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小学群:申爸谈溺爱这件事
2018-08-23 嗯……说说“溺爱”这件事情哈。
话说,在大申12岁的时候,申妈给申爸排除到大申的教育之外去。于是,申妈变成了大申教育的旁观者。这一下儿,申妈变得极其清醒:先是跟申爸说,你这个,这么教育孩子,不行。你得打!那个孩子,那么不听话,你还惯着他,舍不得打,那哪儿行?可是,申爸自己就看不出来,大申哪个地方“得打”。你等申妈不管大申了,申妈看得可真切,哪里哪里得打。当初,申妈也教育的时候,申爸要是打大申,申妈疼得比大申疼多了。
反正是吧,申妈可看不惯申爸“惯着”大申,经常说,你看看,谁惯孩子?是你还是我?你还老说我惯孩子!最后,有一次,申妈很严肃地跟申爸讲:你得管教,不能溺爱孩子!申爸呢,可不满意,心里想:谁溺爱孩子了?还不是你小时候溺爱,好多事儿,没养成好习惯?不过,也就是“心里想想”,可不敢说出来。申爸要是这么说的话,申妈马上就翻脸了呢!可是,很明显,谁管孩子多,谁溺爱就是了。不大管的那一方,一看,就知道是在溺爱。诶!溺爱这件事情,很蹊跷: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觉着自己是在溺爱孩子,可别人就是觉着她溺爱。妈妈在觉着自己严加管教的同时,别人觉着是溺爱。有时候,这种指责,在当事人自己看来,也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过是暂时这么做,不会过分的。我心里有谱”。
溺爱,为何当事人自己不承认?到底什么是溺爱?
妈妈聚会,各自带着自己的孩子。五六个小孩子,在花园里疯跑,树丛里面乱钻。有几个,爬到矮墙上去了。矮墙的最上面一层,铺着薄砖。砖沿儿探出墙外。孩子踩上去,摇摇晃晃的。要是一脚踩到沿上,就翻下来了。几个妈妈大喊着跑过去,要求自己的孩子从矮墙上“下来”。可是,没有一个孩子“下来”,继续在矮墙上跑。妈妈上去,把自己的孩子抱下来,各自告诉孩子,不能到矮墙上跑。孩子们也不大听,各自跑开,继续到树丛里去钻来钻去。妈妈们继续聊天儿,放松了警惕。突然,一个孩子哇哇大哭起来。妈妈们急忙跑过去。孩子的头磕到了树枝上,磕破了一大块皮,血流了满脸;自己抱着腿在哭,痛苦得扭曲了身子。妈妈慌里慌张地一边拿纸巾,一边问旁边的小朋友,怎么回事。一个孩子断断续续地说:“他……他在墙上跑,掉下来,砖砸到他腿上……”
小区里,栽着梧桐树。树根那儿,是留下来的土坑。为了不让土漫出来,刮哪儿都是,物业在土坑里铺上鹅蛋大的鹅卵石。大申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抓了鹅卵石,扔着玩儿。站在树坑旁边,一只手抱着两块鹅卵石,另一只手拿着一块,使劲往远了扔。小区里狗特别多,树就是一根柱子,小狗过来撒尿。鹅卵石上沾着狗尿。尽管下过雨,可能冲干净了,但毕竟因为有狗尿,妈妈们约束自己的孩子,不能扔鹅卵石。
每一次,大申扔鹅卵石,都引得一两个孩子也跟过来,一块儿扔。这时候,妈妈或者爷爷奶奶马上跑过来,各自约束自己的孩子,大声呵斥,把孩子手里的鹅卵石抢下来,扔回树坑,抱着孩子走开。一边走,一边恶意地瞪大申一眼:这野孩子,勾引自己的孩子也扔石头。爸爸溺爱,也不制止!申爸倒是不管大申扔。他在前边扔,申爸在后边,用脚把扔出去的鹅卵石,都踢回到树坑里边。那边,过来人了。申爸跟大申说:“你看,爷爷过来,你再扔,就打到爷爷了,对不对?”
“过来人的时候,不能扔石头!”最后,申爸要求到。每一次,要是有人走过来,大申就一手抱着两块石头,一手拿着一块,小眼睛紧紧地盯着走过来的人。等那人刚刚走过去,大申的石头马上就又扔出去了。有时候,三两个孩子一块儿扔,就不行。申爸跟那两个孩子,说人走过来的时候,不能扔石头。那孩子还是照扔不误。只有大申一个,不扔。他抱着三块石头,小眼睛紧紧地盯着来人,等他过去再扔。来人被野孩子们的石头吓着了,远远地绕过去。
这个蒙氏,你也搞不清楚,它的边界在哪里。从不让孩子扔石头的妈妈看来,申爸让大申扔石头,那就是溺爱:怎么能让孩子扔石头呢?没有人扔石头的。孩子天性,他在那个阶段,喜欢扔东西玩儿。你不让他扔,因为“有狗尿”、“会砸到人”,或者仅仅因为“没有人扔石头”,就约束孩子的天性,这是违反蒙氏的。小孩子么,你总要顺应他心理发展的需要,让他舒展开活动。但是,妈妈要有“要求”。如果有人走过来了,就不能扔。这是要求。
孩子是否对妈妈的要求置若罔闻,这是溺爱与不溺爱的分界线。注意哈。爱是一种心理活动,每个爸爸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爱本身,无所谓溺爱不溺爱。溺爱是在社会规范下面,观察孩子行为的后果。它是要从行为上来判断的。
扔石头,也无所谓溺爱不溺爱。但是,妈妈不在眼前,行人走过来的时候,孩子还我行我素地扔,把妈妈以前的“不扔”要求置若罔闻,这就是“溺爱”。
判断溺不溺爱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妈妈都认同蒙氏,那么孩子们在没人的时候扔石头,相互不会判断为溺爱;但是,有人不同。就因为“没有人扔石头”,他看到孩子在树坑边扔石头,就断定这孩子是被“惯坏了”,那这人就会认为孩子妈妈在溺爱。不认同蒙氏的妈妈,看到蒙氏妈妈的放纵孩子的行为,就认为是溺爱。这些妈妈会把孩子管得“死死的”,不但不会让孩子去扔石头,连摸都不会让摸。我们知道,这是违反孩子成长的天性的。不好。但是,如果蒙氏过了头,行人过来了,妈妈也不约束,那就明显不对了。怎么是对呢?当孩子不能扔的时候,要求孩子不扔。孩子也遵守妈妈的要求,这就正确了。
分野不止在“要求”,更在于“孩子遵守要求”。矮墙踩砖摔掉的孩子,问题出在孩子不遵守妈妈的要求。要求就是要求。要求提出来,孩子就遵守。在没有要求的地方,孩子放开天性,随性行为。妈妈观察到孩子哪里不对,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孩子遵守之,这就是教养。没教养的野孩子,固然有个别,是妈妈没有要求;但是更多的,是孩子不遵守妈妈的要求造成的溺爱结果。溺不溺爱,主要取决于孩子遵不遵守要求。
申妈那里的溺爱有些不一样。申妈认为申爸溺爱,只要是申妈的标准定得太高,大申达不到,申爸又“不要求”造成的。要求本身,你也不能够过分。过分的要求,孩子达不到的。只要妈妈提的要求,孩子就能够按照要求去做,就没什么“溺爱”这一说了。“按照要求做”,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妈妈必须做到的一件事情。孩子能够按照要求去做,是极其重要的一项素质,且总是为人们所忽略。
事情呢,说说容易,实际生活中,也没那么简单的。假设说,妈妈那里有一种态度,一种声调,一种口气...在这些组合之下,妈妈提的要求,孩子会遵守。
那么,很快,妈妈就会把这种特定的态度声调口气用滥...直到孩子不再听“要求”。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日常生活中,无论事情大小,妈妈都会拿出“核武级”的方式去要求:早上不起床,起了床不洗脸,洗了脸不吃饭,吃饭时不好好吃,不整理好书包,不好好坐着……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妈妈手里没有“有效手段”,如果有,那么,妈妈会不假思索地去用。
那时候,申妈管大申。大申不听申妈的,但是听申爸的。申妈知道这一点,就想利用申爸的威信,让大申吃青菜。吃青菜对于申爸来讲,算个屁事儿。申爸才不管,爱吃不吃。申妈不行。那是天大的事情。申爸不管,申妈好伤心:你看看,我说了不听;你说话好使,你还不说!哎……申爸也没心思跟申妈掰扯:如果申爸连这事儿都拿来要求,那让大申学习的要求,也就不好使了。分不清轻重缓急,拿到的,都是重要的。你手里就一个大猫,两个二,一付炸。你一口气全出了……你将来还拿什么管牌上手啊?芝麻蒜皮的事情,妈妈都去“要求”,那个……自然,等到重要的需要“要求”的事情发生了,妈妈说话,也就不再好使了么。
孩子的成就,只取决于妈妈的智慧。一提到“智慧”,事情也就开始难办了.....
先说这几句哈。
好啦,吐槽时间结束。这个麻麻啊,申爸跟你们说哈,要是放开了吐槽,七百年谷八百年糠,婆媳感情,妯娌关系……全都来了。打住,打住。要不然,最一开始,什么事儿惹起来的,都给忘记了。搞好孩子哈。这个搞掂了,各方面的事情,就少掉绝大多数。
郑委说的是不错,智慧。可惜,在孩子面前,妈妈的智慧堪忧,指望不上。离了孩子,聪明妈妈就都智慧了。可那没用,一回到孩子身边,还是玩儿完。得想好用的办法才行。
以前吧,申爸花了很多很多时间,说闹钟的问题。现在回想起来,那个事情,申爸没有搞得很准确。严格来讲,引发闹钟方式的,是“规则敏感期”。在大申五岁九个月的时候,申爸发现,大申对于“规则”,非常敏感。什么事情,只要申爸说:这是规则!大申就接受了。让做什么做什么,让不做什么不做什么。申爸总结:这是“规则”敏感期。事实上,以现在的知识看回去,那不是“规则”敏感期,而是“要求”敏感期。申爸把当时描述中所有的“规则”两个字,全都换成“要求”,所有的描述全都成立。在那个时候,大申心理的发展,成熟度达到了理解什么是“要求”,按照“要求”去做的程度了。如果,有什么事情,要求大申必须做到,只要冷静地附加一句:“这是要求”,就足够了。
注意哈:我们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互动,妈妈口里会有无穷无尽的要求。吃饭的时候,要求过来吃饭;要坐好;不要用筷子挑菜饭;要吃青菜;要把饭碗里的饭粒吃干净;不要一边玩一边吃……这些要求,都处于自然状态。孩子有些听,有些不听;听也好,不听也好,都让它们还是处于“自然状态”就好,随他去。
我们假设。班级里的同学一起出去郊游,坐下来吃农家饭。孩子用筷子挑饭碗里的饭,往出撅着玩儿。这个事儿呢,在家里,平时,孩子也是做的。撅了一桌子饭粒。妈妈当然制止。但是,在公共场合,孩子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规范。再这样撅饭粒玩儿,就不行了。这是绝对不行的。不止是被别人认为是“溺爱”的问题,认为孩子没有教养问题,妈妈自己也不觉着这样可以。同样的行为,在家里,可以忍受;但是换了场合,就必须制止!这时候,妈妈手里要有核武。是动用核武的时候了。妈妈要制造出这个核武。
你看:孩子不懂事,这一点,所有的大人都明白。孩子不懂事,会撅着饭粒玩儿。但是,哪家的妈妈,只要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孩子就立刻停止,绝不再撅了。这样的孩子,大家每个人,都觉着“有教养”。其实呢,对于心理健康的小孩子,给别人以“有教养”的感觉,它就是这么来的。不是孩子“懂事”,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懂”什么事儿?而是妈妈轻轻一提,不正确的事情,在大庭广众之下,孩子马上就停止去做了。
你们妈妈去观察一下:你们只要是同班同学,一起出去游玩,就一定会有妈妈怒吼孩子。并且,这种怒吼,是此起彼伏的。孩子在家里“还过得去”的行为,到了这里,孩子仍然做,妈妈脸上下不来台,要求了也无效,妈妈只能拿出自己的核武,去制止么。妈妈的核武,就是怒吼,没别的办法。
现在呢,妈妈们开始刻意制造另外一个核武:轻轻地说,“这是要求!”低幼群,孩子将经过敏感期,好办;现在将要一年级的孩子,好多也还处于敏感期,也好办。只要妈妈坚定地说“这是要求”,就可以了。敏感期的孩子,天然地遵照“要求”去做。小学里的大孩子,怎么办?妈妈要设法,把必须完成的要求,跟其他的普通要求,区分开来。比如说,朗读课本。这是必须完成的要求。每一次,要求孩子朗读课本的时候,妈妈都严肃地跟一句:“这是要求!”
稍=哈。
1-144一小太阳妈B 爬楼完毕,总结一下是事无巨细,妈妈的智慧是选择何种时候出何种牌,不出牌的时候就过。管那么多管不过来啊,关键时候管住就行。申爸的类比真的很生动形象。今天出门在车上俩人争一个问题,后来就告诉他俩,保持安静,这是要求,老大瞬间领会,小宝还嬉皮笑脸,我一脸严肃告诉他,这是要求。OK,只用两句话,解决了。我是那种啥都管的妈妈,所以活的累,以后不要这么累了。
小太阳妈妈开始回馈实操啦!妈妈们都看一看,感觉感觉,然后,把“这是要求”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起来!有了点滴进展,微小心得,都来分享。咱们妈妈们一定要把“这是要求”的能力搞掂。搞掂了这个,教育起孩子,搞好孩子的学习,才会有切实的抓手。能随时下手,都能让孩子切实地做到一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