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45|回复: 8

[汉字解码] 汉字思维分享专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4 11: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乐儿妈 于 2015-12-1 12:23 编辑

写在前面:我们这一系列的分享,都由上海文同文化传播工作室的李山川老师授权给花果山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云 夬
20151124汉字思维家长课堂:

  今天是古汉语思维的第一次正式分享,首先从大家都关心的学习汉字字根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开始。
  从观察到的大部分小学阶段孩子的认字识字情况来看,都存在程度或轻或重地错别字问题,很多孩子早早就能自主阅读了,可是上学后一到默写就错字连篇,写作文遇到不会写的字就用其他词语代替,造成作文词不达意,文字流畅性大大不如口述的情况。
  这是由于孩子虽然会读、会认汉字,但并不代表着孩子真正掌握了汉语这门语言造成的。从读音、笔顺、笔画这么死记硬背地“认汉字”,跟孩子幼年以读图为主,从图画的角度理解地“识汉字”两者完全不同。
  前者无法规避“别字”问题,无法解决“成语”、“文言文”中生字看不懂、读不懂的问题。而后者我们可以举一个最基本的字根“夬”来说明,这个“汉字思维”是如何帮助孩子从图形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一步步地提升。
  我们先看这个“guai 夬”字的甲骨文,是用一个手扣动扳机的样子,孩子先看到的就是下面这副画(图形思维)

51.jpg
  然后我们引导孩子从古文字中找到对应的手在哪里扳机在哪里,让孩子提取出一个抽象的符号(抽象思维),着重引导最后那一捺就是手省略变形过来的,撇就是扳机的形状,横折横就是扳机的缺口形状,那么孩子们就能理解“夬”的字意有二:1、缺口(从形状得出),2、很快速(从扣动板机发射箭矢非常快速得出),所以以“缺”口和“快”速这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关的词语,就在扣动扳机的这个动作中融合为一体了(逻辑思维)。
  
再举个例子:“云”
          52.jpg
  咱们看,“云”这个字的甲骨文和今天的简体字是非常相像的,上面那两横,表示云的位置是有高有低的。下面那部分呢,表示云的形状是卷曲的。
  在汉字里云字作偏旁的时候取云在天空中高高低低的分布着,有“分层”的意思。比如“层”,以前写成下面一个“曾”,“曾”是古代煮饭的“饭曾”,大家可以理解为早上买包子那个一屉一屉的,往上一重一重的那个东西叫“曾”。
  今天简化后写成“云”,写法更简单但是意思不变,不是白云的意思,而是表示分层的意思。同样的还有“耘”、“芸”……都是表示分层的意思。大家都听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一层层的长,这就是“芸”。形容最普通平凡的生命。  
53.jpg
                       
  “耘”是什么呢?耕耘左边的是“耒”,一种犁地的工具。今天说的这个“耕”,在古代它并不是耕地的意思,实际上是划分地块,把地划分为“井”字形。
  周朝时的井田制,中间的一块叫公田。而我们真正说的“耕地”的意思,在古代是用 “耘”来表示。我们如果去日本,看日本的耕地机,他们用来耕作的机器还叫“耘地机”。耘就是把这个土地一层一层的翻,一层一层的耕种。
54.jpg
                       
  大家看这两张图片,一层层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只不过今天不叫一层一层的,叫一垅一垅的,都一样的,这里面的“云”都表示分层的意思。
  还有一个意思——卷曲。它下面是一个卷曲的形状。这是云给中国人脑海里第二个印象和特征:云是卷曲的、柔和的、光滑的,不是那种非常扎人的、狰狞的形象,它是卷曲的。所以我们说“云卷云舒”。中国的祥云图就是来自云的一个卷曲的形象。
  “坛”,泡菜坛子、酱坛子、醋坛子这个坛,陶土做的,圆形的东西,卷曲的形状,这里这个“云”也不是分层,也不是它的本意,而是卷曲的意思。
    55.jpg
  至于花坛、讲坛、地坛、天坛里的“坛”则要另外讲一下,这个“坛”是“壇”的简写。“壇”是用来祭祀天地的场所,它右边这个“亶”,是郊区进行祭祀的建筑“明堂”。
  这两个基础字根,大家有空时可以跟孩子讲讲,特别是云,可以再请孩子找找哪些字里的云有分层的意思,哪些字里的云有卷曲的意思。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20: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0216汉字思维家长课堂:
   
      就我来说,每年经历了春节假期的纷扰繁杂,迎来送往,过了初五就想“静静”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李老师的“静”对困扰.。以下分享,由上海文同文化传播工作室的李山川老师授权给花果山,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1.png
2.png
    医院手术室前会有一个大大的“静”字;参禅的禅堂之前,也有一个“静”字。跟我们平常的理解差不多,一个主要指“无声、不动”的安静;一个主要指“心如止水”的“心静”。但是无论哪种意义,看似都跟由“青”和“争”组成的“静”字没什么关系。
     我们如果输入“jing”这个拼音,我们能从出现的汉字序列中找到这么三个字“竫、靖、静”。这三个字是“一家人”,而且我们能清楚地看出“竫”的右边和“靖”的右边的结合就有了“静”这个汉字。
3.PNG (甲骨文争)
    从古文字看,上下各有一只手,中间是一个U形的东西,大概是一个器皿之类的东西,表示两只手正在争夺某一个器皿。争的正体字写成“爭”,也能看出里面有两只手在抢夺一样东西。
4.jpg
     中国人从“争”中看到了“相持不下”,看到了“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动与静的转化。因此,“竫”字比“静”更早用来表示“静止”的意思。
5.PNG
6.jpg
    “青”指颜色,由“生”和“丹”组成。“丹”是矿井,“生”是植物。表示古代染色的两种主要原料:植物和矿物,“青”在汉字中就有了“颜色”的意思。“青”和“争”组成的“静”表示的是“颜色的平衡”。古人说: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杂乱污垢,是曰静。人心审度得宜,一言一事必求理义之必然,則虽繁劳之极而无困扰,亦曰静。
相比身形之“竫”,内心之“静”更重要。颜色搭配和谐得当,就算多,也是相得益彰,也是“静”,这就是“平衡”的智慧。人心进退何尝不是这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2: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儿妈 于 2015-12-1 12:21 编辑

秋收话五谷

20151201汉字思维家长课堂: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秋收话五谷”
秋天“禾”谷熟
1.jpg
古人用由根、茎、叶和穗组成的一棵农作物的样子来表示“禾”字。可见,禾就是带有穗子的一类粮食的总称。“禾”在汉字里做偏旁的时候,表示的就是粮食的意思。“秋”的左边有一个“禾”,表示“秋”是一个跟“粮食”有关的季节,秋天到了,谷物成熟。
汉字里有一对反义词“稀”和“稠”,都是“禾”字旁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用粮食来表示“疏”和“密”的概念呢?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古国,民以食为天,粮食的生产是最重要的。粮食种植稀疏,产量就低,老百姓就要饿肚子;粮食种植稠密,产量就高,老百姓就能吃饱。所以“稀”字和“稠”字是在粮食种植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理解汉字要从中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出发,这是学习汉字很重要的思维方式。
2.png
汉字里有一个“香”字,也与“禾”有关。在甲骨文和篆文中,“香”的下面其实不是“日”字,而是“甘”字。
3.png
“甘”的意思是“嘴里有好吃的东西”。因此“香”的意思就是“粮食吃在嘴里味道美”。粮食一般都含有丰富的淀粉,在嘴里细细咀嚼后,淀粉会被唾液淀粉酶转化为糖,就产生了甜美的滋味。
“禾”的果实叫“谷”。汉字里,“山谷”的“谷”和“五穀”的“穀”都简化成“谷”,其实是意思完全不一样的两个字。中国人常说的“五谷”是古代最重要的五种粮食作物,分别叫作稻、麦、稷(jì)、黍(shǔ)、菽(shū)。稻加工后就是我们常吃的大米,麦加工后为面粉,稷是小米,黍是黄米,菽是大豆。其中“稷”是上古时期中国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所以“稷”成为“五谷”的代表。古人常说“江山社稷”,“稷”就代表粮食的“神”。
与此相关的,古人最早还创造了“來”(来)字表示“麦”。“来”字从形象上看就是一株麦子,上面的一横就是沉甸甸的麦穗。后来,因为古人又创造了“麥”(麦)字,所以“来”就用来表示引申义——“由外面传来”的“来”了。
4.png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12: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城和“宫”殿



20151208汉字思维家长课堂: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京”城和“宫”殿。

1.jpg

我们常把首都叫“京城”,把国王住的地方叫“王宫”。但是在汉字中,“京”本来和“城市”没什么关系;“宫”所表示的房子也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么宏伟奢华。

2.jpg


从上图“京”的甲骨文和金文可以看出,“京”的本义是一种人工修筑的高台,后来引申为“都城”“城邑”。
中国古代的建筑,在修建之前,需要先平整土地,然后在土地之上用石头和土搭成台子。根据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台子高低也不一样。身份最为尊贵的天子所居住的宫殿要位于最高处,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宫殿一般都是位于高高的台子之上。
中国古代的建筑,在修建之前,需要先平整土地,然后在土地之上用石头和土搭成台子。根据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台子高低也不一样。身份最为尊贵的天子所居住的宫殿要位于最高处,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宫殿一般都是位于高高的台子之上。
太和殿(即金銮殿)是故宫内地位最高的宫殿,用于皇帝登基和举行各种重大的典礼。这座宫殿一共有三十九级台阶,离开地面足足有八米高。三十九级台阶分为三层,象征着天、地、人。其中最下层的台阶共有二十一级。中、上层的台阶各有九级。九在中国的数字中是最大的单数,中国人称为“极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由于“京”表示的是“高台”,所以在汉字里“京”往往可以表达“高”或者“大”的意思。一些表示“高”或“大”的字,也采用“京”做部首。
例如“景”字,据《尔雅•释诂》文,古代就有“大”的意思;“鲸”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海里的大鱼”。
古代的“京”只能由国王或者贵族居住,所以人们后来把统治者居住的地方称作“京城”。这就是后来“北京”“南京”名称的由来。
说完了“京”我们再来说说“宫”。“京”是一个独体字,而“宫”是一个合体字。由表示房子的“宀”和两个“口”组成。只不过这里的两个“口”可不是人的嘴巴,而是“门”和“窗”。看看我们的祖先写的“宫”字,是不是很形象昵?
古汉语思维分享专 2015/12/8 10:39:42

3.jpg


“宫”的本义是有门有窗的房子。这样的房子又明亮又透气,适合人们居住,所以后来“宫”就用来表示人们的“居所”了。国王居住的地方叫“宫殿”,一般来说都是“前殿和宫”的排列方式。“殿”是国王处理国事的地方,是办公场所;“宫”是国王和后妃、王子、公主们居住的地方,是起居场所。现代汉语里用“宫”代替“宫殿”的意思。
中国历史上,作为“京城”的地方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六座古代都城——洛阳、西安、开封、南京、北京、杭州,被称为“六大古都”。
今天分享这么多,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5 13: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1215汉字思维家长课堂:
很快已近年尾,农历十一月就是古人的“冬月”,让我们来说说“冬”以及跟它相关的字。
“冬”这个汉字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夂”(zhǐ),下面是“冫”(bīng)。 “夂”是古人在用线缝补或者用绳子串东西之后所打的结。用这个“结”来“约束”线或者绳子上的东西,意为“结束”。


1.gif.jpg


2.gif.jpg


“冬”字的最早写法原本是没有下面的“冫”的,而上面的“夂”是“结”,用来“束”的,“冬”本来的意思是“结束”,也就是“终”的本字。
从这里我们可以展开联想:古人用“冬”表示“结束”的意思,而一年中“结束”的季节就是“冬季”了。冬天很冷,水会结冰。所以到了战国时代,人们就在“夂”的下面加上了“冫”,表示“冬季是寒冷的”。
说到“冫”,大家俗称它为“两点水”,但是“冫”可不是“氵”减少了一点而形成的。它跟水完全不同。
3.jpg


最早的“冰”字,是一个象形字,像屋檐上挂着的一串串美丽的冰凌。后来在汉字里被简单地写成了“冫”。这样容易做偏旁,单独作为一个“冰”字却太简单,所以后来又在“冫”的右边加上了“水”,构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冰”字。“冫”在汉字里都表示“冰”的意思,如“冷”“凉”“冻”“凌”“冬”“寒”。
冬天除了结冰还会下雪。“雪”字上面是一个“雨”,表示一种天气现象,下面是一个“彐”(xuě)。“彐”在“扫”和“妇”中都能见到。“彐”其实是“帚”(zhǒu)的简化写法。所以“扫”的繁体字写作“掃”,“妇”的繁体字写作“婦”。


4.jpg

从这里我们可以展开联想:古人用“冬”表示“结束”的意思,而一年中“结束”的季节就是“冬季”了。冬天很冷,水会结冰。所以到了战国时代,人们就在“夂”的下面加上了“冫”,表示“冬季是寒冷的”。
从古文字可以看出来,“帚”就是扫把的意思。所以“雪”就是“要动扫把的天气”了。
5.jpg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让我们“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多管闲事”,现在被用来表示“冷漠,不热心”。无论应不应该管“他人瓦上霜”,“自扫门前雪”是一定要做的。冬天大雪封门,一定要及时用扫帚清除积雪,否则就有滑倒摔伤的危险。因此“雪”就被勤快的中国人跟“扫把”联系在一起啦。

最后呢,跟大家说一些中国古代文人对”雪“的别称。
汉朝的时候,用”六出“来形容雪花的6个花瓣与其他花相比,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凡草木之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汉]韩婴《韩诗外传》
唐朝的白居易和吕岩,又分别用”玉尘“、”玉龙“来形容雪多而密集。
东风散玉尘——[唐]白居易
岘山一夜玉龙寒——[唐]吕岩
宋朝的杨万里,用银粟来形容雪花的银白细巧
独往独来银粟地——[宋]杨万里
广东人更是给雪起了个非常有趣的别称”犬狂“,这是为什么?难道是见了雪会得“狂犬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1222汉字思维家长课堂:

“假”有两个读音。读上声的时候,表示“虚伪、不真实的”;读去声的时候,表示“闲暇时光”。这两个都是“假”这个汉字符号在语言中作为“词语”的“词义”,都不是“假”这个汉字本来的意思。
1.png
2.jpg
“叚”是“假”的初文,像人的两只手借助山体崎岖不平的形式向上攀爬的样子。我们今天很流行的攀岩,在先民那里就用“叚”来表示了。因为攀爬的时候,手脚必须要有着力点,必须有所“凭借”,故而“叚”被引申为“凭借”的意思。我们所说的“假借”中的“假”就是本义。同样的词语还有“狐假虎威”、“天不假年”、“假以时日”、“假座”等等。《康熙大帝》片尾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大概就是对“天不假年”的感慨吧!
古代的中国人对于“享乐”是不敢贪求的,古人认为“休息”的“闲暇时光”都是问上天“借来的”。比如有这么一首诗:
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一个“偷”字很巧妙地说明了诗人对“半日闲”的珍惜。我们来看看古代的“假期表”
秦至唐:做五休一      全年71天假期
唐宋:做十休一      全年110天假期
    元:平时不休息    全年16天假期
明清:平时不休息    全年3天假期
是不是觉得我们今天太幸福了?古人休个假心里都在默念“这是借来的时间,要还回去的”。“借来”的日子,就是“暇”。
汉字里还有一个字和“叚”颇有渊源,就是“段”字。现在放在一起看看,是不是蛮像的?
3.png
“段”的意思和“叚”很像,都是爬山。只不过不是徒手攀爬,而是用斧凿在山壁上开凿出一条条可以让手脚着力的沟槽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那个攀爬大树采蜂蜜的藏族小伙,爬树的时候带着一把斧头,就是用的这个方法。因此“段”才有了“捶打”和“条块”的意思。
4.png
传说神农氏为了寻找草药,带领族人攀爬一座巍峨的高山。这座仙山高耸入云,很难攀登。神农氏在腰间系上一根绳子,绳子下带着一位勇士,勇士手持石斧在山崖上开凿可供人着力的沟槽。其他人则顺着沟槽,用树木和竹子打成架子,一层层向上攀登。后来传说这些架子都化为了葱茏的森林,被后人称为“神农架”。
假期”是重要的调整期,希望大家能珍惜这天“假”之年,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1: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0112汉字思维家长课堂: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呢,是叫“廉”的正确打开方式
    “用最简单的方式描画对中国2015年的印象,您最先想到的会是哪个字?2015年12月21日上午,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等单位主办的“汉语盘点2015”活动揭晓答案,在这次微博话题阅读量上亿、投票点击近14万次的活动中,“廉”字当选“年度国内字”。
    “廉”字当选,折射中国反腐的热度。评委会认为,官场清廉是老百姓最大的期许,领导干部廉洁清正,政风清朗,才能形成官德引领社会公德的良性循环”
     今天我们说到“廉”,大家的第一反应一般都是“不贪”,好像这个“廉”只适用于“公务员”。但大家别忘了,“廉”除了“廉洁”、“清廉”还有“低廉”、“廉价”,更有“廉正”、“廉能”。其实,“廉”这个字古今意义几多辗转,颇有几分耐人寻味。
     “廉”这个字出现得并不算早,最早是在秦的竹简上发现的。《说文解字》给“廉”的定义是:“廉,仄也。”“仄”就是一个人侧身在山崖之中的意思。这个说法太高屋建瓴了,别说今天,就连古代读书人也不得要领,所以清朝有个叫段玉裁的在《说文解字》的注解中为大家解释道:堂之边曰廉。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堂”就是古代的客厅,正厅。“客厅的边上”叫做“廉”。
广组成。我们把分解、重构之后就能窥出一些端倪。
1.png
(广为简易棚屋形,在汉字中表示房屋)
2.png
(兼为一手抓“两禾”形,在汉字里表示一起,两个的意思)
      廉=广(房子)+兼(两边)
    所以“廉”可以表示“堂之边”。那么问题来了:这跟我们理解的“廉”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古代的“堂”到底是怎么回事。
  
3.jpg
     中间的一件大屋子就是堂,古代的会客厅。堂的正中间称“中堂”,是会客,商谈之用。
4.jpg
     “中堂”两侧(图中红色部分)就是“廉”所以“廉”是有两个的,对称的。这个地方一般用来招待客人小坐、小酌,随谈,或者用于主人会客之前的整理准备。《周礼》就有“设席于堂廉东上”。这里,我们就得到了“廉”最基本,也是最初的一个意思:“边”。这个“边”是从“堂之边”抽象而来的。
    我们所熟悉的“镰刀”就是“刀边”特别长的刀。“镰刀”之所以多为新月形,就是因为要在较短的距离内尽量多地增加刀刃的长度。“堂之边”这个地方没有门,一般挂上竹子做的帘子来遮挡,所以“簾”就是“窗帘”的正体写法。“帘”在古代是商家的幌子,“酒旗风”那样的东西。
     因为“廉”处于“堂之边”,所以地位较低,从而引申为“低”之意。“低廉”、“廉价”由此而来。
    5.jpg
     段玉裁接着说:“堂边皆如其高……廉远地则堂高、廉近地则堂卑是也。”这句话如果看不懂,没关系,看图就知道了。根据古代房屋建造的“礼制”,“廉”的宽度要和“堂”的高度一致。所以,当我们从“廉”前经过的时候,我们就能见到这样两个“正方形”(如上图)。这就是“廉”的第二个重要意义:“正”。来源于“廉”的宽与高相同而“正”。所以“廉正”就是“正”,是一个同义连用复音词。这个词只能用来形容人,表示其是个“正人君子”,至于这个人是不是高居官位,则不重要。“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廉”都是这个“正”的意思。
因此,这个“廉”的要求其实不仅仅是“不贪财”那么简单。“正”人,必然洁身自好,故“廉”又引申为“不受财”的“高洁”。

     所以,“廉”的正确打开方式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廉”字,又是“边”,又是“正”,岂不让人费解?要做一个“廉士”,又要“低下”,又要“高洁”,岂不让人纠结?!

以上分享,由上海文同文化传播工作室的李山川老师授权给花果山,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4: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遨游天下

以下分享,由上海文同文化传播工作室的李山川老师授权给花果山,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上海这周降温至零下6度到10度,此时此刻,微信朋友圈里,寒潮外的人们正一脸幸福地发着各种斯里兰卡、清迈、佛罗里达游,冻成狗的我们只能哭丧着脸默默地点赞。心里不断回响那句凄怆的话语:要不是股市套得牢……我……,我好想去旅游。
着画饼充饥的精神,我们来说说“旅游”。

1.png
  
  
虽然今天在字典里查不到,但它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偏旁,表示“旗帜”的意思。今天字典将它归入到了一个不知所云的“方”的部首中。
  
2.jpg
  
  

  
  
甲骨文“旅” 3.png
  
  

  
  
金文“旅” 4.png
  
  

  
  
篆文“旅” 5.png
  
  

  
6.jpg
  
  
  
  

  
  
从“旅”的古文字可以看出,“旅”就是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在旗子的指引下前行。“旅”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军旅”的“旅”。看来我们常说的“一个人的旅行”在其实是不成立的,“旅”里面是“两个人”,说明至少需要结伴而行。我们可以想象,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古代,“一个人的旅行”实在是很需要勇气的。所以人们又常说:去哪里不要紧,关键要看跟谁去,这就是所谓的“地利不如人和”吧。
  
  

  
  
而说到“游”字,先让我们来读一段《论语》。《论语》先进篇,第26节。有一次孔子和几名弟子在一起讨论各自的志向,其中一个叫曾点(曾参的父亲)的学生说他的志趣是:“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暮春三月,穿上春衣,叫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大家一路唱着歌回家。”孔子听后,非常感慨地说到:我赞同曾点的想法!
  
  

  
7.jpg
  
  

  
  
甲骨文“游” 8.jpg
  
  

  
  
金文“游” 9.png
  
  

  
  
曾点说的“春游”之事,可以很好地解读“游”字。“游”与“遊”都源于“斿”——一个小孩子举着一个旗子。如果是他们一起去远足踏青,那就加上“辶”变成“遊”字,例如《西遊记》;如果是春暖花开到河边去痛痛快快洗个澡,“修禊”一番,那就加上“氵”变成“游”字。后来简化汉字时,“遊”“游”合并,统一为“游”。可见,“游”和“旅”的“画风”很不一样。难怪含有“旅”词语都是如“商旅”、“苦旅”、“朝圣之旅”——比较艰辛而勤谨;而含有“游”的词语都是如“神游”、“畅游”、“逍遥游”比较轻松而愉悦。
  
  

  
  
最后,还有一个汉字跟“游”的意思很接近,这就是“敖”。
  
  

  
  
金文“敖” 10.png
  
  

  
11.jpg
  
  

  
  
金文的“敖”由三部分组成。左上部分是一只脚跨出山洞(即出字),下面是一个人,右边部分是手拿着武器。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人拿着武器走出家门”。这就是传说中的“仗剑云游”。
  
  

  
  
你虽然不可能一个人去“旅游”,但是你却可以很潇洒地一个人去“遨游”。当你一个人背着包走遍了天下,你可以大声地对自己说一声:“我骄傲!”
  
  
  
  
  
  

  
  
所以今天在“零下6度”里的忍受,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或者带上心爱的人去 12.png 13.jpg
  
  
  
  
  

  
  
或者自己背着包去 14.png 15.png
  
  
  

  
  
小伙伴们,忍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3: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暖和暧

20160126汉字思维家长课堂:

以下分享,由上海文同文化传播工作室的李山川老师授权给花果山,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次冷空气过程造成22日起最低气温48小时降温达9.7℃,徐家汇24日平均气温仅为零下5.2℃,为1949年来1月下旬同期最低,1873年以来历史第三低值。预计27日起,市区最低气温回升至0℃以上。
看到这样的新闻播报,令人不禁万分期待回“暖”之日早早到来,今天就画饼充饥,讲讲这个“暖”字。
1.jpg
这个汉字左边本来不是“日”,而是“火”
2.jpg
不过这个没有太大关系,不管来自于太阳还是来自于火焰,这种热量的感知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
“暖”的右边是一个. 3.jpg
“爰”是什么呢?
这是离我们3500多年的“爰”: 4.png
(甲骨文)这是离我们2500多年的“爰”: 5.png 6.png
看得出来,都像“一只手通过一个东西拉着另一只手。”
看下图大家可以理解得更准确一些:
7.jpg
什么意思呢?就是电影里常说的:“拉兄弟一把”——向危难中的人施以援手。
    爰”后来加上提手旁,变成了今天的“援”字。我们的祖先深谙救援之道,凡助他人脱离险境,切不可鲁莽,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慢慢来,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因此“爰”又更多地用来表示引申含义“慢慢地”。比如“缓”,比如“媛”(女子慢慢走,大家闺秀做派)
比如 8.jpg
所以,朋友们,“暖”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太阳慢慢地加热”的过程。我们应该去尽情地享受它,拥抱它。
9.jpg 10.png
非常像,但是意思却正好相反。“暧”是一个很年轻的汉字,直到宋朝才出现,是一个形声字(后代的中国人抓不住老祖先造字神韵,大多造一些无甚趣味的形声字)。
表示:“昏暗”的意思。“暧”没出现以前,中国人用“昧”(太阳还未出来)表示这个意思。故“暧昧”能同义连用成词。
     一言蔽之:我们希望“暧”日早过,“暖”春速临,愿小伙伴们一扫阴霾,拥抱阳光,拥有好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10:02 , Processed in 0.0905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