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74|回复: 75

[读书] 读书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1 12: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5-12-22 11:02 编辑

西妈发起的100天100本书计划,甚好。
我计划把为孩子淘来的书,暂时还囤着,自己先看一遍。从少百开始,到神话、童话、科普。行动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10: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5-12-22 11:02 编辑

奇妙.jpg
《奇妙的曲线》,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李毓佩著,103页。
这本书,如果我在读小学,或者至少是读高中的时候读过,那该多好啊。书最后面对曲线做出了分类,即代数曲线和超越曲线,又细分了几类。如果还是高中生的时候读过,要对数学有更直观的认识。抛物线、双曲线都接触过,但阿基米德螺线和其他螺线,就没接触过。课内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课外的拓展也很重要。
今日读,是因为正在给孩子读李毓佩的其他数学书系列,是新书。孩子很喜欢听啊,读完了《数学神探006》、《数学智斗记》,那一套还有5本。我就想起了,少年百科丛书里面,不是也有关于数学的书么?而且也有李毓佩写的,也顺势读吧。明日继续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2: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5-12-23 12:17 编辑

奇妙的9.jpg
《奇妙的九》,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杨勇先著,103页
发现这本书很难,至少后面的内容,我已经跟不上了,讲到sin,cos的时候,就跟看天书差不多了。怎么学校学的那点东西都不见了呢?前半部分还好,在脑子里面也可以算一算,就得出答案了,越往后面看,越难。
所幸,跟着孩子,我还又学习了一点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9: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5-12-25 09:34 编辑

数学.jpg
《数学花园漫游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马希文著,139页。
这本书比较综合,讲了数理统计,计算数学,欧拉公式,拓扑学,拉丁方,实验设计,射影几何,图论,运筹学,对策论。
四色原理可以用欧拉公式算出来,这是在平面或球面的情况下,连续数是1.到了环面,连续数是3,而莫比乌斯圈的连续数是2,有意思啊。
图论、运筹学的内容,我怀疑,在现实中,都是计算机去完成,人工不需要再操心了。怀疑归怀疑,这个也没有办法验证。
想到自己,在五六年级开始参加数学竞赛,就是老师出题讲题,这些课外书都没有看过{:4_207:}。
虽然自己读过《十万个为什么》,可现在什么也记不着,大概当时是知道四色原理,莫比乌斯圈之类的吧,全然无意识。
到了初中,居然也参加数学竞赛,虽然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也是次次充个数去参赛。哈哈。
记得自己也参加过英语竞赛,怎么就没想着再钻研钻研?
现在,读这书,真开心,又开始喜欢数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14: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5-12-28 14:40 编辑

数学2.jpg
《科学家谈数理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科协编,129页。
这本书,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全国科协举行了一次科学家、劳动模范和首都中学生科学爱好者的大型谈话会上的发言。
这些发言,估计现在的孩子们是看不明白的,尤其是前面的几篇,都谈到了“毛主席教导我们……”“马克思说……”。跟现在谈邓小平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说的是那个时代的事情。
科协的大领导们讲的话,一半的篇幅是在说这个。反而是小领导们,或者不是领导的科学家们,说的话跟科学比较近,大约中学生都能听明白。不过,如果我是那个时代的中学生,听了这些讲话,估计会热血澎湃,准备为四化出力!
能够看出来,当时缺乏科学人才,追赶其他国家,需要大量的数理化人才,也许,从那时起,重理轻文的思想倾向,就已经开始了。也许更早,不得而知。至少到我上高中是,还是一片重理轻文。
我现在觉得,文史哲是第一,数理化次之,不能跑偏,都要重视。
正好这几天,申爸讲大申在补课少百,大约也读过这本了,不知大申作何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14: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5-12-28 14:48 编辑

地理.jpg
《中国自然地理常识问答》,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郭正权、王永昌 编写,172页。
读这本书,仿佛我又回到了小学时光。记得四年级时,教地理的老师一口气说出了几大盆地、几大湖泊、几个自治区……我就开始对地理发生了极大的兴趣。正好我们班的教室黑板在北边,坐在座位上看黑板,正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感觉,那会儿看黑板时,就不自觉的去记看地图的位置。
地理课上还配了填图册,那是我的最爱。每次都把那些空填好,虽然老师一般也不管大家到底填不填。只是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课外书,就是一套《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有地理分册么?都忘了。也没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不过,爱看地图的习惯,算是养成了。大学,到了陌生的城市,我拿着好几个版本的地图册,自己找公交车,穷游。以至于别的宿舍的同学,曾经来问我,要去哪里哪里,怎么坐车、倒车,呵呵。
这本书,帮同学们对中国自然地理有个大概的了解,再配合实地考察和深入了解,定会使小朋友对地理发生兴趣,也会对自己的祖国产生爱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4: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5-12-29 14:44 编辑

tu .jpg
《生活中的数学》,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丁耀仁 张祖椿著,104页。
这本书,开篇读起来,感觉稍微容易一些,比《数学花园漫游记》要简单。从生活中的小事说起,顺带学了数学。可是,到了中间部分,就觉得并不比《数学花园漫游记》容易读,生涩起来了。到了后面,才渐渐又觉得回到了生活。
也提到了欧拉。
《数学花园漫游记》,虽然有点理论性强些,但一个一个问题,都说的明明白白,讲了理论,却不是那么高深。这本呢,虽然从生活说起,有时候,我看着脑子却乱了。这些书,再加上《汉声数学》,都读一读,才觉得“哦,那个问题原来是那么回事”。虽然一个问题在另一本书里已经提到过,都看完后,对它的理解才能更深入。
当年,就啃了一本教科书,再加上一些题题题,就学了数学。没怎么读过这些书,脑子里是不清楚的。虽然有时候能考个高分,却掩盖了某些问题。
数学这么学,才有意思。
奇怪的是,这本《生活中的数学》,似乎并没有人翻过,我是第一个读它的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09: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5-12-31 09:45 编辑

今天的图怎么跑到这里来了。额滴神
《数学医院》,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臧龙光、李毓佩、王宗奎著,145页。
这本书比前面的几本关于数学的书,要容易得多。是针对初中数学中的常见错误,写的一本书,适合初中生,尤其是初中数学较差的同学阅读。所以翻的比较快。这本书,是上海某中学图书馆藏书,有一个读者借过这本书。
里面提到的错误,其实很容易就会犯,倒不是很难的问题,一旦想当然,或者是不仔细,就可能中招了。这书,可以在五六年级时,让孩子读一读。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09: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5-12-31 10:00 编辑

2.JPG 《文明之光》第三册,人民邮电出版社,吴军著,200多页。
匆匆翻看了第三册,因为答应别人要在元旦之前看完,并漂出去,所以看地极快。
第三册,主要是讲到了艺术,尤其是古典音乐,感觉很有必要把附录中提及的唱片找来听听,又想到自己的音响设备未必能够把其中的美呈现出来,怕麻烦,就作罢。不过,附录中的书,如果有机会,真可以看看。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伯特,很喜欢这些大师。对亨德尔的印象比较深,虽然吴军并没有讲很多关于他的事情。对巴赫、贝多芬和肖邦说得比较多。
这些音乐大师的绘本,都借回家给孩子读过,还是感觉不过瘾。哪天再看看他们的传记,或许更过瘾。
这本书里的其他内容,居然印象不深刻了。
书匆忙寄出了,借用当当网的图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23: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1 00:00 编辑

1.jpg
《数学之美》,人民邮电出版社,吴军著,301页。
这本书,是给领导买书,顺便给自己也买了一本。这美,我可没体会到。下午领导述职,一个一个,说也说不完,我正好就开读了。
读这个,方发现前几日读的数学系列,是真的小儿科了。虽然也提到了欧拉,和他的桥,却不可同日而语了。大部分,我是看不懂的,只是慕了他的名,把那个《文明之光》倒腾着来看了,也把《大学之路》买回来排队等着了,还剩下那个《浪潮之巅》,正不知是否值得花银子买呢。
发现语言学,居然与数学离得这么近。自己在大学上语言学的课时,觉得甚是无用的一门课,到了学期快结束时,发现其实学什么都有用。唉,原本也未晚矣。
对了,有句话,看的时候划了出来,要记录下来:“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想要在自己的领域做到世界一流,他的周围必须有非常多的一流人物”。所谓交高人,读好书,第三个是什么来着,还给忘了。
还有一句:“但是真正做好一件事没有捷径,离不开一万小时的专业训练和努力”。这句话的英文,我在一本书里读过,是老师列出的书单中,让我们读的,这本书是写一个篮球运动员,如何刻意练习,眼睛不看球手去运球,早上天不亮就起来练球。是科比么?我看的是英文本,也不知道是谁。就知道,结论是,无论练习什么,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行业,没有高质量的10000小时的练习量,是不可能成为这行的一流人物。谁早日实现了10000小时的练习量,谁就是王。所谓神童莫扎特,也不过是早早练习完了10000个小时而已。
其实,当时在哈佛学的这门课,老师说,学不学是你们自己的事,我只管列个书单,你们自己去读,我也不会检查。选他的课的人奇多,可能也是看他没有什么测验吧。他说,not every reader is a leader, but a leader must be a reader,当时听这个很是兴奋呢。
作为4任总统的智囊团成员,没有因党派之争而丢掉工作,从华盛顿离职后到了哈佛肯尼迪学院,老师也颇有点来历。记得,当时在课上,老师问,谁来自众议院,呼啦啦一堆人举手,问谁来自参议院,举手的人少了,寥寥几个,问谁开过战斗机,也有2人举手。唉,也无非如此。
从一本书,回忆起了学校时光,10000小时,可不是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00: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1 00:10 编辑

3.jpg
《幼童文库》上册,海豚出版社,徐应昶 主编,300页。
这本书,好得很呢。上册,与下册不同,是讲动物的。前半部分说的都是事实,后半部分就是故事啦,小动物都是主人公。有点意思。不知道跟那些单行本,有什么异同,下次把那些也借来,研究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00: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1 00:15 编辑

2.jpg
《幼童文库》下册,海豚出版社,徐应昶 主编,300页。
下册呢,就是讲与人们有关的故事啦。开场的大人国、小人国,把格列佛,都换成了阿大,很有趣的。里面提到,儿童节是4月4日,有点意思。后面又回到动物做主人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1: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1、2日,没有读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1: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5 11:12 编辑

1.jpg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新世界出版社,陈卫平,77页。
这书不错。同样是给孩子借的书,我先读一读。
听过中华五千年,再看看这个,再读些中国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加上这个,感觉整个中国历史都鲜活了。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炎帝,黄帝……
这个书,是必须要给孩子看的,如果孩子自己读不了,给孩子念,也是必要的。
感受怎么就这么多了?都忘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08: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7 09:05 编辑

1.jpg
1月4日。
《我的青少年时代》,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侯宝林,98页。
看侯宝林的自传(青少年),想起了有位妈妈说过,看这本书的时候,泪流满面。那是看到了侯宝林先生小时候受过的苦,自己的父母什么样子,都记不得,被带到这一家姓侯的人家,后来,这里的母亲也去世了。饿,穷,就是那个时候的印象。
看这本书,跟读新凤霞的自传不同,这本更有味儿。是跟侯先生的阅历有关么?他学艺、唱京戏、说相声,接触的曲艺门类丰富?让人爱读?新凤霞的文字,清新,自然,但缺少变化,感觉好多文字都有相似之处,这本书跟那本书也有雷同。可能是俺欣赏水平不够吧。新凤霞的传记,那一堆书,才读了一两本,实在还不太好下结论。
侯先生,只上过3个月的学,23岁开始看小说,32岁才开始拿起笔写字,写文章。开始看小说的时候,也是好多字不认识,但是坚持看下来,“串”下来。到了开始学写字,就有那股不耻下问的劲头。
后来成了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读他的文字,一点不觉得是只上过3个月学的人写出来的。感慨万千。我自己,好像从来没有哪个时候,是有着那股热切的劲头自学什么的,上学,是家长、老师教导,要好好学习,要这样、要那样……侯先生学艺时,学过的词,时时刻刻都在背,我从来没有过吧,那么投入的学。
这个书,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09: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7 09:19 编辑

2.jpg
1月5日。
《石榴女王》,少年儿童出版社,【印度】穆拉安纳德著,冰心译,85页。
这本印度民间故事,随手拿来读读。看完之后,想以后有机会把印度的历史找来看看。
确实有文化差异,看他们的民间故事,好多我是不能理解的,人死了复活了,又死又复活,反复4次……经常就是把人杀死了。也许是因为复活很容易,所以也就很血腥?
石榴女王那则故事,其实说女王的事不多,还是说男主人公的故事多,真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故事要取名为石榴女王?仿佛那个女王只是个铺垫,是个配角。
里面不可避免的提到了婆罗门,以及书末尾的阅读参考,提到了种姓,阶级性。我猜想,之前一起读书的5位印度同学,应该都是高级种姓的,他们家里都有仆人,自己从来不动手做事情。这是为我所不齿的。无法理解,今天的社会,还会是这样,而人家觉得理所当然的。
读读不同国家的民间故事,是认识这个国家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7 09:26 编辑

3.jpg
1月6日。
《天女的羽衣》,少年儿童出版社,[日本]浜田广介 等编,吴朗西等译,179页。
一衣带水的国家,其民间故事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好多故事也是我们小时候经常讲到的,十二动物就是我们的十二生肖。我们经常也介绍日本的文化,所以,读起来不陌生,也能理解。
不少故事,是人救了什么动物,那个动物就幻作人,来报答人类,但是,人类不能知道这个秘密。一旦没有听从劝告,知道了报恩者的身份,这段缘分也就结束了。是要劝人向善,并且要信守诺言吧。
还是要好好研读一下日本历史。虽然林林总总也读过一些,但,似乎还没有串起来。源氏物语,大概哪天该读一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1: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11 21:43 编辑

1.JPG
1月7日
《聪明的鼠鹿》,少年儿童出版社,弗奥斯特洛夫斯基著,106页。
这本书是印度尼西亚民间故事。说实话,不太喜欢里面掺杂的宗教色彩,也不太喜欢这里面的主人翁鼠鹿。它一会儿善良可爱,一会儿指挥众人干活,自己却什么都不做,还对他人品头论足的。
记起来印尼每年6月份开始烧荒,就任性地让森林自己烧着,任凭浓烟飘到邻国,新加坡就开始抱怨,而印尼说对方太childish.
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1: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11 21:48 编辑

2.JPG
1月8日
《经典常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朱自清著,138页。
这本书是好久之前从孔网抢来的,今日才读。
经典,就是经典。朱先生本书中提及的经典,都应找来读读。而且,应该找到合适的版本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1: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11 22:15 编辑

3.JPG
1月9日
《语文常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吕叔湘著,115页。
这个跟高中、大学时候学语文一样,甚至还不如那些书有趣。不过,这本却也称得上是值得一读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2: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11 22:18 编辑

4.JPG
1月10日
《语言与社会生活》,三联书店,陈原著,120页。
语言学的书,无论是汉语语言学,还是英语语言学,都有点乏味。可能是静不下心来读的缘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22: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11 23:12 编辑

1.jpg
1月11日、
艾玛,终于补完课了。
《夏洛的网》,人民文学出版社,怀特著,170页。
这本书的音频,估计好多妈妈都听过。我也陪着孩子,蹭听过不只一次吧。
读书,跟听的感觉还是不一样。
喜欢夏洛说的“永不匆忙,永不担忧”。读到最后,夏洛死了,让人伤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4: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13 14:38 编辑

1.jpg
1月12日
老这么补,可不行。最好是天天读,天天记。
刚买来的书,快读读。《电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叶永烈 著,101页。
这本书,生动。孩子如果读,会不会觉得,哪有这种电影呢?她就没看过胶片电影呢,离她的世界太远了。
可是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她是看过的,应该能引起共鸣?
还有,学校刚好在这个学期组织他们去了中国电影博物馆,也不知道在那里看到了什么。讲电影的历史,发展?
无怪乎法国戛纳电影节那么有名,第一部电影是那里播放的呢。
里面提到的未来电影,可能有香味,不知道现在的4D,是否有香味?
看这种书,最有趣的就是书中提及的事情,好的在今天已经实现了,而当时的人们却是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呢。有趣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4: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15 14:17 编辑

1.jpg
1月13、14日
《电影的秘密》,少年儿童出版社,叶永烈 编著,228页。
这本书,比上面那本更为专业。经申爸一讲,知道叶永烈在电影制片厂也工作过,所以对电影的制作比较熟悉。
看到书中提及的影片,大多数没有看过。不免动了心思,想找来看看,或者,到中国电影博物馆去看看?孩子学校已经组织他们去看过一次了。我也去看看吧。
在这里也发表一下昨日去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感受,好地方,想看宝石、玉石的,都去那里看看,过过瘾。今年就是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年纪念了,百年了,不长不短。以后还要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4: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逗妈0807G 于 2016-1-15 14:22 编辑

1.jpg

1月15日
《儿童几何》,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苏]日托米尔斯 著,121页。
这本书,自己读完,要给娃看看。上面说是适合幼儿园孩子读的。晚了一步。
我小时候,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书啊。这也是本老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4-27 06:55 , Processed in 0.0787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