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09|回复: 0

[申爸指导] 【花果山高中群:针对初三、高中大孩子的方案】---2019.09.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9 22: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19-9-25 18:33 编辑

花果山高中群:针对初三、高中大孩子的方案

2019-09-12
最近一两年,申爸遇到了一个非常让人困惑的矛盾:按道理来讲,孩子大了,应该自主了。可是,申爸琢磨怎么提升大申的学习成绩,所能想到的所有方法,无一不需要妈妈有很高水平......。要不然,无法操作。

花果山一路来,所有的教育方案,无不是按照“初中毕业水平的妈妈”的要求来设计的。但是,到了现在...该转折了吗?教育是复杂的。只不过,我们的教育方案中,把“复杂性”,全部打包封装,都塞进“资料”里边去了。到了高中阶段,在申爸思考和探索中,这个矛盾就凸显出来了。整个矛盾得到同一,只不过是最近半个来月的事情。关键问题找到,思路豁然开朗,进展就极其迅速。以前呢,所有的教育方案,都是申爸探索完很久以后,尘埃落定,申爸才在花果山开始试验,调整,推进,实施。这一次呢,针对初三、高中大孩子的方案,申爸决定把时间压缩。

一个是,如果方案不能够落地,接下来,申爸将会没有时间再像以前一样,从容淡定地“慢慢来”了。花果山十几年来力量聚集,加速,到了该“起飞”的时候了。一旦起飞,申爸就没时间像以前那样,专心搞“教育方案”。现在,整个大学以下的“教育”,我们的方案都有经有了,下一步要做的是推广。咱们要开步走,大踏步地想着咱们“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社群”迈进。另一个是,初三高中的孩子,也等不起。压力已经在那里了。连申爸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妈妈们心理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新的方案有效,我们早施行下去,孩子那里早受益。这个方案,要求妈妈们有做一个预备性工作。现在就要着手进行。吸取以前松散“俱乐部”的教训,申爸呢,这一次,只针对合格的妈妈群...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妈妈哈....去做实验。

这个过程中,申爸需要搞清楚几个事情:
1、方案是否有效。这当然是最重要的;
2、方案本身,是否具有跟孩子的“智力水平无关性”。如果有关,申爸需要搞清楚,哪个环节对于高智力依赖;找到这个环节,申爸好想办法把依赖性降低下来。
3、方案的有效实施,敏感期依赖吗?如果是,要知道年龄段;或者,其敏感期包含整个初三到高三?
4、从开始,到能够看到效果,最短需要多长时间?
5、这也是对申爸压力最大的,申爸需要搞清楚,申爸需要动手为孩子们撰写什么资料?以什么风格写,怎么样才是“最佳‘给药’路径”?申爸知道这个,才知道未来去找什么样的专家为孩子们撰写有针对性的专业的资料。申爸才不想写这些......。闷死。

说对妈妈的要求哈:先说下,申爸在实验群里的发言,不保密,都会转出来给所有妈妈看的。妈妈不要非得“往里边钻”。 孩子今天(2019年9月12日)的年龄,必须满14周岁半。年龄不到线,是不行的。年龄到线之后所有的初中高中生,都可以。这是第一。

第二,中秋节过后,妈妈每天要做一件事情。很简单。孩子早上离家上学前,妈妈要跟孩子说一下,今天的重点。比如说,今天早上,申爸跟大申说的重点是:回家总结陈述数学和物理课;把下周要讲的课文陈述完。

重点么,就一两点,三四十秒钟就说完的事儿。晚上回家见到孩子,让他陈述一下今早说的重点,把“回家总结陈述数学和物理课”这事儿做了;“下周要讲的课文陈述完”在睡觉前,做完。做这个事儿,要干嘛呢?妈妈们还记得,咱们花果山培养孩子的目标吧?能想到,能做到。这个事儿,就是解决后半部分“能做到”的。

怎么判断,我们的实验结果是否有效?等实验结束,孩子自己每天早上陈述他自己总结出来的重点,晚上自己就能做到,我们的实验就成功了。咱们这回呢,说法变了:申爸招募志愿者,参加花果山教育方案的实验。

有意加入的妈妈,你要到hgs99里边开个帖子,每天自己把早上的重点,晚上孩子完成的情况,简单记录一下。不需要复杂,几句话就行,但是,每个工作日都要记。咱们以hgs99里边的记录的完整性,决定哪个妈妈有资格参加。这个...住校的妈妈就不要参加了哈。

实验在大申期中考试之后一个星期左右开始。上半个学期,申爸在大申那里进行探索。得先针对一个孩子,把路摸出来一条;下半个学期,针对一个小群体,摸索适合“很多孩子”的路。有意参加,或者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妈妈,需要准备资料。七八本书...都绝版了,没得买。咱们需要一位义工,申爸帮着她找书,然后,到淘宝去找一家文印店,给咱们复印这七八本书。咱们没办法,只好盗版了...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嗯...还有些什么事儿来的?

对了,方案对妈妈的要求不高哈......。跟以前一样,初中毕业就行。咱们这里每一位妈妈都合格。那个......别给申爸前两个月的发言蒙着......那不是找不到最优方案,瞎搞么。好像申爸跟童妈提过的,要童妈组织一个小群,进行强力“拉伸”...这个实验群,到了寒假,顺便对孩子们进行“拉伸”。二群合一,还是由童妈负责组织哈。

好啦,就这些:申爸是乞盼着,“半个学期的时间,就把孩子学校排名提高几十名”的好现象在实验群里涌现出来......。

嗯......咱们一起努力吧!

川源妈0603B
申爸什么时候出初中指导呀!这批孩子都快中考了。
初中最基础的,就是让孩子把数学课本,里面的所有习题连同解答,陈述流畅。你妈妈只要把这个做到了,你就会发现,剩下的所有问题,都是小问题。不算事儿!高中也一样哈!初高中孩子大了,他们已经会有意识地努力,去把在一门课上得到的经验,转移到其他课程中去。

所有的学校,最重视的一门课,都是数学。妈妈只要掐死数学课本陈述,数学的问题就解决了。只要数学学好了,老师重视,孩子自己就知道努力,把别的科目也都学好。初高中孩子,妈妈最忌讳的就是所有科目一把抓,没有重点!即便是孩子数学成绩本来很好,课本也要抓。数学课本陈述流畅,可以让孩子在数学课堂上应裕自如,会极大地提高孩子在学校学习的信心。

浙馨妈0412G
现在初三的孩子,是否可以周末抽几道数学错题,让孩子把错题陈述么?
不要!就是课本。只要数学课本陈述流畅,过上一两个月,孩子的数学“没有错题”! 直接起手去弄错题,那叫“本末倒置”。 传统上什么“错题本”之类,那是不对的做法!初中,高中孩子的基本功扎实,哪里会有错题?

你们初中妈妈,最大的问题在于:最基础的东西没花力气,做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孩子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去解决...越解决问题越多。抓基础!你妈妈在家里,把孩子的基础问题解决了,解题,解难题这些事情,学校老师的教学,就会起作用。基础牢靠,可以让孩子在课堂上的效率,翻翻儿地往上涨!初高中孩子,咱们的教育方案的基本思路就是:激活课堂,让老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妈妈们不能试图去做老师做的工作......。我们没那个水平,做不好。我们能做的是,要求孩子朗读课本...这个肯定能做到;遇到例题,陈述解题步骤,这个肯定也能做到;遇到练习题,陈述答案。这个看起来好像很难,但是,只要坚定地要求孩子去做,肯定能做到!因为练习题,全部是由浅入深地针对课文中的某个知识重点,拟出来的小题儿。它不需要“解题思路”,就是重要知识点的直接运用。“习题”陈述起解答,可能困难一点。采用费曼读书法,孩子最后自己也都能陈述出来。把数学课本陈述熟练!陈述数学课本,其实就是给孩子把数学的双基打牢。“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至于数学的解题,双基牢固,老师会教的,并且老师教的效率,在孩子那里就特别高。

沪康妈0801B
请教申爸:比如最简单的:课本上只有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课本口述过了一遍。那么做题时我发现两个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会,但有时也会做错。但三个数根本就是概念不清。(因为三个数求最小公倍数沪教版放在探究里了,老师可以不讲,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沪教版没讲)。就是这种习题册出现的题课本上没有,老师有可能没讲的怎么解决阿。
如果习题中出现,考试会考,老师不可能不讲!妈妈们要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

京宇妈0507B
请教申爸,孩子陈述习题的时候,家长是否要先知道答案?孩子陈述错了,需要纠正吗?
妈妈们:孩子陈述的时候,妈妈要“不管对错”! 妈妈只管让孩子养成陈述的习惯,把课本陈述流畅。不要管对错。

川壹妈0406B
那孩子是从这学期开始学的陈述起妈?
对。

京宇妈0507B
明白了
所以说呢,我们的方案,只要妈妈是初中毕业,就能执行,取得很好的效果。

粤可妈0412B
每天都陈述?申爸计算能力差,这个怎么治?
已经学过的,明天要讲的内容,陈述流畅。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了。初高中孩子,跟小学孩子不一样了。小学要每天做,不能停。不需要像小学那样死板:以陈述流畅为目标。目标达到,就可以。

把课本陈述流畅,双基打牢,孩子自己就会在学习中,补计算的瘸腿。注意哈,妈妈们:理解好“基础”的含义。基础是说,你妈妈只要帮着孩子把“基础”打牢了,孩子的所有问题,自然消失。如果不是这样,那妈妈抓的,就不是“基础”。 明白了么?“基础”的定义是什么。数学课本光读一遍,是不够的。必须陈述练习题和习题的解答。口头陈述,不能动笔。

川壹妈0406B
我们暑假就是让孩子把数学必修一读了一遍,课本后的习题不会估计就跳过去了。申爸说的是课本后的练习题吗?
双基只跟数学课本有关,不关练习册的事情。课本中所有的“题”,都要能陈述解答。口头陈述,不能动笔。

浙馨妈0412G:
口述错的题,如何处理呢?
口述只要流畅,不会错。妈妈们亲自动手做些日子,就知道了。不要在这里空想,就着自己的想象提问题,妈妈们。中秋小长假,把事情做起来。做起来,妈妈们现在提的问题,就都会消失了;当然了,会有新的问题。到时候,提那些实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讨论哈。

粤可妈0412B
申爸,陈述练习题,是不看课本?
看着课本陈述。只有小学的盲算,才不让孩子看书。其他的,都是眼睛看着书,嘴巴里边说。

冀西妈0210G
其实口述有点类似于教别人了。
嗯...回答爸爸妈妈们一些问题哈。
娃上课,老师说是不是课外班都学过了,学过了就不讲了,咱们讲点别的,娃一脸懵,记了好多笔记,回家看笔记发现也懂。
这是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一些重点班,重点学校。如果考虑到把现实情形纳入考虑:每个孩子都在课外班补习……妈妈自然会想:老师不讲基础,直接讲提高内容。这里边涉及到一个基本的问题:我们怎么认识初中高中孩子们所学的课业内容。我们每一个人,怎么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呢?我们无法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我们怎么断定其他的情况?我们通过由此及彼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我们设想,“如果我是他,我会如何”,然后,把得出的结论,当成对方的心理,据此进行判断和分析。

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所说的“己所欲施于人”,都是说这样的一个原理。在针对孩子教育中,经常遇到的情形是:如果有人问我们,说你怎么学习的?十有八九,我们会回忆起当年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事情,当做答案。我们每个人,都从应试教育走过来,都从高考过来。考试么,做题。于是,我们就把“做题”当做学习,加诸孩子。

这就错了。即便是我们自己,当年也是在课堂上听讲,是最主要的学习过程...只是,那个听讲过程,没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说印象的话,那也是“枯燥,无聊”。每个人,都上过“枯燥无聊”的课,对吧?不管我们上过多少“不枯燥无聊”的课,现在回忆起来,上课都被“枯燥无聊”所代表了。如果我们在孩子那里所采取的措施,直接对着这种“代表符号”冲过去的话,那我们就“打偏了”。嗯...这样说不行。咱们呢,用数据来说话。以大申为例。他昨天,课表是这样的:
11.png

一共九节课。回到家,五点四十五分。吃过晚饭,写了六十分钟作业,结束了之后,爷俩聊天,聊到八点半,他去玩儿了。九点四十分睡觉。早上五点三十分钟起床,清醒的时间是十六个小时。学习的时间是:8个小时。6个小时在课堂上听课,1个小时在写作业,1个小时跟申爸讨论思想政治。课堂上听课,是不做题的!听课的时间占了总学习时间的75%;做题的时间只占了12.5%,还有12.5%跟申爸讨论。现在刚刚开学,作业少。即便是作业多,他用两个半小时,也就全部做完了。如果是这样,听课时间占6/9.5=63%;做题时间占2.5/9.5=26%。

我们只要算细账,马上就能够发现:孩子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听课,而非做题!这是事实!所以呢,如果想要孩子学习好,重点不在26%的做题时间上,更不在题上!它重点,一定是在63%的听课上面。可问题是,妈妈如何提高孩子听课的效率呢?不能够跟孩子叮嘱:上课好好听讲。这没有用。孩子听课的效率不高,学习成绩就不会好。明摆着的事实: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用在听课上面了么。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听课的本质是什么?听课就是从语音流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及时进行处理。这里边,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提取有意义的信息;一个是进行处理。咱们依然不能够这样空讲。看例子:“y等于A乘以sine欧米伽x加上φ”这是从数学课堂上抽取出来的一段语音。这是一段非常复杂,令人困惑的语音。这段语音,代表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就代表:
22.png 这么一个函数关系式。既然听课是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并处理,那么,在老师的语音串讲到[y等于A乘以sine欧米伽x加上φ]的时候,学生头脑中反应出这个函数式子,就算“听懂”了!如果孩子在课堂上,听到这个语音串的时候,头脑中什么都反应不出来,一片空白,就没听懂。

哎呀:初中这块儿内容,申爸好像很多最基本的事情都没讲诶!接下来,申爸要着重指出一个经常被误解的事实。一般来讲,说听数学课,要听的是“解题思路”,“知识”,对吧?事实上,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现实中,根本就没有“解题思路”这么回事。有的,只是罗列出来的一些对象...申爸明白了....这里是关键点。让申爸想想哈.....怎么解释明白。想到两个例子...都不是很恰切...先说吧,如果妈妈明白,就明白;如果不明白,申爸再想更好的例子。

第一个,“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妈妈们认真读这两句词...有意境不?有!
哪里有什么意境!根本就没有!有的,只是六个“东西”
1、远远传来的公鸡打鸣儿的声音;
2、茅草屋顶的客栈;
3、天上的残月;
4&5、路上更早行人在结着白霜的地面上留下的足迹;
6、横跨小溪的石板桥。
妈妈想想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可是……确实我有感受啊,凄冷孤单...这怎么不是意境?事实上,妈妈们仔细想一下:把这六个“东西”扔到我们的大脑里边,意境,自己就有了。同样道理:老师语音流里边,每一个“东西”,都能被孩子捕捉到,完整地在大脑中都反应出来,思路,自己就有了。产生意境,是成熟的大脑的属性。只要满足一定前提,大脑自己就会产生“意境感”;同样道理,产生解题思路,也是成熟大脑的属性。只要满足一定前提,大脑自己就会产生“思路”!
“思路”是不能“教”的,就如同“意境”是不能讲的一样。

沪lily妈0508G
思路就是以前经验的重现。
lily妈这里所说的“思路”,其实指的是大脑天生的模仿能力。申爸说的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它第一次是怎么产生的。如果一个“思路”产生了,大脑自然会动用模仿功能,去类似题那里去“运行”。哎呀...用数学很容易就表达明白的道理,用自然语言,太费劲了。咱们用数学来说:
33.png
看这道例题,妈妈们认真看,看它的解题思路哈。看明白了解题思路的妈妈,你们看,这道证明题,你能看到的,是不是就是一行一行的sin,cos之类的啊?

“解题思路”是怎么来的?解题思路是“我想出来的”。这就是了么:你能放到脑海里的,就是那一行一行的符号...解题思路,是大脑运行出来的。你放进去,它自己就出来了。

妈妈说:“申爸,不对!我是努力地仔细分析思考过,才明白思路的!”诶!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妈妈们是学渣,所以你要努力地有意识地进行“分析思考”。你把孩子培养成学霸,他扫一眼,思路就有了。不需要有意识地去努力,思路自己就显现出来。孩子他怎么成为学霸的呢?他是一点一滴,一步一步地做到的。


豫骆妈0605B
自动加工。
“自动加工”是大脑的天然属性。你只要给“东西”扔进去,它自动给你加工完把结果反馈给你。

闽土妈0505G
那扔东西进去,不会加工的是为啥?无解码程序?以前没储存微生物的话,现在怎么解救?怎么生出微生物?
东西进去了,里边没有微生物准备去吃它。更多的情况是,东西根本没进去。大脑是天然的解码程序。从头开始......不就是数学么,按顺序过来的一册册课本。

鄂妞妈0304G
高二了,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课本是按照章节来组织内容的。一般来讲,不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微生物,从这一章开始即可!阿米豆腐,上帝保佑:幸好有这个便利。要不然就疯了......。

辽睿妈0904B
说半天 ,申爸的意思,就是教材再简单,你要反复口述,读出讲解出来,那么你听到复杂的数学信息就能调用出来,而不是石头扔水里没有反应
正解!从操作层面看,就这么简单点儿事儿。原理解释起来......真TM的!

辽睿妈0904B
就做就完了,做的前提是它是有很强的理论依据的,虽然我也不是很能明白的那么透,但貌似我懂了意思。
其实,大家都是“貌似明白”。会有人真正明白,但他很难讲给别人明白。道可道非常道。

浙卡妈0810G
东西没进去的,也是通过反复朗读,口述,让“东西”进去?让东西进去和自动加工,其实解决办法也就是同一招?
东西没进去,是因为里边没有微生物接收......培养好微生物,东西就进去了。

川壹妈0406B
现在刚高一的孩子,初中数学不好的,也不用管了,直接从现在的开始,可以吗?
对!从现在开始即可。从现在开始,掐住了朗读,陈述......过一两个学期,前边落下的孩子自己都“懂了”。

浙Lucy妈0705B
类似小柴鸡们的天书小学初中数学课本,数学词汇听多了,入小学后,自己一朗读数学课本,就懂了解题思路。
赞!咱们今天上午,不是说各地一对一的价格来的么。那种一小时敢收你1500块钱一对一的老师,如果你去看他教学,申爸敢保证,他就是这么干的!人家是有技巧的。超级老师的技巧就是:他能够准确地抓到每一章节的典型题;典型解题思路,积累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资源。

豫骆妈0605B
从学习语言的过程来说,很难靠“教”来学会,那么就用“泡”,到了数学这一层,也是要“泡”,只是主动成分要多一些,针对性强一些,环境中没有那么丰富的数学语言。


沪lily妈0508G
熟能生巧?
不是熟能生巧,而是从各种微小的不同角度,那些练习题可以让孩子更全面地理解“解题思路”。

浙lucy妈0705B
是的,好题值得多口述几轮,安排进回滚,只是大人没这么专业弄适合孩子的好题,只能依赖教辅。
教辅是必须有的。但现在市面上的教辅....除了课本,申爸能见到的,都不怎么好。

豫骆妈0605B
把基础学扎实了,看孙老师的书,孙老师选的题。
这个可以有!

冀洋妈0408B
申爸可以推荐推荐教辅。
你们妈妈先别求“推荐”,先跟孩子把数学课本陈述熟练。你们谁陈述熟练了,小窗申爸要推荐。

鲁豆豆妈0512G
朗读数学课本,直到口述流利就可对吗?不用新三旧一。
不是“朗读数学课本”哈。小学生才叫朗读。初高中生,我们叫“陈述数学课本”。陈述跟朗读不一样:陈述要一边说,一边想课本里说了什么。陈述完的课文,自己要知道,课文里说了什么,自己都明白。“明白”没有标准,说不清楚。只要孩子自己感觉“明白”,就可以了。大申经常是自己在那里唠叨唠叨地念,念一段,“说什么呢?”没明白。然后,自己再唠叨一遍。

鲁豆豆妈0512G
就是看看,陈述下看的内容,不用像背语文课文一样,对吗?
陈述是要出声的。要求缓慢匀速清晰地读出声音......。

闽凯妈0209B我是两娃妈,大的现在高二,不配合,总觉得来不及,小的四年级,这个暑假才上山,小的朗读数学非常配合,景山和人教版小学朗读数学完成两遍,每天坚持盲算,其中四上还口述心算这个学期的改变真的太大了。之前数学作业都要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个学期15分钟数学就完成任务,而且特别喜欢做数学作业。
凯妈,“一个小时”和“15分钟”,这两个数字,准确吗?凯妈可以用小的的成就,来说服大的。大的懂事了!强逼不行了,但摆事实,讲道理,只要他认同了,他会自己去做!

闽凯妈0209B
暑假哥哥不相信,开学明显佩服妹妹的坚持。
不需要“坚持”很久。只要哥哥小长假,抽出时间,把正在学习的这一章数学的课本陈述完了,下周一一上课,自己感觉就不一样了。凯妈要相信孩子的理解能力,要好的决心......。

辽睿妈0904B
教教我怎么讲道理,能让他听呢?亲们。
高一高二的孩子,如果妈妈不知道怎么讲道理,就把今天的聊天记录转给孩子自己看就行了。初中的孩子,一般来讲,还不行。

闽凯妈0209B
刚开始要妈妈的坚持,这个学期在学校才几天,数学老师表扬好几次,她就特别高兴。
孩子三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都可以空口盲算了,那课堂上还不如鱼得水。

浙馨妈0412G
陈述跟朗读不一样:陈述要一边说,一边想课本里说了什么。这个如何让孩子做到?孩子在朗读数学课本,我不知道她是否做到一边说,一边想课本里说了什么?
杭李妈0208B
一般陈述数学一节课内容需要花多少时间呢?
做起来,答案就知道了。上了高中的孩子,不要告诉孩子“如何做到”,而是要求孩子这么做,问孩子“是怎么做到的”。

第二个,再举个例子哈,像咱们这么云里雾里地讨论,没明白怎么回事的妈妈,永远也明白不了。咱们还是看课本:
44.png

这是正弦函数图像一节的练习题。在这节中,讲了函数的定义域、最大值最小值、函数的增减性。

妈妈仔细看一下练习题:第一题练正弦函数的值域;第二题练正弦函数的定义域。不要任何“思路”,就是直接用正弦函数的性质;第三题第四题练最大值最小值;第五题练正弦函数的增减、值跟自变量的对应关系。这些都是从正弦函数的性质直接来的,其实就是练性质。但是,孩子在陈述的时候,必须记住正弦函数的图像,在头脑中“看着”图像,直接说答案。这是“解题策略”,并且是解三角函数图像题的基本策略。这种解题策略,也不用人教,孩子自会。


稍=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06:14 , Processed in 0.0883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