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8-15 09: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0815 周二反馈
豫-杉妈0902女八
捋实词-111-传(64)
本义: 传授(chuán);供人转换车马的驿站(zhuàn)。
引申义:①传送,流传;②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③传记;④传递信息的车马;⑤传舍,驿站的旅店。
1、本义:
形声、会意字,古字形左边一个人形,中间是一个纺锤形的样子,右边是一只手,合起来就是人用手转动纺锤放线,本义传送、传授的意思,读chuán;车轮和纺车一样,都是可以转动的,古人利用驿车一站站传递信件及物品,所以传字读zhuàn时,就是指供人转换车马的驿站。
2、如何引申:
①人和车马通过轮转,达到目的,引申出传送、流传的意思,动词读chuàn;②经典都是可以流传的,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就是经典,如春秋三传;③流传的也可指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如传记,名词,②③都读zhuàn;
④驿站是供人转换车马的地方,信息就是这样一站一站的靠车马从朝廷传到地方,或从地方传到朝廷,引申出传递信息的车马,名词;⑤驿站是休息的地方,驿站的旅舍叫传舍,名词。
3、早课《0815链条式引申》学习反馈:(摘自《古汉语词汇讲话》中,六词的引申义)
链条式引申:由甲义引为乙义,又由乙引申为丙义这样一环套一环的引申。
例如“要”,它是“腰”的古字。《墨子·兼爱》“昔楚灵王好士细要。”这是本义。由此引申出下列意义:
①中间。《战国策·秦策》:“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
②半路拦截。《左传》襄公三年:“吴人要而击之。”
③要挟。《论语·宪问》:“虽曰不要君,否不信也。”
④求得。《孟子·公孙丑上》:“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⑤需要(读 yào)。白居易《红线毯》:“地不知寒人要暖,莫取人衣作地衣”。
如果画成图,就是:
腰一1.中间一>2.半路拦截一>3.要挟一>4.求得一>5.需要。
这种引申方式的特点是:
其中一个意义只和它邻近的两个意义有直接联系,而与其他意义差得较远。
以“要”为例,“需要”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意义,它和“腰”的意义,看起来是毫无关系的。但只要我们找到它们之间的中间环节,就能清楚地看到其间词义引申发展的脉络。反过来说,有些词或字古今意义之间看不出任何关系,也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中间环节的缘故。
《古汉语讲话》第三讲,古代汉语的词汇中讲到:
有的词本义和现在常用的意义之间看不出有什么联系,可能有两种原因:①可能是由假借而形成这种情况;②现在常用的意义还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但这个引申的中间环节已经消失(或者还没有被发现),所以我们找不到他们之间的联系。汉语中的虚词,常常是由实词虚化而产生的。既然已经发展成虚词,那他和原来的词义之间就不再是一词多义,而是几个不同的词了,但这些不同的词之间还是有引申关系的,所以仍会在词义的引申中讲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