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2-8-28 18:26 编辑
语文小作坊:谈“建构概括能力”
2022-08-26
C-143间来妈1002男七
申爸是不是可以考虑从新七开始一起带呢,这样六年后就有更多的娃排队着去拍合影。 你们初中妈呢,别跟着瞎起哄。你们要学抓关键,会观察。你们初中妈,首先要弄清楚,你们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是什么?考重点高中么。现在,咱们花果山开了菜园子,对吧?开这个呢,是为了要验证,你娃上家门口的菜中,一点不比上超级中学差。因为三年后高考,菜中娃比跟自己相当的超级高中娃,远远要好的话,你们初中娃还有什么可焦虑的?重点上不了就上不了呗。上不了,反而更好。初中妈要观察,是,还是不是这样。
重点在哪里?重点在于说,咱们的方案,是跟孩子内在的思维发展规律连在一起的。小学和高中阶段,孩子神经系统发展到了关键节点,我们利用节点期教育孩子。初中孩子,他没有可资利用的节点啊,你搞什么?搞什么都是瞎搞。安心放孩子自然成长,静待花开。初中妈,别再这瞎着急,关注孩子的日常,每天登记作业,跟娃捋古文,把数学课本陈述流畅了,在社交敏感期,放孩子去参加社交活动。做好这些,就好了么。
你妈妈“反馈”的时候,最基本的,你要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对的吧?所谓理解,其标志就是你要能把你“理解到”的内容,用言语表达出来。如果你能,你就“理解”了,你不能,你就没理解,尽管你感觉你自己“理解”了,可这种“理解”没用。因为以后用不上,等用的时候,早忘了。没有言语化的东西,等将来用到的时候,大脑是无法自觉地将其“唤醒”的。一个人可以无限地幻想,白日梦,但“梦”就是梦,是没有“用”的。只有把你的“梦”用言语表达出来,你的思想才会有用:需要的时候,能用得上。反馈起到的作用,其实就在于你把你的思想,言语化了,彻底理解了。
理解这个机制,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很重要。孩子处于一生中思维最活跃的年龄,是能够自己把自己的思维言语化的最活跃年龄。孩子再小,思维更活跃,但小孩子无法有意识地“言语化”自己的思维。教育孩子,就是锻炼孩子的思维,建构有用的神经回路出来。而大多数有用的神经回路,要靠孩子把自己的感受念头抓住,表达出来为前提。事实上,最关键的神经回路,就是在这种不断试图把自己的思维“记录下来”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所以呢,妈妈们教育你们的大孩子,要试着引导孩子“说”。孩子么,他们是不能像妈妈们一样,“写反馈”的。当然,“写反馈”的效果更好,只是孩子那里很难做到。
黑顺妈0807女九
妈妈捋实词
很久没有反馈这一部分,自己虽然有捋,但是发现不反馈,印象就不深,捋的量和次数达不到一定程度,也没有质的飞跃。所以接着要文字反馈,希望能对实词的引申义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系能力。
今日捋“诚”。我首先想到的词有诚信,诚实,诚恳,真诚,诚然,那我猜它的本义是“真,可信任”,但《150词》中诚的本义是说话诚实,引申为一般的诚实,不虚伪,我说对了一半。《说文》:“诚,信也。”在甲骨文中,诚是用斧劈物形,表示斩物为誓以定照约之意。古人很早就知道说话做事要讲诚信。
它的第二个引申义为实在,的确,由形容词转为副词,比如我常说古人诚不欺我!这里的诚就是的确的意思。我想是由真,转为真的,再转为的确的意义吧。
它的第三个引申义是连词,表示假设,果真,假如。这是对未来的真的情况的假设。假如是未来真的,还是离不开“真”。
要把一个词的真实含义和用法说明白,真不容易,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只有捋清思路说明白了,才算明白! 大家看顺妈自己记录下来的感受:“要把一个词的真实含义和用法说明白真不容易,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只有捋清思路说明白了,才算明白!”这种感受,你有吗?你有,就想着,怎么引导你的大孩子,也产生同样的感受,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嗯……昨天说到哪儿了?说到菜中的最大好处,就是让你的孩子能富裕出来时间,给你教育。你的教育跟学校老师的教育,哪里不同?最大的不同,是你妈妈的教育,是tailor made的,是一对一的,是无法靠一对多整齐划一的大规模教育方式实现的。妈妈们翻开高考的考纲,认真看看,他们高考考核的是什么。高考的主要部分,是考核孩子的思维能力。所有的思维能力,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可以靠模仿建构起来的。例如推理能力,演绎能力就是这类能力。另一种你是无法靠模仿建构的,典型的是概括能力,还有基于概括能力的归纳能力。靠模仿能够建构起来的能力,适合群体学习。老师一对多地指导一群孩子,孩子们比赛,谁学得快,学得好。比如说,符号表达能力,计算能力,就特别适合在群体中比赛来掌握。
一个上中的750分眉豆,上中不去,撂到家门口的520分的菜中上高中,在群体中,她遥遥领先,这种靠模仿能够建构起来的能力,就建构得特别好。菜中班级排第一的娃,要比上中排第30娃“靠竞赛建构起来”的能力,建构得要好。但是,如果家长不做一对一干预的话,上中班级排30的娃,高考成绩要比菜中第一娃要好得多。原因呢,你看看高中老师,怎么对待那些“靠一对多无法建构起来的能力”的态度,你就明白了。现实中一线高中老师的态度是:孩子们的“悟性”不同。超级中学靠给孩子们提供更高水平的资料,用更高水平的训练,让孩子处于“可悟”的环境里,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悟到”。菜中提供不了这种环境,因为老师要一对多,你老是拿沉甸甸压手的试题来训练孩子,绝大部分的孩子,就“跟不上”了。在一对多的情况下,老师永远要照顾大多数。无法一对多建构的能力,一线老师把它归为“悟”的范畴里边去。可是,“悟”这个东西,不靠谱啊。
教育是干什么的?教育的着眼点在“确定性”上。任何的能力,你要有明确的方案,实施到位,要确定能够建构成才行。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申爸要重点说说这个“概括”“能力”。概括的本质就是指出事务的根本性质。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我们面对的一切,都可以抽象为“事务”。事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的;另一类是动态的。动态就是一个过程。对于静态的事务而言,一般是概括指出它的某种根本属性后,人们的大脑,拿具有同样属性的其他事务,跟它来类比。在类比过程中,把同类事务中别的品种的其他属性,移到这个事务上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一般都是有的,可以启发出新的想法;动态事务,是靠这种类比,预测发展方向。
无论动态还是静态,“一般化”之后,引入的同类事务,都能启发新思路。这些新思路中,很多是胡思乱想,经不起逻辑检验。但也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就叫做“洞察”。很明显,这个“能力”是创造力之源。至此,好消息是,概括是一种天赋能力,人生而有之;坏消息是,人类以前一直不知道怎么建构其概括的“能力”,能不能概括,全靠“悟”。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一种天赋能力,还要“建构”呢?天赋能力么,人人都有;人人都有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去建构,创造出来呢?其实呢,我们要“建构”的,不是概括这种能力本身,而是能自觉地使用“概括”能力。有没有跟你需要的时候,用不用得上,是两回事,对吧?根本就没有,自然你想用也用不上;可是,有了,你需要的时候,也未必用得上。
事实上,我们所说的“建构概括能力”,指的是建构起能有意识地使用它的能力。既然概括是一种思维过程,人人都有,那么,就我们自己而言,主观上,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就是你妈妈脑子里,老是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受在么。它就在那里,肯定在,没跑!可就是抓不到。抓一把,伸开手看看,啥也没有;在抓一把,伸开手看看,又啥也没有。跟抓蚊子似的。可是,要是牛人,把它说出来了,你一看,醍醐灌顶:哎呀,就是这样的呀!你头脑中没有,你拿啥共鸣?所以呢,妈妈们可以看出来,这个概括,它的基础,就是你要会“抓”,能“抓”着。咱们拿什么方案解决这个“抓”的问题啊?对了么,就是捋引申义系。就跟昨天顺妈昨天回馈的那样。
先说这几句哈,妈妈好好共鸣共鸣,回头再接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