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高中群:从建构的视角看待孩子教育
2019-12-01 嗯....说说大申最近的情形吧。课堂听讲的改善,让大申对于数学,“产生了感觉”。昨天,申爸要求大申把平面向量部分的篇子,再回顾一遍,最大的可见的进步,也显现出来了。大申很愉快地答应了。作业告一段落,就坐在餐桌前,开始一页一页地回顾数学篇子。他看的很认真,一边看,一边思考。一边均匀地呼吸着,一边聚精会神地看,一口气看了将近两个小时,看完了七张篇子,说累了,休息会儿。
很显然,大申不是在“看题”,看一道题自己是不是会,是不是有思路等等这些。如果是这个样子的“看题”,七张篇子看不到两个小时。前一段时间,申爸要求大申捋一遍做过的题,他是这样看的:一张篇子,五六分钟就看完了说“全会”。这次不一样,他就是认真地对着空白的篇子,在那里思考着......我们无法知道大申在思考什么....甚至,连他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什么”,他是在就着题目给出的提示和线索,在想。没有明确的意图,也没有清晰的目的,就是“在想”,任由思绪被题目带着,飘啊飘....
这种状态,申爸也有,只不过不在数学上。申爸数学不好,历来不好,是“看”不了数学题的。但申爸物理好,可以很轻松地“看”物理题。中学过去三十多年了,申爸现在拿起一本高中的特级教师讲物理,还可以兴致勃勃地一页接着一页,一口气能看几个小时,看上半本书。公式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就着书里面的例题,很快就能回忆起准确的公式。练习题,也可以看,大致能清理出思路,简单的题,能“看”出答案来。其实呢,最能引起申爸共鸣的,是书里揭示的物理思维方法,比如说,隔离法。它把物理对象当做黑盒来看待,选取的例题,配套的练习题,真是精粹。丝毫不多,一点不少,简洁明确言简意赅。读完后,对于隔离法的印象极度清晰。
申爸能读,能读到主旨,能读到意图,还能够举一反三,联想扩展.....但申爸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能力,是怎么来的。当申爸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能力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这样做了。以前,申爸从没问过自己说,自己的这种能力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物理能够做到,数学做不到?当大申那里提出需求,申爸这样问自己的时候,申爸发现,来路一片晦暗,什么也看不清。
大申妈当年是超级学霸。申妈有一个独特的能耐,她上课听讲,只要一听,就知道什么地方是重点,考试肯定会考,于是,就盯着考试会考的重点内容去学。申妈就凭着这个本事,从中学一直霸到研究生毕业。当年,申爸也不知道申妈是怎么弄的,反正就是考试极其厉害,怎么考也考不过她。申妈自己呢?当申妈知道自己有这个本事的时候,她就已经能这样了。她以为别人都跟她一样的能耐,考不过她,不过是因为努力程度不够,上课开小差,偷偷地在桌膛里看小说罢了。赶到大申也中学了,申妈才去认真总结自己当年牛叉的经验,拿出来教她儿子。教得满脸黑线,不停地抱怨:“他怎么就听不出要考什么呢?不听考试要考的东西,那上课听什么呢?他怎么就这么笨,是我生的吗?”学渣的世界,学霸不懂。
尽管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是什么,但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怎么来的。孩子的教育就比较困难。你不仅要知道你要帮着孩子获取的是什么能力,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这能力是怎么来的,找到最简便的法子,把这种能力建构起来。头脑中的东西,你看不见,得建立一个模式。在这个模式之下,可以有最大可能,把不可触碰的东西,变成能够对其进行描述和管理的对象,可以有目的地操作,可以进行比较和评估。
神经回路就是这么样的一个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建构”的观念非常重要。其重要性,说两点。第一,举凡重要的能力,无论是上述的两种学习能力也好,构思能力也好,战略规划能力也好....为何当事人即便自知其有,但并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能力是怎么来的呢?建构是说,从一点一滴开始搭建。没有搭建到阈值、显现出这种能力让自己识别到“自己有”之前,它根本就不是能力。就好像一座大楼,它刚打好地基,建筑刚刚建出地面之前,你是看不到“建筑”的。只有建到了阈值,至少,快要封顶的时候,想象力丰富的人,才能够“看”出这座楼是个什么样子的。就神经系统而言,决定这种能力的神经回路,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只有当建构到“封顶”的时候,认识这种能力的“自我”才产生。有了“自我”才有认识,在阈值之前,“自我”不存,无法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能够意识到这种能力的“自我”的产生。
一个人靠“内省”,是永远不知道自己成功的真正原因的。成功的真正原因存在于“这个成功的人”形成之前。故此,微信上所有那些谈教育的,说如何“养成”的,都是胡扯。比如说,刚刚转来的这一篇:
他这文谈的不是教育,而是以教育为噱头的娱乐。娱乐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爸爸妈妈如果拿这个认真,你就南辕北辙了。到不对的地方去找答案,缘木求鱼,镜花水月。
从建构的角度看出来,可以让希望教育好自己孩子的爸爸妈妈,避免被误导。还有比这更加重要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教育出来的,对吧?那么,谁教育了我们呢?老师!尽管主体自己,客观上不存在通过“内省”找到自己被教育好的真正原因,但是,对于老师而言,他处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他们亲手教育出了优秀的孩子。从原则到具体措施,他们知道怎么办!
去找特级教师,他们的专著,在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那个,才是教育。你们爸爸妈妈,申爸估计,从来没有读过中学特级教师的专著,学术刊物上的论文的。去找来看看,那里面的世界,跟“‘北大还行’撒贝宁,是如何养成的”,完全是两个世界。你们呢,每个妈妈,都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对吧?家长会上老师的叮咛,你们感觉怎么样?感觉枯燥,琐碎,无聊:那玩意儿行吗?既不高大上,也不fashion。把你高中孩子家长会,录音录下来,回来努力照着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妈妈只要做上,很快就会看清楚,那样的做法,才是有效果的做法。
现在呢,申爸带着妈妈们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大申数学老师的要求。只是,在大申那里,还没有做到位....正走在路上。建构的视角很重要,它能够告诉妈妈们,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扯淡。你妈妈可不能拿自己的孩子扯淡,娱乐你的孩子,对吧?别人娱乐,没关系的。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呢?如果,我们的能力是“建构”成的,那就意味着,即便是我们最重视的能力,其建构的手段和方法,都非常简单。申爸在做的事情呢,说穿了,就是个猜谜游戏:你知道最终的结果了,你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孩子当下的心理发展水平,你要猜,你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怎么搭建起来的....或者说,是怎么建构起来的。假设说,我们找到了“孩子具有兴致勃勃地阅读数学习题集的能力”的建构方法.....当然,这方法目前还不完善....假设说,我们找到了“孩子在课堂上听得出考试要考什么的能力”的建构方法....当然,这方法目前还没开始找....那么,回过头来看,找到的方法一定非常简单,常见,并且容易做。
为什么呢?一个老师,教40个孩子,只有申妈一个人具备了那种能力,对吧?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是一种随机分布,因为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在最一开始,申妈get到了建构方法,并且启动了建构过程。这种没有主观意志做引导的行为,肯定不会是很困难的行为,也不会是罕见的行为。它一定很常见,也不困难做。否则,随机情形下,出现能够建构成功,逾越阈值的人的概率,将会非常小。小概率事件是不可能出现的。常见又容易做的事情,很多。申爸目前不知道的是,这很多事情中,哪个是要找的那个;这个事情找到了,要在什么年龄做。准确的年龄,具体做什么。这就是申爸要找的答案。
回头,再说大申哈。从10月4日到11月30日,在这两个月里,大申明显表现出来,他兴致勃勃地阅读他的篇子了。思维是复杂的。即便是申爸自己,兴致勃勃阅读特级教师的辅导书,也就是知道“自己在兴致勃勃地读”而已;如果去问大申,他在读什么,想到了什么,估计跟问申爸一样。申爸回答不出来,大申一样回答不出来。既然喜欢读,那就一遍又一遍地读好了:从读题目本身的解法,读到把题目变成一个单元,在更高层面上思考,总结概括,各种规律性的观念,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萌芽。
在两个月时间里,通过朗读课文,陈述练习题,通过讲述篇子这些简单的行为,大申已经明显提高了课堂效率,自己也开始兴致勃勃地阅读他做过的篇子了。方向正确,苗头很好。会听课,能做题,肯思考...在高中学习刚刚开始,申爸已经在数学这门学科上,看到了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