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25|回复: 0

[申爸指导] 【花果山高中群:如何进行换位思考】---2019.08.0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4 23: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果山高中群:如何进行换位思考

2019-08-04
申爸一直在想啊...昨天提到的那个点:大申以第三人称,叙述教材内容的思路。不要小看了他陈述的方式。比如说写小说,小说可以用第一人称做主人公,可以用第三人称做主人公,甚至可以用第二人称!小说的作者,可以有意识地选取合用的人称,来写自己的小说;孩子在陈述的时候,就不同。他不是“选取”的,他采用哪种人称,完全是他自己思维的外露。他就是一个局外人。大申在学习方面,一直到今天,都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审视观察的。这种状态,申爸想象不出,他的作文是怎么写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写出来的。

无论如何,小孩子,在学习这个事情上,他是一个局外人的角色,这一点,是普适性的。现在,问题回到昨天向阳同学昨天的那个点上:“高中得靠自己!”如果在学习上,孩子一直都是在以局外人的心理在参与,那不论到什么时候,都不可能靠他自己。不可否认,小孩子,不管是哪一个,妈妈思考孩子的学习,要远远多于孩子自己。妈妈并不是参与“学习”的具体动作,而是思考“学习”这件事情。有朝一日,这种思考,需要交到孩子自己手上去!应该在什么时候交呢?就是大申现在这个时候!这是肯定的。但是,怎么交呢?

很久以前,还在爱网的那个时候吧,申爸曾经提到过“责任”的问题。后来,申爸再也不提这个话题了。申爸意识到,以前,就孩子心理和思维的发展水平而言,“责任”是谈不上的。水平还没有达到。现在,不同了。就思维和心理的发展的程度而言,大申目前完全可以胜任“责任”这个事情了。那怎么唤起大申的责任意识,把“学习”这个责任,丢给他自己呢?

申爸也在谈“自信”。也说过,一个人自信的获得,并不由绝对高度所决定,而是由相对高度所决定。由相对高度的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的明确意识所决定。它肯定是靠敏感期或者关键期内,孩子意识到自己能够调控自己的意志,并且意志可以靠自己贯彻以实现而建构成的一种心理特质。

刚才谈到的话题...不管是拿什么立场来对待学习的内容也好,责任也好,自信也好...申爸觉得,它们之间,是高度相关的...甚或是,它们是同一个事物....或者说,是同一个生活过程的不同侧面...

这么说哈,换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一辈子,总得成功地做成一些什么事情才行。“我”想做的事情,“我”想办法去做。一点一点地努力,最后把它做成了。“我”意识到“我”能办到这个。“你”总不能说,“我”快50了,“我”活了半辈子,唯一的成功就是结了婚,生了娃....这是任何一个妈妈都能做到的事情,这个不算“成功”。那么,一个孩子,他一开始,怎么进入到持续不断的“成功”序列里边去呢?肯定是先做好人生的第一次“成功”么!孩子第一次产生了欲望,要达到某种境界、某种状态,然后,试着具体化,形成明确的目标。自己向着目标努力,最后,达成了目标,自己进入到预想的境界和状态。这就是他的第一次“成功”。问题是,在十五六岁这个年纪,合理的、让孩子体验他人生第一次成功的事情该是什么呢?只有学习好这个事儿可做。事实上,北大群里的每一个同学,他们的人生的第一次成功,应该毫无例外地来自这个领域。这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他们都是在学校里边,学习,准备高考。

我们来看,从鼓励“学习好”这个角度,孩子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多么地完美:有七位老师,每天盯着他们各门功课的学习状态,有任何的进步,哪怕很微小,都会为老师所敏锐地捕捉,进行鼓励;这个鼓励,可以让孩子进入到这门功课学习的正反馈的循环中去;在家里,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每一个亲属,都在关心着一个高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进步,都会带来由衷的祝福和鼓励;在社会上,就连电梯里遇到邻居,都会打听一下:你在哪个高中,在普通班还是实验班?没有再完美的环境,能够让自己产生要学好的孩子的进步,得到激励,产生自豪感的了。为很多很多家长所诟病的“应试教育”,它所产生的环境,好不好,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

我们选定这个“学习”,让孩子借此体验到他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成功!如果在不长的时间内做到了,孩子自己,在被激发的精神状态下,对于学习,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负责任的态度;take ownership,进一步,他再想学得更好,自己继续努力,又达到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所谓的“自信”么。负责也好,自信也好,这些心理特质,妈妈们是没有办法直接去建构的。必须通过具体的任务,来实现。这个...没什么特别的哈,申爸自说自话,试图把头脑中混沌的想法,弄得清晰一些些...申爸现在还“没办法”哈...

“办法”还在路上。昨天晚上很晚很晚,大申一个人从东北老家回来了。今天呢,要继续。有关“物理学”的解释,是上个月29、30日说的。现在,四五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给过大脑四五天的弛豫时间,今天上午,申爸要回过头来,再跟大申复习有关“物理学”的解释问题。在过去四五天的时间了,申爸做了一件事情,很重要。申爸就着具体的场景,给大申说明白什么叫“换位思考”。这件事对今天上午的学习,很重要,申爸得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说一下。

接着说哈。话说,那是7月15日的事情。那天,大申中午的航班去台湾游学。非要“自己走”,不用申爸送机接机。大申也成为他们这个50人的团中唯一一个没有家长接送机的学生。大申曾经总结过说,不管在世界那个地方,只要有手机信号,他就走不丢。有导航,有google翻译....

申爸信服他的总结,一点不担心大申会“出事情”,放心他自己来去。申妈不行。一如既往,只要大申在身边,申妈理性就起作用,说:“让他自己走,锻炼锻炼!”可是,一旦大申迈出家门,申妈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一会儿跑到申爸这儿来:“大申到哪儿了?”一会儿跑到申爸这来:“大申打到车了吧?”一会儿跑到申爸这儿来:“他们说好在哪个门集合了吗?”这个时候,申爸就不能跟申妈开玩笑,假装嘲笑申妈...她真跟你急眼。申爸早就学会了,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当着申妈的面,发条微信:“大儿砸,到哪儿啦?”当然,大申都不回的。为了解决申妈的问题,这回,申爸主动提供方案给大申:你就拿起手机,拍个照片,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就知道你到哪儿了。比如说,你拍个出租车的照片,我们就知道你上车了;拍个候机楼的照片,我们就知道你到机场了;远远地拍一下聚在一小堆的同学,我们就知道你跟同学会和了;拍个机舱的照片,我们就知道你登机了...不用写一个字,随手拍张照片,解决问题,多好!

大申有一搭没一搭地答应着...他不理解,世界上有一种感情,叫“牵挂”。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牵挂里边,还从来没有机会反省到这种心情。自然而然,大申一离开家,微信里就音信皆无,只留下申妈不停地从卧室溜到客厅,想跟申爸说什么,想一想,两分钟之前刚说过,就假装拿个饼干,又回卧室去了。如果大申他自己体会不到“牵挂”,体会不到“惦念”,你跟他说多少都没用。申爸开始启动意识雷达,搜索让大申自己产生“牵肠挂肚”的机会。

机会很快来了。7月27日,大申从台湾返回。大概是他一个人出去玩儿,玩儿爽了,这次还没玩完,就打算下一次了。于是,在微信里跟申爸说,他打算“自己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申爸立刻同意,跟大申说,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回,自己订火车票,自己走。申爸把自己的12306账号给到大申,大申就在大巴上,用iPad订票。就在这个时候,申爸来了客人,需要出去应酬一下。离开电脑的时候,申爸想了一下:要不要在微信里跟大申说,老爸现在有事儿,稍等会儿再回复他的话。决定:不要。申爸什么也没说,消失了。这下,大申着急了。他提交了订单,15分钟付款。他找不到申爸给他付款。急得没法子,就去找申妈给他付。免不了从头到尾把事情给申妈解释一遍。想着15分钟一分一秒地流逝,大申乱七八糟地用文字跟申妈从头说一件复杂的事情,会有多狼狈吧。反正,等到申爸回来,申妈第一件事就是埋怨申爸:你怎么搞的,跟孩子不把事情说完,就丢下不管了?申爸不管申妈不满,只是问车票付款了没有。听说付了,申爸也就放心了。这回他回老家,不担心给申妈的沟通问题了。

游学团到了首都机场,学生们各自提取行李,提完行李,各自去找自己接机的家长,团就算解散了。带队老师为了确保每个孩子都交到家长手里,在微信群里搞了一个接力:接到孩子的家长,要明确报告说接到了。大申这边呢,他想沟通的时候,找不到申爸他着急;赶到申爸想沟通,找不到他,他就一点没感觉。自打飞机落地,申爸就微信问大申,落地没,到哪里了。大申回了个“落地”了,就无论申爸怎么问,音信皆无。很久很久,接力回馈的编号已经到了四十多了,才不耐烦地回一句:“等行李。你烦不烦啊,老问?”申爸再强调,进了地铁,就给申爸一个消息。申爸等了很久,也等不来消息,没办法,只好打电话。这时候,编号已经到45了。大申电话里没好气儿跟申爸说,早已经上地铁了,现在在2号航站楼。申爸马上给老师回馈说,接到了。编号是45。最后一个回馈的孩子,编号是48。申爸看了一眼编号名单,很满意。那天很晚,大申才拖着一个大行李,自己回到家里。一进家门,看到申爸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不回我微信?”你看看,他不回申爸的微信,他就毫无知觉;申爸就没回他一次微信,他的不满意,到了极点。反正牌已经攒够,申爸也不跟他掰扯这些事儿,拿别的话岔过去。大申还生气,那天不理申爸。

转眼到了7月31号,明天早上,大申5点钟就要起床,自己去火车站了。申爸决定把牌打出去。申爸严肃地跟大申说:“你过来,爸爸跟你说件事儿。”大申过来,申爸让大申把手机拿来,打开到家庭群,找到27号的聊天记录。申爸问大申:“那天,你找不到老爸,很着急,对吧?”大申回到当时的情境,情绪马上激动起来:“能不着急么?换你,你不着急?跟你说好了的事情,你就是不说话!”申爸淡淡地说:“那天,正好老爸的一个朋友来了,老爸去跟他聊天儿,自然就不说话了。”大申脱口而出:“那你倒是说一声儿啊!”申爸不理大申的话茬儿,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大家为什么要用微信来沟通呢?不就是因为双方不在一块儿么,对吧?既然地理上不在一起,那对方什么情况,自己就不知道,是不是?凡是主动去沟通的一方,肯定心里有事才去沟通么。如果对方看到了信息,也不回,这肯定不行,对吧?”大申以为在说27号上午的事儿,就同意说:“当然了!”申爸:“你自己翻一下咱们俩的聊天记录。”大申去翻。申爸:“有多少次,我问你‘到哪儿’了,你根本不回。”大申翻着自己的聊天记录,不吱声了。好多次不回。申爸接着说:“没错儿,老爸问你的时候,你可能已经到楼下了;也有可能正玩儿游戏,没手回;更多时候,是嫌烦,老问老问,一会儿不就到家了?可是,你想过没有,老爸在家里,看不到你什么情况啊!是,你已经到楼底下了,不到一分钟,就进家门了。可是,老爸不知道啊!也许你刚出校门,对不对?那炒菜不炒菜啊?所以呢,沟通的第一规矩,就是见到了,就回复一下,同意吧?”大申抿着嘴想,不吱声。这点说完了,申爸把自己的手机聊天记录,翻到27号那天晚上,让大申看。申爸:“你看你回来那天晚上,老爸给你发了多少条消息,你一条都不回!”大申说:“你着什么急啊,我又丢不了!”申爸:“我当然知道你丢不了。可是,你知道为什么那天晚上,老爸那么着急,老是问你上地铁没有?”大申看着申爸,不知道。申爸把好不容易凑完美的那个回馈名单翻出来,给大申看:“就是为了这个。我们不能在这个名单里,当最后一名!这个名单,是你们老师要求的,对吧?”大申点头。在飞机上,老师肯定也跟他们强调过,见到家长,马上回馈的。申爸:“你看看,你在名单里,是第几?”大申:“45。”申爸:“最后一名,是48名,对吧?”

接下来,要说最重要的内容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名单里当最后一名?这个名单有什么关系吗?假设说,你是老师,你想想,你会面临什么情况?如果名单里有人不在,你是不是就不能走啊?你说好,我不管。名单报到44个,你就打车回家了。那等你快到家,有同学的家长找你说,我女儿没接到!那你怎么办?你只能再回机场!人是在机场走丢的,你回家里,你找得到人吗?你说打电话。如果电话能打通,微信能联系上,人家家长不早打电话联系了?你只能回机场,然后跟家长在首都机场,大海捞针一样一点点找,对不对?你说,不会出这种极端的事情。这倒是真的,你们同学,谁都不傻,就一个机场,跟家长都联系不上,那怎么可能。可是,你的行李是最后一批出来的,对吧?你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地拖着行李离开,你心情怎么样?着急,又焦急。那一天,你从早上起床,就开始折腾,一直到了晚上八点多,行李还没出来。尽管什么也没干,但是确实就是累,对吧?好想马上拿上行李,马上回到家,对吧?你想想,你是那样的心情,老师是不是也是同样的心情啊?你倒还好,只要自己的行李出来,你拖上就回家。老师呢?他得等所有的学生都确认了之后,才能最后一个离开。你说,假设是你,转盘那儿认识的人,一个都没有了,你还差四个人,家长没回馈,是不是接到了,你急不急?如果你是老师,你是不是不等到最后一个给你确认,你就开始想找到名单,到底谁还没确认,主动打个电话,亲自确认一下啊?你看看名单,”申爸把手机再递给大申,翻到48个人的长长的名单那里:“你看着名单,自己看看,能看出谁没在名单里吗?”

大申坐在那里上下翻着。那么长的名单,那哪儿看得出来谁不在啊。申爸接着说:“你们这个团,本来应该有56个人,对吧?有两个没去,还应该有54个人。现在呢,回馈中只有48个,有六个人,没有回馈。你说,这六个人懂事儿吗?你要是老师,你是不是烦死他们六个了?”大申不住地点头。他自己亲自从那个疲惫的场景过来的,申爸一说,他就能切身地感受到当时会是怎么回事。“其实呢,从第43人开始,名单就好长时间没有增加了。如果你是老师,你是不是已经坐在地上,开始对着标准名单,开始核对谁没反馈了?”申爸问,大申点头。“事实上,你已经给老师抓出来,如果老爸不给你打电话,老爸的电话,马上就会响了。老师打过来的,对吧?”申爸问大申。“现在,你知道那天晚上,老爸为什么那么着急地在微信里,老是问你上没上地铁了。就那天晚上那种情形,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当最后一名。你怎么知道?如果你把你自己想象成老师,你就知道了么。”申爸说,大申不住地点头,表示同意。

“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你把你自己设想成别人,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你就能看清楚很多事情,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办,对不对?把自己想象成别人,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叫做换位思考,”申爸给大申解释道,“换位思考能力,是一个人能跟别人良好地打交道,互动的基本前提。还有一件事。那天,你上午为什么那么着急找老爸呢?那是因为你想找老爸给你付车票钱,对吧?你因为有事要找老爸,心思就都在老爸身上,老是想着老爸。这种心情,叫‘惦念’。有了惦念,对方不回应,自己是不是极其难受?”大申接着点头,申爸接着问:“惦念不一定非得有事,才惦念。有时候,没啥事,也会惦念。你能举个例子吗?”大申实在想不出,没事儿会有啥惦念的,就摇头。申爸接着说:“老爸跟你说,你离开家,去参加活动。只要你不在学校,妈妈就惦念你!妈妈惦念你的时候,她在感觉上,跟那天你惦念老爸的感觉,是一样的。”大申倒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很吃惊的感觉。申爸:“你呢,已经学会换位思考了。明天你就要回老家了,你得想想,你妈微信里跟你说话,你该怎么办。行了,你去接着收拾行李吧。”

八月一号,大申上了火车,走了。晚上,申妈眉花眼笑地从卧室出来,跟申爸说:“你发现没有,大申出去一趟,懂事了很多!”申爸:“怎么呢?”申妈:“你微信里问他什么,他马上就回了。以前,你问他十句,都不给你回一句。”申爸:“那当然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出去一趟,就长大一大截。”

差一段,在这里。大申昨天晚上,十一点四十八才到北京南站,回到家,都快一点钟了。申爸早睡着了,他到家,申爸根本不知道。现在,还睡呼呼呢。等会儿起床,申爸要用这个“换位思考”,做些事情了。不知道能到什么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04:12 , Processed in 0.0735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