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41|回复: 7

[育儿交流] 0-5.5岁不教太多文化知识,教什么(团妈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9 13: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团团麻麻 于 2015-11-5 10:14 编辑

相关链接
0-5.5岁不教太多文化知识,教什么(水帘洞别墅精华小汐妈米爸雷爸讨论)
http://www.hgs9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9&fromuid=319
(出处: 花果山社区)


豫小汐妈1206g 2015/10/27 20:19:13

 古人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是的,孩子要从小培养,进行扎根教育。扎什么根?孝心。孝心一开,百善皆来。教育子女,培养后代良材,当分时间段来管教。一至八岁,主要培养德行,教育做人做事之道理,并身体力行,为孩子作出榜样。人的修养德行,外交礼仪,将影响一生的成败。一至八岁不需教他太多文化知识,会让孩子思维混乱,难以消化。会使过早把他的清净元神转成随六根六尘转的识神,会使他将来精气神内三宝不足,将来难当大任,折其福寿。如果一个人学富五车,但如果体弱多病,那如何利益众生,造福社会?

  等他八岁以后,再让他学习世间基本学问,文化常识。等十六岁后,精固血暖,三宝充实,四大调和,五脏安泰,百骨精髓充满后再学习世间千万学问也不为迟。如果从小就娇生惯养,吃好用好,娇生惯养,不知劳动,不懂感恩,那是折他的福寿呀!希望众人能细心体会其中真实道理,早日觉醒!
      上面微信转来的,大家谈谈看法

团妈
下面我的理解,我是正方


古人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

(黄金第一次,小的时候很重要,做好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老话一直这么说,那么做什么怎么做?)

是的,孩子要从小培养,进行扎根教育。扎什么根?孝心。孝心一开,百善皆来。

(做什么,第一个,孝心,为什么是孝心,记得在以前的总结中谈到过自己听百家讲坛弟子规的感悟,为什么那么悠久流传的东西 ,第一讲孝还是那么大的篇幅,孝为什么那么重要,而且为什么父母对着不好还要孝,因为那是一个人的第一个环境,接纳父母才能接纳自己,因为自己就是父母的翻版啊,从心理学角度讲,所有痛苦的来源基本来源于未能接纳自己,也是小多群很多妈妈在扒自己的潜意识,去努力接纳自己,那个内心深处真实的自己,

还有一方面,就是想改变其他人首先接纳他,也是平时说话唠嗑所说的,你先赞美认同再去说不同意见,反而人家容易接受,也是这样,接纳父母,哪怕对你不好的父母,接纳他依旧对她好,人心都是肉长的,而且记得申爸还说过,不能被人影响的人是最没有影响力的,你也影响不了别人,原话忘了,大意如此,也是说,能量是对等的,你不喜欢他,他肯定也不会喜欢你,更别谈得上影响了。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能选择,与其花能量去与父母环境抗争,还不如拿出这部分能量去做别的事情。也是看鸿观犹太人视频的最同亮的地方,鸿兵老师也说,因为犹太人的那一本必读书《塔木德》,犹太人就能撇开一些基本的观念,去做其他重要的事情。

孝不仅指父母还有公婆,对于我来说,三年来我一直在婆家孤军奋战,总想以一己之力去改变什么,当然以败北告终。在团团三个月前上幼儿园独自由我带,各种坏习惯坏秉性各种耍闹不听话不配合,以抱怨为习惯的思维模式的我理所应道的抱怨起婆婆,但是也正是这样,我才意识到,三年来我的所有的能量都用来对抗了,对于孩子的引导未做一丁点的事情,现在释怀于公婆,孩子引导起来越来越顺手了

而且再次理解这个孝,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做人,与人相处的能力。不能与公婆相处的好,其实就是不孝,而要孝要处理好,其实是一个与人相处沟通的能力,什么家和万事兴,什么良好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甚至很热的亲子关系,其实都是与人相处的能力,其实孝就是良好的关系,那么你能与家里的任何人处理好,那么延伸到社会,那种能力或者说什么领导力不就都有了么。那么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把这种能力身体力行点滴渗透给孩子,而且各种家庭关系孩子也在模仿接纳,按照这个模式再构建他的认知社会,也是下面所要说的,怎么做,父母身体力行)

教育子女,培养后代良材,当分时间段来管教。
一至八岁,主要培养德行,教育做人做事之道理,并身体力行,为孩子作出榜样。人的修养德行,外交礼仪,将影响一生的成败。一至八岁不需教他太多文化知识,

(先说一下岁数1-8岁,我和小汐妈理解的大致相同。小汐妈“古人说的都是虚岁8岁,实际是7岁,女孩提前一年是6岁。看起来,申爸把握的5.5岁还是很恰当的。而且5.5岁基本也要开始入小学了。”而且记得总群哪个爸爸也曾经说过,古代的学堂,发蒙的年龄减一岁大致也是申爸说的5.5-7.5,所以记得那时申爸也说,没想到我们的伴听还找到了根,不过那个时候是孩子们自己念给自己听,咱们现在有了播放器这样的工具。还记得看某个微信,哪个名人的女儿,忘了是谁了,也是大致那个年龄大量听东西,总有一些事实在指向那个年龄段,还有老话也不说7岁看大么,上一年级也不是6岁嘛,这里的八就把他看做5,6,7,8,我觉得都是对的,这里就不纠结具体几岁,反正我所理解的就是孩子定性的早几年吧。

但话说回来,父母的身体力行绝不是重要于孩子的前几年,而是终其一生的,现在我爸与时俱进的能力我都自愧不如,各种微信导航网上购物...说远了,回来在具体谈这句话。

这几天看新凤霞也越来越有这个体会,比如新凤霞,他住在贫民窟哪有什么文化知识,那是什么让她成为她,还有申爸米爸都是9岁上学,是什么让他们那么优秀呢,母亲的性格品性,三观内化,常识教育。新凤霞的母亲就是热心肠,所住贫民窟红白喜事都有她的帮忙,尤其白事要找全乎人穿衣服,他妈妈都是少不了场,家中父亲有些老实,都是妈妈顶着全家,过年被要账,爸爸出去避难也是妈妈在家里扛着,也正是如此6岁的新凤霞就开始挣钱养家。申爸也是,在少有的文字中,我看到了申奶奶申爷爷不仅每日辛勤的耕地劳作都要天不亮就起,还要养猪半夜还要喂一次,主要是这种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记得申奶奶也是热心肠,爷爷也是爱书一人,大申刚会爬那会,申奶奶做饭,爷爷就在客厅边看孙子爬边看书,我觉得大申大了自己在沙发上看图会不会就是最初的模仿爷爷,试问我们身边有几个爷爷在孙子面前捧书看的呢,父母的言传身教。没看到米爸的文字记载就不敢说了)

一至八岁不需教他太多文化知识,会让孩子思维混乱,难以消化。

(我在这所理解的文化知识,是“非常识”知识。只要是常识类知识,都ok。

我非常认同小秒针妈妈所说的,家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常识教育”。

那么什么是“常识教育”,只要符合妈妈的三观,是妈妈言行合一,都ok,也是我所说的,低幼类亲子阅读读什么书,对照着经典推荐,然后妈妈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你的喜欢的那种情绪会感染给孩子 ,那么良好的亲子关系下,孩子就会把你喜欢自然转化为他喜欢。孩子必然会成为你,继承你的三观你的审美。

尤其科普书籍,我自认为是属于常识类,这个世界感官就在这里,科普无非再告诉孩子真实的世界,也是我来理解申爸为什么把科普放在前面

那么太多的文化知识指的是什么,是父母说一套做一套,你让孩子看书,而你根本不爱,你让孩子诚信还怀疑着一切。我想文中的所指的文化知识我浅显的先理解为国学,比如你让孩子背弟子规,而自己的各种言行却背道而驰,你让孩子“凡出言 信为先”自己却总出尔反尔,你让孩子“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而自己屋子却凌乱不堪,柜子内摆放无序。与其让孩子的能量纠结于他接受到的真实感受与所学东西的不符,还不如就让他接受一种定论哪怕是错误的,那么当他8岁以后,再自己慢慢改善受其他外力再改变。

也是我曾经的一篇帖子中零基础的妈妈谈如何学国学提到的,父母学,然后内化为自己的德行品行,教育做人做事之道理,并身体力行,为孩子作出榜样。人的修养德行,外交礼仪。这也是我一直不反对学国学,但是不赞成读经的方式的主要想法来源。你读了,可没做到,或者说孩子读了,你根本在做反面教材,那么还不如不学。小孩子听国学音频我也不提倡,我觉得如果妈妈喜欢完全可以自己拿来先看,别被申爸骗了,申爸说听论语老子,可是你知道申爸平时和友人聊天就经常会聊到论语道德经的段落言语,所以对于零国学基础的妈妈不要盲目跟风,不然就是教他太多文化知识。

但是如果妈妈本身就喜欢国学,那么国学就是“常识”教育,那么你上吧,肯定也不会错。如笑妈如雷爸)

(未完,见二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13: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团团麻麻 于 2015-10-29 13:18 编辑

会使过早把他的清净元神转成随六根六尘转的识神,会使他将来精气神内三宝不足,将来难当大任,折其福寿。如果一个人学富五车,但如果体弱多病,那如何利益众生,造福社会?

(这段话,由于不懂专业术语,所以也不敢瞎说,但是中心意思是赞同的,就如同释家讲空,儒家讲一,道家讲虚,也是一样的,佛家讲“自度度人”,儒家讲“自立立人”,道家讲“自化化人”,思想原则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一而已。我想上面的清净元神也是某一理念的术语吧。

继续上面的,那样为什么不好

一是,上面所说的,孩子能量会纠结于你的言行不一致,那么就会思想混乱难以消化,难以用能量去做他应该去做的事情即他自己的成长

二是,把体弱多病理解为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而我更愿意更多的理解为心理的体弱多病。

身体方面,过多的文化知识书本知识定会占用时间,那么孩子运动的时间就没有了,即便在我们花果山如此爱读书的群体,看书-亲子阅读也不过每天半个小时-1小时,小河每天也就晚上一个小时,天乐妈早晚各半个小时,骆妈也推荐更小的孩子半个小时分成两个十五分钟也就够了,重要的是坚持细水长流,一月一年下来也是惊人的数字)

心理方面呢,看看小多的群有多少妈妈在“不配”“不行”的怪圈圈里打转,包括我自己,我的能量都用来纠结接纳自己,那么哪里有精力再去干其他呢,更别说当大任,利益众生造福社会了

那么那样做不好,该怎样做呢0-7岁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浅显理解,有两点

1、心理上的正向循环

其实你看群内较活跃的妈妈,其实上述问题已经不存在了,本身乐观愿意助人的妈妈本身就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言语表达,那么孩子自然也在成为他妈妈

但对于本身习惯性悲观思想的妈妈就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表达,比如我自己,是在引导“他好他配他行”还是在告诉他“他不好他是不讨人喜欢的”,之前团团去幼儿园,我本着让他自己负责的想法,不穿衣服,好那么就冻着去,那么他会认为自己的决定都是错的,他是是不好的孩子,还比如和朋友相约带孩子出去玩,出来朋友说“孩子不起”造成了晚了,虽然一次无所谓,但是如果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形成类似的思维定式,我们的“不配、不好、不行”不就是这样在幼年形成的么。想起婆婆说的,老公从来没有尿过大炕,当然这是因为婆婆小褥子铺的坚持,由于父母做的到位,所以孩子自然以为做得好的是他自己,自然而然认为他是好的是行的。现实中老公的成熟度和社会化要比我强的多,虽然玩过几次失踪,那也是对我实在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

还有申爸说的,他小的时候,申奶奶半夜喂猪带着他,然后一句“真得了大儿子的ji了”,还有9岁上学前,一直在带三个弟弟们,那么那种责任我行就已经贯穿于一生了

还有就是鸿观的犹太人视频启发,犹太人都自认为是神的选民,所以那些发明就理所应当由他们来完成,所以众多的诺贝尔奖,还有申爸的的什么岐王宅里多常见,北大赋予北大学子的那种精神,也是多出各界精英辈出的思想根源

孩子幼年时期的心理定位至关重要,不然即便有绝世武功也可能只是江洋大盗而难成一代侠客。

2、正确的常识内化

也是看了鸿观的犹太人视频和申爸的启发,犹太人至死研究的书籍《塔木德》,除了几百年的拉比讨论方式记载给予后代的理辩思维,而且最重要的的是让他们不纠结基本常识,而致力于其他应该干的事情

对于我们来说,论语道德经就是犹太人的《塔木德》,就是阐述基本常识,我曾经在以前的帖子中也提到,总感觉有什么东西约束着我们,在那个条条框框里就对,在外面就不对,即便不说国学,也有那么多的老话也句句在理“什么养猪看圈”“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申爸也在又一年中提到,“我们这个文明是由论语构建的,你要是这么想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甚至看完鸿观犹太人的三期,我一直反感的弟子规也变得可爱起来,一直读不下去的南怀瑾的《老子他说》也能入肺了

尤其是弟子规,曾经认为,妈妈学就好了,然后内化为自己的,从而言传身教给孩子,现在一想,为何不能用于直接引导孩子呢,如果是对的,比如“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那么我就不用用“妈妈不喜欢”来引导那个喜欢光丫子在瓷砖地板上走的娃来穿袜穿鞋,虽然妈妈不喜欢见效了,一两个礼拜内宝贝经常说“妈妈笑”,但我也发现了,他在家讨好我,在幼儿园哄老师(昨天电话,老师说孩子在学校特会说话,老师生气经常把老师哄乐了),昨天去奶奶家也是,征求奶奶意见“床上能吃东西不”。在家讨好我,出门就会讨好别人,以是否主看“生气”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我想,那些固化到他内在的,应不是这个模式。弟子规是不是也可以利用起来,就如同迅雷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的“文明”引导迅雷不文明的穿衣行为。

那么就不用像我这么多大了,还需要琢磨为什么“宽转棱”,开车老公总说我弯转的小,你怎么这么转不知道拐弯转大弯嘛,我还要去思考“宽转棱”原来是为了不撞,东西不被碰掉这样低级的问题,可我转小弯不也没碰上么,能量聚集于此,哪如用作他用。还有曾一度对蛮横刁蛮之人不知怎办焦虑,一日看了《增广贤文》“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一度聚集起的能量就被释放于他用了。还有曾执着推荐申爸文字,各种冷屁股,很不得思解,然后一句“诗向会人吟”一下子就释怀了。《增广贤文》上的都是浅显易懂耳熟能详的句子,原来没看过,但是看了竟然释怀了很多东西,能量不聚集这里,就能很好的去做别的了。

我想国学经典除了论语道德经,对于我这样根基很浅的妈妈,什么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等低幼类国学都是很好的用来思考生活的精华文字。这些东西不建议仅听,而是思考人生,与孩子共同学习。虽然看似教条的文字,但是如同《塔木德》把常识类的总结归纳,那么这个就不用去思考为什么,而把能量用于更加重要的事情。

而且曾经也看过一篇博文,说的就是那一代有学问的大家,都是受过蒙学上过私塾学过四书五经的,是不是也是《塔木德》的道理,不用考虑基本规律和常识,从而腾出能量去做伟大的学问了。

而这正向的心理暗示正确的常识内化,就是“潜意识”就是“直觉”)

  等他八岁以后,再让他学习世间基本学问,文化常识。等十六岁后,精固血暖,三宝充实,四大调和,五脏安泰,百骨精髓充满后再学习世间千万学问也不为迟。如果从小就娇生惯养,吃好用好,娇生惯养,不知劳动,不懂感恩,那是折他的福寿呀!希望众人能细心体会其中真实道理,早日觉醒!

(因为团团才三岁,我所有的体会也不过如上所述,8岁以上没经历也不敢妄自评论)


                                               团妈写于2015年10月2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9 13: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妈呀,你也忒能写啊!!

点评

就是懒,非得逼着才写/害羞  发表于 2015-10-29 15: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9 13: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采啊!

点评

谢谢苏妈鼓励/亲亲  发表于 2015-10-29 15: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0: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米爸09g12b 2015/10/30 10:09:32
【联排别墅】秦团妈1212b  13:37:16
@浙江米爸09g12b   请看看我想的,给提点意见呗,很认真的码了6000字,劳驾了双击查看原图
@秦团妈1212b 前天@我,今天抽时间匆匆看了一遍。你的思考很好。太具体的,我不太懂。
中国,当然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且很深厚,怎么来传承,看具体做法的。有人直接拿四书五经让小娃背,不管理不理解。我看来,所有文化都是活的,传统文化中有真正好的东西、有活力的东西,绝不会被人抛弃,就是从没读过四书五经,照样能在生活中体会到。
如果生活中没有了,光让娃读经,肯定也没用。要用起来,也得父母先读,先理解并践行了吧。
那些经典呢,四书五经,《老子》《孙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文字,春秋时的通常理解,和汉代的可能不同,后面各代直到近代,理解很多不同,社会的侧重面也不同。父母最好先大致了解下中国这些文化思想的大致变化,然后自己确定一个,想从这些经典、传统文化中继承什么,采纳那一种的理解。各种理解没有对错,适合自己,同时明白不觉得,还有其他理解就好。俺理工生,这方面了解不多。就读过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觉得里面对中国主流文化,儒释道的诞生、传承、变化,说得还是蛮清楚,适合我们这样需要初步了解点常识的。
浙江米爸09g12b 2015/10/30 10:13:15
这里都是孩子爸妈,孩子都还不大,谁也不敢说比别人做得好。
大家交流,互通有无,开阔眼界。自己娃那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吧。
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0 15:3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5 22:28 , Processed in 0.0998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