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1
昨天提到,有一些技能,是无法“教”的。比如说,你怎么构思一篇文章。还有呢,申爸试图指出,一个人,“能教的”技能,如果要学顶好,还是依赖于“教”之前的某些“素质”。能“教”的那些技能,在能教会,开始教之前,那些“素质”,就确定了。一般来讲,我们人类的注意力,还只是关注在“教”和“学”的进程,很少去关注那些个空间关键期和数感关键期所起的作用。但是,尽管很少有人刻意去关注怎么形成的,但所“形成的素质”的作用,确实是所有人都关注的事情。
北大清华,他们在挑什么呢?根子上,他们在选“素质好”的学生进来学习。素质好,不是考分高。这是对所谓“素质”的最直接的描述性理解。一个学习过程,其效果,是由素质因素、学的因素和教的因素,共同作用,所决定的。申爸的意思是说哈,这是一种推测。这种推测呢,可以解释几乎所有的现象。它的解释能力极强。比如说:为什么985们处心积虑,非要自主招生不可?分数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吗?这是因为,但就学和教,是可以让一个素质平平的孩子,分远远高于素质很高的孩子的——他遇到了名师了么。
可是,你等进了大学,大家在同一批老师的教育下学习,相对的名师因素消失,桥就归桥路就归路了。如果你要是985,你也要千方百计地把名师手下素质低的学生,挡在门口外面。孙维刚能够让一个班40个学生,清北上去22个,清北的入学率达到惊人的55%,但是,他对剩下素质差的45%的孩子,依然无能为力。无法送进清北去。我们把一些刻意因素夸张到极限,就能容易地看出其中的道理来了。
妈妈们都知道,不止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成年人也是可以参加高考的。非应届生考清北,也没问题,只要“分儿”够就行。那么,孙老师班上考不上的45%,你让他复习,复习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年年考,清北考上为止。如果这样的话,最后40个人,都能考上清北吗?答案是:不能。有些人,他永远也考不上。即便每年复习,仍然由孙老师这样的名师执教,也一样考不上。考不上的原因,是这些学生的素质,达不到阈值。但是,复习的第一年,孙老师仍然能把数量可观的学生,送进清北。不就是高考那么点儿东西么?别人学三年,我学四年,跟他考一样的高分。相当一部分人呢,会是这样子的。这表明,考好试这个事儿,确实有“积累”的因素在。传统上,“学知识”的观点,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的。从“素质”的角度来看,复习一年考上的,阈值以上,但比应届考上的,程度要差一些。这也就是说,所谓的素质,其性质,并非开关性的:不是黑就是白,不是有素质就是没素质,不是的,它有一个非度上的分布存在。
接下来, 我们从孙老师的案例上,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说:决胜高考的关键素质,其形成期,不在高中阶段!孙老师的所谓大循环,是从初一开始带班,一路带到高三高考。假设说,其关键素质的决定期,在初中以前,那么,孙老师是无论如何不能把一个班的学生,清北的升学率带到55%的。因为随机的片区学生,一般班里面的素质分布,不会那么高;如果那个决定期在高中阶段,那么,孙老师不必从初中拿班,一路带高三这么辛苦,很漫长。他完全可以高中接班的。之所以他不在高中接班,是因为一辈子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告诉他,高一接班不行。非得去初一接。
素质形成的关键期,不在高中阶段,那么在初中阶段?也不是!如果在初中阶段,那孙老师完全可以只初中带三年;然后,把一整个班,交到别的高中老师手里继续带去高考……清北升学率到不了55%,到35%,那也轰动了,对吧?这样呢,六年,他可以把一个班的人数的70%送进清北,而不是大循环的55%。它不在高中,也不在初中……很可能,在初中和高中交界那个地方!考虑到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四周岁,正是初高中交界的年龄。
三年前,因为这些想法,申爸决定,别的事情全砍,专心致志,观察大申,把这个关键期找出来。所以呢,自打大申十四岁生日那一天开始,申爸就闭关,不吹牛了。专心致志,搞这件事情。两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申爸一无所获。从2018年的6月17日,到2020年的6月17日,申爸瞪大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结果是一无所获。这时候,大申也从八年级,快到高二,眼看高考的压力就上来了。申爸没法子,从2020年的6月19日开始,每日一题。那边无法突破,申爸也快被逼到最后,得出王牌了:申爸亲自教大申,以便渡过高考这个难关。只能亲自上了,没法子了。
就在这个时候,大申那边,开始露出曙光了。事实上如果从外在能够观察出明显的现象出来,那么内部的变化,早已经开始了。这就好比说,空间直觉的建立,是在孩子十二个月的时候,可是,数学上要用到建立起来的直觉,那就得到初中了;即便是学奥数用得上,那也得到小学高年级才行。中间有十年的时间距离。之所以素质难以被重视,不是逻辑上它跟结果联接得不紧密,而是时间上,素质形成的时点,距离应用这素质的时点,距离太远。时间能把再紧密的因果链条,也给它腐蚀断掉。好在,这一次的关键期,跟数学那个,不太一样。这一次的关键期,持续时间很长!这有可能跟神经生理上的特殊性有关系……很可能,它能持续到高中毕业,甚至更长。这一点呢,咱们回头再说。我们是可以验证的。
假设说,孙老师不是在01年就去世,现在还活着的话,你把申爸的这些想法拿去给他,他肯定摇头:“不不不,不是像申爸说的那样的!”肯定是这个样子的。原因呢?在于说,孙老师跟申爸的“范式”是不同的。你如果去问孙老师,他成功的经验,他会跟你说,这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申爸不是这种范式。
申爸的范式跟那个同仁堂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办法一样。你看同仁堂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药,一小瓶牛黄上清片,给你做成水滴丸剂,每次吃几小粒,咕噜噜就吃下去了;它的药效,相当于同仁堂老药铺的那一大盒子大蜜丸。科技有限公司的思路是,把大蜜丸里面的有效成分萃取出来,渣滓扔掉。他们的药,体积自然就小了,但疗效集中。
在哲学上,申爸也是这种思路的:申爸要找到单一的素质因素,然后,找到(也许是设计出)针对单一因素的最有效的操作手段。让素质的“浓度”达到最大,配上每个孩子现实社会中的学校教育。素质+教+学,这三个因素,决定了最终结果。
同样的结果,三因素的配比比例也不一样。教的水平高明到孙老师的程度,素质差一些,也无妨清北过线;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孙老师那样的名师……事实上,真实的情形是,几乎每个孩子都没有孙老师那样的名师。这也不要紧,我们把素质这个因素,加强一些就行了:这边不行,那边补就好。我们再看一眼孙老师,孙老师呢,他的教学,在申爸看来,最大的特点,在于说他设法在班级中形成了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们乐于琢磨数学问题。公开的材料上,说孙老师从不留数学作业云云。事实上,那些学生 ,放学之后,花在数学上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其他科目的时间。他们喜欢么。数学严重侵蚀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作业不是老师留,是学生们自己留。
从这里呢,我们就又遇到了“兴趣”这个话题。兴趣我们熟。我们都是能给小孩子定制兴趣的。现在呢,我们能否给高中的孩子,也定制兴趣?就跟小学那个时候一样……诶,这个牛了!高中的孩子,喜欢学习,就跟喜欢打游戏一样;自己知道学。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能!在原理上,跟小时候定制兴趣的原理一样……
好的,先休息哈,休息之后,让我们来看一下,小时候是怎么做的,都运用了哪些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