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八) 2016-01-26 诸位好,都暖和起来了吧。这几天估计诸位都忙着年底腐败聚会,分田分地真忙。我就继续跟大家分享论语,当回论语财主,给大家分点。 昨天把为政的线头讲完了,今天继续前面留下的一个...则以学文的线头。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从这句话入手的,我们明白了孔门教育的要点和次第,德行先于技术,行动先于语言,先学做人再学技术。那天慧慧妈说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就是没有德行的人有了技术,那就正好干坏事。所以,社会的种种乱象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德行的教育出了大问题。也介绍了学文,文是什么?不是文章,而是各种能把内在美好品质展示出来的各种形式,都是文,比如打球跳舞唱歌画画,这些都是文。 我们今天,继续看看,文和质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怎么一个做法。孔夫子大慈大悲,没有抛下问题不管我们,实在是感谢老人家,就看我们能不能做到了。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很有名的一句话,文质彬彬的成语。我用比较不怎么样的白话翻译一下。“质胜文则野”是说:本质展现,本色出演,不加修饰,就会比较粗野,不好看!“文胜质则史”是说,全是外在花架子没有内在真功夫,就是浮夸,虚浮。只有把优秀本色加上相应的外在美化,才能相得益彰!才能成为君子。比如前面讲的浪子燕青,没有一身摔跤相扑的好功夫,能把大汉直掼下台。纹的一身花绣,上台脱衣,只有被人笑而已。 这里的彬彬怎么理解?文质彬彬是不是那种文弱的样子?推荐明代智旭大师的说法:由有树根,使茎枝花叶皆是一团生机,彬彬者,生机焕彩也!文质相配的君子,神采焕然,令人钦敬!是充满生机,神采焕发的样子。大家看到有文有质的人,内里优秀,外在美好,正是生机焕发哦。 关于孔老师的文质彬彬的说法,棘子成同学有点不屑一顾,站起来说...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棘子成同学说:君子嘛,本质最重要,本质好也就够了啊,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文)干嘛?孔老师的高徒,大师兄子贡站起来反驳了。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子贡同学反驳说:哎呦我去!小棘同学这样认为君子啊?过言一出,驷马追之不及哦(驷不及舌,马都没你舌头跑得快)。 有文必有质(有外在必有内在),有质必有文(有内在也必有外在)。二者何尝能分开啊,离文求质,离质求文,都是不可能的。就像老虎豹子和犬羊,去了外表的毛,皮都一样。文质相依,质是通过文来展示的,离了文,质也没法分别。内在的实质必有外在的表现与之相呼应。仪式不等于礼,但是没有仪式,礼也表达不出。 关于文和质的关系问题,我们民族已经吃了大亏。大家都知道在民国时期,曾经发生过的反对“吃人的礼教”的运动。鲁子(鲁迅夫子)写的狂人日记,祥林嫂,等等,都是批评这个吃人的制度。固然,礼成为礼教,到成为吃人的礼教,这当中有非打到不可的内容,可是,我们...不但打倒了吃人的部分,连养人的部分也一并扫除丢掉了。 我们民族,自己的礼仪承载的东西,全部抛弃,跟洋大人从头学起。作揖变握手,向父母下跪磕头都取消,祭祖仪式都不要,连衣服样式也都换。外在的礼变了,大家想想...我们内在的质是不是也变了。抛弃了传统的礼,照搬了西方的礼,可是我们的质呢?礼(外在的文)之不存,质(内在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这些)也完蛋! 今天的中国人,全是西方的一套社交礼仪,包括衣冠制度,从外表看,除了黄皮肤黑头发,我们是中国人吗?我们实际上抛弃的自己的礼,也抛弃了那个礼承载的内容... 我们可以说自己是跟西方有本质不同的,我们的精神文明是不一样的,可是,怎么看出来的呢?今天的我们,把老祖宗肃穆端庄优雅的礼(正如虎豹的美丽花纹)抛弃了。剩下的所谓质(内心的庄恭敬诚,哪里能看出来?)跟那些粗俗无趣的(同样褪了毛的狗皮羊皮)有什么区别? 我们周边的国家,日本,朝鲜,越南,韩国,尼泊尔,蒙古,泰国...等等,扳着指头数下去,哪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的承载...从服饰到礼仪,从个体行为,到民族习俗。各个都有自己的留存,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只有先进的中国人,以西方特色为特色了。今天的我们,回头再看看孔子的说法,再看看子贡的说法,真该惭愧的钻到地下去了! 今天我把孔子的另外一句话介绍给大家,庶几可以稍微安慰一下我们自己。就是不要再把传统文化丢掉了,这个再丢掉,我们就完蛋了。群里的诸位麻麻,都是火种,要有点民族的使命感,坚持努力吧。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7.17《述而篇第七》) 介绍给大家的就是这句话,为何?今天的我们,不读诗书,则内里无美质,外在也无礼,就更是无文(雅言)了。正是李贽老先生所言:不读诗书,开口便俗!诸位麻麻,多带小朋友读诗书,不能俗啊。诸位某些细节如果不明白,可以百度一下词句的翻译。 我们如果内在有美质,外在有美形,很好,该注意什么?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8.11《泰伯篇第八》)”孔老师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干和才华,但是骄傲而且自以为是,也就没什么可看的了。骄,吝,乃一切美德的最大敌人。一辈子都要戒之。这是第一条,是德行修养的天条,骄傲,自满,完了。 第二条,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6.27《雍也篇第六》)”博学于文,大家现在明白,文不单纯是文字文章,而是包括文章的外在的表现形式这些。博学于文,可以在外在的美化上有很多好形式好办法,前面说的,通了哪一种技术都是好的。但是,约之以礼,就是要用礼来约束,就是不能为美而美。 还是上面子贡说的,文,质,不能背离。这句话,用今天的来比方,就是要有中心思想,行动要围绕中心思想!我们看很多高大上的晚会,舞蹈华丽,歌声高亢,就是乐不起来...往往华丽丽的展示手段层出不穷,喧宾夺主,不知道为什么服务!空洞而无实质的美,没用啊。 今天也快一个小时了,谢谢诸位就到这里,我们喜欢传统文化的人,是老天爷给的使命,要坚持。后面会讲到,我们的老祖宗曾经很自信,我们的文化曾经融化了多少外来文明和民族。 法门万千,唯信可入,借用佛家用语,道理是一样的。引导小孩,包括自己,方法太多,兴趣是第一老师。关于白话的问题,已经改不了了,有一段文字给大家看一下,增加一点趣味性吧。 “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白话文运动之中,有一位北大教授,名刘复,字半农,他发出一种论调说“文言文是死的文字,什么人再写文言文,就是死人;白话文是活的文字,凡是写白话文的,就是活人。” 刘半农采访章太炎时,就问其对白话文的见解如何。 章太炎说:你们写的白话文,是根据什么言语做标准? 刘半农侃侃而谈说:白话文是以国语为标准,国语即是北京话。 章太炎听了哈哈大笑,问刘半农:你知不知道北京话是什么话?刘半农不假思索答说:是中国明清以来,京城里人所说的话。 章太炎就以质问的口吻问刘半农:明朝的话你有什么考据?刘半农呆着无词以对。 章师就用明朝的音韵,背诵了十几句文天祥的正气歌,其发音与北京话完全不同。接着就说:“现在的国语,严格地说来,含有十分之几是满洲人的音韵,好多字音都不是汉人所有。”刘半农更呆住了好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应付。 章太炎又说:“如果汉人要用汉音,我也可以背诵一段汉代音韵的文字。”刘半农已听得呆若木鸡,这一问他倒振作起来,便说:“现在哪里有人用汉音来说话?”他说得好像振振有词的模样。 章太炎说:“现在的高丽话,主要语是汉音,加上了唐朝的唐音、朝鲜的土话和外来话,即是今日的高丽话。还有日本话,主要的中国字,称为汉字,即是汉音,其余的联缀词,日本各地的土音,又加上了近代各国外来语,就成为现在的日本。日本人的发音,各处不同,以东京为正宗,汉音也最准。各道各县的发音,连东京人也听不懂,这是你刘半农先生不研究《小学》,不研究《音训》,不曾研究过《说文》,所以你听了我的话,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刘半农面有赧色,无词以对。 章太炎又说:“我知道你曾经在北方的报纸上,征求过‘国骂’的字句及各地方骂人的话。第二天早上,就有人到你学校中,在课堂上讲出许多骂你老母的地方话。所以后来你就不敢再做这件工作,现在我来骂几句给你听。接着就说汉代的骂人话,是×××出于何书,唐朝骂人的话,是×××出于何书,直说到上海人、宁波人,以及广东人的三字经,完全骂出来。刘半农同来的人就出来向章师作揖说:“我们麻烦老师很久,现在我们要告辞了。“ 好,这个掌故就是这些。 所以,大家看白话文,是...没文化的文字,我们改不了,也就多认识点古文长点知识吧。这刘半农也是倒霉,送上门给章太炎拐弯抹角的骂了半天,呵呵。 还有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中国人的文字和语言不统一,分散的时候,就是一个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时候,比如春秋战国。语言文字统一以后,就是一个大一统的局面,几千年下来。到清末的白话文兴起,实际上是语言文字的一场大分裂。文言文这种统一的文字语言形式被打破了,于是中国又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了。等到文言文彻底消失,白话文和现代简化字终于稳固的时候,中国又凝聚起来了,就是大陆的新中国。可是台湾还是繁体字,大陆是简体字,所以,还没有完全统一。可见,文字语言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虽然分裂统一不由文字语言起,但是,国运文运,绝对相关。文言文繁体字,稳固了中国几千年,功不可没,简化字,衷心拜托它能起到繁体字那样的作用,凝聚民族和文化共识。简化字如果能承载起这样的历史重任,那是利在千秋,国运还有期盼,如果承载不起,繁体字或者新繁体字就一定会卷土重来。 下面是迅雷爸引用网上 某学堂张老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但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一个学生说道。 “你的一些才艺专长,有些可能我还不知道,你有没有生气?”张老师问道。 “没有。”他坚定的回答。 “君子呀!”张老师边说边向他做一个抱拳状。大家都笑了。“你们在学堂,学的东西特别多,成绩也很好,但很多人都还不了解,你们生气不?”大家都摇头。 “所以你们都是君子!”学生们愕然,觉得这“君子”也太好当了。 “如果这就是君子的标准的话,好像就太容易的。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君子了。可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修为境界,并不是这么容易的。” 另一个学生又起来说:“我帮助了别人,但不是为了得到一种名誉,所以就算别人不了解,我也不生气。这就是君子。” “今天早上你帮大家把地板拖了一遍。大家都不知道。也没见你生气。那你就是君子了。按照你的标准,君子好像也不难当吧?另外,你说的话里面的前提,文中并没有,算不算‘望文生义’呢?” 大家好像明白了自己的说法有问题。但又不知道究竟该怎么理解。教室里一下子非常安静。 停了一会,张老师又问刚才那个同学:“你父母在开车的时候,碰到一些人开车不讲交通规则,有意乱超乱闯,会不会很生气?甚至骂上两句?” 他回忆了一下:“好像,爸爸有时会生气。妈妈没有生气。” “那你妈妈可以称得上是君子。爸爸嘛,还不够孔子所说的君子的标准。” 大家好像有点明白了。一个学生恍然大悟一般:“我知道了!‘人不知’的意思,是别人表现不好,不懂事或者不了解知识或者道理。而不是不了解我。” “是的。”张老师欣慰的说:“干嘛别人一定就得了解你?那你也太自恋了吧。孔子才不会那么自恋,也不会那么虚伪。孔子怎么说自己的——‘如丧家犬尔’。可见,孔子是一个活得很真实,不在乎面子,只关注事实的人。所以,这句话肯定说的不是自己。” 张老师继续说,“你们回忆一下,当你们的父母和以前的老师在教育你们的时候,如果你们不明白学不会,他们会不会生气?” “总是发很大的火。”许多学生都说。 “那么,在这一点上,他们就不是君子。你们想一想,刚才有好几个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没有答对。我有没有生气,然后对你们大发雷霆,‘你们怎么这么笨!读了这么长时间还什么都不会,简直气死我了。’相反,我只是很平静的告诉你们,应该怎么做,包括需要怎么处罚你们都是很平静的给你们讲清楚。那么,在这一点上,我是不是比你们的父母和一些老师要做的好一些,更符合君子的标准一些呢?” “那肯定了。”学生们齐声回答。 “其实我开车看人乱开也会生气骂两句的,所以我还是当不成君子。这就是“知易行难”。嘴上知道很容易,当人们往往做不到身上,需要人随时注意。” “孔子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别人没有智能,或者不了解一些东西,即便影响到了自己,给自己造成了不便甚至损失,但是依然不生气不怨恨,这也是君子的一项标准。其实孔子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为外界所干扰和影响。因为我们经常会被情绪所左右,在情绪当中我们无法做出理性和准确的判断。只有控制情绪,才可以如君子一般临事不慌,临危不乱。” 大家终于明白了这句话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非常高兴。 嗯,大家真是好学上进。看了诸位的疑惑,主要问题其实是两个:1,人不知(己)而不愠,究竟人不知的后面有没有己。2, 人不知而不愠,就是:知道,还是智慧。 第一个问题看全句,就明白人不知后面是有己还是没己。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这个可以要求别人,也可以要求自己,是否能由此产生悦,则是自己才知道的体会。别人学而时习之是否悦,与你无关,你无从知道,这个悦,是自己的体会,才是深刻的。 第二,有朋自远方来,很显然,主体是自己,朋友从远方来。所以,到后面这个...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跟前面的悦,乐,注重内心的体验是一样的,依旧是强调自身修养,应该自己不愠,才是君子。所以,人不知,或者人不智,最终,都是自己不愠。所以,人不知或者人不智后面,是我不愠,是含着一个我在内的。 那么,究竟是人不知,还是人不智?我们来看,我不愠,这个境界是什么?我的喜乐,我的德行,是求证于我自身,提升于我自身的,我不愠,是注重我自身的修养。所以,核心价值,是别人不智,不聪明,犯错误,我不生气吗?如果是,人不智,我不愠,这个是修养,但是,是不是境界很好的修养,是不是君子的修养?孔子的教育,时刻强调内省,反观,注重对自己内心的提升,所以,个人认为,更好的境界,不是别人犯错误我不生气,而是,我不断的提升自己,别人不理解,不认可,没关系。自己的进境,君子的德行,与日俱增,不需要靠别人的了解来得到认可。 这样,是,人不知,我不愠,因为我的得道在心里,不在别人的嘴里,不在别人的是否认可。就像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这样的悦,和乐,是我自己的体会,人不知又如何?如果是人不智,而我不愠,不是不好,个人认为,跟前面侧重的内心体验,是偏离了。所以,我取:人不知我,我不愠。所以,中国的语言,老夫子的话,是需要懂点脑筋,呵呵。诸位参考。 在地铁里,想起来一句话,正好是下午讨论的人不知而不愠的绝佳注脚。 李白的诗:古来圣贤皆寂寞。正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之所以圣贤寂寞,一个是知音难求,一个是心事不足为外人道也。所以,人不知我而不愠,正是前面说过的,耐得住寂寞。 那个老师说,孔子没那么自恋,这个角度是太初级了,孔子自然没那么自恋,可是,自恋和耐得住寂寞,这境界之间...另外,人不智,犯错误,我不生气,和人不知我不愠,寂寞圣贤之志,也相去悬殊了。通读论语,我还是相信孔子的寂寞圣贤之心,呵呵。 一家之言,诸位拍砖 思思妈: 论语作为统治工具和统治者学习用具,在具体学习上,会有区别吗?我知道冬雪爸你不认可论语被这么用,不过确实用了很多年,也是一些政治家族的家传之学。 冬雪爸: 《论语》,宋代的宰相赵普,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确实是统治者的法宝之一。朱元璋,用孔子,却不用孟子,对同是儒家的老孟赶出孔庙,不允许孟子陪祭,是说明孔子思想里面,很多符合统治者的心思的。 《论语》本身包含了政治层面的作用和个人修养层面的作用。所以,统治者当成治国法宝,智者当成人性塑造的法宝。也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呵呵,跟我们今天学论语一样的。我们知道了孔子政治思想的落后,学论语侧重修身而已。 @思思妈关于论语的被统治者改造利用,是个大问题,是政治思想史的范畴,说来话长...我们扯不起啊。用戏词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诸位猜,上半部,下半部,还是前半部,后半部,左半部还是右半部 冬雪爸:【"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出自《中庸》)(秦始皇)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汉书·贾邹枚路传》 近来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惊奇地发现有古代的“轨(铁)路”。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经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这将是比兵马俑更惊人的大发现。 现在铁路不是铁铸造的,而是轧制的钢轨。秦始皇的“轨(铁)路”当然也不是铁铸造的,而用木材铺设。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显然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坚硬,但还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样来。 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专家认为枕木的材质比较软,不仅是为了减少工程量,也不仅仅为了广泛地开辟木材来源,而是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现在凡是在铁路的枕木上走过的人都明白:两根枕木距离和人们的步子很不合适。一次跨一根显得步子太小,跨两根又太大,在枕木上走路既慢又很不习惯。但是经过测量却惊奇地发现,秦始皇的“轨路”,枕木之间的距离竟然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那么最后又是怎么停下来的呢?专家们的意见是:一定还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有木材填充平整。马在这儿喂得饱饱的,休息得好好的。一旦需要,套上车就能飞驰,马不停蹄。到了下一车站,由于枕木之间已经填充平整,因此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换上另一匹吃饱休息好的马,继续飞驰前进。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最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方法。公认的速度至少应该一天一夜六百公里,有的人认为七百公里。这是比八百里加急还高一倍多的速度。无怪乎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帝国。并且经常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