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62|回复: 0

[申爸指导] 【花果乐园小学群:第一项任务——“这是要求”】---2018.08.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9 10: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果乐园小学群:第一项任务——“这是要求”

2018-08-17
一直以来,或明或暗地,父母们都有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孩子就放他在那里,自己长,就是最好的教育。

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之所以错误,在于孩子确实自己主动地在成长环境中吸收建构,完全可以自然地获得很多能力,增长很多知识。但是,光靠孩子所存在的自然环境,毕竟不能够满足其各方面成长所需。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干预孩子的成长环境,使之变得更加丰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五岁、六岁这两年时间,更是重要。不止是因为这两年,是孩子伴听的敏感期。孩子从环境中自然吸收语音,建构智力,在这两年中,达到人生的顶峰;更加在于,孩子在这个时候,处于要求敏感期

在要求敏感期,父母只要刻意行动,让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真实意图凸显出来,孩子很容易地就按照父母的意图去做了。在未来的日子里,这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只要父母说,“这是要求”,孩子二话不说,就照做。咱们小学群,第一项任务,就是从今天起,这是要求,要明确出现在爸爸妈妈跟孩子交流的日常用语之中。

嗯...我们来看,大孩子的学习。有的孩子学习好,有的孩子学习不好。学习不好的孩子,都有一个共性:不好好写作业,磨蹭,拖拉。孩子为什么写作业磨蹭拖拉?孩子总是有第一次写作业的时候的。在第一次的时候,孩子如果已经养成这是要求的习惯,到了该写作业的时候,妈妈说:该写作业了。孩子接收到了这个祈使句中的要求成分,就按照要求去做。

第一次的时候,孩子接收到祈使句中的要求成分,还是没有接收到要求的成分,他都会去做。这个原因很简单,“作业”这件事情,对于孩子来讲,是一项新的任务,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孩子好奇。过一个星期,当这种好奇感消退,不同的孩子,对于作业,就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少数孩子到家就按要求完成作业;大部分孩子,开始抵制这项工作。

抵制的孩子,不仅抵制作业,任何新鲜感消失的任务,他都会抵制去做。不只是回家做作业,课堂上听讲、回答问题、按照老师的要求,翻书朗读...新鲜感过后,孩子都抵制。其实呢,这就是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的表现。时间久了,不能按照要求行动,就表现在学习成绩上面了。

“这是要求”,进入到日常用语之后,对于敏感期的孩子,非常简单,只要妈妈不断地淡定地跟孩子提出,这是要求,孩子自己就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只要遇到要求,二话不说,按照要求去做。

麻烦不在于一年级的孩子。一年级孩子还处于敏感期,妈妈只要“要求”,孩子就会建构起执行要求的能力,不管要求的内容,做起来有多困难,都会直面要求,动手去做。这不难。麻烦的是大孩子。

在要求敏感期,妈妈做对了,孩子听得懂要求,形成了直面任务的能力,以后的学习,就不担心。但是,如果没有形成直面任务的能力,那孩子肯定,就已经养成了对抗任务的能力。这事儿,就麻烦了。无意中,妈妈帮着自己的孩子形成了对抗自己的能力,并且成了习惯。如果不能直面学习任务,生活中的任务,自然也是如此。这在教育上面,是一个最大的缺陷。

让我们来解决这个难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要说孩子的学习不行,今后,生活也不行。拖拉,磨蹭,面对任务,只要感觉到生疏,困难,就绕着走,逃避...这会毁了孩子一生的幸福生活的。

申爸说,孩子听不懂“要求”。这是个很奇怪的说法,令人费解。妈妈们需要理解透彻,什么叫听不懂“要求”,然后,才能设法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在敏感期,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们每家,都有“房前”和“屋后”。在申爸家的屋后,临楼的八层,开着一个很大的教育机构。租了整整一层楼,收各种班儿。现在,放假了,他们开学前班。

早上七点钟,就开班了。很多家长,需要八点半到岗的,学前班急家长所急,七点钟,就收孩子进班,好让妈妈送完孩子之后,正常上班到岗。六点四十五分,妈妈们带着孩子,从四面八方,开始往学前班奔。

很有意思的,你站在楼上看。在楼的拐角处,一个穿的齐齐整整的妈妈,匆匆奔了出来,一边走,一边不时地回头,向着自己的孩子高声喊:“快走!”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小男孩儿,一只手拿着一架玩具飞机,一只手拿着刚拣来的树枝,才从拐角处出现。妈妈心急火燎地站在那里跟孩子吼:快点儿!孩子充耳不闻,拿着飞机往机动车道上飞。

那边,一辆汽车开了过来。妈妈急忙冲到机动车道上,去帮孩子拣飞机。机动车也远远地停下来,等着妈妈把飞机捡走,才启动,给油,扬长而去。焦急的妈妈拿着飞机,走到孩子身边,一把抢下孩子手里的树枝,远远地扔到旁边,一边大声吼:跟你说了,要迟到了!你这孩子怎么回事?

妈妈不给孩子飞机,自己拿着,另一只手,拖着孩子,快步往学前班奔去。走过机动车的拦阻桩,孩子一把搂住,死活不撒手。妈妈没办法,只好松了手,独自往前走去,一边走一边说:你玩儿吧,我走啦!没人管你了!

孩子不管妈妈怎么说,蹲下身体,去看拦阻桩下边的蚂蚁。一边看,一边用小手拨弄。过了两分钟,两步一回头的妈妈,已经走得很远了。不管怎么叫,孩子都不动窝,就是蹲在那里拨弄蚂蚁玩儿。妈妈没办法,只好再折回来,抱起孩子就走。一边走,孩子一边手蹬脚刨:“放下我!放下!”妈妈不管孩子怎么喊,连拖带抱,把孩子弄进隔壁的大门,消失了。

任何一家学前班的早上,妈妈如果好细儿,都可以站在大门前,看一幕幕活的戏剧。孩子各种不乐意,各种磨蹭,拖延,妈妈的各种焦急,各种许愿,各种怒吼,孩子的各种哭...

有没有好的呢?有的。有一次,申爸给大申去买麦当当。从隔壁门口过的时候,一辆带蓬的电动三轮停了下来。爷爷从驾驶位上走下来,把旁门打开,钻出一个小女孩儿。爷爷从前座上拿出书包,递给小女孩儿。小女孩儿麻利地把小书包背在肩上;爷爷又拿出了两个鸡蛋,小女孩用两只小手儿,把两只鸡蛋塞进两边的小口袋里,一蹦一跳地向电梯口跑去。看到了在电梯口迎接孩子们的老师,大声说:“翟老师好!”翟老师笑咪咪地跟小女孩儿说:“跟爷爷再见!”小女孩儿转过身,对正在跟老师招手的爷爷说:爷爷再见!

这是上学前班,孩子不乐意。如果要是去动物园,孩子早就往前猛跑,害得妈妈不停地在后面喊:慢点儿!等等我。别跑丢了!动物园孩子乐意去么,学前班不乐意。这很正常。绝大多数孩子,都这样的么。所以呢,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听不懂要求

要求是什么呢?在飞机男孩儿那里,妈妈口里的要求,有这么两个:快走!”“快点儿!当妈妈要求快走的时候,孩子在做什么?他在扔飞机,在东张西望,在抠蚂蚁...什么都在干,唯独没有在快走

孩子是怎么理解妈妈嘴里的某句话的真实意图的呢?并非从字面上来理解。孩子要从生活互动中来理解。每一次,妈妈要求快走的时候,孩子都在玩儿,都在慢慢走...事实也正是如此。妈妈每一次要求快走的时候,都是着急,而孩子自顾自地玩,不肯快走的时候...几年下来,孩子心里对妈妈的快走的理解,就是慢慢玩儿

孩子根本听不懂妈妈的要求。孩子对妈妈嘴里的要求,头脑中建构起来的意义,跟妈妈心里想的,正好相反。另外一个著名的意思相反的要求就是快吃

几乎每一个妈妈,都有自己的行为,成功地把“快吃”的意思,在孩子那里建构成“慢慢吃,跟妈妈玩儿”了。不管字面意思是什么,孩子都把作为条件刺激物的要求性语言,跟当时的情境联系到一起。

只有慢腾腾玩儿的时候,妈妈才会说“快走”。几十几百次地重复,孩子已经把“快走”的意义,建构成“慢慢儿玩儿”了。孩子对妈妈的要求,置若罔闻。他没有按照字面意义所指示的行动么。这个呢,一般情况。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某种莫名其妙的蒙氏教育出来的孩子。

妈妈的想法是,顺从孩子的天性。然后呢,任何的要求,孩子不遵从,都无所谓。容忍。长此以往,孩子就把听到的祈使句,建构成不理她的意思了。

上了小学,老师让“起立”,他置若罔闻,坐在那里自顾自地画小鸟;老师让“打开书包,拿出语文书”,他自顾自地叠纸片;老师叫名字,他淡漠地看老师一眼,然后低下头,继续撕纸玩儿...早上早操,升旗。所有的孩子、老师都立正站好,目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倒好,自顾自地走了。老师问干什么去?他说,去撒尿...

“那孩子脑子有毛病”,不明事理的家长,在一边小声评论道。其实呢,孩子倒是没啥毛病,只不过妈妈蒙氏得蒙了头,“顺从孩子天性过了火儿罢了。孩子对任何要求,全部置之不理。

孩子倒是没毛病,可是,“那孩子脑子有毛病”这个话把儿,倒是给握实了。等到了三四年级,身边每一个孩子都欺负他!你有毛病,不正常,神经病么...孩子们不欺负他,欺负谁?妈妈欲哭无泪。

申爸呢,在仔细查看妈妈们的反馈。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就是还是有很多妈妈,对于孩子“听不懂要求”不理解是怎么回事。不理解这一点,当初让孩子听不懂要求的心智模式,还是在继续起着作用。

一边“三不一要求”的表象,另一边,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心态...这种开着左灯向右转的法子,不起什么作用的。就好像那个飞机男孩儿。妈妈一看,实在搞不掂了,就这么威胁:“你玩儿吧,我走啦!没人管你了!”

事实上,妈妈在这一刻,是动用了孩子最基本的需要:对妈妈的安全需要,来试图让孩子就范。本来,这个时候,不需要拿高射炮来打蚊子的;但妈妈打了,也就打了,这无所谓。关键是,妈妈都动用大猫了,你总得“管一手”,对吧?妈妈的操作不正确。

你妈妈三步一回头地看着,明显孩子知道,妈妈不会“扔下我不管”的么!并且,这么做,恐怕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孩子早已经对“没人管你”这句话,建构好了它的意思:没意思,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就行。如果你妈妈决定动用这个核弹级的威慑,那就要做到位:找个拐角,彻底地藏起来!看着孩子无助地哭上15分钟,然后再出来。保管以后再一这么说,孩子马上乖乖照做。

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孩子把妈妈丢了,无依无靠,那是极其恐怖的经验。妈妈本能地知道,“没人管你”对于孩子是一个威慑,但做不到位!反复地使用,没一次到位,孩子对于“没人管你”,也就建构起孩子自己的理解了:甭管她。妈妈这么说,无非是鼓励我继续玩儿,不理她罢了。

事实上,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妈妈本不用丢这种终极威慑出来的。妈妈只要看着孩子的眼睛,坚定地说:“快走,这是要求!”就可以了。孩子不快走,妈妈仍然平淡而坚定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要求:“快走,这是要求!”把“要求”两个字,坚定地说给孩子。

六岁,孩子处于要求敏感期。妈妈只要每一次,明确地提到“要求”这两个字的时候,都坚定地要求孩子按照祈使句的要求做到,不要一个星期,以后妈妈只要一提“要求”两个字,孩子马上照做!

也就是说,妈妈把“要求”这两个字的意义,给孩子建构正确:要求就是按照字面的理解,做到祈使句中的所要求做的事情。产生行为,这就是“要求”。如果孩子不按要求做,妈妈就继续坚定地盯着孩子的眼睛,提要求。

其实呢,妈妈不需要动用核武器,只要在态度和情感方面,表明坚定地态度和绝不动摇的情绪给孩子,孩子就照做了。在要求敏感期,最有效,最有用的方式,是妈妈的情绪。小孩子对妈妈的情绪最敏感,会顺从妈妈的情绪。

这个事儿呢,大约到了十岁,五年级的时候,就不管用了。孩子懂事了,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妈妈什么情绪,妈妈还是爱我的。妈妈不高兴?没关系,“挺过”这一段儿,就好了。到了这个时候,你妈妈还没形成孩子直面任务的能力,那就非常非常困难了。

你等到了大申这个年龄,他妈不论说什么,他都直接地有意识忽略:我就是不听,你不是该咋地咋地?“你的赌咒发誓,根本就没用。回头就忘了。”“你吼,我就听着呗。在心里把你的吼顶住,不让它进脑子。”

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10岁到15岁,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是什么?你们呢,十岁以上的娃妈,要去孔夫子上买一本新凤霞的《我当小演员的时候》来看看。旧社会啊,他那个演员,都是从学徒做起的。旧社会过来的演员,功底都特别地深。扎实。他们那些师傅,是怎么做到的?打!

新凤霞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十岁以后的事情,都记得了。新凤霞的回忆中,也有师傅的毒打。她的评论是:“没有恨,只是觉得疼。”

这是这个年龄孩子的底线教育方式。妈妈一般是舍不得动手打孩子的,就说:“你等着你爸回来不捶你!”要是你的孩子,在十岁以下,没有形成直面任务的能力;那到了这个时候,爸爸打一顿,妈妈“在底下”说什么,孩子都特别听。因为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打,心里“没有恨”,只是“觉得疼”,为了下次不疼,会老老实实听妈妈话一个星期。对于十到十五周岁的孩子,讲道理是没用的。

孩子比小孩子,更能听懂道理,这没错。但是,如果孩子走在正确的轨道上,道理会让孩子更加地走得好;如果孩子无法直面任务,任何道理,也都无法改变这一点。就如同成年人,灌多少时间管理的鸡汤,都无济于事一个样子。

让孩子按照要求做,对于十岁之前,是要孩子“听懂”;十岁之后,是要孩子“做到”。小孩子,做不到,就是“没听懂”;妈妈可以动用的方式,是情绪和态度;大孩子,“懂”是“懂了”,做不到的话,那就只能动用更加厉害“有害”的方式:“你爸捶你!”

哎...其实呢,孩子教育,在敏感期做对了,根本不需要“捶”。可是,妈妈莫名其妙的神奇的心理作用,让大多数孩子,都“没做对”。等会儿再说“房前”的事情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01:10 , Processed in 0.0746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