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豫杉妈0902G

[数学小作坊] B2-豫杉妈0902G六-总群答疑-数学小作坊实操反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4: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0913  周日  day846

六上学期模式第12天
1、朗读,口述:朗读六上课本第一单元全部内容,用时18分钟。
2、盲算:六上课本第一单元全部习题,分数概念、混合计算、应用题45分钟。
3、讲题:讲解作业习题5道,比较清晰,主要是分数的应用内容,梯形面积计算1题、应用题4题,用时15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4: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管理的重要性

2015-09-28

数学呢,是最特别的一个学科。它可以基于很少的基本事实,让一个人在头脑中进行无穷尽的操作。锻炼脑筋的一门学科。入门很重要。要是不入门,就总是得不到其中的乐趣,一旦入了门,头脑中的成功操作,会带给人极大的愉悦感。杨老师呢,是管入门的。据大申说,杨老师今年又去教一年级了。又有40个孩子,能够得到很好的入门教育……

这个……在数学的解题过程中,基于物理事实,并且一直不离开物理现实来思考,这是一种非常非常难得的能力。刚开始,只有这样,才会带来入门级的“直觉”感。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都已经存在着大量的从生活经验来的星云,在解数学题过程中,把相关的存量网络激活,就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思维活动,其结果,进入到意识层面,就是“直觉”。

原则上,我们不知道潜意识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解一道数学题的过程中,孩子直觉思维,一直运行于非意识的层面,只有在得到结果之后,因结果是意识层面一直追求的东西,这个结果,才孤零零地反映进意识里面。你问他: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结果的?他瞪着空洞的大眼睛看着你,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到的。

什么东西可靠?整个思考过程都发生在意识层面,每个步骤都受到有意识地监控的思考,可靠。这个直觉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什么时候“来气”,十分说不准。对于段誉来讲,最要紧的就是练习,让自己“使气”的法门,随心所欲,想来就来,想去就去。把潜意识层面的思考过程,整个地提升到意识层面,让孩子产生“我知道我知道了”的感觉,很重要。

我们呢,要想更多地使自己的“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东西,变成“我知道我知道了”的事情;能够清晰地识别出“我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能够明确地监控每一个“我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变成“我知道我知道”的事情……

特别是,不停地从“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黑洞里面,掏东西出来。一掏出俩,马上就将其归类:“我知道我知道”的?还是“我知道我不知道”的?进而,把新掏出来的东西,纳入到自己的思维管理体系里面去,最终全部变成“我知道我知道”的事情。

思维管理。把思想磨锐。要做到这两点呢,最好利用那件著名的工具: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呢,它本质上,不是一幅幅画在纸上的分叉图。况且,我们的思维,本质上也不是分叉的。我们的思维,本质上是网状的。不是说,从树根,都有唯一的一条线,可以连到每一片树叶。而是有无穷多条线,能够连接到一片特定的树叶。互联网样的。但是呢,思维导图不失为一个简化模型。它非常简单,一目了然。

思维导图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借助它,可以有效地把自己的思维条理化。注意,是条理化,而不是格式化。孩子可以借助这种工具,从最初的碎片化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把碎片条理化。开始系统地进行这种条理化,必须有一个前提,孩子发生了自省能力。也就是说,它可以跳出当下的情境,能够逻辑地在头脑中,从总体上观察自己所在的当下情境,才可以做。做早了,只能导致一个结果:让孩子的思维格式化。

这种思维方式的过早运用,是整个中国的教育,让孩子的“创造力损失”的原因。这种的思维方式呢,管理思维,把思想磨锐,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它对考试考高分,有极大的助益。高考的满分是750分。对于那些可以考到700分,710分,726分的孩子而言,他们从考场上下来,就知道自己能够得多少分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们有非常好的思维管理能力:高考的考试范围之内的所有内容,在他们的头脑里,没有“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成分;还有,他们非常清楚,“我知道我知道”什么。也就是说,考卷上的每一道题,对他们来讲,答完了,就十分清晰地知道,哪几道题是“我知道我不知道”的。一看卷面上的分数,他们就知道,自己得多少分。

思维管理能够达到这个程度,那是十分厉害的。

考试的高分,不是做题做出来的。脑袋里一片混乱,糊里八涂,做再多的题,也无济于事。考试的高分,是良好的思维管理的结果。

大申起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4: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导图性思维学习和妈妈如何利用计划表

2015-09-30

昨天说到哪儿啦?嗯……思维导图。

昨天呢,说了,这个导图思维方式,可以用来讲话儿,阅读。当然,申爸最主要看的,是拿这个方式,用来学习。这里特指狭义的学校学习。那啥,申爸现在说的所有事情哈,都是十岁以后孩子要干的事情。自省能力萌生了以后的事儿。小孩子的妈妈,不要往自己孩子那里去套哈。注意年龄。不注意年龄,你会套出很严重的副作用来的。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儿。不可以一个调子,到处唱。

它这个学校学习……妈妈们每一位,都当过学生的。都知道学校学习……到底有哪些问题在里面,需要解决的呢?
首先,就是个零散的问题。我们猜都可以猜得到,它的这个教材,好比说,数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一共24本教材。24本数学书。它这个24本书,得是有人编出来。他编书的人,总得有一个思路:我拿什么做主线,选取什么资料进来,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完整的体系。没有这个,那么厚的一大摞书,他怎么编出来?必须得有这个。

12年的时间,你把这24本书学完了。学完了呢,你怎么知道你彻底掌握了这24本书?你掌握了24本书所建构的体系,知道了当初编者所要建构的总体框架,获得了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整体感,你就学会了么,就算是彻底掌握了这24本书了么。可是,我们呢,很多人,都学完了24本书。我们回过头来想,我们对这24本书的感觉是什么?难得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的数学题。就这么个感觉,对不对?

这是第一点:整体感缺失。

其次呢,是解决不了一个难题:摸象和拼象。

要获得整体感,这是目的;怎么获得,这是手段。没有人可以给你用“一篇2000字的短文,说清楚数学是什么”。这样的短文……2000字的短文,说清楚数学是什么……有没有呢?有。可惜,把短文拿过来,给我们看,我们看不懂。为什么看不懂呢?我们不知道短文里面的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抽象思维”?什么又叫做“逻辑变换”?什么叫“操作”?什么又叫做“建模”?他短文里面用的词汇,我们只认识字,能读出来。可是,这词汇的涵义,尤其是涵义据以成立的主观感受,我们没有。

这就好比“孩子教育”。
孩子我们都知道,可是,现在你对孩子的理解,和你当姑娘的时候,对孩子的理解,那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孩子教育”这个概念,理解自然也就完全不同。现在的妈妈,对于孩子,孩子的教育,有了切身的体验。当姑娘那个时候,对这个词的理解,不过就是一些基于观察而得出的一些结论罢了。缺少了切身体验的理解,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解。就好像是康德看孔子的论语。“就是一些世俗的道德说教,谈不上哲学,”康德评价说。康德呢,终生未娶,没有孩子;他呢,来读孔子的基于家庭血亲的理论体系,他没有经验,他自然理解不了。无论康德多天才,都理解不了。

对于数学,学习那24册课本的长长的12年,就是体验的过程。那个短文,能看懂的人,必须经过这12年的历程,这是一。其二呢,他还必须得有了整体观,才能看懂。

有些文字,是写给同道中人看的。同道中人,越看越爱看,越看越觉得中肯。未入门的,怎么看,怎么看不出哪里中肯。他这个孩子,站在小学一年级的门口,第一次拿起第一册数学课本的时候,他哪里会有对数学的整体感?他开始学习,开始体验。可是呢,孩子眼么前儿学的任何一个数学知识,它也不过是一个“数学知识”而已。他看到的,都是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怎么拼象?

最后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学校教育过程中,老师很少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来拼象。数学老师呢,分成小学数学老师初中数学老师高中数学老师。小初高的数学老师,负责引导孩子把自己负责的几本数学书上的知识学会。“知识体系”这件事情,数学老师都知道重要。可是,怎么引导孩子建立起知识体系呢?“这个太难”,每个老师都这么想,“也许别人会管吧,”每个老师都这么想。

你看:孩子学习完数学,整体感缺失;从学的角度,看到的全是孤立、片段的碎片;从教的角度,又没什么有力措施来教学生。那可不么,这么这么多人,学完12年的数学,都获得不了整体感。回想数学,就剩下“难得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的数学题”这么一个感觉了。对于孩子来讲,从“这里到那里”,从每天学习的具体知识,到拼凑出数学这门学科的总体框架,获得整体感,需要一个阶梯。他沿着阶梯,一步一步慢慢爬,一直爬到顶。这个阶梯,就是导图性思维。

导图性思维,和思维导图还不一样。思维导图,更重视于“那个形式”。我们都知道,“那个形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站在“那个形式”背后的“那种思维方式”。就好比说,申爸当年当学生的时候,一直也没有探索出“那个形式”,就连在日常生活中,足够大的纸都没找到。

可是,这并不影响申爸的“那种思维方式”:画不出来,就在头脑里面想呗。顺着藤摸瓜,越摸越来劲。那么,怎么引导孩子也有“那种思维方式”呢?

首先要选一门课程来当样例。你不可以眉毛胡子一把抓,四处用力。四处用力,四处都没结果。把力量集中到一点,捅破它。拓荒。孩子在这一点上获得的心得,产生的感受,就可以很容易地转移到其他的学科去。

当年呢,申爸是自己摸到这个思维方式的,没有任何引导……也许有引导,可是在建构过程中的引导,申爸记不得了……申爸不是从总体上观察了所有的学科,数学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在这之后,选择一个最容易建构的学科,来建构的。申爸那个时候,是随机的,“掉到哪儿算哪儿”,于是,申爸在生物、物理和化学这三门学科领域,建构起了导图性思维方式。但是,不包括语文、数学、英语。

这种“掉到哪儿算哪儿”的随机,导致申爸后来自然图景非常强,强到孩子教育这样复杂的事情,都可以搭建到坚实的神经科学的基础知识上面……可是,当年,申爸确实没学明白数学语文英语……没整体感,搞不懂这些学科。

现在呢,回过头来,鸟瞰大申的课程,申爸感觉到了:数学是最适合于导图性思维的学科。从难度上来讲,数学最容易引导;自然科学次之;语文是最难引导的。数学之所以容易,在于数学的特性:范围的明确性。这个,前两天申爸说过了。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清晰明确的一门:只要很少的文字,就可以清晰地毫无偏差地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填空题:若两数之积为1,则这两数互为______。答案是:倒数。这道题考察什么数学知识?倒数的定义。清楚清晰明确简洁。

语文就不行。

“酒饱江边立,倚松望江流。江山依旧在,你发什么愁?”就这么20个字儿。你说,它表现了种什么感情?你要是能把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说得像倒数题那样清楚、清晰、明确,非得有冬妈那样的水平不行。即便是冬妈,能说清这诗的感情,那也老费劲了。这还好,也许冬妈能说清。

可是,这首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我的天,搁谁也说不清。语文不行。语文很复杂。语文在高考的分数占得那么多,合理。

嗯……回头再说那个什么,如何帮孩子建立起导图性思维。

又到月底了。写总结的时间到啦,妈妈们别光顾着玩儿,刷票。写总结哈。写总结更重要。很多妈妈呢,已经把九月份总结帖上来了。申爸在看。妈妈们,有一些,已经习惯了写总结。就本身总结而言,在不断地完善,归集教育孩子的各个方面,形成完善的总结体系。这个体系呢,平时,随时看,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漏掉了什么项目。把每个项目都订成教育的目标,规定频次,逐日逐月地跟踪,执行。这当然好。可是呢,我们要知道:教育这个事情呢,是一个平衡的事情。你不能望任何一个方向,一条道儿往黑了跑。那肯定不行。按照完善的教育目标,严格执行,这是一个方向。对于绝大部分妈妈,没有完善的教育目标……甚至连目标都没有……更谈不上执行了。 这样的妈妈,向这个方向努力。在努力的道路上,孩子肯定受益。毫无疑问。

可是,当妈妈们完善的Excel建好了,每天都对着里面密密麻麻的项目,焦急地看着孩子:你赶快做,做好妈妈好打钩。这个时候,妈妈跑得过头了。孩子不是一个每天开足马力,严丝合缝机械运转的机器。妈妈不能目标主义,打钩主义。那样,孩子的生活就被格式化成了很多零碎的时间段,机械地做一件跟着一件的事情。

那怎么办呢?每天机械地必做的事情,留下几件就好:早晨准时起床,晚上准时睡觉,回到家,休息20分钟,就把作业先做完。机械的行为,就留这么几项即可。神马按时弹琴,按时听故事,按时讲故事,按时……妈妈要是把超过三项的内容,每天都“按时”的话,从总体上观察,孩子就变成机器了。每一步都卓越,但是到了最后,妈妈会收获一个最平庸的孩子。

这个叫谨毛失貌。那么,面对你Excel表格上,密密麻麻的项目,妈妈怎么办最好呢?今天,伴听听得高兴了,那就不出去跑步了,不弹琴了,不做计算题了,不做阅读理解了……时间全拿出来,给孩儿伴听就好了。一直听到睡觉的时间。明天,娃不想听,静不下来,提议孩子出去跑步,回到家,做一下阅读理解题。这个阅读理解的篇目,正好撞上孩子喜欢的内容,兴致来了,那就多做几篇,计算题就不管了。

孩子喜欢干哪件事情,就放手让孩子去干:甭管其余的那些“每天必做”了。那个Excel表干什么用呢?提醒呀:伴听,读书,阅读理解,弹琴……一连干了十几天了,要是没有那个Excel提醒,就会把“做数学题”,给彻底忘了。那这个Excel来提醒。

这样呢,一件事,一个月下来,机械地“每天都做”,一个月,孩子总共做了多少个小时,孩子还是做了那么多小时。不过,是凭兴趣做的。总额不变,就行了。

大申起床了,回头再接着说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4: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一词的来历和含义

2015-10-02

嗯……没出去旅游。大申的学习呢,到了应该快速提升成绩的时候了,这段时间,申爸一家哪里都不能去,就留在家里。申爸呢,醒早了,一看表,才两点多,就想,再睡会儿再起。结果,再醒来,就晚了。

昨天,大申听古文,韩愈的《师说》。申爸也在旁边蹭听。师说里面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申爸就想,中国的这个古代教育。

现在的学校,孩子最初的六年,都叫做小学,然后叫中学,完了叫大学。“小学”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比孔子还早。这个词最早是指小孩子一开始学习时候,所在的房子。后来,很短的一段时间里,这个词用来指小孩子最初学的学制,就和现在一样。再后来,这个词的涵义变窄,专门用来特指一类的学问,和文字有关的。关于一个汉字发展的源流,释义,音韵的学问,叫做小学。再过了很长很长时间,到了戊戌变法,设立现代意义的学校,“小学”的涵义又被恢复,专指现在小孩子们读的学校,还有其学制。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小孩子的启蒙学习,叫做“塾”,“私塾”。私塾这个制度,基本上就是一对一的教育。孔子那个时候,形成的启蒙教育的传统科目: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想来,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岁月中,是不存在的。他私塾,一个先生,没办法教这六艺。

现在呢,有个问题:一个人,在教育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建构的总体框架,需要形成的整体感,那个时候,是什么情形?
古人在一个领域,形成局部的总体框架和局部的整体感。这个局部,就是狭义的“小学”范畴。文字。文字的音韵,文字的源流,字义的演变;辨析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涵义,梳理出其根本涵义,理清每一个转义、喻意的形成过程,还有流变,做到“无一字无来历”。你要是能做到聆听、著文,无一字无来历,那么,你就具有极强的对汉语言文字的整体感觉了。任何一个领域,如果它涵盖的范围足够庞杂,足以供人们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地追根溯源,不断地形成层理性的体系,那么,这个领域,就足以拿来做形成宏观图景的案例。

中国古代孩子的学习,就拿语言文字来当样例。这个,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许慎的《说文解字》,如此的重要,受推崇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小学”著作。专门讲每一个文字的音韵,字义,源流的书。

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什么诗歌从唐代开始,忽然受到那么样的推崇。你要做官吗?先把诗做好。这个从事政治活动,从事行政管理,和作诗有个什么关系?他们那个时候,一个人,能把诗做好,就意味着他对汉字的音韵、含义,以及这个字在人们那里情绪的反应,是十分敏感的。原创出好的诗歌,诗人的头脑中,必须已建构起对于语言文字的整体感。这意味着一个人的智力良好。这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当然包括从事政治活动,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做官。

我们呢,可以理解,金石之学,为何在明清那个时候,如此受到推崇了。金是指青铜器,石是指刻着古代的文字的石头。金石这些东西,实在是搞好“小学”的基本素材。金石学昌盛,自然带火了金石上面的文字的字体,书法。篆刻啊,什么的。这是有深厚的文化传统的领域。

现在呢,现在不同了。就小学、中学所开科目而言,至少有三个领域,可以让人建立起宏观框架,建立整体感:数学,语言文字,还有自然科学。我们呢,在孩子那里,需要选一个,作为突破口。

先说到这儿……回头再接着说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4: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的教育目标
2015-10-03


昨天呢,说了几句“小学”。 那么,在古代的人看来,“小学”之后,是什么呢?
“大学” 。

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传统。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是不被士大夫阶层所看中的。他们认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那都是些雕虫小技,甚至是些奇技淫巧,旁门左道。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记录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书籍。不过,有个例外。因为古代中国一直都是农业社会,所以,在历史上,农业技术,非常受到重视,产生过汗牛充栋的农书。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也留下农书不烧。

我们的这个传统,和古希腊文明的传统,截然不同。在古希腊传统中,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从苏格拉底开始,这个传统就建立起来,一代代的人,不断沿着这个方向努力开拓。他们的文明传统当中,很早就出现了建构宏伟和谐的自然科学数学方面的巨著,比如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对于自然的理性、持续的探索,最终导致工业革命。在人类的文明发展过程中,西方凭借工业革命所取得的巨大物质生产能力,把自己的文明推向顶峰。

中国的文明传统中,是孕育不出工业革命这样的飞跃的。如果再过2500年,我们的后人,回过头来,再看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这三百年的历史的话,很可能,他们认为:中华文明被外部文明所扰乱,用了三个世纪的时间,调整了“偏离”。在吸收了外来文明之后,重新回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上去。这个看法呢,应该与我们的教育有关系。

“大学”是怎么回事呢?
《礼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叫“明明德”? 理解“明德”,进而彰盛之,叫“明明德”。那么,“明德”是什么呢?日月之光,为“明”。明亮。光明之德,就是“明德”,转义为“美德”。 明明德,就是理解什么是美德,进而彰盛之。



我们都知道清华大学。在清华校园内,老图书馆门前草坪尽头,立着一个日晷。那是清华1920年全体学生给母校赠送的纪念物,献礼。清华1920级学生包括陈岱孙、陈可忠、萨本栋、萧公权这些人。这是日晷1920年落成时的照片。左上角是景泰蓝的日晷盘。


清华园随着祖国几经战乱,历尽沧桑,时至今日,这个日晷盘早已消失不见,代之以后来雕刻的一个石质日晷盘。在日晷的右侧,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字;左侧对称的地方,刻着“止于至善”四个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我们知道,“至善”是永远达不到的,如果要达到“至善”的境界而不罢休,那就只能永远在路上,明明德。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教育修养的目标和理想。中国古代,在很长的时间内,在士大夫看来,教育的目的在明明德,止于至善。

所以,韩愈在《师说》里面讲,“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的意思是说,他所说的教育,不是指教童子们“习句读”的“小学”教育。他所说的“师”,是用来“传其道解其惑”的。是“大学”的教育。“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故而,韩愈接着这样说。

从现代教育学的角度来讲,韩愈的观点,隐含着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试想:对于韩愈那个时候的孩子而言,全都经过完整的教育过程的,“明明德”者,亦非全部。这跟今天的教育中的情形,是完全一样的:每年1800万的孩子,全部都从小学一年级读过16年的书,到了本科毕业,“教育好了的”,还是不多。绝大部分孩子,都仅是“读过书了”而已。那么,怎么才算是“教育好了”,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教育好了”就是指“明明德,止于至善”。这个呢,我们站在更高一个层面上来观察,无非是框定在“社会”和“自我”这两个范畴之内而言的;在西方传统中,“教育好了”更侧重于“自然”这个范畴之内而言之。各有侧重。

我们站在今天这个文明融合的角度来观察,对今天的教育,教育好了,要涉及到自然、社会、自我这三个范畴。“小学”的目标,无非在于“识句读”;“大学”的目标,在于“命理”。小学的目标,都能达成;可大学的目标,不都能达成。实际的情形是,只有不多一部分孩子达成。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孩子是不是能够达成“大学”的教育目标呢?现在,我们的焦点,聚于此。

大申起床了,回头再接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4: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如何建立理想信念

2015-10-04

话说,昨天呢,把焦点聚集到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过渡期”这个地方。

我们知道,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小头脑中,就有了利用语言词汇来抽象概念的能力了。这种能力,孩子小的时候,发展的速度最快,到了五岁半,这种能力发展到最强。伴听就是借用这种能力,建构智力。

毫无疑问的是,十岁以下,孩子的思维都是碎片化特征的。小孩子的小脑筋,在“一个碎片之内”,运行效率特别强,可以毫不费力地抽象出大量的概念,以致观念。当然,这些“抽象”的过程,是无意识的。可是,更大范围的抽象,是怎么发生的呢?

更大范围的抽象,申爸是指这类的抽象:理想,信念,整体感,和谐,中庸……
我们需要澄清一下。当我们单独提这些词汇的时候……理想,信念,整体感,和谐,中庸……我们其实可以指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申爸举例子来说。

习近平,自打当上总书记以后呢,就毫不犹豫地宣称:他是焦裕禄的粉丝。焦粉。当他第一次去兰考,参观焦裕禄博物馆的时候,你看新闻,你会觉得,他“在利用”焦裕禄,达到某种宣传的目的。这很可以理解。各级的领导,各种时候,借用各种英雄人物,以实现某种意图。古今中外,这很常见。可是,当习近平三番五次地去兰考,不断地提焦裕禄……事情就不大一样了。 “古今中外”的领导人,对于那些英雄人物,需要的时候,借用那么一下下,就完了事了。以后不再提:目的达到了么?习近平对焦裕禄,完全不是这样。

什么原因呢?
习近平自己回忆,当年,他看到人民日报上穆青写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深受感动,从此,他就变成焦裕禄的粉丝了。你可以查到,习近平是1953年6月生人,穆青的那篇通讯,发表于1966年2月7日。是时,习近平12岁8个月大……

我们以前谈到过,孩子呢,有一个职业的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理想,信念,极容易受到随机到来的某个信息的影响。然后呢,就把那个作为理想,榜样,加以模仿,学习。

你看焦裕禄,他的工作方式:实地考察,切身体会;依靠群众;发扬民主;经常总结工作……我们知道,这些特点,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不二法门。习近平,他粉焦裕禄啊,就学焦裕禄的这些方面……焦裕禄,不是说他病得快死了,也坚持工作,不去看病;不是说他在穷困贫乏的环境里,一直奋斗……焦裕禄身上的优点,明显的特征,是它的群众路线,实地工作。你去看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就知道了。在理想信念的敏感期,无意中撞到了穆青的文章,习近平就成了焦裕禄的粉丝。老去兰考,老去兰考,习近平确实是粉焦裕禄,而不只是想借用焦裕禄来干什么……

理想、信念,在狭义上,作为一个抽象名词,小孩子在七八岁,就明白了;可是,在广义上:在自己的生活中,树立自己的理想,建立自己的信念,这是到了13岁左右,才会发生的事情。狭义上的理想信念,是不把“我”包含在内的。他是在“客观地”看事情;广义上的理想信念,是把“我”包含在内的,是包含主观的体验和情感的。

这个小孩子,从10岁自省能力发生开始,到13岁,可以把自我包含进来,形成自己的理想、信念,这四年的时间里边……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应该发生了很多大事。你比如说,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对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几十年,产生明确的观念的话,是谈不上理想和信念的。他只有认识到,人的一生是多长的一个时间段,然后,把自己的年龄,纳入进去考量之后,才会形成总体上的感知。这种总体上的感知,是理想信念的基础。

整体感,是自我意识产生之后,才会有的主观感受。
整体感,是自省意识产生之后,才会有的主观感受。

你只有从头脑中,完全虚拟地能够“跳起来看”,才能“看到”整体。我们所能真实看到的,都只是“当下”,一棵棵树而已。

你不能说,你拿个直升飞机,飞到国家大剧院上空,往下拍一张俯瞰图,你就说,这就是国家大剧院的整体。这是俯瞰图,可以看到一颗漂在水面上的蛋。但是,单靠这样一张图,不能够给一个人建立起国家大剧院的整体感。作为整体感所存在的国家大剧院,还包括壳子下面罩着的三座剧院、壳内侧的红木板天棚,橄榄厅,橄榄厅抬头望上去宏伟的景象,包括水下长廊,包括大理石地面……
我们把这些细节,在头脑里面包纳进航拍的那张图,那张图里面的蛋的里面去,可以自如地想象出每个细节都在蛋的什么位置,细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站在哪里,向哪里看过去,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内容,都是包含在“整体感”当中的内容。缺少了这些内容,光光一张航拍图,不足以产生对国家大剧院的“整体感”。

小孩子呢,从“小学”转换到“大学”,就相当于国家大剧院,已经有了很多很多不同角度的内部细节图片了...更包括那张航拍的俯瞰图:如何把这些内容,在头脑中抽象地结合到一起,形成“整体感”?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的《师说》没有提到的是:这个“道”,该怎么传?

你只要在一个领域,把“道”传过去了;别的领域,就非常好办了:一窍通百窍通。可操作的手段,这个,是申爸要探索出来的东西。选取的首先来“通”的那一窍,就是数学。数学最合适:它清晰明确简洁。就因为这些特点,所以沟通起来,特别方便,不容易在沟通过程中产生歧义。试着看ing……

大申起床了,回头再接着说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5: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数学培养孩子从整体到局部的导图式思维

2015-10-05

申爸呢,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对这个孩子,作家长的,什么时候教,什么时候不教;什么教?什么不教?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教”这件事情,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一般来讲,不考虑这个问题的爸爸妈妈,想起来了什么,就教孩子什么,不太考虑孩子的年龄这个因素。这是自然状态。
我们说,不教,肯定是不行的。在正常的环境下,孩子进了小学,老师就教各种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在孩子小的时候,“教”这个因素,其实,已经有了。问题是:其程度,是否足够?

家长呢,在家里也教,教老师教的同样的内容。很多爸爸妈妈,等孩子小学毕了业,就感慨地说:“哎呀,真不容易!我等于自己把小学的课程,又学了一遍。得教他呀,不学不行。”很显然,在小学,家长把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自己在家里又教一遍,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就过头了。

考虑到这一点,申爸策略,很简单,并且一刀切齐:在家里,申爸什么都不教。代之而来的,申爸提供资料,让大申自己学。这个办法,很奏效。几年下来,大申学到了一个教不会的能力:自学。这无意中应了叶圣陶的话: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孩子自己学习。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建构起来的:你给他资料,他自己吸收。到时候,他自己就建构起了一套自己的方式。孩子按照自己建构起来的方式,自己学。

可是,韩愈说的也有道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家长,作为教师的身份的那一部分职责,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呢?

申爸这种无为而治的想法,申爸自己也知道,是不可以长此以往的。孩子是不能一直不教的。教还是需要教的,问题是,转折点在什么时候?转折点过来之后,家长,教什么?去年的暑假,大申表现出自省能力之后,申爸直觉是:正好到时候了,该教了。可是,马上,申爸发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教什么?应不应该是一回事,具体怎么着手,操作,是另一回事。我们需要有合适的指南:告诉说,什么时间,教什么内容,怎么教。这个东西,于申爸,还没有。得探索出来。这一探索,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现在呢,申爸可以肯定:教什么,需要从孩子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确定。在孩子生命的前十年,碎片化思维,是其思维的特征。怎么让孩子的思维,从碎片化,零散化的状态,过渡进入到理性的状态、逻辑的状态呢?这是关键。

我们知道,高考这个事件。现在,高考的改革,越来越把分数往语文数学两门课程来集中。这肯定有它的道理在。

申爸在认真观察大申的数学课,语文课。得到结论是:语文课,就目前而言,开始围绕着一个重点在展开:总结、归纳。一篇课文,结束了之后,典型的要求是:“默读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把它划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说说这个故事里有哪几个主要情节。”“分角色朗读孙悟空与罗刹的对话。从这些对话中你能看出孙悟空有什么性格特点?”

孩子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他看到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情节。全是树。如果要求孩子能够总结、归纳,那么,隐含的要求就是:孩子完整读完一篇课文以后,他必须对课文的整体内容,有俯瞰式的了解。要求“把它划分成几个部分”,其实是要指出,“林”在哪里。没有“森”的感受,是指不出有几片“林”,各在哪里的。如果孩子见到的只是“树”,那就根本完不成这个指“林”的任务。
这是语文。

数学呢?
数学是“强理性”的学科。它的材料,以完美无瑕的逻辑方式,展现出来的。

这一章的名称叫什么?《有理数及其运算》好,既然这一章的名称是这个,那就等于告诉我们,这一章的内容,有两大部分:“有理数”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这一部分呢,又分成三节课:第一节,《有理数》,讲有理数的概念:第二节,《数轴》,讲有理数的形象化表示;第三节,《绝对值》,讲绝对值是什么。到这里,在《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大标题下,其实已经展开两个层次了:第一层,包含两条“有理数”和“有理数的运算”;第二层,在第一条“有理数”下面,又有一层,包含三项,“有理数”、“数轴”、“绝对值”。

这种清晰的层次感,并不是孩子天生的思维方式。在现在,大申这个年龄,对于这种层次感的思维模式……或者说导图式思维……十分反感。孩子对导图式思维既没有直观的感受,更没有深切的体验。按照导图式思维方式的陈述……就像刚才申爸写的那一大堆自然语言那样的陈述……大申感到枯燥无聊,无法忍受。大申作为聆听者,听得兴致索然,眼皮直打架;申爸作为陈述者,说得兴趣盎然,滔滔不绝。大申把申爸的陈述,理所当然地看做老师上课时的啰嗦……

老师讲课,他必须按照头脑中清晰的图式,系统地用自然语言进行阐述……可是,这于还没有建立起整体感和层次感的孩子听来,枯燥而无味。老师可以把具体的某个节点,用有趣的事例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述出来,孩子听了很有兴致。但是,这样做,解决的并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是让孩子建构起整体感,形成清晰的层次感,理清重点之间先后关系。不管是语文也好,数学也好,听众只要从课文中,从讲者的陈述中,抽取出重点,形成了有结构的整体感,那就实现了教学目的。要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申爸让大申阐述一节课讲的主要内容。比如说,《有理数》这一节。大申按照课本的行文顺序,逐次指出课本中讲的内容:先讲了正数和负数;接着讲了正整数、负整数和0。正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正数;接着讲了正分数、负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最后,正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我们把从总到分,从总体到零碎,叫做从上到下;把从零碎到总体,叫做从下到上。课本的自然陈述顺序,是从下到上的。我们来看他们的课本:







其实,这一节课,课本就这么两页的内容,非常简单。孩子到了六年级,他的思维发展和课堂上的教学,已经足可以让他看着课本,逐次指出课本中讲的主要内容了。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诶...课本中,充满了“干扰信息”: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例题,练习,sidebar里边的小提示……这些,都是和主要内容不相干的。孩子可以把这些不相干的信息,滤除不讲。

大申的问题在于:在他口中讲出的一系列概念,正数、负数、0、正分数、负分数、正数、分数,甚至有理数,所有这些概念,都不加区分地在思维中处于同等的层次。丝毫没有先后,递进,层次等感觉。你问他:为什么课本上来就讲“正数”和“负数”?他很空洞的大眼睛看着你,不知道怎么回答。甚至,可能,于大申而言,不理解这么问的意思是什么,在问什么。目前,从思维的角度看起来,大申打从下到上的自然行文里,思维只能达到这里。

现在,思维导图要登场,解决问题了。申爸让大申讲重点。大申一边讲,申爸一边画,最后,画成了这样一幅图:


其实,这是从大申的课本中扫描来的。现在的课本,非常成熟而科学:按从下到上的顺序,陈述完之后,总是给一幅导图,把从上到下的思维方式,描述出来。图是画了,孩子们并不在意。在孩子们看来,图上不过是把自己已经知道概念碎片,罗列在一块儿而已。这些概念早就都知道了,自己扫一眼,就完过去了。没有孩子关心这幅图。这幅图的要义在于“关系”,而非那8个概念本身。孩子们对于理解“关系”,其思维还达不到。这是申爸要重点引导的地方。

申爸问大申: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
大申:讲有理数。
申爸:有理数是什么?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要讲清楚有理数是什么,达到这节课的目的,就得先讲清楚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分数”,对不对?
大申点头同意。
申爸:什么是整数?整数、负数和0,统称为整数。要讲清楚整数,就得先讲清楚什么是整数,什么是负数,什么是0,对不对?
大申点头同意。
申爸:那你看你的课本,一上来,就讲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对不对?

大申似乎明白了刚才那个问题:为什么课本上来就讲“正数”和“负数”?申爸让大申陈述一遍刚才那个问题的答案。大申就说:“要想知道什么是有理数,就得知道什么是整数。要想知道什么是整数,就得知道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所以,课本一上来就讲正数和负数。”

你要是了解大申的思路,就知道,他这么说没错。但是,其陈述本身,根本就不照顾完整性。完整性缺失得太厉害,陈述的逻辑性已经看不出来了。完整性接下来再说。不管怎样,于大申的思维而言,已经向前跨出了一大步!这是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孩子第一次能够从下到上归纳;然后,在思维中,把过程倒过来,从上到下来陈述了。

所谓作文,其思维上的困难之处,正在于此。作文是作者先有一个意思要告诉别人,从上到下,先想好一个告诉的次序;然后,把过程倒过来,按照从下到上的次序,有条不紊地把意思一个个一层层地说出来。孩子感觉作文难,就难在这个地方。从下到上,从上到下,颠过来倒过去,这些过程,都是发生在思维中的虚拟过程。这个过程要练熟。

阅读的时候,下意识地不断总结,根据意思本身和作者的提示,构建出整篇文章的“导图”;写作的时候,快读地把自己要说的意思,分出要点,整理出层次,有条不紊的一个点一个点地说。语文,阅读和作文,就练这个。为什么高考,语文的分,占比越来越大?就是因为这个。语文,根本就不是背诵,积累词汇。

当然,“句读”也重要,它是基础么。但不管怎么样讲,“句读”也都是“小学”,赶到18岁高考,“小学”的问题,应该是基本解决的问题。语文直接。就是日常的说话儿唠嗑。但是,用语文训练思维,却很难。难就难在,用语文建模,很困难。

数学就很容易建模。能够让孩子初步体会到“颠过来倒过去”的模型,其素材就刚才的那两页课本。借用数学的清晰明确简洁的性质,把模建好,颠过来倒过去、要点、层次、导图性图解、总结、自然性陈述....这些都摸熟了,体验,进而形成经验。把“这一窍”搞通,再转移到语文上去用。一窍通百窍通么。语文和数学,是锻炼思维的工具。最好用,最重要的两个工具。语文和数学,在高考中占比越来越重,原因就在这里。

那么,接下来,从哪里入手,继续推进呢?大申起床了,回头再接着说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11: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0915  周二  day848

六上学期模式第14天
1、朗读:六上课本分数乘法总结的知识点和常用分数小数内容,用时25分钟。
2、盲算:分数混合运算作业及练习册习题2页,40分钟。
3、天天练:拆分等运算2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1: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0919  周六  day852

六上学期模式第18天
1、朗读:六上课本分数运算内容及常用分数小数互换表,及七彩课堂拓展的内容,用时约35分钟。
2、盲算:作业的分数混合运算计算及应用题18道,40分钟。
3、奥数:线下课两个半小时,作业一个小时,拆分,整合的应用,研究的比较认真,自己总结了老师讲课以外的规律,拆拆和和的给我讲了两道题,思路清晰,完全能听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1: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口述心算”申爸答疑之“以退为进”操作策略
2017-07-2
鄂-萱妈1002女:“想问下大申每天几点睡得?”
大申每天晚上九点半睡觉。睡眠是思维成长,智力发育的最有力保障。妈妈们要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使其规律化,保证每天八个小时的睡眠。
冀-赫妈0503男:“7月22日口述心算第18天。下午1.5小时,中间休息一次。晚上打篮球归来半小时,实在太困了就休息了。今天我主要当忠实的听众。一道角的计算题,我看来很简单,儿子卡住了,思路入歧途,跳过去了,我告诉他每次训练前看看这道题,不知不觉中可能就想出来了。请教大家,当孩子做题时,思路跑偏了,家长点拨吗?还是跳过以后再解决?如果跳过,有的内容逻辑性强会影响下面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妈妈点拨与否,不取决于当下,而取决于历史。如果以前妈妈都是不怎么具体辅导孩子的,那就多点拨;如果妈妈一直事无巨细地辅导孩子,那就忍住,不点拨。
不点拨的妈妈,自己留意一件事情:孩子不会的题目,看他多长时间,自己就想通,会了。一般一两天之后,他自己就会了,不用点拨就会了。观察到了这种情形,记得回来反馈哈。
川-果妈0911男:“想问下大申耍泼耍赖时申爸怎么对付的?”
从战术层面,很多种方法,来对付撒泼耍赖。
首先,你妈妈要分析,孩子撒泼耍赖的原因。他固然是因为大脑的不完善,应对任务困难,才会撒泼耍赖。但坚持撒泼耍赖,却另有原因。孩子的经验,他只要坚持撒泼耍赖,妈妈就会让步,这事儿就算黄了。他的小心思,是憋着这个去的。
针对这一点,妈妈是冷静又坚定:你累了,休息十五分钟。休息完之后,坚定的要求继续做。只要打掉他的这种愿望,撒泼耍赖就会少多了:他知道,再撒泼,也没用。
接下来,就是一些具体技巧。
百试不爽的一些技巧:妈妈不要跟孩子比赛谁更生气,谁喊得更响。妈妈动脑筋,把孩子“算计进来”就是。如果妈妈感觉到孩子快耍赖了,那就主动提议:是不是累了?咱们休息五分钟!时间到了,继续。
这样,你妈妈就把这一次的撒泼耍赖给绕过去了。
休息的时候,不能看电视,不能看刺激性的娱乐小说。其他的,什么都可以做。看电视跟看刺激性的小说,会让孩子情绪暴躁,不利于静下来学习。
申爸跟大申说好:那些电视跟小说,可以看。只要把一天的学习任务学完,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家庭,孩子会玩儿电子游戏...这个呢,没救:你让孩子玩儿电游,就别让孩子学习。学习跟电游,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就这么个关系。当然了,申爸遇到的妈妈,几乎都不服这个观点。她们认为,有你没我,有我没你,那是“别的孩子那里发生的事情”,“我娃特殊”,特殊地好,老年窃,如此认为。这样的妈妈呢,那就试试:等你认识到你娃跟“那些烂娃”也没啥差别,再回来学习吧。
接着呢,还要技巧。时间到了,孩子还是不乐意开始,那就以退为进:“五分钟太短了,再休息一会儿再开始?”孩子当然选择再休息一会儿。不过,要让孩子明确地说,再休息多少分钟。跟孩子说定:到了时间,马上开始。
妈妈要学会的,就是以退为进。时间到了,孩子还有难色,很容易:指着刚才遇到困难的内容,还有稍微往前一些的内容,问孩子:这节课选择哪部分内容讲?孩子当然选择靠前一点的么,他已经讲过了,不那么难。那就从稍微前一些的开始。重复一下,当做热身了。
还有呢,还有孩子没有写完暑假作业,并且,写暑假作业也困难。不乐意写,或者磨蹭。还是实在畏难这个口述心算,妈妈还有可退之处:咱们这节课是口述心算,还是写作业?孩子选择写作业。那有条件:必须高速,高效率地写。如果妈妈发现写作业磨蹭,不高效率,那就回来口述心算。
反正,你妈妈就把孩子要做的事情,按照孩子的喜欢程度,排个序。孩子不乐意做难的,就以退为进,退下来做容易一些的。
孩子学习,他有情绪,体力,精神状态等各种影响的因素。妈妈要根据实际情况,以退为进,让孩子把该做的事情,都做起来。
你比如说,早上起床后的第一节课,大申的效率最高。那自然是口述心算了....当然,如果孩子的作息习惯不好,第一节课可能效率最低,第二节课,孩子清醒了,效率才高....到了下午,能量跟精力基本上用完,那就退到底:让孩子去看BBC的记录片好了。晚上,吃过晚饭,孩子的状态又回来了,可以口述心算。
妈妈们要好好儿体会这个“以退为进”的策略。一个假期,孩子需要做很多事情,口述心算,暑假作业,阅读老师布置的课外书,看BBC的纪录片,听论语,听史记.....这些都是有价值的,都要做。从孩子的角度看出来,这些任务,难度是不一样的,喜欢的程度也各有不同。
跟打游戏比起来,所有这些项目,都不乐意做;所以呢,你妈妈只有一个办法,在设备上控制死,就是不能打电游。过几天,他死心了...或者说,别的任务引起了他的兴趣,兴趣转移了,电游也就不想了;读科幻小说,比这些任务都有趣;那好,科幻小说,你把一天的学习任务学完了,可以看;电视也是如此。
这些任务中,乐意做的程度,也不相同。最喜欢的,就是看BBC的纪录片。那好吧,如果妈妈认识到,孩子确实累了,就提议,看纪录片。但有条件,必须坐直,认真看。任何一次妈妈的“退让”,都伴随着条件。
孩子一看,有便宜沾,高兴,自然答应条件了。妈妈就按照条件去要求好了。要是还是歪躺在沙发上看BBC,不坐直,提示无效后,那妈妈就关电视,再去做口述心算。因为孩子自己不遵守约定。不用生气,不用吵。妈妈想办法,就可以把小驴治得服服帖帖地。如果孩子什么都不说,那就比较难。孩子只要说,就好办。
赣-乐妈0904女:“我家的说放假不如上学,作业比上学还多。”
孩子不是说不如上学么?那好,咱们从明天开始,就让“暑假比上学还轻松”。怎么办呢?
上学,一天七节课,对吧?放学了,还有家庭作业。
咱们暑假,把家庭作业免了。上学,几点上第一节课?八点四十,到九点二十下课。明天,就按照上学的时间表,上足七节课,就算完事儿。上课的时候,做口述心算,写作业,看BBC....上学的时候,没有哪节课是“看电视课”吧?
看电视不比上课轻松容易?况且,你只要上足七节课,比起上学,还没有家庭作业呢!
孩子是气话,可是,你妈妈认真地把气话落实,就把他套牢了。
大申起床了,就说这么个意思哈,妈妈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去摸索,实践。把小驴套牢了,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3 08: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0922  周二  day855

六上学期模式第21天
1、朗读:六上课本用时约15分钟。
2、盲算:巩固练习册一页,口算本2页,分数的混合运算,40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09: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0926  周六  day859

六上学期模式第25天
1、朗读:六上课本第二单元,用时约20分钟。
2、盲算: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张,35分钟。
3、奥数:线下课求整部分2个半小时,作业一个小时,讲题2道,10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09: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培养孩子的格式化思维

2015-10-06

屠呦呦获诺奖。李克强致信中医药管理局,祝贺屠呦呦获奖。 对于一些人来讲,这个,玩笑开大了。这个处于科学桂冠上的诺贝尔奖,竟然让一个从事“伪科学”中医的老太太得了。这什么情况啊,这个。

这个事情吧,我们需要知道,屠呦呦获科学的奖,并不代表中医怎么怎么样。严格来讲,中医有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西方的“科学”,有西方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都探索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世界,两者都各自有效。中医没必要借“科学”来抬升自己的地位,科学的前沿,也需要借助别的思想体系中的成果,来启发自己,进一步探索。
中医呢,驳杂得很。各种的乱七八糟,充斥其中,这也是事实。有意思的事情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抓住中医里面的某一个点,愚昧龌龊,就拼命地试图大而化之,否定整个中医呢?中医是有合理有效的成分于其中的,这个,是任何有理性的人,有头脑的人,都不可否认的事实,申爸的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有头脑,有理性的人,憋着劲儿要把中医置于死地。

人呢,任何一个人,只要是人,他的行为,就要受情绪的支配。这个,概莫能外:只要他是人,就这样。
科学,有自己严谨的思维体系,看上去,这个思维体系是客观冷静,不带任何主观的、情绪的因素于其中的。这是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它有了这个特征,它才具有普适性。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科学有这个特征,可是,有这个特征的,并不都是科学。

一个人,他拿这个特征,去处理什么对象,是由这个人自己决定的。这个人呢,他情绪上已经是“反中医的”了,自然,就拿自己熟悉的带有这个特征的思考和论证去写文章,说话,去反。然后,他又不承认自己的“反”,是情绪化的产物:你看,我的文章立论明确,结构严谨,推理清晰,事实无误,怎么是情绪化的产物?局部有这个特性,不等于全局也有这个特性。他的理性的非情绪化的局部,是严重情绪化的思维调动过来,刻意而为的一点东西而已。局部是正确的,这没有疑问。

申爸感兴趣的是,怎么统一,而不打架。怎么统一?看事实。只有看实践,那些把思维都统一到实践上面去的人,才能获得统一。拿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思维体系去衡量别人的人,只能去跟人吵架。吵架的文章,不要去花时间看。狗咬狗,一嘴毛。

事实上呢,中医对西医、科学的看法,比西医、科学对中医的看法,那要宽容得多。在很多反中医者看来,这是自己所坚持的主义的胜利。这未必。不同思维体系的里的人,看对方的时候,你看过去,他怎么怪异;他看过来,你就怎么怪异。

这不是哪个“主义”更厉害,而是中医所建立于的哲学体系,更具包容性使然。在根子上,更具包容性的哲学,生产出来的事物,更具优势。因为他宽容,留给了鉴别、学习、吸收、改进以空间。这就是那些主张中医优于西医的人,根子上的论据。当然,让对方明白这一点,比较困难……事实上,基本做不到:如果对手能力理解这个,他就不跳出来反中医了。

申爸对中医西医科学感兴趣,实在不在于这些领域本身。申爸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出那么多反中医的人?申爸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找到原因,用以调整小孩子的教育。

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是这样的:那些不遗余力指责中医的人,自诩为科学。他们呢,以诺贝尔奖为旗帜,提倡理性,崇尚科学,反对愚昧……这样的人,为数甚众。可问题是,在精神实质上,这些人的精神,和诺贝尔奖旗手的精神,完全的背道而驰。这种背道而驰,发展到极端,中国第一个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竟然自己是中医背景。这打脸,打大发了。诺贝尔奖的旗手们的精神实质是探索未知的世界——开拓者。他们的精神实质是满足于在开拓者开垦出来的空间中,建构理性、严谨、白璧无瑕的爽适空间。

开拓者的世界,完全不类他们的世界。在开拓者看来,眼前的景象永远都是混乱、矛盾、无法理解的一幅。要在混乱、矛盾、无法理解中,找出规律,秩序,使之符合理性、严谨,让它白璧无瑕。这是开拓者做的事情。在整个科学发展的路程中,上路的开拓者,都是充满着自己的哲学偏见,宗教狂热,瞎打乱撞的一群。碰了很多壁,最终撞到了门。你说,他们碰壁的时候,他们会有多大的理性,多少的严谨?扯什么扯。

可是,一旦他们碰到了门,他们要告诉别人,那里是一个门的话,他们该怎么办?他们需要以理性、严谨的方式,告诉不相信的世界上所有的其他的人,那里有一道门。你可以想象,找门的人头脑里面的感受,和只会看写好的说明书,驯顺地沿着前人的指点,一道门接着一道门穿过的人的感受,那完全不一样。

桂-迅雷爸:
乱窜乱撞,终于……啊,门!——然后就是双手合什,严谨严肃的,“阿门”!先单手划十,再双手合十。语文和数学,是锻炼思维的工具。最好用,最重要的两个工具。语文和数学,在高考中占比越来越重,原因就在这里。那么,接下来,从哪里入手,继续推进呢?或者语文,如何教孩子阅读?

京-大申爸:
在迈克尔逊还有莫雷做了那个著名的实验……明白无误地指出:在任何参照系下,光的速度都是恒定的……之后的第18年;在牛顿提出第二运动定律之后的218年。当一个叫爱因斯坦的人,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一块儿考虑的时候,相对论必然就出现了:两方面都在挤压,最后,把时空观念给压垮了。

可问题是:爱因斯坦,他当初是怎么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到一块儿看的?他是经过无数次碰壁之后,才找到这扇门的。爱因斯坦找的是一扇从未有人走过的门。他是在探索;他找到之后,自然要写说明书,说明这扇门存在在那里。

别一个人呢?这扇门,也没走过。他拿着爱因斯坦的说明书,按照说明书上,也第一次走过那扇门。这别一个人,也在探索。此探索非彼探索。习惯于此探索者,永远做不了彼探索。

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我们的教育,培养只能做“此探索”者,甚众。没培养出来多少能做“彼探索”者。这个……“此”也好,“彼”也好,全部出自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在思维发展的道路上,孩子们那里,发生了什么问题,导致培养出那么多“此探索”者,注定得不了诺贝尔奖,只能去反反中医呢?

申爸开始着手训练大申的导图式思维。这个妈妈对于孩子,永远都是敏感的。申妈悄悄地跟申爸说:“咱们大申,说话的逻辑性明显提高!”“老爸功劳大大滴……”申妈补充道。

申爸在帮助大申图像化地梳理数学知识。在画成的思维导图上,能很清楚地看出,知识的层次,清晰地表明,一个根下面,生发出去几个分支……最后一个分支,长着几片叶子。结构化,清晰,层次感强,规律感强。在抽象层面上,一章“乱糟糟”的内容,忽然变得井然有序:原来,一节课,可以分成基本概念的运算的两类。基本概念的课,一定有一个“定义”;运算的课,一定有一个“运算法则”,加法和乘法,还有一个“运算律”。大申自己总结到。

这很厉害!大申有生以来第一次,自己躺在沙发上,闭着眼睛,把一整章的内容,默默地“陈述”了一遍!在一个规范的可视体系下,大申用30分钟时间,把一整章的内容,无论巨细,全部陈述一遍。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大申现在做到了。大申的思维在“格式化”。做到这个,是“格式化”的结果。

大申这个,第一章的内容做到了,第二章的内容,同样也能做到;第二章的内容做到了,第三章的内容,也能做到;三章的内容做到了,这一册书的内容,就做到了。大申可以把一册数学书的内容,无论巨细,完整地陈述一遍。数学做到了,英语就能做到,历史就能做到,地理就能做到……大申可以把整个初一上学期的课程内容,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导图中,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全部陈述一遍!有了这个思维体系,再去做题,去考试,每一道题,只要做完了,自己就知道做得对不对,清楚“我不知道什么”。

为什么有些孩子,考试分数那么厉害?这些孩子在他们的头脑中,必须有这套体系。这体系,或明或暗,或能表达出来,或表达不出来的差别罢了。这就是“格式化”的力量。臣服于这种力量,把自己框在格式化了的思维之中,醉心于格式化的美,格式化的力量,那就成了“此探索”者了。做“此探索”,思维导图是合手好用的工具。

我们说,即便是做“彼探索”者,亦非不做“此探索”。两种探索,都需要。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彼探索”者。孩子小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拿着“说明书”去做出来的,要远远少于自己乱撞撞出来的。小孩子么,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学习电脑操作很快。那个iPhone,拿到手,功能就全会。没人教。他就是瞎撞。

如何让培养一个人,两种“探索”都能探。奥秘来自于思维格式化的时机。

你这个小孩子,考试一年级开始就一直100分,那一定意味着,他从一开始,就摸到了某种窍门儿,让自己的头脑的思维,按照某种程式来思考。否则,他是做不到“什么都会”的。没有可视化的工具,在抽象层面上总结出来的规律,大申是无法在一段时间内,把一章里面讲的零零碎碎的大小知识,全都“记住”,自己陈述出来的。他“记住”的,不止是这些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记住了规律,学会了沿着线索,顺藤摸瓜。这个东西练,你从小就练,一年级就开始练,一练练上16年,等到他大学毕了业,不“科学主义”,也难了。

但是,不格式化思维,思维混乱,没有逻辑,全凭直觉,也不行。那个和刘志军一起的那个女人,苗什么来的就是这样的么。
教育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让所有小学的孩子,都得100分。这是个聪明的主意:降低难度,淡化考试。我让你全都100分,你还练什么练?孩子之初,都在练“彼探索”。问题是,孩子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格式化其思维,为“此探索”做准备?留多少时间给小孩子做“彼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9 08: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豫杉妈0902G 于 2020-10-9 08:33 编辑

20201001 周四  day864
六上学期模式第30天
1、朗读:六上课本一二单元,用时约35分钟。
2、盲算:月考测试卷一张满分,分数、方位,40分钟。
3、奥数:天天练6题,拆分整合,自己出关于分数的5道拓展题。

20201007 周三  day870
六上学期模式第36天
1、朗读:六上课本4-5单元,用时45分钟。
2、盲算:部分假期作业+黄冈口算,分数乘除法、方位,比,分三次完成,50+35+45分钟,最喜欢做小状元口算。
3、奥数:线下课量率2个半小时,作业半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17: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1009 周五  day872

六上学期模式第38天(十一假期最后一天)
1、朗读:课本前五单元自己过一遍,重点朗读了概念和知识点,用时40分钟。
2、盲算:黄冈口算六上,分数加减乘除法,继续一天三次的频率,48+45+45分钟,假期的盲算做的异常愉悦,早中晚各一次,每次都感觉意犹未尽,三四个分数通分加减做的很有心得,有规律的快速准确,无明显规律的也是很高效,分数运算性质超级熟练,自己总结的运算技巧也自得其乐。
3、奥数:天天练6题,20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17: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1017 周六  day880

六上学期模式第46天
1、朗读:课本概念及下周内容,用时30分钟。
2、盲算:早晚各一次,作业习题分数应用题+黄冈口算六上分数乘除法及比,55+45分钟,分数运算性质熟练,状态很好,偶尔四个分数乘除计算时会闭眼想一下。
3、奥数:线下课2个小时,作业20分钟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14: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1025 周日  day888

六上学期模式第54天
1、朗读:1-4单元知识点朗读,5-6单元课本及,口述习题内容,用时45分钟。
2、盲算:早晚各一次,黄冈口算六上圆部分+分数应用题专项36题,45+65分钟,分数应用题口述过程,四道条件较多的题也可以一次记住,列算式分步计算,状态很好,做了24道后主动要求增加,做完一个多小时。
3、奥数:天天练15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14: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1031 周六  day894

六上学期模式第60天
1、朗读:课本下周内容及老师总结的知识点,用时25分钟。
2、盲算:早晚各一次,作业单元测试卷+黄冈口算比及应用,45+40分钟,状态很好,过程愉悦,自己讲述对比的理解。
3、奥数:线下课2个小时,作业40分钟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09: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1107 周六  day901

六上学期模式第67天
1、朗读:复习课本1-4单元概念及总结的知识点,用时30分钟。
2、盲算:早晚各一次,黄冈口算综合测试及六上应用题专项练习,50+55分钟,顺利熟练,应用题部分除盲算结果外,完整口述过程,目前盲算口述均是主动要求愉悦完成。
3、奥数:线下课2个小时,作业30分钟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09: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1108 周日  day902

六上学期模式第68天
1、朗读:七彩课堂部分内容,用时25分钟,一张测试卷4分钟。
2、盲算:中午晚上各一次,学校口算本8页,分数运算,位置,比,百分数及圆等,期中测试卷两张,用时55+21+35分钟。整体过程很顺利,卷子上各种类型的题目都做的很熟练,过程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2 08: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朗读是我们最简便有力的工具
2016-07-31
其实呢,这个“朗读数学课本”,主要是为了口头做数学课本中的习题。
妈妈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引导孩子做习题。这个引导的工作,就是课本要做的。课本上的习题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跟着课本口头做题即可。课本就在引导。只要孩子循序渐进,不跳就可以享受得到。
我们呢,需要深入认识“课本”。本质上,课本是用来给孩子融会贯通,滚瓜烂熟的。这个融会贯通,滚瓜烂熟的过程呢,就是“理解”的过程。“理解”的要素之一,就是“熟”。怎么做到“滚瓜烂熟”,这是有不同的。
咱们花果山的思路,是从思维建构的角度,来达到“滚瓜烂熟”的境界:我们断定,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一定汰选出一种基本的内部动机,就是在思维和智力的角度的内部动因。如果我们抓住了课本内在的本质,利用其建构智力,在建构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神经网络,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愉悦。我们引导孩子利用这种类型的愉悦感,牵引自己把课本的内容“弄得滚瓜烂熟”。
我们要面对的现实的问题是:在孩子头脑中的新神经网络成形之前,建构之初,孩子的不喜欢。愉悦感是神经网络成形之后,才会有的。神经网络本身从零开始建构,到成形之前,有一段时间。我们要找到可行的方式,使其成为“习惯”,以渡过这段难熬的阶段。
朗读是我们找到的最简便有力的工具。
不管是什么课程,只要它是文字构成的,就可以朗读。
朗读这件事情,本身是会“上瘾”的!整个发声器官在大脑的指挥下,和谐运动,让大脑实现自己的“意图”,发出期待的声音,这也能给人带来愉悦感。在日常,我们把朗读弄成习惯,让孩子可以轻易享受的朗读带来的愉悦感;借用这种愉悦感,在一定程度上来克服新神经网络建构期的枯燥和乏味。
高年级之后,加上初中,对于孩子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调节孩子的心态和情绪。孩子坐下来,开始学习,经常是烦躁的,不安的。心思不在这儿,学不进去。这时候,朗读的习惯就起作用了。
大申早上第一节课,没睡醒;或者晚上最后一节课,累了。或者刚外面玩儿回来,坐下学习,心安不下来;或者刚刚在读HarryPotter,情绪都还在小说里……这个时候,申爸就让大申停下来,“朗读十分钟课文”。对于这个要求,因为有习惯,更因为有“可期待的愉悦感”在,大申都不抗拒,抓起相应的课文就朗读。
等十分钟过去了,情绪就平静下来了。再学习,马上就“进入状态”。

孩子的不相关脑区处于激动和活跃的状态,这时候,你让他坐下来“建构新的神经网络”,他的新神经网络,被激动着的脑区压制着,无法活跃起来。一朗读……朗读的当然是相关的课本或内容……成熟的“朗读神经网络”就被激活,不相干的区域就被抑制。考虑到朗读的内容又是要学习的内容,这个样子,就把脑区的“活跃权”,转交给了“建构”:孩子就踏实了,很快安静下来,“进入状态”。
如果是超学,申爸留大申一个人在那里朗读课本。过一段时间,申爸回去看,大申一定是不读了,自己坐在沙发上,一边扳着脚丫,一边专注地琢磨课本上的内容……这个状态,现在基本上是“百试不爽”的。尤其是新建的网络快成形了的时候,大申只要读上几分钟,就自己开始那儿琢磨了。
大申的朗读习惯是上个学期养成的。申爸给他买了个录音笔,他自己只要读,自己就录音。已经养成了条件反射:只要摊开书,要朗读,他就习惯性地去抓自己的录音笔。
大申朗读的录音,申爸定期倒到电脑上。刚才看了一下,大申一个学期一共录了28小时14分15秒的音。一共1694分钟,按一个学期135天来算,平均每天还不到13分钟。
要想成习惯,关键是一段时间,要天天读:每天都把当天学习的课文,朗读录音下来。这个习惯一旦有了之后,就可以用它来调节“孩子学习时的情绪和心态”了。
这件事情很有用。我们呢,一旦解决了“孩子不能进入学习状态”的问题,随时他想学习,十分钟时间就能“进入状态”,剩下的事情,相对就好办多了。
这个……小学五六年级,初中的孩子,妈妈要特别特别地注意《论语》。给孩子伴听,朗读,口译,阅读相关的读物,看讲解的视频……什么样的方式方便,好用,妈妈都要用。
这个《论语》呢,实在是再关键不过的一件事情:它决定孩子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他决定一个人一生,是否幸福。
为什么这个年龄,《论语》如此之重要?因为在这个年龄,孩子要“吸收”基本的假设,为一生之观念,打基础了。这些基本假设,是有关社会的。
孩子的教育,是要依属于一个特定的文明之下的。作为基础,是不可以“杂拌儿”“五色斑驳”的。中华文明从社群出发讲究责任,西方文明从个体出发,讲究权力,讲究自由。这是文明所规定了的事情。如果一个生活在中国社会中的人,他从一开始,建立的基本假设,就是西方的假设,那么,这个人一辈子都将得不到幸福。
他终生是格格不入的,是痛苦的,是愤怒的,是觉着“所有的人都疯了”的……你一个人,要是觉着自己身边每一个人“都疯了”,那在客观上,100%的事实是:他自己疯了。
有妈妈想让孩子出国,拿绿卡。那你妈妈就要留意:尽量多读圣经,尽可能远离《论语》……否则,你的孩子将来到了那个人人强力为己的社会中,心里想的还全是义务、责任,那你的孩子会被欺负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总之不会幸福就是了。
在这个敏感年龄,你只能选一而择之。你不能“脚踩两条船”。你妈妈想脚踩两条船,想两方得好处,到头来的结果必是:两边不落好。“两边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兽类说你是鸟,因为你张翅膀;鸟类说你是兽,因为你不下蛋,用乳汁喂宝宝。其实你是一只蝙蝠。不要让孩子成为蝙蝠。
“跨文化”是说,你一种文化的根基打好了之后,再去理解另一种文化。
国外呢,有好多社交群。他们也讨论一些很深层次的问题。有各种观点。在这种场合,有人给出很有洞见,亦非常实在的深层次解读。这些解读,可以帮助妈妈们理解,现在这个时候,《论语》有多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2 23:56 , Processed in 0.07348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