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78|回复: 0

[申爸指导] 【高年级家长交流群:和老师沟通的实操性】---2018.5.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2 09: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18-5-20 07:45 编辑

高年级家长交流群:和老师沟通的实操性

2018-05-10
001沪-眉豆妈0706女五
睡前跟我聊天,说:“妈妈,我有时感觉自己非常成熟,很能理解大人们都在想什么,这点估计是因为我看书看得多,把别人的生活经验都学到了,对吧?”。我说:“对,读书使人明理”,她又说:“但有时会在自己做幼稚的事情时,一边想你怎么这么幼稚?一边又想我只是个孩子啊,为什么不能做呢?”我说:“因为每个人在不同立场上,看待问题的角度都会有所不同,很高兴你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妈妈有时也会有这种非常分裂的时候,但是这种分裂或者说是反思,对自我审查是非常有帮助的,打个比方,就像你骑自行车,光左脚蹬或者右脚蹬,能顺利前进吗?不能,一定要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同时还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路况,对不对?那么我们在对一些事情特别是重要的事情,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时候,也一定要前后左右都想清楚了。。包括做题都是这样,要把包含这题的知识点都考虑到……”然后前面听得很认真的某人就说:“不要说做题,我又困又累,要睡觉了!”我

这坑挖的....老娘们开始被频繁挖坑掉坑了........妈妈们呢,开始各种的方式,各种的心态,跟老师联系,沟通

嗯....妈妈们呢,开始各种的方式,各种的心态,跟老师联系,沟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妈妈们看哈,这是申爸的QQ。昨天九点钟睡觉的时候,申爸把每个群都看过,没有一个红的了。今天早起,又一大堆红瞎瞎的。妈妈呢,刚来花果山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回馈能够申爸看到”,还不停地@申爸。申爸不行的。光是@申爸的发言,申爸也看不过来。索性,@不@,对申爸一点儿影响都没有:@的也看不过来。并且,@的发言,大多数都是妈妈自己在那儿矫情,你不能当真。当真花时间回复,等你写好发回去,妈妈自己都不那样想了,已经不焦虑了。
根本就不用回复。妈妈写完,发出去,情绪就稳定了,问题其实她自己就已经解决了。时间长了,妈妈就不指望“申爸看到”了。就像你们一样,写回馈,只是为了督促自己,为了自己整理思路,为了自己提醒自己....


跟老师的沟通也一样。刚一开始,妈妈们都期望“老师看到”,能够相互交流。这跟花果山的妈妈最一开始,都希望“申爸看到”,没啥区别。过一段儿呢,稳定了,妈妈每天写回馈....你在孩子那里“做了什么”,就写什么,永远也不会“没得写”....这种回馈,就变成一种单向的信息提供了。就跟你们每天写回馈一样。只不过,写到花果山的,是每一科都写;给到老师的,只是老师负责的那一科的情况。


你们做到把老师换成申爸,你们就成功了。反正我就是“提供信息”。仅此而已。那么,你们提供的信息,有什么用呢?对于大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言,巨大的用处。不要忘了,老师对于“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生”那个“忠”:
就因为有这个“忠”,她没事就会翻手机看。你的孩子,老师对于他的关注,就来自日常的这种点点滴滴的关注。老师获取信息,未必“下节课就用得上”。我们也知道,“下节课肯定用不上”的;但是,在未来某一节课的时候,这些信息,“肯定会用的上”。


孩子的社会环境非常简单,就是老师同学。而“同学”呢,又是受“老师”调控的。其实孩子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社会认知,只有一个来源:老师!教育部他做得很好,在每个老师那里都建立起了“忠”的品性:忠于自己的班级,忠于自己的学生。尽心尽力,赤诚无私,就是“忠”么。


老师每天眼珠儿地盯着自个儿的学生....很多当妈妈的老师,回到家,把自己的孩子扔在一边,抱着手机处理学生的事情。你们既是老师又是妈妈的,有没有这事儿?有么。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事情....可是,光靠学校里观察到的现象,老师不足以让自己满意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老师都需要家长补充信息。老师对于你提供的信息,非常非常感兴趣。就如同申爸对于妈妈提供的信息,非常非常感兴趣一样。看不过来是看不过来,但只要一有时间,就看。


你妈妈每天每天提供的信息,用于老师提升你的孩子。你妈妈不能指望你提供的“这条信息”,一定会用于提升;这不可能。但你持续地提供信息,就可以保证机会出现的时候,老师随手都有信息来提升你的孩子。


每天像申爸那样,跟老师沟通,对于别的妈妈来讲,是一个大困难。因为她们写信息,费劲。对于你们妈妈呢?一点儿也不困难,你们妈妈能在这个群里扎下根,你们妈妈“每天写这样的信息”,这个能力已经在花果山练得“过了关”。


不给老师发,你们每天也都写。既然写了,Ctrl+C,Ctrl+V,拷过去就完事儿。几个星期下来,你们妈妈跟老师沟通,就练到往花果山写回馈一样的心态了么,到了这个状态,你们的沟通,就OK了.


咱们呢,这个群里边儿,有好多小学毕业班的妈妈在的。之所以在这个群里,并非说这个大孩儿群里提升成绩的手段,对于你们小学孩子最有效....这个效果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因为这里抓的是孩子在社群里的“社会地位”,不会有什么“立竿见影”这一说……最有效的,是数学小作坊里边的方法。盲算数学作业(还有语文的阅读理解,还没开始)。那些个方法,是“立竿见影”的。


那妈妈们为什么还在这里?这是为了孩子们四个月后,升入初中做准备的。妈妈们要看清楚,对于一个孩子,他刚刚升入初中,是怎么个一回事。事实上,孩子刚刚进入初中,相当于一个“全部打乱,重新定位”的过程。


你们呢,现在利用小学最后这两个月,在小学的老师这里,练出“跟老师有效沟通”的本领。练熟,等孩子一入初中,就拿着本领来搞掂初中的老师。


等到十一月份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试,孩子们就全部都在新的环境中抢得头排位置了。当然这会在孩子的“分儿”上体现出来。因为“分儿”是大孩子的社会地位的体现。地位在头排,分儿自然就在头排;分儿在头排,地位也就在头排。


这俩本是一回事。一体两面,一体的两个面罢了。沟通就是沟通。妈妈不必抱着“实现这次沟通的目标”去沟通。你就建立起沟通的习惯,每天沟通,你最后的大目标,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为什么“抢得头排位置了”就会“在孩子的‘分儿’上体现出来”?具体会怎么体现呢?孩子的“社会地位”高了,他自己就想着去学了。解决了一个“妈妈要我学”变成“妈妈我要学”的问题。
这个问题,只能在社会中解决,只能由老师来解决。

5月2日 5:50
我:跟老师回馈昨天的情况。昨天不错,大申开始逐词地陈述文言的解释。基本的模式就是把文言句子中的单音词,扩展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因为课文背下来了,大申可以系统、完整地把一个自然段都陈述下来。

我:就像这个样子:

我:因为大申只完整地背下来前三个自然段,所以还只能一口气把前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完整陈述下来...中间有若干停顿,我需要在旁提示一下一句开头的一两个词。希望等到学完《出师表》,他整篇都能够流利背诵,也能就整篇内容,把词语的解释从头到尾流利地陈述出来。

老师:不错。
老师:表达和理解是两个层面。

我:对!
我:让孩子表达容易,只要在陈述层面,让他嘴巴流畅就可以了。但是,即便流畅了,不一定理解。

我:从实操的角度来讲,需要有一个“抓手”,可操作的手段,让孩子理解自己嘴巴里说出的词句的意义。

我:这个“抓手”特别难找。按照词义的引申线索,梳理词义,肯定是一个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具体措施。

我:还有一个,就是一些基础性词汇的意象。能够把言语准确地跟飘荡在头脑中的某个意象对应起来,这也是一种促进理解的方式。

我:目前我孩子找不到第三种方式。这几天,就用这两种手段,帮大申理解这篇文章的意义。

老师:不错的尝试!

我:“诚宜开张圣听”,“宜”是“应该”的意思。“宜”①合适;适当 适~|相~|合~|得~。→②应该;应当(多用于否定) ~早不~晚|事不~迟。它的本义是“合适,适当”,只要告诉孩子本义,再明确地告诉他引申义,两者都配以用例,孩子就很容易地理解“宜”是怎样从“合适”的本义引申到“应该”义的。

我:这个过程一做完,“宜”这个词,孩子就全部都掌握了。

我:这是简单的引申。

我:还有很复杂的引申。“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业”,要三步引申才引申到文中的“事业”义:
:①学业w毕~|肄~|课~|受~。→②职业w务农为~|不务正~|安居乐~|就~|失~|~余。Þ③行(hánɡ)业w各行各~|手工~|运输~。④事业w创~|功~|基~|~绩

我:本来我以为,最困难的是怎么解释每一步“意思是怎么窜过去”的,以为你解释不清。

我:实操中发现,根本不用解释。只要给出引申的脉络,配以用例,孩子自己秒懂意思是怎么一步步引申的。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引申步骤,他仔细思考一会儿,自己也能想明白。当然,他理解到的“怎么引申”过来的,也无法表达。

我:这是有关“引申”。还有就是重点词的基本意象。

我:“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里面的“忠”。“忠”表示一种什么意象?“尽心尽力,赤诚无私”这种感觉,用“忠”代表。

老师:宜的本义是祭祀用的大砧板。
老师:常用义是应该。
老师:引申的思考属于主动的规律探索。

5月3日 6:05
我:老师提到的“主动探索”这个词特别好。一下子就亮了

我:其实呢,小孩子很可怜的。他不小心掉进电子游戏的井里,就知道电游好玩,能带来愉悦感,爽。趴在里边出不来。其不知,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好玩,更爽的事情在。要不,为什么那么多人,放着电游,理也不理?不就是因为他们迷上更好玩,更有愉悦感的事情,电游带来的程度,根本无法与之比拟。

老师:平静的发自内心的悦,和外界刺激而触发的乐。
老师:皆有妙处。

我:孩子自己体会不到这个道理。大人呢,已经把自己给搞得没有信誉了,跟孩子说这个道理,孩子也不信。要孩子自己爬出井口,也很简单,他自己体会一次“主动的规律探索”的乐趣就知道了。孩子到了这个年龄,进行“主动的规律探索”所有其他方面的心理条件都已具备,只差“捅破一层窗纸”:孩子在休息日,只要自己坐下来,就着工具书,逐字查找每个词的本义,体会那本义的意象;就着用例,体会每个引申义,体会每一个意义是怎么引申过来的......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行了

我:只要孩子自己乐意这么做,这事儿大概率就成了....
我:关键问题就在于他自己不乐意!


经过近两天的沟通,老师除了通常的要求,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了。接下来,要围绕着老师的要求来展开语文学习了。

对话里提到的音频,出师表-天下三分:

出师表-天下三分.mp3 (1.64 MB, 下载次数: 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06:44 , Processed in 0.0857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