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6-6 11:35 编辑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申爸谈第二阅读敏感期
021-06-03 鲁-立家妈0806男七
关于不能和不屑,我觉得我可以读完,不过写反馈的时候,就是不能的状态了。 其实呢,教育好孩子,挺简单的:让孩子将来脱离妈妈这种状态,就行了。
昨天说过,在眉豆妈采取行动,说些什么之前,只有几十个妈妈对于主题,讲过只言片语。我们好几千人呢!
申爸知道……当然,妈妈们也都知道……比起“读”来,“写”的障碍要更大。接收信息的意愿低,频谱窄;怯于输出信息,心里的感觉,找不着表达的方式,无法表达出来,无法参与交流。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代人的问题。每个麻麻呢,家里都有一个孩子。几十年后……假设说……由这些孩子组成的家长群,再组织今天这样的活动的话,就会发言踊跃,回馈如雨。要是这样,麻麻们的教育,就算做到家了。这是哪个科目的问题呢?当然是语文的问题。不怪语文的问题那么大,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写照,正是如此的。
我们呢,要给孩子解决的首要问题呢,就是这个交流的问题:高效地接收信息,有效地进行表达,任何时候,都能够顺畅地交流。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孩子是初中,高中还是小学……当然了,妈妈们将来会发现,这个问题解决完了,孩子所有的教育问题,其实也就顺路解决完了。这是后话,咱们暂且不提。
更多的妈妈继续参与进来哈……从于是之的那篇课件起,一直到今天的,你对哪篇课件有话想说,就对哪篇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说几句话,就说几句。不需要长篇大论,挑自己印象深的,有感觉,有一句说一句,有一个词,说一个词。不管是刷屏,一段,一句,几个词甚至一个词,都行。
鲁-果妈0504男10
我跟晨妈同样,能读完,不知道要怎么写。 不知道怎么写的时候,就直接写想说的话。文章都是这么写出来的。妈妈慢慢地踩这种感觉哈。
粤-涵妈0807女七
感觉今天的早课主要还是针对小学明显出现了“阅读敏感期症状”的孩子,才有可能会给后期带来的红利。我反思自己和孩子:印象中我上学期间没有啥阅读敏感期,阅读量也少。孩子上山比较晚,有一定量的阅读,但是也算是比较少的,这也是没有抓住小学阶段的阅读敏感期,那以后的阅读这块是不是无计可施了? 阅读这一块“无计可施”也没关系,因为人生不止是阅读。汉高祖成吉思汗这些,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主儿,缺少阅读这项技能,也不影响他们得天下:在孩子未来的道路上,甚至在当下,还有更多的技能,正当期。妈妈的眼睛不要往回看,要往前看。
咱们呢,花果山,是混龄的地方。申爸的讲法呢,要有个基本的对象,有个根基。申爸针对这个根基讲。其他的不是这个年龄的妈妈呢,要根据自己娃的具体情形,对基本年龄的讲话,进行取舍。申爸针对的对象,就是那批从五岁半开始,在花果山的孩子。必须要选个典型对象这个事儿呢,申爸讲另外一件事,妈妈们就明白了。
那时候,大申小。小学的时候,申爸就休息日组织大申同班孩子,集体活动。每次组织,时间定下来,公布之后,都会有妈妈打电话来说,申爸啊,我娃就星期六下午有课,您把活动改个时间,行不?申爸说,不行啊,好好妈!你想啊,咱们班42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课外班,对吧?一周就两天周末,四个时段可以上课外班的。那肯定的啊,周六上下午,周日上下午,四个时段中,每个时段,都有孩子要去上课。我把时间从周六上午,改周日上午了,十个孩子的时间合适了,那另外十个孩子的时间,就又不合适了……那妈妈换个角度,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这些个事情哈……
接着昨天的话头说。所有经历过阅读敏感期的孩儿妈,都知道在阅读敏感期,孩子的厉害。他真的是,读书跟吃书一样样的。你出去买个菜那么会儿功夫,他就读完好几本了。而那几本书,当初早的时候,母子指读的话,要读好几个月,才读得完。事实上,当孩子的阅读能力,指数增长到阅读敏感期之后,他一天的阅读量,抵得上以前一年的。那些吭哧瘪肚,努力了好多年,在阅读上成就感爆棚的母子,这么些年来读的书加起来,还赶不上一个十一小长假,孩子猫在自己的狗窝里读的书多。
以前呢,申爸统计过。大申在小学那个时候,在阅读敏感期,保守的估计,他的阅读量,也能到2.3亿字。这是个海量的数字。大申出了阅读敏感期,就不读了。不读就不读吧,反正都已经读了那么多了,申爸想。这个……孩子呢,真的就“不读了”,也就算了,拉倒了。申爸不用再提。可是,没想到,到了今天,大申又进入阅读敏感期了!只不过,今天读的内容,跟当年,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了。
为什么有那么多课件出来呢?不是为了小孩子,而是为了将来,到了高二的时候,这个新的阅读敏感期,做准备。这个阅读敏感期,跟小时候那个,有巨大的不同:那时候,有无限的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阅读。甭管读什么,只要读,妈妈就高兴;现在不行。现在要高考,能留给孩子“读”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得挑孩子感兴趣,还有价值的书,来给孩子读。
而这个敏感期,跟当初小时候那个,申爸怀疑,有很大的不同……每个敏感期,都需要铺垫,预先准备,这是一样的。小时候那个的铺垫要求,比较低,它呢,只要你正常上学,就足够了,肯定能出现。如果不出现,是妈妈搞错了,逼着孩子每天读,把敏感期硬给顶回去了;现在这个,恐怕不是。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预先的一些引导。光靠学校,一般来讲,应该不行。这个第二阅读敏感期哈,它只要有,咱们抓住了,我们立的所有的短期教育目标,就都在里边了。当然包括高考。
妈妈想啊,大申都能拿着一本物理习题集,一页接一页地跟小说那样读了,申爸还担心他考不上北大么?从现在开始,再读一年,到明年这个时候,高考,语数英物历生,每门课读上两本,每本从头到尾,看到融会贯通的程度的话,那还愁考不上北大么?
现在,申爸终于找到了另外一条容易的路可以走……其实呢,本质上,这是另外一个观察问题的角度。在这个角度上,对别的孩子是极度困难的上坡路,变成一路顺风的下坡路。申爸不管大申期中考试“考的怎么样”,也不管他的排名是近了还是远了……这是传统范式下的经典景色,你是没办法在上坡的时候超人的:紧十八盘,你怎么超越别人?路就一个人宽,上一个人的脚,跟下一个人的头一样高,你怎么弄?要彻底地从这个范式的竞争中解脱出来。
我干嘛非得爬上去?想个办法,直接飞上去就完了么。我们把困难的高中课业,高考要求,放进一本一本的书里,完了呢,让孩子进入到阅读敏感期,像白蚂蚁一样,把这些书吃掉就行了。第二阅读敏感期跟第一阅读敏感期,肯定是有差异的。我们目前,对两者的差异,所知甚少。对于这个事情的知识,想要它丰富起来,需要靠咱们未来暑假的小作坊,靠更多的孩子,更多的样本,更多妈妈的思考和参与,才能达到。
上坡它怎么能变成下坡呢?这是违反常识的啊……事实上,经历过白蚂蚁般吃书的第一阅读敏感期的妈妈,凭经验就知道,这是可能。你想啊,你们借助白蚁期,在完全的非英语环境下,引导孩子把Harry Potter那样的书,都吃完了,对吧?孩子把HP读完,妈妈才把所有的七大本书,摞在一块。那么厚一大摞英文的纸,孩子他怎么就读完了呢?这怎么可能呢?可这就是事实啊。
这个事实不过是一个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更宏大叙事的一个小细节罢了。如果我们看的到的是恢弘的整体,那么,这样微小的一个起伏,根本就不在话下;如果我们的眼界,仅仅局限于眼前,那哪怕只是一个土坎,只要它比你高,你就过不去。
大脑,在人的这个最重要的器官深处,发生的最宏大的叙事,都起源于指数增长。大脑是基于神经元的神经网络。网络,遵循的不是线性规律,而是非线性的指数增长规律:它开始的时候,非常缓慢。要正确的事情,打基础,不要着急。要确保大脑的指数增长,不要中断。一旦超过了阈值,它就开始爆发了。
就目前来讲,困难的地方在于说,对于每个家庭而言,高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性目标。而正常发育的孩子,第二阅读敏感期的爆发期,正好踩在高考这个节点上……如果孩子的神经系统到了高二,还没有发展到阈值,你妈妈是等还是不等?
这就好比说,高考挪到小学四年级进行,考的内容,就考谁读得多,读得快。我们知道,只要引导孩子进入到阅读敏感期,就赢了。但问题是说,到了小学三年级了,孩子还每天蹲在沙发上,扳着小脚丫,那儿琢磨丁丁……你妈妈着急不着急?万一阅读敏感期不来呢……那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奔着每天赚1210万去了的好……这么个事儿哈。
好了,今儿先说到这儿。回头申爸发课件哈,妈妈继续看课件,七嘴八舌说课件。
今天的俩课件,都比较长哈,麻麻们慢慢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