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20|回复: 0

[申爸指导] 【语文小作坊:数学、古体诗歌让大脑更能自如地操纵自身】---2022.03.0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8 17: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文小作坊:数学、古体诗歌让大脑更能自如地操纵自身

2022-3-8
麻麻们看宽淼妈的回馈哈
B1-008浙宽淼妈0906男女七脑图
20220307反馈

2.脑图第16天:今天回到家就抓过来做脑图,但做之前还是说了一些学校的事,因明天要春游,很兴奋。今天的几道题都挺简单,淼每一题都答得还可以,而且情绪状态也都不错,本来还有上周一题没有做的想要做一下回滚也没来得及,她做好立马关了录音机,说我今天脑图做得好,你奖励我不朗读吧,我说口述还是要口述的,她说这些我昨天已经口述过了,我说好吧看你表现这么好其余时间就送给你了,明天要按规定来哈。

3.睡前讨论明天带什么点心,我说可以自己做三明治,她说切小一点,不要太大,我说好,我把面包切成四个小块,她说知道了知道了,你一说我就脑图了,四个面包块在我脑袋里了,但要怎么标字母我还是要搞混,我做脑图时就是记不住字母怎么办,我说没关系,甜甜妈早就温馨提醒,可以在每次脑图时把字母放大放大再放小放到你的线上,多练练你就会把字母安稳放好了(好像这么说的,我要去翻翻甜妈原话)。
从妈妈们的回馈上来看,大家引导孩子捋作业,都已经轻车熟路了。咱们已经脱离具体的技术指导阶段,进入稳定执行,形成习惯,日常化的阶段了。反正就是每天做,到点儿就做,什么都不要讲。妈娃形成默契就是了。在这个阶段,妈妈要留意的是,要把捋作业日常化的同时,找机会,引导孩子把捋作业自主化。归根结蒂,捋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最终,我们要让孩子自己捋自己的作业。你们七年级参加脑图营的娃,对吧?你们没有遇到娃理解什么是几何“证明”的问题吗?还是七年级上学这个问题已经解决,到现在,孩子们都知道什么是“证明”,怎么“证明”?@C-092京甜甜妈1009女五。

豫-航妈0803男八
我们对孩子,从来不指导他“去想什么”“怎么想”,每个孩子的判断过程判断方式,都不一样!时间长了,他会慢慢积累起自己独有的一套思考方式同时,在用这套思考方式对题目进行处理的时候,会激起头脑中丰富的各种念头。有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举一反三”不是这个时候“练”出来的哈。到了中学,每个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是确定了的事情。你们妈妈将来在指导其他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那孩子无法达到基本的举一反三的水准,要简易妈妈,中学毕业之后,不要送高中,要找好的技校,上技校。举一反三的水平其实就是智力的水平。这个东西,我们知道,是为6岁童年那时候,关键期所决定的。现在“练”,对孩子的“举一反三”的表现是有影响的。事实上,大脑被激发了,处于“反三”状态是一回事,能够把自己头脑中所想,言语化表达出来,是另一回事。如果无法言语化,不能表达,在外边看来,孩子依然是挺木讷的,就像传说中的数学天才那个样子。不要小看了表达。只有言语化的,才能够逻辑化,进入理性思维的阶段。

孩子在初一开始接触几何。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证明”,并且能够把一道新几何题的证明过程陈述出来,本质上,就是在训练这个言语化的过程。简单的几何证明是很直观的,一看就理解,孩子也不例外。但是,在一开始,孩子就是不知道怎么有条理地把证明过程说出来……他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是证明过程。这道坎,迈起来非常困难。这只是例行表达的开始。怎么把自己头脑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这不仅是初一几何要面对的课题,也不仅仅是学生阶段,写作文,答主观题要面对的课题,其实一个人的一生,一直到死,他都在面对这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那些精准巧妙地表达作者头脑中的状态的文字,叫做“千古名作”。中外皆如此。

一个人,他脑子里有了一种感觉,有了一种想法,他要反复地感觉,不停地琢磨,怎么说,能把这种想法给别人说明白。这里边呢,一项基本的技能,就是让大脑“唤回”那种特定的感受。你不能“唤回”,你就不能在需要的时候,有目的地去感受它,进而揣摩玩味,直到琢磨出道道,能够把它表达出来。在传统上,我们的文明,发明了一种极高超的技巧性游戏,来训练这项基本技能。这个游戏就是古诗。作诗。当整个社会都推崇作诗……李白杜甫那个年月,古诗做得好,就如同今天的超级网红一样,受到所有人的推崇和敬仰。李白就靠诗做得好,不从事任何职业,光靠吃请赴宴,活了一辈子。最牛的时候,宴都赴到皇帝的酒席上去了。即便这样,他还耍大牌,说什么“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个作诗,怎么跟“理性的逻辑的思维”挂上钩的呢?就是靠解决最基本的“唤回”问题,把南辕北辙的两件事,弄到一块儿的……诗歌是朦胧的艺术,理性的逻辑思维强调的是严谨精确。这两者本不应该搭上边的……作诗,古诗,其实就是磊字儿。找一个最恰当的字,把自己头脑中的意象,表达出来。推敲。头脑中要表达的意象,在推敲过程中,是要反复地予以激活才行。这需要大脑掌握一套高超的“复现”技能。这套技能,同样也是严肃的逻辑和理性思维所依据的基础。

中华文明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体系。不是我们这个文明体系孕育了灿烂的诗歌传统,而是对诗歌的热衷,塑造了我们的这个文明。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在无意中,点中了诗歌树。这棵树因为对大脑的基础性的技能,可以做良好的建构,而让我们这个文明发扬光大。其他的文明,他们没有在偶然间点中这棵树,或者点中了,没长起来。几千年后,就造成了文明之间高下的天壤之别。那妈妈说了,还有什么树,可以用来点的?多了去了,比如说,舞蹈树;比如说,歌唱树;比如说,体能运动树等等等等……那些跳舞的唱歌的满山乱跑的,到现在还是原始部落状态,依然在跳舞唱歌满山乱跑。那妈妈说了,中华文明的这棵诗歌树,就是最高明的一棵了吗?还有更高明的没有?我们的这个文明很幸运,点中了这么一棵有前景的树,并且树还活了,长得参天。幸运中,也有一丝遗憾在。我们点中的,还不是那棵最牛的树。最牛的那棵,是哪棵?是基督教文明传统中,以数学为代表的那棵树。这棵树后来长出了工业革命这样的硕果。他的那棵树,比我们高明的地方在于说,我们点中的,仅仅跟理性和逻辑,享有共同的思维上的基础;他们那个,高明在不仅基础一样,基础上边搭建的建筑,也一模一样。数学,直接等价于理性逻辑的思维。作为纯粹理性的数学,是跟他们的那个二元对立的思维相匹配的。在哲学层面上,他们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和唯一,他们发展了高度发达的数学。其实呢,他们跟我们一样,最一开始,也不是为了什么思维,什么科学之类的;他们是为了宗教而发展了数学思维;我们纯粹是为了娱乐。古诗为皇家所欣赏,造成了社会上推崇古诗的风气。

在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比较突出的,还有一例就是近代科学的发展。这个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无意中点中的。他们的皇家,喜欢上了杂技……就跟我们的皇家,喜欢上了陶瓷一样,就是奢侈享乐所需。为了发展杂技,匠人们无意中,积累了大量的物理学的知识。到了这里,事情还是靠着概率,“不自觉”地发展着的。无论是诗歌也好、数学也好、物理学化学等等,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科本身就会带给钻研者以巨大的乐趣了。到了这一步,我们的文明,动能就不足了,就跟不上他们科技文明发展的脚步了。
到了这里,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所有的正规的学校,全都要开两门课,一门叫数学,一门叫语文了。这个课程科目的设置,你跟孔子比一下,就看出来相互间巨大的差异了:孔子那个时候,开六门课,礼仪主持、演奏音乐、射箭、开马车、学习公文写作和算数。孔子有教算数这门课,大致相当于数学的基础《算数的入门》的内容;孔子还没有专门地把语文提取出来教,而是散布到其他的课程里,顺便学习。现如今,礼仪主持射箭开马车这样的专门技能,早已经退出了教育的范畴。你没听说那个学校,开设“汽车驾驶”这样的课程,对吧?在我们看来,各个文明的发展竞赛史,无非就是一部比赛谁掌握了训练大脑、让大脑更能够自如地操纵自身的本事的历史而已。

纵观整个人类史,排在前两位的技能是:数学,第一;古体诗歌,第二。而咱们花果山的教育呢,也将紧紧围绕着这两者展开。嗯……就先说到这儿吧,回头接着说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05:32 , Processed in 0.0659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