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92|回复: 1

[申爸指导] 【花果乐园学前群:申爸阐述小宝宝们印刻的天赋能力】---2019.10.1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1 10: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19-10-28 14:28 编辑

花果乐园学前群:申爸阐述小宝宝们印刻的天赋能力

2019-10-19
小宝宝们都喜欢听故事。.....读着读着,申爸又迷离了,大申又抗议了:“不是九个太阳!是十个太阳!”申爸一激灵,又醒了,仔细看清楚了书上写的确实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突然感到太热了,抬头一看,天空中出现了十个太阳.....”几乎每个妈妈,都有过同样的经历。

注意哈,在那个时候...大申还不到三岁....申爸是没有教过大申数数的。他还不知道“十个”比“九个”多一个。如果宝妈们沿着这个提示思考下去,细思极恐:孩子除了把一整个故事,原封不动地存储到小脑筋里边,他是没有别的任何办法,能够让宝宝指出妈妈讲故事中那些微小的“错误”的!这是什么啊?这不就是印刻么?

小鹅是在10-16个小时之间,把近在眼前的动物的形象,整个地保存在头脑里;孩子是在0到10岁之间,把一篇篇故事整个儿地保存在头脑里。很多重大的事件,就在妈妈的手边静悄悄地发生着。我们没有“看到”。没有看到,只不过是对它们司空见惯罢了。当反思明确无误地指出这些事件肯定存在之后,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就彻底地发生变化了。

小宝宝的头脑保存听进来的故事,他的保存方式,是极其恐怖的:他不是保存词,而是把小耳朵听进来的语音流,作为一个整体,保存。这就好比一幅含有文字的图片,他保存的jpg图像,而不是图片中text文字。这需要巨大的存储空间!现在的问题是,宝宝把一篇故事的语音流,整个地以“图片方式”保存进小脑袋,接下来他要干什么?他要把语音流中的音节,融化解析开,变成可以灵活运用的词汇。

最初,地球上是没有土壤的。那时候,只有整块的巨大石头,水和空气。无休无止的水流,无穷无尽地冲击侵蚀着巨石,从大石头上剥解下小石头,把小石头揉碎,变成沙子。后来,在原始汤盆中,产生了生命,生命从水中吸取养分,死后,尸体沉积下来,跟沙子混合到一起,就变成了土壤。只有土壤,才能孕育哺养无数的生命,让整个地球充满生机。土壤是地球经历了无数的地质年代,一点一滴,逐步形成的物质。类似于土壤的形成过程,被人类的大脑浓缩到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又来了一遍。这就是人类形成语言,产生智力的过程。

人呢,最初,小宝宝的时候,他就靠着印刻的天赋能力,把生活环境中出现整段甚至整篇的语音,毫不客气地整个保存到头脑中。这就是石头。石头中含有生命所必须的各种无机物质,只不过这些物质是固化到一起的,一个整体,生物无法利用。风和水,把这些无机物质剥解开,混合到土壤中,让生命可以加以利用。

在小宝宝那里,他的小头脑印刻完一整个文章的语音之后,一刻不停地,就开始了对这一整篇文章进行“裂解”的工作了。小头脑靠环境中获取来的不一致,确定那些是基本单元,可以剥离出来。比如说,因为申爸的错误,说出了“九个”太阳,大申马上就指出,“不是九个太阳!是十个太阳!”因为申爸说的跟大申头脑中的“石头”里的东西有差异,大申的头脑,自动地就把“九个”和“十个”树立为基本单元。基础性的营养,可供后用。跟土壤一个道理。小头脑靠已经存在于头脑中其他石块中的内容,在局部上的不一致,来裂解两块大石头。最多最常见的,是他根据别的时候听进来的相同音节,来裂解他头脑中的巨石。

而人生最一开始,所谓的“联想”,就是靠这种相同的语音因素所产生的。所谓的比喻,是我们长大了之后,靠着两个神经回路被激活后,产生相似的感受所带来的。小孩子,在小学低年级,他是不理解比喻的。比喻比拟这些手段,对于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宝宝,无效。而我们给孩子“讲”,本质上,我们靠的都是“比拟”。孩子根子上就不能够懂得“比拟”,那你讲,就白讲。讲他也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5 20:34 , Processed in 0.0659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