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尘世无心

[文典漫谈] 冬雪爸趣谈诗三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1-12 23:37 编辑

汉广

2015-11-12

宁-冬雪爸0802双  11:27:36
诸位好,想静静刚想了一天,被冬雪妈训了回来,谢谢诸位鼓励,继续跟大家聊聊《诗经》。今天开始的早点,诸位尽管吃,边吃边看。谢谢诸位,今天聊到的这首诗,是一首名篇,《汉广》。

《诗经》里,《国风》的部分,精彩的诗篇非常多,我们在《召南》这部分,前面讲到的,《卷耳》,《汝坟》,都各具特色。汝坟是沉痛的哀怨,但是叫怨而不厉,就是没有那种歇斯底里的情绪发作,余味悠悠,让人去深思

今天的汉广,也有一种余味悠悠的情绪,叫。。。惆怅

沪婷妞妈0704G  11:34:18
惆怅~ 密密长长的感觉。

宁-冬雪爸0802双  11:35:05
婷妞妈这个形容很准确,一会我们看看诗里怎么体会。
这首诗,包括《诗经》的其他很多诗,因为年代久远语言的隔膜,加上后人很多道德性的引导,不容易领悟的深刻,要靠我们自己,我呢,还是一个启发引导。先看原诗。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其实内容并不晦涩,也比较容易懂,我们大概都能明白含义。

第一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起兴,我看到后人研究的时候,曾经提出一个问题,诗里面为何说:南边的乔木就不能休息呢?我去,吐血了,换成北边我看也行。这种南边的乔木为何不能休息,我估计诗人自己也说不出来,我们就别纠缠了。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里面的问题,各家注释就纠缠在。。。游女?是什么女?注释说:汉水女神,出游的美女,在船上的美女,至于游泳的美女,基本没有,看来还行。闻一多的诗经新解,说游女。。。就像洛神赋里面写的一样。。。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种飘飘欲仙的神女。是诗人对爱慕的女子的一种。。。算是比喻吧,那个女子就是诗人心目中的。。。神女。总之,是诗人倾慕的对象,不可求思,就是别想追求了。。。加上后面。。。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很清楚的显示出,诗人和女神之间,是有一个鸿沟很难逾越的。

如果我们采用神女这个解释,那么,诗人就是在感叹。。。南方的乔木虽然高,可是却不能去依靠,汉水之畔我的女神,永远无法去追求,就像汉水宽又广,无法游过去一样,就像汉水长又长,无法绕过去一样。起兴第一句,就把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奈的,咏唱了出来。

第二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从这里开始,诗人已经把浓的化不开的爱恋之情,处处展示。大家都谈过恋爱,在浓情时刻,做什么事情都会想到对方,哎呀,明明我在看书,眼前怎么都是她的影子呢?所以,这一句,看到满目丛生的杂草,有一搭无一搭的砍着荆条,拿着荆条想起她,等到她出嫁,这些草可以喂她要骑的马。大家看,这个情种,手里在干活,心里还在想着她,是不是。

后面,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一样一样的。看到满目丛生的杂草,有一搭无一搭的砍着蒌蒿,拿着嫩嫩的蒌蒿想起她,等到她出嫁,这些嫩蒿可以喂她的小马驹啊!情郎做什么,心里都在想着她。手里砍着柴草,割着芦蒿,想着有一天她要出嫁。。。我能为她做点啥?这种爱恋,浓情。。。加上一唱三叹的。。。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唉,抬起头看着浩浩的汉水,只能无奈的叹息了。全诗就在这悠悠的咏叹当中结束了,情郎的心情。。。所以,这首情诗,流传千古,自有其感人之情。情郎的这种状态,后世的大词人李清照的一句,非常形象的能形容出来。。。大家想想,是那一句最贴切,最能形容情郎的这个状态。大家都是文青啊,呵呵,赶紧想。

鲁-朗瑞妈1009男  12:03:39
人比黄花瘦?

苏魔王妈0401B  12:05:45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反正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闹心。

闽-贺妈0301女  12:06:20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宁-冬雪爸0802双  12:07:16
呦西,恭喜贺妈,跟我想的一样。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诗,还有一首白话文刚刚推行的时候,一位语言学家叫刘半农的名诗,可以冠名《汉广》,大家也都知道的。。。诗名叫做:《教我如何不想她》,有兴趣的诸位,可以读一下刘半农的这首诗,也非常好。

苏魔王妈0401B  12:11:19

image001.gif

宁-冬雪爸0802双  12:11:29
好,诗的理解就到这里,可怜的情郎。。。下面聊聊诗里透露出来的一些民俗和文化的信息。

第一个,翘楚,出处就是这里,有兴趣的诸位,可以查一下具体的解释。

第二个,薪。解释是柴草,今天的我们看起来平淡无奇,可是,在古代,尤其是春秋前后的上古,薪是什么呢?那个时期的薪,烧火做饭的主要原材料,是跟今天的我们天天用的燃气能源的地位一样的。所以,薪水,采薪汲水,就是指做饭,后世说发薪水,就是给大家吃饭钱,呵呵。周礼的官职制度当中,甸师,有专门的职责,就是帅其徒采薪。。。贵族聚居的城邑,薪是重要的储备物资,秋天不把薪准备好,冬天就过不去

薪在古人的生活当中这么重要,于是,一个有趣的民俗就来了。群里有没有浙江,绍兴一带的麻麻,今天不知道还是不是这样叫,民国前,绍兴的民俗,是。。。柴新郎,炭新娘。结婚前,新郎家要红绸捆柴送到新娘家,新娘家也是红绸捆炭给对方。今天在瑶族,新郎送新娘回娘家的时候,要挑80斤粗细长短一致的柴到丈母娘家,就是送薪,意义就是给丈母娘家重要的生活物资拍马屁,也显示男方的勤劳能干。薪金,买柴火的钱,呵呵。

今天的《汉广》分享就到这里,很好的一首情诗。期待西妈的翻译,要有浓的化不开的惆怅,呵呵,不容易翻哦。诸位可以再品味一下,谢谢诸位。

苏魔王妈0401B  12:26:39

image002.gif

苏魔王妈0401B  12:36:46

image003_副本.jpg

image004_副本.jpg

冀-西妈0210女  19:40:46


《汉广》的最好翻译:

《飞鸟与鱼》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相爱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知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没有交汇的轨迹
而是纵然偶然交汇
却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却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飞鸟与鱼
一个翱翔天际
一个深潜海底


沪婷妞妈0704G  19:52:09
今天西诗姐姐配了泰戈尔的诗和齐豫的歌曲,诗经~白话诗~外国诗~流行歌曲,全方位演绎。齐豫还有一个演唱的版本:《飞鸟与鱼》。

冀-西妈0210女  19:55:16
度娘说这不是泰戈尔的诗(大概泰戈尔的《飞鸟集》让大家产生误解吧),网上倒是有中英文版本,据说是作家张小娴通过小说女主人公写的,齐豫的歌是另外的词。百度上说是程东武的两个翻译版本,这是之二,我删减了一些字。

image0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8: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1-15 18:02 编辑

麟之趾

宁-冬雪爸0802双  11:54:06
诸位好,今天还是回来办公室,中午继续跟大家聊。昨天跟诸位请假,今天上午还算顺利。大家已经开吃了吧,边吃边聊。

今天跟大家介绍的是。。。《麟之趾》这一篇,很短,内容很清晰。先看原诗: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就是上面的这三段,内容,是庆生,给小儿庆生是比较主流的一种说法,后世基本都沿袭下来。有趣的对比,是前面也跟大家介绍过的《螽斯》这一篇,也是祝福子孙和家族兴旺的,对比一下,会有点收获。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好,从起兴的内容,差距就出来了,人家是。。。麒麟,麒麟怎么怎么。到这家,是蛐蛐。。。蛐蛐怎么怎么。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再仔细看看,人家是。。。公子,公族,公姓。。。介个,绝对是有身份的贵族,到俺们这呢,就不能提了。。。泯然众人矣,蛐蛐起兴的这家,就不谈身份的问题了,呵呵。

Phoebe  12:03:24
螽斯,是表示子孙众多;麒麟是赞美仁厚。主旨不同,所以用不同的对象起吧。

浙-三三1007B  12:04:04
故意说的,好养活?不是有给孩子取名就阿狗阿猫的,汉武帝小名不就是彘,阿猪。

宁-冬雪爸0802双 12:04:07
所以,很清楚地看出,诗的赞美对象,是有差别的,延续到后世,后人写的文章,也有差别。咱们的大文豪苏轼先生,给皇帝当秘书的时候,替皇帝蟹的诏书里面:朕方庆瓜瓞之茂,而欲观麟趾之应。。。还有这个:族茂麟趾,宗固磐石。。。

从麒麟和螽斯的对照,看出我们的文化沿袭,麒麟儿,是高贵的。。。大家都喜欢的,后世结婚,都祝福噪声贵子,得一个麟儿。。。早生贵子。螽斯嘛,就逐渐淘汰了,蝗虫一样一群一群的生 ,大家就不说了,呵呵。这个是一个文化现象,主流群体的一个文化选择。

第二个,好像这个麒麟儿。。。麒麟送子,等等,好像就跟男人没什么关系啊。好像这个孩子。。。是神兽送来的。。。是祝福语也可以,但是,反应出来的文化背景是什么?大家都猜到了,这个祝福的习俗,来自非常遥远的母系氏族文化的遗存。前面跟大家交流过,母系时代的婚制,孩子的母亲是知道的,父亲。。。不知道,远古各个祖先的诞生的传说,基本都看不到男人的影子。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一下,什么踩了神的脚印,吃了大鸟的卵,梦见什么神兽交欢。。。都是诸如此类的状况。所以,我们这个用动物比喻,用动物祝福,庆生的习俗,源远流长,男人们可以考虑抗议一下,时代不行了,祝福语该换换猪脚了。

第三个,这首诗,振振公子,公姓,公族,是个什么情况。振振,螽斯里面也用,前面讲螽斯的时候,也介绍过了,孟春虫蛰始振。。。等等应用,都是包含奋,起,振起之,使有作业,等等。振振,注释说什么仁厚貌,我们不要被后世处处讲道德的给忽悠了,振无论字形还是含义,跟仁厚都没关系,就是简单清楚的。。。振兴家道的振的含义。
公子,公族,公姓,按照注释,简单的理解就是君主的家族,有直系,有旁系,公族就是旁系,直系叫公室。后世我们经常说的,那个是公家的事情,来源就是。。。那个是公族,公室的事情,后来泛指大家的,公家的,不是你小家的。
公子,一开始是指君主的庶子,那些很多儿子,嫡长子叫世子,后来,公子就是君主的儿子代称。所以,这首诗,赞美公子公族公姓,跟普通老百姓就没关系了。

好,现在就是这首诗,是个怎么情况的赞美诗呢?大家现在去很多景点,看到有些神的塑像,脚啊,手啊,都被摸的光溜溜的,很亮。就像南京夫子庙孔子的塑像,脚被摸的锃亮,高考的学子去摸。摸摸孔子脚什么什么。摸摸孔子手什么什么。

这首麟之趾,大家看像不像。我来吧原诗发挥一下,(摸摸)麒麟脚,公子身体好;(摸摸)麒麟头,公姓要兴旺;(摸摸)麒麟角,公族要发达,呵呵。几千年前,怎么摆弄这个麒麟的,我们看不到了,大家都可以发挥想象,祝福的话,就是这么唱出来了。实际上,这首麟之趾,诗意不难,祝福的歌词,如果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考察,有趣的地方就来了。

最后一点,诗分三段,我们运用初中高中语文学习利器。。。概括段落大意,这个来解释这首诗:老师好!

第一段,一个司仪大声唱出来,麟之趾,振振公子,是用麒麟的脚趾,来祝福小公子茁壮成长,然后大家齐唱:这美丽的麒麟呦!

第二段,司仪用饱满的激情唱出来,麟之定,振振公姓,是用麒麟的头,来祝福公姓代代继承到永远,然后大家齐唱:这美丽的麒麟呦!

第三段,司仪用高昂的语调唱出来,麟之角,振振公族,用麒麟的角,来祝福公族兴旺发达,然后大家齐唱:这美丽的麒麟呦!

段落大意概括完毕。诸位是不是可以继续发挥一下想象?呵呵。大家要记住,诗经的诗,都是可以唱和跳出来的。这首麟之趾,分享到这里,具体的翻译,大家都能查到,就不贴了,一点个人的意见,大家参考,谢谢诸位。

宁-冬雪爸0802双  20:56:34
诸位好,今天中午介绍的诗经,麟之趾,这一篇,里面的。。。麟之定,这个定字,白天没说。注释是说--额头,定是额头,实在不理解,也无从查证。倒是觉得,一定要说,不如从---腚,呵呵,从麟之脚,到麟之屁股,到麟之角,这样的说法我倒是可以接受,呵呵。大家如果有什么出处能查到定跟额头挂钩,也可以共享一下。诗经的分享,诸位有什么意见随时告知,我及时改进。

有一首每年过年前,商场拼命放的歌,是两个小女生唱的:财神来到我家门,娃娃来点灯。。。巴拉巴拉。这个麟之趾,其实意思还可以这样类似的联想一下。

冀-西妈0210女 21:22:22

先还点小钱钱——

《摸摸麒麟脚趾头》

摸摸麒麟脚趾头,我家公子要封侯。麒麟麒麟多保佑!
摸摸麒麟屁股蛋,我家世代永相传。麒麟麒麟多生蛋!
摸摸麒麟头上角,我家子孙乐逍遥。麒麟麒麟多献宝!

PS:西看了说,麒麟哭晕在厕所,人家麒麟此时此刻内心是崩溃的,求麒麟内心阴影面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21: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1-16 21:37 编辑

鹊巢

宁-冬雪爸0802双  11:51:11
诸位好学上进的好青年,都开吃了吗?学习热情都很高,有你们这样的麻麻,祖国的未来大有希望,老夫很欣慰啊!

今天跟大家继续聊《诗经》。选《诗经》做学习古文的入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鲁迅就推荐过,学古文就从秦汉之前的文章入手。看了一下群文件,诗经也不知不觉的聊了不少,第一部分《周南》已经说完了,《桃夭》、《汉广》等几首名诗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今天开始第二部分,是《召南》,《鹊巢》这一首。这首诗,历来就分两大派,一正一反。正方说,这首是赞美的,说婚礼的盛大美好;反方是否定的,说这首诗是老百姓讽刺小三上位,男人还大张旗鼓的,实在不要脸。究竟怎么样,大家来体会一下,自己来判断一下。先看原诗: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看完原诗,第一印象就是冒出来。。。鸠占鹊巢。。这个成语,鸠占鹊巢也是从这里出来的,后世一直用鸠占鹊巢来形容婚变,正室夫人被小三挤跑了,喜鹊的老窝被鸠给占了。

好,几个小问题,鹊是喜鹊吗?鸠是斑鸠吗?它们有这种习性没有。后世考据,生物学,语言学,研究出来,鹊,是指麻雀,喜鹊是体型比较大的鸟,斑鸠之类的根本斗不过,而且喜鹊也是建筑大师,它的巢出口在旁边,不是轻易能进去的。鸠呢,也不是斑鸠,斑鸠自己孵蛋,是叫鸤鸠的这个家伙,就是杜鹃,杜鹃是到处下蛋,让别的鸟替它孵蛋的典型的寄生鸟。

好,确定有有这么回事,老百姓的说法不是胡编的,不得不佩服老祖宗怎么观察到的这个杜鹃到处下蛋。。。老祖宗有钱有闲,呵呵,今天的鸟类观察家。 《诗经》里面还有一首诗,也是用杜鹃到处下蛋,来形容子孙飘零。

我们再看诗意,先不说正反,就是直接翻译一下。诗的含义不复杂,把度娘的翻译搬过来:

喜鹊筑巢在树上,
布谷飞来就居住。
姑娘就要出嫁了,
百辆大车来迎她。
喜鹊筑巢在树上,
布谷飞来占有她。
姑娘就要出嫁了,
百辆大车护送她。
喜鹊筑巢在树上,
布谷飞来占满它。
姑娘就要出嫁了,
百辆大车迎娶她。

居之,方之,盈之。三个词,三种状态,居,住进去,方,说文的解释是两舟相并,如果按照古人的刻木为舟的独木舟来看,那是非常形象。方,形容结婚了,两个人像两条船并在一起。。。呵呵,形容的非常好。盈之,盈是器满,就是把巢给住满了,这句也是可以意会,原来的鸠的巢不空了。

然后,之子于归,御之,将之,成之。

image001.gif
御,金文。

很形象,道路,手执绳组,跪的一个人,就是驾车于路的驾驭的本意。不在路上的时候呢?。。。卸,车马都要休息,卸,御。御之,将之,成之,翻译还是准确的。

问题是“两”,两通辆,这个大家认同。可是,两最初不是计量单位吗,跟辆怎么通起来的。

image002.gif

image003.png

从字形上看,明显的是两部分,左右的两部分是一样的并一起。好,“两”作为计量单位是怎么来的。这个在南怀瑾的书里有过比较详细的介绍,包括古人是怎么定音调的,怎么定重量的,写的非常好,大家有空可以去翻一下。具体哪一本我记不得了,他的书太多,大家就一本本翻过去吧,呵呵。

古人如何确定重量呢?都是跟生活相关。天平,秤,估计这么来的。左右一致。古人是用粟作为基本计量的单位起点。我记得南怀瑾老师的书里介绍,是选用饱满的粟米12颗,作为基础计量单位,144颗作为一铢,这里明显的看出二进制的计量方法。12颗粟米叫一圭,12个圭就是一铢,然后两个12铢。。。就是一两。12颗粟米叫一圭,12个圭就是一铢,所以,两。。。是两个12铢。成语。。。锱铢必较。大家看看,一铢不过100颗米,少几颗也要计较,古人形容人认真也很形象。所以,两是计量单位,特殊性就是两个12铢在一起,是明确的两个在一起的,形容翻倍或者成对的东西,就是用两的样子。易经里面说,兼三才而兩之,车轮是两个成对,辆。。。两就通起来了。

古代的计量,在唐代以后,才进入了十进制的主流,但是,中药材,直到七几年,都还是按照古法计量的。大家再考虑一下,人来曾经流行过货币的金银本位制,以金银储备的多少来做货币价值的衡量。

在古代呢?从中国人货币命名的情况,就很显然的,是用粮食做货币币值的衡量。古代的货币命名,钱,铢,两,等等,都是以粮食作物货币储备的基准。大家再想想今天的中国呢?什么是政府的货币保证?金银和粮食都已经不是了,那是什么?每个人用石油和美元挂钩,全世界都和美元挂钩,所以被美国人玩,中国不愿意,那现在用什么定人民币的币值呢?题外话,大家有空琢磨一下,对你的财富保障有用,呵呵。

好,这首鹊巢,是正面赞美,还是反面讽刺,大家自取,两个其实都能说通。

鹊巢从民俗的角度来说,反应了两个问题,也是今天男同胞的痛苦根源。第一是房子,从老祖宗开始,就是男方筑巢。。。命苦啊!男方的把巢筑好了,什么鹊啊鸠啊才会来。。。这是为什么捏?不能一起流浪,流浪远方咩?第二,是排场,你说这家伙弄100辆车接新娘,让别人怎么结?土豪。。。今天的山西煤老板也有这个传统啊,所以,基本可以断定,这首诗就是今天山西一带流传下来的,有空可以考证一下,所以,今天男同胞的苦,来源很久了。。。你说,费这么大劲,结一次婚,巢也筑的挺好,换换。。。鸠来住住,是不是也应该啊,不然一直是鹊住,价值没有最大化啊,鸠占鹊巢这事,现在也挺普遍的,嚎~

今天的鹊巢就分享到这里,大家喜欢哪一种状态,就反映出哪一种问题,自个儿对照一下,谢谢诸位。

宁-冬雪爸0802双 13:10:56
还有一个文化趣味的情况,忘记说了。古时各个区域的计量单位不同,中原区域的晋文化,是铢,斗,升等等这样。秦人是受晋文化影响很深的,所以也采用了这个计量方式,并且统一推行。论语里面,“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筲,是楚国的计量单位,今天已经没有了,很显然是竹制品,中原的计量工具是金属制品为主,历史的长河大浪滔滔,很多就淹没了。

另外,关于币值的问题,为何古人用粮食做币值的保证,粮食每年的收成是变动的啊,怎么能定的住币值,老百姓怎么能相信你发行的钱能买到东西呢?其实,古人的粮食做币值的锚,是因为古代政府的税收,就是。。。租,为大头,租庸调,租是第一位。政府凭什么发行钱,是手中有收税的权利,能保证我发出去的钱,是有实物做储备的,就是我能征粮上来,最大的储备就是你手中的钱能买到粮,政府发行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就是你相信我手中有对应的实物给你,我有这个能力保证你的钱能兑现。等老百姓手里的钱,买不到口粮,信用就崩溃了,因为钱都不能解决吃饭,就是废纸了。所以,古人用粮来定值,是政府产生以后的结果,为何一开始部落时期的贝壳这些后来都淘汰了。政府有收税的权利,保证钱能兑换到实物,这个政府就稳定。政府现在能掌控的最大的垄断资源,就是土地,这个不像粮食这些,是别的国家无法提供的。能源的部分,已经被美国人霸占了,这个短期垮不掉。要打垮美元霸权,第一,只要替代能源或者是有比中东石油更好的能源,就有机会了。第二,能用人民币结算,美元也就垮了,这两条路,都在走,看政府的能力了。房子不值钱,土地值钱,如果人民币能有全球结算,或者有替代中东的能源来源,房子就贬值了,因为人民币找到了新的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15: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1-18 15:55 编辑

采蘩

宁-冬雪爸0802双  12:50:26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诗经的--采蘩。先看原诗: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先做一个概括性的描述,这首诗的写法,是问答体,语句轻快,格调轻松明快.先看意思是什么样的,我还是先把度娘的搬过来,大家先参考一下。

这首诗很像两个人相遇于路旁,一个人问:于以采蘩?。。。到哪里去采蘩啊?另外一个人答:于沼于沚。。。沼泽和沙洲上。于以用之?。。。哎呦,采这个干嘛用啊,另外一个回答:公侯之事。公侯安排的事情啊!

下一段是一个句法,一个意思,采访的人忙忙碌碌往来于路,另外一个人问她: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最后一段,是分歧最多的,众说纷纭。在清朝戴震之前,主流的解释是马瑞辰的说法。被,说是首饰。。。僮僮,是肃敬的样子,祁祁,盛大的样子。这里分歧最多的是。。。僮僮。诗经里面只出现一次的字和用法,很多学者是认为错衍,具体含义不可解,传统解释就是。。。形容干活的人,本来头上的首饰是整齐明亮的(被之僮僮),经过通宵的干活(夙夜在公)首饰都歪歪倒倒顾不上了(被之祁祁)。

我们先来看看祁祁,诗经里面都是怎么用的。祁字本身,没确定的含义,解释就是地名,晋时大夫的采邑,祁代表这个地方什么情况,已经不知道了,但是,从祁祁的用法,我们还是能窥知一二。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有渰萋萋,興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諸娣從之,祁祁如云。韓侯顧之,爛其盈門。
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

上面这些都是诗经里面,祁祁的运用,基本上可以看出。采蘩祁祁,是一种常用句式,采蘩。。。祁祁,祁祁跟采蘩的事件和蘩的处理,是一种固定搭配。

兴雨祁祁,雨刷刷的下起来;諸娣從之,祁祁如云,说诸位姐妹跟着,祁祁。。。像云,也是形容密密麻麻的样子;四海來假,來假祁祁,四海的小邦国来朝拜,邦国多的密密麻麻。所以,这样综合事件对祁祁的运用,含义就很清楚,祁祁,形容多,密。采蘩祁祁,形容采得多,堆得密。

被呢,从衣从皮,古人最早的遮身体,晚上睡觉盖的东西,都是兽皮,这个是比织物早N多年。被,本意就是覆盖的含义,跟什么首饰通起来,从戴震之后的学者,就基本不认可首饰的含义。

所以,结合整首诗,就是前面问答采蘩的事情,到哪里去采,干嘛用啊。后面就是这个采蘩的人牢骚,为了把采来的白蘩弄的。。。僮僮(不可解),没日没夜的在公侯家忙活。被之祁祁,采好的白蘩密密麻麻的排,(终于忙完了)薄言还归。。。念叨着赶紧回家休息了。

整首诗,简单明快,最后这个宫女或者仆人,发了点小牢骚。一首牢骚小诗,呵呵,含义就是如此,诸位参考。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诸位该起来干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0 12: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1-26 14:58 编辑

采蘋

昨天介绍的是,这一首是写的是宫女或者仆人在祭祀前的准备工作,采。。。蘩,然后整理准备。蘩,注释是说白蒿。没写祭祀的情况,今天继续一首,《采蘋》,大家对比起来看一下。先把昨天的《采蘩》帖一下,然后看《采蘋》。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大家对比一下,肯定哎呦一声,两首诗几乎一样。是的,两首诗的格式,内容都很接近,所以,对照的哎看一下。

几千年前的诗,意思其实还是比较明白,不难理解,汉字传递和承载信息的能力是不是很强。还是把度娘的译文帖出来给大家参考,然后再深入讨论。

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篓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有那锅儿与那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今儿谁是主祭人?少女恭敬又虔诚。

好,大家都基本明白诗的含义,我们来看几个有趣的地方。

先看一下。。。潦,何为潦。。。潦,瞭,燎,僚,遼。。。右边很显然是核心字根,什么含义呢,我们看看甲骨文是什么样。

41.png
甲骨文

42.png
小篆

很清楚的反应出远古的生产生活方式,火烧田,或者是火烧林。这个字,承载了老祖宗远古时期,刀耕火种的信息。火烧田,现在是污染源,呵呵,远古没事,没有烧田罚款的说法。火烧田或者火烧林,是有危险的事情,因为蔓延的太快太猛。

易经里面的贲卦,卦辞是,山下有火,贲。。。就是说,山下烧起来了,一个字。。。奔(贲),快逃命吧!
直到解放后,在东北开荒,或者山火发起来的时候,都很可怕,一眨眼就到眼前。贲的含义,前面有过介绍,喷,愤,等等组字,都有涌出,冲出的含义。

尞,含义就有像火烧过去一样快速蔓延,覆盖的那个状态;潦,水漫过去,瞭望,眼睛到处扫视;撩,手掠过去,撩起头发,撩起衣襟;燎,本意是放火烧田,就是用火过一遍,所以,动物皮去毛,比如处理猪头,就是把毛燎干净,燎到头发了,头发过了火了,燎跟烧是不是有差别呢,大家就明白了,烧就是放在火上,燎,快速地过火。

诗里面说的,于彼行潦,就是到漫水的那边去采。

这首诗,说了很多水旁的东西,有一个字比较奇怪,是。。。滨。水滨,含义大家明白,可是,水加宾客的宾,怎么就是水滨了呢?宾客的宾,怎么都是跟人有关,跟地形没关啊。

43.png

宾,解释是说所敬也,从贝,就是说拿好东西给对方的人。这个宾解释很好,加水成滨,很费解。于是乎翻书,翻着了。。。滨,本意是水际,水地交接的地方,而且不是断崖那种交接,比如海滨,水滨,湖滨,原来,古文的滨,水旁边是古“涉”字。瀕,濒临崩溃,是这个濒。《集韵》“滨”作“瀕”,原来是水可以踩进去,涉过去的这种地方,是滨。什么时候通起来的,已经没法考证了,史记里面已经用滨了。不过,如果用濒临的这个濒,水岸,水边,临水的含义,就很清楚了。

顺便想起来前面有过家长问海洋两个字,这个给大家做猜想,海,水怎么跟母加起来,构成海呢?传统解释大家可以看看,但是,大家信不信,我就不知道,呵呵,是说生孩子非常多的母亲。。。英雄母亲,或者是说后代很多的母亲,大家能否接受,这个说法来指称。。。海,所有江河溪水归大海,万水之母,含义多清楚。当然,这个解释大家自取,呵呵,我是不认可传统解释的。

下面的几句也不难,采来的野菜用什么装?用那筥和筐。采来的野菜怎么做,用那三足的鼎和锅。这里面,湘,传统注释: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这个很费解,湘就是烹,,我不是很认同,怎么办,继续查。

相。字形就是目看树或者类似的东西,所有,几个含义就很清楚的出来了。一个是。。。表面看到的那些,就是表相,皮相,看相,看手相这些都是相的本意。另外就是仔细地看,研究的含义,很多地方说话将人直愣愣的看。。。相半天,好像南京话就是这么说的。想,大家琢磨一下,事情放心上,是不是。所以,相加水,湘。再结合上下文,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都是说的怎么处理采回来的野菜,突然变成煮牛羊,我个人不认同。我的理解,相加水,是指用水过一遍的处理,就是今天人们说的蔬菜先从热水里面焯一下。于以湘之,在哪里把蔬菜过水呢?维錡及釜。这个说法,大家可以再翻一下传统注释对照一下,自取。

今天讲的多了,最后一个,谁其尸之。尸,大家插百度,都能查到,是古代祭祀的礼仪之一,尸主,是要活人模仿死人,代表死人接受祭祀的这么一个情况。估计大家也没时间研究这个仪礼周礼这些内容,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后面在颂的部分,大家能看到,古代最高的祭祀礼仪礼貌,九献的过程。

45.png

尸,是活人模拟死人坐那边接受祭祀,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担当的,要选,抽签占卜,然后戒,然后祭祀之前,相礼这些人和尸要把流程都过一遍,明确无误,才能开始,很隆重。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民俗给大家联想。大家都知道,即使在今天,尼泊尔和印度,尤其是尼泊尔,有选小女孩做神女,接受民众朝拜的习俗。这中间,如果没关联,说明远古民众的共同选择,如果有关联,是不是这种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就是一个很有趣的课题啊。

祭祀的尸,不是端坐不动,而是代表被祭祀的祖先,跟人进行互动。要接受敬酒,要接受祭祀物品,然后转呈,还有跟祭祀者的祝福什么。最后,祭祀活动的高潮,是王,带领大家一起唱歌跳舞,非常的热闹。所以,中国人,从一开始,就认为,神跟人不少截然分开的,人神的互动是很顺畅,神就在人间,请他就会来。而且,中国人在一开始,这种活动就跟宗教信仰脱离,完全是尊祖,求福,非常现实的实用主义。所以,周礼里面是说,祭祀的意义,尊尊也,亲亲也,就是大家都祭祀共同祖先,明确长幼关系,感念祖先,也就是感念现在的领导。大家共同祭祀,连唱带跳,然后吃吃喝喝,就是加深亲情,亲亲的含义。所以,中国人祭祀,非常明确的实用主义,目标就是:为更好的活着。。。

大家说,这样的文化背景,这样的祭祀目标,怎么样?

最后,尸组成的字,展。

46.png

是不是非常形象的,架子上面活着台子上面,尸主在那里的样子。所以,尸主,高高的坐在台子上面,就是展示给大家看,展的本意就是。。展览,展示。展示的展加示,也很清楚的说明这个是一个祭祀的事情。

示。。。大家都知道了。其他尸组成的字,比如屍,就专门指人死的遗体,屎,尿,这些,跟尸无关,说有关也可以,因为尸的甲骨文跟人基本没差别,是人从后部排除这些屎尿的象形。

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诸位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2 23: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1-26 15:48 编辑

草 虫

2015-11-20

诸位好,今天早点开始,下午要出门。都准备开饭了吗,边吃边聊吧。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诗经的。。。《草虫》。先看原诗:

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这首诗,如果帖一个标签的话,就是比较热情如火。先把反应贴一下,诗意浅显,不难。

听那蝈蝈蠷蠷叫,看那蚱蜢蹦蹦跳。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焦躁。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愁全消。
登上高高南山头,采摘鲜嫩蕨莱叶。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凄切。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多喜悦。
登上高高南山顶,采摘鲜嫩巢菜苗。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很悲伤真烦恼。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平静了。

下面我们来找亮点了。
喓,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形声的字,已经没了,就是形容虫叫,汉语里面,形容声音的字,比如牟,咩等等,都跟发声主体挂钩的。纯形容声音的,不多,这个喓,算少见的。草虫,阜螽。 蛐蛐,蝈蝈这类的东西。呦呦切克闹。。。就是这样的音,呵呵。喓(yao) 。前面婷妞妈说冬虫夏草下饭,这个冬虫来了。螽,冬虫,冬天的冬,上面在造字里面,是形容完结终了的样子。
关于螽,这个叫蝗虫的动物,有一个故事,跟孔子相关,大家听过没。有个绿衣人来找孔子,说我有个问题请教,孔子的学生说什么问题呢?这个绿衣人说,一年有几个季节?孔子学生说四季啊,这个人说不对,只有三季。嗯,大家知道了,冬虫,虫在冬下,冬天藏起来的虫。没有,大家都知道就不用啰嗦,这个故事跟螽的含义有关联,就介绍一下。

1.png

大家看一下,这个是什么字。 两点水挂在下面。冬天了,水冻住不流了。甲骨文的“冬”。

2.png

金文的冬。婷妞妈说的,冰凌结冰的状态。

有趣的是趯趯,这个字没有甲骨文,但是从小篆到今天,字形就没变化。

3.PNG

很明显的走,加鸟,鸟上面的羽毛还突出一下。趯趯,注释是说跳跃的样子 。这个跳跃,为何跟鸟相关?
还有这个进,進,也是跟鸟相关,形容進的动作,为何用鸟?我曾经在别的地方解释过这个进,简化以后没法看,繁体字很清楚。大家看鸟类,有倒着走路的吗?鸟走路,蹦蹦跳跳是第一,从来没有后退是第二。所以,进,用鸟走路的状态来说,是太准确了,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趯,也就知道了,蹦蹦跳跳。

草虫鸣不停,蛐蛐在欢跳。大家知道,虫鸣,虫跳是在干嘛?没事吃饱了就在玩吗?呵呵。就像关关。。。的雎鸠一样,是求偶。所以,起兴的句子,大家不能轻轻当成无意义的比喻,所有的比喻一定是跟诗意相关的。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含义很清楚,忧心忡忡的成语也出来了。尤字跟大家介绍过,一个人躬身努力的样子,加上心,心不宁静,心老在用劲,忧。

4.PNG
尤的甲骨文

5.PNG
金文

6.PNG
小篆

一个人躬身,两只手像是在推什么东西。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这里,一个有分歧的重点来了,问题在。。。觏。整首诗,研究者的分歧都是这个字,决定了写诗的是民风豪放的女人,追求的快乐是什么,呵呵。右面是见,核心在左边的。。。冓。

7.PNG
甲骨文的冓。

这个字形,基本上研究者都认同是男女生殖器写实,两者在一起交接的状态。所以,从汉代开始,诗经的笺注者,就把这句的内容,解释为男女媾精,男欢女爱的情况。后来再解释,就婉转多了。鱼嘴相接也可以,鱼在上古的含义,是隐喻,为何男欢女爱叫鱼水之欢?这个鱼隐喻考证,是闻一多的一个创见,诗经里面多处提到鱼,也是男欢女爱的含义,有兴趣可以看一下闻一多的诗经新解还是匡斋什么的,书的名字记不得了。
冓,组成的字,構 溝 遘 媾。。。等等,基本都是交合,交接的用法。

勾这字很有讲头,勾指钩子的意思仅在“钩”这个字里。说到这里,大家可以想想,古人形容男欢女爱的,有鱼水之欢,还有云雨之事,比如巫山云雨。为何用雨来隐喻这个事情。易经里面说:匪寇,婚媾,遇雨则吉。就是说,不是强盗,是来抢婚抢老婆回家传宗接代的。那么,遇雨则吉是个什么情况,抢老婆的时候,下雨怎么就好呢?不对,下雨天不好抢。下雨天,地滑,还都是烂泥地,不好下手。呵呵。

大家猜,云雨代表男欢女爱,什么文化背景?我来解释一下。易经是周文化的传承,哲学思想的基础是阴阳。天地就是阴阳的代表,阳为天阴为地,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天地之间怎么交流的?地气升而成云,地这方面有信号了。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阴阳之气交,而成雨。所以,雨,是天地沟通的状态,阴阳沟通的状态,所以,男女沟通,就是阴阳沟通,雨就是男女沟通的状态了。云雨之事,用天地阴阳相交,形容男女阴阳相交。所以,易经里面说,抢婚的时候,遇雨则吉。就是说,去抢老婆下雨,是想阴阳相交,下雨了,阴阳通了,吉利啊。古人的想法多有趣啊,多生动啊,宇宙的万事万物就是这样关联起来了啊。。。能说这没道理?未必吧。

这一句,译文比较温柔婉转,我介绍的大家参考参考,自取。

闻一多研究诗的文章,推荐给大家看一下,四篇,都是现代诗研究的开山,诗经新解,楚辞杂记,唐诗杂论,诗律研究。顺带说一下,前面介绍的芣苢,采采芣苡,闻一多认为,芣苢多子,采摘这个的习俗,跟求子助韵有关。所以,采采芣苡,闻一多说,是甜蜜的要怀孕之前,边采边唱。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好,继续这个。。。我心则降。见到君子以后,我们温言耳语,我心就平静了,就不忧心忡忡了,呵呵,我也翻译的文雅一点。降,一个有趣的字,大家看一下甲骨文的降:

8.PNG

台阶,脚步往下走,非常形象,降。问题来了,降的反义字是什么呢?

闽禾苗妈

沪婷妞妈


冬雪爸:
再猜,从降的字形根子上猜。婷妞妈确实学得不错。

9.PNG

陟。台阶,脚步往上走。婷妞妈发颗糖给自己。有人的名字叫陟,她家长希望她步步高升。家长是有文化的人哦。

第二段就比较清楚简单,大家看译文。

第三段,跟第二段含义差不多,也不罗嗦了,看一个夷字。

夷。现在的字形也能看出来,是一把大弓,上面搁着一只箭。箭的尾巴都描绘出来了。

11.PNG
10.PNG

甲骨文,金文,大家都知道远古命名东方的部族,说是东夷。说明这个部族善战,标志性的道具就是大弓和箭。大家也知道现在的主流文化,是西边周族来的,是羌人和狄人结合壮大起来。于是乎,这个夷字就倒霉了,透露出来的文化背景也就看出来了。鄙夷,凌夷,芟夷。。。等等这些,都是不好的。很显然的夷人没地位,被当成了欺负,蔑视的对象。所以,单独看夷字,看不出地位高低,怎么就变成凌夷的夷?放到文化背景里面考察,就有一定的启发了。

大家都知道,周武王灭了商朝,是从西边杀过去的,灭了商朝以后呢,出现两个被吹捧的圣人。 伯夷,叔齐,号称不食周粟,进首阳山,采薇,饿死了。名字已经透露出来,夷族的领袖。不跟你西方过来的势力合作,其实透露出来的信息,是部族,部落之间的斗争情况。匪夷所思。。。这个夷字,解释从来都不清不楚。大家如果从文化背景去思考,就是。。。不是你们夷人能想清楚的啊。很明显的跟鄙夷,凌夷,这些用法一脉相承。尊王攘夷,也是很明显的尊谁,排挤谁。夷。。。在当时的使用上,就已经清楚的展示出斗争的情况,后世逐渐湮灭了这个背景,如果不放到文化背景里面去认识,这个字,就解释不清。夷,这个部族也被主流的文化历史淹没了。现在如果要考察,得去少数民族那边去找,我猜测彝族跟这个夷有点关系啊,呵呵,猜的。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一家之言,参考参考。
武就是脚步加戈,就是拿着武器的架势。解字的话,群里专家很多,大家可以继续。《芣苢》我之前是带了一句的,没有专门讲这首诗,太简单了,呵呵,就是民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4 11: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行露
2015-11-23

今天跟大家说的这首诗,是,行露。先看原诗: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含义大致是清楚的,一首要打官司的诗,可是,这首诗的含义,也打了几千年的官司。
具体说法,从古到今,有七八种之多。
传统注解,清代以前,基本是说贞女抗暴,就是地主逼婚,女子宁死不从。
后两段能看的很清楚,是宁可打官司也不怎么怎么样。
清代以后,研究的思路拓宽了,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考虑的更多,有两种主流说法,一种是男子强娶,女子不从,另外一种是近几年形成的,是女子的离婚誓词。
还有一种,是说男子被从家里加赶出去,双方发生的争吵,介个。。。支持的不多。
第一个问题如上,第二个问题是诗的第一段有争议。
从诗经的格式来考察,整个诗经的诗篇,只有九首是不齐的格式。
这一篇,第一段明显跟后面格式不对,含义呢,如果说解释的话,勉强也能通,不能轻易判断说是错简,但是,有遗漏是大家基本认可的
京乐乐妈0706B
【译文】
道上露水湿漉漉,难道不想早逃去?只怕露浓难行路。
谁说麻雀没有嘴?怎么啄穿我房屋?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蹲监狱?即使让我蹲监狱,你也休想把我娶!
谁说老鼠没牙齿?怎么打通我墙壁?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吃官司?即使让我吃官司,我也坚决不嫁你!


所以,第一段的解释,就很费解,不容易,也是聚讼纷纭的地方,尤其。。。厌浥,这两个字,只能将就跟后面的意思顺着解释一下。
好的,翻译上来,大家参照理解一下。
具体的聚讼,我们不是搞研究的,就不深入去搞考据,我呢,跟大家聊一下咱们老祖宗是怎么个管理婚姻,怎么打官司的。
首先明确一点,春秋前期的时代,能打官司的,都是士人以上的阶层,奴隶这些,就别说有这个权利了。
另外,那个时代的法律,是掌握在少数贵族的手里,是不公开的,是几个人根据大致条条框框商议一下就决定的。
最早公开的法律,是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鼎,然后公布出来给大家看,大家可以依照刑鼎上的条律打官司。
这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当时就在各国贵族中间炸开锅了,连孔圣人都来火了批评子产的做法。
所以,上面这首诗的背景,大家要明白,不是地主和贫女这种差别,或者女方没地位的这个情况,如果是这样,哪里有机会到打官司的地方去说理,早就抢走了。
好,我们就从子产铸刑鼎的事情,来看看中国第一律师的故事,呵呵,是不是世界第一,还没考证过。
在殷墟的100多座墓里面,有很多祭祀坑,里面有很多无头的人,是殷商时期残酷统治的写照。
最多的一个坑,有900多无头尸体,祭祀。。。杀这么多人。
好,我们看看老祖宗的打官司。
春秋前期,乃至到春秋中期,贵族统治者要的是对老百姓的绝对控制。
可是,他们自己就篡权乱国,弑君夺位,简直是无日不有,无国不有。
所谓规矩早就没了,很多贵族沦落,很多平民和奴隶也地位上升,因为那个时候打仗,靠人,种地,靠人,争夺人口是大事,所以,人的重要性就出来了。
贵族也要改,要减赋税来争取人,很多有能力的人也可以做事,不问出身了。
大家如果读春秋,就发现,像鲁国这种任人唯亲的所谓宗法国家,衰落很快,人次如果出身不好,永无出头之日。
有远见的政治家,就要改了。
子产就是这个第一人。
贵族统治者以前推崇的是的。。。法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就是法律解释在我手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可是这样老百姓包括奴隶会逃亡,地有的是,到处都缺人。
于是你支持在整个搞改革了,公元前536年,子产将新制定的刑法的条文铸在一个铜鼎上,史称“铸刑书”。这也是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部公开的成文法,比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大约早一个世纪。
如果没有新的文物证据出来,中国的第一律师,也应该是世界第一律师。
法律发布后,郑国出来了一个中国第一律师:邓析!千古第一律师
这个老兄实在是牛,不但自己深入研究法律条文,找出不合理的地方,而且。。。公开开办学校,教学生研究法律。
也是第一个政法大学校长兼教务长,法学教授,呵呵。
作为律师,肯定要代理老百姓打官司,收的费用是。。。衣服和裤子。不知道他是不是家里有贩卖渠道,呵呵。
一时之间前来求助的百姓踏破门槛,收的衣服裤子堆满屋子。
他还牛的地方,是。。。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通过对经典判例的分析,让学生在模拟审判中思考,以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在一百多年后的希腊城邦,由于一位哲人的采用,被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在今天外国法学院教育中,仍被广泛采用。
怎么样,咱们的老祖宗,实在是厉害,那个春秋时期,真是精彩纷呈。
邓析代理的案件,每每成为郑国的话题中心,所谓:郑国大乱,民口欢哗。这是后人在吕氏春秋里面对邓析的批评。
可是我们借着统治者的批评,也可以看见百姓的态度,后世统治者越是批评他,越说明他的影响力。
后来的荀子认为:邓析。。。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大家看,两个成语,都是因为这个老兄出来的,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态度虽然基本否定。可是也透露了消息出来。邓析是依据你发布的法律来诉讼的,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必然百姓欢迎。
既然你发布了法律,有不同意见就应该辩个清楚。邓析不是统治者污蔑的那样徒然逞口舌之利的辩士,而是律师。。。
邓析有一个不知是后人为了批评他而捏造的还是真实的案例流传,是说一个富人淹死了。被穷人把尸首捞了起来。穷人想多要点钱,富人家里不肯。于是找到邓析,邓析对富人家人说,不要紧,他捞起尸首,除了你们不会有别人要啊,你们不给钱他也卖不了,怕什么呢?你就坚持不多给。富人家人一听对啊,那就回去挺住。
穷人找到邓析,他又对穷人说:你捞起来的尸首,他们除了跟你要,别的地方也找不到,不给钱你就不给尸首,他们只有找你买,你就坚持住!
呵呵,后人用这个案例批判他是狡辩,可是,不管真假,这个案例看出来他的精明。
邓析批评子产的法律改革不彻底,给贵族阶层太多的特权。他针对子产所制刑书的不足,并以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制定了一部新的刑书,并将这部刑书刻在竹简上,后人称之为“竹刑”
邓析还是一个代表百姓利益的斗士。他鼓励大家写匿名信,贴广告等方式揭发贵族的嘴脸,令这些贵族痛恨不已,匿名信是这老兄的,估计是钻法律的空子想出来的,呵呵。
可惜子产能容邓析,其他贵族统治者必欲杀之而后快。子产死后,驷颛执政,公元前501年,邓析被杀,罪名是未经允许私自制定法律《竹刑》。
从此中国的大地上,律师这一职业角色从此缺位。政府颁布法律,却不允许被告原告有自己的诉讼代理人,算怎么回事呢。
一切还是凭当权者决断,因此一切问题就皆可产生,穷人就只能寄希望于青天大老爷的出现,可惜频率太低,几千年也就只有几个。
中国从邓析之后,就实际上没了法制精神,因为没有律师这样的人代理案件,去争取公平正义。
而青天大老爷的政治生命往往短暂,苦海的芸芸众生想抓根稻草救命太难了。
直到清朝末年的沈家本奉诏修律,律师这一名词才第一次被引入。此时,距离邓析被杀已经过了2400年啊。。。一声长叹!
今天,我们该珍惜法律武器,不然,跟几千年来的状况没区别了。

关于诗的介绍,明天继续,今天的历史背景分析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6 12: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殷其雷

2015-11-25

好今天我们就开始吧,继续诗经,今天这首是殷其雷。
殷其雷,诗的含义比较简单,历来注释,分歧的地方几乎没有,看原诗: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度娘的翻译也贴一下,帮助理解:
听那隆隆的雷声,
  在南山的阳坡震撼。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
  实在不敢有少许悠闲。
  勤奋有为的君子,
  归来吧,归来吧!
  听那隆隆的雷声,
  在南山的边上响起。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
  实在不敢有片刻休息。
  勤奋有为的君子.
  归来吧,归来吧!
  听那隆隆的雷声,
  在南山的脚下轰鸣。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
  实在不敢有一会暂停。
  勤奋有为的君子,
  归来吧,归来吧!
殷其雷,殷,前面介绍过,深重的含义,殷红,殷勤,殷殷之心等等。殷其雷,雷声隆隆。
诗里三段,分别是雷声隆隆,在山之阳,山之侧,山之下,现代民歌也比较常见的创造手法。
动态的感觉,雷在走,声在动,君子呢?在哪里忙碌?
其实,心随境转,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主人公,茫然若失的神情,她听着雷声从山南转到山侧,又转到山下,怅然的望着远方,思念着心中的君子。
后世诗中,常常说,诗中有人,诗中无人,各种境界。
这一首,雷声隐隐,在山之间,是景中有人,而诗中无人,人在诗外,是有后世所说的意境。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连续三段,句式一样,含义也类似,有点分歧的地方,就是传统解释,是说君子: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
这个解释,问题就是把斯指称为家,但是,这个斯做家的解释是意解,比较生硬,从前面的雷声在山间,和后面的归哉来看,比较明显的是君子已经不再家里,并不是这个时候走。
新解,是联系上文,雷声一方面指实,是现实的情景写照,另外一方面是隐喻上级的命令,不能违抗。
所以,何斯违斯,斯应该是雷声所隐喻和指代的那个。。。权威,威权,如果翻译一下的话,怎么能够违背(雷声代表的那个)威权(上级)的意思。
同时,雷声滚在不同的地方,君子也是。。。不敢。。。或遑,遑息,遑处。
说明雷声指代的那个威权压力沉重,君子顺着这个指令努力的做事,不敢休息。
这样,雷声,起兴的内容,跟诗的内容,是有机的一体,就像前面讲野有死麇,起兴用鹿,跟求婚是有联系的。
雷声隆隆,跟君子的不敢或遑,是相关的。
于是,新解的含义,就是君子顺着权威的指示在努力做事,而不是离家出走,离家出走跟后面的努力做事没法联系。
这样的解释,雷声隆隆,就是权威让君子劳碌,女人思念而不敢直接批评。隆隆雷声笼罩全诗,一种压抑的气氛,沉闷而浓重。
整首诗,女人反复叹息自己的君子,没有片刻闲暇,期盼这他早日归来,一唱三叹,哀怨而无奈。
诗意,基本是清楚的,含义也不难理解,如果翻译的话,那种沉闷压抑的心情,是有难度的。
下面继续讲两个字,先说这个哉字。
语气词,后世都是这样用的,原始的意向,是。。。灾的含义。
这个哉字,从戈,去掉口以后,是戈在某个部位上,甲骨文里面,还有曲线,表示受伤流血。
哉,甲骨文 1.gif 2.gif     金文 3.gif
4.png
甲骨文的资料里面,多次出现。。。哉某国,就是惩罚某国。
然后,也有换成火,川中间加一横,配在下面,分别表示火灾,水灾。
最后配口字,表示受伤的叫唤。
呜呼哀哉。。。
痛哉,惜哉。。。等等用法,感叹的非常强烈,而且不是普通的啊,是有情感的内涵。
归哉,实际上不是直白的说。。。归来吧,而是要把内心的那种难受表达出来。
另外一个就是。。。遑。
这个解释,就得从皇说起。
刚刚上午说到皇帝轮替,这个皇,究竟是什么来头。
5.png ,大家看,是不是眼前一亮。
无论怎么解释造字的构件,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光亮,光芒,就是辉煌的那种样子。
所以,网上象形字典,就是魔王妈发的那个图片的那个网,解释是说闪亮的皇冠。
可是,仔细看下面的部分,是斧钺的造型,所以,另外一种说法,是太阳照耀在象征权威的斧钺上闪闪发光。
还有一种说法就更直接,就是,点火照明的东西,皇,就是辉煌的样子。
下面的部分,竖起来看,就是斧钺的造型。
所以,不管怎么理解,都离不开光亮,光会。
于是,我们再看应用。
穆穆皇皇,很显然是肃穆堂皇。而堂皇,就是形容那种金碧辉煌,光亮的样子。
皇皇者華。就是说,光辉灿烂,光华四射。
思皇多士。 就是思多皇士,华丽堂皇的士人。
诗经当中,这个皇的形容光芒的用法,非常多,到处都是。
于是,皇天。。。就是光芒辉煌的上天。
后土呢?大家应该能猜到了吧。
惟皇上帝,就是说。。。那光芒四射的上帝。
后土大家没猜到吗?顺着皇天的思路就有了,呵呵。
皇帝,大家就知道了,皇作为名词是很后出的事情,皇帝,是形容这个人像。。。光芒四射的上帝。
后是女性,后土,就是养育万物的土地。
皇后,是光芒四射的后。
皇皇者華,皇后,皇帝,大家这样看,就知道了。
皇通煌,就是辉煌的样子。
所以,我们看似普通的能明白的字,要深究一下,就有很好的理解和发现,对文化的理解会不同。
皇帝,皇后,皇天后土,这些好像比较常见,就是名称什么的,轻轻放过,是不是可惜了,呵呵。
皇天后土,是赞叹天地,赞美天地的最高词汇了吧。
诗经里面还有。。。皇王烝哉,赞美大王的光芒闪耀,等等类似的很多。
说文作者没见过甲骨文,说是美,大,这些都是引申义,他没见过,能理解到美大,也很了不起了。
皇的组字,有些比较明确,比如瑝,就是形容美玉,其他的,有些就聚讼纷纭,大家可以自己试着理解一下,比如。。。遑,惶,徨,蝗,鳇,葟这些。
诗的翻译,就等西妈来,最近好像她没怎么出现啊。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群友讨论:

6.png
宁-冬雪爸0802双
这个是后人硬加上去的,五行的学说是在春秋末期完善的,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被后世皇权利用,说自己取代前朝是有合法性的。
在上古时期,统治权的合法性是血统来的,到周武王灭商的时候,出征誓词里面,自己说的是商王无道怎么怎么,理由很直接,不是金木水火土谁克谁。
到秦始皇,他比较相信阴阳五行学说,想长生不老,五行生克才流行起来。
这个五行生克来证明自己取代前朝合理性的理由,就流行了很短一个时期,汉朝末年就完事了,再没人提了。
鲁-亨妈0706B
《史记·封禅书》载汉高祖刘邦说:“吾闻天有五帝”。即述战国末流行之说。同时有五色帝之说,奏设祭祀白、青、黄、亦四上帝祠,汉高增祀黑帝之祠。
宁-冬雪爸0802双
这个问题,其实是五方神的流传。
昨天讲犬字,没有展开讲,有个。。。猖字,大家都知道。
很多区域流传的跳五猖,祭祀五猖神的民俗。江苏的高淳就有,浙江也有,但是不是很普遍。
五猖神,没有明确的指代动物或者神主,就是青赤黄白黑五中颜色的脸谱和衣服穿出来,代表五种神怪。
贵-澎妈-0606B
7.jpg
宁-冬雪爸0802双
这个是很古老的祭祀传统的遗存。
远古的祭祀对象非常多,日月,山川,河流,草木,祖先都有神。
青赤黄白黑最原始的指示已经不知道了,套用五行学说的解释,实际上是五种方位的代表,也是金木水火土的代表
五行终始,解释皇权更迭,很快就不通了,所以,用五行套上古的那些领导,别当真。
推荐大家看一本书,柏杨的,说明我忘记了,跟历史相关,里面专门研究了,传统史书里面,那些皇帝的各种神异,什么出生打雷,满天红光,腿上有七颗黑痣排成北斗等等。
各种马屁都堆上去,不管是杀人魔王还是昏庸无道,反正当皇帝就有各种神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6 12: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儿妈 于 2015-12-1 12:36 编辑

羔羊

2015-11-26

诸位好,开吃了吧,还是边吃边聊。今天继续诗经的这一首。。。羔羊。
这首诗,比较有趣,其实还挺搞笑的,诗经里面还有一首羔裘,也是描写了当官的小官僚这种得意洋洋的神情。
先看原诗: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诗意很浅显,公款吃喝,心满意足,呵呵,这个风气可是历史悠久了。
我们看看传统的翻译: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丝合缝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遥踱步慢悠悠。
身穿一件羔皮袄,素丝密缝做工巧。逍遥踱步慢悠悠,公餐饱腹已退朝。
身穿一件羔皮袍,素丝纳缝质量高。逍遥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
翻译的比较准确,神气活现的样子,真不知道记录诗经的人,怎么会收录这一首。孔老夫子也没删一下,呵呵,给后世的官僚留下一个坏榜样啊。
今天呢,诗意不难,我们就看看古代官僚的这个公款吃喝问题,是个什么状况,来点好玩的。
先说几个字,第一个是。。。素,素丝不是白丝,素的本义,是本质的意思,就是没经过加工染色这样的。
具体的素字的造字,说法有差别,我看到的,是跟女人相关的,女人生小孩相关,其他说法大家查甲骨文什么的都可以看到。
这个素字,跟我们对诗经的理解有很大关系,所以,今天特别提出这个字来聊聊。
论语里面,孔子多处说的诗经,其中有一处比较重要,我们来看看。
《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就是这句。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句是出自诗经里面。。。卫风·硕人。
描写的是卫候娶的夫人,太漂亮了。笑容迷死人,眼神真勾魂。。。
子夏问孔子,素以为绚兮,怎么理解,然后对答一番,孔子称赞子夏,可以跟你谈谈诗了。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这一句,传统的解释,从东汉以来的说法,到朱熹定格,就一直扯到仁义道德,可是就是没说清楚跟诗有什么关系,清代开始研究训诂,就开始批评了。
朱熹说:“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於素也。“就是先有粉底,然后描画,推论出来,就是先有仁义的底子,然后礼就是升华,更好看了。
可是诗经并不是仁义教科书,从孔子开始推崇的仁的含义在诗经里面就没有,相反,很多不合后世礼法的东西。
可是我们再仔细看看孔子的其他说法,就能恍然大悟,绘事后素,跟诗经是怎么回事。
孔子家语里面。。。古之人与上古之人,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
论语里面,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死了的关键,就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就是说,只知道礼,不用乐来升华,是朴素的,不好看的。
乐,就相当于绘画时候的设色,素就相当于绘画的底稿,有了礼(素)这个底稿,加上乐的渲染,这个就好了。
所以,理解诗,尤其是上古的诗,大家要知道,都是乐和舞配合的,到宋代的词,依旧是音乐配合的。
刚刚妙爸所问的。。。素读,就是,没有音乐的配合了。我们今天的素读,依旧是没有音乐配合,直接读。那么,跟素读不一样的是什么?大家就知道了。
素,本色,本质,没有加工的状态,素质,平素,素颜,素。。。
今天的女士化妆,就是。。。绘事后素,呵呵,底子不好,就别画了,整容来得快,呵呵。
好,第二个字,是。。。退。
这个诗里面的退食,就是最原始的退的含义和用法。
大家来看一下象形字典的解释:
7.png
file:///C:\Users\sunlili\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造字本义:餐毕下桌离席。
退,就是离开,后来是引申到后退。告退,退席,退场,退出。。。都是离开的本意。
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我们今天还在用,古人是要求,宾客三揖而进,一辞而退。
大家看,今天我们参观某地,进门的时候主人会说,您先请,你会客气,哎,你请你请。。。这样来个两三次。
呵呵,这个就是一直这样的古礼。
告退的时候呢,说一句告辞,客人就得站起来了。
如果客人说告辞,屁股不动。。。主人站起来,然后再来一次,告辞告辞,。屁股还是不动。。。呵呵就闹心了。
主人就尴尬了,你是走呢还是走呢?
文化的习惯。力量非常强大,定下来,可就不容易改了。
好,退食自公,就是公款吃喝回来,古人怎么个公款吃喝呢?
春秋时间,齐国,因为公款吃喝的问题,引发了一场血案,陈凯歌的电影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个是两只鸡引发的。
这个是记载在左传里面,齐国的庆封执政,这个老兄是杀了前任国君上台当上齐国的正卿,然后干掉了竞争对手,权倾朝野,晏子当时是他的副手,也无可奈何。
这个老兄。。。是中国。。。换妻游戏的祖师爷,是不是世界首创还得考证。
他跟手下的宠臣玩换妻,住一起乱来,朝政交给儿子管,反正就乱套了。
当时规定,大夫上朝,每天上班,公家的伙食是。。。两只鸡。
乱套以后,朝政无人理,这事就没人管,然后厨子就乱来了。
话说两个旁支的公子,子尾子雅,混的也不好,每天就指着这两只鸡来添油水呢。结果来上朝混吃,厨子先是把两只鸡换成一只鸭子,加上中间的克扣,鸭子肉都被偷吃了。端上来的变成。。。鸭骨头汤。。。
这个太过分了,连厨子都欺负到公子头上。真乱套了。
这两个人就非常不满,发牢骚,就有人报给庆封,说这两个人对你不满。庆封说,你找几个人,把这两个家伙做掉,结果,办事的人不利,没找到人,还把风声给漏出去了。
子尾子雅得到风声,知道是早晚的事,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就在庆封祭祀的时候,干掉庆封的儿子,把庆封给逼走了。。。
这个事例,让我们看到了春秋时期公款吃喝的标准,还挺高的,呵呵。
朝廷上办公吃饭,真正定型是从李世民手上,他特别勤快,大臣都跟着忙的不停,他就给上朝的高管准备饭食加餐,于是就形成习惯。
高官在朝堂廊檐吃,各官署在办公室吃,这个就是堂食和食堂的来历了。
柳宗元曾经总结过吃食堂的好处,洋洋洒洒好几条,反正是很满足,因为吃的好。
有群聚会餐,而且是天天吃,就有笑话,哄堂大笑,就是从食堂里面流传下来的成语。
是说每天吃饭的时候,有一个小官要站起来说几句,这个人一般都很严肃,但是有时候说着说着自己笑起来,引得整个食堂的人都能笑起来,哄堂大笑。
第二个跟食堂相关的成语是溜须拍马。。。
是说宋朝寇准在食堂吃饭,菜汤滴到胡子上,旁边的丁谓站起来,用袖子给他把胡子擦干净,旁边的人都呆住了。拍马屁到这个份上,牛!
溜其须也,就传开了。
吃食堂的惯例一直延续到清朝,也延续到今天。
如果从确切可考的春秋算起来,几千年哦。。。中国人到吃的问题上,那是不含糊的。
食堂几千年都传承下来,如果算民俗,估计是保存的最好的民俗了。。。
想撤食堂。。。没门。
好,今天的这首诗,在诗经里面纯属娱乐的,我的介绍,也娱乐为主,大家开心吃午饭,加个鸡腿。。。
谢谢大家,分享就到这里。

==================================================================================================================
2015-11-27
宁-冬雪爸0802双  
今天,把羔羊的一点小问题继续介绍一下。
昨天的羔羊的里面,有一个词,很费解,就是那个。。。委蛇委蛇。
注释是说,大摇大摆的样子。先不说是否正确,我们先看看委是什么个意思。
委是女加禾,字形一直没变,禾有的是在女字右边。传统解释,就是。。。曲也,说女人像稻穗弯曲下垂,曲。
所以,说委曲,意思就是。。曲曲。。。
这个解释先放一边,我们再看,古人还说。。。委之则聚,委,也有集聚的意思,反正说的也够委曲的了。
究竟委,核心含义是什么,我们看看古人怎么用的。
先说说孔夫子,他在年轻的时候,给鲁国的大夫家里打工,做。。。委吏,这个委吏是干什么的呢?看看老板怎么评价他的。
孔子做委吏,量料平。。。
就是计数和实际库存是一致的,没有误差。
原来,委吏。。。是仓库保管员。
给大夫家里做库存管理,进出取用,记账计数,孔子干的不错。
委,就是东西集聚的,所以,女人加禾,是不是就像后世的女子拾稻穗一样,是集聚的事情。
究竟这个积聚的含义是不是呢,我们再往上看。
在周礼当中,有一个官职,叫。。。委人。
委人:掌敛野之賦,敛薪芻,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
很显然,委人,管积聚这些东西的人。
我们再顺便看看这个委人积聚这些干嘛。
以稍聚待賓客,以甸聚待覊旅。凡其餘聚以待頒賜。我们老祖宗对库存物资使用可是分的很清楚的哦。
稍聚:待賓客;甸聚,待覊旅;餘聚:待頒賜。
其他还有几个事项。。。
后面我们将摽有梅这首诗,还会讲到。。。草人。
前面我们介绍过。。。媒人,今天是。。。委人,后面有。。。草人,职责都很明确。
所以,委的核心含义,在上古的用法是。。。积聚。
好,我们再看看组词的情况。
委曲求全。。。。是曲曲求全吗?是把曲都堆起来,以求保全。
委屈,就是真的。。。憋屈了,受的屈,都堆着。
政事委于你。。。就是把政务的事情,都堆给你了。
委以重任,把重要的任务都给你了。
委托,委任。。。这些都是一样的用法,事情一股脑给你。
推委,推诿。。。都是把这堆事情推出去。
究其原委。。。穷原竟委。。。
原就是根本,委呢,已经是出来一堆结果了。
所以,原委,就是根本和结果。
政委。。。实际上的含义,就是。。。政事都是这个人负责。
转换成名词了。委人。。。委员。。。。委人会,委员会。
委员,就是做名词用,管理某些事情的员。
我们再看委的组字,萎,痿,逶,诿。是不是都是核心含义的扩展。
所以,逶迤,委蛇,这个解释虽然不能确解,我也确实没看到让我很信服的解释,不过,我们可以自己琢磨一下了吧。
从这首诗看,我这样编排这个剧情。。。
是互相唱和的一首小调。
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分别唱,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然后,几个人一起说:委蛇委蛇。。。
快活的画面。
具体委蛇是一个那个时期的一个什么习俗,我们已经无法确知了。但是,从它是一个固定的词组来看,我宁愿给这个词组配一个动作或者小故事。
就像我们今天说的很多词。。什么屌丝,,,类似这些。
几百年后,不知道多少人要想破头,产生多少篇博士论文了。
所以,委蛇,我也无法解释,现有的解释我也不太认可,就探究一下文化背景,研究一下普通的。。。委字,然后,编个诗配画。。。畅想一下吧。
今天比较短的诗经,就分享到这里,大家可以继续研究。。。委蛇委蛇一下
时间。
谢谢诸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12: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2-1 14:51 编辑

摽有梅

2015-11-30

摽有梅,诗经里面比较有趣的一篇,一句后人的诗,非常形象的揭示这首诗的主题:有花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就是这首诗的准确写照。还有一个,就是这首诗是古代女子的。。。征婚广告。。。应该算得上最早的书面定格的。。。征婚广告,看看人家的征婚广告怎么写的: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诗意浅近,趣味盎然。先帖一下度娘的翻译,帮助大家理解:

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请不要耽误良辰。
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三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到今儿切莫再等。
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快开口莫再迟疑。

作为女方,这首诗等于在现在的公园里,把征婚告示贴出来了。

我们详细的看一下,摽有梅。摽,古人注释纷纭,说是抛。。。说是手摘什么什么的。从有梅和树上有几成来看,我取。。。摽有梅,树梢上还有梅子在枝头的含义。也不用太复杂画,反正诗意就是:树上的梅子落纷纷,小伙子们不来就迟了,本姑娘就不等了。。。比较大胆泼辣的姑娘,直抒胸臆,唱出心中所急,呵呵,今天群里的麻麻有没有当年主动出击的。。。要趁没老,青春还挺有诱惑力的,赶紧嫁了,这个姑娘就是如此。

我们看几个有趣的点,梅,这个树的命名,从木从母。每,在上古是尊称生育比较多的女性。梅子成熟,枝头果实累累,繁育能力强,古人用。。每。。。来命名梅树,是非常准确的。同时,也是暗示姑娘到了这个可以婚育的时期了,是不是继续暗示身体好呢,诸位可以畅想。其实七兮,三兮。。。这个都是指示时光飞逝,梅子从盛开的时期,要走向下坡路了,青春易逝,韶华难留。。。最后,就是:顷筐塈之,唉,不值钱了,随便什么筐就装了。。。

沪婷妞妈0704G:这里都是人妻。

呃。。。幸亏你们嫁的早,都偷着乐吧。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今兮。。。谓之。

粤 小知典妈妈:剩女,古来有之。有的时候,也是觉得挺好玩的,尤其《
国风》部分。

这个也是看出来,吉时。。。过去了,今兮。就是现在也过去了。。。谓之,已经成筐成桶的装,正如杨坤唱的。。。无所谓。。。无所谓,谁会爱上谁。。。最后,这个大龄美女的心情就是这样了。再看前面,七兮,三兮,到。。。顷筐塈之,也是指示着。。。其他姑娘们都已经嫁了,越剩越少。。。最后剩下这些,唉,也就别挑了。收拾收拾,成筐打包!呵呵。所以,仔细品读诗意,时光飞逝在里面,同伴纷纷出嫁在里面,各种落魄和无奈都在里面了。


粤 小知典妈妈:当时的妇女的命运何其无奈,这个也不是最可悲的,还有被休弃的,那个才叫可悲啊,
诗经里面也有首。

整首诗,仔细品读,梅子那种酸溜溜的味道,就出来了。我们再看里面几个字。这首诗,用梅。。。的滋味,来烘托剩女的心情,真是绝妙。所以大部分女人爱吃梅子。。。估计就是提醒自己吧。。。

粤 小知典妈妈:但有的时候,也有可能是诗人不被君王眷顾的无奈。

诸位仔细剖析一下自己,勇于解剖自我。下面看。。。庶。这个字,传统注释都是众多,但是我们一看甲骨文的字形,就会很疑惑,庶,从。。火。从石头。为什么捏。正在找字形,比较慢。

1.png

诸位可以翻一下各种版本的庶的解释,我这里推荐一个比较特别的。大家都知道女娲补天的传说。有没有想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是古人脑洞大开随便编的,还是有依据,只是传说流程的色彩有改变。古人有没有烧过石头呢?或者说,古人烧的是什么石头呢?
为了这个庶字的这个解释,我仔细查了一下中国煤炭史,因为这个人把庶字,从甲骨文的字形,解释为烧的石头,就是。。。煤块。

是有点与众不同,那么,我们作为一个知识的考察来看看,庶。山海经里面,记载了大量的植物,动物,矿物,山川河流,部落等等。其中有几处提到。。石涅,或者是。。。涅石。专家考证,有说石墨的,有说煤的,但是二者之间古人能用的。就是煤,而且成型能看到的,确实有露天的。考古发掘,在辽宁的一个文化遗址里面,发现煤块雕的装饰品,距今6000年
河南的鹤壁煤矿,是中原地区开采历史最悠久的煤矿,最早的时候,就是露天煤矿。然后,当地人做的炉子,烧煤炼铁什么的,就传说这个炉子,就是女娲娘娘传下来的炼五色石的东西。这个老兄经过种种考证,认为,庶,就是煤,遍地煤块非常多,庶子,就是众多的儿子。。。黎庶,最早就是指采煤的这些奴隶。庶民。。。就是煤块一样多的,用的奴隶。

这个解释,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经过了这番考证,推荐给大家,目前看到的各种解释里面,我个人觉得这个还能说得过去。所以,从这个字的考证,我们再看看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传说,是不是有点不太一样的含义了。个人觉得,女娲的神话,跟矿业发展,是肯定相关的。这个女娲,很可能是矿业冶炼的先驱,实验者。呵呵,诸位有没有晕。

沪-眉豆妈0706G:没晕,这个观点挺好~

@桂迅雷爸0710B 炼五色石是传说的主体,补天,是传说神话的部分,这个难道要确定。。。补天是什么?

我们从炼五色石的传说当中,寻找一些文化发展的蛛丝马迹,如果要揪补天,那后羿射日,就得把九个太阳找一下?呵呵,那个太痛苦了吧。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等这些,神话的成分为主。

好,再看一个。。。迨。看这个迨,我们肯定要看台。

2.png

看到这个字形,我们再看看传统的解释,似乎隔膜非常大。說也。台說者、今之怡悅字。說文怡訓和。台,就解释为。。。说
到了其他的尔雅,等,又训。。。我。其他各种,诸位可以翻一下康熙字典什么的。

这个迨,从始,来看到一点传统解释忽略的地方。我们看一下始字,说文的解释倒是有很好的信息透露出来,说是:女之初也。女之初,女子初潮,子宫从闭合的状态变成通的状态,开的状态。再看台字的字形,大家再看,究竟像什么。所以,女子初潮,是。。。始,就是第一次。

始祖,就是第一个那个,才是。。。始。。。祖。原始,就是根本上第一次的,最初的情况。胎呢,就是已经安在台里面的肉啊,就是胎。前面准备讲殆的时候,准备讲台的,今天这个迨,正好又出现了。女子怀孕,三月为胎,是已经成型了,非常精准形象,三月之前不叫胎,大家知道叫什么?

甬-妍妈1001女
胚?


是的,正解。古人实在是非常厉害,今天我们只知道用,可是准确含义,都忽略。再看这个迨,迨其吉时,迨冰未泮。。。迨字,都是。。。趁着。。。怎么样的含义。为何迨就是趁着的含义,大家再看,通了,开了,加上走。

我们继续再看。怡,心情舒畅,通;跆,脚分开,轮开;
跆拳道,运脚如风;骀,春风骀荡。。。马跑无碍的样子;饴,好吃的合不拢嘴的样子,甘之如饴;怠慢,古人造字,心在旁边和心在下面,肯定是有区别的,当初怎么定的,得问李斯同学了,呵呵,怠,心思不集中,不在意。

最后看这个。。。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传统解释都是。。。危险,究竟是危险还是什么?殆的字形没怎么变化,就是死人的歹,加台。这个解释有两种,一个是。。。胎。。。殆,大家看出来了, 原本是胎,现在变成。。。殆;另外一种,就是直接。。。看到死人而吓得合不拢口的样子。

我们再看古人应用,就能理清是什么核心含义,危乎殆哉,传统解释是说,危险啊,危险,通吗?百战不殆,战斗一百次都没危险?战争危险是客观存在的。殆的核心含义。,应该是:可怕的,恐惧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道对方的底细,战斗一百次也不怕。。。战斗一百次也不会感到恐惧;危乎殆哉,危险啊,可怕啊;丧失殆尽。。。恐怕全没了;知止不殆,知道在哪里停止,这样才不会有危险;殆无虚日。。。恐怕没空闲的日子了。

呵呵,说了一堆,大家看着自取吧。五点半,今天就到这里,要讨论的明天继续。

西妈
《落梅纷纷》
树上梅子纷纷落,果实只余七成多。
我的小伙快快来,择个佳期来娶我。
树上梅子纷纷落,果实只余三成多。
我的小伙快快来,今朝有酒今朝喝。
树上梅子纷纷落,一会就捡一筐多。
我的小伙快快来,给个准信对我说。

大家如果觉得有一定的启发,有点新意,鄙人就满意了。诸位下班,回家吃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2: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星

2015-12-1

诸位好,都吃饱了没?
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诗经》,今天是---《小星》这一篇。
这一篇的传统解释,非常搞笑,还引申出来小星的特殊含义,我们仔细看一下原文:
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我们再看一下百度的注释,参考一下:
小小星辰光朦胧,三个五个闪天东。天还未亮就出征,从早到晚都为公。彼此命运真不同。
小小星辰光幽幽,原来那是参和柳。天还未亮就出征,抛撇香衾与暖裯。命不如人莫怨尤。
先看传统解释,包括朱熹的。主要的意思是说啊,后宫里面,后妃和其他女人之间啊,不妒不闹,大家都为君王服务,然后呢,这些臣妾也都遵守礼法,不敢白天大模大样的去,而是顶着星星去服侍,带着星星回去哦。
这个解释被尊为标准答案很久,到清朝,终于有人觉得不对头了,说,哪有女人自己抱着被子褥子,去服务君王的,这样做,就像。。。青楼妓女被看中了,移枕而就男人。
于是乎,另外一派新解就出现了,说,这首诗是写妓女的生活的,挺悲惨的,晚上抱着被子去接客。。。
呃,这个新解可是。。。大学者。。。胡适,他老人家推崇的。
胡老师还举例子,就是那个时候,黄河沿岸的小旅店,风俗就是失足妇女跟客人谈好以后,晚上抱着被子到客人房间去。。。小星,就是这个写照。
到了新社会,更新的解释就逐渐出来了,而且现在也逐步统一了意见,就是描写下层小官吏为公务劳碌不停,而发的牢骚。。。就是上面贴的注释,就是目前主流的意见。
从传统注释,小星引申出来的含义,就是小妾。
过去大户人家,小妾服务老爷,那得早去早回,否则大老婆起来了,你还躺在老爷被窝里,被骂狐狸精是跑不了的,就是这首。。。小星的作用啊。
诗经做教材,威力巨大,呵呵。
唉,时代不行了,现在男人只有眼冒金星,没有小星星了。。。
翻身妇女都在偷偷笑。
我们来看看诗里面的几个字,来延伸一下文化背景。
诗里面写的。。。夙夜,是个咩也?
1.png 夙, 2.png
两个字,月亮在上面。人举着两只手,像是在干活,是月亮在天上的时候,人没睡觉,说明。。。起得早。
这个夙,是个时间概念,虽然现在不用了,但是,通过这个夙字,我们来看看殷商时期的时间概念是怎么个情况。
诗经里面,有很多诗,都有时间在里面,后面我们会看到,有一首,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鸡鸣,一方面是指真实的鸡叫,另一方面,也是古代计时的一个名词。
我们熟知的传统时间划分,是12时辰一天,后来西洋24小时传入,钟表的普及,24小时就流行起来,12时辰就叫大时,24个这种,就叫小时,是说相对于传统分法,时间计量变小了。
12时辰呢,也不是最早的时间划分,是秦代确定的,12生肖对应12时辰,就是更晚确定的。
在甲骨文里面,殷商的早期,一天的计时,分白天和夜里两大段,白天的起点呢,就是:夙,这个时间点。
所以,说夙夜,就是白天一直到夜里。
夙,后面是。。旦,太阳从地平线生起来了。
大家有没有干过农活,尤其是夏天,农民早晨是吃两次的,天亮下地是一次,忙完回来,八九点钟,是另一次。
殷商早期的计时,就是跟生活密切相关的,旦后面:明,天大亮了,要干活了,然后是其他的生活劳动:占,食日、日中、昃、小食,然后是进入晚间的,小采。
殷商时期,16段计时为主。白天夜晚分16段。
到秦的早期,也是16段计时,这个时候,我们熟悉的,黄昏就出现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看到这个黄昏的词,专家就知道,作品是秦早期的,肯定不是殷商流传下来的。
黄昏后面,是人定、夜半、鸡鸣。
人定,就是晚上9点到12点,大家都睡觉了。
鸡鸣,也出现了,这个时间就是快接近天亮了。
诗里面的宵,字形就是月亮照到屋里。。。夜晚的状态。
宵征,夜里面还在出征,一方面说明紧急,一方面说明辛苦。
3.png
为谁风露立中宵,就是站到半夜。
宵小,夜里面才出来的家伙,是不是小毛贼,偷偷摸摸的坏人。
嗯,想想元宵节,元宵从时间,变成吃的名称。
从这个时间计时的发展历程,也看出,古人虽然在殷商时期,发展了天干地支纪年的办法,但是,逐步完善定型,是在秦代。
最终,秦确定了12时辰,用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来确定时辰的名称。
具体的来历,就众说纷纭,非常难说清楚,我们就不扯了。
诗的解释,现在有点分歧的,就是后面两句: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实命不同。。。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实命不犹。
这个分歧是,实命不同,实命不犹,很明显的是抱怨命怎么不一样,命苦不能怪政府,等等这样。
那么,如果这个地方确认,前面的:肃肃宵征与夙夜在公的对比,肃肃宵征与抱衾与裯的对比,才引申出感叹。
所以,传统注释是说,抱,等于抛,现在很多学者不认可,认为,肃肃宵征的可怜人,和在家抱着被子睡觉的老爷,这个对比,所以,可怜人感叹命不好。
如果抱,不是抛,这个对比就是很好的,成立的,问题就集中在上面一句的夙夜在公这个上面。
夙夜在公是说这个可怜人呢,还是说官老爷,夙夜在公是说为公家操劳呢,还是说在享受。
分歧就集中在这里。
最新的研究,虽然也没定论,但是,新的说法就是,夙夜在公,从殷商时期官员的奢侈娱乐活动,就是在享受。比如纣王,就做酒池肉林,通宵达旦的宴饮等等论证。我们就不扯了。
我本人,比较接受后面这种两个对比这种说法,抱=抛不太让我认可。
诗的解释,上面的几种不同说法,都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大家自取。
今天的诗经分享就到这里,谢谢诸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 16: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有汜

2015-12-02

诸位好,继续今天中午的诗经分享。
诗经的内容,很久以前看的比较仔细,也有很多想法,这次就这样漫谈出来。
关于我看的诗经的注释版本,可以说非常多,从传统的一直看到现在的,包括这次跟大家分享,也在看看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
其实要我推荐诗经的注释版本,比较难,各有各的特点,也有很多问题。传统的注释我基本不推荐,非常陈腐了,诗经当成道德教材,好东西给搞糟了。
如果要看注释,从清末的开始看,比较好的有方润玉的,王先谦的,王编了很多笺注的书,水平很高。
然后再往后,就是民国的一批人,朱自清的,闻一多的,朱的偏重情感理解,闻是学术考据。
再往后,分的的很细了,从历史角度来读,从文学角度来读,从考据角度来读,各有出发点。
我的出发点,诗经是好的传统文化经典,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主要是从文学的情感理解,通过机构关键字,加上一些汉字的理解,加上一些文化背景。
回头要完善,现在是通过漫谈的形式,把重点内容揭示出来,引起大家的兴趣吧。要说有什么秘笈,与众不同的注释版本,呵呵,真没有。
开始今天的分享,今天的是。。。《江有汜》
这首诗,主流的意见分歧,主要是:是女子写的,自己被抛弃了,还是男子写的被甩了?
说女子被抛弃的,是说嫁为商人妇,商人另娶新欢回老家了,这个女子被抛弃了非常怨恨。
说男人被甩的,就比较简单,心上人结婚了,新郎不是我,难受。
我们来看看原诗,解读一下,然后诸位判断一下是怎么回事。
江有汜。。。江有渚。。。江有沱
这三句写的是。。。汜,渚,沱。有部分学者指实就是发生在沱江的事情。
大部分学者没有指实发生地点,从字的考察,汜,沱的含义,是江水分叉以后,然后又回到主流的这么一个现象。
渚,是江中小岛,也是江水绕流的情形。
所以,这首诗的起兴,用江水分叉又复合来开头,大家可以想想,是不是暗示了主人公的心理状态。
虽然心上人没跟自己,但是心底是不是还有一丝期盼呢?
起兴完,进入正题,分歧就来了。
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
问题就在:之子归,如果是:之子于归,那就清楚了,就是指心上人是美女,出嫁了。可是这个老祖宗就是要绕我们一些,偏偏来点朦胧的,后世学者可是吵的脸红脖子粗。
之子,之的是男人还是女人,这个诗经里面有很多应用,国风100多首诗,大部分都是指女人,指男人的只有几首,尽管只有几首,也是有啊。
于是再看归,这个归,普遍的含义,大家都认可是女子出嫁。
可是,诗经里面也有回家的应用啊。
就在前面,殷其雷里面。。。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还有归宁父母这样的用法,也是回家的含义。
又扯不清了,怎么办,之子归?
我们先把这个放一下,继续往下看。
不我怎么怎么,这个有点意思了,大家想想,我们今天有没有这样的说法?诸位妈妈。开动脑筋,说出来很常见的
公布答案?
先说孔夫子的一句话,论语里面,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今天我们用的成语是。。。时不我待。
古之人诚不我欺也。
岁不我与,就是。。岁不与我,老天爷不给我多点时间啊。
时不我待,就是:时不待我,时间不等我啊。
所以,诗里面,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是一样一样的,就是说:之子归。。。不以我,不与我,不过我。
你嫁了人(你回了家)不带我,不给我,不来看我。
三个埋怨的句子,都跟着:之子归后面。
江水滔滔要分流,可是分流还会复合,你嫁了人(回了家)却狠心的不要我。。。哀怨吧。
叹完了,后面就是发火了,哼,你不嫁给我(你有了新欢不要我),后面。。。其后也悔,其后也处。其啸也歌。
你必定会后悔的,你一定会伤心的,你一定会伤怀的。
我们看一下,以,与,过,都是怎么一个用法。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那么在这首诗里,之子归这个事情,不我以,就是不以我归的了,你不来嫁给我(不来带我归)。
不我与,没我的什么事。。。
不我过,都不顾我一下。
传统注释,以为用,与为给,过为顾,基本就是这样。
之子归这个事情,你。。。不用我,不给我,不顾我。
后也悔,很明白。
后也处,注释是说忧伤,这个忧伤的介绍,是闻一多的创建,处,最多就是独处吧,这里又没说独,按照处的正常解释,勉强的只能说呆着。
创见。
闻一多,滔滔论证了一番,我就不引了,诗经新解里面有,大家可以看一下,主要的结果,就是,处,通。。病字头加鼠。
字音相同,字义怎么怎么转了一番,对上了,呵呵。
于是,这个忧伤就成了现在的基本定论,我肯定反驳不了,个人意见是。。。孤独。
处,待在那的样子,孤独,个人意见,大家参考。
后面的,其啸也歌。好像很奇怪,怎么还唱起来了?
啸,撮口发声,没什么问题,歌,不一定是开心的情况才唱的,也有哀歌,挽歌,悲歌等等这些。
于是,啸歌是个什么歌,大家又嗨起来了,有的吵。
传统注释,嚎哭。
大家有没有看过农村出丧的时候,很多地方要边哭边唱,有腔调的。
很巧的是,诗经里面,居然就有这个啸歌的词,我们看看。
在小雅里面,白华这首诗: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哦,啸歌,真的是悲歌,是苦情的歌。
具体怎么啸和歌,今天已经无法确知了,只能从传统民俗的遗留里面猜测一下了。
不过,啸歌,伤怀,这个诗就前后一致,算是通了。
你会后悔,你会孤独(忧伤),你会悲泣嚎哭。
哎呦,把人家想的好惨,不过,谁知道呢,从来只见新人笑啊。
诗的作者,不论是男是女,心里的恨意还是很足的。
如果从传统思维出发,我倾向于诗是弃妇写的,一般来说,女人会比较小心眼嘛,会赌咒发誓的说人家过不好啦。。。
哦哈哈,诸位麻麻不要拍我。
好,诗的含义,从江水分流又复合起兴,写之子归,不跟我,不带我,不看我,你后面没好日子过,你肯定会后悔,会孤独,会悲泣。
大家看到没,现在流行的,重要的事情说几遍啊?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啊!三遍三遍三遍!
说是弃妇写,说是男人被甩的写,其实也都通,诸位麻麻就当是小心眼的男人写的,我们男人就当是小心眼的女人写的吧。
这首诗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诸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 17: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驺虞

2015-12-03

诸位好,今天中午的诗经分享开始了。
今天早一点,下午要出门。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驺虞。
驺虞的诗非常短,但是解释还真的费事。
先看原诗: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有人这样断句,于嗟乎,驺虞,差别不大。
我们先看看传统解释,百度的贴给大家。
芦苇茁壮又茂盛,射中五只公野猪。猎手箭法真神奇!
蓬蒿茁壮又茂盛,射中五只小野猪。 猎手本领真高强!
传统解释就是赞美猎手的,驺虞就是猎手。至于怎么是猎手我们一会再看。
我们来看看第一句,彼茁者葭。
茁,从草从出。意思很简单,草长。
葭(jia):初生的芦苇。蓬:蒿草。第一句就是说,芦苇蒿草长的好。
初生的芦苇和蒿草,是在什么时间呢?春天。
春天,我们的老祖宗可是很聪明的,春天是禁止打猎的。礼记里面,仲春,孟春,都禁止干什么,写的非常详细。
毋。。。覆巢,取卵,杀小虫兽这些都不行。
苏魔王妈0401B
1.png

而且,春天是农忙的世界,上古结婚的时间,都避开春天,大家知道在什么时候吗?
孟子里面也讲到,斤斧以时入山林,怎么怎么。
上古结婚,是迨冰未泮的时候,就是开春雪化之前。
呵呵,继续主题。
所以,从正常的上古时期的生活来说,春天,不能打猎。于是,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
我们再看驺虞,是个什么情况?
驺虞,在山海经里面就有这个国名,说这个地方,有一种神兽,尾巴长过身子,可以乘坐,日行千里。。。
后面,驺虞这个东西,就是成了一种德兽。是说它不食生物,不吃有生命的东西,必须是至德的人,才能感召到这个宝贝。
我们的大诗仙 李白同志,用驺虞美化自己。他说。。。驺虞不折生草茎。。。
驺虞,连草的都不折,李白同学用这个表白自己怎么怎么高尚。
在周朝的时候,当时晋国,打仗出征用白虎幡。
解斗,双方罢战,用驺虞幡。
用的就是驺虞不吃生物的品德,大家和平共处。
所以,驺虞,是这种德兽,跟猎人怎么相关的呢?
驺,喂马 ,虞,以前在群里。大家交流过。
其他同学的意见是带上虎皮唱歌跳舞,上面是虎,下面是吴,说文解释是大言,字形是人加口,大声说话。
其他同学的解释是说表示人唱歌,这个说话还是唱歌没法确解,虞,我们就看看应用。
周礼当中,有虞人这个官职,有山虞,有泽虞,管什么呢,砍树,打猎,捕鱼,等等这些跟野外捕捉,采猎相关的事情。
大家看过水浒传,武松打虎这个非常精彩。
武松打完老虎以后的细节,大家还记得不。有记得的,那是真看过了,呵呵。
武松打完老虎以后,酒也醒了。浑身酸软,摇摇晃晃的走下景阳冈。
突然。。。又冒出一只老虎,武松哎呦一声,完了,居然又来,这下打不动了。
然后呢,虎皮下面冒出一个人来,原来是埋伏在山下的猎户。准备打虎的猎户,所以,大家看,蒙上虎皮打猎,这个传统到宋代还有哦。
所以,虞人,最初就是蒙上虎皮打猎的人,然后,转变成管理采猎这些事情的人。
虞姓,也很早了,历史悠久,虞姓的同学鼓掌。
我们再看分歧最大的。。。壹发,五豝五豵这些,含义明确。
虞姬,猎户人家的女儿?呵呵,有可能。
百度的解释,就把。。。壹发,直接给忽略了,就说是射中了,是一支箭发出去射中的吗?
壹发。一支箭发出去,射中五只猪,这个,吹的忒狠,没可信度了。
后人注释也疑惑,这个不可能,于是说是壹是十二,是十二支箭,射中五只猪。。。
介个。。。说起来也有点丢人,优秀的猎手,这命中率也太低了,50%还不到,而且是射猪这么大的家伙。那要是射兔子。。。十二支估计都飞了。
而且,壹=十二,证明起来挺费事的,绕好远,还绕的不清楚。
而且,如果说是壹代表数字,在哪个时期,还真不是这样用的。
诗经里面大把的数字的一,就是一。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等等这些,举不胜举。大家可以自己找找,我就不列举了。
那么这个壹呢,诗经里面也有。
我找一下诗经里面的壹,稍等。
苏魔王妈0401B
2.png
3.png

哎呦,好!
动作快,好同志!
大家看,尤其是后面一篇,壹者之来,后世的注解,主流解释都不是数字,是说:乃,是助词,就是指这个人。
小宛里面的壹,大家想想,壹醉。。。怎么怎么,我们今天是不是还这么说。
一醉方休,一是指量词吗?
所以,还是语助词,解释成一定,必须,比一次更合理吧。
今天大家。。。一醉方休。必须喝到位才行啊。
于是,我们首先看到,诗经里面的表示数字的一,是很明确的一,这个壹,说是数字,未尝不可,但是,表示:必须,肯定,的含义是不是也很好。
一统江湖。
一也是必须,不是一次,对吧。
好,壹,我们基本了解。
再看发,一定就是指射箭的发射这个情况吗?对哦,一定也不是一次的,呵呵。也是表示肯定的含义,必须的含义,一定。
从春季禁止打猎,到这个驺虞,后人注释的时候吧,也知道有很多矛盾,于是需要找出可以调和的理解。
发,后人有说是。。。拨。就是拨开草丛,看到猪了。这个老兄叫高亨,很有名,他其实就差一步。
发,我们从简单的想,发面,是不是从小到大的状态。
发明,是不是从无到有的事情。
发财,发家。。。这些,是不是表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情况。
那么诗经里面,其他诗里面发怎么用的呢?
生民,。。。写作物生长,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大家看到了,就是描写作物逐渐长大。
生根发芽。。。
用在动物身上呢,发育啊。
不知道群里有没有人用过,这个饲料好,猪吃了长的快。。。这个饲料发猪。
五,量词,跟三一样,三五成群,表示多。
哦,我们再回头把整首诗,串起来看一下。
春天到了,初生的芦苇长的真好啊,这些一定能让猪群长的好啊,太棒了,驺虞(保佑啊,驺虞不食生物,暗示这些猪不会死啊)
春天到了,初生的蒿草长的真好啊,这些(饲料)一定能让猪群长的肥啊,太棒了,驺虞。
这个,就是这首诗的理解,跟传统的差别比较大。
大家也别尽信,还是自取。
壹,一的统一,是后来的情况,但是,从语言的遗存,还是能发现,壹的含义和用法,在上古,是不代表数字的。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诸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12: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彼襛矣

2015-12-7

好久没见,今天中午继续跟大家分享诗经。
今天分享的这一篇,是召南的最后一篇,《何彼襛矣》。
何彼襛矣,这一首,是比较隐晦的一首诗,历来各家注释纠缠不清。
我们先看原诗: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再把百度的解释贴一下,参考理解:
怎么那样秾丽绚烂?如同唐棣花般美妍。为何喧闹不堪欠庄重? 王姬出嫁车驾真壮观。
  怎么那样地秾丽绚烂? 如同桃花李花般娇艳。平王之孙容貌够姣好, 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
  什么东西钓鱼最方便? 撮合丝绳麻绳成钓线。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平王之孙容貌够娇艳。
诗的内容不难理解,比较明显的是贵族婚嫁的描写。
第一个问题,就是平王之孙,齐候之子都是谁,什么时候有这个事情,等等,这个是历史学家喜欢考据的事情,我们在这里就不折腾,知道平王,齐候就可以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诗的意思,究竟是纯赞美,还是有讽刺。
传统注释,都说平王之孙,怎么怎么美德,嫁给齐候之子,怎么怎么降低身段,平等相待,有德行。。。等等这一套。
这首诗里面,平王之孙,是孙女,子,是儿子,大家知道即可。
然而,怎么样也绕不过去。。。曷不肃雝?这一问,这个问句,很显然是说怎么不肃穆雍容?再曲解也没别的花样。
于是,再后面的注释,就逐步的倾向于有讽刺的意味在里面,说是:微讽。
到今人的注释,讽刺的意见基本是主流,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诗的背景,大家看看是否有讽刺的意味。
首先是,平王之孙,这个。。。平王是一个什么状况。
大家都知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了取悦褒姒,把周边的诸侯都玩疲了。
这个老兄,跟褒姒有了儿子以后,就想立这个儿子做太子,继承大位,可是嫡长子,就是原来的太子,叫宜臼,也不是吃素的,把褒姒狠揍了一顿。
揍完了,是挺痛快,但是,老爹发火了,还不好直接杀,为什么呢?因为原配夫人的后台硬,哥哥是申候,比较有实力,不能废大老婆,不能杀嫡长子,更不敢惹申候发火。
于是,就把宜臼赶回舅舅家去了,远离权利中心,给小儿子顺利转正了,太子换人。
申候这个舅舅,也是历史著名的引狼入室的家伙。
申候替外甥和妹妹撑腰,要讨个说法,幽王也没什么好说的,为了爱妃和爱子,就干起来了。
申候约了犬戎来帮架,结果,犬戎倒是很猛,把周幽王给灭了,顺手把都城给洗劫一空。
周幽王,褒姒和太子全部没了,宜臼继位,就是。。。平王。
这个平王,是周朝衰落的转折点,他的上台,标志着春秋时期的开始。
他没办法在镐京住,犬戎太猛,天天骚扰,于是迁都到洛阳,东周开始。
平王的时候,周朝中央政府弱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宜臼登基,可是,有另外一派,跟申候不对付的,一个是申候引狼入室毁了首都,大家都不满,另外不希望申候坐大,于是,把幽王的弟弟,扶起来也做周王。。。
这个两王共存的局面,居然。。。维持了10年,平王根本就没办法。
平王干的一个著名的降格的举动,就是跟郑庄公交换人质,大家学古文,郑伯克段于鄢,几乎是第一篇。
这个平王,居然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郑庄公那当人质,于是,中央政府,彻底没戏了。
从此,周朝的中央政府,就是变成了招牌,谁用谁就拉上,不从不行,郑庄公几次组织联合国军,都用平王招牌,其他诸侯乖乖的来。
可是,平王自己很不爽,他要组织联合国军教训一下郑庄公,号召发出去。。。没人来,真叫欲哭无泪。
这段历史很搞笑,平王硬着头皮亲自出征。。。郑庄公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最后。。。。
给大家留给悬念,自己翻书看看,扯远了跟本诗没关,呵呵。
周朝,从平王开始真正衰落,中央集权彻底没权威了。
到后面,还是老办法,和亲,拉后台给自己撑腰。
齐国,就是当时的东方大国,而且是周公的地盘,是中央政府的嫡系分支,看起来应该能靠得住。
先说诗,有空再吹历史,呵呵。
中央政府,当时的跟诸侯的联姻,政治目的是最重要的,齐候,是二等爵位,像郑庄公这种公爵,是联姻对象,可是。。。
形势逼人,谁看起来能拉兄弟一把,就跟谁联姻吧。
侯爵什么的,这些都是浮云了,公爵人家跟你不对付啊。
这个,就是当时的历史背景,平王之孙,就是平王儿子。。。庄王的女儿,应该嫁什么样的对象,是有规矩的,可是。。。
如果这首诗,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看,是不是有点启发。
我们再看原诗的内容:
大家要注意一下,这首诗不是一个人的口吻,有问有答,基本上就是出嫁时候,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的样子。
第一句,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一个小常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今天我们已经不这么细致了,可是老祖宗却是认真的很。
今天我们形容花的鲜艳什么的,都是。。。华美,华丽,这些。
华字,本身是指树上开的花。
那地上开的花,那些草本的花,是用什么字?诸位猜猜。
猜不到?白居易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草本花,成片的,用荣来形容。
所以,古人说,荣华富贵,是随便组的词吗?
华,是树上开的花,高于地面草花,贵呢,是人的地位高于其他普通人。
所以,华贵。
1.png
2.png
3.png

诗的第一句,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之车。。。王姬是有身份的,华贵的人,诗里面问的,怎么不是肃穆雍容的样子啊,可是却没有贵的气象。
第一句就是很明显的路人指指点点的样子,议论纷纷的说辞。
先是说,服饰美丽华贵像唐棣的花,可是。。。不怎么像王室的身份的排场。也有解释说是指车帷华美。
第二句,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两个新人倒是挺不错。
从第二句来看第一句,何彼襛矣。。。解释成形容车帷,不是很合适。
平王的孙女,齐候的儿子,漂亮啊,如桃李花开。
第三句,还是旁观者的口气。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这个形容有点费解,钓鱼用什么啊?丝线搓成的钓鱼线啊。
这个就是说,大家在议论这种政治婚姻的时候,在打比方。
哎呦,就是形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啊,所以,两股丝拧成绳,才能用来达到钓鱼的目的啊。
形容双方都有需求,所以,就拧到一起了哦。
什么地位身份的,能钓到鱼(达到目的)就行了。
最后一句,如果我们替旁观者加一个尾巴,就是。。。齐侯之子,平王之孙。。。哎,这两个年轻人哦,啧啧啧。
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反正就这么回事了,各取所需。
诗的含义,就基本揭示到这里,大家参考。
是否合理,见仁见智,呵呵,我是给大家一点参考。
具体的字,诗里就两个,禯,雍。
禯,从衣从農。说文的解释也比较到位,我也没看到更好的解释,从農的字,为何都有厚的含义,我也在琢磨。
燶,濃,穠这些。
雍,是简化以后的,大家看说文,就是从鸟的样子,估计跟上古的部落的图腾有关。
或者大家想想印第安人,很多酋长头上都有鸟毛装饰的冠。。。那种很庄重的样子。
4.png
上面介绍的犬戎,是中原人的蔑称,人家的部落图腾是白狼,很帅的。
也很猛的,戎人骚扰中原,历代不绝。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11: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柏舟

2015-12-8

诸位好。看了一下早晨的内容,申爸讲到了唱歌这个事情。
想起了诗经的音乐性问题,以前看到诗经的音乐性的研究,也很有趣,简略介绍一下给大家。
关于这个发声的问题,跟音乐也相关,跟民风和地宜相关。
好,今天跟大家开始的是,国风里面的邶风的部分。
呃。。。要说的太多。。。呵呵,现在诗经里面的内容,我已经开始发愁了,诗都越来越长。
很多诗一天一小时,两天都讲不完,只能挑重点的介绍一下,激发大家的上进心,呵呵。
大家知道,远古时期,最终的乐器都是打击乐,钟,鼓,磐,磬这些,这个是技术手段自然进展的结果。
复杂的乐器,丝,管,这些,需要共鸣腔,需要丝管的选材和加工,都是精细的技术活。
所以,大家看诗经里面,三章,四章,五章的为主,三章四章的非常多,大家都唱流行歌曲,有没有发现,流行歌曲大部分都是三段式样的,主旋律以后,变调再来两遍就完成了。
所以,千古之下,今人跟古人,在音乐的问题上,选择是一样的,歌,最合适的就是这种式样。
诗,从前面最简单的,复沓的样式,就是最初的口头民谣的样式,逐步发展
大家看到前面的一些是,什么。。。采采芣苡,麟之趾,等等这些,都是一段词,改一两个字,反复的唱。
跟今天很多地区的民歌还是一样的,这种都是诗发展最初的风貌,口语化,便于唱和,节奏很鲜明。
再发展,复沓就不够精致了,文化人就逐渐的要改改,水平要提高了。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一首。。柏舟,就是诗歌发展史,非常重要的一首作品。
艺术性完全脱离了。。。歌谣的初级阶段,是真正的诗,后人研究诗歌,这首诗都是一个标志性作品。
柏舟,比喻繁多,一层层展示,出来一个又接一个,明喻暗喻都有。
句式上面,排比句,取代了以前的复沓的句式,气势完全不同,所以,大家看小朋友的作文,会用排比句,就是一个标志,呵呵。
在用词,造句,文气的贯通,等等各个方面,都成就很高。
后人研究,柏舟,对屈原的离骚,产生的是直接的影响,尤其在比喻运用,文章的句式,文气等方面。
这个内容,大家有兴趣可以再深入的去看看。
我说后面的诗,难讲,就是这些方面要体会,内容确实涉及到各方面,我们就慢慢来吧。
孔子评论,说诗经里面,郑声淫,这个淫,不是乱,很明显是说郑国的音乐,淫。
怎么音乐是淫呢?
我们再看孔子推崇的音乐是什么?
孔老师在论语里面说。。。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候人,郑声淫,候人殆。
他喜欢的一整套东西,都列出来了,用夏朝的历法,坐殷人做的车子,穿周朝裁缝做的衣服,听就要听交响乐,呵呵。
这个生活理想跟我差不多:坐德国人的车,用英国人管家。中国人做厨子,娶日本老婆,听爱乐乐团的演奏。。。呵呵。
反正基本都是做梦了,千古同梦。
郑声,淫,就是郑声。。。在乐曲中有很多的技巧,新乐器,新音阶,装饰音等等,表现出“不正”。
跟钟鼓,这些节奏性很强的音乐比较起来,轻熟圆滑流畅,所以,是当时的流行音乐。
对语言来说,多用钟鼓的这些地方,发音肯定入声多,比较硬,歌咏都是配合起来的,大家想想,其他的地方大家再琢磨一下。
诗经里面,四言诗是主体,都是很整齐的句式,后人研究,就是跟钟鼓的伴奏相配合的。
闻一多研究:卫之乐常用弦索与竹管。凡是以鼓为节的配乐诗多是齐言,而配管弦的诗则以长短句为多。
诗的音乐性,和诗本身文学性质发展的大致情况如上,有兴趣诸位可以继续钻研一下。
在讲柏舟之前,还得再把邶,鄘,卫,这三个地方的历史背景介绍一下,有助于理解。
近些年,考古文物出土了很多宝贝,其中,很重要的,是孔子论诗的竹简出土。
现在好像藏在上博。有几十根简,上面记载的孔子对诗经的诗的点评。
基本都是一语中的,非常精辟,可以说是从文学性研究诗歌的发轫,非常珍贵。
对邶风,孔老师,就一个字:闷。
这一个字,可以产生多少博士哦。
孔夫子确实对教育产业有重大贡献,这几十根竹简。。。得创造多少GDP!为什么邶风就是:闷。这个不是今天说的郁闷,而是愁闷。
我们今天估计只能把这个闷的背景说说了。
大家都知道周朝是文王武王两代人,灭了商纣王以后,得了天下。
可是,历史上,这个商纣王可是很牛的一个人物,多次东征西讨,征服多个邦国,曾经帅象队出征荆楚地区,武功很盛。
殷人的文化科技也高度发达,人口和地盘都很大。
晚期纣王是昏聩了很多,众叛亲离,所以,武王伐纣的时候,牧野一战,军队就散了,这老兄,穿上宝玉做的衣服,自焚了,也是很刚烈的一条汉子。
这个武王伐纣,从两个国家的对比上来说,基本就是蛇吞象。
对商人的其他地盘,众多的臣服的邦国,基本上没有能有效控制,只是纣王被干掉了,可是,人民众多,地盘广大,周人是掌控不力的。
于是,只能采取重点监控的办法。
把商人的首都,大邑商或者叫天邑商,分成三个特区,安排三个大臣监管
三个特区,就是邶,鄘,卫,三个大臣就是管叔,蔡叔,霍叔。
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管理殷人的遗民,还过他的小日子,等于是一国两制,殷人还是听武庚管理的。
武王是有周公,召公,姜太公,这几个能臣辅佐,可惜,死的太早,好像灭商没两年就死了。
成王上台,年纪太小,大事都是周公做主,武王一死,周人的内斗就开始了,权利斗争就是这样的规律,老大一死,宝座就开抢。
周公很谨慎,可是,管,蔡这几位有想法,天天造谣,说周公要图谋不轨
呵呵,没错,开始乱了。
管蔡霍,居然联合了武庚 一起造反。
从斗争的正义性上来说,他们是不应该跟武庚联合,可是自己的力量也不行,武庚乱起来,管蔡可以算火中取栗。
周公把召公,姜太公召集起来,推心置腹的谈判,得先稳定大后方,不能革命根据地出问题。
取得他们的支持,周公决心解决叛乱分子加上殷商遗民问题。
尽起西土大军,东征管蔡和武庚,呵呵,听起来像指环王的情节。
西土,东土,大小邦国,选边站,开打。。。估计指环王作者读过中国历史。
周公这一次战争,从打掉管蔡开始,灭了武庚,也有说武庚跑的北边朝鲜去了。然后,东进直打到徐州和江苏沿海,灭了淮夷等夷族的邦国。最后掉头,打到山东,最后被灭的就是前面说过的。。。奄国。
奄国当时实力很强,周公是先弱后强,逐步扫平。
这次东征,打了。。。三年。
殷人被分成七个(记不准了)区域,分别监管,周人,这才算真正建立了统治。
邶鄘卫三个特别行政区,最后,都并入了卫国,存在时间都不是很长。
所以,邶这个区域,殷商遗民为主,在武庚战败后,被无情镇压肃反,是比较痛苦的。
孔子说。邶风,闷,很清楚的反应了这个区域动荡,反复,民生愁困的情况。
同时,也就明白,这个地区的诗歌,为何都很压抑,忧郁,尤其是殷商遗民里面的官员的诗,都是这种情绪,就不难理解了。
柏舟,这首诗的隐忧的情绪,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更有助于大家的理解。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诗的具体内容,明天再继续吧,呵呵,说的太多。
谢谢诸位,明天讲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1 15: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柏舟

2015-12-9

诸位好,都开吃了没,今天继续完成邶风第一首,柏舟。
昨天介绍了西周早期的周人和商人的斗争史,大家可以知道,当时邶鄘卫这几个地方当时的大致情况。
原诗如下:
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清人姚际恒评论这首诗,从写作的角度来评论,说此诗:体极宽,而结构极紧。 就是说,从文学角度来考察,这首诗,看似东一句西一句,可是,无不紧紧围绕着:隐忧,这样的一个主题,而且是层层围绕,化不开的忧愁。
这是欣赏这首诗的第一个帽子。
另外一个后人评价说此诗开离骚的先河,怎么说呢?就是。。。作者或者诗的主人公,怀才不遇,被小人攻击,忧国忧民的心不能抒发,作者跟屈原的境遇一致,忧愤一样,心是通的。
这是欣赏这首诗的第二个帽子。
这首诗开了中国忧愤诗的先声,后人多有模仿。
第三个,是这首诗的写作水平非常高,明喻暗喻层出不穷,而且让人不知不觉,毫不生硬,句式也是脱离了复沓,排比运用非常好,把忧愤的心情推波助澜的展示出来。
好,以上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考察此诗,还有其他一些点,我们讲解的时候慢慢引入。
我们再看一下百度的翻译,帮助理解,至于翻译的准确与否,我们讲解的时候再看,百度的这些内容不知道是怎么上去的,很多问题,不纠正会耽误很多人。
荡起小小枯木舟,随波漂浮在中流。 
心烦意乱难人睡,内心深处多忧愁。
不是想喝无美酒,也非没处去遨游。
我心不是那明镜,不能一切尽照出。
虽有骨肉亲兄弟,要想依靠也不行。
也曾对他诉苦衷,惹他发火怒冲冲。
我心不是一块石,不能随意翻过来。
我心不是一张席,不能随意卷起来。
举手投足要庄重,不能退让又屈从。
心中忧愁加痛苦,得罪小人气难消。
遭受痛苦深又多,受的侮辱也不少。
静心细细前后想,捶胸顿足心里焦。
太阳月亮在哪里,为何有时暗无光。
心中忧愁抹不去,就像一件脏衣裳。
静心细细前后想,恨不能奋飞高翔。
翻译的如上,总体来说,隐忧的情绪还是出来的,我们一段一段的看。
关于此诗的内涵,传统解释也分几派,一种是说妇女被抛弃,找自己的兄弟倾诉,碰到兄弟发火,无人怜悯,自己哀怨的情况。
另外一派说,是仁人被群小攻击,一片丹心不能被认可,忧愤的诗。
现在人的主流意见,是指仁人为主,里面的威仪棣棣几句,用在女人身上不可能,所以,我个人是从仁人怀才不遇的解释。
后面诗分享完,再结合前面介绍邶鄘卫的历史背景,大家再琢磨一下,诗人是什么情况下写的这么忧愤的诗。
先看第一段: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柏舟,古人写树,写物品,尤其是写舟,都是会把什么树写出来,学者研究说,这个说明那个时期的舟,是独木舟为主,后世组装的舟,就没法写木材名称了。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第一句,暗喻起兴,形容自己茫然无所归依,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样子。
再次提醒大家,诗经里面的诗,起兴都没有随便找个东西说的,跟诗的内容密切相关,有学者就专门研究起兴和诗的关系,也很有看头。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第二句就来了,起兴那种茫然无措的状态为何?因为自己有隐忧,这个是第一层,点出主题,但是还没说明,是什么隐忧?
第一句荡开一笔,好似劈空而来,好似无所谓,暗喻,为虚,第二句,就描写自己的状态,说了自己睁着眼睛睡不着啊,忧愁,为实,虚实相生。
第二句出来,第一句就有了着落,不是无所谓的一笔了。妙不妙?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这一句又闪开了,什么隐忧?不说,又荡开一笔,说,不是我没有酒啊,不是我不知道借酒浇愁,不是我不会载酒泛舟去遨游。
我难道不知道可以载酒泛舟,借酒浇愁吗?这一句,看似跟前面不搭,可是,紧扣隐忧,翻出一层,写自己的心境。
实际上说,酒也好,游乐也好,都解不了我的愁。
短短第一段,三句,虚实,明暗,远近,情景,都有了,而且似断不断,外松内紧。
大家看,这样的写作水平,跟前面的那些诗,是不是高出一大截?
诸位,要认真学习我们这位无名的大诗人,值得佩服。
第二段: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明喻,我的心不是镜子,丑的美的都能包容。这一句跟起兴第一句一样,好像又是凭空而来,刚刚冒头说自己隐忧,怎么有冒出来这么一个比喻。
好,跟第一段一样,后面就是实写,把虚的给落实,把自己的处境逐步揭示。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这一句就把上面的落实,怎么说?我的心就像镜子,那么多丑恶的事情,我是看的清清楚楚,想找自己的兄弟倾诉,可是。。。兄弟也靠不住啊。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念叨着要去跟兄弟倾诉,可是,触了他的霉头,惹他发怒了!
有的解释是说去跟兄弟倾诉的时候,正好碰上他发火,就是:逢,碰上。
可是,如果是好兄弟,正在发火也不要紧,不是因为自己发火,那么等兄弟火下去,再谈就是。
可是诗里,明确的说。。。亦有兄弟,不可以据。就是这个兄弟,也不理解自己,不能给自己一些安慰和依靠。
这第二段,大家看,诗人依旧没有点明自己为何隐忧,而是荡开笔,写自己被这些丑恶的事情堵的难受,想找兄弟倾诉,可是兄弟不理解,自己真是苦闷无处说,处境孤独无依,让这隐忧更是无处化解。
看似跟隐忧无关,其实紧扣主题,毫不松散,而且换了角度,描述自己的处境,不直写隐忧,可是我们,是不是更清楚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好,第三段: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实写,众人浊浊而自己独清,众人谔谔而自己独醒,自己的担忧和顾虑,也惹恼了一群小人。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这群小人,流言蜚语的攻击我,让我蒙受很多侮辱。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静言,沉默了,自己反省思考,睡不着,想不通。
寤辟有摽。。。寤,醒着,睡不着,辟,最初字形是砍头,是刑罚,然后是引申为打开,开辟这些含义。
有摽,很难解,历来注释都说不清,反正我看的注释我不满意,从以前的摽有梅来说,就已经纠缠了。
我是从辟,然后联系前后,作者显然是压抑忧郁的心情,没有想通,所以,我不认为是捶胸拍头什么的,就是想不通,诸位自取。
这一段,从自己的处世和思想深处再描写,群小觏闵,让自己受侮,隐忧没有化解,还更加的困难。
层层围绕隐忧,没有点破,而是虚实相应的手法,从外围落笔,写兄弟,写群小,写孤立,写受侮。
真是古人的点评,体极宽,而结构极紧。
最后一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段,就像秤砣压千斤,前面写的这么精彩,收束该如何做?隐忧有没有点破?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这一段,第一句,得费点口舌。
日居月诸,居,诸,翻遍诸家注释,都是语气词,虚词这样的一笔带过,太对不起老祖宗了。
这么精彩的诗,哪有一个字是废话,虚头巴脑的填空的。
这个问题也折磨我很久,打破砂锅,是看周易。
写日月,这个是简单的。。。日啊,月啊,呼天抢地吗?
诗里处处明喻暗喻,这里,日月这么大的意象,会是这么简单吗?也许是我想复杂了,不过,还是想想。
更何况,后面跟的。。。胡迭而微,明确的是说,日月怎么变小了,不亮了。
写日月,用居,诸,那么,居诸就是大问题。
我一开始查周易,想看看二十八宿,等等古天文历法里面有没有居,诸,是方位还是什么。
没有,天文里面没有居,诸,这些。
那就从字义上再看。
居,诗经也好,其他先秦古籍,就是。。。在哪里的意思,没别的,居于什么什么。
诸,字形看,几种说法,跟者,煮,渚,这些相关,也不太贴(诸位有空可以自己查一下)。
再翻书,举直错诸枉。。。诸,把什么什么加于之上。
除了诸位之‘诸’,还有这样的用法。
那么,日居诸月,胡迭而微?
通不通?我们再看。
微,通亏。。。亏指日月蚀。
胡迭而微,日月交替着亏?交替着昏暗不明?这个不可能啊。
月亮每天都在变化,这个可以,太阳几十年也没一次亏的问题啊。更不可能迭次或者交替了。
再翻,居然看到。。。胡叠而微。
迭,有加的含义,迭次。
好,我们再看,日居诸月,胡叠而微!来了!
这个是说日蚀啊。
古人认为太阳和月亮是两个发光体,不明白月亮是反光。
这句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叠在一起。两个都是亮的,怎么会变黯淡了呢?
这句是暗喻,领导人啊,你们平时是很英明的,怎么现在糊涂了呢?
日月,暗喻。
暗喻什么?肯定不是小老百姓。
太阳加于月亮之上,两个怎么逐渐变暗了,失去光芒了呢?
隐忧,在这一个暗喻里面,点题了。
我们再想想邶这个地方的形式,这首诗,大致可以推断,是一个大臣,为自己的部族的前途、形势忧心忡忡。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这个大臣,是很有威仪的,凛然不可侵犯的。
诗的作者,形象和洁身自爱的操守,在这八个字里面,写的清清楚楚。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人,最后,用日月无光,暗喻领导人的糊涂,自己的忧心更加沉重,就像衣服的污迹一样显眼,一样无法去除。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最后的结尾,沉思默想,无法可以脱离这样的地方,难道能长翅膀飞走吗?
隐忧无法解脱,无路可去,只能眼睁睁看着,一起沉沦。
不能奋飞,四个字,把诗人挣扎的内心,跟群小的斗争,最终都归于失败,垂下翅膀,无可奈何的境况,做了一个沉痛的哀叹。。。不能奋飞!
最后一段,日月无光为暗喻,忧愁如脏衣不能洗,明喻,处境如笼中鸟不能奋飞,明喻。
整首诗,在哀叹当中结束。
我要出门了,呵呵,现在出门已经有点晚了。还好,基本讲清楚了。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一些理解,观点,大家自取,参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1 15: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悼亡诗

201 5-12-11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首具有开创性的诗。。。悼亡诗。
诗经里面,有几首悼亡诗,前面讲过一首是秦国人哀悼三良的,悼念夫人的,有两首,今天一起跟大家介绍一下。
先看绿衣这一首。看看原诗: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还是老规矩,看一下百度的翻译。
西妈欠了一堆债,也不还了
绿外衣啊绿外衣,绿外衣里是黄衣。心忧伤啊心优伤,忧伤何时才停止?
绿外衣啊绿外衣,绿衣下面是黄裳。心忧伤啊心忧伤, 忧伤何时才淡忘?
绿色丝啊绿色丝,丝丝缕缕是你织。我心思念已亡人, 使我不要有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寒风吹拂凉凄凄。我心思念已亡人,你仍牢牢系我心!
这首诗的注释,历来都认为是悼念自己去世的夫人。
诗人抚摸着夫人亲手做的衣服,哀痛不能自已,念出了这首凄惨的悼亡诗。
起兴就是写实,直抒胸臆,正所谓。。。睹物思人。
绿衣啊绿衣,唉,配的是黄里,我这忧伤的心啊,怎么才能停止。
绿衣啊绿衣,唉,配的是裳,我这忧伤的心啊,怎么也不能淡忘。
第三句,传统注释有问题,我们来解读一下。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绿衣啊绿衣,丝丝缕缕是你亲手做。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想念我的故人(逝去的你啊)。
俾无訧兮!,传统注释是使我不要有过失,跟前面不搭了。
注释拐弯抹角的说,是因为夫人衣服做的好,使我没有丢失礼仪,没有穿错,这个是第一种。
还要就是上面发的注释,看到衣服,提醒我不要犯错误等等类似的含义。
先不说。。。俾无訧兮!并没有。。。我,我们从字义分析和上下文的意思来看。俾,字根是。。卑,解释是。。。执事,就是地位低微干活的,卑微,卑贱等等。
大家看。。。俾,婢,这两个字,是不是一样的,无非是偏旁后来有变化。
读音都一样。
我们再看这个:訧,字根是。。。尤。
尤,我们介绍过,弓身努力使劲的样子,忧,心揪着不能平静那种状态。
訧呢?注释的核心含义是怨言,抱怨,引申是过失,核心字根的含义没变,语言不平静。
所以,这句话,结合上面的一句,大家再看: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绿衣啊绿衣,丝丝缕缕是你亲手做,大事小事你都操劳,任劳任怨没怨言。
这一句是说夫人的操持家务,贤惠,亲手缝制的衣服,持家做事,勤勤恳恳无怨言。
这个才是作者的表达,上面那些使我没有过失等等,怎么会拐那么个弯子。
作者从夫人亲手缝制绿衣黄里,黄裳,看到密密的针脚,包含着对自己的关爱,眼前浮动的是夫人勤劳的身影,贤惠的夫人,任劳任怨,从不抱怨啊。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絺兮绤兮,诗人身上的衣服还很单薄,凄凉的寒风吹在身上,手里拿着夫人亲手缝制的衣服,不由得想起,以前这些都是她替我操持的啊。
都是夫人替我准备好的啊,可是。。。她,没了。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我的亡人,永驻我心!
实获我心!。。。这一句的翻译,不是牢牢抓住的的心。从第一句第二句的,怎么能停止悲伤,怎么能淡忘悲伤,到最后一句。诗人抚摸着夫人留下来的亲手为自己准备的衣服,长叹唏嘘,永不能忘啊。
这样的诗意理解,才能把作者的深深的哀痛,传递出来。
想忘。。。但是,怎么能忘没呢?这样的深情怀念,何其感人。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我的亡人,永驻我心!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高潮,可以想见诗人已经涕泪交流。
诸位,你们被感动了吗?
是的,这首诗,越读越难受,我也很不愿意讲。
百度的解释,传统的注释,我基本都不满意,根本没传达出来诗人的深情。
这样一首感人肺腑的悼亡诗,我们需要认真体会。
这篇悼亡诗的开山之作,也是一座高峰。
好,上面的理解,一家之言,诸位参考。
个人认为,俾无訧兮!这一句,传统注释是有问题的,诗意就出问题了,最后一句实获我心,是高潮,翻译也太差。
诸位还想看吗?另外几首悼亡诗,今天让大家都流点眼泪?
我是昨晚把几首悼亡诗都看了一遍,难受,如果继续。。。大家要忍住。
诗经里面另外一首非常凄惨的悼亡诗,是:葛生。是哭坟的诗,很痛。
原诗如下: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诗意比较浅显,可是哀痛很深。我们姑且断定是悼念自己的夫人。
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她孤独的居处?
谁来陪伴她孤独的长眠。。。谁来陪伴她孤独的白日。。。
日月如梭,百岁之后,我来陪你,百岁之后,我来伴你。
这一首诗,后世袁枚的祭妹文。。。
大家看,祭妹文最后一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直是不忍猝读。
这一句接在葛生的最后。。。我且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葛生,这首诗,哭坟,也是开山之作,一座高峰,后人真的无法超越了。
后人再写,用格律的手法这些,跟上面两首比,跟袁枚的直写回头比,感人的程度确实要弱了很多。
好,我们再看后人的几首脍炙人口的悼亡诗。
估计是诗经的这两首,离大家太远,解读的也有问题,所以,大家知道的反而少。
元稹的几首悼亡诗,很有名,大家都知道的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用词用句都很工整,华丽,流传也很广,诗是好诗,可是。。。却达不到感人肺腑的境界。
再看看他的另外一首诗里面,这一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跟绿衣的绿兮衣兮,汝所治兮,诸位对比一下,元稹这一句脱胎于绿衣的痕迹很清晰。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轼的这一首,也是脍炙人口的。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一句:如果你再见到我,怕是认不出来了吧,我也老了。。。尘满面,鬓如霜。
唉,岁月何曾饶过一人。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这两句,春天来了,兰草年年吐芳,可是你走了,永远不能再还。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悼亡诗——沈约·南朝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屏筵空有设,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嗯,一片伤心画不成。
纳兰性德,也是大写手,他也写了几首悼亡诗,他的夫人也是很让他难忘的。
他二十岁,娶了十八岁的卢氏,很恩爱。
可惜,结婚三年就走了。
他想念夫人,梦见了夫人托梦,梦里面留了一句诗给他,他写在词的小序里面。就这一句,就很感人: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纳兰的词,很工整,华丽,我个人。。。还行,他最出色的的不是悼亡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
年华易逝,好梦由来容易醒。
西妈-冀-0210G
纳兰性德  菩萨蛮  回文
客中愁损催寒夕
夕寒催损愁中客
门掩月黄昏
昏黄月掩门
翠衾孤拥醉
醉拥孤衾翠
醒莫更多情
情多更莫醒

还有其他几首,改天找机会再交流。
他悼亡的比较出色的是这一首。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清·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
  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大家看这一句。
跟绿衣的脱胎,,情绪上,是不是一脉相承。
还有几首著名的悼亡诗,给大家一并帖出来,体会一下。
名人的爱情故事,比较著名的还有陆游的爱情悲剧。
他直到84岁死前,还去沈园,故地重游,去看当年跟唐婉的题诗的地方,不久就去世了。
陆游多次到沈园,每次都留下诗句,红酥手,黄藤酒,这首词,大家都应该熟悉的。
先把贺铸的这一首,帖给大家。
鹧鸪天——贺铸·北宋  
重过阔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的这一首,和唐婉的,也是千古绝唱。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再看看陆游到沈园的题诗。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唐婉已经走了四十年,沈园的柳树也老了,都不再飞絮了。
我这孑然一身,也将入土了,走之前,再来凭吊最后一次,撒几滴浊泪吧。
文字平实,看似平淡,也是很痛啊。
81岁的时候,去沈园,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不堪幽梦太匆匆。。。从来好梦容易醒
好,今天把时间里面两首悼亡诗,跟大家介绍了一下,顺便,也介绍了几首著名的悼亡诗。
袁枚的祭妹文,很长,上面发的最后一句,让人受不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不要影响大家上班的情绪。
谢谢诸位,有点伤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5 14: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燕燕

2015-12-14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一首,是邶风里面的。。。燕燕
这首诗也是要费点劲,有点曲折的说法,要认真介绍一下,先看历史背景
邶鄘(bèi,Yōng)卫三个地区,在历史上是曾经三个不同的特区,武庚叛乱之后很快就被合必了,基本都是卫国的地盘
所以,虽然是邶风的是,写的还是卫君的事情
大义灭亲的词,就是从这次的故事里面产生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
史记记载,卫庄公,娶了齐女做夫人,感情不错,可是无子,于是又从陈国娶了姐妹两个来做夫人,妹妹生了一个儿子,叫。。。完。。。就是公子完,这名字就不吉利
公子完很小,母亲就去世了,于是,这个儿子就托付给齐女这个夫人来照顾

后来卫国发生一系列的叛乱,大臣石腊把自己的跟随叛乱的儿子(石厚)给杀掉了,国人赞誉他是大义灭亲,成语就是这里出来的
诸位有兴趣可以看看

这个是第一个历史背景,之所以要交待,因为传统注释都是把这个故事指实,说是诗产生的背景

下面我们看一下原诗,然后再解剖一下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从这几句很清楚的看出,这是一首哀诗,很伤心的,那么,究竟是为什么这么伤心呢?

传统注释,是说,齐女送公子完的母亲回国,很伤心,这个是第一种说法

后来流传的一种解释,是从。。。之子于归,这一句出来,说这一句是出嫁的啊,那么,是谁送女儿出嫁吗?因为最后一句是。。。以勖寡人,这个是国君送女儿出嫁的,父亲送女儿远嫁,伤心痛苦

我也被这个注释,,,误导了好久,一直都想着,这么伤心,女儿出嫁,群里的妈妈们,出嫁的时候,父母有哭的这么惨的吗?呵呵

但是,这个解释,很多不通,后来,又说是哥哥送妹妹出嫁
又奇怪,哥哥送妹妹,包括父亲送女儿,感情再深,结婚也是喜事,而且是结婚出门,还没有说过到很惨的情况,怎么就哭的这么伤心
那么,第一种传统注释,庄姜---就是齐女,大夫人,送这个公子完的母亲,是不是就不通?是什么情况送公子完的母亲
问题出在。。。之子于归的用法,和寡人这一句,很多人认为这个地方不通,所以,第一种注释被否定
好,我们看原诗,再把注释贴出来,大家参考,然后我们再分析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燕子燕子飞呀飞,羽毛长短不整齐。 姑娘就要出嫁了,远送姑娘到郊外。 遥望不见姑娘影, 泪如雨下流满面!
燕子燕子飞呀飞,上上下下来回转。 姑娘就要出嫁了,运送姑娘道别离。 遥望不见姑娘影, 久久站立泪涟涟!
燕子燕子飞呀飞,上上下下细语怨。 姑娘就要出嫁了,运送姑娘到南边。 遥望不见姑娘影, 心里伤悲柔肠断!
仲氏诚实重情义,敦厚深情知人心。 性情温柔又和善,拥淑谨慎重修身。 不忘先君常思念, 勉励寡人心赤诚!

翻译是百度上的,是说国君送女儿出嫁的情况,这个闲参考,大家理解原诗的词句有点帮助

我从世界诗经大会的论文集里面,终于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新解,而且,让我眼前一亮,还是比较能让我信服的

传统注释大家都知道了,下面,我就把看到的新解给大家参考一下
先从简单的入手,什么是寡人?
大家基本都知道,传统说法,就是寡德之人。。。
是一个自谦的说法,对吧
可是,恰恰相反,孤,寡,是绝对的不自谦的,所谓寡德之人,是后世的儒生给大王送高帽。拍马屁的
这个寡,孤的说辞,清朝,龚自珍,这个老兄很有眼光,一语道破天机
龚自珍老师说:寡者,无二无匹,孤,也是无二无匹
至尊无匹之人,才能称孤道寡!
大家就明白了,帝王这些都是至尊无匹的。。。
先秦时期,国君自称。。。寡人,国君的嫡夫人,就是大老婆,自称是寡小人
一个是男人的至尊,一个是国家里面女人的至尊
大家再看左传或者先秦典籍,国君与臣下对谈,对自己基本称呼是吾,我
很正式,很严肃的情况,是称自己为。。寡人
实际上,用现代白话来说,寡人=一把手
一个单位,一把手有没有两个?呵呵,也是一个小小的。。。寡人哦
用词不同,含义则一,千古未变,老大都是独一份的那个,只能是。。。孤,寡
好,先把寡人说清楚,就是,寡人不是只能男人用,女人也能用,谁能用?就是庄姜---大夫人这样的身份可以用
我们后面在诗经其他篇章里面还能看到,。。。刑于寡妻,这样的说法。。。寡妻=嫡夫人,大老婆
然后,我们也知道这首诗是一首哀诗,怎么一个哀的情况呢?
我们知道公子完的母亲早死,把儿子托付给了庄姜
这个是诗的大背景,我们再细看诗文,我前面跟大家介绍过,事件的起兴,没有随便找一个就写的,都是跟诗的内容密切相关的
这首诗,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三段用燕子起兴,最后一段写实
燕子起兴,是什么一个情况
我们从礼记里面,可以看出一段端倪
稍等,我找一下原文
礼记,三年问这一篇,就是问三年服丧是什么原因的,这一篇里面,
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愛其类;今是大鸟兽,則失丧其群匹,越月逾时焉,則必反巡,过其故乡,翔回焉,鸣号焉,蹢躅焉,踟躕焉,然后乃能去之;小者至於燕雀,尤有啁噍之顷焉,
说,天地之间,有血气的这一类,乃至鸟兽,如果丧偶失群,都会到原来的地方徘徊鸣嚎,踟蹰不行,小的如燕雀,也有啾啾鸣叫以表示哀痛
我们再看燕燕于飞的起兴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翔回焉,颉之颃之。。。踟躕焉,下上其音。。。啁噍焉
大家这样一看,就明白,燕燕于飞的起兴不是随便写的,是用鸟兽失群丧偶的悲鸣,踟蹰的状态来比喻诗的主人公,庄姜,送公子完的母亲去世,入土的哀痛
就像前面介绍过的,交交黄鸟,也是一样的用法,通过黄鸟不飞不鸣,来衬托哀痛
好,我们继续看。。。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这一句,之子于归,我们先放一下,争议比较多,我看后面

送于野,很奇怪,古时送人,送女儿出嫁,不送到大路上,送到野地里,这个也太凄惨了吧
尤其如果说是国君送女儿出嫁,肯定是车,送于野,不合常理
那么如果是哀诗,又指实是庄姜送托付孤儿给自己的姐妹,那么野,合不合理呢?
还是在礼记里面,祭义这一篇,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骨肉毙于下,是为野土
哦,如果是送于野,从丧礼的情况来看,是庄姜送姐妹送到下葬的地方
后面跟上涕泣如雨,这个就很合理了
那么瞻望弗及呢?是眺望到看不到了?
还是在礼记的问喪这一篇里面
辟踴哭泣,哀以送之。送形而往,迎精而反也。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其反哭也,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得也。
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大家看,古人送葬,送别的时候,舍不得亲人走,要多看几眼,望望然、汲汲然。。。就要看不到了
今天人也是,合上棺木,送走灵柩的时候,还是要看最后一眼。。。望望然、汲汲然
瞻望弗及,就是形容庄姜看着托孤的姐妹就要入土了,唉,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瞻,今天用这个词,还是一样,一点喜庆的含义都没有,瞻仰,瞻视
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送托孤的姐妹去墓地,就要永别了,再也看不到了,想到这里。。。泣涕如雨
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再远的路,也要送你(将之),再也看不到了,想到这里。。。伫立以泣
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再也看不到了,我的心啊,怎么能平静,怎么能不悲伤
于南,有两种解释,一个就是在南边,另外一个复杂一点,就是送完,还有招魂复魄什么的仪式
我们如果不那么复杂,就是。。。送托孤的姐妹到南面下葬。。。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是的,翻转,不过,即使是出嫁,也悲悲戚戚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这最后一段
仲氏,在古人的丧礼里面,男人写名
女人,写姓与伯仲,就是要写排行
如果不写姓,就要写氏
仲氏,前人考证,是指公子完的母亲
前面三段,扶柩送葬,从燕子的徘徊,踟蹰,哀鸣起兴,写庄姜自己,泪如雨下,伫立流泪,到心不能平
最后一段,写公子完的母亲为人,和对自己的托付
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这个姐妹,心地诚实,性格温和,做人贤惠,品德优良,做事细心谨慎
这姐妹性格拼抢,品德做人,都这么好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当我们遇到对的答案,就只有信服,再没思辨之心。
先君之思,这句话在诗里,思什么?就是指姐妹托付的这个孤儿,公子完,是卫公和姐妹的最大心事啊
以勖寡人。。。就是这个姐妹,临终之时,把儿子(先君之思)这个心事,托付给寡人啊
苏魔王妈0401B
查了一下。这个完不灵,懦弱,让他三弟弟给整下去了,州吁,然后便宜了他们家老二,卫宣公姬晋

整首诗,悲悲切切,最后剩一句,之子于归,这个是矛盾焦点
之子于归,在诗经里面,基本只有女人结婚这个用法
之子归,就有不同,可以解释成归来什么的,归哉归哉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这里的之子于归,是怎么样理解呢?有不同的用法吗?
在上面,我们看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归土是一种用法,其他还有归死,归宗等等
虽然之子于归这个词,作为整体,没有其他的含义,如果是,作为归的解释,联系全诗,可以说是送你归土,归死,归宗
整首诗,其他的语义和语境,都是符合庄姜送去世的姐妹,只有这一句。。。之子于归,没有其他的更好的例证作为援引
所以,争论就是在这里,这篇论文,也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如果这个新解,是主体合理的,那么,何去何从,大家自选吧
我们来到颠覆性的,呵呵,能从中间让大家知道一些礼记丧礼部分的内容,也是好的
这首诗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基本都跟丧礼的情景对号的,也值得大家参考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有所启发就是好的,就有收获不是
这首诗,很感伤,之子于归,如果还是用出嫁来解释,放在里面,还是不合
还有一点,诗里面写的先君之思,送预期上来你看,我们可以加双引号,就是公子完母亲的临终遗言,先君之思,卫国的先君思什么?就是国嗣的继承
所以,先君之思,加上公子完和他母亲去世的情况,托孤给庄姜抚养,是个重任
在看当时卫国的情况,庄公的几个儿子都虎视眈眈的,实劳我心,不是随便写的
还有一点,是里面写的先君之思,送预期上来你看,我们可以加双引号,就是公子完母亲的临终遗言,先君之思,卫国的先君思什么?就是国嗣的继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6 12: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 月

2015-12-15

诸位好,回来了,继续诗经的分享
今天分享的是。。。日月
还是邶风里面的
邶风到现在,柏舟,燕燕,绿衣,都是非常悲伤的哀诗,今天这个日月也是
邶风的内容可以反映,这个地方,那个时期比较动荡
我们先看原诗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大家粗略的看一下,基本明白,还是怨诗,里面还带着强烈的恨
百度的翻译继续贴出来,供大家参考理解,先明白大意
太阳月亮在天上,光辉普照大地。 世间竟有这种人,待我不像从前样。
何时他不在放荡,难追不顾我忧伤? 太阳月亮在天上,每天升起在东方。
世间竟有这种人,花言巧语没心肠。 何时他不再放荡,何时我才忘忧伤?
太阳月亮在天上,每天升起在东方。生我养我亲父母,他竟半路把我抛。
何时他不再放荡,待我无情更无义!
开头第一句,哎呦,认识,前面讲过,日居月诸。。。
我当时很详细的解释了一下,日居月诸,是:日居诸月,乃是太阳居于月亮之上,交叠的时候,产生的日蚀现象,太阳月亮原本都是很明亮的,在日居月诸的时候,都昏暗了
就是说:太阳居于月亮上,老天变昏暗,是一种觉得超乎想象的转变,一种变化,很不可思议的情况
那么,在这首诗里面,这样理解对不对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这第一句,实在是一气呵成
日居月诸起兴以后,照临下面的大地,后面跟着的是形容。。。乃如。。。很显然,这个句式一看,就是日月的状态就像。。。
像什么呢?乃如之人兮,就像这个人一样啊。逝不古处。。。转变了,不像以前那样相处
本来日月常辉,现在却跟这个人一样,变脸了,不像一样一样对我了
注释里面,逝,就是无实意,语助词。。。这个简直太草率了,让人无语,多查一下都不肯
逝,大家看象形字典,里面这个字解释的比较好
1.png
网上象形字典,大家有空都可以看看,一些字的资料还行
逝,篆文
2.png.gif 3.gif (辵,行走) 4.gif (折,转、拐弯),造字本义:曲折绕行

明明这个逝,是有明确含义的,用在诗里面,含义依然很清楚
逝不古处,转弯,转变了,不像以前一样相处(古处)

而且,逝有消失的含义,也是形容这个人的转变之彻底,饱含着那种惊讶,吃惊的突兀的情绪

紧跟着一句质问,质问苍天。。。胡能有定?太阳月亮都能变色,就行这个人一样的不像以前一样对我。。。还有什么是不变的?
还有什么能是确定不移的?
看到这里,日居月诸的含义,是不是跟诗的内容和意境非常吻合

再跟着一句,质问这个人。。。。宁不我顾?。。。难道都不再顾恋我吗?
大家看,从第一句日月变化如这个人,后面连续三句质问的语气,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连珠炮一样,真是一气呵成,喷涌而出,真是有力

所以,强烈的情绪,控诉,那悲愤的质问,就像在眼前对着你在说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前面跟大家说过,作诗秘笈。。。在诗经里面不断的展示出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三遍,三遍。。。呵呵,连续三个质问,这首诗前面也是三段式,最后一段一个转折变化
我们看第二段,日居月诸,下土是冒,这个我们跟第一句结合起来看,含义更清楚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下土是冒
这样看,就更能明白下土是冒的含义,日居月诸这样的昏暗的情况,照临下土,下土怎么样了呢?。。。下土是冒
好,关键就是看看冒字,怎么理解
冒。大家查甲骨文什么的,都是脑袋上面带的东西,是帽的本字
说文怎么说的呢,就是。。。蒙而前也

日居诸月,昏暗不明,下土呢,也蒙住了眼睛一样的,蒙了,很清楚的渲染了主人公的心情,天地一片昏暗,晕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的老公,回家跟自己找个小事大吵一架,然后说离婚,相信每个女人都会蒙的。。。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就像这个人一样,再也不能好好相处,还有什么是确定不移的(还有什么会不变)难道就弃我不理?

第三段。。。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德音,花言巧语,胡能有定。。。
俾也可忘?就是。。。也都能忘?那么究竟是忘什么呢?俾,是什么含义

在前面也介绍过,俾,婢,是一个字,都是做低贱的执事的人
这句那就是说,我勤勤恳恳,当牛做马的服侍你,为你付出,这都忘记了吗?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第四段,一转,后悔自己嫁给这个人,质问自己的父母,你们怎么不养我了?潜台词就是。。。你们不养我在家,让我嫁给这个没良心的人
呼天抢地的,爹啊娘啊,你们干嘛不要我这个女儿,让我嫁给这样的负心汉啊。。。
报我不述。。。我一片真心对他,可是,他却。。。报我不述,述,解释是循。。。
怎么叫。。。报我不循?
意思很清楚,我那样一片真心对他,可是他却不是这样对我
就是。。。我报。。。他是那样,他报。。。我却是不一样
这个就是述。。。循,在诗里的含义
我的付出,却没有换来相等的回报。。。

我这样的付出,他却像日月交叠变了天一样,弃我不顾,天理何在
最后一句,等于骂对方,良心都让狗吃了,我怎么对你,你却怎么对我啊!
这一首诗,主人公这是字字血,句句泪,强烈的控诉和质问对方
情绪强烈吧
诗的含义就是这样,诸位可以自己再体会一下,翻译翻译
古人多有文化,老婆骂老公都写的这么高深
诸位把这首诗理解一下,找两句贴给老公看,比如德音无良这一句,呵呵
你这个家伙,德音无良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22: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儿妈 于 2015-12-30 12:17 编辑

关雎  
2015-12-25

    《关雎》这首诗我一直没讲,其实,这首诗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传统注释都没关注
    刘毓庆的水平很好,他带领的山西大学文学院,是研究诗经的重镇,他的书和他学生的论文,我看了很多
    今天把《关雎》的一个个人见解,给大家分享一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很明显分成两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到第三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中心线索,是遇到美女,求--不得
    求--不得,所以,寤寐求之,最好结束在---辗转反侧
    睡着醒着都想着怎么追求,梦啊魂啊,都围绕着她,这里面的思服的服字,我前面单独讲解过,是什么含义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第二段,突然的画风一转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居然就谈起琴,跳起舞,友之,乐之了,这个一直追求不到,躺床上长吁短叹的情况,怎么变成跟美女一起欢乐的?
    如果按照刘毓庆和其他一些专家的注释,到了钟鼓乐至,就是已经是新婚的情况,就更突兀了
    所以,这个转折---直接解读成---小伙子已经跟姑娘怎么样,琴瑟友之,乐之,是不对的
    婷妞妈已经猜到了(做梦),这个第二段,结合第一段的辗转反侧
    实际上,是小伙子在梦里幻想这,跟姑娘已经在一起,在一起,弹琴唱歌,友之乐之
    前面悠哉悠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已经清楚的交代了小伙子的状态
    最后一段的两句,实际上,是小伙子的梦境的描绘
    这首关雎,实际上,是千古第一梦,堪称跟黄粱美梦等几个著名的梦诗媲美的。千古第一情诗,是一个美梦
   沪婷妞妈0704G(3021388607) 10:53:19
想着念着姑娘睡不着,迷糊了,分不清现实和梦里,想一直留在梦里不醒來
   宁-冬雪爸0802双(541462432) 10:54:39
大家看,实际上,梦境里面,也是很美的啊,完全摆脱了,追求不到的哀伤
前面很清楚的是求之不得
     可是,辗转反侧的梦境,真是美好啊,跟着心上人,一起弹琴唱歌,友之,乐之。所以,关雎我一直没讲,是不想把传统注释都推翻,呵呵
    从诗的意境和前后关联,我个人认为,是一首。。。爱情美梦,的情诗
    刘毓庆的水平很好,他带领的山西大学文学院,是研究诗经的重镇,他的书和他学生的论文,我看了很多
沪婷妞妈0704G
琴瑟上古贵族男子随身携带之物
古代会吹弹乐器的都是高富帅

湘可妈0801G是啊,荇菜是什么植物呢

湘楠楠妈0705b
有说法,荇菜是供奉
祖宗的,是这样吗?

宁-冬雪爸0802双
关于荇菜的意向,历来都没有很重视,想确解也不容易

沪婷妞妈0704G
@湘可妈0801G 水生植物
湘可妈0801G
嗯,百度了一下
1.jpg
就像。。。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等等这些,意向都比较朦胧
2.png
湘可妈0801G
荇菜属浅水性植物。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节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中。叶片形睡莲,小巧别致,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长,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
宁-冬雪爸0802双
说是为什么要写到荇菜,蒹葭,有些跟诗意关联很密切,有些是没法回答了
湘可妈0801G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0 12: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雄雉
2015/12/25



诸位好,都吃过了吗,我们继续今天的诗经分享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雄雉
@豫_小汐妈1206g 诗经里面,有名的太多,可以分类取材,比如情诗,战争诗,史诗,等等各选一些。关于每首诗的类型,可以看看傅斯年的诗经讲义,他把每首诗都归类了一下

好,我们先看雄雉的原诗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粗粗看一遍,大家基本都能理解,是怀念远人的诗,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等等
    诗意还是相对比较好理解,分歧也不大,至于要坐实是写谁的,我们也不用去折腾了

把百度的注释贴给大家看一下参考:

雄野鸡飞向远方,缓缓扇动花翅膀。
我心怀念远行人,阻隔独自守空房。
雄野鸡飞向远方,四处响起叫欢唱。
诚实可爱的亲人,思念悲苦我的心。
遥望大阳和月亮,思念悠悠天地长。
路途漫漫多遥远,何时才能返故乡。
君子老爷多又多,不知什么是德行。
不去害人不贪婪,为何没有好结果。

第一段开始看: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起兴部分,大家关注一下雄雉

    其他诗里面比如今天早晨,大家讨论的关关雎鸠,没有单独写一个雄或者雌
这首诗,写雄雉于飞,不写雌,暗示是孤单的状态
    雄雉雄雉缓缓飞。。。泄泄其羽,是翅膀耷拉下来,无精打采的状态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我怀念的人啊,这个。。。诒字,有学者怀疑是错的,按照文意来看,应该是这个君子远隔在外面,被阻隔开来,自。。。伊阻,就是:被什么阻隔了
    同时,还有一个分歧,就是这伊字,传统注释是语气词,这个伊,本意不是无含义的语气词,而是意思很明确的尊敬的称谓

    大家都知道的伊尹,伊人,诗经里面还有很多,都是一种含着敬意的称呼

    伊自。。。阻,这样的句式也是通的,就是。。。伊(我思念的那个人)被什么什么阻隔(而回不来)

    第一段,孤单的雄雉缓缓的飞来起兴,我的君子远隔在外,就像这雄雉一样孤单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第二段起兴一样,重点是。。。展矣君子,是个什么君子

大家还记得前面关于展字的内容吗?

     展,是。。。尸在架子上的样子

    就是扮成尸主,坐在架子上,代表先祖接受祭祀

    这个装扮成失去先祖的人,是选出来的,前面也介绍过,要怎么样选,怎么样准备

    这些内容在周礼和礼记当中都有,大家可以翻阅一下

    就是这个尸主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去当的,是要品行啊,样貌啊,地位啊,血缘啊,各种关系的考察

    所以,展矣君子,是说我的那个君子啊,是受人敬仰的,品行高贵的

    这个展矣君子的德行,第四段写到:不忮不求,就说这个人不忮不求,不嫉妒不贪心

    实劳我心,大家都明白,让我操心,大家看,劳心费神,是不是诗经里面的用法一直传承下来的

    今天我们的语言,仔细的看看,跟老祖宗一样一样一样的啊,呵呵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瞻彼日月,传统翻译是。。。看着太阳和月亮啊

    这个翻译是没错,但是看着太阳月亮是干嘛?

    大家想,诗里面的人,看日头看月亮,跟我们今天人说:盼星星盼月亮。是不是一个含义

    日月轮替代表日子在过去,就是扳着指头看日子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唉,道之云远。。。想到千山万水的阻隔,曷云能来?自我叹气,何时能回来呢?

    一直跟大家说的三段式,这里再次体现

    前三段,文意贯通,一气而下,怀念远人,不知何时能归
第四段,一个转折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你们这些所谓的君子,不知德行,直译:是不知道什么是有德的行为。。。句式变化一下:不知行德,就是不知道干点好事

    不知德行---今天的人说。。。缺德,大家看,是不是差不多

    忮不求,何用不臧。。。我的君子品行高尚,不贪心不嫉妒,到哪里都会有好报的--何用不臧
    这个是一种理解,还有一种,就是上面发的百度的注释,为何没有好结果
    哪种更合适,也没定论,诸位参考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凤皇于飞,刿刿其羽。。。鲜明对比,大家可以自己研究研究
    这首诗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诸位,休息休息

学委~苏魔王妈0401
@宁-冬雪爸0802双 主题是仰慕?

-冬雪爸0802
?仰慕?是。。。思念怀人

哈-顺娘0111

记录整理。关于八风,苏东坡有一个故事。他吹自己修养高,写了首诗自吹自擂,最后两句: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台。写好很得意,派人送给佛印去看,佛印看完,很不屑的写了两个大字:放屁。苏东坡大怒,气哼哼的找佛印理论。。。佛印见到苏东坡,呵呵一笑,写了两句: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苏东坡傻眼认输,修为吹的那么好,被人讽刺放屁就坐不住紫金台了。苏东坡的八风,是佛教的八风,诸位也可以看看是哪些

冀-西妈0210
    俗语说:“动则生风”,这即是“风”的来源。在修行中,常提到“八风吹不动”这句格言。佛家的所谓“八风”,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这四顺四逆也是四对相反的事。

湘可妈080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兴也。”但如何是兴呢,却是一个太大的问题。若把古往今来关于“兴”的论述统统编辑起来,恐怕是篇幅甚巨的一部大书,则何敢轻易来谈。然而既读《诗》,兴的问题就没办法绕开,那么只好敷衍几句最平常的话。所谓“兴”,可以说是引起话题吧,或者说是由景引起情。这景与情的碰合多半是诗人当下的感悟,它可以是即目,也不妨是浮想;前者是实景,后者则是心象。但它仅仅是引起话题,一旦进入话题,便可以放过一边,因此“兴”中并不含直接的比喻,若然,则即为“比”。至于景与情或曰物与心的关联,即景物所以为感为悟者,当日于诗人虽是直接,但如旁人看则已是微妙,其实即在诗人自己,也未尝不是转瞬即逝难以捕捉;时过境迁,后人就更难找到确定的答案。何况《诗》的创作有前有后,创作在前者,有不少先已成了警句,其中自然包括带着兴义的句子,后作者现成拿过来,又融合了自己的一时之感,则同样的兴,依然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但也不妨以我们所能感知者来看。罗大经说:“杜少陵绝句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或谓此与儿童之属对何以异,余曰不然。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于此而涵泳之,体认之,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我们何妨以此心来看《诗》之兴。两间莫非生意,万物莫不适性,这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是最直接的感悟,因此它很可以成为看待人间事物的一个标准:或万物如此,人事亦然,于是喜悦,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如此诗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或万物如此,人事不然,于是悲怨,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邶风·雄雉》),如“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邶风·谷风》),如“毖彼泉水,亦流于淇”(《邶风·泉水》)。《诗》中以纯粹的自然风物起倡的兴,大抵不出此意。总之,兴之特殊,即在于它于诗人是如此直接,而于他人则往往其意微渺,但我们若解得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自然万物的死生消长,都看作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那么兴的意义便很明白。它虽然质朴,但其中又何尝不有体认生命的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0 12: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儿妈 于 2015-12-30 13:05 编辑

谷风
2015-12-29

诸位好,今天早点开始,诸位都开饭了吧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今天我们争取把谷风剩下的四段完成,原诗,我们先看:
                                               谷风
和熙东风轻轻吹,阴云到来雨凄凄。同心协力苦相处,不该动辄就发怒。
采摘蔓菁和萝卜,怎能抛弃其根部。相约誓言不能忘,与你相伴直到死。
出门行路慢慢走,心中满怀怨和愁。路途不远不相送,只到门前就止步。
谁说苦菜味道苦,和我相比甜如荠。你们新婚乐融融,亲热相待如弟兄。
有了渭河泾河浑,泾河停流也会清。你们新婚乐融融,从此不再亲近我。
不要去我鱼梁上,不要打开我鱼笼。我身尚且不能安,哪里还能顾今后。
过河遇到水深处,乘坐竹筏和木舟。过河遇到水浅处,下水游泳把河渡。
家中东西有与无,尽心尽力去谋求。亲朋邻里有危难,全力以赴去救助。
你已不会再爱我,反而把我当敌仇。你已拒绝我善意,就如货物卖不出。
从前惊恐又贫困,与你共同渡艰难。如今丰衣又足食,你却把我当害虫。
我处存有美菜肴,留到天寒好过冬。你们新婚乐融融,却让我去挡贫穷。
对我粗暴发怒火,辛苦活儿全给我。从前恩情全不顾,你曾对我情独钟。

昨天讲到。。。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宴尔新婚。也有。。。燕尔新婚,这种写法,很显然是记录者记音的痕迹
下面一段,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好悲惨的这个女子的生活和心情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是起兴也是比喻,依旧是没有随便用的,还是对女子的状况的形容
泾水清,渭水浊,两条河交汇,清的也变浊,可是。。。湜湜其沚。
沚,是水流的旁支,所谓。。。水中沚,等等,诗经里面很多
湜湜。大家看注释,读zhi,是形容水清
这一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女子说自己,说这个男人嫌弃自己变老丑(渭水浊),新婚的老婆漂亮(泾水清),可是我也曾年轻过啊(湜湜其沚)
另外一种解读,是说这个男人嫌弃自己,对自己很粗暴(渭水浊泾水)却对新婚的女子温柔(湜湜其沚,在支流那里很温柔)宁-冬雪爸
两种都通,个人取后一种解读,似乎,感觉更顺一点
宴尔新婚,不我屑以。。。享受新婚的快乐,把我这旧人不屑一顾了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这一句连起来看,含义更清楚
梁,是水塘或者河流当中的小堤坝,拦水养鱼的方法
笱,在梁上开口,把这个捕鱼的筒子安上去,就能捉到鱼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这一句,表面的意思,或者是结合前面一句的含义,是。。。我自己都不能被你容留,哪里还管得了那些梁啊鱼篓啊
阅,说文的解释,是供置于门内计也,就是检阅的本意,我躬不阅。我自己已经不能容留在家门了
可是,这一句,不是简单的说女主人不让男人毁掉梁,不要扒掉鱼篓
依然是比喻
后面的诗句里面,清楚的说了女人和男人已经有孩子了(生,育。。。当然也有不同解读)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这一句,更悲惨,是这个女人用围梁养育,鱼篓捕鱼不让鱼跑掉,来形容自己辛苦养育小孩
这一句的含义,是说,我像围梁养鱼一样的抚育子女,我走了,你不要毁了梁,扒了篓(不能不管小孩啊,不能对小孩不好啊)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我自己不能容留在家门,谁还能照顾我的孩子们啊?(遑恤我后)
我后,不应该是指离开家的后事,而是指自己的后代
女人关心的不是那个鱼梁鱼篓这点财物,而是。。。我后,我的后代,我的孩子,没人抚恤照顾了
女人离开家,还在对自己的丈夫哀求,要对孩子们好点,不要不管他们
唉,真是悲惨
传统注释,都不是这样理解这一句,如果简单的说是女人还在惦记家里的事情,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我后,个人觉得指后代更准确
下一段,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是这个女子对自己兢兢业业维持生活,勤俭度日的回顾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字面上理解,就是遇到水深,我就木板小船渡过去,水浅,我就游过去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跟着这一句,就接上了前面的说法,就是。。。家里没有的,需要什么,我无不努力去做到,找到,求之
就是无论怎样,都想方设法的维持家庭生活,操持家务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邻里如果有困难事情,我是即使爬着过去也要帮忙
这个情况,大家想,今天的如果亲友邻里有丧,依然是女人出面帮忙的多,似乎这个是女人的传统
我印象里面,老人去世,都是邻里或者亲友的妇女来帮忙准备吃食,操持一些事情
这一段,这个女人回忆起自己为了这个家,竭尽全力,事事都忙,对邻里亲朋也都尽心尽力,没有疏忽
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畜,本意是田里放养,这里是说,你这个男人不能对我好,注释是通。。。慉,也可以,不用通慉也能理解
反以我为仇,怎么为仇呢?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我的好话你都不理(阻我德),德,前面有德音
反正就是我的善意也好,真心也好,我的德,你都已经不在乎了,被你。。。阻
贾用不售,两种解释,一个是我怎么说怎么做你都不能接受,另外一种,就是说你把我的德,当成卖不掉的货物一样嫌弃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这一句,在小雅的谷风里面,写的是。。。将恐将惧
闻一多考证,育。。。应该是有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这一句:从前,(我跟着你,整天)惊恐不安,跟着你(及尔)颠沛流离(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这一句也是两种解释,一种,是说现在生活好了,另外一种,是说小孩生养长大
也都通,是结合前面鱼,梁和我后的含义,我觉得是生养小孩这个含义
比予于毒,把我当成有毒的东西一样(要甩掉了)
到现在为止,前面的五段,脉络很清晰
第一段,男人狂风暴雨发脾气,女人哀求不要把自己赶出门,从前我们说过白头偕老的
第二段,女人已经被赶出门,在路上迟迟不肯走,希望男子能送自己一程,再说几句,心里如荼一样的苦
第三段,女人担忧自己的孩子没人照料
第四段,回忆自己为这个家的付出,辛劳
第五段,自己跟着这个男人颠沛流离没过上好日子,现在这个男人日子好过了,好话都不听,就把我抛弃了
最后一段,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是这个女人操持家务,考虑周详,准备了过冬的腌菜。。。
这个是事实,也是比喻,比喻什么呢?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你这个男人,享受新婚的快乐,原来在穷困的时候,在用到我的时候就用我,现在用不到了,就把我一脚踢开了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我辛辛苦苦操持家务,生活逐渐上了轨道,已经安顿好了。。。(过了前面颠沛流离的时候了。。。你就不要我了)
唉,男人的薄情,女人的不幸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洸,溃,字义是形容大水的样子,这里就是形容男人粗暴的样子
肄,劳,痛,既诒我肄,就是让我承受这不公和痛苦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不想从前的时候,(你曾经说过)只爱我一个
塈,通。。。既加心字底,考证是说。。。古爱字
伊余来塈。。。这一句的注释正确,(昔者。。。你曾经)只把我(余)来爱(塈)
整首诗,在这个女人哀痛的哭诉声中结束了
似乎可以想见,这一个薄情的男人,何等狠心,把自己共苦的妻子抛弃,另寻新欢
女人的结局,已经很清楚了,没有挽回,只有一身伤痛
唉,这么悲惨的诗,这么悲惨的命运。。。
没法说了。。。泪飞如雨
这首诗比较长,诸位可以再品味一下。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诸位。
诸位整理好,回家给老公看,让他们对照反省
诸位回去重点要对老公说。不能: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要:记我大德,忘我小怨!
把小雅的谷风也贴给大家看一下,内容基本一样,可以看出一个简单,一个繁复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2: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风·邶风·简兮
2015-12-31
简兮,是邶风里面歌舞升平的一首。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
,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看出来,是一首歌舞的诗

里面。。。描绘舞蹈的,也能看出来是群舞,然后,有力如虎等等,也能看出是比较雄壮的

汉字一个很有特点的地方,就是读音是一种语义场。如果你听别人读,或者你自己读,你能听出来是温婉的,还是雄壮的,这个就是。。。音的效果
汉字,就是有这种非常牛的。。。音,音,义,一定是配合的

所以,读到这首诗,大家可以感觉一下字,词。。。发音的气势
诗意,比较容易理解,讲解成简单的翻译,也不难,可是,真要理解诗所透露出来的文化和历史,要花功夫了,要讲一堆
所以,后面如果有一段时间,大家了解殷商到西周的历史,会有助于理解诗经

这首诗,第一句,就是聚讼纷纭的
简兮简兮。。。

按照简字,是竹简的那种东西,跟舞蹈有什么关系。

说文,简,牒也。后人简牒经常连用

千字文里面有。。。笺牒简要顾答审详
这个简,到后世,简明,简要,大家能理解了,简单,也是从简的核心含义本身出来的

历代注释这个简,是。。。大
第一句就是。。。大啊大啊,怎么怎么,不通,但是没更好的解释

到清末,出来新解,说是。。。鼓声
鼓声。。。个人也不是很认可,但是,目前主流意见是这个

这一句,我们先放在这里,看完后面的解读,我们再回头看怎么处理
大家记得我讲过一篇,大王视察农田的诗,臣工
当时我说,是一篇新闻稿

大家新闻去解读臣工,会豁然开朗
这首诗,应该按照一场舞台剧,按照演出来解读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方将,就是将要,准备要怎么样

万舞,我们一会讨论是什么舞,那么,方将万舞,就是万舞要开场了,准备好啊

日之方中。。。如日中天,就是即将到中午时间,在前上处。。。(大家)都到前面上首站好
第一段,明显的是准备登场跳舞的时候

所以,大家再想想简是什么样
简兮简兮,是不是一个人在吆喝,整理舞蹈队伍

如果简字,就是写字的竹简,没有别的含义,那么竹简的形状大家都知道了
简兮简兮,就是现场的舞台监督,或者是舞蹈领队,在吆喝大家排好队,整理队伍

站好啦站好啦,马上要开始万舞了。。。太阳马上到天中,站到场地上首准备开始了。。。
读诗经,要带入情景,假如当成纯文学作品,会很多障碍

前人读诗,道德说教就是自己坑自己,到了清末和民国,开始转变,到现代好很多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这两段,是描写舞蹈,和跳舞的过程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舞蹈开场,俣。通吴,下面是像夭,上面突出一个大口

夭,人扭动的样子,大口,硕人。。。边跳边发出有力的吼声
舞蹈演员的形神动作,加上有力的节奏,都在这一句里面体现出来

开场舞蹈是不是很震撼
公庭万舞,就在公的庭当中,万舞开场了

下面神来一笔,只写最精彩的一幕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硕人的动作真有力,如老虎一样的威猛

执辔如组。。。从执辔两个字来看,可能真的现场有马车飞驰
古人的车,四匹马拉着,每匹马两根绳,中间有两根栓在车上,剩下六根,驾驭的人抓手里
所以,古人驾车比今天开汽车难多了
操纵4匹马用力一致,转向一致,停顿一致,是很难的

所以,古人很多驾车的故事,包括给周穆王驾车的造父因此分封,成为秦人的先祖宁-冬雪爸0802双(541462432)  12:49:51
诗经里面就有太多四马的描绘,不是天子的宁-冬雪爸0802双(541462432)  12:50:17
诸侯也好,早就有四马的车了

天子六驾不是传说,出土的的秦始皇祖母的就有.
宁-冬雪爸0802双(541462432)  12:57:48
舞蹈准备,舞蹈开场,舞蹈高潮,三部分。笔墨干练,不枝不蔓,跟舞蹈的威武的气势一致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第三段,这几句,是一个整体
描绘舞者的打扮

第二段,看出舞蹈的样子和威猛的气势,这一段,就是描绘舞者的打扮
研究者说万舞,分文,武两种
那么,第一段就是武的不放,第二段,就是文的部分

大家都知道,少数民族跳舞,尤其是芦笙舞这些,都是吹着芦笙上场.
研究者说万舞,分文,武两种
那么,第一段就是武的不放,第二段,就是文的部分

大家都知道,少数民族跳舞,尤其是芦笙舞这些,都是吹着芦笙上场
这些都是远古的遗风,跟诗里面描绘的。。。左手执龠一样

赫如渥赭,注释说的很明确,还画的涂的颜料
这个,大家可以到网上看看,大洋洲毛利人跳战舞
个人觉得跟诗里描绘的很像.
公言锡爵。。。最后一句,描写演出成功,领导很高兴,啊,太棒了,赏酒赏酒。。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这一段,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错简,编到这里,跟前面的内容毫不相干

不过,从这个错简,我们是不是也能侧面的明白。第一句,简兮简兮了
简兮简兮,也是领队招呼大家排好,不要站错了

古人书简排错了,书就乱套了,简兮简兮,就是招呼大家别排错
这个简兮的解释,个人意见,大家参考,认为鼓声或者其他什么声也可
但是,形容鼓声,或者类似的声音,不应该用。。。兮,这个音
所以,汉字的发音,有很重要的含义和作用
最后一段,美人的这句,勉强解释也有,说是舞蹈解暑,围观群众对演员的赞美和爱慕之情.

就是领队要大家排好队,就像把书简排好一样,吆喝大家排好

这个是我个人意见,如果认可鼓声或者什么生意,我没意见,呵呵
鼓声那个是传统注释,给大家介绍,是清末王闿运的研究,有兴趣找出来看看

执龠,秉翟,从文化背景来说,是殷商的遗留

龠像鸟鸣,翟为鸟羽,商人的图腾是。。。鸟

执龠,秉翟,这部分舞蹈,内容里面包含了尊祖祭祀,或者是求福的部分

结合这首诗的历史背景,编入邶风,在殷商故地,是很明显的殷商舞蹈

这个舞蹈,在历史记载当中,出现了很搞笑的一个笑话

楚国的令尹叫子元,国君刚刚去世,看上了国君的寡妇,想勾引一下
就在这个夫人的宫殿围墙外面,搞演唱会,搞一台歌舞晚会

想把这个新寡的夫人给引出来看表演,说不定准备了一个自己登台的节目
演的就是这个万舞。。。文武都上,很热闹。

这些贵族也是够能闹腾,净搞些活丑的事情
结果如何,大家自己翻书吧
1.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2: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风·邶风·旄丘
2016-01-04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旄丘
旄丘,mao

这一首比较短,分歧反正不少,我们看一下原诗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简单的看一遍,大致明白是思念叔伯的,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但是,历史背景是什么样的,为何要思念叔伯,思念的是什么情况,这个就是分歧的所在
我们先看看传统注释的说法

传统注释,是根据左传的记载,根据邶风流传地区的历史,推出来的

是说黎国受到侵犯,盼望卫国来救,可是,卫国的救兵迟迟不见,卫国那个时候是几代卫公都很荒淫的时候,国家已经乱套了,所以,救不了黎国

也有说是卫国和黎国的臣子责备当时的中原老大晋国不来救的
还有说是弃妇诗,女子思念爱人的,兵士登高怀乡的,等等

我们把百度的注释也给大家贴一下,参考理解
旄丘上有葛藤攀援,为什么它枝节蔓延?叔啊伯啊,为什么拖宕这么多时间?
为什么滞停安然?一定是等待同伴。为什么居留长久?一定有原因难宣。
我们的狐裘已纷纷破败,他们的车子还迟迟不来。叔啊伯啊,没人同情我们遇难遭灾。
我们是小国人也低贱,如鸟儿流离真是可怜。叔啊伯啊,你们充耳不闻让人生怨。

传统注释,意思基本就是上面百度这种,大家先看一下,几个比较有问题的地方如下

琐兮尾兮==我们是小国人也低贱,注释说是小国人低贱,有往故事上凑的嫌疑,诗里面并没有。。。小国人。。低贱的问题。

传统注释,意思基本就是上面百度这种,大家先看一下,几个比较有问题的地方如下

琐兮尾兮==我们是小国人也低贱,注释说是小国人低贱,有往故事上凑的嫌疑,诗里面并没有。。。小国人。。低贱的问题

匪车不东==他们的车子还迟迟不来,这个明显的对不上,直译是车子都往东去,没有迟迟不来的含义
我给大家提供一点新解供参考

大家知道,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社会有转变,这个是各个地区都有的一个历史进程。
那么,中国的父系社会逐步取代母系社会,发生在大致什么时代,陶唐,尧,舜,禹。。。大家猜一下。。。

自己找找故事,圆一下呢
能不能想到一点什么故事,圆一下这个猜测
苏-轩妈0710B
大禹
沪婷妞妈0704G
应该三皇五帝还要早


大家估计都读过一个故事,就是。。。舜,是个非常孝顺的,但是,舜的生母早死。。。他父亲瞽叟不喜欢他,弟弟象,想方设法要害死他
舜在修粮仓的时候,父亲和弟弟放火烧,修水井的时候,把他推到井下去,丢石头
大家如果当故事读,啊,舜很孝顺,可是孝顺这么个概念是后人,很晚的后人加上去的

这样的历史传说,其实背后的故事,就是。。。父系社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后,嫡系长子,和旁系的庶子之间,在财产和土地的所有权分配过程中的斗争过程
所以,中国上古的传说,背后的历史背景,是很深厚的,值得去思考一下。
父系社会的确立,是从尧的时期逐步开始,到舜的时期基本定型

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大家注意,已经是女人嫁给男人了,这个传说的历史背景,说明原来男人到女人家里负责生育的传种的情况,已经转变了
转变成男人的血统作为家族的传承标记

之所以,问大家这个问题,就是旄丘这首诗,实际上是反应的。。。兄弟分家的情况
关于尧舜的时期,父权确立的情况,有证据呢,还是猜测?证据是有的
1.png
                              
大家现在都认为丘,就是土丘,山丘,可是看了甲骨文和金文以后,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尤其是金文,很明显的是,两个相背的人,站在一起,甲骨文的丘,也是明显的,一个地方分成两部分,字形强调的不是土丘的样子,而是分开的两部分的样子
说文里面,丘与北,在同一个部里面,而且,解释就是从北从一。
从文化的背景考察,丘,原始的本意,是指。。。两个人分土地

尧的儿子,大家还记得吗,历史记载。。。叫丹朱
在金文的记载里面,名字叫。。。单厨。。。

非常清晰的反应了,在尧时期,儿子已经分家独立了,到舜的时期,弟弟象跟舜、父亲瞽叟之间,已经围绕财产的分配,有很激烈的反复斗争过程
大家也看到了,到这个时期,母亲都早死,不知道是谁,可是,往上的时代,后稷这些,都是母亲很明确,父亲不知道是谁

所以,我推荐的这个解读,就是按照这样的文化背景,去读旄丘这首诗的。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第一句,还是老话,起兴没有随便说的,旄丘的葛啊,已经发了这么多节,叔叔伯伯啊,分开这么多日子啊

葛,那个时期非常常见的植物,诗经里面到处都是
第一句的葛长了这么大,跟时间长是密切相关的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这一句,传统注释,有把仁义牵扯进来,都是说,处,与,以,卫公应该以仁义之道如何如。
因为前提就把这首诗定位在求救的背景下,所以,必须的往求救的还不来,没有仁义道德上面去靠

如果,按照上面的新解,兄弟分家的历史背景来考察,没有仁义的问题的话,这一句跟上一句一样,都是思念和牵挂。
因为前提就把这首诗定位在求救的背景下,所以,必须的往求救的还不来,没有仁义道德上面去靠

如果,按照上面的新解,兄弟分家的历史背景来考察,没有仁义的问题的话,这一句跟上一句一样,都是思念和牵挂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到哪里住下来了呢?肯定有可以依靠的吧!(有与。。。有帮手吧。。。有朋友吧。。。)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怎么这么久啊(没音信)想必是有缘故吧。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这一段和下面一段,是解释分歧所在

狐裘。。。不用说了,蒙戎,旧解释。。。乱糟糟,乱
是说狐裘的毛都乱了,都破败了

匪车不东,旧解释比较矛盾,直接说怎么还不来,因为黎卫的位置,东西不对,如果盼望救兵,应该是卫国车往西来
新解呢,蒙戎。。。考证一圈,认为是朦胧的古语

曚昽,蒙眬,朦胧。。。几个词都是一个含义
狐裘蒙戎,是说。。。叔啊伯啊,你们是不是拥着狐裘睡的香啊。
匪车不东,这个匪,今天是土匪的含义,古语不是,方的叫箱子,长条形的容器,就是匪。

匪车不东,这个匪,今天是土匪的含义,古语不是,方的叫箱子,长条形的容器,就是匪

匪车不东,就是说叔啊,伯啊,你们的长车怎么还不东归啊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这一句也是分歧所在

哦,还差一句,叔兮伯兮,靡所与同,叔啊伯啊,你们不跟我们一条心啊!
琐兮!尾兮!。。。考据是说。。。缩兮,萎兮,翻译过来就是。。。已经瘦了憔悴了哦。。。(我这)流离失所的人儿·
褎如充耳。。。传统注释基本没错。
充耳:塞耳。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玉饰,用丝带下垂到耳门旁。这个是百度的注解基本正确

褎然举首,是董仲舒传里面的用法,就是悠然的样子
所以,这个诗最后一句,是说叔啊伯啊,你们悠哉悠哉的把我们嘱咐的话都充耳不闻啊

我们再看一遍全诗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第一段,是说诗人看到葛已经长高了,想起叔伯分别好久了
第二段,是悬想着,叔伯你们都安居了吧,这么久没音信,肯定有原因啊

第三段,是说你们肯定都过的很舒服,也不知道回来看看,我这样惦记你们,你们也不知道报个音信(靡所与同,我们做的不一样,就是说我想你们,你们不一定想我呢)
第四段,是说,自从分别后,我想你们都憔悴了,当时分别时候的嘱咐,你们都抛脑后了吧。

整个一首诗,深情想念亲人,有牵挂,也有埋怨
跟传统的解读,是不太一样的,诸位参考
这个解读,是骆宾基老人家的,推荐给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5 14: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千江一月 于 2016-1-15 14:59 编辑

奄的故事
2015-11-24

俺这个字,山东人用的多,有故事的。阉为什么用奄,俺为什么也是一样的字奄。淹,掩,阉,腌,剦。。。这些字,含义都不太好,跟奄的字根有关系,很清晰的反映了当时残酷的征伐战争。
奄,是古奄国的名字,在商朝期间,发生了灭国的战争。奄国人的自称,就是。。。俺,很明显的跟其他部落称。。。我,是完全不一样的,文化背景的问题。所以,中国人的自我指代,俺,我,是泾渭分明的两种文化背景产生的。
奄国被灭以后,女子全部为奴,男子呢很悲惨,全部被去势,成为阉人,入宫服役。阉人的称谓,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是一个族群被迫害出来的一个结果。然后,掩埋,淹没,腌肉等等。这些都是很悲惨的奄人的遭遇。就跟夷人一样的,都是整个族群被奴役了,当然,最后的融合也是必然的。所以,这些涉及到古代部族的字,清楚的看出当时的杀戮的残暴。
呃,聊斋的作者是山东银,说不定跟奄国有点牵连,所以,写的小说比较有鬼气。看的时候小心哦。哈哈。而且真读懂了,小心脏受不了,万一晚上睡不着,整的身子骨不行,也不好。聊斋这个吧,最好是读的似懂非懂,朦朦胧胧的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5-16 11:57 , Processed in 0.1092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