回复: 0

[实践交流] 小禾的寒假小作坊实践记录——浙禾妈0712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4 13: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学校复习最后一天,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希望小禾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从26日开始,正式进入申爸倡导的寒假小作坊,希望以此来见证小禾和妈妈的共同进步。


以下是收集的一些资料,供我们母子俩学习。
数学书怎么“剥”(申爸早课摘录)

一、朗读课本:1、例题也朗读,读熟即可,不用做上题。                     
              2、练一练,也是读,能顺出答案,就鼓励说出来;一时想不出,就把题朗读了,就算过
              3、习题不读。
二:滚动方式:1、每天从第一课读起,每天都读新课,也都复习旧课。
              2、读到第五章,再去让孩子盲算第一章口算本上的题。
              3、做一做的环节,实际动手做感觉一下。
              4、盲算完第一章的口算,第五章也读完,该第六章了。
朗读课本第六章,进行第二章盲算;朗读课本第七章,进行第三章盲算;以此类推。。。。。。
这个寒假,集中资源维持数学的形式
英语,间隙看蓝精灵;语文,读含有生字拆字的句子,即可。

期望:在寒假,把数学尽可能的剥完,剥到奥数。语文英语,把最难的一层皮剥掉即可。
-------------------------------------------------------------------------------------------------------------------------
由1-24申爸早课做出重大调整(以前是按照开学模式,有误区啊):
1.重点朗读数学书,一遍过,每天不限量,能读多少是多少,读完就换下一本(多多益善的打法?)。孩子愿意思考的就让她思考去,不愿意思考的就读下去(貌似我家会一直读,不怎么思考的,看情况吧)
2.语文:朗读课本和拆字教案,也是一遍过(拆字教案读一遍,估计记不住,但应该能有个印象,能完成拆字思维的构建)。(ps:我家这个很喜欢语文书,买回来第一天就翻一遍了)古诗背诵还得按照学校要求完成。
3.英语:蓝精灵不间断的看,能看多少是多少,也是一遍过。(孩子很爱看,昨天因为看动画片不和妈妈亲热,妈妈都吃醋了)
4.一天中朗读数学累了就蓝精灵,蓝精灵看够1-2集,就换拆字朗读,然后还有伴听+读书,轮番轰炸一个寒假。口述心算:
1,口述心算下学期的数学课本
2,要求严格按照课本,每一道题都口述
3,最佳的时间窗口,应该开在10周岁那一天.(四年级暑假)
4,刚开始,可以让孩子看着课本上的题目,口头叙述解题的过程。等孩子练熟了,妈妈可以读题,孩子不看任何文字资料,直接记题,然后进行口述。
5,跟孩子口述计算的正确打开方式:闭着眼睛,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课本是按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安排内容的。先让孩子自己阅读正文内容,遇到题目,就做。按顺序做。不要一上来就练习册,卷子。这样不好,也不行。一句话,按课本来。
6,也可以朗读课本,数学课本。印在纸上的每一个字,都读出来。妈妈们也试试看,看看做到这一点,有多难!
7,不要追求进度。课本上的进度无所谓。重要的是锻炼工作记忆。每一小节的内容,让孩子反复地口头陈述,陈述熟练。
8,即便是大申看着题目,会,能够完整准确地把整个解题过程叙说出来,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非常非常非常困难。
9,“心算”:可以看着题目,但是,“把心灵当成一张草纸”,所有的步骤,都是“在心里想象成的图画”。就凭想象,凭着对自己心里想象出的解题步骤,口述出来。
10,开学四年级的大孩子不是口述题目的答案,而是口述完整的解题步骤。包括:“解:”“答:”。就是说,要做到的目标是:把孩子的口述录音录下来,把语音变成文字,就是完整准确的一个题的解题步骤和答案。
11,让孩子看题目,看清楚,看懂,然后口述要求其中的问题。口述的时候,要叙述完整:
12,接下来呢,有例题。从简到难,遇到的例题,孩子一看就会。看完之后,要孩子想象着,把例题的步骤,完整准确地陈述出来。妈妈们做过就知道了:一道例题,尽管孩子“都会了”,可是要“完整准确”地陈述出来,你要花多少时间!这些都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是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在想象中,这些问题....你根本想象不到,会有这样的问题
口述心算二:
还有一个呢,就是难度。
不是说,难度越大越好,孩子口述起来,越困难越好。
分开说哈,这个难度的问题。
对于数学百分的孩子,如果孩子没有遇到难度,没有不干,妈妈的口述心算,就没效果。要加大难度。
去找课本中多位数乘除法,分数加减法这样的题目来给孩子做。数学有个好处:你想要多难的题,它就有多难的题。孩子口述课本轻松,顺着难度的标杆往上爬,找到孩子“不乐意干”的难题来给孩子做。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孩子连最简单的练一练的题目,都不乐意做。只说结果,不肯说任何步骤。他工作记忆很弱,连最简单的任务都对付不了么。
这样很好,妈妈耐心地跟孩子做最简单的小题。多朗读课本...朗读完课本,冲击对孩子来讲的“难题”
查看前后消息
一般的孩子,面对课本上的习题中比较困难复杂的题目,头脑捉襟见肘。
每次上课,都问孩子,咱们是从上节课那道烧脑的题开始呢,还是从简单的开始。
孩子如果要求从简单的开始,那就把前面已经口述心算过的题目,再叙述一遍。要求完整准确一个字不差。这相当于热身运动。从叙述过的开始起跑,起势,顺势冲击那些难题。
冲击不动,也没关系,下节课再起跑,再冲击。
反复地后退,冲击难题。
不要硬压难题。
我们的目的是建构工作记忆的神经网络,不是要让已经建构好的网络,变得更加强壮,好用。
网络还没有。
口述心算的压力,可以引导大脑里的网络开始生长,但生长需要时间。
不断地冲击,让这种引导生长的力量持续存在。剩下的,等它长好。
妈妈只要不压难题,孩子就比较容易顺应。
这样哈:
同一个时刻,应该有好多章节,都停在难题那里。
遇到难题,反复冲两三次,冲不动,就往下进行。隔一天,再拿出一节课,去冲略过的难题。
假设说,一天五节课,理想的安排是:第一节,冲最早略过的那个难点;第二节,冲第二个略过的难点...第四节冲第四个,第五节,往下进行。


把一根静态的,尖端一直向前的进度线,搞成一个动态的,前沿模糊的面。前沿都留有纵深。
我们说极端情况哈:
好比说,一册数学书,有六章。
最极端的情况是,这六章,都已经口述过,但每一章,都没有口述完。都留着一些难题,没有做。
细致地深入进去,会发现,每一章的每一节,也是这种情况。前两个小节,容易,都述完了;后三个小节,每小节都留有难题,还在冲击。
这是一个动态的滚动的体系。
这个动态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妈妈很快就会发现:最开始的难题,每天滚动冲击一下,冲击一个星期以后,就不是难题了!孩子他自己就能十分流畅地陈述出一个星期前打死也搞不定的内容。
他需要一个星期,来建构神经网,让肉线实实在在长出来。用长出来的神经网络,来应对当初的难题的话,那个就不是难题了
基本理论,妈妈们要掌握:用已经建构起来的神经网络来处理题目,目标在题目;用题目来引导大脑生成新的神经网络,目标在网络。
这两个目标,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的目标在“网络”,而不在“题目”
孩子们暑假先都把“网络”建构起来,建构起来之后,最后再用这些网络去对付奥数。
妈妈们发现,那时的孩子,处理奥数,快刀切豆腐样地容易
(备注:1月23日,进行四上期末考试。今天已将寒假前各项准备项目落实到位,静等寒假到来开始进行寒假学习。)
1、数学:口述心算(朗读数学课本)。准备下学期数学课本或景山数学教材。

2、语文:朗读下学期课本中含有生词的句子。妈妈们自己准备下学期“课本生字拆字教案”。

3、英语:看《蓝精灵》。准备《蓝精灵》英文原版动画片,屏蔽其他动画片,大孩子可以考虑用《哈利波特》或者其他英文纪录片替换。

寒假目的——主攻数学,打通数学。用数学把寒假时间填满。
寒假总原则
——先朗读数学,首选景山教材,一直往下读。读累了,就读拆字。再累了,就看蓝精灵。

数学:
1,目的——进行数学思维的基础建构。
        第一步→通过朗读教材→让孩子思考(目的是思考)
        第二步→通过口述心算→让孩子表达。
2,朗读景山教材,见字就读,要录音(录音很重要)
3,顺着往下读,不再新三旧一。
4,朗读时间要足够的多,而不是读几页几十分钟。
5,目前只读教材,配套口算本先不做。当孩子习惯性思考课本的“练一练”等习题后,再加入口算本。

朗读的理想状态
——朗读没一会儿,就开始思考琢磨,妈妈不要打扰,给孩子充分时间去思考。发现注意力涣散了,不琢磨了,就继续往下读教材。(进入“游戏学习模式”,像玩电子游戏一样)

妈妈要做的——顺其自然。重点关注孩子表现并反馈(比如是否会顺口答题,是否思考等)
1,孩子读的时候,顺口说出答案,妈妈不管。最多竖个大拇指。
2,答案错误,妈妈也不管,不提醒不指正(很关键,很重要,否则进入不了“游戏学习模式”)
3,孩子自己要做配套的课外题,妈妈给就行了,顺其自然。


语文——读拆字
目的→稳如狗(是心法,练习心静,对学习状态很重要。)

手段→读拆字
做法→一字一字读,每个字要清晰,准确,大声。
              读20分钟,论时间不论遍数。要录音。
对策→不好好读,就抄生字表。

英语:
蓝精灵,目的建立语感。
放开看,集中时间段,时间要足够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6 12:28 , Processed in 0.0871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