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63|回复: 0

[申爸指导] 【花果山高中群:利用“降维打击”的方式达到“提分儿”的目的】---2019.07.0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7 19: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19-7-17 19:17 编辑

花果山高中群:利用“降维打击”的方式达到“提分儿”的目的

2019-07-02
你们呢,后进来的妈妈们呢,改群名片哈。你得让申爸一眼就能看到,你是几年级孩子的麻麻,或者,你的孩子已经高中后了,你就改成13年级。

碧海青天
@12-001冀-西妈0210G我在咱们花果山群,孩子开学三年级。我加入高中群是因为我是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我也想跟着高人学习些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希望本群能收留我哈,如果不能的话,就把我踢了吧。
如果你是高中的老师,咱们也欢迎的。你就把孩子实际年级标出来,就像晋妈这个样子就行。

@12-001冀-西妈0210G申爸记得,在李网的时候,有一个高中老师妈妈,申爸还曾和她讨论过钱锺书的《窗》来的。那妈妈在这里吗?能找来不?申爸要她帮忙,来解决孩子们写作文的问题。那妈妈是语文老师来的。

首先最一开始,申爸要指出的是,我们谈论所依靠的基础。初三(含开学初三)及以上的孩子,他们已经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自己希望自己“学习好”。不管是现在学得不好的孩子,还是学得好的孩子,皆如此。学得不好的孩子,他希望自己学得好;学得好的孩子,他希望自己学得更好,考第一,去清北。

为什么先说这么个事儿呢?

一个人,主观上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你妈妈跟你的孩子打交道,你妈妈一定要了解你的孩子,他的主观认识,到哪里了。这是一切交流的基础。这个不能错。一旦错了,你事事不顺心。高中的孩子,高考了,妈妈们最常见的感叹就是:都快高考了,他怎么就不知道用功呢?急得妈妈什么似的。孩子那里呢?给人的感觉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这是一种错位,认识上的错位。

一个孩子,都到高三了,你说他不知道考上一个重点的大学重要,主观上不想学得好,这是不可能的。之所以不可能,这是由人的社会性本能所决定的。社会性说白了就是趋群性,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他认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告诉他的,这都是扯淡,最直接的判定标准就是:我身边的人认不认为这是好的。如果身边的人都认为需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他孩子不可能不这样认为。

你说你的孩子,你爸爸妈妈这样认为,他学校的老师同学这样认为,连住家的邻居,在电梯里见了面,都要打听一下考试考得怎么样?你的孩子如果不这样认为,他不是傻子么?可是,客观上,妈妈的焦虑确实也是存在在那里的。这个怎么解释呢?

你孩子初三了,中考了,高中了,要面对高考了,你妈妈不要觉着,只有自己焦虑,别人不焦虑;或者那些学习好的妈妈不焦虑。没有这回事的。你不管是清华北大牛津剑桥,在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之前,日常实际生活场景中的妈妈如果不焦虑,那根本不可能。之所以好多高考完了的妈妈,说自己当时“很淡定”,“一点儿也不焦虑”,这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踏上脚蹬板儿立刻变心眼儿”。

这个大学,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孩子未来进入社会的哪个阶层的大问题啊!已经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妈妈会不焦虑?哪里可能。要从总体上了解妈妈,了解孩子。妈妈没有不焦虑的,孩子一定是想“考好”的。这就是事实。妈妈如果偏离了事实,就会出问题,出大问题。即便是理解了这些,妈妈去看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孩子确实不像话。

那问题出在哪儿了,矛盾是怎么来的呢?这是高中阶段孩子所面对的基本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孩子面对的基本矛盾就是,他的主观意愿无法落实到日常行动的矛盾。想得到,做不到。想得到,做不到,抬脚迈步,腿就打别biào。事实上呢,妈妈们抬头看成年人。想得到做不到,也是我们这里61个家长,你身边所有的同事邻居亲戚朋友你认识的所有的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对吧?你的孩子,尽管还是“孩儿”的模样,但他的基本问题,已经变成成年人的基本问题了。你的“孩儿”,已经长大了。

OK,现在回到咱们的主题。我们要做的事情,本质上并非“解决孩子分儿”的问题...你妈妈如果在这个层面上做文章,申爸告诉你,你很难取得进展。原因很简单,考虑到高考的重要性,前此,已经有无数的人,想过无数的办法,来提分儿了。但效果真的都不行。我们再在同样层面上去努力,大概率到头来是竹篮打水。我们需要在更高层面上来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利用“降维打击”方式,让孩子顺便达到“提分儿”的目的。

这个更高的层面,就是“我们时刻想着的是怎么帮助孩子把他的主观愿望,变成现实”。孩子成绩好了,你妈妈不要去看排名,看哪个题错了,哪个对了,试卷的难度是高了还是低了...这些,是在“同一个维度”做的事情。高维度不看这些具体事情。高维度中要时刻思考:孩子在哪些方面进步了,能够让自己想学习好的意愿,变成现实。眼睛盯着这个,不断地总结,交流,好的经验,继续执行,不行的,进行调整....

在我们进行之前,说一件基础的,申爸强调了好多次的事情。这个东西:
11.png

妈妈必须保证给孩子吃。每天一粒,最好两粒。它不是“药”,它就是食用油,跟厨房油罐里装的花生油是同一类的东西。多吃点,没啥问题。这个玩意儿的神经生理机制申爸不清楚...一直没有见过相关的论文...但是,在实操中,申爸确认:这个东西会让孩子“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平静,不暴躁。这个不饱和脂肪酸,一定要给孩子吃哈(吃亚麻酸油也行,这个便宜),否则,你们在孩子那里,会“诸事不顺”。

妈妈们来看下面这幅图:
22.png
这个据说是两年前,衡水中学一个考生,考试结束后,跟自己最近一年所做过的卷子的合影。真的很可怕。写这么多东西,干嘛用呢?肯定不需要么!这是我们的直觉。这个直觉,它一定是有根据的,根据在哪里?原因呢,我们要从试卷本身去找。试卷的组卷原则。任何的试卷,你不管是中考也好,高考也好,日常考试也好,期中期末考试也好,它的那个卷子,一定是有人做出来的。出题人。它不能凭空无中生有地自己冒出来,一定得有一个人来出题组题才行。那么,出题人依据什么来出题呢?他首先要来区分,我出的这张卷子,是为了“选拔性考试”还是“考核性考试”。这两大类考试,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出题人的思路,也不一样。

先说选拔性考试。中高考就是典型的选拔性考试的代表。组选拔性考试的试卷,出题人的一个基本考量就是:我的试卷中的任何一个考点,必须都明确地包含在课本当中。这个意思是说,任何选拔性考试的试题,必须拿课本做根。没有根,虚飘在空气中的试题,是不允许的!这告诉我们说,课本是根,是一切的基础。必须足够地重视课本。这个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面对下一个问题,他出的每一道题的性质。这里有个二八原则:80%是基础性题目;20%是拔高性题目。这个基础怎么理解呢?以数学为例。如果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他数学课本上的题目,全部都会;日常学习中,课堂配套的练习册的题目,也都会的话,他就一定能稳稳地把80分一分不丢地拿到。那妈妈一看,高兴了:高考数学是150分满分,我孩儿这不已经120分到手了么?你妈妈先别高兴,这里边还有个“现实”的问题在。

今天哈,所有的初三以上妈妈,都做两道家庭作业:你拿着你孩子上学期的数学课本,做过的数学练习册,随机地出三道题给孩子,看看孩子会不会。做完了,在这里反馈。这是第一道家庭作业,第二道回头说。我们要用这两道家庭作业,摸清楚“孩子的实际情况”。你妈妈亲自去做了,你就有体验了:很多题,孩子是不会的!尽管练习册上当时做对了,可是,半个多学期过来,你念给孩子听题,他不会;练习册上当时做错了的题,现在仍然不会的可能性更大。妈妈要亲自去实验,拿第一手感觉。你妈妈必须“实事”,然后才能“求是”。建立在假设或者虚构上的方案,最后肯定是要塌台的。这才是“上个学期”的情况,对吧?孩子要高考了,考的东西,是整个高中的内容。那高一学的题目,做不上的可能性就更大。遗忘曲线到处都是起作用的。

接下来呢,就是那20%的“拔高题”了。它里面还有微观结构。这20%的题目里边,有8%是中等难度的题目;有12%是高难度的题目。8%的题目,你妈妈不用考虑去“练”。如果孩子自己产生了自信心,说我那80%一分不丢,那这8%自然就会了!接下来说那12%。它里边还有微观结构!这12%的题,在试卷上,一般是两道大题。这两道大题,都有三问。有意思的就在这第一问上:第一问,永远都是“很基础”的问题。卷面分儿也不多,1-2分。这第一问,跟那80%是同样性质的!那80%必会,这第一问肯定就能答对。如果孩子数学“不好”,是弱科,你的孩子到了这第一问就截止,剩下的都丢掉不要的话,你的孩子就是多少分了?92%!按照百分制来讲,就是92分;按照150分制来讲,就是138分!妈妈们要晓得,这已经是清北的分数线啦!清北的入学分数线,才是91分!你孩子的弱科,都已经得了92分了!当然,这是按百分制来说的。

大申的这次中考,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就是抓住了这个。当时申爸是这么说的:他是这么想的:数学的压轴,第26和27题的第二问以后,他试卷上,直接放弃。因为“不会”。然后呢,1-24题,一分不丢。只要不太难的第25题做对,这么个方案,肯定就是92分。

分析到这里,妈妈们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关键问题在于说,我们怎么做,能够保证孩子做到“1-24题,一份不丢”。好啦!如果你孩子是高三,我们只要把这个做到,就行了。

数学是这个情况,其他的科目,类同。

...这个...考核性考试,申爸明天会在大群里详说。不参加高考的低年级孩子,你们别着急哈。孩子他这个考试,他的难点在哪儿?我们必须准确的认识到这个事情。事实上,孩子考试最困难的地方,不在于存在那么个客观的“水平”,孩子的分数,准确地反映出孩子“水平”的高低。很多妈妈这么认为。这是错误的。这么认为的根源在于,妈妈们拿100分满分作为目标了。妈妈们看大申,他根本不想自己100分!他想的就是:我怎么比你们跑得快。

高考结果的理想状态是什么?不就是进清北么。你孩子只要进去,你妈妈就心满意足了,干嘛非要当状元?把目标定到客观实际的标尺上去。这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妈妈们看大申:他认为他自己学习不好。每次数学考试,都七十多分,有两次还不及格。上次二模考试,他一下子得了八十五分,那把他高兴的,因为自打进了贯通班,从来就没得过这么高的分数。他呢,二模考试,犯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他把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给搞错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啊,妈妈们,初中最基础最基础的东西,对吧?他们全校280个孩子,即便是平行班最差的孩子,求根公式也没出错。他可倒好,“脑筋一抽抽”,把这个给弄错了。“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批了一节课的时间”,大申笑咪咪地回忆他愉快地挨批的事情。“要是求根公式不错,我数学能多得10分。我要是多10分,就进全校前十名了,”大申很高兴地说。他这个,总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对待他的学习。这个是什么?这个就是信心。信心,这才是孩子在选拔性考试中,获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你怎么给孩子树立信心呢?嗯...现在呢,要进入我们要实操的环节了。

我们回过头,去看刚开始时的那个女孩儿,还有她两米高的卷子。这个高考模拟试卷啊,它的命题原则都是一样的,对吧?80%的基础题。那么高一堆卷子,你说她该做了多少基础题啊?同样的题,反复地做,反复地做。她做第一次的时候,就会了的题,她高三在不同的卷子上,做了十遍二十遍三十遍...从头到尾,全都会的题,反反复复地做,这有什么意义?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据说,这个女孩儿最后的成绩很好,考进了北大还是哪里。脑袋里因为不知道“全集”是什么,所以呢,只能以随机覆盖的方式,大量的做题,以图“覆盖每一个可能的漏洞”,这就是目前面对那80%,普遍性的应对方案。反正我就是做,随便拿到一套卷子,按照实际考试的要求模拟,每一次平均分都91分以上,这就是进清北的信心来源。内个什么,申爸给妈妈们看一幅图片哈。
33.png
这是什么东西呢?这是今年清北在北京市各个高中招生的情况汇总。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清北这两所学校,在北京市,全部生源来源于表中的42所中学。他们一共招了671个学生在北京么。这671个学生,全部来自这43所中学。不要忘了,北京有270多所高中呢!为什么剩下的237所中学,一个清北也出不来呢?诚然,这些中学都是“重点中学”,他们的生源,在入学的时候,就筛过一把了。好学生么,在这42所中学里边。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那237所中学的老师不行。不是说把学生各科的可观水平教到一定程度的水平不行,而是说,辅导自己的学生,达到清北要求的水平不行。它这个:蛇有蛇踪,鼠有鼠路,对吧?他人大附的老师,大学一毕业,就跟着老老师,带高三毕业班。那个毕业班,三分之一进清北。他就是按照进清北的路数,一开始就那么做的。做到自己都无意识了。你赶剩下的237所中学,他们自打建校起,就没有过毕业生进清北的记录。他的老师,哪里知道怎么把学生带进清北?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直觉来努力。这直觉,就是图中女孩儿的模子。你那个:那是耗子路,你怎么让学生腾飞起来?龙有龙踪,鼠有鼠路,他们那些重点中学,清北一考,都考上好几十,上百的学校,老师具体是怎么弄的?诶...你们麻麻有高中老师,有高考孩子的,你们自己去看他们的教学视频,你就知道了。

北京有一个精华学校,是四中的网校,里边有几个非常牛B的老师,视频网上到处都是。数学有一个叫苗金利的老师;历史有一个叫石国鹏的老师,物理有一个叫王文博的老师。你们去找他们的精华视频,自己看。你看他们,脑袋里实在是太清晰了:高考复习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让孩子把握好那80%,特别是,如何训练那种拔高题,如何训练那种难题。清清楚楚,明明确确。孩子在他们手上,只要不太差,高考应该都有一个很理想的成绩...不理想都难。高三妈妈不要让孩子去看这个了!要让孩子跟住老师的进度复习。你私自搞这个,会邯郸学步的。来不及了,现在。苗金利老师对于高考应考的方法论,涉及的最多。你妈妈自己看,抽取其中的精华,到孩子那里去用就是了。这个呢,对于老师妈妈和高三妈妈,很有价值。自己去看哈。咱们花果山,给出咱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到孩子那里去用。初三以上,全都可以用。

申爸用花果山的术语来说明。我们知道,孩子做任何一道题,做完了,都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小星座。在头脑中留有印记么。现在,孩子们在高考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在做那80%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是:形成了的小星座,在需要用的时候,无法“激活”,让它亮起来。在考场上,大脑找不到该激活的星座在哪里。对于那80%,典型的场景是:考场上脑子一片空白,考后同学一核对答案,别人稍给点提示,孩子自己马上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惜,晚了。拔高的难题是说,给了精准的提示,孩子也还是不会做;80%不同,不要更多的解题步骤,给个提示就行。这个意思是说,那80%,孩子本都是“会”的...基础知识么,平时讲练了三年的,怎么会不会?...怎么让孩子在考场上,自己全做出来呢?你妈妈设法让孩子自己能提示自己,就行了。关键是,这个“提示”是个什么东西?这个提示,其实就是一条“肉线”,从孩子明确会的框架上,连接去孩子新建的每一个星座。把这个事儿拉到现实的场景中,其实就是这么个事儿:孩子在日常遇到的每一道80%,他遇到了,大脑就连根线到已经明确的框架上。

那妈妈说,这个大脑里边发生的事情,神经生理学层面的事儿,我们怎么能控制呢?诶!事情的核心就在这儿:只要孩子头脑中有了框架,孩子再遇到任何一个问题,他的头脑,在建构星座的同时,自己就会连根线去到框架的合适位置上去!这是在潜意识中自动完成的。你外界无法干涉,你也干涉不到。只要框架有了,“肉线”就有了。这是大脑的天然属性:它天生就能干这个事儿。你只要框架是完备的,再遇到题目,一切就都在潜意识范畴内自动完成。那么,这里边就有一个问题:拿什么当框架?前面不是说了么,组卷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能隔空浮着,每一道题,它必须要落实到课本中的某个知识点上面去!那拿课本的目录当框架就行喽!

这个事情呢,是这样的:今天妈妈们要做第二道作业题。你拿着孩子学过的一本课本...我们为了统一,说话儿容易,都选数学哈...你问孩子,“你回忆一下,高中数学必修四”都讲了哪些内容?去孩子那里拿实际情况反馈哈。你们妈妈去实地测试:你的孩子一定给你回答不出来。即便回答,也不完整。这相当于什么?这相当于一座巨型的图书馆,它没有索引!全部的书籍都乱七八糟地堆着。你想找任何一本书,都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再大量做题,无非就是茫然地继续往图书馆里面塞书...那更加地找不到了。这个暑假呢,包括大申在内,所有初三以上的孩子,全都建“目录”!

先说到这儿哈,妈妈们先回去做作业题,回来回馈讨论。具体怎么建,咱们一块儿来建。大申也要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4-29 01:36 , Processed in 0.0817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