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13|回复: 0

[申爸指导] 【北大高中群:建立用固定优质时间来陈述数学的机制】---2019.12.0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3 10: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19-12-20 14:55 编辑

北大高中群:建立用固定优质时间来陈述数学的机制


2019-12-03
骁妈04B十高二
中学特级教师的专著,学术刊物上的论文。申爸想请您分享一下,这方面的专著或论文。
有兴趣的妈妈,到万网上去找着看即可。那里需要付费,每篇论文两三块钱不等。

咱们之所以要求孩子从口述开始,无非是因为如果不口述,孩子“做没做”,就不知道。如果孩子口述流畅了,妈妈要求孩子自己“回顾”自己做过的作业。自己看就行,马上能够清晰回忆起解题思路的题,就过;如果回忆不起,可以停下来认真思考,也可以记录后继续回顾。回顾完,把不会题的数目清晰地搞清楚,去请教老师。
浙-李妈02B高二
上周末反馈:孩子每周回来一次,连续4周口述数学练习册或者试卷,最近学立体几何,这周有张篇子四道证明大题,分两次讲完,其中有一道已经不会解题了,并且是老师讲解过的,口述还是流畅,思路清晰,对读数学题也能愉快接受,比起刚开始好很多,期待出现申爸说的建构起神经回路,在家和他说到学校也要坚持读数学题,估计做不到。
口述的效率很低。这样,效率就高了。孩子回顾的时候,妈妈在旁边观察,看孩子是否在认真做到位。

大申那里的实践表明,高中孩子跟初中孩子完全不同了:让他回顾,他就会认真地去回顾,一道题一道题认真思考,做到位。当然,这有前提,就是先要从事效率低下的口述。如果直接上来要求回顾,孩子做不到…主要可能是他不知道怎么回顾。申爸以前曾经在没有口述题目之前,要求大申回顾,效果非常不好。孩子口述流畅了,再问他:这张篇子,你是自己看呢,还是一边看一边讲?他选“自己看”,然后,就一直能够自己进行有效果的回顾了。一旦他学会了,不但数学能够如此,其他科目,都能够如此。先立“势”,再顺势而为。

如果妈妈一开始就做对,不理会错题的话,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孩子应该能够做到以平常心对待错题和不会的题了。他回顾,可以正常地把自己不会的筛选出来,公布;而不是跟刚开始一样,本能地藏着掖着了。孩子那里也一样的道理:要先习惯于“直面现实”。

什么是反思?孩子在回顾过程中,遇到那些“会的题”,他头脑中的思维,就是“反思”。反思的广度和深度,原则上应该因人而异…具体情况,需要进一步观察。申爸目前手上只有一个孩子的用例,还不足以看出什么来。反思这件事情,感觉起来,大致跟一群人,拿到同一个作文题目之后,各自去想,各自头脑中有各自不同的“想法”类似,只不过,各次不同的想法,并非同时发生在很多人的头脑中,而是不同的时间,发生在同一个人的头脑中。好比说,妈妈们看同一本书,你不同年龄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读同一张纸上的题,也是一样,第一次做题,有第一次做题的想法和感受;第一次回顾,能引发其一些思考;过一段时间,再回顾,又会触发新的想法…反复地回顾,总会有新的感受和想法。这就是“反思”。反思的本质是自己“学会怎么思考”。

一个人,永远不能够被别人教会怎么思考;思考的能力具有自发性。“思考”不能“教”。所谓的被“教会”了怎么思考,无非就是受教者本已存在于头脑中的思考方式和方法,或者简单的思考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到思考所产生的感受和观点,得到了印证罢了。如果“有了”,可以印证,得到共鸣,说“有那么回事”;如果孩子头脑中“没有”,能够让他可能“有”的唯一方式,就是“反思”。其外在表现形式是“回顾”。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当然非常重要,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重要目的之一。

高质量的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其实,不止数学,每门学科都一样。所谓“思考的质量”,无非是指思维的聚焦水平…所谓的专注性…是否能够在短期内,摒除杂念,专注于自己所思考的主题;思维所涉及的广度。同样的资料,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去触发,“想起来”的内容,肯定因人而异。诚然,这跟每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的多少有关,但大脑本身能够让自己更多区域被激活,“想起来”,肯定需要大脑具有自我操作的技巧,这需要练习;阅读到的素材,可以初步让大脑产生感觉,对于这些感觉的捕捉,依靠捕捉到的感觉,进行概念化、模式化,进而产生更丰富的感觉,更进一步的概念化和模式化…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进入这个过程的深度,我们称作思维的深入性。深入性的思维技能,也需要在反思中练习。尽管每一门课程,都可以用来练习提高思考的质量,但数学尤其好使。

豫-骆妈06B初二
2019.12.2反馈:晚上口述做过的数学练习册(买了新书)4页,用了45分钟。我读题,骆口述,题比较简单,脑中画图也较顺利,有一道火柴棍的题还是想了挺久,看了书上图才做出来的。然后我说,你试试看着刚才口述过的题,在脑子里做一遍,不用说出来。很认真的样子看了三分钟,说做完了。我说不许糊弄要反馈的,答没有糊弄认真做的,就是挺累人别让做太久。
从获取思维技能的角度来说,初中阶段的孩子,申爸可能忽略的一个关键,就是这个事情。可以肯定地讲,这件事情,大申当时申爸是留意到了的。只不过,大申那里一走一过,很快就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了,没有引起申爸特别的注意罢了。哎呀…这些有关思维的话题,说起来特费劲。让申爸想想怎么说,回头再细说这个话题哈。先把实操层面的事情说完。

骁妈04B十高二
2019.12.2反馈,下自习回家,只肯陈述B版微分应用的后面2道习题。一道与物理有关,一道简单。陈述了步骤与思路,要是算出答案就更好了。感觉他是真没时间,讲完就去继续作业了。
骁妈提起了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孩子的教育,以谁为主这么一个话题。你们呢,北大妈妈们呢,你们要留意到一件事情:不管怎么讲,在很多方面,你比你孩子的老师水平高。现在,“将军”摆在你妈妈面前了:你认定对你高中孩子极具价值的举措,你妈妈敢不敢说,其他的事情,全都靠边站,优先先把妈妈认为是最重要的事情做好?敢不敢亮剑。

你北大妈妈,是随波逐流,任由孩子陷在作业的海洋里边无法自拔,还是说:每天晚上七点整,跟妈妈做半个小时!不管孩子在干啥,只要晚上七点了,闹钟一响,就放下手上的工作,娘儿俩坐下来,花半个小时的时间,一起做最重要的事情。半个小时之后,孩子回去接着干手上的事情。高中孩子,时间紧,这是客观现实;可是,孩子的时间再紧,每天抽半个小时的时间,总不会有太大影响吧?在孩子的观念世界里,“作业”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是不对的:如果考虑到,高中的作业根本就是“做不完”的话。

从十月四日算起,经过一个半月的时间,大申已经从讲题这些申爸插进来的活动中,获得了收益,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申爸开始改变策略:每天晚上七点整,半个小时。申爸在大申那里给自己争取到稳定的每天半个小时。在这半个小时时间里,申爸去做申爸认为重要的教育活动。

要建立起“机制”。明确的机制极其稳定运行,是取得成果的必要保证。如果妈妈不建立机制,强占孩子的优质时间,那你妈妈在孩子那里所做的事情,就算再要紧,孩子也会把事儿拖到垃圾时间去干。孩子是把半个小时花在多少随意地留下的作业上,还是花在紧要关节的事情上?这个,你们妈妈要想想清楚。如果自己已经想明白,该动手的时候,不要迟疑,要果断动手!

京-涵妈04B初三
实践反馈20191130:周六孩子把下周的数学课本朗读了一遍,朗读非常熟练(朗读这一关已经突破,成绩什么时候能起飞呢),习题直接口述出来,小节后的练习自己没有说,说以前从来没说过,告诉他这个习题要口述熟练课堂效率会高很多,答应等这周数学周练完跟我说。
实践反馈20191201:周日跟他一起把一周数学练习试卷说了一遍,之前跟他聊大申用这个方法后的变化,打算激励他一下,没想到人家冷冷地说了一句,“我觉得我不可能”,唉…自信心严重不足。说了三张篇子,每道题都能说出思路,表述也很流畅,这周二数学周练相似三角形,今天回家把练习册这一章都滤一遍。问他考前这些题再让他滤一遍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人家说要5分钟吧。
咱们这里呢,一摽初三的妈妈,还在跟着申爸说的做。调整一下哈:初三面临着中考,这是现实的问题,要优先解决。既然我们已经认定,刷题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那么,妈妈先去刷题。

我们把视野扩展到一个人的一生,从这个视角来看。任何一个人,如果他想成功,努力、用功是必不可少的。从花果山过来的妈妈们呢,大都是小学幼年蒙氏过来的,信奉“四两拨千斤”的把戏。现在,申爸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努力、用功这种行为习惯,也需要培养的话,那一个人,什么年龄,培养这个习惯?

你妈妈总不能说,孩子吊儿郎当,见硬就回,“等到了时候”,他自己就努力了,对吧?高中,肯定是不行了。如果孩子在以前还没有养成努力的习惯,到了高中,你妈妈就鞭长莫及了:他回到家,就把房门一关,你妈妈还能怎么办?什么办法都没有。妈妈可以发挥影响力,甚至操控力的最大年龄,就是初中。就着中考,让孩子习惯用功,习惯努力;而用功、刷题,是培养努力习惯的手段,这个手段,正好能够解决中考的问题。如果570分满分,重点高中是561分分数线的话,除了努力刷题,没有别的任何办法,可以让孩子进入重点的高中。你们妈妈想一想,是不是这个样子?刷题呢,申爸手里已经没有孩子了,无法去试验:原则上来讲,刷已经做过的题,效果会更好;刷老师指定的题,效果会更好。中考妈妈不要自己给孩子做附加的刷题。如果刷题,去请教老师,刷什么题。

至于说,现在申爸说的这些,明年这个时候,你们孩子进入重点高中之后,从开学第一天开始做起,完全来得及。

闽-土妈05女初三
实践反馈20191201:学校初中内容刚结束。娃数学成绩不好。上周末花了时间朗读陈述七上数学课本到62页,课本例题及课后习题简单,无障碍。申爸,请问我们这样操作合适么,从七年级开始?有点太简单会不会?
初三妈妈都去刷题哈…初一初二的孩子,还有时间,讲题啦什么的,可以继续做。

黑-宇妈04B高一
20191128口述练习B版第四天:口述B版30页练习AB,一共5道大题,有2道题A版没学,只讲了3道,用了10分钟,其中有3道小题做的过程不流畅,回算了一下。昨天数学老师没讲新课,做题讲题,有课本和配套练习册。A版课本今天没有口述解题过程,应该找时间补下。
20191129口述B版练习第五天:中午口述30页B版练习,一共5题,口述不够流畅,个别题要回做一遍,感觉知识点已经掌握,但运用还不熟练,易算错。今天老师又讲新课了,晚上口述33页,共5道大题,错了3小题。想问下申爸,在口述练习的时候出错的题怎么办。
20191130口述B版练习第六天:能够把这两天学的知识点重复清楚,自己还列个表格,口述39页共4道。
20191201口述B版练习第七天:今天周末下午放假,口述43页,49页,没有出声读题,看了一下就开始口述,说着说着还要重说,口算卡住还要笔算,不能一次性都做对,总之不熟练,不流畅。
宇妈的方向赞!试着卡孩子固定的优质时间做口述课本、练习题的工作。

甘-清妈04G高一
自己出题其实也不难,只要上课认真,跟上老师的思路就可以。我上课也经常给学生说,你跟上我的思路,把上课提到的要点,重复讲了几遍的难点记下来,自己就能组合出一套考试题,成绩能不好吗?可惜,没有学生有这个意识,也不能做到。这个在我看来常识性的要求方法也传不到清那里去。思维就像两条绝缘并行的电线,你走你的,我走我的,找到有限的交点很难。和老师也是一样。
高中麻麻们要晓得哈:自己出题是更高级的要求。它要起作用,前提必须是孩子对于自己学的内容,心里都已经很清楚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才可以在反思中,意识到题目的规律性,哪些题目更难,哪些简单…咱们先踏踏实实,扎马步,打基础。基础打好了之后,再玩这些高级的游戏…有可能,基础好了,孩子自己就去找同学举一反三,自己就变着法儿地改现成的题目,以便挑战别的同学去…咱们拭目以待。不需要妈妈引导,孩子自己就去干了。那些总结出“自己出题”“出卷子”的牛人们,当年她们在高中的时候,不也是自己摸索出这样的方法的么?也不是别人谁教的。厘清因果,明晰主次,不要本末倒置。
既是讲台上的老师,同时又是高中孩子的妈妈…这些妈妈的观察和思考,非常有价值。这些妈妈们可以从老师和孩子双方面来观察,双方面来思考。

甘-清妈04G高一
站在老师角度看学生,和站在学生角度看老师,都有些奇怪。站在老师角度看学生,觉得我已经把什么都告诉你了,明示暗示都有,你怎么还听不懂,看不懂,意识不到,真是无话可说了;站在学生角度看,你讲的是什么呀?我就是听不懂,不知道怎么做。你说的是这个情况,没说那种情况,让我怎么做?具体咋办?具体咋办?……可见,相互之间听懂话,真的很重要。
这个…呃…申爸也没啥好的想法。高中妈妈们都认真看一看清妈的话,想一想…说一说吧。
那个什么,这本书,《与成功有约》:
图片1.png
高中妈妈们都拿到了吗?
咱们接下来,要让高中孩子一个习惯一个习惯地阅读这本书,借助它,来建立起一套话语体系。这本书有英文版和英文有声书。阅读英文流畅的高中孩子,可以直接读英文版。英文版,尤其是柯维亲自讲解的有声书,更容易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05:57 , Processed in 0.0731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