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让我们从汉字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24节气。 我国自古为农耕民族,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就已出现。 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芒神,居住在东方。《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打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立春节气更是农民们最重视的节气之一,所以民间有关立春的天气谚语很多。今天上海虽然阴冷,但是应该不会出现“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的景象了。 了解了立春节气的由来,那么“立春”的春字为何要这样写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祖先所创造的文字,一起去探寻“春”的秘密。 “春”是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芽的第一步 种子裂开坚硬的种皮——所以“甲”在汉字里表示“坚硬”的意思。如“闸”就是“坚硬的门”,“匣”就是“坚硬的盒子”,(匚(fāng)在汉字里是“盒子”——box的意思),在古代匣子的作用相当于我们现今的保险柜。 种子萌芽的第二步 种子向下长出根——所以“氏”在汉字里表示“向下”的意思。如“昏”就是“太阳落下去”,“舐”就是“用舌头向下舔”。为了强调“向下”的含义,“氏”还可以在下面加一点,变成“氐”字,仍然表示“向下”的意思。如“底”和“低”。 种子萌芽的第三步 种子向上长出子叶,用来顶开厚厚的泥土——这个时候的种子长得很慢,因为它们在积蓄力量,准备破土而出。我们所知道的“种子的力量”正是在这个阶段体现出来的。“屯”在汉字里就表示“缓慢”或“积蓄”的意思。 留个小问题“炖、邨、钝、囤”这四个汉字中哪些是“缓慢”而哪些是“积蓄”的意思呢?谜底将在下次节气分享时揭晓。 甲骨文”春“
” 篆文“春”:
看到这里,“春”的秘密终于被我们发现了,原来“春”是由“屯”和日所组成的。 书法家们就喜欢把“春”写成“
”的样子。所以“太阳出来,种子要破土而出的时候”就是“春”。大家读一读“屯”和“春”它们的读音是不是有些近似呢? 种子萌芽的第四步 种子破土而出——“才”是一根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芽的样子,“才”在汉字里可以表示“萌芽”的意思。 种子埋进泥土里,我们看不见它们,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只有等到小苗从泥土中钻出来,我们终于知道它在什么地方了。这就是“在”的意思,即exsit。 我们常说“天才”,其实就是“天生的一棵小苗”。每一位小朋友都是一个“天才”,就像这破土而出的小苗一样充满希望,朝气蓬勃。但是,妈妈们要记得,千万别骄傲,这棵小苗还非常幼嫩,很容易被折断和毁掉,要长成参天大树的“材”还需要经历很多的风雨和磨练。所以“天才”和“成材”、“人材”是不一样的。 种子萌芽的第五步 种子长出真叶,开始光合作用,成为一棵真正的幼苗。三片叶子代表“很多很多片”叶子,这时的苗已经长成,所以地上的部分成为主要的部分,地下的根我们看不到了。“生”在汉字里表示的就是“生长”的意思。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植物们在得知春天的到来,争相生长。我们也在“立春”这天,吃“春饼”,“咬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