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16|回复: 1

[申爸指导]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妈妈们要学会在实践中去发现】---2020.07.12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3 23: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妈妈们要学会在实践中去发现

2020-07-12
嗯……妈妈们开始进入状态了。昨儿大家说得都很赞。楼太高,申爸爬不完。就爬的一些层,说几句哈:最主要的,教育小宝宝吧,妈妈是要去做。你得在宝宝那里做出来,才算是。教育孩子要以做出来,做不做得出来为准,对吧?其他的,都是瞎扯。

妈妈们在做的过程中,遇到具体的问题,回来交流经验,那个“经验”,非常有价值。现在,咱们这里呢,还是以“交流理念”,“我讲你听”为主。这不行,要动手。每个妈妈手边都有一个宝宝,你知道了什么,马上动手在宝宝那里做一做,感觉就不一样。

咱们呢,并不在自己的孩子搞好之前,做过多的“挑战”,说试图把思维的一致化做得好。其实,这没必要。尽管人类繁衍了千万年,每个爸爸,每个妈妈,对于自己的宝宝,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去抚养教育,但是,我们要承认……即便发展到今天,依然要承认……我们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特征,知之甚少。

每个妈妈手边都有个孩子,你妈妈不用去“思辨”,你去“发现”,就足够。发现到的,是事实,对不对?你头脑里任何已经存在的“理念”,你都不能跟“事实”对着干,对吧?一旦你妈妈通过观察自己的宝宝,认定了新的事实,回过头,你头脑中有关教育的理念理论,就会被事实排山倒海般地碾压都无。

你会惊讶地发现,关于小孩子,高中以下的小孩子的教育理念,你身边的人们头脑里想象的,它基本上全是错的。人类就是这样以完全的错误,来教育“人之初”的。这也是很奇怪的发现。

全都是错的……指导思想就错了,那为什么以前,那么多人,还没把孩子们教坏?这是因为,小孩子成长所带来的“向好”的趋势,实在太强太强,强大到爸爸妈妈拼了命地去摧残,满目疮痍之下,仍然会有嫩绿的幼芽萌发出来,努力地向阳而生。申爸呢,把这种天生的向好的趋势,称作成长的红利。以前一段时间,申爸一度以为,成长的红利,在12岁以后,就消失了。但是,现在大申16岁了,现在看来,仍然没有消失。

我们都知道青春的苦闷和无聊。人在青春的苦闷无聊到来之前,一直都在拼命地喜欢些什么,生机勃勃。很小很小的时候,宝宝喜欢的事情,让妈妈觉着不可思议,他会流着小哈喇子,努力地把手边的一切,都放到嘴里去尝尝;他会坐在那里,呼哧儿呼哧儿地小喘着气儿,把小胳膊伸进积木桶里,一个一个地把积木抓出来,就静静地坐在那里抓,谁也打扰不到他;再大一大,给他一张纸片,他就能坐在床沿儿上,开始开始剪。一剪剪两三个小时,剪得满床满地的碎纸片,他也不腻;再大一大,你妈妈给宝宝听故事,他能坐在沙发上,一听一整天!初中,高中了,孩子开始偷着读“课外书”,对吧?他那种阅读的劲头,一定是背后有什么强大的支持力,否则不会那么地执着……跟十年后青春的无聊比较一下,我们马上就能感觉到,孩子成长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它的活力的匪夷所思的强度。

我们的所谓“教育”,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努力辨别某个发展阶段,这种生机活力,到底是什么。本质上是怎么回事,然后,借助这种活力,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提升孩子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能很好地达到一般的教育所期冀的目标。如果每一个孩子,他的内部的驱动力都是一样的,那么,由这驱动力驱使的行为,对于整个人类来讲,就是必须的,而非具有社会性价值的。举个例子哈。你比如说,到了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只要她心理发育正常,每一个,阅读琼瑶都没问题。她会很喜欢,如果不禁止,她会把琼瑶小说读到烂熟。可是问题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在社会生活中,并不能标高价。

在社会生活中,是靠经济学的原则定价的。价格反映的是商品的稀缺性。每个女孩子,都能把琼瑶读得滚瓜烂熟,说出来头头是道儿,那读琼瑶就一钱不值;可是,如果哪个女孩子,喜欢读莎士比亚,把他的三十七部话剧也读的滚瓜烂熟,跟琼瑶那么熟,也能说,说出来头头是道,就跟说琼瑶一样;那她十八岁,还没上大学,就已经是大学西方语文文学系的教授资格了。这个老值钱了。只有那些很少人能做到的有价值的事情,将来,才会标以高价;孩子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够获得生存上的优势。社会经验丰富的爸爸妈妈,看到了这一点。

这样呢,在教育上,就催生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类型。这个类型呢,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描述: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带着一本高雅的书,中国的,最好是《诗经》《离骚》《论语》《道德经》,外国的,最好是《荷马》《歌德》《亚里士多德》……人家都在蹦迪,他也可以借着昏暗的灯光看几眼书的感觉。这是传统的所谓“书香门第”子弟常干的事情。这表明父母,尤其是妈妈的态度;在高雅的背后,其实是深层次的利益算计。

申爸不是说《诗经》《离骚》《论语》《道德经》,《荷马》《歌德》《亚里士多德》不好哈。这些书都很好,都值得阅读;但问题是,引导后代阅读甚至喜欢这些书籍,正确的做法并不是这个。申爸是想说什么来的?是的,老值钱了。可是,“值钱”是就“价格”的范畴而言的,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价格”并不总是反映“价值”。

我们都知道,什么东西对于我们最有价值?空气啊!没有空气,不能呼吸,你不管是谁,多有钱,很快就憋死了。可问题是,空气有价格吗?对人最重要的东西,空气,水,睡眠,都是免费的。

其实,这些东西,并不参与交换,不是商品。价格是商品经济下的一个社会现象,但是,我们的社会关系,可并不都是商品交换的关系。交换关系在商品社会占主导地位这不假,但是,任何社会,它的社会关系都不全是交换关系。你比如说,“教育”就不是交换关系。尽管“教育产业”让无数的商业大佬垂涎欲滴;带着滚滚的资本,毅然跳进这个“产业”的人无数。可是,多少人进来,就多少人折在这里边。亏得跳楼,最后灰溜溜地退出去走人。

尽管喜欢琼瑶在“价格”上,比不上喜欢莎士比亚,但是,“每一个人都做的事情,它代表必须”。所有的必须所构成的,就是最大的价值。别人都做你卡死不做,你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会有问题。有巨大的问题。这是个不引人注目的隐性的问题;但是,妈妈放任孩子不学习,整天沉溺在琼瑶那里,什么也不干,那立刻就会有问题,是显性的问题。在自然的成长过程中,孩子靠他喜欢的事物所获得的素质,对他来讲,是“必要”的;如果想让孩子将来的生活过得好,还需要做另外的“充分”的事情才行。必要的东西,是必须要加以满足,不能剥夺的;怎么借助孩子对于必要的事情兴致,兴致勃勃地把“充分的”事情做掉,我们称这个,叫教育。

嗯……意思太复杂,才说了半截。反正今天也说不完了,就先说到这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3-29 21:33 , Processed in 0.0785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