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妈妈反馈] C京-马达妈1410B一汤圆妈1603G大 语文小作坊实操反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0 10: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3.10【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22.[达]
本义:
    《说文解字》有“達,行不相遇也。羍声”其中,“行不相遇也”就是走路没有遇到障碍。此处又矫正了一个词义,我一直认为“遇”的意思是二人没有约定好却碰见了。看来这里并不是这么解释。
    而羍的本义是小羊羔。但“羍”上面的“大”在汉代以后多写做“土”,下面的“羊”又被省略了一横变作“幸”。但实际上達与幸毫无关系。
达是形声字,本义是“通达无阻”。
引申义:
①由原指道路“通畅”移指文辞合乎文法易于阅读,便引申为“通畅”。如:辞甚畅达。
    a.由文理通顺移指“通晓事理”,又引申为“明理、心怀宽阔”。如:知书达理
    b.文辞通顺就能有效地表达意思,因此再引申为“表白、传告”。如:词不达意。
②由原指道路通畅而借指仕途无阻碍,便引申为“得志、显贵”。如:达官贵人、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着眼于道路“通畅”的作用和结果,便引申为“到、完成行程”。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④道路通畅,则车马行人会不约而同地走这条道,由此引申为“通行的、共同遵守”。如: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二、小方圣经
《孟子》前面四集看得不太专心,结果搞得第5集看得云山雾绕,赶紧掉头回去重看,今天还得在前面翻滚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18: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3.11【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23.[殆]
本义:
    “殆”字是形声字,从左边看,像干枯的骨头,表明已经出现生命危险。其本义应是“胎死腹中”,但这一意思现在已经基本消亡。《说文解字》有“殆,危也”的解释,意思是“危险”。“殆”做“危险”解释,比本义出现的时间稍晚,应算是引申义了。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引申义:
①将近死亡的人除了生命在不断流逝外,身心也极为疲惫,便引申为“懈怠、疲乏、困顿”。如:农者殆,则土地荒、
②只思考而不学习,就是胎死腹中,没有任何发展。所以“殆”字也可以引申为“疑惑不解”。
③“危险”就是濒临受到伤害的境地。着眼于尚未成为事实的特点,便引申为“近于、几乎”。如:若是,则大事殆乎驰,小事殆乎遂。
    a.在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家都可以判断,又引申为“大概、恐怕”。如: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2 07: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3.12【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24.[当]
本义:
    “当”在《说文解字》里是这么样解释的:当,天相值也。从田,尚声。“当”的本义是“土地面积相等”。
引申义:
1)引申为“两者相抵、对等”
    ①由“土地面积相等”又可以引申为“价值相抵、对等。”如:门当户对。
2)引申为“抵御、抵挡”、“判罪”、“适宜”、“抵押”、“承担”、“主持、执掌”。
    ①两者相抵、对等,才能势均力敌,因此“当”可以引申为“抵御、阻挡”。如: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②由两者相抵、对等,又引申为“判罪”。如:罚不当罪。
    ③由两者相抵、对等,可以移指“恰如其分的两者才能相抵、对等”,因此可以引申为“适宜”。如:惴惴恐不当(dànɡ)意。
    ④两者相抵、对等是相互作为替代对方的代价条件,因此可引申为“抵押”。如:以王子故曹当(dànɡ)之而后止。
    ⑤由“两者相抵、对等”而专指能力与责任、职务相抵、对等,因此又引申为“承担、担任”。如:敢作敢当。此外,由这个原因,还能引申为“主持、执掌”。如:当家做主。
    ⑥“两者相抵、对等”就是指的,由此可以抽象为“正直”,又引申为“在”。如: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⑦因为“相抵、对等”的两者可以相互交换、代替,因此可以引申为“看作、算是”。如:寒夜客来茶当酒。
3)引申为“处于某一时间或位置”、“对着、想着”、“遮拦、阻碍”、“应该”
    ①战友一定时间位置是有效地“抵御、抵挡”的条件,因此再引申为“处于某一时间或位置”。如:当场。
    ②因“抵御、抵挡”时双方相向而峙,故再引申为“对着、向着”。如:当窗理云鬓
    ③由“抵御、抵挡”而推及与之类似的动作、行为,再引申为“遮挡、阻碍”。如: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
    ④由“适宜”而专指理由适宜,再引申为“应该”。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二、小方圣经
《孟子》缓慢拱了两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4 10: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3.13【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25.[道]
本义:
    “道”本义是路,道路。从辵(chuò)。引申为抽象的途径。
引申义:
“道”引申为“方法”、“规律、法则”、“畅通”、“从、由”、“选择某路”、“昌明之政”
    ①引申为达到某种道德标准的途径或手段,办法。“路”是达到目的地的条件,由此移指达到目的的手段,便引申为“方法”。如: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②“路”是行走时必须遵循的,由此可以抽象为“遵循事理”,便引申为“规律、法则”。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由“规律、法则”专指“按规律治理国家”,又引申为“昌明之政”。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
    ③有“路”就可以顺利抵达,因此便引申为“畅通”。如:不如小决使道。
        a.有时须有人带领路才“通畅”,着眼于“通畅”的条件之一,又引申为“引导”。如:唯王使人道送我。
        b.要使道路通畅,必须勤于管理、疏导,由保持畅通的条件,又引申为“治理”。如:道千乘之国。
        c.由指道路、河流的通畅而抽象为通情达意、通过言语使人们相互沟通,因此又引申为“说、讲”。如:一语道破。
    ④“路”必有起点,由此表示从某一地点出发,便引申为“从、由”。如:诸使者到长安来。
    ⑤到达目的地必须选择某条“路”,由此可以引申为“选择某路”。如: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17: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3.14【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26.[得]
本义:
    由《说文解字》可知,“得”的本义是获取,与“失”相对。如:行而有所取是曰得也。
引申义:
1)引申为“不知满足的获取”、“完成、成功”、“中意、合适”、“能够、可以”、“满意”
    ①指“获取”的欲望之强,便引申为“不知满足的获取”。如:戒之在得。
    ②因“获取”而感到满足,获取的行为就结束了,由此引申为“完成、成功”。如:有得有失
    ③因“获取”而感到满足,获取的行为就结束了,因此‌引申为“中意、合适”。如:聚精会神,相得益彰。
    ④由“获取”而专指具备获取做某事的条件,由此便引申为“能够、可以”。如:不得入内。
    ⑤侧重于心理上的获取,便引申为“满意”。如:志得意满。
2)引申为“怎能、能否”、“怎可、可否”、“必须、须要”
    ①由“能够、可以”的肯定语气转换成疑问语气,又引申为“怎能、能否、怎可、可否”。如:中原未解兵,我得经疏放
    ②从“能够、可以”进而言之,又引申为“必须、需要”。如:你得走了。
二、小方圣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08: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3.15【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27.[度]
本义:
     关于“度”的字形演变解说很多,莫衷一是,但“甲骨文中已有‘度’字”是学界公认的观点。往前追溯,《周礼》中最先提及“土其地”,郑玄注为“度其地”或“度地”。这是在开荒、除田前进行的重要工作——度量土地。在西周时期,贵族转让土地时要进行“履”和“度”,即踏勘地界以及度量计数,这类计数方法在金文中已有记载。
    在《说文解字》中,有“度,法制也”的说法。段玉裁注:周制,寸、尺、咫、寻、常、仞,皆以人之体为法,寸法,人手之寸口……所以“度”的本义是“计量长短的标准”。如:宁信度,无自信也。                                        引申义:
①着眼与尺度所起的标准、规范作用,便引申为具有同样作用的“法制、规则”。如:《左传》中的“公室无度”。
②着眼于“尺度”的限制和标准的作用,可引申为“能力或行为的标准、极限”。如:贾谊在《论积贮疏》中写道,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③着眼于“度”作为计量工具的作用,可以引申为“衡量、计算”。如《汉书·律历志》说,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       
    a.由“衡量、计算”而专指心里衡量、计算,又引申为“推测、估计”。如:《史记》里有“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这一句。
         a)着眼于“推测、估计”,把思考重点放在“内心思索的特点”上,可以引申为“思考、考虑”。比如:置之度外。
    b.由“衡量、计算”的行为移指计量单位,又引申为“量词,次”。如:杜甫在《天边行》里写的“九度附书向洛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08: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3.17【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28.[短]
本义:
    看“短”的字形,这个字是由一个“矢”和一个“豆”组成的。“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逗”的省略,表示停顿。所以合在一起就成了“短”的造字本义——箭射得不远。射得不远,也就是“不长”了。
    再看《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对此,段玉裁注释:此上当补“不长也”之字。因此“短”的本义是“不长”。如:《庄子·至乐》里的“短绠者不可以汲深。”

引申义:
①“不长”是相对于“长”来说,就有了一点儿欠缺,所以“短”还能引申为“不足”。如:扬长避短。《楚辞》里也有“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说法。
    a.由“不足”专指品行方面的欠缺,又引申为“过失、缺点”。比如《新唐书·李栖筠传》有“栖筠喜奖喜而乐人攻击短”。
        a)由指出别人“不足和欠缺”的行为,可以引申出动词“说别人的短处 、坏话 ”。如果这个“短处和不足”是捏造的,那么这个行为就能引申为新的意思——“诬陷”。如:《史记·屈原列传》中写道,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②“不足、欠缺”如果出现在思想层面,就是“见识短、不高明”。如:《战国策·触龙说说赵太后》说“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11: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3.18【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29.[多]
本义:
    “多”是由两个“夕”组成的,《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凡多之屬皆从多。王筠注:“重复则多也”。这里的“多”和现代汉语里的“多”,意义是相同的,指的都是“数量大”,和少、寡相对。比如,多子多福。
引申义:
①“多”指数量大,但当数量超过极限后,就会出现超过需求的情况,即“多余”。所以多也能引申为“有余”。我们日常会说的“一年多”,就是“一年有余”的意思。
②虽然数量过多会引发“多余”,但在一般情境下“多”是好事,因此“多”可以推及与之相关的行为,即“称赞”。如:《史记·商君列传》“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③由“数量大”反而言之,可引申为“只、仅仅”,表示对范围的限制。比如,多见其不知量也,可解释为:只表示他不知道自己的分量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1 07: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3.19【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30.[发]
本义:本义是把箭射出去,发射。所以繁体“發”字从弓,“癹”是声符。动
词。《说文》:“发,射发也。”值得注意的是,“发”组词为“发明”时,在古汉语中指“使原有事物更加显著、完善”。
    又《说文·髟部》:“发,根也。”本义也指头发。“发”做头发时,是“髪”的简化字,读 fà。
引申义:
①引申为“射、发”。由“把箭射出去”推而广之,可以引申为射、放。如:万箭齐发。
    a.引申为“量词”。“射、放”出去的物体及量的单位,可以引申为量词。如:一发炮弹。
②引申为“派遣、派出”。由“把箭射出去”推及把人派出去,可以引申为派遣,派出。如:发兵。
    a.又引申为“出,出发”。如:朝发夕至。
③引申为“送出去”。由“把箭射出去”推及把信件等物品递交出去,可以引申为送出去。如:发信。
④引申为“表达”。由“把箭射出去”推及把话说出来,可以引申为表达。如:发言。
⑤引申为“公布”。由“把箭射出去”推及把命令、文件、话语等宣传出来,引申为公布。
⑥引申为“打开”。“把箭射出去”必须把弓和弦张开,故引申为打开。如:开发。
    a.引申为“启发、开导”。由泛指的“打开、开启”专指打开人的眼界、思路,又引申出启发、开导。
    b.引申为“扩大”、“发生”“发芽、开花”、“膨胀”。“打开”即由小及大,故又引申为扩大。如:发扬。同时还能引申为发出,发生。又特指发芽抽穗,开花。动词。王维那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正是取了“发”字的“开花”之意。此外,沿着 “打开”这个意思,还能引申为膨胀,如:发面。
    c.引申为“暴露”、“显露、流露”。从“打开”的结果出发,又引申为暴露。如:东窗事发。
⑥引申为“动作的起始”。着眼于把箭射出去时箭离弦的当口可引申为动作的起始。如:朝发夕至。
    a.引申为“兴起、产生”。将动作的起始抽象化,可以引申为兴起、产生。如:发愤图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09: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3.21【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31.[方]
本义:
    《说文解字》,併船也。象兩舟省、緫頭形。凡方之屬皆从方。现代汉语里,“方”的解释显然是承袭了许慎。虽然许慎解“方”为并船也,并列、并行、平行的意思。但自许慎以后直至现在,我们极少用到“并列、并行、平行”的意思。
    段玉裁注“方”字时说,“方”通假“舫”。翻《诗经》、《尔雅》的译注,都采用了这个意义,即“方”通假“舫”。既然如此,那“方”的本义怎么会是“并船”?词典看得我一脸懵。。。
    翻到另一个学者解毛公注释《诗经》的一篇文章,大约是说,“方”最多的意思是解为“向至、形状、地域、位置”,引申义也多是围绕这些意思来延伸、展开,所以他认为根据毛公所说,“方”最早的意思应是“向至”。还可以假借为“与‘圆’相对”。比如我们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
    不过许慎的说法还是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且围绕“两船并行”和“与‘圆’相对”这两个本义梳理引申义。
引申义:
①“方”可以引申为“办法、技术”、“正义、守法”、“‘地’的代名词”、“方形器物的量词”。
    a.着眼于“两船并行”时,船与船之间的位置关系,便引申为“并列、并排”。如:方驰千驷。
    b.“两船并行”是渡河的手段,因此可以引申为“办法、技术”。如:想方设法。
    c.构成“方”形的四边必须平正、挺直、合乎尺规,用于抽象意义,移指人的品行合乎道德标准,可以引申为“正义、守法”。如:司马迁评屈原:方正之不容也。
    d.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可以引申为“地的代名词”。如:戴圆履方。
    e.由方形可以泛指“方形器物的量词”。如:一方印章、一方天井
②“方”可以引申为“表明药物配伍和剂量的字条”、“计谋”、“一边或一面”、“面积单位”、“区域”
    a.“方”可以指一种治病的“方法和技术”,据此可以引申为“表明药物配伍和剂量的字条”。如:厨房
    b.“办法、技术”重于动手操作,由此移指抽象意义的思维活动,又引申为“计谋”。如: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c.由“朝向、地位”引申为“一边或一面”。如:在水一方。
    d.“地”有大小,因此由“地”的代称可引申为表示“面积单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e.由“地的代称”缩小范围,指一定大小的“地”,又引申为“区域”。如:独霸一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31 07: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3.30【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34.[负]   
本义:
    《说文》里的解释是:“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负,会意字。从人,从贝。贝,在古代,用于货币流通,就是古代的钱。所以《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所以,负的本义是恃,即倚仗,凭仗。
引申义:
①引申为“背弃、对不起”负,其正体字为负,其为负,其上为一个刀字,意为持刀抢劫;其下为一个贝字,贝就是古代的钱,在此代表东西。所以,负,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抢来归已所有。东西归自己了,看似是正,是得到,其实自己就欠了别人与其失去的东西的价值相等的。所以可以引申为背弃、对不起。如:狼负我!
②引申为“欠钱”。由“背”着东西这个动作,可以借喻为“背着债务”,所以“负”也有欠钱的意思。如:通家尚负责数钜万
③引申为“失败”。从“背在背上”这个行为,可以想象人是“背对”着他要背负的物品,“背对”也可以抽象为“背对敌人逃跑”,那么就是失败。如: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④引申为“具有、享有”。由“背在背上的货物”出发,可以引申出对背负的东西的所有权,所以“负”也可以作具有、享有讲。如:乔生,晋宁人,少负才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31 07: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3.30【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34.[负]   
本义:
    《说文》里的解释是:“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负,会意字。从人,从贝。贝,在古代,用于货币流通,就是古代的钱。所以《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所以,负的本义是恃,即倚仗,凭仗。
引申义:
①引申为“背弃、对不起”负,其正体字为负,其为负,其上为一个刀字,意为持刀抢劫;其下为一个贝字,贝就是古代的钱,在此代表东西。所以,负,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抢来归已所有。东西归自己了,看似是正,是得到,其实自己就欠了别人与其失去的东西的价值相等的。所以可以引申为背弃、对不起。如:狼负我!
②引申为“欠钱”。由“背”着东西这个动作,可以借喻为“背着债务”,所以“负”也有欠钱的意思。如:通家尚负责数钜万
③引申为“失败”。从“背在背上”这个行为,可以想象人是“背对”着他要背负的物品,“背对”也可以抽象为“背对敌人逃跑”,那么就是失败。如: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④引申为“具有、享有”。由“背在背上的货物”出发,可以引申出对背负的东西的所有权,所以“负”也可以作具有、享有讲。如:乔生,晋宁人,少负才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9: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4.18【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35.[盖]   
本义:
    盖字,在甲骨文中,有学者认为是“去”。金文中早期是“盍”,它的异体字是“盇”。晚期是“蓋”。
    在发现的战国印章里,“蓋”字在三晋出现较多,集中在魏国。“蓋+邑部”,这个蓋字,在楚国出现较多。而齐国则很少有印章出现。后来都统一写作:盖。
    《说文》里解释为“苫,盖也”即“白茅编成的遮覆物”。现在很多在建工程都会在暴露的垃圾、土石方上盖上一层防雨、防尘的绿色遮挡物,这也叫做苫盖。
引申义:
①引申为“器物上口的遮复部分”。由本义所指的遮覆物泛指器物上口的遮覆部分,如:锅盖。
        a.又特指“遮阳御雨用具”。《项脊轩志》里有一句归有光睹物思人写的话,“今已亭亭如盖矣”。其中的“盖”就是指伞。
③引申为“由上而下的遮盖”。由本意所指的遮覆物推及遮覆的动作,可以引申为“自上而下的遮掩”。如:盖被子、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
        a.又可以进一步引申为“打上(印章)”。这个引申义是从由上而下的遮盖这一动作抽象来的,如:盖章
        b.还可以引申为“压住、胜过”。从“由上而下的遮盖”抽象出压住和胜过的行为。如:盖世英雄;君子不自称也,非起让也,恶其盖人也。
④引申为“动物甲壳”。由本义还可以推及“遮覆物”在动物身上也起到相同作用,所以引申为“动物甲壳”。如:龟盖、螃蟹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9 13: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4.19【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37.[鼓]   
本义:“鼓”的本义就是一种战鼓。后来引申指一种乐器。鼓是上古时期中国主要的乐器,神农造鼓的传说也侧面印证了“鼓”早已存在。但经学者考证,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鼓是商代模仿鼓形打造的铜鼓。
    观其甲骨文字形,“鼓”左边的“壴”是鼓的本字、正字,右边是“支”,表示手持棒槌击鼓。
引申义:
①引申为动词“拍打、敲击”。战鼓在古代用在战场上,起到发送命令、振奋士气的作用。由本义战鼓推衍到敲击战鼓的动作,可引申出敲击和拍打的意思。如:《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引申为“进军讯号”。这一个引申义也与战争有关。上面说过,战鼓用于发送命令、振奋士气。《荀子·议兵》中提到:“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意思就是,听到鼓声就前进,鸣金后退,比喻军队服从命令,行动一致。从这儿可以引申出进军讯号。
③引申为“突出、胀大”。鼓在上古时期的形状是用皮包廓蒙覆的、有一定弧度的圆形器物,由鼓本身的样子可以联想到“凸出、胀大”的样子。如:鼓起腮帮。
④引申为“振动、振作”。从击鼓时鼓面的振动可以引申为振动,进而引申为振作。如:鼓足干劲、鼓之以雷霆。
⑤引申为“古时夜间计时单位”。古代夜间有时以击鼓报时,因此从本义又可以引申为夜间计时单位。如:更鼓、五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13: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4.20【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38.[故]      
本义:故字的金文右边是又字表手形,手上加一点枝条表驱使,左半部分就是古,十口表众口相传。所以故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使为之”,即“原因、缘故”。此外,从造字义入手,“故”的另一个本义是“旧的”。
引申义:
①引申为“本来、特意、故意”。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如:此物故非西产。
②引申为“衰老”。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如:温故而知新、君安与项伯有故?
③引申为“所以”表示结果。由原因推衍出其带来的结果,因此“故”还可以表示“所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
④引申为“事故、变故”。原因、缘故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如果引致糟糕的结果,就变成了事故、变故。如:父母俱存,弟兄无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11: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4.22【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40.[固]      
本义:
    “固”是由“古”+“囗”组成的,它的甲骨文形态与简体字相差无几,只是“古”下面的口里多了一横。
    先看“囗”,囗是象形字,包围之形。《说文》:“囗,回也。象回匝之形。”段玉裁是这么解释的:“回,转也。按围绕、周围字当用此,围行而囗废矣。”《玉篇》得出的结论是:囗,古文围字。在汉字中,囗是作为偏旁存在的,由它组成的字大多与围墙、界限、捆缚之义有关。
    听起来很糟糕,但如果往好的方面想,这个囗表示是画地为王的话,就成为了“国”,有了国土就要派兵守卫,才能巩固得来不易的胜利果实,所以“固”字里就有了一面象征士兵的盾牌,再加上象征国土的囗,就有了防守牢靠、不易攻破的意思。所以“固”的本义就是“坚牢”。如:固若金汤,即用来形容有着金属造的城墙、滚水形成的护城河,是很难攻进去的,无比坚固。
引申义:      
①引申为“安稳”。既然城墙“坚牢”,城里的居民必定生活稳当、平顺,由此可引申为“安稳”。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②引申为“执着”。从物体的“坚牢”推及思想上不轻易改变、坚持观点,可引申为“执着”。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③引申为“坚持”。从物体的“坚牢”推及做一件事情不轻易放弃,可引申为坚持。如:管仲固谏不听。
④引申为“本来、诚然”。一件事物如果十分“坚牢”就不能轻易改变原来的样子,由此可虚化引申为本来。如: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⑤引申为“必定”。由物体的“坚牢”虚化为程度上的肯定,便引申为必定。如:女能固纳公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12: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达妈语文小作坊阶段性实操总结
实操人        马达妈        实操日期        2022年1月31日-2022年4月21日

1、每天实操时长&合计时长
    真正开始慢慢跟群实操是从小作坊招新开始的,手里拿着三四套资料,用一种我过去几十年求学过程中都没经历的方式,摸索着往前走。从那时候算起到现在大约是117天,论坛里贴了66篇反馈,每周可能会提交3篇。但实际上从3月底开始到4月中旬,因为工作缘故,我的反馈停摆了一段时间。也就是说正常实操的日子里,一般一周学习的日子有5天左右。
因为此前没关注过每天实操时长,所以现在不太好估计总的实操时间。但平均一天能有60分钟以上。
    《蓝血》白看的感觉,没有确实的数据,简直是雁过无痕。


2、实操内容
    这3个多月,主要以捋《项脊轩志》、捋150实词、看《蓝血十杰》、看小方圣经,以及申爸此前发的经典文章赏析为主。

3、实操状态
    捋《项脊轩志》的时候是登妈在招新群里招呼了一声,给了方法论,但没有实操程序。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一种面对任务无从下手的感觉,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此前多年经历的学习和工作,都算是打水漂了,没能让我建立一种识别任务、确定方案、执行方案、复盘并根据问题调整执行,最终实现目标的能力。这种感觉很糟糕,但我又觉得这事儿既然有人能做到,那我也行,于是硬着头皮逼了自己一把。
    于《项脊轩志》我还没什么头绪,因为线条比较多,所以干脆不管三七二十一,背一遍再说。这篇文章我早在小学期间,就被老爸压着背过,现在不过是捡起来再嚼一遍的过程。所以背诵不是事儿,让我觉得棘手的是后面的“捋”,捋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如果心情能挂在脸上,我的脸上一定有个大写的懵。继续硬着头皮把文章大意闹明白,再把那些卡壳的文字抠一次,再回过头顺一遍大意,最后边背边把段落大意、字词意思过一遍。这和我高中的学习有类似之处,但并不完全一样。
    经过《项脊轩志》的蹂躏,我大约把程序捋顺了,但远到不了群里妈妈说的“万事皆可捋”的境界,因为我直到今天也没悟出来“捋”的真谛,但在一遍遍实践、一次次操作里,感受出“捋”带来的纵向深挖和横向拓展的乐趣。
    正式进入小作坊后,我还是把重心放在捋实词上,我希望闹明白在学习古文这个板块里,我应该抓住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或许是为了解决6年以后,我的两个孩子要面对的困境而做的储备。一开始捋实词很不顺利,做词语的引申义远比捋一篇实际的文章要难,我又卡壳了,畏难且丧。
    我知道自己有拖延症,向来是看见困难能提出一堆“如果”,所以咬牙不管不顾的开始。起初是三本字典混着看,互为补充,彼此印证。捋到第15个词时,有点儿入门了,从漫无目的的发散和机械罗列,逐步往网状思维发展,看事情是有结构的、层次的。
    最近工作上正轨,实操时的状态很踏实,我也不知道最终自己能走到哪里,但依然享受慢慢进步,成为更好自己的过程。

4、实操困惑
    实词还没有捋到位,我能感觉到自己还停留在表层隔靴搔痒;对于申爸最近的早课,纯粹是看个热闹,因为没有落地执行的可能,所以很容易就忘记了,于我是无水之源,更像机械式学习,需要大量补习早期早课。这一点上我有点儿犯懒,不是日拱一卒的状态,需要反省。申爸的文字很多时候是意有所指的,是有根的,这个根在哪儿,你得自己挖出来,不能随意曲解,否则做出来反而有大麻烦。
5、分享收获
    终于明白为什么山上的所有群都在说“实操”,为什么引路人登妈对捋古文这个操作说的含含糊糊,只是一味推着大家去做,为什么我还一头雾水就敢开始“捋古文、捋实词”。因为实操的真谛就是做。于我来说,只有踏出第一步做,才有机会讨论“遇到这个问题怎么办”,否则躺在床上,即使思想跑出八万里也没用。
    而语文小作坊给我最大的启迪就是带着小娃学习的唯一方法,就是动起来,跟着他/她一起做。别嘴炮,别想完美计划,别瞻前顾后怕失败,做了再说。随着时间延续,自然能从中感受到破冰的快乐、坚持的自信,最终收获满满

6、总结经验&半年计划
    拖延症晚期患者表示小作坊是灵丹妙药,我仿佛重回学生时代,感受有目标、有行动、有反馈的学习生活。这给了我切身体验、换位思考的机会,体验的是儿子面对学习时的新鲜感与实际困难,我能设身处地为他考虑,明白学习无论对哪个年龄的人来说,都是一个过程,面对新任务的恐惧感、咬牙踏出第一步后遇到的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坚持下去,最终建立新的处理问题的神经回路,并最终收获成功。
    回顾一下自己这几个月的学习,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顾短期爆发力,要考虑长期坚持的问题。把一件事变成细水长流的惯性活动才是正理。
    千万别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任务永远是为了目标服务的,如果我没有好心态,心浮气躁只想作为手段的工具本身,永远不可能达到彼岸。

    未来半年继续捋剩下的110个实词,能捋完是最好的;同时把小方圣经看上3-4遍,内容不是重点,掌握治学精髓是关键。学习申爸早期早课,以便更好地读懂申爸针对大娃的思考,最好还能用来反哺自己的育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4 07: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4.24【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41.[归]      
本义:《说文》:“歸,女嫁也。從止,從婦省。”“歸”和现在使用的“归”有很大差异。已经不太容易从字形上推断本义了。“歸”的本义是“女子出嫁”。后人为《说文》注疏:“女人省有外成之义,以夫为家,故谓嫁曰歸也。”这算是重男轻女的早期思想吗。。。
    《项脊轩志》里有:后五年,吾妻来归。此处“归”的解释就是本义女子出嫁。
引申义:
①引申为“结局”。古时认为女子出嫁后有了终身依靠,一辈子能一眼望到头,可引申为结局。如:天下同归而殊途。
②引申为“依附”。女子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等于有了一生的依靠,可引申为依附。如: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③引申为“专任、专属”。女子出嫁后就属于她的丈夫,由此引申为专任、专属。如:责有攸归。
④引申为“回返”。从本义考虑,“女子出嫁”第三天回娘家探望称为三朝回门;婚后回娘家看望父母称为归宁。因此可引申为回返。毛主席写的《咏梅》有一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其中“归”即回返。此外,古人视生为暂时的寄托,把死看做永恒的归宿,所以鬼是归的谐音,死人也常常被称为归人。
        a.进而引申为“还物品”。由女子出嫁“回返”而泛化,于是又引申为还物品。如:臣请完璧归赵。
        b.进而引申为“投案自首”。从“回返”义出发,‌迁引出罪犯“回返”正途前,需要认罪伏法,所以可引申为投案自首。如:晁错恐,自归景帝。
⑤引申为“赠送”。由古时将女儿嫁给男方等同于“泼出去的水”,便从本义引申为赠送。如:归公乘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6 06: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4.25【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41.[国]
本义:
    在当今语境里,“国”往往意味着主权完整的政体形式,带有庄严肃穆的政治意味。但在‭大一统的的封建国家建立以前的分封社会,“国”所表达的内涵仅指诸侯国的封地。追溯到更久远的奴隶社会“国”还与家天下的形成及私有观念的萌发有密切关系。《说文》解:“国,邦也。”本义为“古代王侯封地。”。如:《曹刿论战》夫大国,难测也。   
引申义:
①引申为“具备土地人民及统治权的区域”。由古代王侯的封地泛化,可引申为具备土地、人民和统治权的地区。如:《孙子·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②引申为“首都、国都、京城”。由古代王侯的封地,专指王侯在封地的居住地,可引申为首都、国都、京城。在古代,这一般是一个国家中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分之一。
*国vs邦:奴隶时代,诸侯的封地原来称“邦”。奴隶制动摇后,诸候国互相兼并,封邦被打乱,国都统治的范围往往就成为诸侯国的领土,于是国与邦就成了同义词。但“邦”字不能当“国都”讲。
③引申为“某一地区”。由大范围的城市聚焦,引申为某一地区。如:北国风光、红豆生南国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6 19: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4.26【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42.[过]
本义:《说文》有:过,度也。本义为“经历了一段时间或空间”。我们说“过了一天”中的“过”就可以用本义解释。
引申义:
①引申为“超越”。经历了一段时间或空间,与原时空相比位置前进,由此可引申为“超越”。如:过犹不及。
        a.又引申为“失误”。办事如超越正轨,便会走向反面,因此可以引申为失误。如:过则勿惮改。
        b.又引申为“太甚”。由“超越”极而言之,又虚化引申为太甚。如:过誉、过谦、过火。
②引申为“已往”。既然“经历了一段时间或空间”,相比之下,原时空已成历史,由此引申为已往。如:时过境迁。
③引申为“转移”。偏在经历了一段时间或空间的变化上,遍引申为“转移”。如:过户、过手等等。
④引申为“探望、拜访”。登门会见友人,必经历一段时间或空间,由此引申为探望、拜访。如: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8 08: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4.28【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44.[恨]
本义:
    《说文》有:“恨,怨也。”由此可知,恨的本义是“埋怨”。如:以是知公子之恨复返也。
    中学课本里有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下注释这样解释了这句话: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别时圆呢?
    将“恨”译成“怨恨”的还有《出师表》一文: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事实上,两处“恨”都应循引申义。
引申义:
①引申为“后悔、遗憾”。由对别人的“埋怨”推及自身,于是引申为后悔、遗憾。如:怅恨久之、悔恨。
    “憾”和“恨”是同义词,都表示遗憾。先秦一般用“憾”,以后多用“恨”。而现代汉语里常常连用的“怨”和“恨”在古书中反而表示不同的意思,“怨”才指“仇恨”。
②引申为“失意”。对别人“埋怨”自然是因为事情不如意,由此引申为失意。如: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1 07: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5.1【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46.[胡]
1)本义:
    “胡”在先秦时期并不指“胡须”,《说文解字》有:“胡,牛颔垂也。”意思是“兽类颈下所垂悬的肉。”如:狼跋其胡。
    “胡”也是古代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的泛称。如:胡人、胡服、胡姬、胡越(“ 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据考,“胡”起初只是匈奴的一个自称,《汉书·匈奴传》有:“胡者,北兽之类也,野性血腥迥异与人。”应指某种猛兽。在战国后这一称谓带有贬义
    很多从国外舶来的事物也冠以“胡”字,比如“胡椒”、“胡瓜”、“胡琴”等。
2)引申义:
①引申为“器物的下垂部分”。从“兽类颈下垂悬的肉”推及其他器物形状与之相同的部件,由此引申为器物的下垂部分。如: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
②引申为“大、远”。颈部有肉下垂,则颈部就显得很大,于是引申为大、远。如:用受胡福。
*
3)语法点:
①“胡”作疑问代词。这类句子里,其含义与“何”相同,但应用范围很窄,大致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什么”、“哪里”。
    “胡”这个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胡取禾三百廛兮?译为:为什么拿走三百个农夫所收的庄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07: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5.2【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47.[患]
本义:
    《说文·心部》:“患,忧也。从心上贯吅,吅亦声。”(患,忧虑。由“心”字向上贯穿“吅(xuān)”字会意,吅也表声。)
    “患”是会意兼形声字。小篆从心,从串(贯穿),会忧心如穿之意,串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患”。
    “患”的本义为担忧、忧虑。如:既得之,患失之。
引申义:
①引申为“祸害、灾难”。由产生“忧虑、担心”的原因出发,便引申为“祸害”。如:防患于未然。
②引申为“病害”。有产生“忧虑、担心”的原因出发,还能引申出另一层意思——病害。如:愈膏肓之患难。
        a.进一步引申为“害(病)”。由“病害”推及与之相关的行为,又引申为害(病)。如:时有患疟疾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07: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5.3【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48.[或]
本义:
    “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这个“或”字是个会意字。《说文》:“或,邦也。”可见“或”字的本义就是“国家”。
    到了后世,“或”被假借为不定代词,可指人,指事,指时间。可译作“有的人”,“有的事”,“有时”。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这一借就不还了,所以当“国家”讲的“或”,就在“或”之外表再套上个“甗囗”,这就产生了一个外形内声的新形声字“國(国)”,自此,“或”与“國”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词性不同时意义不同:
①作副词,在句中作状语,表猜测,译为“或许、也许”。如:如逢魏兵,或战或不战,以惊其心。
②作语气词时用在否定句中,嘉庆否定语气,没有实际意义,可不翻译。“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③仍做主语,但它前面有先行词,可用来复指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意思是“有个、有人、有的”。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④作副词,用在谓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或同时存在。有时也同“间或”译为“有的时候、有时”。如:或遇其叱咄。
⑤作副词,表时间。译为“间或、偶尔”。如:或随有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07: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5.4【捋150实词实操反馈】
一、捋实词
49.[疾]
本义:
    《说文解字》里有大量关于疾病的专用词,“疾”、“病”都指病,但“病”的程度比“疾”重;二者同属形声字。《说文》中对“疾”、“病”的解释对后世影响很大,东汉以后诸家对“疾”、“病”的引申义理解虽各不相同,但“病”比“疾”的程度重,则是 沿用了许慎的说法。
    后有段玉裁进一步解释:“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清朝以后的各类词典基本都认可了段玉裁的解释。
    但有一些知名学者不太认可这种说法,他们认为,“疾”的甲骨文字形中,下箸矢形,古多战事,人箸矢则疾矣。即本义为“人受箭伤”。
引申义:
①引申为“病”。《说文》有“疾,病也”。可认为人受箭伤后悔有一段时间身体虚弱,仿若生病。如:君有疾在腠理。
    a.又引申为“痛苦”。由生“病”推及病人的感受,于是引申为“痛苦”。如:疾苦
    b.又引申为“害虫、毒物”。由“病”推及造成病的原因,可以引申为害虫、毒物。如:山薮藏疾。
    c.又引申为“缺点”。由身体上的“病”推及思想上的病,可引申为缺点。如: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比一下“病”。“病”除了指身体上的重疾外,还可以引申为思想上出现了问题——“毛病、缺点”。比如,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那组词应该倾向于“语病”、“通病”、“弊病”一类。
    d.又引申为“弊端”。由人体的“病”推及社会的病态,可以引申为弊端。如: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是益其弊而厚其疾也。
    e.又引申为“忌妒”。由身体上的“病”,推及心理的病,于是引申为忌妒。如: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后写作“嫉”)之。
    f.又引申为“毁谤”。生“病”多因为受病菌攻击,而人的名誉被损坏常因被人攻击而致,于是引申为毁谤。如:毋以嬖御人疾庄后。
    g.又引申为“厌恶、憎恨”。人都不欲患病,由此引申为厌恶、憎恨。如:风格峻整,识性明悟,疾(后写作“嫉”)恶如仇。
    h.又引申为“急速、猛烈”。有时候病来势汹汹,有句老话叫“病来如山倒”,由此可引申为急速、猛烈。如:疾风劲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00:10 , Processed in 0.06715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