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630|回复: 32

[实践交流] 2015入学一年级群精华(群号20631409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5 08: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5 08:49 编辑

2015入学一年级群三线并行的学习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啦!

1线:申爸理论学习组。
   
从学习申爸《又一年》开始,重点学习伴听和天书理论,让大家的伴听和天书上路。          负责1线义工:航妈,鹏妈,雪妈。

2线:伴听和天书实践反馈组。
    立河妈妈带领大家实践伴听和天书,解决伴听和天书中的各种问题。

3线:后勤保障和幼小衔接组。
       负责3线义工:糯妈,远妈,歪妈,钦妈。

备注:热烈欢迎对以上3线感兴趣并有心得分享的妈妈报名加入我们的义工妈妈团队。谢谢大家!

从今天开始,每天由群内义工将群内有价值的信息放到这里,便于学习、回顾和总结!
让我们在伴听的路上相互帮助,结伴同行,有你,有我!


欢迎加入2015大家庭,QQ群号2063140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8: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5 09:26 编辑

关于聆听能量守恒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申爸再次强调:没有任何一件什么事情,是越多越好的。物极必然反。伴随聆听也是一样的道理。


伴随聆听,对于一个人的智力建构,其重要意义,已经无可置疑。但问题是,从实操的层面看,到底给孩子听多少合适?这里,穿插一下骆妈曾经统计的骆每天的伴听量:2个多小时。精确数字我不记得了。但是不到3个小时。先来说一下,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给孩子听。我们的大脑,不同的区域,负责不同的心理和思维的功能。在不同的功能之间……或者说,不同的大脑区域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关系。竞争什么呢?竞争能量。申爸这里说的能量,和心灵学所说的能量,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尽管申爸不知道心灵学说的能量到底指什么,但“没关系”,是肯定的……申爸这里所说的能量,纯粹是物理上的以焦耳为单位的那一种物理量。能量是食物带进来的,大脑的不同区域,争夺人体内有限的能量。争夺能量这种现象,其实很平常。比如,刚吃饱饭,头就觉得昏沉沉的,不清爽。这就是因为,刚刚吃饱饭,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消化刚刚吃进来的食物,供应大脑的能量就少了,大脑的各个部分,都没有足够的能量,兴奋起来。反应在主观的感觉上,就是昏昏沉沉的。人们平时在平静状态中,有四种生理系统需要运行:维持呼吸的呼吸系统;维持心跳的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大脑。由于前两个生理系统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常备系统,供应它们的能量是优先的,不能断。在满足呼吸供血系统的前提下,刚吃饱了饭,能量大部分被分配去对付刚刚吃进来的食物了,大脑就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了。这说明,于人体而言,能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稀缺资源。可是,一直以来,这一点常常为人们所忽略。我们需要知道,维持任何一种心理或智力的活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于大脑而言,一方面,它和其他的生理系统争夺能量,另一方面,大脑自身,它不同的区域,也相互争夺能量。

我们都知道,高级知识分子比较容易得胃病。这除了和他们运动少有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体已经习惯了分配给大脑更多的能量,用来思考;大脑得到的能量份额多了,消化系统得到的能量就少。时间久了,消化系统就会出毛病。不管怎么说,消化系统也是一个生命所必需的常备系统,不可以长期短缺它所必需的能量。能量分配很重要。让我们来关注大脑的不同区域之间能量的分配。

伴随聆听肯定是不在孩子的意识范围之内的。孩子意识不到自己在听。可是,意识不到,不等于伴随聆听的时候,大脑的相应区域,不在高速地运转,来处理“钻进来”的信息。高运转需要高能量。这能量消耗到什么程度?伴随聆听的孩子,晚上头一沾枕头,就睡熟了。它紧张了很久,亟需放松、休息。

伴随聆听的家长,不知道留意过没有:孩子在长时间伴随聆听的过程中,总是沉默寡言的。他不说话,长时间地坐在那儿,手上干点儿什么。特别安静。其实呢,这种现象,也可以从能量的角度给予解释:孩子的大脑把自己获得的绝大部分能量都分配给伴随聆听的脑区了,它已经没有足够的能量份额,让别的大脑区域也活跃起来……大脑的别的区域的活跃,就意味着相对应的活动展现出来:更多的说话;极其专注,有创意地搭积木;对于环境的其他刺激的敏锐反应……

航妈-杭州
这个理论,很大亮点就是平衡。父母帮孩子综合平衡好。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理解了大脑的能量的分配,就好办多了。再多理解一点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很难进入伴随聆听状态;也能理解,为什么不能给孩子过量的伴随聆听。

航妈-杭州
能量守恒我的理解:孩子的能量有限,父母作好减法,把孩子尽量多的能量消耗在重要的事情上,当然也要平衡好,不能占了吃喝玩乐,发呆撒娇的时间。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嗯,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理论上,如何让一个不能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精要之处,不在于给孩子增加一种兴趣:伴随聆听。精要之处在于,爸爸妈妈要想办法,给已经取得了独占地位的某项活动……滔滔不绝的说话也好、沉湎于电视、电子游戏也好、整天在外面疯玩儿也好……降温。不让控制这些活动的神经中枢兴奋起来。申爸说过的,就是断电视,断游戏。一个孩子,沉湎于电视电子游戏,你是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这一点,很容易获得爸爸妈妈们的认同。可是,对于那些喜欢说话,喜欢运动,玩儿的孩子,事情就复杂了。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需要下决心的地方是:平衡。要往回拉。毫无疑问,喜欢表达,喜欢运动,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有好处的。可是,对一个人的一生,非常有好处的事情,不只是表达和运动。这里有大孩子的爸爸妈妈……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孩子……这些大孩子的爸爸妈妈,可以好好信儿:你去问一下孩子班上的那些喜欢运动,喜欢滔滔不绝讲话的孩子的爸爸妈妈……每个班都有几个浑身黝黑,身体倍儿棒,跑起来像弹簧一样有力的孩子;也有讲话滔滔不绝,舞台上说相声,讲快板儿,和你在一起,一刻不停地“叔叔”“阿姨”地说各种事情的学习成绩倍儿好的孩子。这些孩子,从当下的情况看,各方面都非常好……你和他们的爸爸妈妈深入交流,他们就会打个嗐声:“嗐,这孩子各方面确实都不错。可惜,就是不喜欢看书。”或者:“嗐,这孩子各方面确实都不错。可惜,就是除了武器打仗的书,别的什么都不喜欢看。”大孩子的爸爸妈妈,去问问看,是不是这样。

嗯,对于为数不多的坚持不能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孩子的爸爸妈妈,要下决心的,不是要获得伴随聆听的能力,而是暂时去掉某些已经获得的好东西,释放能量给大脑……对于我们来说,最难的不是决定得到什么,而是决定放弃什么。

航妈-杭州
有限的时间给好的书,好的玩具,孩子生活的空间不要太复杂,太乱。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现在,说说伴随聆听过量的问题。

申爸一直在强调:你的孩子一旦进入了伴随聆听的状态,你就要空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找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去户外活动,和小朋友玩儿,疯跑。申爸每一次都讲,可能伴随聆听太重要了,一个孩子一旦被引导进入这个状态,爸爸妈妈就高兴得不得了,把这句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伴随聆听有点儿像骑自行车。不会骑车的人,固然不会。可是,一个人,一旦学会了骑自行车,就一辈子忘不了。即便过了二十年没骑,你给他一辆车,刚开始,他觉得怪怪的,骑起来歪歪扭扭的,可只需要练习那么十几分钟,他的骑车技能就回来了。进入了伴随聆听状态,哪怕只有一次,在5.5-7.5的伴随聆听敏感期内,这种能力就丢不了。不用担心这个。

伴随聆听这项心理活动,也有它相对应的大脑中枢区域的兴奋,获得更多的能量份额,把持它的垄断的地位……同样的过程和原理。一个伴随聆听入迷的孩子,你是很难撵他下楼去玩儿的。那些伴随聆听的孩子的爸爸妈妈,试试看,是不是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呢,不在于他某一项事情能不能做;而在于都是重要的事情,爸爸妈妈怎么样去平衡。平衡是一项艺术活儿,没有什么对或者不对之说。每一位爸爸,每一位妈妈,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经验和想法,倾向于某一类事情。至于这类事情要多到的程度如何,调整孩子花多少时间……或者让孩子的大脑分配多少能量……于其上,每家每户,就都不一样。这没什么对错。肯定错误的做法是:不去平衡。

航妈-杭州
很多事情,是互相对立消耗能量的。比方说电视,电子游戏,家里乱七八糟的玩具。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申爸讲话都是娓娓道来。这个《伴听能量守恒》理论,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要家长学会平衡。

航妈-杭州
能量守衡定律是一个很好的理论,通过这个理论,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我多了一份认识。兴趣并不一定是与身俱来的。

京-源妈
是的,一定注意平衡。孩子运动和与小伙伴现耍的时间也很重要。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说说歪妈自己看这个理论的感悟:
1. 伴听之重要,很容易让我们家长焦虑,希望每天孩子能多听点。特别是经过我们原来资料盘看过的。我的妈呀,这么多的资料,怎么听的完呀?所以,后来大家可以看到宇昂妈,浩妈她们带领义工整理几十个t的资料。
2.伴听重要了,我们就会马上让孩子伴听。但是伴听后,申爸非常清楚的指出了伴听实践后,家长们会面临的两种现象。一种是不能进入伴听的孩子,一种是伴听过量的孩子。

航妈-杭州
兴趣就是能量争夺战!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关键的时候做好引导,这样孩子父母都会比较轻松。

京-源妈
方向就对了,坚持做就好了。我感觉时间安排太满的话孩子家长都会有紧迫感,有点疲惫。应该适当留点自由随意安排的时间。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第一步希望整理一份资料分层的资料给到大家,让大家觉得按照这个资料分层,先听着。少一份焦虑

航妈-杭州
先保证框架!

京-源妈
对的。先捡重点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申爸针对这两种问题,都在大脑能量守恒的科学常识下,给到了我们答案。不能伴听的孩子,让孩子花在其他活动方面的能量往回收,做下平衡,这样孩子就有足够的能量让孩子开始伴听了。这样就能做一心二用的伴听状态了。伴听后的孩子了,如何不过量了?就是让伴听的孩子多户外运动,不要生活中全是伴听。

航妈-杭州
总觉得首先是父母想明白孩子要什么,自己要什么是最重要的。想明白了,什么都好做。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在这个《伴听能量守恒》理论中,申爸还给大家解读了:什么是兴趣?理解了大脑的能量的分配,就好办多了。再多理解一点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很难进入伴随聆听状态;也能理解,为什么不能给孩子过量的伴随聆听。
再多理解一点点什么呢?再多理解一点点,“兴趣”现象。我们口语中的兴趣,大约是指,人们对某一件事情的喜爱程度,或者执着的程度。兴趣很重要,可兴趣不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实体现象。这个意思是说,兴趣不是可以导致其他心理现象的一种基本心理过程。其实,它是其他的心理过程的一种外部表现。兴趣和其他的基本心理过程,是毛和皮的关系。这么说,一个直接的推论就是:爸爸妈妈们不能直接去培养“兴趣”。直接去培养“兴趣”是缘木求鱼,到头来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爸爸妈妈们只能关注、建构其他的基本心理过程,当这种心理过程建构起来了,兴趣的表现就有了。人的大脑如果没有“兴趣”,就会产生无聊的感觉。“无聊”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心理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可是,小孩子从来不无聊。你什么时候见到过一个六岁的孩子,无聊过?无聊和兴趣是对立关系。意思是说,没有兴趣,就会感觉到无聊;不无聊,那就一定是对什么感着兴趣。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小孩子是时刻生活于“有兴趣”的状态里面的。对于小孩子……申爸是指典型的6岁的孩子……在自然状态下,他可能对哪些事情感兴趣?只有三类事情:一类是和说话相关的事情;一类是和情绪相关的事情,比如看电视,打游戏;还有一类是和运动相关的事情,比如疯跑,和小朋友们在外边儿疯玩儿。

简单地说明一下这几类事情。我们的大脑,叫做中枢神经系统。既然它是“中枢”,就暗示着一件事情:人的任何一种活动,都是由大脑控制着的。我们说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说话,首先发声器官在运动。说话的时候,口舌唇齿喉肺,每一个器官的肌肉都要做精密的相互配合的运动。这些运动,都是由人的运动神经中枢来精细控制的。所以呢,在神经生理的角度,一个孩子,他喜欢说话,和一个喜欢户外体育运动的孩子,和一个喜欢谈钢琴拉小提琴的孩子,他们的神经中枢被锻炼的部位,是完全一样的!喜欢说话的孩子,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运动中枢,因喜欢说话而得到锻炼和加强。可是,不止是运动神经中枢。说话,要涉及到语音神经中枢,处理语义的神经中枢,这些中枢,也都会因说话而得到加强。什么是“加强”啊?就是那块中枢的大脑更多地处于兴奋状态,得到更多的锻炼,形成更复杂的突触网络,反应更灵敏。或者说,就是获得更多的能量份额。任何一块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它进入了高度兴奋的状态,已经分得了最多的能量,它就倾向于把持这种垄断的地位,不肯放手。它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获得了更多能量份额兴奋起来的中枢区域,会刺激大脑分泌让人感觉愉悦的生理物质。这些物质一分泌,人就感觉到愉快。这时候,如果人停止了这项的活动,相应的中枢区域马上就要安静下来。一安静,愉悦物质的分泌也就停止了。人的自然的心理反应就是:重新回到刚才的活动中去!外部表现出来,就是一个人一刻不停地干一件事情。这就是兴趣了。

航妈理解的非常到位。我给大家贴过来,我们一起看看。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很好的理论,通过这个理论,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我多了一份认识。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兴趣就是能量争夺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9: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5 09:29 编辑

鲁-若凡妈
哦,我突然想到,我们之所以考虑平衡,是因为在能量总量一定的前提,能不能想法子提高这个总量呢?异想天开昂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没有,若凡妈说的这个问题是具有探索精神的。个人觉得可能。孩子的身体好了,总的能量会不会增加了?

航妈-杭州
不管可能不可能,我还是希望孩子身体第一位。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孩子本身的思维发展,对伴听和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消耗的能量会不会越来越少了?相比较第一次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了?

航妈-杭州
前晚我发烧的时候,有一个人在提醒我,你不要一个劲的拉扯孩子的能量,你会得到教训的,先给你来点苦头吃吃。虽然是个梦,但是也是潜意识的一个很好的提醒。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孩子每天情绪稳定,是不是也是保障孩子不消耗多余能量了?这样是不是也是一种变相的增加能量了?

鲁-若凡妈
歪妈的思考有道理,就像蚂蚁眼里的树叶跟我们人眼里的树叶不是同样的树叶

航妈-杭州
坏情绪是的,负能量部份。

鲁-若凡妈
当然具体到人与人之间没有这么大的差距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所以,被人关注了我的伴听记录贴后,结合今天申爸的这个理论,我想说的是,其实自己的每份计划,孩子能完成60%都不错了。比如昨天,按照计划,希望她能听1.5小时,把《房龙地理》最后三集听完。但是孩子吃饭完,还要下去玩,我们就一家人下去玩了。八点回来,洗洗,讲了一会天书,没多久就睡了。

航妈-杭州
你的计划是你的计划,不是孩子的。平衡应该也包括孩子部份吧!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是的,和孩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鲁-若凡妈
恩,那是计划需要考虑调整

航妈-杭州
当我们的计划跟孩子的意向违背时,也是负能量的。当我们框架大了以后这些就不用纠结了,玩本身就在框架内,今天往这边偏了,下次我往那边偏偏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是的。所以一切计划必须回归到孩子那里,智力不是一切,伴听不是一切。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要考虑到平衡。

皖-乐妈
是的,我就是个计划性强,执行强的人,可是最近我悟到的跟上面歪妈说的差不多,有时候无为比有为的效果更好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今天,希望借申爸的理论,让我们在伴听的路上,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好!所以,请大家记得每天反省时问问自己:今天,你在孩子成长路上做了平衡的艺术了吗?

航妈-杭州
无为部分:应该是孩子自己出来的力量!是最难能可贵的!应该是力量之源。

资料分享义工歪妈
孩子自己力量出来时,你会惊叹:这是我家孩子吗?

皖-乐妈
大部分时候我们不相信孩子,我们自己觉得自己是个指导师,指导孩子这样指导孩子那样,孩子只有在我们的指导下才能成功,可是我们忘了,我们自己也是半吊子水平,半瓶醋在那乱晃

深圳-子墨妈
郑委说过:我们要从自然父母过渡到智慧父母

航妈-杭州
父母跟孩子的区别在哪?父母可以看得远,看得高。

皖-乐妈
看得远怎么样,你告诉我山那边有好风景,那我就得去看吗?可是大部分时候我们不是用问句的,我们是用命令句的,那边风景好,你得去看!

鲁-若凡妈
不是我们,亲,是“我”

航妈-杭州
我们把那边的风景展示在孩子面前。

皖-乐妈
所以看到大家说这个话题,很有感触,我得改

鲁-若凡妈
偶觉得那边风景不错,亲要不要去瞧瞧?

航妈-杭州
孩子是当下的孩子,父母是社会化的父母。两者匀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9: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5 09:48 编辑

2015年5月19日 理论学习(间苗)

辽宁鹏妈
2015一年级群第九期理念学习讨论现在开始!
本次理念学习活动在上周我们就发出通知,并进行了参与接棒的预热准备:报名接力的有:
第一棒:理论组航妈
第二棒:理论组鹏妈
第三棒:理论组牛妈
第四棒:实践组立河妈
第五棒:理论组若凡妈
第六棒:豫-远妈
第七棒:辽-萌妈0907G
第八棒:冀丁丁妈0902B
第九棒 :辽萌妈0902
第十棒 :光鸿妈0810B
第十一棒:苏小宝0908B
第十二棒: 山东璐妈0810G
第十三棒:豫博妈090718男
第十四棒:轩妈0911B
第十五棒:璇璇妈0909G。     
第十六棒:辽-安妈-0809B
第十七棒:湘毛豆妈-0910G
第十八棒:鲁甜妈-0812G
第十九棒:鄂兰芳妈妈-0910G
让我们为这些热心参与学习的妈妈们献花!

首先我想说的是,申爸自13年7月在李网开贴以来,一直致力于孩子思维发展的研究与指导,他的倾情付出让我们感动!申爸的理念是众多的,自成体系的,值得我们大家好好研读。我们这里是15年入学的一批孩子,正处于思维发展与智力建构的关键期,有了申爸的热情指导,我们的孩子是收获最大的,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路相伴,妈妈互相学习鼓励!

河北轩妈
他的理念比较适合妈妈上手操作,只是整个理论体系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读进去,才能形成自己的感悟,更重要的是尽量实践,做起来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再慢慢调整。

辽宁鹏妈
我们不是为了培养神童,也不是为了培养大申。

航妈
好的理论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如何去理解,领悟是最重要的。

辽宁鹏妈
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素质:一种终身学习,阅读的兴趣与能力。所以建议我们群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辽-安妈
内心充实,有快乐和幸福的能力,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与能力。

辽宁鹏妈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感悟,一起实践。现在我把申爸的“间苗”理念主要内容,发几条上来

山东璐妈
对于我们6-10岁的孩子 申爸的理论正是我们实践的关键期,看了“间苗”感觉好紧迫

辽宁鹏妈
                        申爸谈“ 间苗”
2009年,我看在看一些新买回来的。其中,有本书叫做《思维的版图》。我一直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很感兴趣,可能当时把这本书当作人工智能的主题买的……反正不记得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弄了这样一本书回来。这本书是讲东西方思维差异的,是《脑与人生》丛书中的一本,内容是相当的不错。《思维的版图》【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by Richard Nisbett)韩秀霞译中信出版社。这本书的主旨于我并非要务,重要的是汪丁丁的序言,因为我正在琢磨大申的教育问题。下面,引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文字:
为了说明我们人类在开发自己的脑的能力方面处于多么落后的局面,我邀请读者仔细审视下面这组大脑神经元网络图(引自1998年出版的卡特的著作《心智地图》,英文版)左图是新生儿大脑的神经元连接状况,可称为“疏松”。当儿童发育到六岁左右时(如中图所示),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可称为“密集”。最后,大约在十岁以前(见右图),儿童的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再度变得“疏松”,但这是经过了学习和建构了对世界的基本想像方式之后的疏松,故而,可称为“间苗”。“间”(jian读入声)苗是作者北大荒耕田的得来的东北术语:庄稼撒种的时候,还不知道种子出芽率如何,故而多撒一些种子。出苗之后,一堆苗会挤在一起,需要农民把发育不好的苗拔除,留下生长健壮的苗,可以充分享受阳光雨水肥力。这个工作叫做“间苗”。


这样,儿童大脑在六岁的时候,大约已经获得了超过成人大脑两倍的神经元数量。在其后的“间苗”期间,儿童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这三类基本的、决定了人生命运的心智机构,就开始“定型”——除非发生特别深刻和震撼性的个人事件,这些基本结构不会有显著的改变。用中国民间流传着的看法表述,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摘自汪丁丁《脑与人生》丛书总序 IX

上面引的这段话,让我对大申的教育产生紧迫感……六岁……种子全部发芽出苗……十岁之前,就“间”好“苗”,要不,就来不及……“间苗”的方向已定: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具体咋办,我还一点想法也没有。着急啊!真着急了。是时,大申四岁零六个月零九天。将近五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大申还有十个月,就过了汪丁丁的间苗期了。回想起来,冥冥有如天助:我总能在大申最关键的时候,碰到一本恰当的书。这本书是第一本。从那一天起,我踏上了寻找“间苗之法”的道路。现在看来,汪丁丁的理解,有一点小错误,但是主旨是没问题的。当时呢,申爸看了第一眼,是着急。着完急,申爸就想:这个着急也没用。反正,到十岁,还有五年半呢。怎么间苗,申爸总能在这五年半里边,找到答案。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转眼,今天,大申已经长成十岁的小伙子了.....哎,时间都去哪儿了?日子过得真快啊!.....到了十岁了,是申爸总结间苗的时候了。这个间苗呢,孩子每天都在“间”。可是,“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这三类基本的、决定了人生命运的心智机构”,每个孩子都不同。这不同来自哪里呢?来自伴随聆听,还有伴随聆听的资料的性质和质量。在间苗期,有一个很重要的“结构”要间出来,就是孩子对于学习、生活的心智结构。这个怎么间?申爸在一年级群里,会一步步讲:一步步怎么做,每一步的考虑是什么,怎么才算是间好了。总体来讲,孩子在伴随聆听之后,其思维在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模式化”的特点,从教育的角度,家长要做的,是如何利用这种思维的特性,把各种事情做好。在实践中,这种“模式化”表现的方式是“习惯”。在7.5-10岁这两年半里面,任何一种习惯,都非常好养成。

在7.5-10这个阶段,思维的另外一个明显特征,和弛豫时间有关系。大概孩子接触的事物还较少,他对特定的事物,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好恶的情感。情感很重要,它可以让成人强力避免陷进某些领域,既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亦更能节省体力精力与时间。这是个好东西。可是,凡事总有两面。成人在“避免”而获得好处的同时,也因“避免”而获得硬币的另一面:思维僵滞,只在路灯照亮的地方寻找丢失的针。要是很不幸,那针没有丢在亮的地方,成人就什么也找不见,最后两手空空了。孩子就没有这个问题。孩子用“好奇心很强”来表现这一点:他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想,什么都看看,什么都试试。这是大脑发育还不完善形成的一个自然结果:大脑还没有能够把一个人所有的行为都有效的控制起来,大脑的各个部分,还处于“军阀割据”的混乱状态。这是一个缺陷。引导孩子对什么感兴趣,读什么书,如何学习,正好可以利用这个缺陷,建立起来。一个孩子,到了高中,除了魔怪穿越和科幻,什么经典也不读。等他到了这个时候,再想引导他读经典,已经很难了....难到一般人无法操作的程度......导致他不读的,实在不在高中这个时候。亦不在初中。在7.5-10这个年龄段。

和弛豫时间有关的意思是说,孩子因为大脑发育的不完善,他可以对很多主题感兴趣。看看,就是看看。事实上,孩子只要看看,小脑袋就已经被激发起来,处理看进来的内容了,他的头脑已经起了变化。只不过,在表述层面,甚至在意识层面,还探知不到:他看看就是看看,看完了,就完了,表面上,什么反应也没有。但是,有了变化毕竟是有了变化。如果同样的资料,在一个合理的时间里,重现于孩子面前,他表现出来的就是“感兴趣”。十岁了,按“间苗”的看法,“间苗”期已经到了期末,孩子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这三类基本的、决定了人生命运的心智机构,就已经“定型”。没什么新的了,也不可能再“有点儿什么”了。

航妈-杭州
我们要通过这个群,通过申爸的理论,通过我们的孩子,努力成长自己。

辽宁鹏妈
接下来,欢迎大家展开讨论。

辽-安妈
我的理解:间苗的基础是先要有充足的苗,也就是充分的伴随聆听、天书的引入和实施。大家利用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大脑发育还处于“军阀割据”的混乱状态,引导孩子的兴趣,把读书的方向,学习的习惯,统一的建立起来。这样到了“间苗”期末,孩子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就已经“定型”。我理解“间苗”相对于5.5开始伴随聆听的引入,更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家长更多的耐心来规划和建立。好多东西都要不断摸索进行,比如申爸提到的,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拓荒-沉默-巩固发展”,如何引入和实施可能都需要不断尝试。

辽宁鹏妈
学习申爸的“间苗”理念的几点体会:
第一:何谓“间苗”?新生儿大脑的神经元连接状况,可称为“疏松”。当儿童发育到六岁左右时(如中图所示),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可称为“密集”。最后,大约在十岁以前(见右图),儿童的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再度变得“疏松”,但这是经过了学习和建构了对世界的基本想像方式之后的疏松,故而,可称为“间苗”。
第二:间苗时间:6-10岁  这个时间段正是孩子上小学后的低年级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转为以学习为主,他们的认知发展是以学习知识为基础而展开的。有意识的记忆活动占主导地位,思维过程开始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这个阶段,也是孩子自我意识上升期中快速发展期,此时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各种习惯,更显得重要。
第三:间苗内容:认知、情感、人格、学习和生活的心智结构。
第四:间苗内容的不同,来自于伴随聆听,还有伴随聆听的资料的性质和质量。再次强调了伴随聆听本身及其内容的重要性。
第五:  间苗的基础:伴随聆听和天书阅读
第六:间苗的方法:利用思维模式化的特点,来引导孩子的兴趣点,继续引导孩子伴随聆听和听天书,引导孩子如何学习等等习惯的培养。如14年群申爸当时指导家长的“三句话”习惯,就是上课习惯的培养;21天作业习惯的培养;朗读的习惯;在家早睡早起及自理的生活习惯培养等等。

在兴趣引导的方面我也有所体会:如最近鹏对恐龙主题产生了兴趣,源自于阅读《DK恐龙百科全书》,参观恐龙展览,购买恐龙玩具,看《BBC与恐龙同行记录片》,这就说明孩子的兴趣点是要用心来引导的,只要提供给孩子相关的书和音频、视频资料,与孩子一共来学习,这个阶段的孩子是都会喜欢的。在习惯培养方面,目前我们正在做的就是伴听和天书以及早睡早起和朗读习惯的初期培养,感觉到孩子习惯的养成贵在家长的坚持!

湘毛豆妈
间苗理论学习心得:间苗理论是基于人脑6岁时的密集的脑神经元连接到10岁时的稀疏连接过度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这三类基本的、决定了人生命运的心智机构,就开始“定型”。妈妈们如何才能再这关键的4念间苗期引导好宝贝,培养好孩子的心智?就是在关键的时间点给对的东西,为了以后能够培养她的兴趣。无论是伴听的各种音频还是亲子阅读的天书,目的都不是她现在领悟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而是她到了初中高中不排斥多少,即放长线调大鱼。从去年的14群到咱们现在的15群,看看已经有多少妈妈爸爸慕名而来,答案是:很多很多…说明了申爸的理论是正确的,有效的,所以清还没有行动起来的妈妈跟着航妈跟着鹏妈等优秀妈妈的步伐,行动起来,为宝贝做我们该做的事,不要空焦虑,不要等到光阴已过再后悔,既然已经找到光明的灯塔没有理由不按优秀妈妈的指引而行动。

山东璐妈
这个时期奠定了孩子一生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人格结构。我觉得认知结构可以通过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怎样发现了系列、伊林作品建构起自然科学的大图景,这个情感结构 和人格结构怎样培养?还有申爸提到的资料李毓佩的数学故事集,是给孩
子现在当天书读吗?小学语文课本妈妈们有准备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9: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5 10:32 编辑

辽宁鹏妈
放长线调大鱼,璐妈的问题提的好,有思考。建构大图景是申爸的教育目标,璐妈说到了点子上,数学故事可以目前当天书读,等孩子自主阅读了,让他自己读。

航妈-杭州
我的理解应该跟安安妈的基本一致。抓住给什么吸收什么的年龄播好苗,在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建立起来后顺其自然的间苗。10岁以后,我们能给孩子做的已经很少很少了。

辽宁鹏妈
我觉得“间苗”理念真的让我们有一种紧迫感,我们要把当下抓住,为未来做准备!

航妈-杭州
但是在间苗之前,首要的还是撒苗,播种,没有一大片的苗,只有三两根,你何谈间苗。我先来分享一下我的吧!大家看看是否有偏颇的。
1.播种先行,再谈间苗。
对间苗理论学习后,我觉得对我们群及我的孩子,当下的重点是播种,在5.5岁-7.5岁期间,如何播“好”种,如何把“各种类型”的种子尽量多的播下去才是重点。如果前期没有大范围的撒苗,播苗,在一块只有几根苗的土地上,你谈何间苗;
2.调整好心态,放下功利。
一方面:农民撒种的时候,他并不是眼光盯着每一颗种子,这颗,你必须给我长出来,那颗,你必须给我发芽。他怎么做的呢?他是在播种之前,拔好草,松好土,施好肥,选择好天气,然后尽量多的把种子撒在整块田上,然后就是不时的洒洒水,等着苗长出来。 我们看到农民都是从自己入手,松土,拔草,施肥、洒水、等待。那么对于我们养育我们的孩子来说,我们也只能从自己入手,下雨、烤烧饼、编绳子、等待。
另一方面:结合幼小衔接的心态准备。我们可以看到:剥洋葱、间苗、下雨各大理论都说到10岁之前我们都是为10岁后打基础,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当小朋友的能量都用到了为10岁后打基础上,势必对1-3年级的学习分配的能量就少一些,所以在心态上要把握好,放下成绩,放下名次。不要在心理上有一个认为,我做了那么多,孩子听了那么多,为什么没有体现在成绩上。
3.创造一个伴听的好环境
苗要长出来,要长得好,这个土地就得好。我想这个说的就是孩子的状态,孩子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一个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心理状态。前段时间孩子的状态挺好,作息规律,自己安排自己每天的事情。最近给孩子安排了朗读后,虽然只插入了15分钟左右,孩子的需求就有些满足不了了,他自己有自己的节奏,你不能给他安排太多,多了就乱了他的节奏,家庭不是学校,不可能全面都抓,还真德智体美劳啊!学习是孩子的事情,抓好伴听,抓好作息、陪伴好,我想足够了,给孩子空间,还孩子时间,让苗生长有一个好环境。

荣妈
1. 何为“间苗”?
答:左图是新生儿大脑的神经元连接状况,可称为“疏松”。当儿童发育到六岁左右时(如中图所示),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可称为“密集”。最后,大约在十岁以前(见右图),儿童的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再度变得“疏松”,但这是经过了学习和建构了对世界的基本想像方式之后的疏松,故而,可称为“间苗”。 “间”(jian读入声)苗是作者北大荒耕田的得来的东北术语:庄稼撒种的时候,还不知道种子出芽率如何,故而多撒一些种子。出苗之后,一堆苗会挤在一起,需要农民把发育不好的苗拔除,留下生长健壮的苗,可以充分享受阳光雨水肥力。这个工作叫做“间苗”。汪丁丁在这里用这个词儿,说明儿童的神经系统经过优化,不需要的部分退化掉,仅留下经过筛选的部分。形象极了。
2. 什么时间开始“间苗”?
答:六岁……种子全部发芽出苗……十岁之前,就要“间”好“苗”。
3. 如何“间苗”?
答:“间苗”的方向已定: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具体咋办,申爸还一点想法也没有。在间苗期,有一个很重要的“结构”要间出来,就是孩子对于学习、生活的心智结构。这个怎么间?申爸在一年级群里,会一步步讲:一步步怎么做,每一步的考虑是什么,怎么才算是间好了。
4. 影响孩子头脑中“苗”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来自伴随聆听,还有伴随聆听的资料的性质和质量。
5. 孩子伴听后,其思维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又是如何为“间苗”打下基础的?
答:申爸提到了伴听后孩子的两个思维特点。第一、孩子在伴随聆听之后,其思维在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模式化”的特点,从教育的角度,家长要做的,是如何利用这种思维的特性,把各种事情做好。在实践中,这种“模式化”表现的方式是“习惯”。在7.5-10岁这两年半里面,任何一种习惯,都非常好养成。第二、在7.5-10这个阶段,思维的另外一个明显特征,和弛豫时间有关系。和弛豫时间有关的意思是说,孩子因为大脑发育的不完善,他可以对很多主题感兴趣。看看,就是看看。事实上,孩子只要看看,小脑袋就已经被激发起来,处理看进来的内容了,他的头脑已经起了变化。只不过,在表述层面,甚至在意识层面,还探知不到:他看看就是看看,看完了,就完了,表面上,什么反应也没有。在7.5-10这个年龄段,引导孩子对什么感兴趣,读什么书,如何学习,正好可以利用这个缺陷,建立起来。
6. 从六岁……种子全部发芽出苗……十岁之前,就要“间”好“苗”,这个过程里,申爸是如何做的了?
答:在6-10岁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的建构期。申爸用一套机械的方法,建构起这三大结构。(荣妈个人解读:申爸的机械方法是:(1)5.5-7.5的伴听和天书;(2)7.5-10, 引导孩子对什么感兴趣,读什么书,如何学习。这个阶段就是:“拓荒-沉默-巩固发展”的过程。)
7. 马上入一年级的家长,为孩子“间苗“可做什么准备了?
答:买书。所有今年上小学的孩子,申爸建议爸爸妈妈把所有能买到的李毓佩的有关数学的书......不管它标着“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还是“初中”,你都买回来;还有,可怕的科学有一套《可怕的数学》系列,再有,建议爸爸妈妈们(今年入学的孩子),去淘宝上把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全部买回来。语文课本非常便宜,一次把12本都搬回来。另外,有条件的家庭,建议把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的苏教版和北师大版的语文课本,也都买回来。这里,申爸提一件事情:如果你观察到你的孩子,自己开始翻看你买来的语文课本了,你马上就去把一直到高中的语文、地理、生物、历史和思想品德(这是个中国化的没有任何理由的名词。其内容其实就是“文化常识”)。这事儿,想起来了,申爸说一嘴。现在不说,回头准保给忘了。爸爸妈妈们自己记得吧。

当孩子发展到可以看书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不带任何对课本的情感偏见.....你再找不到比课本更好的书了。不用到处去找好书书目,课本就是最好的书。这些书,不是买回来就想着怎么引导孩子去读。该引导的,爸爸妈妈还是去引导。这些书,就放在孩子手边,就像背景音乐一样,当孩子自己发展到能读的时候,他触手可及,就行了。等你的孩子长到大申这么大,十岁,你会发现,这是些你买过的对于孩子成长最要紧的书。他还不知道什么是畏惧.....不管面对的是什么,他就坐在那里,呼哧儿呼哧儿地去拓荒。大申就这一招儿,到处用。申爸总觉得“还应该有点儿什么”,就一直在观察,在观察,而没有去总结。

荣妈个人解读:申爸的机械方法是:(1)5.5-7.5的伴听和天书;(2)7.5-10, 引导孩子对什么感兴趣,读什么书,如何学习。这个阶段就是:“拓荒-沉默-巩固发展”的过程。这个总结的全面。关于教材的事儿,不知14年入学的妈妈们实践得如何?


辽宁鹏妈
航妈对申爸的各种理念融会贯通啊!

冀-天爸
我准备了 教师参考书。我的教师参考书只买了1年级的,从网上下载了人教和黄冈的整个小学的东西,正在做系统整理。可以在群里分享。其实资料本身就是整理好的,只是我根据我家孩子的特点做侧重点。

辽宁鹏妈
当孩子发展到可以看书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不带任何对课本的情感偏见.....你再找不到比课本更好的书了。不用到处去找好书书目,课本就是最好的书。这是申爸让一年级的家长买来语文教材的目的。

河北轩妈
说点自己浅显的感受:孩子的神经元在6岁的时候是最多的,通过聆听的方式让孩子接触面更广,之后继续通过聆听同类资料让一些苗成长得更加茁壮,而另外有些没能及时用相关材料“同亮”的苗就被间掉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体现。但是怎么让更多的苗优起来呢,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及时给孩子补充相关材料,一定不要让这部分苗因为缺少后续营养而被间掉。只是孩子精力也有限,不可能全方位施肥,所以更需要我们帮孩子甄选材料,当然也得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我比较贪心,希望孩子将来被间掉的会很少。在我的实践中,聆听确实是一种最高效的方式,比如我家到现在历史类还在拓荒,听大量材料,有点熟悉感,加上我给亲子阅读一些,我相信一定能拓荒成功。

航妈-杭州
培养孩子自动的偏好那类型的书。

山东璐妈
申爸一直比较看重语文教材的

辽宁鹏妈
轩妈说的优胜劣汰,精辟!

幼小衔接组荣荣妈
这些书只是工具,目的在拓荒,拓荒又是手段和工具,目的在“间苗”。

航妈-杭州
拓荒与定向应该是间苗的很好手段,这对我们来说还是后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9: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9 10:38 编辑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间苗理论学习得:
1.申爸的间苗理论让我想起来和妈妈在家种玉米,种花生的情形。那时每次到播种前,玉米的种子是专门购买的,种子粒料饱满。花生是一粒粒拴出来了。这样才能保证出芽利用率。然后在季节来临,浇好水,拔好草,施好肥,才把种子多量的放到田里等待出苗。最后才间苗,保留生长茁壮的小苗。也就是说我们利用孩子这个年龄的天赋广泛大量听高质量、高品味的故事与书及音乐等。看有品味的视频。我们下雨、烤烧饼把绳子编的又长又粗。
2.伴随聆听、天书都是等待。等待孩子十岁后能看史记、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3.孩子泡在高品质的书音像制品中,孩子得到的自省会他一生打下敦实的基础。

航妈-杭州
我的理解跟大家有一定区别,对于买教材理论。我觉得就像鹏妈说的,给教材并不是提前学,只是扔在傍边,考虑到迟豫时间,为孩子培养熟悉感,情感用的。孩子开始翻书了,扔给他1-3年级的,孩子开始读字了,扔给他4-6年级以及初中的。并不需要我们做很多,我们做的,就是买了,扔在一边就行。我们要走好申爸的路,一定不能走灌输知识型,把家庭当作了学校。推动孩子让孩子对这些书亲近。自己想去看。而不是知识。

河北轩妈
就是给孩子一种熟悉感吧,让孩子到了适龄的时候看到这些书,很容易接受。我觉得我们现在就是,选择的时候,肯定首选接触过的类型。不把教材当教材

航妈-杭州
我这收到了10个妈妈的的分享心得,上交心得体会的的有:
第一棒:理论组航妈
第二棒:理论组鹏妈
第三棒:理论组牛妈
第四棒:实践组立河妈
第五棒:理论组若凡妈
第七棒:辽-萌妈0907G
第八棒:冀丁丁妈0902B
第九棒 :辽萌妈0902
第十一棒:苏小宝0908B
第十九棒:鄂兰芳妈妈-0910G
还有歪妈,轩妈等等我们后面统计,我一一发上来啊

豫博妈
学习是孩子的事情,抓好伴听,抓好作息、陪伴好,这一点做得不到位,现在是我给儿子看,儿子带女儿玩了。我想足够了,给孩子空间,还孩子时间,让苗生长有一个好环境。我超认同这个。

鄂兰芳妈对间苗的理解:
看了申爸对于“间苗”理论的感受(理论认知总结6-10岁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兴趣的最佳时期,在孩子的心智还没有定型的时期里,任何习惯和兴趣都是可以引导,其中引导的工具是伴随聆听和天书)我的具体理解是,从6岁开始孩子的大脑和思维越来越活跃,6岁之前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兴趣爱好,从这时我们给孩子伴随聆听和读天书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一个过程,此时孩子的兴趣是容易培养养的,我们大人给孩子什么东西,孩子一般都会慢慢接受,此阶段每个大人给孩子的资料都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到孩子10岁时每个孩子心智是不一样的,不知道这是不是申爸提出基础300的原因。
我认为间苗期间给的伴随聆听和天书资料最好是一个题材的能同时有书,音频,视频那种能循环升级的内容,让孩子掉进这个兴趣里的时间越长,到10岁时这一方面出苗的机率会更大。

再来说说我女儿兰芳的情况,从我4月中回家后,我就给女儿听音频和读天书,听音频女儿倒是没有什么反馈,反正你放你的,我玩我的,完全不当回事,儿子9岁多了,他一般是听故事情节,而且不能分心的那种,一般情节不好,他就会说换别的,他不想听了,直到前几天,有一天我忘记放了,女儿说,妈妈,放那个音乐听,我刚开始没明白,以为她要听申爸的那个请跟我来的音乐,后来才明白是要听音频,天书也是一样,刚开始不怎么想听,本月初是每天都要等我读了天书才睡觉,持续一月的时间,女儿已经养成了听音频和天书的习惯,儿子呢,就还是以他完成作业和玩为主。这可能就是申爸说的时期的重要性,我们成人也是,如果要养成一个习惯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而且如果不勤于温习,养成的习惯是很容易丢弃的,所以在6-10岁这个阶段我们要给宝宝好的资料,到孩子10岁时争取能让好苗都能冒出来。

牛牛妈妈对间苗理解
学习间苗体会:
1.6-10岁间苗期决定人生命运的心智机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都基本定型,而我们的孩子又正好处于对所有事物都好奇的年龄,正像申爸说的给什么看什么,给什么听什么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在这几年不仅给到孩子高品质的聆听和天书资料,同时也要给到符合孩子年龄要求的阅读材料,因为不管是哈利还是凡尔纳甚至最新科学指南、上下五千年我们的孩子都接受了,有的甚至还说喜欢。可怕的科学,李毓佩虽然不认字但是照样入迷。
2.申爸提到在间苗期,有一个很重要的“结构”要间出来,就是孩子对于学习、生活的心智结构。我想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儿,不拖拉,不退缩。朗读,看着眼睛说话,到家先写作业这些都要在这个阶段养成习惯,同时身体各方面的协调也要做到,健康的身体是孩子高效学习的保证。


立河妈妈学习申爸“间苗”理论的感想:
1、间苗理论:孩子大脑的神经链接先变浓密再变稀疏,就像老家种玉米,光秃秃的地里先长出浓密的小苗,农民要在小苗大约18厘米高时把堆在一块的小苗拔去多数,使苗间隔距离合适才能得到最好的收成。孩子的脑神经网络也是这样变化的6岁最密10重变稀疏,不过这种变化是自发进行的。10岁以后脑神经框架结构已比较稳定了,再改变困难了。
2、间苗期阶段划分:分两阶段。一是:5.5-7.5伴随聆听加天书,使孩子头脑中长出浓密的小苗。二是:利用大脑弛豫时间,在7.5-10利用“拓荒-沉默-巩固发展”的模式用阅读等方式拓展孩子的视野,同时孩子遇到和以前伴听天书有连接或有拓展的材料多了,脑中的神经链接就保留下来,其余对他发展不利的短期愉乐内容就给间掉了。
3、这个理论对我的启发:坚定地给孩子伴听和天书。要在新内容和旧内容的反复上合理安排。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并给予孩子拓展的视听资料。等到孩子能自主阅读,要合适安排孩子阅读视听资料,不能只流于只让孩子看喜欢的内容,而是“拓荒,定向,愉快”交叉进行。

辽萌萌妈的体会:
又一次学习了申爸的间苗理论,我感觉是在敏感期内大量撒入种子,然后拔掉那些长得不好的小苗,而在教育中就是在5-7岁左右时对孩子输入科学,历史,人文,哲学,等等的音频,然后看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再重点引导。不过间苗是需要时间的,我现在种了历史苗,哈利苗,阿西苗,多半年的时间没看出什么效果,我在等待,等待小苗长出

丁丁妈学习申爸间苗理论心得: 
申爸的“间苗”这个说法特别形象,直观的呈现出6-10孩子思维发展的过程。我的想法是一定要利用好这段时间,给孩子多撒些种子,保证有苗可出。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侧重在历史的种子,这段听完了,要多加些科学的。古文的种子要启动,从历史那里可以引入古文。

若凡妈妈学习申爸理论心得
一、农民间苗:庄稼播种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出芽率如何,故会多撒一些种子,等出苗后,再根据需要拔掉不好的苗留下健壮的苗。思考:
     1、必须先有苗才会有“间”的问题
     2、出芽率不能准确计算,但是应该可以预计,故撒多少种子应该有大体计划
     3、间苗依据,根据什么间苗也应该有一个大体的计划。
二、神经元连接状况:新生儿疏松,6岁左右密集(密集程度据说超过成人2倍),10岁再度变疏松。
思考:“间苗”这个词太形象了,为了10岁左右有的间,我们得先让苗密起来
    1、申爸说“你想什么是什么,要什么有什么”,佛说“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2、申爸说他的间苗方向是“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是不是也正好符合我们“科学、社会、人文”的大图景构建。
    3、所以最重要的是“开始伴随聆听 开始听天书”,这是首要条件,因为没有播种就没有间苗。
故,回到起点:规划实践好伴听,天书读起来。

苏小宝读后感想:
一:年龄的重要:申爸一直强调孩子的年龄,在对的年龄做对的事情。7.5-10两年半里,任何一种习惯,都非常容易养成,引导孩子看什么书,对什么感兴趣,如何学习。只要在合适的年龄,做对的事情就会事半功倍。还有申爸一直强调写计划总结,我觉得我在写计划总结时,会非常用心的考虑娃的年龄,根据年龄安排合适的材料。
二:儿童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这三类基本的、决定了人生命运的心智机构,就开始“定型”---10岁间苗期。现在群里的孩子正处于关健期,目前群里有家长都能抓住这段关健期,以后孩子的差异,就来看于家长实施的力度和选取伴听资料的质量如何。这更督促我自己每天坚持给娃读书。
三:小学一年级准备:所有李毓配的书,可怕的数学系列,人教版的小学语
课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9: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9 10:39 编辑

苏-镝妈
借的书可以吗?教材借的行吗?就是人家学过的

辽宁鹏妈
当然可以的。能看清的就可以用啊。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谢谢航妈,谢谢所有发心得的妈妈。我刚写时,撒种子出苗怎么做,我心里很清晰,一直在想我怎么间,妈妈们的心得给了我思路。今天是大收获,申爸的定向、拓荒、愉快阅读我原来理解的不透彻,这会明白了

航妈-杭州
有所获得就好。我们的学习关键还是自己主动的去思考。你去思考了,就开始成长了,因为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自己在哪个点上,你有什么疑问,疑问有了,答案就在你心里了。

辽宁鹏妈
各位参与接棒的妈妈都认真研读了申爸的理念,从大家的体会中不难看出各位用心思考的身影!学习了就会有收获,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要在我们自各的学习与思考下认真实践,才会有收获!当你看了申爸的某一段理念与想法,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感受与促动,请你把它及时写下来,回头一看,这种思考才是自己最大的收获!这就是我们组织大家学习讨论的意义所在!只泡群,不学习,不思考,不实践,盲目跟风是走不长远的!让我们用爱用心去陪伴孩子们成长吧!今天的理念学习活动就到这里!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下周二的学习活动!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今天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上学后的三句话尤其重要:盯眼睛、坐好、会的举手

航妈-杭州
像今天这样,可能观注的点太散了些,聚焦不够些。但是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去学习思考了。

河北轩妈
总是跟不上趟,我是因为自己小时候读书太偏,现在回想起来有太多弊端,所以感觉申爸的理论特别适合,我就是想多给孩子更多的接触面,将来他就不会像我阅读那么偏了。讨论的时候,理论化了一些。以后讨论的时候能不能结合自己孩子的实践情况说说。前天让我有点欣慰的是输出了一个成语 丢三落四,说是书里的,虽然这个词不算什么,对我家来说我也挺知足的,我们基础比较弱哈。反正就是坚持吧,反正就是坚持吧,父母不付出是不行的。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昨天远远四处问听过和看过海底两里的家人:大概意思就是什么船在哪儿沉没的。他记是在法国。他找家人肯定答案来着,可没有一个比他记的清的人。昨天他几乎是问的故事里的原话,这个故事离最近一次听也有半年多了,当时一点输出都没

辽宁鹏妈
背景式聆听他也听进去了。

河北轩妈
译林漫话是不是有不适合孩子看的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申爸给出的漫画书单
0.丁丁历险记, 大开本的(一年级看图,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自己自主阅读)
1.父与子:译林出版社
2.世界漫画长廊, 中国戏剧出版社
3.三毛流浪记
4.三毛从军记
5.世界漫画大师:精品图典: 作者:戴逸如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6.季诺漫画
季诺的四本漫画和阿拉贡斯的两本,漫画里面的极品来的。第三种,《O先生》和《i先生》(李维斯.唐德汉姆),赞极了的两本漫画。国内版本众多,买哪个都无所谓:画得出奇的好,装帧设计都出奇地差。这两本漫画很适合小孩子看。

河北轩妈
我以为只要译林的漫话都要买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有几本不能买,可惜名字我忘了

冀-天爸
我把我的小学资料分享一下,有下载自行下载
http://yunpan.cn/cjhEQI5QhyVXz  访问密码 c2be
http://yunpan.cn/cjhEY7hvC9emU  访问密码 5cc9  这个是围棋
http://yunpan.cn/cjhEELBfWVuMk  访问密码 9aa3 这个是书
http://yunpan.cn/cjhE5ge7DRagf  访问密码 e135 这个是琴
http://yunpan.cn/cjhEtjPDCrHxX  访问密码 bbd3  这个是画
bbc纪录片也有 不过也就几百集了,因为网盘放不下 下载后删除很多,有感兴趣的 我分享一下

沪~婷妞妈
书法写一阵再学国画比较好,不过娃娃们还小可能坐不住这么长时间

浩妈沪
我国画纯粹为了培养他画画的兴趣,他很爱画画的,本来是写生班的,我怕画得太累,兴趣没了,所以学了两年,换国画了

冀-天爸
我家学的水墨画,在幼儿园上课,不耽误接孩子,感觉挺好

沪~婷妞妈
嗯嗯 书法和国画有互相促进的作用

津-雪妈
间苗理论学习
我是农村长大的,对间苗很熟悉。小时候跟大人去地里干活,就干过间苗的活。所以申爸一说我脑子里立马出现了田里的景象。我蹲在玉米地里,从一撮玉米苗中找出长的壮士的一两颗苗,其他的就拔掉了。这词用来形容孩子思维发展对我很好理解。我家雪目前6岁多了,种子已经发芽了,到十岁之前开始间苗了。其实我还没准备好,这些大结构我还不清楚。但我知道间苗非常重要,下周把伴听大结构整理好,看看哪方面资料还不足。补上,刚才看理论的时候,有一段我感觉挺重要的,再有,建议爸爸妈妈们(今年入学的孩子),去淘宝上把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全部买回来。语文课本非常便宜,一次把12本都搬回来。另外,有条件的家庭,建议把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的苏教版和北师大版的语文课本,也都买回来。这里,申爸提一件事情:如果你观察到你的孩子,自己开始翻看你买来的语文课本了,你马上就去把一直到高中的语文、地理、生物、历史和思想品德(这是个中国化的没有任何理由的名词。其内容其实就是“文化常识”)。这事儿,想起来了,申爸说一嘴。现在不说,回头准保给忘了。爸爸妈妈们自己记得吧。虽然我还没想好,但孩子那是等不了的,边做边琢磨吧。

深圳周妈
2015年5月19日
   今天群里组织大家学习申爸的间苗理论,看到众多牛妈的分享,感觉自己不能只看不写,虽然说理解没有那么深刻,但只要思考了、写下了、实践了,就一定能有所收获。现把初步的认识和后面具有的操作办法记录如下:
    对间苗理论的认识:申爸是一个生活体验很丰富又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人,能够把这么高深的幼儿思维发展的理论用我们日常生产的、浅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真的是非常棒。小时候见过别人撒棉籽,然后在棉花苗长到一尺来高的一个雨天把那些长势不是很好的、有点歪瓜劣枣的棉花苗拔掉,把阳光、水分和养料留给那些根正苗红、长势较好地棉花苗,然后等到秋天来采摘棉花。对于这个过程,我有几点思考:
1、必须精选上好棉籽,对应到我们的育儿上就是必须精选孩子阅读或聆听的资料,注重资料的性质和质量,从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人格结构的培养上多方面选取高质量、有层次的资料撒进孩子的心田。
2、在一个下雨天适合种子发芽的时候广撒种子,对应到我们的育儿上就是:关注孩子的成长状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长状态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棉籽”(资料)撒进孩子的心田,要广撒,不要留下死角。
3、当棉花长到一尺高(可能不够准确)的时候,开始间苗,也就是当孩子成长到10岁左右,他已经开始对某方面特别感兴趣某方面特别排斥,出现了明显喜好倾向的时候,这时候可以开始动手间苗了。

基于以上的几点思考,我觉得目前对于我们这个6岁2个月的小盆友而言,当务之急是精选棉籽和选好下雨天来广撒棉籽。具体到我后面的行动就是:
1、在硬件设施上再添一个乐果播放器,里面放上英文音频和古文经典诵读音频,保证做到广撒苗。
2、添置一部分可以让周周小盆友随便翻翻,让他先混个脸熟的书,行动派的妈妈已经下单了李毓佩的数学故事系列、可拍的科学系列。
3、在时间的分配上,这是目前最为头痛的问题,既想让他在户外和小盆友尽情的玩耍,又想读天书,又要聆听,又要练字、练钢琴,唉真是为难啊。要不,制定个时间表,按照时间表来操作,可行吗?周妈我本身就是很率性而为的人,这具体的怎么操作,才是最大的问题啊?且行且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5 11:24 编辑

2015年5月20日整理信息(幼小衔接关于朗读)

朗读群义工苗宝
昨天申爸“间苗”里面建议爸爸妈妈们(今年入学的孩子),去淘宝上把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全部买回来。语文课本非常便宜,一次把12本都搬回来。另外,有条件的家庭,建议 把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的苏教版和北师大版的语文课本,也都买回来。语文书买回来干什么?一是阅读,二是朗读。

申爸文章里面有提到朗读的重要性。中国人讲“读书”“读书”,“读”是什么?出声才是“读”。让孩子朗读,不要找什么这个那个,就是课本,学过的课文。现在,学得少,孩子很乐意就完成了,正好形成情境兴趣。等学得越来越多,孩子形成的情境兴趣就起作用了,量也正好够了。不要让孩子写,要读,朗读。孩子上学了,家里要书声琅琅。做到这一点,孩子将来准错不了。如果孩子忸怩,妈妈就带头读。妈妈读了,就有亲身体会,朗读的好处。妈妈读,孩子就模仿。这个年龄,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强就是朗读学过的课文啊,这个问题, 自然解决。现在正在学的,朗读三遍;从开学到现在学过的,朗读一遍。

朗读的作用在于:它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它是培养说话能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能加强记忆,有益于健康;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欢迎大家加入:童声朗朗-花果山2015群号 452244189。咱们2015一年级小学生家长自己的朗读群,从现在开始 给孩子一个好的朗读习惯。

我说一下最近我家朗读后宝贝不一样的地方:朗读以后,孩子说话声音更大了,更愿意表达 和阅读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这是朗读后带给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朗读,会让孩子更想读响亮一点,孩子们之间也会相互比较,相互竞争。

津-雪妈
我理解是让孩子朗读,朗读是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还有给孩子对课本知识播点种子。

苏-晔妈

孩子几岁开始朗读?

朗读群义工苗宝
我家一直让他阅读的,看来要换成大声读了。

津-悠妈
我家的曾经用喜马拉雅录自己读的故事,那会挺有热情的,但是没坚持下来

沪-婷妞妈
朗读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成绩最有用的手段。

朗读群义工苗宝
只要读,并且坚持,就很棒啦!

苏-晔妈
我家直接给他伊索寓言带注音的给他读的,一天一个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1: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5 14:40 编辑

2015.5.21信息整理(关于养生和幼小衔接)

冀-天爸
养生从小孩子抓起真的很重要,好多家长忽略了这点。健康的身体才是学习、生活的根本。健康的身体也是耳聪目明的基础。我没有讲课的水平,我可以把我知道的一点说说。人体养生不论大人还是孩子 养的都是气血,只有足够的气血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举个例子:有些人整天小病不断,结果活了80多。有的人从来不得病结果突然暴毙60多就没了,有些人不能闲,一闲就各种不舒服,还自嘲天生劳累的命。这些现象都是为什么呢?
这些现象的根源都是气血,也有人和这个叫元气。元气充足的人是不得病的,身体健康。但是现在社会这种人几乎没有了。那些偶尔小病不断的人就算元气不错的了,因为这些人身体储备的元气还够修复日常的受损。当身体修复日常的受损时,就表现出各种的不舒服,什么头疼脑热流鼻涕之类的。元气进一步的下降不足,因为没有足够的储备。那些小打小闹就不修复了,因为去修复 身体的元气就不够用了,这时候的表现就是平时不得病,也看不出得病的痕迹,外在表现很健康。身体内存有的元气,都用来维持生命的运行,不发生重大到影响生命的危害不会调用元气去修复。这些人也分层级,元气储备高一点的,稍微一休息养出多余的元气来,身体就调用元气去修复日常积攒的老病,这时候就表现的各种不舒服。

鲁-立河妈
推荐天爸到虎师群和虎师交流,再来这儿给我们讲课,我不懂,只有听的份儿

安徽-玖妈
怎么增加呢?解决方法是什么?

鲁-立河妈
那元气怎么来?

冀-天爸
养出来的。元气靠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养出来

鲁-立河妈
怎样养?不做细致的说的元气很差的,得病了都没有足够的元气去修复,那就得病就完蛋。

山东璐妈
养元气比较好的食谱是什么

冀-天爸
没有食谱 你身体的需要就是最好的食谱,我给简单的说一下:
首先保证的是睡眠,没有充足的睡眠 任何养生都不靠谱。睡眠是健康最基础的保证,睡眠不是睡够就行,想怎么睡就怎么睡,白天的补觉 根本不是养生 只是消除疲劳而已,真正有用的睡眠是在晚上。

朗读群义工苗宝
天爸 晚上睡觉多长时间合适?

冀-天爸0907B
晚上9点开始进入养生睡眠阶段,具体的不说了 大致就是前半夜养血后半夜修复内脏。

沪-小河
虽然我还没对养生感兴趣,不过看完也有个了解,吴清源的书就讲这个的,大概意思就是身体是世界上最紧密的机器,有自修复功能

苏-镝妈
我们很晚睡啊

冀-天爸
很晚睡的脸色都不好看 就是气血养的不够 才显现出灰败之色。可以早起,但不能晚睡。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印堂发暗必有大难这句话吧,这句话能流行这么多年,是因为这句话的正确性可以验证。为什么这样呢?从养生的角度讲 一下子就明白了。当印堂发暗的时候,这个人的气血亏的厉害,已经到了病态而不自觉的阶段。这时候人是不能集中精神的,干什么都走神。当人干什么都走神的时候一定会发生事故的,比如河边走掉水里,上班操作机器出事故

苏-镝妈
孩子就是不喜欢睡觉怎么办?

冀-天爸
孩子不早睡因为他不困,让孩子到点困 就只有早起,你看大申的生活规律就知道了,每天早早起床,晚上自然就早睡。这是他的健康之本。

粤-欣妈
还可以增加运动量

冀-天爸
孩子的运动量一般都不小,因为孩子在长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而日常吃的食物大多都是能量,为了吸收这些营养成分,就需要把这些能量消耗掉。消耗能量最好的方式就是运动。所以不管小动物还小孩 ,小时候都闹腾的不行,当孩子上学后因为需要大量的用脑学习,这时候能量都被脑子消耗了,所以上学后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运动量了。

山东璐妈
孩子每天早晨6:30起床都喊困,不过也能起来

冀-天爸
早睡早起身体好,这个东西理解了就能刻意去执行,有些孩子的习惯是和大人学的,慢慢养成了就不好改了,10点之前能睡都能接受。

叫醒孩子也有学问的,不能胡乱的叫。因为人的睡眠周期是一个半小时左右,所以传统的8小时睡眠不是很合理,确切的说7个半比较合理。或者9个小时也行。在睡眠周期叫醒 能一天有精神,要是不做周期叫醒会一天没精神的,成人也是这样,所以尽量保证整个周期的睡眠。那个什么手机的手环,就是用这个原理造出来叫醒人的。

沪~婷妞妈
叫醒:拉开窗帘,打开故事机,再摸摸她 一般就醒了,乱拍娃会让她受到惊吓。

苏-镝妈

怎么科学的叫醒

冀-天爸
要是正好在睡眠周期 简单几下就叫醒了,因为醒来之后不困自然也不会赖床醒来很困,当然要赖床了,小孩子又不扯谎。
我在说一下“寒”然后说一下“吃”这个寒好多人都忽略了,这个寒是很要命的。非常重要。

广州-悦妈妈
天爸,我女儿去年11月份开始游泳,一周3天。那时我最担心就是这个“寒”了。我的做法就是,给喝红糖+姜水,还有就是,游泳后马上洗澡。

冀-天爸
游泳 哪里多高的水温

广州-悦妈妈
28度恒温,冬天的,现在就是自然的水温。

冀-天爸
够用了,不会寒到孩子,只要在出水的时候马上围上浴巾之类的防止风吹就好。这个“寒”不是你理解的冷,冷只是诱因。孩子的皮肤很敏感,出水一吹就打冷战。所以尽量出水就防护。没有风也打冷战因为水会蒸发。
这个寒先说怎么来的,原理特简单 就是你身体局部受冷了 你为了应对这个冷需要调用一些热量来对抗,但是局部受冷调用不好调用,因为身体是一个整体变化就一起变化,局部的变化很小,就是这个很小的变化才引起的问题。如果受寒了,马上去运动让自己出汗,那么这些为了抵抗寒冷而产生的垃圾化学物质大部分都会随着汗水排出体外。这样这个人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因为那些“寒气”绝大部分都被排出去了,剩下的很小一部分无伤大雅,身体很快就能排出去。要是不去运动排出这些垃圾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就需要从正常的排泄途径“拉尿”去排泄出去。这个路就比从皮肤直接排出去长了很多,而且也容易发生异常。这些垃圾物质就叫“寒”,他会随着体液沿着经络的走,有些经络走的途径会经过很重要的器官,经过这些器官的时候 这些“寒”会影响到这些器官。比如这些寒气走到了心脏,那即使是数伏天心里也是冷的

山东璐妈
刮痧、拔罐是不是也算排毒啊

冀-天爸
刮痧、拔罐不光是排毒,这东西不多说了 要不我成卖药的了。身体排出这些“寒”需要费很大的力气,这个力气就是元气。这就是有些人小病不断的原因。因为寒气损伤了 身体器官 身体就要调用元气去修复对抗这个寒,扁鹊见齐桓公 就说的这个道理。病理刚开始在皮肤,然后走到了腠理,然后脏腑,然后就病入膏肓了。

广州-悦妈妈
那小孩一年发烧不到1、2次,感冒也是1、2次,到底好不好?

冀-天爸
好不好看小孩的体质,要是元气丰富到不得病的程度当然好,要是眼前少到不得病的程度就不好了。

鲁-朗瑞妈
怎么去调节合适,去年开始。我身体寒气很多,很弱,经常生病,我试图运动,结果出汗以后接着生病了

冀-天爸
出汗后的调理只适合刚刚受到寒气袭击,陈年老病不管用,陈年老病已经彻底进入人体了,要靠元气把他弄出来。那些刮痧按摩之类的 就有疏通经络作用,让那些寒尽快的跑出。当然那个刮痧按摩另一方面重大的作用就是物理的加速体液的流动,增加排出垃圾的能力。寒就说这么多了,有兴趣的自己去看伤寒论。研究发现好多的风水 都是从中医养生分之出去的。有兴趣的可以对比一下很有意思,风水的东西大部分都可以从中医养生找到理论根据。

吃这个简单说几句吧,现代人吃都是很到位的,任何家庭的现代人都比过去的皇帝吃的还好。现代人虽然吃的很丰富但是 吃的不太对路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3: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5 14:53 编辑

山东璐妈
每次刮痧都说我寒气重, 是不是人有寒气体质一说啊

冀-天爸
没有寒气体质说法,都是自己不注意 慢慢积累的,只要注意日常的饮食起居 几年就能改变过来。

山东璐妈
我平时很注意保暖的,平时也不吃较冷的东西

冀-天爸
保暖只是一个方面,像现在的好多的治疗方法都是加热。比如你骨头有问题了,寒气挺重都长骨刺了怎么办总不能把外面的肉烤熟了吧。就是外面烤熟了里面也热不了啊,怎么办呢?医院就有短波治疗机,这个短波直接透过皮肤作用在骨头上直接加热骨头,据说效果很好呢。还有那些国内别吹嘘的很神的神灯理疗机之类的,原理都是加热为什么那么多人买这些理疗机 因为这些真的有作用,结果催生了一群骗钱的公司,真正的理疗机反倒没人买了。

天爸讲完了,大家开始学习今天的幼小衔接内容吧。
鲁-立河妈
幼小衔接理论学习第3:看着眼睛说话 2014-08-20
对于今年上小学的孩子,有好多作业啊......看着眼睛说话;大声读;买纪念品;准备录家长会。
这个看着眼睛说话。为什么要看着眼睛说话呢?很简单。每个麻麻,在谈到老师的时候,都有种不自觉的假设倾向......。那感觉,好像是老师是一种特殊材料做成的人,所以,有很多期望和想象。其实呢,这里也有老师。老师,首先是一个和你我一样的人。你知道,人在沟通的时候,他下意识会怎么样吗?他要寻求回馈。比如说,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讲课,于老师而言,就是一种沟通。老师会知识,要把知识传递给孩子们。她在讲课的时候,就会不断地......其实是下意识地......寻求班上孩子们的回馈。绝大部分时间,孩子们是不能够说话的。他怎么知道自己讲的,孩子们学会了没有呢?奥妙就在这里。任何一个老师,对于他教的任何一个班级,他都会寻找几个“标杆学”。老师会不断地观察“标杆学生”对他所讲授内容的反应。如果标杆学生皱眉头,他就知道,还没讲透,就会接着再解释刚才所讲述的内容,直到标杆学生脸上的疑云散了,他才接着往下讲。那么,老师怎么才能知道孩子们明白了没有?靠目光接触。目光接触的第一步,就是讲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讲。这样,就不会为了对方的神态分神了。后来,申爸发现,这法子很管用。有些人,尤其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里有职务的领导,他们都会斗眼光......申爸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申爸拿了这个法子,那些人都给申爸看得很不自在。有的忘了自己在说什么。大约他们习惯了盯着眼睛说话,忽然遇到一个更厉害的,自己心反而虚了。反正,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面对面交流的时候,申爸一般不欺负人。该怎么说,就怎么说;一旦遇到一个生人,这家伙又不知天高地厚,上来就和申爸斗眼光的话,他就惨了:申爸盯着鼻梁子,把所有胆敢挑战的,全部打败。其实呢,适当地看着对方的眼睛(不是斗眼光哈),沟通的时候,可以让对方感觉你很重视这个谈话,很重视他。这是沟通中很重要的一环。不管你重不重视标杆学生这回事,慢慢琢磨,养成孩子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说,不胆怯地溜眼光,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至于怎么锻炼小孩子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这个,申爸也没有经验,大家可以慢慢摸索,一起分享成功和教训。目标有了,方式和方法总能找到。孩子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和对方有积极的眼光接触,不是说训练孩子“能说”。有些家长,把这两件事情弄混了。他们很成功,可是,孩子就是痛快嘴,乱说。对于老师而言,面对老是低着头,问什么也不吱声的孩子,心理固然不喜,可也没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这样。但是,面对嘴上没有把门儿的,不管不顾,张嘴就乱说的孩子,那实在是“痛恨”了。每个班级,都有几个这样的孩子。慢慢地引导孩子用肢体语言、眼光和对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要怂恿孩子就是哇啦哇啦说话。这是有很大区别的。申爸不关注课堂教学内容。其实,没有必要关注:现在的教师水平,都已经足够高了,小学教授的那些内容,每个老师都能很好地教会孩子。教会孩子课内的知识,是老师的职责,不用家长去过分操心;家长该操心家长的事情:如何培养孩子为接受那些知识做好准备。


幼小衔接理论学习第4:陈述小学要求3遍(一)2014-08-27
今天呢,后天呢,大大后天,就是27号(),29号,31号,爸爸妈妈们回到家里,做一件事情,就是,陈述 小学的要求,给孩子听,不用说,你是小学生啦,妈妈告诉你,小学生上课,每天有六节课,一 节课有40分钟,要坐一节课,中间不能下来走,完了呢,问孩子:“妈妈刚才说什么了?”要孩子复述,不是。你要相信这个年龄的孩子。你陈述一遍,他就记住 了!你今天、后天,大后后天(就是开学前一天)把小学生要做的事情,陈述三遍,就行了,那么,小学生要做什么呢?每个星期的星期一到星期五,都要到学校 去。早晨呢?七点四十五分(填各地具体时间)到校。家庭作业,回到家里,先休息三十分钟,就开始作。只要作业做完了,就可以开始玩了。妈妈们估计,这半小时是用来上厕所,喝水,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儿用的。
接着说哈,上课呢,每节课有40分钟的时间。中间不能上厕所,也不能站起来。要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所以呢,40分钟下课以后,要去一趟厕所,上完厕所,再 和小朋友们玩,男孩子的家长告诉自己的孩子,和新同学要友爱,不要打架。如果有别的小朋友打自己,就去找老师,女孩子的家长告诉自己的孩子,看到有男孩子 打架,要离得远一些,口里喊:“好学生不能打架!”小学和幼儿园一样,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不用去学校。每个星期五,放学休息三十分钟之后,要把周末的作 业全部做完。做完以后,周六和周日整天都能痛痛快快的玩了。上了小学,有考试了。考试有很多种,有听写、有默写、还有发卷子的考试。考试的时候,要把自己 学会的知识写在本子上,写在卷子上,要抓紧时间写,因为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到了时间,就不能再继续写了。考试的时候,不能看书,也不能看别的同学的答 案,要自己写。上小学了,要有很多学科。有数学、语文、英语、美术、体育、音乐、劳动。每个班级,都有班干部,负责帮助老师,帮助同学,为同学们服务。班 长就是班干部。班长是全班学习最好的、乐于帮助同学的孩子担任。当班长要听老师的话,老师要求的工作,都要快做,做完,做好。说完就完,不让孩子复述,也不考孩子,更不让孩子说他的理解,以试图让孩子接受,就会适得其反。你就陈述,说完了就完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就100%记住,并且到了学校,老师再一指点,就照着做了。这是一种陈述。陈述就是述说事实(我们认为,这是事实)。陈述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影响,只有父母对陈述内容的态度,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父母就陈述,客观,这就是妈妈的态度,家里陈述三遍,等到老师在教室里也教孩子这些内容的时候,孩子就接受了。

迅雷爸提问,申爸,我让娃听《窗边的小豆豆》《爱的教育》《今年七岁》这三个音频,讲小学学校生活的,让孩子先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与期待,中不中?申爸回复:现在来不及了。这个可以早听。

10.2陈述小学要求3遍(二)反馈:
熙妈反馈:晚上给熙念了下午申爸说的几点关于小学的最基本的知识,念了一遍后,熙要求再念一遍。又念了一遍;还要求再念一遍。我说后天再念一遍,不肯,说是明天再念一遍。
煦妈:我也给孩子说了一遍,不过孩子没什么反映。
熙妈和煦妈的反馈,赞极了!昨天给孩子读过关于小学基础知识的妈妈,都说说孩子的反应吧。熙和煦的反应,为什么那么不同呢?原因很简单,在于幼儿园。熙的幼儿园很好,幼小衔接做得很到位;煦的就差了,可能没做幼小衔接,或者,幼小衔接做得不对,不好。嗯,孩子会有各种反应.....希望各位妈妈继续回馈。
为什么要读三遍的解释?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熙一样,对于小学的事情,感兴趣。感兴趣呢,就表示孩子在接收,思考,消化这些内容了,大家给自己的孩子隔天读,读三遍;等到开学后,老师再给孩子们讲这些内容的时候,孩子们的反应,就都像熙一样了,这些内容很重要。用这种方式,就可以让孩子知道理解这些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09: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8 10:06 编辑

关于孩子零花钱和财商培养的聊天

津-涵妈
有个问题考虑了很久,没想好怎样做好,所以一直没付诸行动。我们马上五岁了,我想给她一点零花钱,可是没想好使用零花钱的规则。比如不可以随便买幼儿园门口的零食,不可以买劣质的玩具。想请教大家。我之前查了一点别的妈妈的做法觉得有一种很好,他是从五岁开始的,每周给五元钱,六岁每周给六元钱。

沪-婷妞妈0704女
5岁的娃给零花钱太早,等上小学再给

鲁-若凡妈0811男
我们家幼儿园阶段每月50元,他自由支配。我觉得还可以,我们家不买垃圾食品,就是对玩具没啥抵抗,50元他基本上都用来买玩具了。我们家的零用钱是按月工资制度,不跟考核挂钩,工资是工资,家务是家务不相干,亲们呢?我们家也有借款制度,不过流程就比较严格了。

浙-糯妈0903男
我们家糯早早就给他零花钱了,不过他属于比较财迷的那种,给了零花钱以后涵妈说的那个问题反而轻松搞定,但凡他要买垃圾食品,就让他掏自己的钱,然后大部分的时候就不买了。

鲁-朗瑞妈1009男
那你平时买东西怎么算钱?比如带他出去一起去超市什么的,哪些你来买哪些他自己买?

浙-糯妈0903男
我同意的我出钱,我不同意的你自己出钱。这个我觉得还是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的,像我家糯,我是利用了他财迷的特点,讲出来供大家参考,我觉得适度的给孩子一些支配权也挺好的,后面还可以慢慢的灌输节省的观念,比如同样的玩具超市可能比网上贵很多,可以网上买之类的。

鲁-大欣妈1005女
零花钱,是从今年春节有压岁钱开始,我也开始考虑了,最后也没有系统概念,大欣要了些压岁钱,并且我送给她一个钱包,她把钱一直放在钱包里,从来不肯使用,我也不知道怎么引导,只是平时告诉她,钱要花在刀刃上,要买性价比高的东西,前阵子看到小朋友玩优比,给我要,我觉着这个玩具性价比不高,不给买,小家伙流眼泪,但我还是苦口婆心的说,最后答应了,还懂事的说,妈妈,我知道了,钱要花在重要的地方(但愿没有伤害到小家伙的感情)。财商的《小狗钱钱》,放音频,不爱听,关于财商培养的,貌似申爸没怎么提到过是不?

豫-笑妈0911女
因为我做理财的,笑笑财商教育开始比较早,仅从零花钱来说,我们是从上幼儿园开始每个月50元,完全由她自己支配,父母只尽提醒义务,商量出规则:1.一次只买一种 2.一天不超过20元。关于零食,我看到关于营养养生,什么好零食坏零食的文章,都有会读给她听,并假装自己记不住要买垃圾食品时,请她提醒我……这样会大大增强她的责任感,不会乱买。当然一两个月或者跟朋友在一起,偶尔吃个一次,也没事。如果这个月没过完,50元的额度用完了,我就会说,鉴于她一贯以来说话算数,信用比较好,所以我可以贷款给她。所以她非常重视在我我面前的“信用”。有时候贪吃或者贪玩,没有节制,为了惩罚她让她记住,我会说个她同意的日期,比如7天,不准吃任何零食。她就会完全遵守,我们吃她看着,过年老人辈抽着她吃,她也要忍到时间。我们一直是按月的。有时候到20号就把额度用完了,信用贷款的话肯定会审核她做什么呀!所以次数多了慢慢的也就学会财务规划、计划消费了。零花钱是按月给,特殊情况会商量着增减,但奖惩不跟金钱挂钩_-表现再好,也无非奖励几个抱抱、亲亲,或者说帮她写在日记上啥的,有时也要提醒,一回老家就忘记,没有节制。
理财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计划花费。这话笑笑都会说了,笑笑对这方面的书,话题,也很感兴趣。

沪-眉豆妈0706女
我们家的零花钱好久没用了一开始着着实实买了许多垃圾食品

粤-小西妈0905女
我们家是每个月10元,我跟着小西去买了几次东西,觉得10元买不到什么东西,打算涨例钱

豫-悦妈0904男
@豫-笑妈0911女,我家也是5岁的时候就每周给我了5元零花钱,可是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幼儿园门口有个卖零食的小摊,现在他他每天早晨想把钱带到幼儿园去,这个有啥别的办法木?我不想这么小就让他带钱去学校。那笑妈平时是不是就不给笑买零食了?都是笑用自己的钱? 这个什么时候花大人的钱,什么时候花孩子的,你是咋操作的?

沪-婷妞妈0704女
我们一年级每周5块 二年级每周10块 所有文具用品自己出,平时特别想参加的活动我和她一人一半。零用钱给,还要会花。建议大家可以先给孩子体验下练摊,我们摆了几次 从来不会乱花钱,这点遗传了她爹,什么都精打细算。不像她娘这么败家。有的娃练摊收到多少钱就花多少钱 我家的先拿东西去换她想要的别人不肯换再花钱买,当然这都是有练摊经验后。练摊赚来的钱,愿意花在家人身上,比如给我付个停车费,给她爹买样好吃的。压岁钱是前年就给开了张卡,去年换钢琴就是她自己花的压岁钱。

豫-笑妈0911女
@悦妈-郑0904B 其实水果奶点心之类所谓“常规的好零食”,一般的玩具书用具,淘气堡儿童乐园卡,都是用家里的钱。就是出去玩时那些路边的小零食,小玩具,坐个小马蹦极之类,小卖铺的垃圾食品……这些才用得着她的零花钱。现在还商量着,再过半年,把弟弟的零花钱也交给她管理规划。还有给爸爸妈妈买礼物,给弟弟送礼物,也是用她自己的钱。
@沪-婷妞妈0704女 可能你们大了,这些小玩意不受吸引了。我们光我们出去玩那些小玩意小零食一个月斗50块不止了。文具呀画具呀之类,参加的活动,也都是完全家里出钱的。
@沪-婷妞妈0704女 这个喔很同意。和笑笑也商量过,六岁以后如果算账很好的花,可以试着摆摊的事。现在只是买东西都让她算账付钱。买什么的时候也会判断性价比,值不值得。
@悦妈-郑0904B 为什么反对呢?我觉得给孩子试试也无妨。先商量出一个规则,比如什么是绝对不能买的,一天不超过多少钱,没做到的话有什么惩罚措施等。五六岁以上的孩子,让孩子在尝试中学习、调整。比咱一直管着强

沪-婷妞妈0704女
@豫-笑妈0911女 小东西对孩子都有吸引力。我还是觉得练摊后孩子才会慢慢明白钱是怎么回事,郑委不是说他们也组织孩子去卖灯笼么,体验一次进货,卖东西,知道赚钱不容易 就不会乱花钱了,不用等算账好了再去练摊,练摊很锻炼口算心算。

粤-言妈04男10男
最近几天好象有说零花钱问题吧?我家老大的零花钱问题一直没弄好。他自己上学放学,学校附近好多小卖部小食摊。如果给他零花钱让他自由支配,他可能会每天去买个5毛或者1块的超垃圾食品,那不是害了他么?我今天刚想得美美的,以后每月给他100块零花钱,他要买零食、计划外的文具、计划外的玩具时都用这个零花钱,省得他总跟我吵吵,我只要求他记好帐就行。他马上就跟我说那先给他十分之一吧,他放在书包里面,每天买一块钱的零食吃。天啦,给我当头一棒啊,我立马拒绝了。碰上这种娃,零花钱咋给好哇?买玩具还好,可以放开了满足。这垃圾零食,5毛一元一份的,象辣条这种,我感觉我没法放开了满足。我老家有亲戚家的娃,天天吃很多辣条,也没见满足的,我觉得是吃上瘾了。

京-乐儿妈1105男
关于零食这个话题,在申爸以前的帖子里有特别详细的描述,包括玩具也是,当时为了大申买玩具这事,申爸是没少下功夫的,总之就是先放开了满足,之后孩子就自己把这个淡化了。申爸那种放开了满足,不是不管,是带着孩子去买,孩子拿一个家长说不够吧,再多拿几个,买回来一大堆在家里,还提醒孩子多吃,那个不算满足,每次只有那么一点钱,根本谈不上满足,如果是让孩子足够的买,就不是5毛一块的事了

豫-笑妈0911女
我觉得放开了满足这个不合适,至少不能总得到你想要的结果。看看农村那些留守儿童,哪个不是口袋里常有钱,天天买那种5毛一块的超垃圾食品,一天去买好多次。几年下来也没见见好。小孩味觉形成期,零食还是注意。像我小时候饮食清淡,到现在那些烧烤类碳酸饮料之类的,麦当劳肯德基,完全吃不惯。我见到有妈妈喜欢肯德基的,从小经常去吃,孩子四五岁,想减少到一周去吃一次,都非常难。不过也有这种情况:我上高中那会儿特别喜欢吃方便面,一周都要吃好几次。后来一个年假,提前出来,街上什么吃的都没有卖的,一天三顿方便面,吃了半个月。从那时起也再也不吃方便面了,十几年都没吃过,申爸说的“充分满足”是不是这种状态?

甬-芸豆妈1407女
小的时候,那个咪咪很好吃,于是我妈每次都买一大包,没吃几次就不要吃了

川-BB妈0808男
垃圾食品最好就是放那种很恶心的视频给娃看,然后在百度搜索一些娃娃生病的照片,吓唬吓唬,忽悠忽悠就不吃了。

沪-眉豆妈0706女
我给眉豆看过生产辣条的黑工厂视频图片我们附近倒是没有卖的,但是跟她说某些垃圾食品也是如此生产出来的也有用。
@豫-笑妈0911女 同意,我们几个娃小时候比较注意,大了对口味太重的没有兴趣

粤-言妈04男10男
我家那个亲戚真是一次买好多的,不是只买5毛一块。中国很多东西吃了会上瘾的,没办法满足的。说到这个放开了满足,我记得我有一次买了好多不二家的牛奶棒棒糖,结果俩娃都不咋吃了。我每次也会给看黑工厂视频图片呢,收效不大。我家老大小时候我也是严格控制饮食的啊,咋没收到你们这么好的效果。我家饮食一直很清淡的,肯麦都很少吃。可是人家还是吃一回方便面就跟过年一样开心的口味儿。

豫-叮当1006男
@豫-笑妈0911女 同意,我儿子就是,3岁前一直严格控制饮食,这些他都不吃,尝尝就吐了,说不好吃,这个体验我也有,不过是坐火车坐的,满鼻子方便面味道,闻恶心了,然后就再也不吃,我们刚刚吃方便面,他也是大餐一样,这个好办,多放点水,少放料,估计就没有兴趣了,我们是因为爬山野炊,只能吃方便面,吃了没有5包,感觉他已经够了,上次就吃了一点

粤-竹子妈0709男
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个时期也是十分爱吃方便面,我妈就买了一大箱来满足我,吃到我想吐,从此与方便面是“路人”

京-鹤妈0909男
关于零花钱,有本洋人写的书,我有电子版,需要的找我。《从幼儿园到大学的零用钱计划》

川-源妈0609男
我家看过钱精灵故事、小狗钱钱1和2后,零花钱就很省基本上不花。我们家看了小狗钱钱2,其中有一条富翁介绍说要取消信用卡,结果我儿子就天天唠叨我,问我是否取消了信用卡。钱精灵的帮事是台湾的优客李林解散后李骥写的,当时买这本书的观点就是觉得孩子如果有智商、情商,唯独缺乏财商那块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再加上当时有中国妈妈写的美国女孩在她家的一些行为和观念,导致我对他的财商那块重心倾斜。钱精灵那本书买回来,我是陪着他一起看完,顺便还结合生活实践经验(比如他喜欢吃饺子,我就告诉他在家里自己做的话[特别是肉多少钱一斤,要买多少]。如果在外面去吃的话,是多少价钱?让他比较和划算哪样更好),告诉他如何用钱和存钱。后来在学校里他看了小狗钱钱1,觉得相对于钱精灵是个补充,他就要求买小狗钱钱1+2合集一起看。总之学会了财商,至少可以不会轻易滥用金钱。
钱精灵的故事:财商(MQ)、智商(IQ)、情商(EQ)同等重要!但是,相对于西方,国人财商教育严重缺失。财商的启蒙,越早越好!

小狗钱钱1:富人教他们的孩子如何理财,而穷人和中产阶级却从不这样做!
小狗钱钱2:养成优秀品格的7条准则:友好亲和、勇于承担、善待他人、帮助给予、感恩之心、勤学不辍、值得信赖。

川-BB妈0808男
我家零用钱根据表现发,0-16元不等(用于玩小区游戏机、买薯片)。娃是个财迷,他自己的钱基本上不用。今年过年带他生活体验摆地摊还赚了几百块钱。最后赚的钱和压岁钱被我和老公编出来带他旅游花光了。人家说没关系用了可以在赚。下猛药,在网上搜那种生病的小孩,得怪病的,图片越恐怖效果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10: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8 11:01 编辑

2015年5月12日学习理念《搬道器》

航妈-杭州-0812B
@全体成员 各位群友,上午10点整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申爸理论的又一大重量级武器——《扳道器》,现在还有30钟,再把理论过一遍,10点我们准时展开讨论!

扳道器

大申爸  2015-1-10
目前,申爸推荐的书,没有一本是“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看的”,很多是给初中的孩子看的,更多的是给高中的或者成人看的。按照一般理解,给“哪个年龄的孩子看的”是指到了那个年龄,孩子能够完全看懂。这没有问题。比如,睡前小故事是给学龄前儿童的,是说,学龄前儿童,会理解那些睡前小故事;说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给五六岁的孩子的,是说,五六岁的孩子,能理解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五六岁的孩子可以理解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可是,三四岁的不行。说最新科学指南是给高中生看的,是说高中的孩子,可以理解最新科学指南。

一般来讲,申爸推荐一本书,就有妈妈问:这本书适合多大的孩子看?我们看哈,这个事情,你拿昆虫记去给任何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孩子都会喜欢;我们说,昆虫记适合五六岁的孩子阅读;但是,你拿最新科学指南,去给一个高中生,高中生会不会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喜欢昆虫记那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呢?答案是:不一定。准确一点的答案是:绝大部分不喜欢,根本看不进去;喜欢的真喜欢,但仅仅是个别的高中生。我们来观察,这个事情:昆虫记适合五六岁孩子,每个孩子都喜欢;最新科学指南适合高中生,只有个别孩子喜欢。这种现象,我们叫做分叉。怎么个分叉呢?

在孩子小的时候,同样年龄孩子做的事情,孩子们趋同:每个孩子都能做,没有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分化,各自向不同的方向走。等孩子走到高中,只有沿着特定方向走的孩子,才会喜欢读最新科学指南,才会喜欢读荷马史诗,才会喜欢读莎士比亚,才会喜欢读论语...其他没有沿着这个方向走的孩子,全部都不接受“那些看不懂的东西”。尽管,最新科学指南荷马史诗莎士比亚论语,都是适合高中阶段的读物,他们就是不喜欢,读不进去。

很明显,在六岁到十六岁之间的这十年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决定了孩子走那条道。在某个关键时刻,有一个扳道器,把孩子阅读轨迹“扳”到了那条特定的方向去了。

人生分叉处。

我们都能够理解,到了高中了,着迷的阅读论语荷马史诗的孩子,和那些着迷地阅读言情穿越的孩子,他们的人生轨迹,就彻底地不同了。很多家长,到了高中,才发现这个 问题,才着急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呢,到了那个时候,再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晚了。事实是:孩子已经沿着大致平行,但绝不相同的两条轨道,行进很久了。到了高中,两条铁轨才各自想着不同的方向走去,开始彻底分开。这个时候才想起要“转轨”,不是不可能,但是已经非常非常困难。那是非大功力而不可为之的事情了。

现在呢,申爸可以肯定地说,那个扳道器,一共有两个。一个发生在孩子6岁的时候....就是群里的爸爸妈妈的孩子的年龄;另一在八岁半到九岁之间。在6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天书伴随聆听;在九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拓荒阅读定向阅读。这个意思,大致就是说:爸爸妈妈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在高中的时候,痴迷最新科学指南,那只要在六岁,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做“扳道器”,读一遍给孩子当天书听或者播一遍MP3,给孩子伴随聆听;到了九岁,孩子自如地自主阅读了,把它当做定向阅读资料,让孩子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快速地读一遍,两个扳道器就工作了:孩子驶上“高中喜欢读最新科学指南”那条轨道。

大家注意:申爸没有改变专家们总结出来的,有关最新科学指南的用法。最新科学指南还是适合于高中孩子阅读的书。这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因为只有到了高中年龄,孩子才发育到能够彻底理解这本书里的内容的程度。但是,申爸改变了一下最新科学指南的性质。在六岁和九岁的时候,把它当做了一次扳道器。让孩子听了一遍,读了一遍。

在六岁呢,我们都体验到,孩子处在天书敏感期,“给什么听什么”。你给孩子最新科学指南,他就听。不用费任何力气,很轻松。在九岁呢,妈妈们将会体验到,那个时候,孩子阅读文字的能力,已经驾轻就熟;孩子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当和孩子说好,要“每天定向阅读30分钟”并把它变成习惯之后,你直接给孩子最新科学指南,他一个星期时间,自己就把一厚摞纸啃光了。也不需要家长费多大力气,也很轻松。

你那个火车啊,在铁轨分叉的地方,用扳道器。只要轻轻一提手柄,铁轨就扳过来。不费多大力气,很轻松。当火车隆隆地开过来,它自己就开到新的方向去了。要是没有扳道,等火车开到两条铁轨彻底分家的那个时候,再想把火车放到正确的轨道上去,那就只有架起一台超级吊车,把整列火车硬吊到正确的轨道上去。一节列车60吨重,一列火车有15节车厢外加火车头....你想想,那个劲费的,要费多大...在关键时刻,轻轻扳一下扳道器的手柄....这是必须的。

妈妈们最困惑的,是申爸推荐的书,都是“大孩子”的书,我们孩子小,这个有什么用?确实,最新科学指南不是给六岁孩子看的,但是,它作为扳道器,是六岁孩子必须的一个器械。扳道器就是扳道器,用一下就完了。妈妈不能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做六岁孩子的读物,期望自己六岁的孩子像喜欢神奇校车丁丁历险记一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这样的期望是不合理的。最新科学指南是孩子到了高中....其实,准确地说,在正确轨道上运行的孩子,是到了十三四岁....才像喜欢神奇校车一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最新科学指南只是扳道器,不是六岁孩子的读物。六岁孩子,读六岁孩子读的东西,读丁丁历险记,读神奇校车。嗯...这是这个问题。

申爸呢,正在琢磨,试图琢磨出一个基础300的书单。这个书单呢....很费劲。书单。既然叫基础300,那就暗示着,里面有300本书。为什么是300本,而不是299本,也不是301本?这个问题,实在没法回答。现在只是在开发,因为这个书单里面,只有几十本书。之所以叫300,只是申爸的感觉:差不多300本。大家注意,这个基础300,不只是书名,还跟着版本。现在呢,只有不多的一些书,在基础300里面。这是一个动态的书单,里边的书目,还在形成中。主要是吧,大申才10岁,还在成长中,很多事情,申爸还看不清楚。但比如以下是必须有的:《最新科学指南》(上下册)阿西莫夫;《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一套四册)阿西莫夫;《荷马史诗》罗念生、王焕生;《堂吉诃德》杨绛;《改变世界的观念》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著,陈永国译;《数:科学的语言》T.丹齐克著,苏仲湘译;《四大名著》宝文堂节编本;;《呼兰河传》萧红等等。

10点了,大家都很忙,但是我们每周一次的学习还是要继续的,边实践边学习那是最高效的。下面我们就花1个小时时间来学习一下《扳道器》,这个重理级的武器!


什么是扳道器?那个火车啊,在铁轨分叉的地方,用扳道器。只要轻轻一提手柄,铁轨就扳过来。不费多大力气,很轻松。当火车隆隆地开过来,它自己就开到新的方向去了。要是没有扳道,等火车开到两条铁轨彻底分家的那个时候,再想把火车放到正确的轨道上去,那就只有架起一台超级吊车,把整列火车硬吊到正确的轨道上去。一节列车60吨重,一列火车有15节车厢外加火车头....你想想,那个劲费的,要费多大...
好了,理解了火车的扳道器,那么这样的扳道器如何运用在我们的孩子阅读上?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孩子的阅读有两个阶段:
1.六岁,孩子处在天书敏感期,“给什么听什么”  
2.九岁,孩子阅读文字的能力,已经驾轻就熟;孩子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当和孩子说好,要“每天定向阅读30分钟”并把它变成习惯之后,你直接给孩子最新科学指南,他一个星期时间,自己就把一厚摞纸啃光了。也不需要家长费多大力气,也很轻松。
这两个时期就是我们使用扳道器的时候,如何在这两个宝贵的时期,使用好扳道器,大家想想有多重要,多关键。扳道器之前我觉得首先应该是道吧!考虑到各人的道都不尽相同,为便于理解及讨论,我们就申爸的道展开讨论。截取申爸的一段话(《又一年》P1345页:在这段中我们仔细理解一下,申爸的这个“道”是什么道?


给大家5分钟时间,把自己的理解发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1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8 11:23 编辑

山东璐妈0810G
所有的“道”都是统一的,这个道我认为就是我们这个客观存在的世界,宇宙万物,文字、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这些学科都是在人类发展史上随着人类发展进化的需要、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现进而发展提升的

航妈-杭州-0812B
谢谢璐妈,第一个把自己的理解发上来。

辽-鹏妈0905B
我觉得道简单说就是道理、素养,通过掌握知识技能建构起来的人的综合素质

苏-哲妈-0810
道就是:培养孩子的宏观图景

航妈-杭州-0812B
我的理解:申爸的道,就是建立大图景,就是培养人文素养,就是《阿西莫夫科学指南》。

辽-鹏妈0905B
申爸强调阿西的科普读物不是用来学知识的,而是一种自然科学的大的架构

航妈-杭州-0812B
我们的理解应该是比较一致的。

山东璐妈0810G
我认为申爸利用《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作为工具让孩子建立整个世界的宏观图景,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大图景

航妈-杭州-0812B
对,我的理解也是围绕着《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进行展开了。

辽-鹏妈0905B
如果不是申爸推荐阿西的书,我们很多妈妈是不知道这本书的,我是没读过的,我觉得申爸反复强调,给孩子读书的年纪顺序,5岁到七岁半这几年中,要给物理真实的东西,就是科学的东西

航妈-杭州-0812B
那么为什么是《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元京0801G
我理解的道是认知世界的方式。从小开始对世界保持开放好奇

鲁-立河妈0902B
申爸的扳道器不只指南啊

辽-鹏妈0905B
科学方面的经典,首推《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鲁-立河妈0902B
当然首推指南

航妈-杭州-0812B
我截一段申爸关于《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的书的论述上来。

苏-镝妈0901B
没看过各种科学书的妈妈,在这里听大家的见解,学习啦

鲁-若凡妈0811B
第一个“道”同老子的道,是本源恒在;第二个“道”是指人生道路的道,回答完毕

-立河妈0902B
我读阿西莫夫的书是越读越爱读

鲁-若凡妈0811B
本源恒在自然不分啥文理

辽-鹏妈0905B
如此重要的经典之作,如何能让孩子爱上它?申爸的扳道器理念,给出了方法

鲁-若凡妈0811B
可以拿着做“报道器”,阿西这本不是唯一的,但肯定是首要的

航妈-杭州-0812B
除了上述申爸所述,给孩子读过阿西书的妈妈应该会有更多的感受。

辽-鹏妈0905B
那就是六岁时当天书读和伴听,
我们的孩子正好处于六岁这个关键期,所以研究此理念特别重要!

辽萌萌妈0902女
最近在给萌读阿西我读了之后觉得阿西涵盖知识面非常广泛讲得十分具体,可能是因为这样申爸才用它当拆道器

航妈-杭州-0812B
我自己读阿西的书,我的感觉是不是知识点,不是纯科普,就像讲故事一样,是一个个思维的过程。

鲁-立河妈0902B
我读了100多页,后面孩子自己听的音频。有一天我读《数  科学的语言》,听到“宇宙”这词,立河说你怎么读阿西莫夫啊?

辽萌萌妈0902女
一直没入手读了阿西后准备学人生舞台

山东璐妈0810G
我年前读了阿西的怎样发现了系列,《自然基础知识》读了不到2册,很喜欢,感觉阿西把自然科学领域每一次突破都能详细的说清楚,很有体系感 能串起来

航妈-杭州-0812B
我想有这样的书,在关键的时期,反复熏陶着,对孩子那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多深。

辽萌萌妈0902女
阿西构建了大科学体系

鲁-立河妈0902B
我们学校的物理课本,很难说得上体系,学生感觉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法往纵深思考

航妈-杭州-0812B
嗯,立河妈妈是物理老师,应该是有很深体会的。我想我们想给到孩子的肯定不止是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大图景,思维的能力。

辽萌萌妈0902女
我们还没学物理的小孩子受益了,阿西奠定了未来学习的物理思维

航妈-杭州-0812B
好,上面我们对大申爸的道有了一定的理解,那么大申爸又是怎么在关键时间出手“贩道器”的呢?

鲁-立河妈0902B
老师们磨得次数多了,脑子里有个体系,而学生就很困难。练习考试已经陷在具体题目里了。孩子们顾不上大图景

航妈-杭州-0812B
在6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天书伴随聆听;在九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拓荒阅读定向阅读。这个意思,大致就是说:爸爸妈妈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在高中的时候,痴迷最新科学指南,那只要在六岁,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做“扳道器”,读一遍给孩子当天书听或者播一遍MP3,给孩子伴随聆听;到了九岁,孩子自如地自主阅读了,把它当做定向阅读资料,让孩子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快速地读一遍,两个扳道器就工作了:孩子驶上了“高中喜欢读最新科学指南”那条轨道。

深-荣妈0810B
我家孩子很喜欢听阿西莫夫,引入时间点很重要,我们家现在喜欢神话故事,每晚必人肉埃及神话

苏-镝妈0901B
这个阶段阿西只需听一遍吗?书只能买到打印版?

鲁-若凡妈0811B
6岁伴听一遍,9岁定向阅读一遍

航妈-杭州-0812B
大家要把这两个扳道器深深的记在脑海里呀!

鲁-若凡妈0811B
数都是虚指,泛指

山东璐妈0810G
我看书喜欢先看目录,看一下大题目,有个整体印象,再细看,阿西是我的菜,麻烦的是孩子对《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不感冒,咱们群里有着迷《指南》的孩子吗?具体讲讲怎么引入的?谢谢

航妈-杭州-0812B
我们15年一年级的妈妈们肯定开始使用第一个扳道器了吧!

苏-镝妈0901B
我每天晚上坚持放一集,玩的时候听

辽-鹏妈0905B
我觉得要想让孩子能爱听阿西的书,前期得有引导孩子对科普读物产生兴趣做为基础

苏-0903B资料分享
@辽-鹏妈0905B 不一定,直接上都可

苏-镝妈0901B
我家孩子明确表示他最爱科普书

辽-鹏妈0905B申爸提到过的,四五岁时看DK的科普读物

辽萌萌妈0902女
引入阿西如果伴听不了建议人肉,我家不爱听,我读她也接受

鲁-若凡妈0811B
凡宝听阿西有时候会安静的仿佛试图去领会捕捉什么,看上去挺逗

苏-0903B资料分享
我家就直接上的阿西

辽-鹏妈0905B
我最近两天直接上了,读《自然科学基础》,不太感兴趣,我又开始补DK了

辽萌萌妈0902女
我家不感冒

苏-镝妈0901B
我们是播放了不排斥

辽-鹏妈0905B
反正六岁还有一年时间呢,来得及,先看DK吧

苏-0903B资料分享
我家书拿回来第一天就自己翻了一遍,把里面的线条图类看了个一个遍,然后他自己按他看倒的想法讲了一些

深圳-子墨妈0903B
我家阿西音频2遍,《自然科学基础》书没有,孩子喜欢阿西

航妈-杭州-0812B
不感冒就是不感兴趣

辽-鹏妈0905B
不爱听我读阿西

苏-0903B资料分享
以后我读倒那些图那里,他会过来问问图上的字

航妈-杭州-0812B
喜欢不喜欢都有吧!

鲁-若凡妈0811B
用菁老爷子的话:这么小不感兴趣就对了

辽-鹏妈0905B
这孩子的状态太不一样了

苏-镝妈0901B
每个孩子的喜好是不同的,别忘了对咱自己的娃因材施教

山东璐妈0810G
孩子对《指南》音频不感冒,对我给读的《发现了系列》还行

航妈-杭州-0812B
我觉得孩子不喜欢《阿西》很正常,高中生都不喜欢呢!那么申爸为什么会有给什么听什么的说法?

深圳-子墨妈0903B
前几日,孩子还模仿阿西音频

航妈-杭州-0812B
申爸也没说给什么喜欢什么吧!

辽-鹏妈0905B
给什么听什么,在于大人的坚持吧

辽萌萌妈0902女
我家喜欢科普,不感冒阿四,可能阿西太深了

苏-镝妈0901B
@辽-鹏妈0905B 是大人的坚持

航妈-杭州-0812B
对!我的理解跟鹏妈一致!坚持+办法

苏-镝妈0901B
昨天我打开喜马拉雅和360,还没放音频,孩子就表示不乐意

鲁-若凡妈0811B
关于啥叫所谓给什么听什么,申爸论述过

辽萌萌妈0902女
对我读她就听,
不拒绝

辽-鹏妈0905B
航妈这个问题问得好啊

-镝妈0901B
只要听小鲁

东璐妈0810G
申爸给大申资料也是不停地在试,不接受就拿开,过段时间再试

航妈-杭州-0812B
给什么听什么其实是一个过程。

辽萌萌妈0902女
这就是给啥听啥吧

苏-0903B资料分享
钦给什么听什么,我把他喜欢自已播的抽走了,他也不找,然后退而求其次,找别的听过自己播,但是不会自己播自己正在放的

辽-安妈-0809B
鹏妈说的对,孩子的年龄和喜好在那呢,还是大人的坚持。我们听小鲁明显比世界五千年兴致高,亲子可怕的科学明显比听自然基础感兴趣,但是他并么有反对天书,所以还是我们家长要坚持

辽-鹏妈0905B
我们也是可怕的科学爱听

辽萌萌妈0902女
给五千年也不感冒但我坚持放她也听

苏-镝妈0901B
@辽-安妈-0809B 五千年我们不愿意听,只爱小鲁

航妈-杭州-0812B
我们就“剥洋葱”一个一个的剥。

辽-鹏妈0905B
我读时他也能挑一本乱番着看

辽-安妈-0809B
小鲁之后可以进入五千年了

航妈-杭州-0812B
等到剥完了,我们就愰然大悟了。

-镝妈0901B
小鲁的世界史也不要愿意听,只听中国的

辽-鹏妈0905B
现在换阿西了,有点不想听,催我“快点读”,所以我在想,先来DK的吧《太空百科全书》,内容和阿西的差不多的,但好理解多了

辽-安妈-0809B
慢慢引入

航妈-杭州-0812B
啃过去以后,我们再回头看看,就觉得收获很大了。
大家都说伴听天书没有在当下体现出效果来。

辽-鹏妈0905B
每天少读点,先熏着

航妈-杭州-0812B
我们家航我的感觉是效果很明显的。

苏-0903B资料分享
伴听是着眼于未来的

资料分享义工远
鹏妈,你别说让他听呀,
远不想听论语时,我让他捂上耳朵,我说我想读聪明人写的书,我想长见识人,变聪明,时间长了,他不反对,偶而还主动让读

苏-0903B资料分享
钦明显地语言逻辑在增强,这一点当下是能看出来的,只是看大人有没有真正抓住孩子的变化点

辽-鹏妈0905B
我们大家还真得互相鼓励,坚持下去,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资料分享义工远
是的,我....准备了好时间,他才不反对《史记》。

航妈-杭州-0812B
我们是5岁半后接触申爸的,从2岁开始亲子阅读,5岁上文字书,都是孩子喜欢什么给读什么,到5岁半的时候阅读面已经很狭窄了,虽然我也一直是一本文学绘本+一本科普绘本+一章文字书这样展开,但是发展到5岁半,要求科普读物也要带故事,情节化了。后来接触申爸,我用了类似的扳道器,天书+科普类读物的亲子阅读,绘本自己看,自己看的书也尽量以DK这类书为主,这样一纠偏后,孩子什么类型的书都喜欢,不给他讲的书他没办法,只好自己看。

资料分享义工远
周六,我放《史记》没有提前给他说,听了一个多小时后,我问他,我们听的啥。远答《庄子》,接着我告诉他这是司马迁写的《史记》,司马迁这名字他听过

航妈-杭州-0812B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今天关于扳道器理论就讨论到这里,大家
都定好自己的道,把握好自己的扳道器,让我们的孩子更轻松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9 09:13 编辑

申爸谈盖房子

    嗯,说说大申吧。大申在这个寒假里的表现。

    话说,申爸识别出,孩子的思维发展,在智力的建构方面,是先生产建筑材料的。就是先在头脑中烧砖,造钢筋水泥这些东西。在这个阶段,小东西根本不像在开建筑公司,而是在开建材公司:烧砖厂,水泥厂还有钢铁厂。烧出成山的砖头水泥,轧出大堆大堆的螺纹钢...至于,这些建材,将来用于建什么样的房子,是国家大剧院,还是鸟巢,还是故宫,还是搭鸡舍,根本不知道。

    房子,那是建筑公司的事情。房子是要由建筑设计院做出设计,画好设计图纸,然后才由工人照着图纸,把房子搭起来的。
从道理上讲呢,申爸觉得,他这个孩子,他不能一直开建材厂,一直就那么生产砖头水泥钢筋什么的。总有一天,他要开始着手盖房子。


    现在呢,拿出教具二,翻到汪丁丁的那一段。在教具二中,明显地看出,从儿童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孩子到了十岁,他的小头脑中,密密麻麻的神经连接,经过间苗之后,形成了稳定的基本上是一生不变的神经网络。


    大申已经在现实生活中清楚地告诉申爸:在十岁之前,他在开建材厂。那么,头脑中的神经网络成型稳定的那一刻,就是孩子开始着手盖房子那一刻。


    十岁。也就是说,就是现在。可问题是,申爸实在猜不出,他会怎么盖这个房子。特别是,盖房子需要设计图纸...这个图纸,到底指什么?它怎么起作用?申爸很好奇。


    去年的六月十七号,大申过完生日,吃完妈妈们送的蛋糕之后,申爸就开始盯着看,想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
就如同那个国家大剧院,它是一点点地从挖地基,抠坑开始的。如果你不知道天安门广场西边的那块地,要建的是一个巨蛋形的国家大剧院,那么,他们在建大剧院的时候,你去看,每天都去看,你只能看到一个大坑。这完全不是一个宏伟建筑。他们一天天建。坑挖好了,搭三座剧院的框架,完了呢,一组工人开始在三座剧院周围,建钢的支撑的框架。四面八方开始搭钢的框架。框架向上发展,朝着顶点合拢。终于有一天,你可以看出来:他们要搭一个壳,这个壳要把三座建筑,整个地罩起来!尽管那个壳还没有完工,但完全你可以看出来了,他们要建的剧院是个什么样子。
    大申也在搭他的宏伟建筑。这个第一次能够隐约“看出来”他要搭的建筑是大致是什么样子的,是在什么时候呢?在2013年的12月份。当时,大申是九岁半。标志性事件是:大申正在看《烟火撩人:香烟的历史》这本书。在这本书的235页,努里松写道:“举例来说,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在“二战”期间创作的《红色拉科目的宝藏》(1943)里就描绘了几个水手为了顺利登船而学习嚼烟的过程。而出自《丁丁历险记》的另一位更出名的角色阿道克船长则是烟斗的爱好者,他在1940年的《金螃蟹贩毒集团》中首次登场,当时的形象就是头上戴着船长帽,嘴上叼着烟斗。” 那一天是2013年12月20日,一个和暖的冬日下午。申爸坐在烟台的写字台边写东西,大申独自坐在沙发上,看《烟火撩人》。忽然,大申把书往沙发上一扣,跑过来到申爸写字台旁边,他自己的小书架前,仔细地找书。大申找得非常仔细。用小手指一本一本地挨个指着书架上的书,口中念念有词。很显然,在找书。申爸就问大申:“你找什么书?我帮你找。”大申不肯说。大申的书,放得乱七八糟。他的小书架上没找着,就去申爸的书柜里找。申爸问他找什么书,他也不肯说。找了很久很久,终于找到了《金钱螃蟹贩毒集团》和《红色拉克姆的宝藏》,拿到沙发上,和《烟火撩人》摆在一起看。大申仔细地,一遍又一遍地翻那两本丁丁,一边翻,一边还不耐烦地说:“在哪儿呢?”申爸看大申翻不到,就过去,问大申找什么。大申指着《烟火撩人》第235页上那段话,给申爸看。大申说:“这两本丁丁,我有。可是,他说的,在哪儿呢?”申爸问:“什么在哪儿呢?”大申:“他不是说,《红色拉克姆的宝藏》里面有几个水手嚼烟吗?在哪儿呢?”申爸也帮着翻。仔细翻完了《红色拉克姆的宝藏》,也没找到哪幅图里面有人嚼烟。于是,就跟大申说:“作者一定记错了,不是嚼烟,而是抽烟....喏!就这幅图。”大申看了看,默认了。接着说:“可是,《金钱螃蟹贩毒集团》里面,阿道克没抽烟斗啊!”申爸又仔细翻了一遍《金钱螃蟹贩毒集团》,里面的阿道克,嘴上确实没有烟斗。申爸看了一眼封底的目录,把《神秘的流星》找来,翻到第14页。申爸指着14页上的阿道克的“照片”说:“你看,到了阿道克的第二本书,埃尔热才给阿道克嘴上设计了一个烟斗。”大申:“那他怎么说阿道克首次出现的形象就叼着烟斗?”申爸:“作者记错了呗....”

    一个人,他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一件事。这件事,就变成了一条线索。他沿着这条线索,按照头脑中的记忆,去找和这条线索有关其他的书,去印证,去进一步探索....这个场景,于申爸,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一直到今天,申爸还常常这么干。读着一本书,想到了另一本,然后,就上天入地地去把那一本找到,拿来参照。这是大申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申爸观察到,大申也开始这么干。并且,是有意识地这么干。他找来“原始资料”,发现后来的陈述,是有出入的。这么干呢,倒不是“为了什么”....这种行为的动机,实在是一种本能的下意识的行为...申爸经常干,原因很简单:这种行为可以带来某种愉悦感。很强的愉悦感。


    现在,大申也发现这种愉悦感,并且,开始有意识地追逐这种愉悦感了。


    可是,大申到底怎么搭建他的房子,设计图纸又在哪里?一年以前,申爸。还是好奇这件事情。殊不知,大申的交叉参照,就是在搭建他的房子!这个呢,是大申以后的,进一步的行为,才让申爸体悟到的东西。当时,还不知道。这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呢?下次再接着说吧。

冀-天爸
申爸的盖房子理论,有点想当然的感觉。心理学里面有解释“似曾相识”的理论大概和这个差不多。


河北轩妈
申爸的理论就是以这个为基础的,现在混眼熟,将来不抗拒

航妈-杭州
天爸,“似曾相识”可能就小拇指那么大点吧!

冀-天爸
似曾相识 不小啊,哪个人没有似曾相识的经历。当很多的似曾相识混淆在一起才有问题,心理学中的似曾相识是大脑出错造成的,当然这个出错可能就是智慧的源泉。

-若凡妈
这印证不能说是大脑出错,是读档发现问题,然后去求证解决问题的过程

冀-天爸
这东西有完整的理论,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就好像小时候长期处在挨打环境的孩子,没有说父母不好的。也不允许别人说父母不好。这些孩子其实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航妈-杭州

天爸认为似曾相识不好?


冀-天爸

似曾相识好,但是当似曾相识太多了 就容易出问题。


鲁-若凡妈

不是似曾相识不好,是总是似曾相识不去求证解决不好,可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基本上还意识不到他往大脑存了什么档,更别说主动去提档读档加以分析印证了


航妈-杭州

这个就是10岁后的主观性吧!大家觉得呢?


深圳-子墨妈

不全是10岁后的主观性,应该是思维。


航妈-杭州

申爸识别出,孩子的思维发展,在智力的建构方面,是先生产建筑材料的。就是先在头脑中烧砖,造钢筋水泥这些东西。在这个阶段,小东西根本不像在开建筑公司,而是在开建材公司:烧砖厂,水泥厂还有钢铁厂。烧出成山的砖头水泥,轧出大堆大堆的螺纹钢...至于,这些建材,将来用于建什么样的房子,是国家大剧院,还是鸟巢,还是故宫,还是搭鸡舍,根本不知道。


房子,那是建筑公司的事情。房子是要由建筑设计院做出设计,画好设计图纸,然后才由工人照着图纸,把房子搭起来的。特别是,盖房子需要设计图纸...这个图纸,到底指什么?它怎么起作用?申爸很好奇。我们先顺着申爸的思路思考。这个图纸是什么?它怎么起作用?


大家看看这段文字:就如同那个国家大剧院,它是一点点地从挖地基,抠坑开始的。如果你不知道天安门广场西边的那块地,要建的是一个巨蛋形的国家大剧院,那么,他们在建大剧院的时候,你去看,每天都去看,你只能看到一个大坑。这完全不是一个宏伟建筑。他们一天天建。坑挖好了,搭三座剧院的框架,完了呢,一组工人开始在三座剧院周围,建钢的支撑的框架。四面八方开始搭钢的框架。框架向上发展,朝着顶点合拢。终于有一天,你可以看出来:他们要搭一个壳,这个壳要把三座建筑,整个地罩起来!尽管那个壳还没有完工,但完全你可以看出来了,他们要建的剧院是个什么样子。


深圳-子墨妈

申爸天天教我们,如何给孩子挖坑,挖天坑。


航妈-杭州

从上面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建房子两个毕要条件1.图纸2.建筑材料。


冀-丁丁妈

我也在想,我们伴听了很多资料,建筑材料是有啦,图纸是啥呢 ?


航妈-杭州

图纸是什么?


深圳-子墨妈

图纸是大图景


航妈-杭州

图纸首先是我想要?是不是?


深圳-子墨妈

一直到今天,申爸还常常这么干。读着一本书,想到了另一本,然后,就上天入地地去把那一本找到,拿来参照。这是大申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申爸观察到,大申也开始这么干。并且,是有意识地这么干。


航妈-杭州

我的理解是先有我想要,我去计划,我入手去干。然后再是思维,不管先后。图纸需要:1.主观能动性;2.思维

主观能动性要到10岁后,这个我们没有办法,只有等待。那么思维是从哪里来的?思维还是大量的伴听。还是回到了建筑材料这里。为什么伴听词汇就有助于思维的建立。不知道大家有没这方面的体会?


苏-镝妈

孩子这个年龄段确实是听词汇


冀-丁丁妈

到了一定年纪,孩子就开始寻求这些建筑材料之间的联系,密密麻麻的联系建立之后开始建立大厦。图纸首先是大脑去主动寻求联系,大图景的思维开始建立大厦


航妈-杭州

上次迅雷爸分享过一次,不知道大家有没印象。我分享给大家,我们伴听的孩子,很多伴听一阵后都会编成语,编词语。你去听他编的,不是音相似,而是意相似。航有一次调皮把鞋子甩出去了,一只脚站着,他说妈妈,我“鸡身独立”了,你帮我拿一下东西。你们看看“金鸡独立”与“鸡身独立”这两个词。他也仅仅是很巧合的听了一耳“金鸡独立”到“鸡身独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可能他自己也不清楚吧!大家有类似的体会或疑问也可以一起分享一下。


鄂-兰芳妈

我理解的盖房子还是前期的伴听一定要做好,不然后期的材料从哪来呢


深圳-子墨妈

孩子吸收词汇,并能够在相同场景下,自然地运用并展示,是构建思维其中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09: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9 09:20 编辑

航妈-杭州
嗯,吸收词汇,构建思维。子墨妈总结的好,一定有自己很深的体会。
那么我们回头再来看看盖房子需要什么?1.图纸(主观能动性+思维)2.建筑材料
综上所述,我觉得对于我们的孩子盖房子理论,讲的还是伴听,大量的伴听加天书。

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位妈妈的分享心得。
首先看一下若凡妈妈的。
若凡妈妈的盖房子心得:也说盖房子,大圣说孩子十岁(左右)前是开建材厂的,我们能用肉眼凡胎看到的就是一堆堆的砖头水泥啥的,能画图纸,干设计院的活计得十岁(左右)后,宏伟的国家大剧院他原先也只不过是一个大坑。
这个理论对于解决妈妈们的焦虑倒是极好的,总有妈妈不时的犯疑忌:海量的音频听过了,木观察到啥输出。说到这脑子突然闪过凡宝小时候很晚都不会说话这事,好像是2岁左右还是只会爸爸妈妈,偶当时虽然嘴上故作淡定,背地里也是查了大量资料,不过结果是众说纷纭,直到他2岁3个月(准确时间记不得了,这就是不认真记录的后果啊,想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多么痛的领悟)一个早上他突然跟我说:“妈妈,杜鹃太坏了,他自己不做窝,强别人的窝,还把人家的蛋给拿出来,放上它自己的”(大体意思),我当时那个震惊啊,很有逻辑的一大段啊。别的小朋友不知道,反正凡宝的说话路径是这样的,会喊爸爸妈妈之后就是巨长的沉默期,然后突然有一天就开始大段的说句子,中间这个沉默期真有点让人费解。莫不是也是在开建材厂?
是不是这个分两种,一种是生产了点砖头水泥就拿来造个了小房子,然后可能收获的是一片小房子,算是盖农场;然后另一种就是开始只产了巨量的水泥砖头,啥建筑也看不到,到最后才发现孩子是在建造宫殿。这两种在孩子的发展中是泾渭分明的还是互相交织的呢?当然不管农场还是宫殿都是孩子的作品,我们都应该欣赏接纳。可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是引导孩子盖农场呢还是盖宫殿呢?不管答案是啥,汝果能持否?

航妈-杭州
若凡妈妈提到1.盖房子理论,解决妈妈们的焦虑倒是极好的;2.盖房子理论深一度的理解,钱少盖小房子,钱存的多就盖大宫殿。非常赞同凡妈。我们养育孩子有时候就像老母鸡孵蛋蛋一样,我们得耐着性子等着,不能老是拿出来看一看,出来没?性子急的自己反思一下。

河北轩妈
我们现在有时候就会联系,我不知道是不是盖房子,记得有次看神奇校车里,有把被风吹翻了的伞,他立刻就去书架上找,找到一本绘本忘了说我爱你,找到里面有张图,我一看也是一把伞被风吹翻了,我也不会总结,就是想起来这个事情

航妈-杭州
我们要让孩子自己钻破蛋壳出来,磨刀不误砍柴功。河北轩妈, 我认为是的,但是现在孩子材料少,盖的茅草屋吧!
这是对凡妈第一点的解读。第二点,有钱材料足够盖宫殿,没钱盖个小房子。我想我们前期给孩子材料足够了,路线正确了,到孩子真正盖房子的年龄,孩子应该是很享受的。再次回到我们妈妈们的心态,我们的孩子脑子里发生了什么,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所以不要用我们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孩子在准备造大宫殿的材料,你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去催孩子,你怎么还造房子呀,你看人家都造得老高了。

河北轩妈
看过的资料或者听过的在脑海里是有印象的,之后在看到相同词汇或者作者或者类似故事,就能互相联系,所以不要急于看到什么效果,我相信世界上没有白做的事情

辽宁鹏妈
我们正在盖房子:看了一次恐龙展,买了恐龙玩具,看了《Dk恐龙百科》,也就喜欢看上了《bbc与恐龙同行》和《恐龙列车》,最近形成了恐龙主题幸兴趣!这些也是一'砖一瓦搭起来的。
每个人成长的路径是不同的,建议纵向比!

河北轩妈
孩子肯定是对接触过的相关事物更感兴趣,可以看也可以听,去实地博物馆什么的看过的实物,听过的相关音频,再接触书和视频,肯定就不抗拒了。这些顺序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打乱

航妈-杭州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申爸的大路线大框架我认为可以拿来直接用。

好,我们看下一位妈妈的分享,谢谢若凡妈妈这么精彩的分享!
牛牛妈妈的盖房子心得:
我们要盖房子首先得有图纸知道要盖一座什么样的房子,然后根据需要准备砖瓦、钢筋水泥,建筑工人再着手打地基、盖房子。孩子现在不知道将来要建什么,也就没有图纸,只能是准备建筑材料,一步一步根据手中的材料自己决定要建一座什么样的房子,我们的孩子现在不到十岁,按申爸说的就是开建材厂时期。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让孩子盖房子前准备足够多的高质量的建筑材料,等孩子自己设计出图纸后,手里有足够的资源可够调用。
拿我们家孩子来说吧他听最新科学指南,会找来太阳系历险记找与太阳系有关的东西,还会找揭秘地球来看,听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会在世界地图上找合恩角、好望角,新西兰等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看万物运转的秘密,他又找出揭秘物理,说是哪里有什么什么,这是不是说我们的孩子现阶段除了生产砖头,钢筋水泥,也会按自己的兴趣先建一个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捉迷藏,爬上爬下的只有几面墙的游戏小屋呢?

山东璐妈
即使一大堆相同伴听的资料给到孩子们,每个孩子利用的角度都不同  其实他们都在吸收利于自己的、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盖起“是我自己”是孩子自己的那座大厦

航妈-杭州
牛牛妈妈的理解,跟我们上面的理解基本一致: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让孩子盖房子前准备足够多的高质量的建筑材料,等孩子自己设计出图纸后,手里有足够的资源可够调用。从牛牛妈妈的这段论述中,大家有没什么思考?

深圳-子墨妈
“是我自己”是孩子自己的那座大厦,非常非常重要

苏-0903B资料分享
申爸的信息量太强大了,需要一个资料运用导航器。

航妈-杭州
大家的孩子都在有意图找关链,找碰撞,年龄到了以后盖房子并不是特别难。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孩子5.5-7.5这个年龄段一定要给好资料,大框架的资料

辽宁鹏妈
真是同感啊!就要反复学,大家一起讨论,多些思考!

航妈-杭州
孩子产生的碰撞,同亮才足够丰富。

苏-0903B资料分享
牛牛那段,就是在穿珠子,把之前集累的宝珠自己一粒粒串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09: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9 09:26 编辑

航妈-杭州
再看下一位萌萌妈妈的分享;
辽鞍萌萌妈的发言:
就拿平时日常见到的盖房子,往往都是用一圈墙圉起来很久,只听里边机器轰鸣声,却很久也看不到什么,但是一旦看到一层房子后,那么高楼发展起来的速度极快,是因为盖楼打地基很重要,地基打好了,高楼才会结实,从教育上来讲,小孩子在0-9岁间其实一直是在打地基,只有地基结实了,在自省期开始时才能真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其实是在形成人一生的判断力作准备的,申爸的理论,就是在间苗期开始用大量视听资料为小孩子一生所建的高楼在打地基,这地基结实了,一个人一生的基石就建好了,大家看盖房子需要大量的沙子,水泥,什么的,而我们给小孩子的论语,阿西,荷马,等等就是人一生高楼的建筑材料,高楼是由多种建材构成的,而人一生的基础构建也需要大量的视听村料同建楼一样,材料质量越高,楼就越结实,我们的视听资料越好,人的一生基础才会打得越好,申爸在花果山带着我们就在做这件事情。


苏-0903B资料分享
5.5-7.5这个年龄段,我的理解就是东北乱炖一锅烩,保证锅里啥都有

深圳-子墨妈
就是一锅火锅,先熬好底料,再上菜,然后给上羊肉,齐了

航妈-杭州
萌萌妈妈的这两点也基本跟我们上面的理解不谋而合

鄂-兰芳妈
我对盖房子理论理解
总结(间苗期结束了,每个孩子的性格,心智都慢慢能从表面上区分开来,孩子头脑中有很多理论已结固化,不是那么容易更改,不同孩子间的区别只会越来越明显,他已有自已坚持的想法和原则)
庄稼过了间苗期之后,一切都只能按固定的方式生长,不管当初你拔掉的苗是不是比留下的苗更优良,但你已经无从选择,就如申爸说的盖房子理论一样,只是比喻不大相同而已,10岁之前不同的聆听资料或者说相同的资料,由于每个家庭选择的资料的时间顺序不是完全相同,或者说听的资料多少的区别,再加上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唯一的,所以在他们头脑中的钢筋水泥,螺丝钉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造的房子也不会一样,其实他们房子的设计图纸差不多也已经有了,只是还看不出样子而已,不过有过伴听的孩子,因为之前对各种资料的聆听,他们头脑中支撑房子的支柱和材料将是非常坚固的,他的房子需要什么样的材料,他都会从头脑中原有的建材中去翻找出来,再来添加水泥而加固之。10岁后孩子的性格慢慢定型,习惯也已经固化,再也不是给他什么就是什么的时候,就如同人生岁月,一去不复返了。所以现在我们的孩子正在关键期,做好现在的事,才能让以后享受今天的成果。

航妈-杭州
谢谢兰芳妈妈的分享。
兰芳妈妈指出:不过有过伴听的孩子,因为之前对各种资料的聆听,他们头脑中支撑房子的支柱和材料将是非常坚固的,他的房子需要什么样的材料,他都会从头脑中原有的建材中去翻找出来,再来添加水泥而加固之。10岁后孩子的性格慢慢定型,习惯也已经固化,再也不是给他什么就是什么的时候,就如同人生岁月,一去不复返了。兰芳妈妈这里,我看到了给孩子正向的,真实的材料。在孩子三观建立之前。这个很重要。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位妈妈的分享。
立河妈妈的分享:
申爸盖房子理论读后感:
申爸说10岁以前孩子在开建材厂,就是制造砖头钢筋什么的。我们的孩子通过伴听,阅读,视频这些积累大量词汇,制造了巨多的建材。等到10岁以后,因一个线索就会牵连出一连串的知识,自己就去找资料相互印证某处说法合理与否。申爸说10岁以后开建筑公司,在这种相互印证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以上是我对盖房子理论的理解。
我们孩子现阶段正在开建材厂,如果建材生产数量不够,质量不好,品种不全,那将来的建筑不会宏伟壮观!
所以,现在我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视听读的资料,让孩子有资源可用。
现在孩子的输出很少,但不能说没有,输出的词汇会非常精确,比如“火蛇”,这是在听完《太阳系历险记》3个月后第一次输出。是听dk引出的。其实孩子不输出,但是听过的都储存了。理解力明显好了。

航妈-杭州
立河妈妈提到,建筑宏伟与否由以下三点决定:1.建材数量够不够?2.建材质量好不好?3.建材品种全不全?
三个围度阐述了我们需要提供的伴听资料的内容。

湘毛豆妈
盖房子理论学习心得:首先盖房子得有所需的原材料,砖、瓦、钢筋、水泥....,有了盖房子基本原料,还要有图纸,才能盖出各种高楼大厦。对应到我们孩子智慧的蓝图,我们各类的亲子阅读,各种伴听就是积累盖房子所需钢筋水泥的制造准备过程,孩子本身的智慧蓝图仅仅通过亲子阅读伴听等是不能完整的系统的建立好,这个必须要孩子自己将以前储存的知识到了一定阶段穿针引线的连贯起来,这个连贯的过程就是将原材料和图纸到建造房屋的过程。这个穿针引线即融会贯通的过程决定了他(她)所盖房子的样式,以前的积累决定了他(她)所盖的房子的质量。

航妈-杭州
孩子本身的智慧蓝图仅仅通过亲子阅读伴听等是不能完整的系统的建立好,这个必须要孩子自己将以前储存的知识到了一定阶段穿针引线的连贯起来,这个连贯的过程就是将原材料和图纸到建造房屋的过程。
感受到了大家思考的成果,祝贺你们,谢谢你们。郑委怎么说来着,闭上嘴巴,动动脑子。我们需要智慧育儿,再好的方法,没有自己的思考,随便的放到孩子身上,我觉得都是不恰当的。每一个理论,面对我们自己的孩子,独一无二的孩子,我们有赞同,肯定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我们今天讨论就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盖房子理论。
1. 盖房子理论还是回到伴听,通过伴听词汇,建立思维;
2.伴听的材料满足三点: 建材数量够不够?建材质量好不好?建材品种全不全?
3.给孩子正向的,真实的材料,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三观;
4.盖房子理论解决妈妈们的焦虑倒是极好的,焦虑的时候再来理解一遍盖房子理论。
我们今天上午的讨论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继续讨论并补
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09: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点赞{:4_1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09: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9 10:41 编辑

冀-天爸
遍盖房子理论讨论完了, 我说一下我的观点:因为我不太认可盖房子理论,没敢提前说。大家都认为盖房子积攒的是原材料,没人认可积攒的是图纸。也没有人明确说出图纸怎么来的? 根据我的了解 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为了防止大脑被耗尽,人才用遗忘来腾出足够的空间来运行思考。

深圳-子墨妈
我比较认可图纸

航妈-杭州
我的理解,图纸两点1.主观能动2.思维

冀-天爸
记得有一种病就是大脑不能遗忘,造成大脑没法处理新的信息而出问题。孩子在聆听过程中 虽然偶尔蹦出一下莫名其妙的词汇,但是这些东西很快就遗忘了,真正记住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的东西。
聆听的这些东西,会被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消化。消化后的东西其实已经是一些图纸的星星点点的东西。

深圳-子墨妈
天爸,孩子在聆听过程中,蹦出一下莫名其妙的词汇,有时会会在意境相同的环境中,再次蹦出

航妈-杭州
蹦出已经在尝试用了 ,不是死记硬背。

苏-0903B资料分享
天爸孩子在十三岁前,还是有一部分内隐记忆的,虽然在六岁前大部分内隐记忆功能消退,但还是有。再次蹦出的那些东西,就是原本存于内隐记忆中的东西,看似消失,但他确实存于保险柜中。

冀-天爸
过了这个时期就会消失的,孩子在日常中得到加强的才记住,很久不能加强 就忘记了。这个加强 就是孩子的图纸 在一步一步的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苏-0903B资料分享
天爸,你说的这个是在6倒十三岁之间形成的选择性记忆,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内隐记忆功能最大化,再帮助孩子形成选择性记忆。

鲁-若凡妈
天爸,辣子兔里的辣椒不是用来吃

冀-天爸
我知道,辣兔子理论。辣椒不是用来吃,是用来构建味道的。辣椒多到一定程度 再多的辣椒也不会提味。大脑每天都要忘记大量的事情 必须忘记 这个不可否认的,孩子的大脑一样也要忘记,不忘记真的出问题了。聆听的目的是让孩子能触类旁通。触类旁通这个技能对孩子是相当有用的。

苏-0903B资料分享
形成选择性记忆期间的材料输入

鲁-若凡妈
要是这么多东西孩子都记住输出了才真的坏菜了

苏-0903B资料分享
但孩子更多地是存于内隐记忆中,他会跟据自己需要取舍,这个间苗期就讲的这一块嘛

冀-天爸
间苗只是神经元的消失,记忆基于化学物质,不是一个东西的。

苏-0903B资料分享
他不需要的自然消失嘛

冀-天爸
神经元那么多不消失会把人脑耗死的

苏-0903B资料分享
需要的,肯定会连通的保有存的

冀-天爸
这是本能的保护

河北轩妈
消失是人的本能,也是每个孩子头脑中没有加强的东西,这个顺其自然就好了啊

冀-天爸
需要的必须保留 不保留连基本的呼吸 觅食都做不到 那不死了吗

苏-0903B资料分享
记忆早前是存起来的,他会把有需要的通过神经元流通,没需要的就丢掉

河北轩妈
虽然我比较贪心,但是这个不是人力可为的,父母做好自己做的,孩子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顺其自然把

苏-0903B资料分享
我们不知道哪些是他自己需要的,只能把足够的材料摆在那里,由他自己取舍就成了

冀-天爸
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最重要?知识还是生存技能?

深圳-子墨
生存技能

苏-0903B资料分享
生存技能

冀-天爸
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优先于知识太多了。

鲁-若凡妈
让天爸说,我到现在没大明白他主张啥反对啥

冀-天爸
孩子习惯尝试各种自己没经历过的,就是构建自己的生存技能

深圳-子墨妈
申爸,这么大智慧的人,不会不考虑到生存技能

鲁-若凡妈
那些脑科学啊心理学啊也都只是工具昂,研究这个当饭吃的除外

苏-0903B资料分享
不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不就是构建孩子的生存技能么

航妈-杭州
“生存与发展”

深圳-子墨妈
这些需要,慢慢地从众多理论里剥离出来,关于生存技能方面的指导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构建自己的生存技能”都需什么?天爸具体讲讲

冀-天爸
我的观点 聆听是构建“触类旁通”的一个手段。不聆听靠孩子自己尝试也能建立,但是我没法随时陪着孩子,只是选了偷懒的聆听。

鲁-若凡妈
就是吗,古时候的皇子们还有专人给读书呢

冀-天爸
但是这个触类旁通技能 不是像盖房子一样搭建起来的

苏-0903B资料分享
但是不聆听的孩子,靠他自己他的眼界达不倒所需要的宽度与高度,

冀-天爸
我的观点需要理论实际相结合才能建立的快,聆听的太多了,理论太多了会被大脑当成垃圾信息处理掉. 就好像不怎么爱看电影的人,看过几个电影能记住一辈子,天天看电影的人,几个月就不记得自己都看了什么。

苏-0903B资料分享
天爸,这个实际重点应该放在7。5以后,7。5这一段的他应该在听与适龄玩耍技能中渡过,7。5以后你就可以进花果山各分支群啊,每个期有每个期的重点,

深圳-子墨妈
天爸,我也不认为众多断头线,都是理论,所以也没有觉得处处是理论,关键是线下这群妈妈,对于申爸所提出的理论,实践后,强烈的反鐀. 我们这个群,只针对这一年龄段.

冀-天爸
当成为了让邓稼先遗忘自己的原子弹理论,被迫看电影不知道是杜撰还是真的。

深圳-子墨妈
申爸推荐的每部电影或旧书,不必都买,不必都看.

冀-
我只有一个孩子,我的孩子不具有举例子的效果,因为是个例。

苏-0903B资料分享
天爸聆听的重点只在这一年龄段不是一辈子,之后有之后保重重点

鲁-若凡妈
我能说天爸有点杞人忧天吗?妈妈们没讨论的不等于没重视昂,咱的科学试验群是干啥的,天爸去围观了没?

冀-天爸
没有去,我就在这个群混呢

苏-0903B资料分享
天爸他可能不知道,他才进群没多久呢,天爸可以去科学群数学群英语群去混混,他们都在做后期实操的

鲁-若凡妈
去瞅瞅吧,那个爸爸的地盘,几个爸爸领着孩子玩科学试验呢

冀-天爸
我认为灵活的头脑 有两项杀手锏 1、触类旁通。2、理论联系实际
我没能力构建实验室,我在带领着孩子玩机械,我家拥有机械的全套家用设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09: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9 10:27 编辑

苏-0903B资料分享
我们这个群就在讲聆听理论与聆听实操,属于针对家长的多一些,孩子的少一些,天爸你可以进科学群嘛,去组一个机械小组

深圳-子墨
我认为申爸不仅在培养头脑灵活的孩子

冀-天爸
申爸是把孩子当大师培养,我只是把孩子当工匠培养

深圳-子墨妈
天爸不是进科学群就可以接受申爸的理念的

冀-天爸
孩子培养出工匠之心 是我的最高目标

深圳-子墨妈
大师不是每个人可以当的,但是要具有大师素质

苏-0903B资料分享
但天爸他在那里可以发挥他的机械能力,为孩子们多一个方向

深圳-子墨妈
具有大师素质的娃儿,以后在哪里都可以生存,都可以很好地生存。

苏-0903B资料分享
我摸糊的认为天爸说的跟申爸是一个理,只是他针对于他的孩子有自己的方向,我们也一样,

鲁-甜妈
我觉得我们应该听听不同的声音

深圳-子墨妈
恩,对,我也是发表我的个人意见。对于申爸所提出的,我也不全盘认可,因为申爸也是在边摸索边看

苏-0903B资料分享
申爸其实他应该希望大申即是大师又是大匠

冀-天爸
工匠之心和大师之心我的理解区别很大的,能同时拥有是向着牛顿前进。连爱因斯坦也只有大师之心 没有工匠之心。

北京-童妈
每个小娃的特质都不同,我们都在于启发小娃的潜能

鲁-甜妈
我也觉得听,不是越多越全越好,可持续发展的才是王道。至于是大师还是工匠这个不是由父母所决定的,没有讨论的必要

鲁-若凡妈
对头,形而上的东西知道就行了,没法讨论

苏-0903B资料分享
天爸,爱因斯坦应该有工匠之心的,每一个大师必是大匠,没人有可以闭门造车,如不是那些实验他是没法动手做的,如不是那些设想是没办法以设计的形式出现的

冀-天爸
伟人级别的不是父母决定的,但是普通人 父母给予的影响 不下于一个建设蓝图

苏-0903B资料分享
对孩子影响,绝对来自于父母家庭,现代科学已经发展到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实验的地步了,也不是一个研究小组就能搞定实验仪器了。

冀-天爸
现在大师注重的是思想,思想先于实验。

深圳-子墨
天爸,如果这么定义,申爸就是大师

冀-天爸
先有思想 后实验验证。思维实验已经先于真实的实验,申爸是大师,我不否认申爸的能力,只是不同意一些观点

苏-0903B资料分
但我还是坚持每个大师必有工匠之心

冀-天爸
您可以这样理解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资料分享钦妈,我认为大申成为大师还是大匠,申爸都左右不了,申爸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天爸没爬过李网高楼吧?

冀-天爸
我不知道李网

开开妈 浙
听到不同的声音真不错

苏-镝妈
一定要去李网看看,不看的话,只看申爸的会有点魔怔

深圳-子墨
看《又一年》

冀-天爸
有一年我看了,没什么新奇的感觉

深圳-子墨妈
那去李网,看什么呢

苏-镝妈
我喜欢看别人的评论之类的

冀-天爸
我是闲的无聊,就瞎琢磨。每天我有3小时固定读书时间。是我自己看。没有任何人打扰,因为这个时间是上下班坐班车时间。
                       
辽宁鹏妈
昨天,申爸和一个朋友聊天儿,谈起这件事。她说,这是申爸的错儿:本来就不应该有“每个孩子都能”的想法。有些人,永远都是提不起来的。申爸能做到“机会公平”,就足够了。至于抓不抓得住,还要看她们自己。别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不会产生结果的地方。重点照顾那些值得照顾的人。申爸觉着,这个确实有道理。申爸说这个呢,是要告诉妈妈们,这最后一波僵尸,是你最后的机会:这是最关键的一个扳道器。如果孩子在十岁的时候,还没有被这波“僵尸”扳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那你的孩子,就跟大部队bye-bye了。剩下的路,妈妈们只能自己规划,独自前行了。申爸一直在提醒大家,要做


郑州-笑妈

我认为灵活的头脑 有两项杀手锏
1、触类旁通。
2、理论联系实际
聆听是构建“触类旁通”的一个手段。不聆听靠孩子自己尝试也能建立,但是我没法随时陪着孩子,只是选了偷懒的聆听。


辽宁鹏妈

挺早的了...八九个月之前吧...申爸说,群里的孩子,将来各个都能考上北大。妈妈们没人相信...现在也没人相信...这个考上北大呢,不是说说说就完了的。得有具体的措施。这些就是具体的措施。还有旧书,都是。现在呢,不但妈妈们不相信“都能考上”,连申爸也不信了。你这个能考上,你妈妈得有行动...得干些什么,干些正确的事情,其结果,才是孩子能考上,对吧?为啥“申爸也不信了”呢?这个是这半年来,实践告诉申爸的:有些妈妈,她道理似乎都懂,可是“行动的矮子”。她不做.你那不死翘翘了么。不要说申爸,就是神仙来了,都没辙。


郑州-笑妈

我觉得天爸上面说的很有道理呀,而且和申爸理论不冲突呀?至于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各学科分群,如科学、数学群,不是都正在做嘛,科学群建立晚。数学群的活动都大半年了吧!


辽宁鹏妈
申爸早课强调大家要去做!及时记录反馈,实践要比观望重要!


航妈-杭州

有些妈妈,她道理似乎都懂,可是“行动的矮子”。这是申爸的错儿:本来就不应该有“每个孩子都能”的想法。有些人,永远都是提不起来的。申爸能做到“机会公平”,就足够了。 至于抓不抓得住,还要看她们自己。别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不会产生结果的地方。重点照顾那些值得照顾的人。这个确实有道理。丁丁历险记、可怕的科学、少年科学画报,还有这最后的一波“僵尸”,少年百科丛书,是申爸规划出的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


深圳-子墨妈

看看,申爸忽悠快一年来,核心终于出来了,我认识申爸快一年了,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才浮出水面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天爸,其实你和申爸说的基本上在一条路上。看的内容少了,就觉得申爸在控制孩子前进的方向。我刚看李网高楼大半还有这感觉,不过听故事总比天天看电视强吧。你所说的种种除了李网申爸发言,大家辩论。加上2014一年级的一学期的申爸讲话都过一遍。就会明白申爸究竟是在说的啥。相反,我觉得你对孩子有控制,孩子他将来愿意成为大匠吗?你往那个方向引导。你让我想起来一个同事,从小就往领导那个方向培养孩子。上次你所耳聪目明。申爸全有讲的。天爸,我们这些既不会机械又不会化学的家长,该如何培养我们的不孩子?我们怎么做才能帮到孩子成为大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09: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9 10:16 编辑

冀-天爸

我说几点吧:

1、聆听只是个手段,还是个偷懒的不怎么高明的手段。不能太过神话。

2、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当大师。松树结不出樱桃。

3、孩子智力发育包含几个方面,不是数学能力没发育的时候考不及格就一辈子不及格。因为每个孩子先发育什么不是家长决定的。家长只能引导。

我只是说一下我的观点。说了半天也是在佐证这几个观点。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申爸这个聆听特指5.5-7.5这个年龄段,孩子有这个天赋,只是利用了孩子的天赋,就像我们平时和熟人见面问身体如何。熟人答不错。那不代表他只顾身体,不顾工作别的了


深圳-子墨妈

我说一点吧,申爸提倡的伴随聆听,是利用空闲时间,碎片时间,5.5-7.5让孩子伴随聆听


航妈-杭州

天爸说的大家一直都这样认为。


鲁-甜妈

我认为天爸说的也没有问题,和申爸的不冲突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天爸你能保证孩子将来能成为大匠。有这好方法,可以分享给我们这些不会机械的妈妈们。让孩子多一条上山的路也不错


冀-天爸

我也只是有信心,虽然孩子到现在所有表现都在我的意料之内,我不能保证以后成功。其次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日常生活方面细节的处理。这些细节对孩子的影响比事件还大。而这个细节大多都是随机应变没成熟的套路。


航妈-杭州

本来就是。很多的细节,申爸谈到郑委,如果大家有道,我觉得真的足够了。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天爸,在又一年中你看到过申爸对大申神一样的点拨没有?他们有谈话有点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每个家长都做,申爸也不例外


航妈-杭州

天爸,你去看群空间那个《又一年》的文章吧,看看有几页。看完再来说。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又一年,李网贴子400多页,书1000多页


冀-天爸

我看的这个帖子http://www.etjy.com/thread-330476-1-1.html我看的少了 再去看看其他的


航妈-杭州

看完《又一年》还有《一年级家长手册》


鲁-若凡妈

这个大圣啊,巨能写,小娃的在爱网,当年那个音乐启蒙的“请跟我来”,真是很精彩。可惜当年我没赶上,不过李网以后的我都赶上了


苏-镝妈

后天的努力99都跟上了,最后还是要看先天的1的


鲁-若凡妈

先天的1%,那是上帝的事,我才不替上帝操心呢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凡妈,这个聆听大部分家长都可以操作的,只要抗的住焦虑,压的住功利心


航妈-杭州

就是因为没那么容易,也更坚定了我们走下去。说难也不难,说易也易。至少变得有可能了。


鲁-立河妈

至少这样走比自己瞎撞好得多


深圳-子墨妈

至少申爸指出了方向


苏-镝妈

申爸很会观察


辽宁鹏妈

同感,有人引路,有大图景的建构目标,我们不盲目了


鲁-若凡妈

是的,就这个伴听好操作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申爸随地神一样的点拨大申我学不来


深圳-子墨妈

弱弱地说句,小时候读书,有些未能实现的想法或困惑,现在被申爸逐个点醒


河北轩妈

聆听也是为了高效,四大名著亲子读得读多久?而且也不会总听的,孩子能自己看的时候还要以阅读为主。妈妈们也不是想让孩子成为什么,做好自己能做的,顺孩子自然


航妈-杭州

我们走着申爸的路,不断的找原因+想办法,我们自身也在不断的进步。


深圳-子墨妈

圣经,不光是指导孩子教育的---我的理解


鲁-若凡妈

我们做了9才有可能出了8,就算出的是1,也比啥也不错0强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一年多,我每天都固定时间学习哦,俺在进步,武装自己


辽宁鹏妈

远妈航妈参与'直播,学习的思考的就是多啊!我感觉学的多思考的多,收获的自然就多!


鲁-若凡妈

用西妈的话说,花果山牌鸡血


航妈-杭州

嗯,我们的理论学习也一样,我们任何一个妈妈不可能都理解的很到位,但是我们更多的妈妈开始思考运用。这个就是最好的了。


河北轩妈

有些想法虽然自己也模模糊糊有,但表达不出来,看到大家讨论的就觉得太受益了,感谢大家


辽宁鹏妈

是啊!希望更多的妈妈加入到学习讨论中来!,抓住一闪而过的思想的火花


鲁-若凡妈

是啊,咱们这些妈妈谁还没看过几十本育儿书谁还没走过心理学那所谓少有人走的自我构建之路啊,谁还没泡过几年李网,所以那些形而上的东西真的不想空对空的讨论了啊


航妈-杭州

嗯,我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都可能来这里说。前提是你想学习就行。


鲁-甜妈

说实话,又一年我买了很长时间了,但是没有全读完,你们的理论学习我偶尔看,没有时间吧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凡妈,俺没看过,俺就是一现实妈妈,哪个能做并且还是对的,我就做


鲁-甜妈

申爸的理论好,无论是曾赞军还是郑伟,没有申爸,我根本不知道,但是不能神化,无论什么时候,妈妈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重要。我们的孩子以后将面临海量的信息,如果去伪存真,如何坚持自我需要妈妈做成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0: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9 10:43 编辑

2015年5月27日整理信息
(申爸理论的再次讨论与幼小衔接)

第一部分:关于申爸理论的讨论
(一)盖房子理论的补充
幼小衔接组荣荣
补交昨天的《盖房子》作业,荣妈读《盖房子》
一、“盖房子“在孩子那里发生在什么时间?
答:结合申爸的《间苗》和《盖房子》,我们知道了,孩子十岁之前,要“间”好“苗”。间完苗了,孩子的神经网络就成形稳定了。完了,孩子就开始“盖房子”。
二、大申第一次能够隐约“看出来”他要搭的建筑是大致是什么样子的,是在什么时候呢?
答:在2013年的12月份。当时,大申是九岁半。标志性事件是:大申正在看《烟火撩人:香烟的历史》这本书。
三、大申到底怎么搭建他的房子,设计图纸又在哪里?
答:一年以前,申爸。还是好奇这件事情。殊不知,大申的交叉参照,就是在搭建他的房子!
四、如何才能让你的孩子能 “盖出房子”?“盖出好房子”?
答:前因后果和互为因果这两个逻辑思维应该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盖房子“的基础是要”间“好”苗“。如何才能”间“好”苗“?(1)0-6岁撒下足够多的种子,发出足够多的苗。(2)5.5-7.5的伴听和天书;(3)7.5-10, 引导孩子对什么感兴趣,读什么书,如何学习。这个阶段就是:“拓荒-沉默-巩固发展”的过程。)

(二)申爸书籍使用路径的读后感
辽宁鹏妈
刚才我又重学了一下,26号申爸早课的内容,太重要了,申爸把各类书籍的使用路径大体讲了一下,很有指导性,而且再次重申了基础300的重要性,还有实践的重要性。看完26号的早课内容,我觉得我们15群的孩子们很有福的,大家都能接受到申爸的指导,孩子们能听到读到高品质的音频和书籍。有了这样的大框架,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抓住当下,每天去实践。现在所有的努力是为了孩子能自主阅读大量的好书。所以我们群里的每一次学习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参与。每次上交总结计划,也请大家都来写一写,有多就多写,没有就少写,等孩子大了,回头来看,这些都是很保贵的!

(三)天书的再次讨论
沪婷妞妈、杭州航妈(关于英语的借鉴):
需要家长坚持很多习惯需要家长坚持,俺们自己都坚持不下来,怎么要求娃坚持玩的时候伴听。特别好资料太难有时候是无效输入,就是伴听的状态,有效输入是给听得懂的资料。关键是父母有一个稳定的状态,规律,安宁,每个孩子都不是大申。听知道意思,但是写又是一个坎。所以大家要有信心,坚持。扣单词,练句型。一年级可以开始了,磨完耳朵需要再上一层楼。

桂宇昂妈
航航,你上次问我那个,读天书结合孩子的要求我想了好几天。申爸认为,天书就应该不打断,让孩子专注地听,因为他觉得对于这么不懂的东西,孩子能一个劲儿地听,形成的专注力可是个宝贝。我理解的意思啊。我想,你能不能分两条路去走,现在是按照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相当于让孩子不反感你读天书,然后你慢慢地过渡,攒到孩子对天书已经很有停不下来的时刻,你丢掉前期的这些东西,就光读。

杭州航妈
我肯定选择放一放专注力。他不说、不提出来我就继续念。我一般是提前找一个主题给他介绍一下。一章目前要讲好几天。一章一个主题词,大概有个轮廓。中午我在看凡妈发的链接,申爸给大申讲天书,大申当时的状态。2天前,《战争与和平》讲到了164页。托尔斯泰可真能写,申爸讲了一个小时零十分钟,讲了20页,直讲得口干舌燥,嗓子冒烟。看来,大申是全力对付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听讲的时候,兴致勃勃,小眼珠机灵灵动;等到申爸刚讲完,道过晚安关了灯,小东西不到两分钟就睡得着着的了...小脑袋大强度地处理信息,实在是太累了,转眼就睡着了。如果孩子不是这个状态,我们是不是要:找原因+想办法了。孩子不投入状态肯定是打折的。

航妈转发---请教申爸,为什么不可以直接读读《论语》《道德经》?
侬前面不是说:“对于成人,当然是先爬4000米的山,然后再逐渐增加高度,最后征服地球之巅。要是把登珠穆朗玛峰比作人类的认知...成人的这种认知习惯,恰好忽略了认知这个事情的根本发展规律:孩子在初生时的认知能力,是如此之强,强到只有爬山和不爬山这种差别...只要是爬山,爬4000米还是8000米,没什么差别!强到超出了成人的想象...王财贵十分准确地点出了这个特点。”若按你所可以接受的这个观点来看的话,是可以给孩子读文言的东西的.我们大人觉得文言是8000米,那会不会是我们的知见?而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因为我们确实不知道他们内在发生什么.但蒙氏告诉我们,孩子六岁前都是吸收性心智慧.不管他是坐跑跳睡,他一直都在吸收着所有的信息和能量来完成他的内在构建。如按这些智者先贤所说,其实难易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反正他都在吸收,就直接给他最高级别的8000米好了.而"难易"或许是我们头脑里的观念?觉得我们不容易懂,所以孩子更没有办法去接受.这样的想法会不会是因为我们可以很容易和白话文小说\外国小说产生连接,而和《论语》之类的文言文难以产生连接而产生的呢?我们又怎么知道孩子不能跟古文产生连接呢?你前面还说到王财贵教授还提到"体""用"的问题。
其实我们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讨论.我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个观点,仔细觉察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候,有没有放下自己的观念和知见而尝试真正站在他的生命角度呢.我这两天想,怎么养孩子也养得有点如履薄冰,因为我要尽量避免自己的观念和知见成为孩子与自己内在生命和外在世界连接的障碍。而我的观念和知见放下谈何容易,因为或许这两样东西已进入了我的习气,习气多难改呀.孙老师说了:"用永无止境的觉察."呵,那我就不停地觉察\觉察再觉察.
感谢孩子,感谢大家,因为有你们,我的生命得以不段地完善!

第二部分:关于幼小衔接
转发申爸建议
----开学前设备推荐,小东西要上学了,申爸推荐几样设备吧... 不用家家都买,有条件的准备一下,用起来忒方便 先说这个录音笔。这东西,可以考虑买Nano。Nano真是好东西,可以当故事机。插上有源音箱就行了,更重要的,买那种能录音的Nano,就是录音笔了。这玩意儿有特殊的用途:小东西自己听写语文都听写的,家庭作业。大申是自己照着书,先录下来。完了把书一扣,听着刚才的录音,听写。那个,远距离的录音效果一般,要想录音效果好,还得专业的录音笔。那个东西,人一说话,它就录;一停了,自己也暂停。这是第一件设备。
第二件,就是扫描仪。买个便宜的就行。孩子会有好多卷子啊,什么的。他得反复做,你把它一扫,在打印出来,就行了。

再就是打印机了,Nano&扫面议&打印机,有了这三样,会很方便。不过,这是些nice to have的东西。有了最好,没有也成。扫描仪用得不多,上网上找个便宜的买就行了。打印机可以是HP的。

不过,把孩子的画,第一次的作业什么的,扫下来存盘,是个好法子。实物很快就丢光了,保存到硬盘,可以保存的时间长些。这个手机吧,那啥,手机对孩子,绝对是个诱惑。你相信孩子可以,但是不能诱惑孩子。手机,不能给。
平板电脑可不太好呃......要让孩子远离平板电脑,尤其iPad。另外,这是一个一辈子的纪念品,平板电脑,现在看来听酷,三五年,孩子小学还没毕业,就out啦。

婷妞妈
关于上学如何平衡学习任务与听读?
见缝插针,早上睁开眼到进校门,一个小时英语。放学路上故事20分钟,饭后20分钟,洗漱到上床看书有20-30分钟古文散文。兴趣班不用舍弃,周末多点。跑步也能听故事。英语每天1小时,这个坚持了两年了,每天上学都这样,大概停
过几次 病了,累了,没睡够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0: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9 10:52 编辑

2015年5月28日整理
(一)其他妈妈反馈之一:宇昂妈的反馈:
1. 各位妈妈们请别把自己当盘菜,继续沿着这条路前行就好。
即将成为一年级新生的妈妈们别着急,孩子还没到自主阅读的敏感期,现在重点还是学习习惯、听、看图画类的书、玩。学习习惯很重要,它决定着你的孩子越往下走,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别的。如果前期没弄好,后面学习担子重,就没时间了。而且孩子在学校里,能够轻松愉快地学对整个身心发展都好。咱们一路走一路相扶相持,谢谢有你们,亲爱滴人。
2 在义工群里做事,每个人都那么地可亲可爱,使我有时坐在电脑前眼泪直在眼眶里转。我们每个人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请你,让他们做他自己,不要成为大申,不要成为宇昂,而成为他们自己。每一个人家庭环境,自己的 经历,资质不一样,最后造就了那个独特的自己。我们要喜欢自己,接纳自己,同时也这样去对孩子。孩子肯定不是时时会如你所想的那样去做,正因为这样,才彰显出他自己的灵魂和心。他在努力地按照自己去感受生活当中的一切。
3 清妈说的好,孩子的事,变化大,如果有人愿意跟随,就应该依照申爸的听读原则,寻找自己的道路去好了,没有第二个大申,也没有第二个宇昂,有的只是各自的唯一。

(二)其他妈妈反馈之二:2014小学一年级群聊分享
1.让孩子清楚原则,原则是作业完成后才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家长的温柔的坚持很重要。
2.家长不可以比孩子更在意作业的问题,要把自己的焦急隐藏起来,学豆神的方法在做作业前心情搞好。就算孩子做的慢,不要催,可以睡前谈心帮助孩子分析原因,一起找解决的办法。口气要温和,跟孩子要站在同一战线,必要时可以一起埋怨老师,先得解决娃的情绪问题
3.小河一再提醒大家,一次着重解决一个问题。按时高效完成作业是一个问题,检查错误又是一个问题。前者是最先要解决的。对于容易空题和粗心的孩子可以在生活中给孩子进行一些精细动作的训练,为后期解决作业问题做准备。
4.家长要去反复听郑委音频,看申爸的一年级指导,学会做智慧家长。自我成长非常重要!发现了自己的误区解决问题就快了,甚至有可能问题越来越少。
5.小河觉得孩子有没有输出要和孩子之前的状态比较而不是和别的孩子比,申爸那个不输出是最好的状态,大家要平息自己的焦虑,小河个人意见:输出也不是坏事为什么要担忧呢?意识不是你想唤醒就可以唤醒的,小孩子每天身处的环境比简单听故事复杂得多了,有时候往往大人的一句话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0: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29 11:03 编辑

2015年6月3日整理信息
幼小衔接之习惯的养成---关于孩子的磨蹭


蜀-源妈
我叫他快来洗脸睡觉了,他说你叫我做我偏不做。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我都是在提醒他,早上起来也是磨憎晚上睡前也是磨,从说睡到上床上一个多小时,我不知道是不是太给他自由了还是怎么的?

鲁-若凡妈
问孩子他需要你怎样跟他说话,人家孩子都明确告诉你你不能“这样”说话了。语气温柔,态度坚决。

蜀-源妈
比如说我给他制定八点半洗脸,他不动怎么办,早上说好八点二十出门,他还磨憎怎么办?如果我真出门了,会不会让他心里变得急燥?和他商量制订他不同意,他好像就知道自己做不到,或者有束缚。以前用沙漏规定洗漱时间,用了两次他不干了。

鲁-若凡妈
不是你给他制订,也不要把自己和孩子弄的很紧张,本来很愉快的事情。

航妈-杭州
孩子喜欢的方式就是比赛。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先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要求孩子。让他早上一睁眼心情愉快,后边做啥都不会太难

鲁-若凡妈
让他尝点早点睡的甜头,那怕比头一天提前了2分钟你也大张旗鼓的鼓励他!亲亲搂搂抱抱加自然奖励。或者孩子节约了时间奖励多读一个故事。奖励要慎用还要智慧。尽量让他提醒你,他提醒你的时候你可以夸张的表示接受,然后一定改


资料分享义工远妈

这么大的孩子光说没用,拉着一起做,而且这么做还能给他带来好处才行。我发现这招对远屡试屡爽


粤-宝妈

前几天(周日)我跟宝商量,每天回到家休一会后要写一页笔画或拼音,宝说好。

我: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宝:星期二上幼儿园开始。

我:OK。

昨天回到家,提醒他,他自己找到拼音田字本,开始写了一页。大人少罗嗦。尤其男孩子,家长更要少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1: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30 11:10 编辑

2015年6月日2整理信息

一、理论《帝释天的珠帘》的学习讨论

幼小衔接组荣荣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申爸的理论《帝释天的珠帘》。

申爸谈《帝释天的珠帘》

    这个佛教很厉害。在《华严经》中,有一个巧妙的暗喻,表达了一个叫“圆融”的观念。它是说“帝释天之网”。帝释天是一个护法神,他要保护佛陀、佛法和出家人。用来装饰帝释天的宫殿珠网上,缀联着无数宝珠,每颗宝珠都映现出其它珠影。珠珠相含,影影相摄,重叠不尽,映现出无穷无尽的法界,呈现出圆融谐和的绚丽景观。这是一个巧妙的暗喻,可以用来喻很多很多的意象。这里呢,申爸只关注一点: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一沙一世界。帝释天的每一颗宝珠,除了是它自己以外,它里面还有所有其他宝珠的影像。
    孩子想要通过间接经验,建构起整个自然界的图景的话,他需要的,不只是一个资料...一个资料,就好像申爸引来的国家大剧院的入口的文,它只能提供一个方面的角度,一个主题...这就好像帝释天的宝珠。一颗宝珠,里面尽管含有一切,但是,你可以想象,你要得这宝珠一个得话,你彻底地得到了这宝珠本身...还有呢?就是这宝珠四周围的那些宝珠。因为离得近,影像清晰,看得清。可是,离得远得宝珠,你就看不清了。尤其是,藏在它旁边的那颗宝珠后边的珠子,你就根本看不到。你怎么样才能把整个珠帘尽收于胸呢?你把所有的宝珠都收进来,就行了。

    阿西莫夫的一本书,就是一颗宝珠。它里面除了它自己以外,也包含着所有其他的宝珠的影像;你要是想得到整个自然界的总体影像,你就把所有这些书,都包含进来,就行了。这就好像帝释天的珠网,你想得到整个珠网的全貌,你就把每一颗珠子都包含进来。


    那么,具体来讲,阿西莫夫的书,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什么叫做“里面含有其他一起宝珠的影像?”
我们读书哇,经常会像楠楠妈妈那样,由书里的内容,引发出自己的疑问。这疑问呢,有些在这书里能够找到答案。但大多数不行。不行的原因呢?很简单,任何一本书,它都得围绕着它的主题来组织材料。如果离主题太远的东西,放到这书里面,书就“散了”,没法儿看了。就像申爸在网上写的这些东西,就“散”,除非你一开始就跟着,或者后来怀有极大的兴趣看,要是把这些文字直接打印出来,印成书,那一个新读者,是没法儿看的,太散。论坛啊,群啊,不是写书。这里呢,随便怎么散,都行。可是,一本书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太散了,对于新读者,他就没法儿摸到头脑了,没法儿看了。写书,必须遵循写书的原则。要围绕主题,紧凑。你不紧紧围绕在中央周围,是不行的,写书不行。可是呢,人的思维,可不是“紧凑”的,人的思维是随便流淌的...就像申爸写这些东西一样...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嗯,有的时候,也是写到哪儿,想到哪儿....那怎么办呢?这个矛盾。读的书,你不能“散”;读书的人,你不能不让他思维流淌...要有一群书,它们之间呢,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共同营造一个完善的思维空间。在这个思维空间里,读书的人能够想到的一切,都在里面。嗯...阿西莫夫的74本书,就是这种空间。你读阿西莫夫的这本书的时候,你引申,产生了问题;当你读下一本书的时候,你的问题的答案,就在下一本书里面了...


    读阿西莫夫的书的时候,是不是要有一个先后顺序呢?我们看看,阿西莫夫自己是怎么说的:

    在《古今科技名人辞典》的作者评述里,阿西莫夫说:“然而,科学像个错综复杂的线团。我们为了能较顺利地掌握科学各部分的内容,将科学划分了人为的界限,但科学却是跨越这些界限,复杂地缠结在一起的。不管从哪里抽出一个线头,整个线团都会随之抽出”。阿西莫夫这里说的是“科学”。其实,他的科普书也一样,随便从哪里抽出一个线头,整个线团都会随之抽出。理论上讲,从那一本开始,都一样。


    回到帝释天的珠帘。帝释天的珠帘,每个宝珠都含有其他的影像。整个珠帘是什么样子的?你随便从哪一个宝珠开始探索,都可以。就某一颗具体的宝珠而言,你可以从里面看到别的宝珠的情形,可以看到别的宝珠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你不能完整地看到它自己和周边的宝珠之间的关系,你也看不到被挡住了的宝珠。要看到这颗宝珠完整的关系,要在别一颗宝珠里去看;要看到被挡住的宝珠,也要从别的地方去看。知识体系是网状而非线状的。要了解整个网,人们必须有很多宝珠,才能行。根子上,这是由于语言的一维性造成的。语言是一个字接着一个字摆着的,本质上是一维的。一维的线条,要表现出多维的空间,就要有很多很多线条才行。要了解整个自然界的宏观图景,就目前来看,除了阿西莫夫的科普书体系,人类还没有造出块第二个帝释天的珠帘。当然,以后可能会有很多很多块珠帘....那要等伴随着伴听长大,伴随着阿西莫夫的科普书籍长大的我们的孩子们去写。


    嗯...我们呢,从一个角度,理完了阿西莫夫书系里面的一些书。这是层级的角度:他有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科普书。这个事情呢,才刚刚开始。阿西莫夫的那400多本书,远没有这么简单。嗯...先说到这儿吧。回头,在从别的角度,说阿西莫夫的书。
            
幼小衔接组荣荣
大家看完了申爸的《帝释天的珠帘》,有何体悟?尤其是爬了李网高楼,看了《又一年》,还跟着在实践的妈妈们,来说上两句吧。申爸说,“参与,会让一个人系统地书里自己的思路。”

航妈读”帝释天的珠帘”心得
第一次薄荷跟我讲” 帝释天的珠帘”的时候是在申爸讲之前,那是在叮当妈妈分享完他的阅读会后我们讨论到的,直到之后申爸讲到”帝释天的珠帘”一直以来都理解为是词汇语义不同角度的理解及泛基础的伴听后大框架的建立。再读一遍” 帝释天的珠帘”结合看郑委视频后的心境,我自己又有一些新的感受.这个理论中提到: 在《华严经》中,有一个巧妙的暗喻,表达了一个叫“圆融”的观念。它是说“帝释天之网”。帝释天是一个护法神,他要保护佛陀、佛法和出家人。用来装饰帝释天的宫殿珠网上,缀联着无数宝珠,每颗宝珠都映现出其它珠影。珠珠相含,影影相摄,重叠不尽,映现出无穷无尽的法界,呈现出圆融谐和的绚丽景观。“圆融”两个字吸引了我的眼光,(我想这就是心有所向吧!理论答案永远放在你面前,关键是你是否去正视),百度“圆融”:破除偏执,圆满融通。我想就是通过不断的内观自己,包融自己,成长自己,从而让自己的生命状态达到喜悦、平和、充满力量和爱。“圆融”本身就是一种最本质的力量,他是一种由内而往的力量。作为一个女人,她伴演着妻子、母亲、女儿的多重角色,在这个家庭里是就是串珠的线,他的圆融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每一颗珠子是否珠珠相含,影影相摄,重叠不尽。作为妻子要用好丈夫,作为母亲要温柔陪伴,作为儿女要孝顺兼顾,任何种种都不是从行为上去改善自己,而是从心出发,从爱自己出发,我们的心变了,行为自然就圆融了。再来看看我们的孩子,孩子不是我们改造的机器,他是借我们而来的天使,是来改造我们的,孩子并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都出自于我们,我们的状态好了,孩子没有问题,不要用我们的坏状态去影响孩子健康的状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是保证孩子对什么都感 兴趣,给什么要什么的很好前提。回想自己的学习生涯,我觉得大部份学习一般的孩子,都不是努不努力的问题,也不是生下来的时候智商有多高的问题,但是差距形成或形成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1.孩子的状态:状态就是力量,明白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2.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这个不仅是学习的工具,也是思维的习惯;3.在孩子小的时候,泛基础的聆听,帮助孩子建构好大框架;我想能做到这三点,为人父母我们无愧于孩子了,剩下的留给他自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1: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牛牛妈0903B 于 2015-12-30 11:25 编辑

鲁若凡妈
     这“帝释天的珠帘”,申爸拿来比拟阿西莫夫的科普书体系,说“要了解整个自然界的宏观图景,就目前来看,除了阿西莫夫的科普书体系,人类还没有造出块第二个帝释天的珠帘。”这评价真是颇高了,至于阿西莫夫的科普书到底有多好,亲们看了才能知道啊。申爸这文写的倒是真不散,让人一目了然,可细想来是真了然了吗?这珠帘交相辉映,熠熠生辉,每颗珠子在成为它自己的同时也能同时成为别的珠子的影子,我们在享受今天的果实时看到昨天努力的影子了没?
      这珠帘可以拿来比拟阿西的科普书系,比拟自然图景构建,是否也可以用来比拟整个人生的大图景构建呢?我们手里有啥珠子呢?我们开始着手穿了没?从哪开始着手穿呢?是预先就设计好图纸吗?图纸在穿的过程中修改吗?草鞋没样,边打边像。申爸说他写东西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而有时候是写到哪儿想到哪儿,这说法太赞了,“一著存一机”的国手境界就是这么修炼来的吧?把想到的写下来,然后在写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想法。要是我们不写下来呢?且不说肯定是产生不了新的想法,估计就连原来想的啥都忘记了。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字:行!如果不动手去穿,我们面对的始终都是一堆散乱的珠子而已。

毛豆妈
读申爸的“帝释天的珠帘”如申爸言 阿西莫夫的书是系统的,紧揍的,也是能吸引人的,我呢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因为阿西莫夫的书除了从申爸说的这会了解过以外,以前并没有接触过,任何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如果一本书你看进去了,而且里面有引人深思的问题,而刚好答案能从另一本书中找到,那该是多么值得开心和高兴的事呢,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最初怎么让人读进去,成人是非常难的,更何况是科学类的书呢,申爸花大量的时间介绍过阿西莫夫的书,也因为其内容能为孩子的思维建筑起更广阔的自然图景。先从听资料让孩子习惯这一主题的内容,再慢慢过度到书,这样接受起来更容易,孩子的兴趣被挑起了,就一定会想到找答案。再来说说自已吧,我说实在的是最怕看厚书的人,但是去年,我看一个财经作者的书新出版的书,一口气看了两本,而且每本都600来页,刚开始看得也是很坚难,每天安排自已看一些,直到后面的看进去之后,我一直对书中后面的内容很关心,就这样一路一口气买了两本他的书看。我想帝释天的珠帘就是这样,先让你对珠子感兴趣,再让你对珠中的影像感兴趣,等你摸到影像了,你又对珠子后面没看到的东西感兴趣,就这么一路找答案去了。孩子正是容易接受的年纪,小女儿正适龄,接受起来就不太费劲,儿子过了那个时间,很多时候就是任务形式的,安排了就做,不安排就不做,正在头疼中呢。

鲁-立河妈
申爸的基础300都是帝释天的珠帘。我读了阿西莫夫的书,伊林的书后,一看《文明与野蛮》就喜欢了,真的是帝释天的珠帘啊!

鲁-若凡妈
毛豆妈提醒的好,宝贝们要穿他们自己的珠帘,我们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深圳-牛仔妈
教会他们技巧

冀-天爸
方法能教吗?需要自悟吧

鲁-若凡妈
恩,大珠帘,小珠帘

山东璐妈
阿西的书里我读了发现了系列21本读完了,感觉就是把原来零散的知识点都串起来了,感觉很系统,成体系,能够感觉到申爸说的“珠珠相含,影影相摄,重叠不尽,映现出无穷无尽的法界,呈现出圆融谐和的绚丽景观”从这个角度来想申爸一直讲的构建科学大图景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那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家长只能把每个珠子送到孩子那里,具体能编成什么样地“珠帘”只能靠孩子。在这里感谢申爸,感谢群里的每个热心的人,能把这么多的珠子分享在这里!

鲁-若凡妈
果然看过阿西的都知道如何好

冀-天爸
这个珠帘是整个的知识体系吧,每个珠子就是体系里面的知识点

鲁-若凡妈
不是教方法,是守在他旁边启发他自己找到方法

冀-天爸
想要获得整个珠帘是不是很贪心呢?这个启发用的好,启发很重要。

鲁-若凡妈
天爸,你眼里的珠帘就只是知识体系吗?

冀-天爸


鲁-立河妈
冀-天爸,不是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各有所侧重。当然全部得到不可能。只够穿成帘子就好了。

幼小衔接组荣荣
好奇心,内在的驱动,会让孩子自己去获得整个珠帘,这算贪心吗?

-天爸
文明的发展就是知识的发展,整个文明体系的发展 可以说就是知识体系的发展。启发的重要性占的比例很大,一个不会打篮球的人当篮球教练,能带出一流的篮球队,我是不怎么信的。

深圳-牛仔妈
知识占大比例,但是看书学会的还有形成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感悟

鲁-若凡妈
天爸,这个你可以这么认为,咱们不论对错,知识的发展肯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明发展。至于能不能画等号,我不讨论,因为讨论不了。

冀-天爸
思维方法就是那些线,怎么把珠子穿起来

粤-宝妈
孩子伴听也有一年多了,我只知道我会选书了,会给孩子高品质的书籍和音频,孩子的现在状态就是最好的证明

幼小衔接组荣荣
凡妈,今天的学习暂告一段落了,记得提醒大家把手边的阿西的书,读起来,体验体验什么是:帝释天的珠帘?

深圳-牛仔妈
宝妈,能不能说说你的见解

粤-宝妈
抱歉!我的表达能力很差,常常词不达意. 我在西祠每天记录,才发现已经给宝伴听那么多音频,而且都是直接高级阶段听起的。低级阶段的音频他反对听。然后自己调整,科学的、历史的、数学的...我现在发愁找不到申爸推荐的漫画。

鲁-若凡妈
宝妈这比说啥都好啊,去行动,看孩子,调整再行动,很多时候我们的状态好了,孩子的状态也就好了,宝开始喜欢看漫画了?

粤-宝妈
宝每天翻得最多的是可怕的科学系列书,父与子、三毛流浪记、季诺的漫画家里都有,
我的理解是,在孩子敏感阶段,给孩子各个体系的珠子,让他都有所接触,大了,孩儿们自己用绳子穿起散落的珠子吧

鲁-若凡妈
天爸,谈谈对这珠帘的体会吧。别人擅长咋写那是别人的事情,咱们麻麻们瞅瞅天爸擅长咋写?

冀-天爸
触类旁通就是思维方法的一个体现。形成了一个思维习惯,以后处理问题会习惯性的按照这个习惯去思考。有些人通感很强,擅长细腻的写作。有些人逻辑思维强擅长分析推理。我觉得 得到珠帘太贪心了,能得到一两个体系的珠子就能安心的度过一生了。思维方式的建立因人而异,通感的人去分析逻辑思维,那是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只能自找苦吃。没一个学科都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够研究一生了,大师才是穿整个帘子的人,但这样的人几千年也没几个。有些孩子数学好,一路好下去比如陈景润。有些孩子语文好一路好下去,比如老舍。让陈景润去写作,让老舍去算数学根本就是强人所难。

鲁-若凡妈
天爸的思路倒也不错,我问几个问题?天他自己是想要帘子还是散乱的几个珠子呢??
你提到了陈景润和老舍,我说他俩都称的上珠帘你反对吗?

冀-天爸
我只求一两个珠子,因为孩子的精力有限,要是孩子精力能更多些可以考虑多几个珠子。要想有所收获就要去思考,思考是要精力和时间的,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呢?

鲁-若凡妈
别把你咋想咋想,我问的是孩子,还有孩子是成为陈景润和老舍(借来打个比喻)是你现在就能决定的吗?

冀-天爸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做的聆听,反正我家的聆听每天都有独立思考时间的。

浙-X妈
我觉得是家长给孩子准备好珠子,然后孩子自己去完成窜珠

鲁-若凡妈
你看宝妈(举个例子)她在听历史啊‘数学啊,你问宝妈有想把孩子培训成陈景润,林汉达的想法吗?

粤-宝妈
天爸,我没有.我的理解是:天爸的一两个珠子是精的、透亮的、只要培养孩子一两个特别优质的就行了


冀-天爸

举例子只能举名人因为不出名的人大家不知道没法举例子


鲁-若凡妈

就是,所以我也是随手用你举的例子


冀-天爸

别人的想法我管不了,我只是给孩子选取他喜欢的进行加强。不贪多,用时间堆技能的方式


鲁-若凡妈

你以为别人贪多?估计群里很多妈妈连你要堆的技巧都木放在心上的。


冀-天爸

是的,我认为妈妈们有贪多的,着急听完这个听那个,看着别人多听了着急自己家的孩子怎么还不进入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4-19 06:28 , Processed in 0.0968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