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申爸重新提起盲算,就是拿着当时的口算本来算,于是我们开始进行,最开始用的是自己买的口算题卡,后来李老师给大家发了《口算大通关》,好像是黄冈出的,就换成这个了。跟孩子说了这样比较好,能让她更聪明,接受度还挺高,自己找个地方,用帘子挡着,就在那算,也出现过爬上床把头用被子蒙住的情况。基本上也是错了不纠正,但是一页算完之后,我会把之前错的题拿出来重新算,大部分都能算对。九月份总体来说没算几次,因为这个事情的优先级是每天事情里最低的。 10月,换成了景山的口算,我们六年制,从景山二下开始算,最开始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说太简单,换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感觉基本能算对,但是太慢。而且发现完全都是硬算,一点技巧都没有……想到申爸说的有规律,要思考,重新开始找规律但简单的题,盯上的是这样四组题:两位数+9;两位数-9;两位数+19/29/39...;两位数-19/29/39...。大概每组题第一遍做到最后的时候,说找到规律了(+9的结果就是十位数加一、个位数减一),也能发现算的速度明显变快了。但是整体的速度,比起我,仍然很慢,20道+9的题,要三四分钟(我是44秒),于是,后面多天,就是翻来覆去的做这些题,做到累计十遍左右的时候,速度慢慢上来了,能到1分10秒左右了。
再后来,想到“少则得多则惑”,看看手头每天给娃进行的各种事情,看着进行得挺多,但是效果都不好,准备把盲算作为重点,每天进行。
11月4日,晚上洗漱前进行,明显觉得孩子精力不够集中,效果不够好。 11月5日,周日,白天找了时间来做,效果非常好,几乎每个题列都能比之前最快的时候还要快,而且几乎没有错误的。看来,练习时的精神状态的确是个很重要的因素。20分钟,貌似是做了四个题列(包括从-9开始的三个规律题列,还有一个完全没有规律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整体感觉是,还不够熟练,没有规律的,开始硬算,速度仍 然很慢。 后面开始不再重复这种加减法,一方面太简单,不够烧脑,另一方面,与学校学习脱节,不能直接产生收益,无法让孩子产生正反馈,进而持续进行。考虑到最近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所以从这里开始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