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01|回复: 1

[申爸指导] 【花果山高中群:怎样做最好】---2019.07.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1 10: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果山高中群:怎样做最好

2019-07-10
“怎样才是最好的”?目前,申爸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昨天,大申跟申爸梳理了两个小时的高中数学,必修四搞完了,必修二搞了一半。申爸仍然没有更多的头绪:对于未学的内容,怎样做最好。不过,申爸早已经清晰地看出来,对于未学内容的梳理,要依靠common sense。高中整个课程内容,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而言,全部挂靠到常识这个东西上面去,已经是完全能够了。举例子:大申早已经猜出来...他们高中物理已经讲过力的分解与合成...平面向量可以任意进行分解,当然不止在直角坐标系中。他去梳理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中的第三节《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这个基本定理是这么说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你别跟我说这个说那个,那个基本定理,是怎么说的?你念就行,”申爸说。大申很为难地说:“它里边有个像‘入’一样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什么像‘入’似的东西?你别管他,先念。等念到了再说,”申爸手上没有课本,看不到写的是什么。大申就念:“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一e二是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阿勒法,有且只有一对实数。到了‘入’了,怎么念,”大申疑惑地问。“什么怎么念,给我看看。”申爸说,大申拿着书给申爸看。“这不是兰布达么。”申爸说。申爸明白了,大申没见过这个希腊符号。这个字母的读音很好玩儿,大申:“嘻嘻,兰布达兰布达。”然后,就不自觉地疑惑地问:“兰布达是什么?”“兰布达就是一个希腊字母啊...就是一个代数符号,可以替代任意的数。跟a、b、c、d一样性质的东西。你把兰布达换成a、b、c、d也一样,”申爸给大申解释。大申显然依然不懂,只是继续念:“实数兰布达一兰布达二,使阿勒法等于兰布达一e一加兰布达二e二。”这是大申他们去唐山游学之前那天说过的。大申完全没弄明白...呃,好多事情。

昨天,该回滚这个基本定理了,申爸让大申陈述一下这个基本定理。大申看着书本,琢磨了一会儿说:“这不就是说,一个向量可以在任何方向上进行分解么?”“对啊!你数学书上的这段话,就是用代数语言,来描述这件事情。你别看书,用代数语言来描述一下试试。”申爸说。大申抬起头,不看书,颠三倒四乱七八糟地说着:“在平面上任意给你一个向量,有两个向量e一和e二,这两个向量不共线,那么,就有兰布达一e一加上兰布达二e二,和这个向量相等。”申爸不管他的乱不乱七八糟,抓不抓得住重点,给大申解释另外一件事情:“随便一个向量,可以随便两个方向上进行分解,这是你的感觉,对不对?这种感觉,叫做‘常识’。课本上的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叫做这个常识的精确的代数表述。理解?”大申:“明白。”明白好吧,接着往下走。

上面呢,是申爸的“一种描述”。事实上,真实的事情并非像上面那样发生的。事实是什么呢?在大申游学前,认识兰布达的时候,昨天大申琢磨了一会儿才说的那个意思,申爸已经明确告诉过大申了:“同一个意思,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表达。你说的任意向量可以任意分解,是你的想法。同样的想法,在必修四里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这样表达出来,叫做代数表达方式。”申爸第一次说这个的时候,对于大申而言,“似懂非懂”,但是,经过五天的弛豫时间,申爸的这句话,在大申那里已经内化了。赶到昨天:大申看着书本,琢磨了一会儿说:“这不就是说,一个向量可以在任何方向上进行分解么?”在这个时候,大申的主观感觉是:自己独立地发现了这个秘密。

就观念而言,从其来源的性质上看,有两种:一种是作为一个陈述,直接为我们的记忆机制所捕捉;另一种是先作为一个场景在头脑中存在,我们的大脑再从场景中让它涌现出来。第一种是外部强加进来的;第二种是内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对于第二种情况,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基本上跟课本有关的观念,在一个人“自主”产生这个观念之前,这个人应该已经听到过这个观念的表述了。只不过,第一次接触到的表述,他并没有动用记忆机制来存储。尽管没有动用记忆机制,大脑还是“雁过留痕”,在头脑中留下了这个表述的印记。经过一个合理的弛豫时间,意识中再次唤醒这个场景的时候,同样的观念自己涌现出来了。在主观上....很久很久以后,让这个人再回忆当年的情形....他坚定地认为,这观念是自己“独立想出来”的。这个,应该就是人的自主意识的来源。任何一个成功的人,如果你认真跟他回溯他的成功道路,他都会真诚地认为,自己是自己努力的成果。当时的环境给予的必要帮助和条件,只存在于他的有意识的回忆之前。用更改过的李斌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记忆中的自我只是经过当下的自我过滤后的自我。

我们本人只根据自己的内省,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成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推论就是:任何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指导十四岁之前孩子的教育,全部都是错的。场景+提示,这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获得所有的观念的原因。当事者的我们,既不知道自己当初的“场景”是怎么建构的,更不记得当时我们获得的“提示”是什么....这些东西,早已经内化,远离我们的意识之外这个...先说到这儿。我们搞不清楚。我们搞不清楚的时候,我们无处可看,只能去看孩子。

很显然,大申还没有涌现出对于“怎样地进行精确地代数方式的表达”的正确观念;对于“代数”,对于指代数的字母,也没有明确的观念。这两个问题现在还都是问题,对于怎么建构场景,如何有效提示,设计合理的弛豫时间....这还需要探索。不提我们本人只根据自己的内省,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成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弛豫时间是引导和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探索这个关键因素的线索,昨天还有一个例子。申爸让大申进行大回滚:从必修一开始,经过必修四,再到昨天结束的必修二的立体几何部分。大申在回顾必修四的“诱导公式”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诱导公式其实就是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都搞到第一象限里来处理。”什么是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申爸一直没搞明白。它为什么叫“诱导”呢?往哪儿“引诱”,向何处“引导”?既然如此,这个观念,肯定不是申爸表述给大申的:你自个儿都不知道,你怎么表述?如果不是申爸,那就是于老师在课堂上表述过这个意思了。

从时间上看,诱导公式至少是八个月之前讲的内容....弛豫时间,远比申爸预先设想的要长。申爸也是第一次从大申这里听说“诱导公式”是怎么回事的。这些个东西呢,本质上来讲,都属于申爸所说的“常识”范畴。那么,“常识”是不是“数学”?这要看我们怎么定义“数学”了。怎么定义,我们暂不去管它。如果是,数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没有完整地“讲述”过“数学”;如果不是,那么问题就在于,对于孩子来讲,在教育理论上,基础不完善。用大申的话来说就是:“你弄这些干什么?考试都不考。”如果在高考数学试卷上,出现这么一道题:“简述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本质是什么?”5分。这道题符合现行大纲要求吗?如果一个学生,把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直接写上作为答案,你不算他对?学生写的是“精确的代数表达下的诱导公式的本质”啊!如果参考答案就是“诱导公式其实就是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都搞到第一象限里来处理”的话,不止考完这道题,全国上下就炸锅了;看到参考答案之后,那就不止“炸”的问题了,简直把锅就掀了。“精确的学科化表述”正确而无所指,不落地,这个在考试中如何解决?不知道他们考试研究院的师弟们是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的,怎么解决?这是这个。

其实呢,本质上来讲,申爸一边跟大申梳理未学的内容,一边在想啊:这其实就是在搞一个学科“导论”。即将要讲的这个学科的具体的一个一个的知识要点,它的来龙是什么,它的去脉怎么样;具体遇到了什么问题,它才在“那个点”上深入下去的?孙维刚老师给自己的学生,用了一两年时间来讲的数学史,本质上就是一个“历史化”的数学导论课。这个东西会带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框架和明确的索引,他据以知道“每一颗果实是挂在树的什么位置上”的。如果遇到搞不懂的,他知道“是在哪里没搞懂”。没搞懂不会,没关系,反正总体上知道树的哪个枝条上挂的没弄明白,今天没明白,明天想起来再弄。总能弄明白的。可是,如果没有“问题的精确定位”,一筐压在一起的苹果,你怎么找到那个烂掉的?很快这事儿就过去了。

一个学科,学完之后很久,我们才对其形成“观”...事实是,有很多学科,我们学过就学过了,永远也没有产生“观”。我们怎么才能让孩子在没学之前就“观”呢?做得到么?“观”啊,就是“总体的景象”。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形而上”就是指“物理学之后”。我们有可能在孩子没有学习数学之前,就给孩子感知到....注意哈,只是“感知到”....“数学之后”;没有学习具体的化学之前,就感知到“化学之后”;没有学习具体的物理之前,就感知到“物理之后”.....吗?如果能,事情就简单了:孩子在课堂上具体“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丰富“XXX之后”的过程。学完了,让“观”成形并且细节细腻。如果做得到...我们需要一些什么工具来实现?要开发出具体好用的工具,找到SOP才能行。这个...先备忘一下:申爸需要解释一些具体的概念,以及怎么去跟孩子的头脑同步:意象、意思、主题、素材、思路、逻辑(这个讲过了)、理性、能指、所指....要让孩子彻底感知并理解到这些概念,在交互过程中,随时需要用到。建立在具体情境和直观感觉之上的这些概念,不难理解。一旦理解,用起来就非常好用。困难不在于度娘上度来一句“精准”的解释性陈述,困难在于建立合适的情境,让孩子一下子就明白这些术语是怎么回事。先列下来,作为备忘哈...尽管“备忘”了,申爸还是会忘,但记下来总比不记强。

到了这里,我们就可以进入学校教育的那个终极主题,钱学森之问。如果今天申爸没有新的发现,明天我们再来进一步回答钱学森提出的这个问题。

今天就到这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2 23:47 , Processed in 0.0658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