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粤帆妈0803男八
课件感受:
第一章好明显的总述,作者开宗明义地提出顾炎武的几方面的特征:他是爱着整个社会的,不然他就不会如此关心了;他是做出了学问的,并非俗儒和两脚书架;他是一个活动家,既做调查研究,也秘密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非如此,很多诗歌无法得到更好的解释);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形成了哲学思想体系的学者……
第二章成长过程
顾炎武的祖父留下的遗训“读书不如抄书”,可不就是好脑筋不如烂笔尖吗?其母亲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喜欢谈说于谦、方孝孺等人的故事,应该对他影响很大,“勿为异国臣子”的遗言,对他后来反清复明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入复社,结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更能砥砺品行、明了心志,独学无友,不能进步。27岁到明朝灭亡这6年,是安静读书做学问的时间。家难不断、国难也不远了。
第三章国难
明末农民起义军各成一支,被顾炎武称为“乌合”,作者此处着笔联系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文章里留下了浓重的时代痕迹。国难中的顾家,在昆山起义中遭遇非常悲惨,应该也是当时百姓遭遇的一个缩影。
第四章紧张的战斗岁月之后,顾炎武在江南江北活动的十几年,细述其交游活动及生平一桩命案,最需要考证功夫。
第五章顾炎武后半生25年的北方生活开始了,围绕着他从事的遗民活动、调查研究活动及科学研究展开。印象深刻的有两方面,一是顾炎武说:“必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必有济世安民之识,而后可以考古论今。”二是他在山东结交的重要朋友张尔岐读《老子》的心得:后世的人讲《老子》,就像水中掺了盐就咸、掺了蔗就甜、沏了茶就苦一样,不是原来的水味了,所以他只读原文,独立思考。
第六章文字狱的经过及感悟,开始感受到文字狱的兴起;第七章“三藩”事变,清朝势力和反清朝势力的最后角逐。这两章让人看到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中何等渺小。
第八章-第十一章著述和诗文成就
《音学五书》,古声韵学专著。顾炎武读经中,发现有改经现象(有些韵语,当代人读起来不对头)。为了证明一个字的古音,动辄列举几十上百条材料;“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把清代学术路子领起来了。在特定领域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顶峰。如果说《音学五书》精深,那么《日知录》则是广博。作者认为,“治道”是《日知录》的中坚。《天下郡国利病书》,开“经世致用”之风,张元济先生跋云其核心为兵防、赋役和水利。研究历史而能注意到传主的诗文,并时时将诗文作为对事实的解读,很有“诗史互证”的风格。
第十二章总结顾炎武之意义
“他不是一个普通学者,而是一个大学者,一个带伟大意义的学者……底下,我们看一些实例吧。”遂举出他在训诂学、上古史、历代官制史、考证学、明代社会经济史、历史地理学等六个方面的成就,介绍顾炎武的下学上达,博和约的关系,其伟大学者的意义不言自明。文章很长,读来倒不觉得繁复,主要是需要时间。读到最后一章突然发现,作者的写作几乎都在遵循“总-分-总”的结构,所以其实应该可以快速读完而得其大意:第一章总起概括,以后诸章围绕着传主的成长经历,细数其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然后重点谈论其著述成就,最后一章收束全文。就在最后一章这里用的还是“总-分(举例)”结构,可以快速找到中心句。
此外,作为一篇历史的文章,在其中有非常多的地方强调地理因素,比如顾炎武在江南、山东、西北等地的活动,“一个南人,一直在北方往来”等,从历时性即时间一线来描述传主的成长历程,又从地理性即空间一线来细述传主某些时间段的具体活动,时空坐标定位明确,有利于对传主生命历程的把握。写到最后有个感觉,最开始申爸让我们看课件谈感受时,我的关注点在人物本身,在文字传达的情节、人物的故事和生命的悲欢离合;而对这篇的感受怎么就成了每章的内容、作者的笔法了?绝对不是对顾炎武这个人物无感,似乎那些感性的内容还来不及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