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45|回复: 1

[申爸指导] 【花果乐园学前群:如何正确秀宝宝及词汇建构智力】---2019.10.1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6 16: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19-10-16 16:46 编辑

花果乐园学前群:如何正确秀宝宝及词汇建构智力

2019-10-14
苏-大宝妈110309B
请问一下大家,娃听完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前后几个月之久,还是对历史不感兴趣是怎么回事?今天还对我说,“妈妈我为什么不能成为科学家?为什么你要让我看这么多历史书?我不喜欢历史。”家里买了《林汉达历史故事集》、《三国演义》、不同题材的历史书,娃就是不碰,一直看《可怕的科学》,都看半年了,来来回回翻看。开始《丁丁历险记》也是,左一遍又一遍看,被我强行禁止又开始看《可怕的科学》,也是一遍又一遍……历史就是不看。目前迷听《大鱼讲论语》。我家孩子的梦想是做个宇航员,太空、科学、化学、物理类的都喜欢,就是不喜欢历史。孩子自己跟我说过:“妈妈,有一次你让我做作业,我不想做,选择朗读《论语》,读着读着感觉太枯燥还不如去做作业。”也不知他说的枯燥是什么意思,是因为看不懂吗?希望申爸能看到这些,帮忙解答一下疑惑。
妈妈不知道宝宝说的“枯燥”是什么意思,想知道。先不说宝宝,说妈妈好了。妈妈知道“枯燥”是什么意思吗?妈妈是怎么知道的?

@中-鲁-瑶可妈1501G1702G @中-鲁-萌妈-0401G1505G @中-京-可艾妈1410G @大-渝-晨妈-1412B @大-渝-晨妈-1412B @大2-066浙-呱呱妈201308B @中-050苏-晨宇妈1410B @大2-017鄂-袄袄妈1303G @大-冀潼潼妈-1410G @大-冀潼潼妈-1410G@大-鲁-颖妈-1407G@一年级-021沪-陈妈1212男 @中-045苏-豪妈1410B @大-浙-芸豆妈1407G1710G @幼前-300-皖-豆豆妈-1612B 昨天,咱们15位麻麻发了宝宝“玩”的录像上来。赞!申爸一个一个地都看啦。好可爱,好萌的宝宝们。


妈妈们都来秀宝宝哈。咱们呢,花果山,申爸反复说过的,咱们跟别的家长群,有非常大的不同,表现之一,就是这里的爸爸妈妈,都不讨厌别的妈妈秀宝宝。这是有原因的。妈妈们看一般的家长群,平时不说话,偶尔发红包,还有就是有妈妈大秀自己的孩子,看的人非常讨厌。为什么有讨厌和不讨厌的区别呢?原因很简单。别的群里,秀的娃,背后其实是卖弄和炫耀:你看我家行,你们都不行!孩子招谁惹谁了?都是平等的宝宝,你行我不行,看得人火“腾楞”一下,就上来了。妈妈们看咱们15位妈妈秀的跟自己宝宝的游戏,没有一个妈妈,觉着“我家不行”,顶多是觉着我家还没做,要是做,肯定也行。见贤可以思齐,也能够思齐,这不是炫耀,更不是卖弄,而是成果的展示。咱们呢,秀宝宝,变成好事情。

嗯...妈妈们又开始议论秀宝宝,对吧?咱们呢,妈妈们呢,要秀出深度。昨天妈妈展示的14段录像,几乎每一段,都有宝宝弄错了,妈妈任其自然,继续往下的情节。这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说错误就无视,任其自然,而是说,在不断地回滚,重复中,让宝宝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改正。事实上,跟宝宝玩景山数学的妈妈们,都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凡错误,反复玩,最后都变成正确的了。这就是宝宝正常的思维建构的自然过程。要顺应自然,不要人为地揪住宝宝的错误不放。展示视频的妈妈,做得都非常好,其他的妈妈,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哦...

秀宝宝呢,要秀出主题,秀出纵深。秀出主题,啥意思?这段录像,能够表现宝宝思维的什么特点?能够展示妈妈带宝宝玩数学过程中,妈妈刻意追求的什么效果?能展示出妈妈特别留意的安排,这叫有主题。纵深呢?我们指的是在宝宝时间发展轴上的纵深。纵深,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意思。短期来讲,妈妈们昨天秀的,都是跟宝宝反复玩,熟练了的内容。宝宝总会做第一次破冰的内容,对吧?宝妈第一次带着宝宝朗读数学,宝宝是什么样的表现?磕磕绊绊,乱七八糟,兴致寡然...妈妈们习惯了秀之后,秀这些。这些才是真实的!

总体上来讲,妈妈秀的宝宝朗读熟悉了的内容,尽管是“真实的”,但是是打引号的。因为,这里边有很浓的“表演”成分在。教育孩子,可不止是表演!妈妈要面对的,是真实的孩子。慢慢地,妈妈们要习惯于秀真实的宝宝。真实的场景,真实的过程,包含着真实的问题!教育是干嘛呢?解决问题么。如果宝宝表现的溜光水滑,完美无瑕,那还要教育干嘛?宝妈们去看,总会有个别家长,热衷于秀自己的宝宝,表现得总是听话乖巧让做啥做啥,看得别的妈妈羡慕嫉妒恨。事实上,孩子总归都是孩子,对不对?这样的家长,其实更加面对着孩子不乐意发脾气不肯干,只不过,家长秀的时候,把这些“负面”的内容,刻意隐藏了。教育所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最后的完美无暇,而是怎么变得完美无暇,怎么才能变得完美无暇。教育的对象就是日常的宝妈身边的真实的孩子,完美的孩子容易受到妈妈的关注,但是,如果不涉及到真实的细节,就不值得追逐:那是镜花水月,你妈妈追追追,到头来追得一场空。

秀娃呢,从宝妈们现在这个位置开始,到“表现真实的主题”结束,就着真实的主题,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结束。追求真实的孩子,表现真实孩子的真实教育主题,这叫有纵深。

在长时性上,小宝妈们要稍微了解一下在未来,妈妈的心理表现。这很重要哦。在未来,小宝们总是要上小学,上中学,上高中的,对吧?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孩子在校,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呢,只有老师知道,妈妈不知道。妈妈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宝宝,需要知道孩子在学校所出的问题,然后,在家里配合老师,加以解决。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家校协同,没有解决不了的教育问题。但是,因为大孩妈妈自身的心理障碍,导致凡需要家校协同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得不到解决。妈妈受不了老师提出来的,孩子的问题!就理性而言,学生妈妈们知道,要面对真实的孩子的问题;可近乎本能地,妈妈们几乎全都“绕着走”,不敢直面老师,直面老师提出的孩子在学校的问题。这就要命了。就长的纵深而言,妈妈们先在咱们这里秀娃,克服掉这种不良心理障碍,在未来十几年的学校学习生涯中,宝宝+妈妈,那优势就大了去了。这种障碍其实并不难突破,它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海阔天空。但是,基本上所有的妈妈,都“捅不破”。都能淡定地直面孩子的问题哈...你这个,教育就是解决问题,连直面问题都做不到,妈妈是不会把宝宝的教育搞好的。咱们这里呢,正适合于宝妈们练习,捅破这层窗户纸。哪位妈妈迈出第一步,在这个长期的纵深上有了巨大进步的,别的宝妈们别忘了热烈鼓掌哈!

嗯...昨天说到哪儿啦?让申爸看看哈....教育,智力。

昨天申爸说过的那一大套过程,对吧?其基于客观的科学的研究成果,基于理性的分析,最后,得到了一个假说。大申后来的成长过程表明,申爸在最恰当的时机,抓到了最恰当的主题。这是幸运。一般来讲,我们通常的想法是说...或明或暗地....智力很重要,但是,智力是孩子大了才能更加有效地获取的东西,比如说,到了初中,到了高中,到了大学....事实上,决定一个孩子它一辈子智力水平的,是十周岁之前!到了十周岁,良好的智力表现已经开始露头,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尽管方向有了,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距离成功,还远得很。根本看不着“成功”。原因很简单,申爸不知道智力该怎么建构。你光知道“那个好”没用,你得知道怎么才能得到“那个好”才行。这就如同申爸刚才提到过的,有些爸爸妈妈光在那里秀他的孩子。谁都知道他那个好,可是,他们绝口不提,怎么才能变成那个“好样”儿,你追逐他们,有什么用呢?

退回到十年之前,申爸当时正在探索的另外一条路线,提供了强烈的建议。当时,申爸正在阅读一本叫做《儿童思维发展》的书:

1.png

    《儿童思维发展》,西格勒著,刘电芝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8月出版。Children'sThinking, 4th Edition, Robert S.Siegler Martha Alibali, 2005 by PearsonEducation, Inc.考虑到咱们这里,来了大量的海外妈妈,申爸再遇到书籍,把该书的英文出版信息也附上哈。便于海外妈妈们寻找。

这是一本美国的一线教材,给师范大学和心理学系的本科生用的。妈妈们如果对这本书感兴趣...申爸建议能够阅读学术著作能力的妈妈,应该认真阅读一本严肃的发展心理学著作。不要去看那些民科教育大师们写的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哈...需要注意:这本教材,应该有新版了。购买新版。这个版本,只是说“申爸当年读的书”,提供线索,仅此而已。

嗯...回到当时。2009年11月,一个初冬的清晨。太阳柔和地照耀着,明亮,可一点儿也不温暖。地下的枯草上挂着凝结的冰碴。一个清冷的冬日的早上。申爸舒服地坐在班车上,从书包里掏出《儿童思维发展》,接着看。从申爸家到公司,直线距离并不远,往东北方向走,只有7公里。可是,公司的班车,它不走直线距离。申爸家是始发站,班车先往南,再往东,再往北,又向东,再向北,绕一个大圈子,才到公司的门口。这一大圈绕下来,再加上北京著名的堵车.....雪上加霜......可需要好长好长的时间。反正,申爸起床早,哪儿都是呆着,索性就按点儿上班车。班车上可以看书....哪儿都是看书,在哪儿看不都一样....况且,班车上看书有个好处:不会迟到。一登上班车,就等于迈进办公室了。话说班车上照例人声熙攘,热闹非凡。申爸充耳不闻,独自看着自己的书。该书213页。《词汇习得的过程》,“在18个月之前,儿童的词汇学习进展得非常缓慢。然而,从18个月起,儿童的词汇量表现出急剧增长,即‘词汇骤增’(vocabulary spurt)....如表6.6所示,18~21个月时儿童的词汇量成双倍速度增长,在21~24个月时,再次出现这种词汇的成倍增长现象.....这种快速增长表明儿童一定是在仅有的几次的接触中就能推断新单词的意思.....”

2.png

这个表里面的“增加的词汇量”一项,引起了申爸的特别注意:
1岁0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2个词汇;
1岁3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6个词汇;
1岁6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3个词汇;
1岁9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96个词汇;
2岁0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154个词汇;
2岁6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174个词汇;
3岁0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450个词汇;
4岁0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644个词汇;
5岁0个月的孩子,每个月增加532个词汇。

申爸分析得到的规律是:5岁之前,分析孩子单位时间词汇增量对时间的函数,一阶导数为正;二阶导数在孩子到达4岁的之前,是正的;4岁之后,为负。精通数学的爸爸妈妈,一看这个分析,马上就可以得出自己的丰富的结论了。这丰富度是任何语言解读所不能达到的。看来,数学还是要学好。对于数学不怎么精通的爸爸妈妈,申爸给出两层解读。第一层,二阶导数对应于“动力”。4岁的之后,二阶导数为负,意味着促使孩子获得词汇的力量,在过了4岁之后,逐渐减小了;一阶导数意味着“速度”。尽管“力”减小了,可是,整个系统因为惯性,仍然快速向前,尽管速度有所减慢,不像在4岁的时候,速度那么快;这个解释,也不易理解。再给第二层解释:在孩子4岁的时候,他每天获得的词汇量,在一生中是最多的;到了五岁,尽管每天获得的词汇量稍有减少,但仍然是一生中最多的时期。

是时,大申5岁5个月。也就是说,现在,就是现在,是大申一生中获取词汇的最佳年龄。尽管,这个最佳已经到了下半程了。可是,抓住下半程,也总比抓不住强。申爸得马上采取行动。一分钟也不能耽搁。一旦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我们看到眼里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咋才能增加大申的词汇量,并且快速增加呢?听啊。其实呢,大申老早就在听了。申爸不记得当时大申是几岁了....大约两岁多吧....那时候,大申喜欢让申爸给读书。读《神异传说》还有《嘟嘟熊》。哎呀,那个读哇....读也读不完呐....大申逮住一本书,就反复地,不断地,一遍一遍地要求爸爸给读。没完没了。申爸上了一天班,累;晚上,申爸躺在床上读,无精打采,读;大申坐在旁边,神采奕奕聚精会神,听。哎呀,把申爸腻歪得、困得没法说。申爸朦胧的混乱的意识里,只知道自己在读,嘴在动;至于嘴里说出的是什么,自个儿完全不知道。声音也越来越小....估计也不连贯了....直到大申打断申爸:“你大点儿声!”申爸一激灵,清醒了,努力看清眼前的字儿,努力大点儿声继续读;读着读着,申爸又迷离了,大申又抗议了:“不是九个太阳!是十个太阳!”申爸一激灵,又醒了,仔细看清楚了书上写的确实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突然感到太热了,抬头一看,天空中出现了十个太阳.....”申爸当年小时候的版本里,羿射的确实是九个太阳,所以,老按照记忆说,说错......不知道什么原因,大申喜欢听爸爸讲;不喜欢听妈妈讲。说妈妈讲得“不好听”。申爸困得不行,妈妈渴望地巴结地凑上来:“大申,爸爸累了,妈妈给你讲好不好?”大申斩钉截铁地说:“你走!”妈妈走了,黯然神伤。妈妈老伤心了....真伤心呐....搞得爸爸马上清醒了,跑过去,解释:“孩子小,不懂事......”就这样,一个小人儿,总是乍吧乍吧地跟在爸爸屁股后面,手里拖着本书,嘴里央求:“爸爸,讲!爸爸,讲!”这也不行啊!烦死了。申爸开始想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5 20:46 , Processed in 0.0800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