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61|回复: 12

[实践交流] 【实验】12-冀西妈0210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5 10: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独孤九剑】

不是关公战秦琼,只是大圣在自创“独孤九剑”

中意王阳明,自称“心型人”的本观也稀饭心学”

所以,“知行统一体”来了,其实就是“知行合一”呗,也可以取名,第一招:“如意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10: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10: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人话】

1、“陈述课本”:数学。

2、“想得到,做得到”:早上提示重点,晚间睡前完成。

3、“教育的数学”:数学,是一种通用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16: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09.15】

高三中秋假少放一天,西今天开学了。

午饭时,我告诉西,大申爸又发明了一招“独孤九剑”:陈述课本。之前张罗过“朗读课本”和“目录导图”,不了了之。西有点反感,每当这时,她就说头疼,要睡觉。然后,从不午休的她中午睡了一小时。晚自习后常有一对一网课,也难怪她睏。午休醒来,我说2分钟就行,不应,我这个憋气。原想从正在讲的课入手陈述,容易尝到甜头。见此非暴力不合作状态,便想着从第一册开始吧,简单。翻开一看,《主编寄语》不错,一页半,就它了。受大申爸辅导大申录音(见附件)启发,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准备再努把力,今天晚自习后的一对一课后(大约23:30了),我读给西,当催眠曲。【后记:未果。】

因为数学拉后腿,我为求心理安慰,报了“猿辅导”网上一对一课(100元/小时,看群里聊天,竟是最便宜的),原为每周一、三、五晚自习后1小时(即:22:00-23:00),后老师调课至一、四、六(“猿辅导”一对一功能下线,转至“布卡互动”平台授课)。上了半年多,又预约半年,已花约2万。形式是每次老师留8-10道题,然后上课时讲讲。也算见效,西数学由40多分到80多分了(满分150)。

前几天有公众号推销“掌门一对一”网课,又跳坑了。买了一个40节课时包(226元/小时),约1万元。刚开始上,辅导老师是一个哈工大研究生小姑娘,感觉应该能从总体上理理思路,拔拔高。

在聆听中还原图形 陈述表格.mp3

19.19 MB, 下载次数: 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2 15: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09.22】

倏忽一周过去。由于妈妈有畏难情绪,一直没有实施“陈述课本”,只知未行。一是妈妈自己数学不好,有心理障碍;二是孩子每天上学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晚自习回来,22:00-23:00,每周还有4天安排了一小时的数学网课(有时老师还会临时加课),觉得孩子累,需要休息和放松;三是妈妈自己单位工作忙,感觉没有多余心力,回家也想休息。其实这些都是借口,有句话说:想做一件事,会有一万个理由;不想做一件事,也会有一万个理由。

事实上,妈妈倒是能够理解和认可“独孤九剑”的威力和作用,只是万事开头难,知行合一更难。最近常看到有人感叹:家长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家庭环境就是孩子的世界。

不说废话了。近期还学到一个概念:微习惯。其实,抬脚开始走一步,并没有那么难,人都是自己把自己吓死的。去做,就好了!

【PS】9月测评考试,西的数学又返回40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3 14: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述课本反馈:2019.09.23
12-冀西妈0210女

【破冰】

早、晚都有自习,只有中午能抠出点时间来。

吃过午饭,我指着早就找出来的数学课本对西说:“你读一下数学必修一的主编寄语吧,录到喜马拉雅,2分钟就行,要不我该被他们踢出群了,给妈帮个忙。大声缓慢清晰,争取读完后,弟弟妹妹们可以直接听了。”今天貌似心情还不错,直接读了,不到5分钟。

高中数学必修一:主编寄语

看到申爸讲“概括”,原想读完也让概括一下,想着明天再试吧,别第一天就招烦了。

概括1.jpg

概括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8: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述课本反馈:2019.09.24
12-冀西妈0210女

【继续】

中午让西继续读数学必修一,下一节内容是《本册导读》。先读了一遍,快读完时,一不小心碰没了。气坏了,所以第二遍读得咬牙切齿,唉声叹气。

高中数学必修一:本册导读

目前刚开始,只能靠朗读先迈开步子,还未开始陈述和概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13: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述课本反馈:2019.09.25
12-冀西妈0210女

【集合】

第三天,基本接受了每天中午朗读(陈述)数学这件事,只抱怨了一句,就开始读了。高中必修一:集合,然后口述课后练习,概括小节内容。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08: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述课本反馈:2019.09.26-28
12-冀西妈0210女

【小步前进,走走停停】

26日,读了。要求:读课文,陈述课后练习。问我:以后都要读么?我答:对,每天10分钟左右,当休息了。

27日,网校作业多,中午占用,不想读。我说要养成习惯,每天一段。很听话,从开始的3-5分钟,到现在的10分钟左右,有一种“三天养成习惯”的成就感。

28日,中午作业多,我未提醒,西便没读。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是否从内心重视一件事,妈妈的态度决定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07: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步骤】

咱们这里的孩子,年龄参差不齐,水平也参差不齐。申爸把整个的操作过程写出来,妈妈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怎么做哈:

1、最基本的,看到数学课本上的文字,符号,能够清晰准确流畅地朗读出来。练习把符号变成语音。妈妈们注意哈,大脑是一个ever ready的自处理系统。大脑只要把看进来的符号流畅地变成语音从嘴巴说出来,其实就是处理了符号中所蕴含的意义。大脑只有能做到“意在口先”,才能够清晰准确流畅。妈妈们自己朗读一下语文课文,自己就能够体会到这一点了。朗读,看上去是很简单的活动,但它的处理过程远远复杂于“把符号一个一个地变成声音”这种理解。它必须把符号变成意义,然后再由意义转换成连续的意思,变成成语音,才能做到流畅。学会朗读数学课文,对于初学者来讲,是要花很多时间的。

2、能够陈述每节课文后边所附的A类练习题的解题步骤。A类练习题,是紧扣课文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定理来编纂的题目。只要孩子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A类题自会。当然,能够有逻辑地把解题步骤陈述出来,这需要练习;

3、陈述例题。这个做法,挺复杂的。前几天已经说得很详细了,这里不再重复了。

4、陈述B类练习题,每章后面所附的习题。练习例题,这种操作可以让孩子把头脑中模糊的“会”的总体感觉,清晰化逻辑化步骤化。用这些题目来练习这种操作。

有一点是这样的:如果前面几个步骤做的时间足够,做到位,这一步所针对的题目,孩子是“自会”的。如果孩子基础知识掌握得到位,基本技能牢靠,课本上除了习题中的B类以外,没有难度,孩子自会。

如果孩子陈述这些习题的时候,还感觉到“难”“不会”,妈妈不要着急,把前面的事情做好。

5、让孩子给妈妈以最简练的方式,讲会他在学校所做的数学题。这是一个交互过程。妈妈不必要自己先预习那些题,就是跟孩子同时开始,让孩子讲。甭管用什么方法...说,比划,写,课本辅助都行。任何方法...让妈妈明白怎么解一道题,就达到目标,下一道。

6、孩子在给妈妈讲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他所感知到的“理”的感觉。这个事儿,空口说是说不明白的,只要妈妈去做,马上就能够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就着这个具体的“理”,让孩子拟一些“同类型”的更难的题出来。孩子会很乐意去干这个事情。

这个步骤中所做的,叫做“反思”。到了“反思”这一步,作为“学”,就到了极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8 12: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步走】


以安妈这里的陈述习题为例:孩子要陈述出习题的解题步骤,需要三部分神经回路都建构好:朗读、在头脑中画图和把思维转换成有逻辑的解题步骤陈述出来。


妈妈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识别出这三个神经回路,哪个建构好了,哪个还没有。假设说,朗读还没好,那就花未来的两三个星期,专门建构朗读;如果在头脑中画图还没好,那就练习画图:妈妈陈述几何题目,让孩子画图,在看着自己头脑中的图,陈述题目的已知求证;如果是逻辑性步骤转换没好,那就借助例题,专门练习转换。妈妈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识别出这三个神经回路,哪个建构好了,哪个还没有。假设说,朗读还没好,那就花未来的两三个星期,专门建构朗读;如果在头脑中画图还没好,那就练习画图:妈妈陈述几何题目,让孩子画图,在看着自己头脑中的图,陈述题目的已知求证;如果是逻辑性步骤转换没好,那就借助例题,专门练习转换。


陈述课本这件事情,有两个角度来观察“进展”:一个是课本的自然进度;另一个是上述的按照拆解开的神经回路的建构进展来观察。


要学会后一种观察方式。陈述习题是一件复杂的综合性工作,要把这件复杂的工作,拆解成“零件”,一个零件一个零件进行加工。零件加工好了之后,再“组装”。


其实呢,三种“零件”的加工过程,是可以并行的:朗读不好,就朗读正在学的课文中的所有的文字,见字就读,甭管是课文例题练习题还是习题,都读;做完朗读这个部分的练习,把所有有图的题目,单独拿出来,妈妈读题,孩子练习“在头脑中画图”;这件事情做完,专门针对例题,练习转换线性逻辑。


这是“剥洋葱”的方式;把这一节课本,从头到尾地做,是切洋葱的方式。


学会以剥洋葱的方式让孩子来陈述课本,做上几个星期,各个零件都加工好了,再组装,才能让孩子见到洋葱,举刀就切。


遵照规律,来引导孩子的学习。


“规律”是什么?任何一项新任务,孩子刚一开始,肯定不乐意做,不习惯,“烦躁”。


妈妈坚持要求孩子做,不理会态度如何,只要做了,就行。任何一项任务,妈妈只要坚持做,每天做,两个星期,孩子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就开始转变了。再过几天,孩子从抗拒烦躁,转变成习惯愉悦,进而“想做”,兴致勃勃地去做!


这是为人类神经系统的性质所决定,它是一种必然。


妈妈只要摸到了规律,自觉按照规律去做,那就会像郑委一样发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的感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5: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述反馈:2019.10.30
冀-西妈0210女-高三


【讲一道题】


1、时间:高三时间紧张,不好找出空余时间对接。好在走读,午饭后可以见缝插针,但基本每天中午也要做作业,所以我让她先抽出10分钟试试,从“微习惯”开始,先讲一道题,录音到喜马拉雅。


2、科目:申爸让做数学练习。因数学偏科,每周一、四、五、六、日晚自习后约了一小时网课,对应中午还要做网课作业,平时都不想碰了。地理这次月考没考好,被老师找,正在补习,今天中午也正好要做地理练习册,便顺其自然,从这开始吧。


3、理由:我说再不实操要被踢出群了(花果山老规矩),西问多久反馈一次,我说一周至少一次,西问我多久没反馈了,我弱弱地说一个月。西用一种同情滴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那就给你个面子拯救你一下吧,于是给我讲了一道题(2小题),录了大约10分钟,结果不知碰了哪,手机没录上,西之前遇到过这种情况,怕我着急,又接着讲了下面一道(2小题),收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09: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反馈:2019.10.31】


1、“昨天没执行正确任务,今天纠偏,把语、数、英、史、地、政各科篇子、卷子整理一下。”


2、“开学以来的,能找到多少是多少,不都在学校么,理一下,编上号就行了。”


3、“那就先整理一科:数学。晚上拿回来。”


4、昨天晚自习后:“老师,C同学晚自习刚回来,今晚作业太多,怕写不完,网课改期吧,回家就进屋闷头写作业了。”


5、今天早自习前:“把数学卷子理一下拿回来。”


6、中午再不拿回来,准备继续“三不一要求”,让她先拿一科,我帮忙整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4-18 13:18 , Processed in 0.0749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