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68|回复: 0

[申爸指导] 【语文小作坊:捋题目的建立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2022.12.3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 11: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3-1-1 11:12 编辑

语文小作坊:捋题目的建立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2022-12-30
B-晋仪妈0803女九
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 中考倒计时173天
【口述数学作业】第二遍第三天95题用时104′全会
九年级下册《全品作业本》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陈述47题用时53分钟)
1  锐角三角函数
第1课时正切1-15题(14分钟)
第2课时正弦和余弦1-16题(19分钟)
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1-16题(20分钟)
第二章二次函数(陈述48题用时51分钟)
1 二次函数1-7题(10分钟)
2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第1课时抛物线的认识1-10题(11分钟)
  第2课时二次函数y=ax²,y=ax²+c的图像与性质1-17题(14分钟)
  第3课时二次函数y=a(x-h)²,y=a(x-h)²+k的图像和性质1-14题(16分钟)
【作业状况】今天复课又开始上网课,明天可以结束作业题的第二遍(上交的作业和篇子还没述)。作业两遍是到不了课本那么熟悉的,学校作业量少,有时间多陈述两遍。
孩子如果课本、作业题搞过两遍,就不再搞了哈。多了没用。

申爸看了一下,大致来讲,高中除了高一,都在正常授课;初中除了初三,都在网课。这个事儿很不好。

我们的计划是这样的:两轮过后,孩子就可以精确知道,自己教材上,一共有多少道练习题,有几道不会;自己这一整个学期下来,一共做了多少道数学题,还有几道不会。拿到精确的不会题数,好比说,一共37道题不会。请老师花一个中午的时间,把这37道题点拨一遍。回到家,妈妈马上跟进,让孩子捋一遍这37道题。结果会怎么样?结果会出乎母子双方的意料:基本上,一大半题,就全都会了。好比25道会了,还剩12道,对吧?去找老师,请老师画十几分钟时间,把这12道题,再点拨一下。回到家,母子再捋一遍37道题,这回,估计剩下的不会的题,应该是个位数。接下来,再回去找老师,请老师把剩下的几道题,稍微详尽地讲一下。争取做到孩子当时自己就觉得“懂了”的程度。这样呢,三天过后,整个一个学期做过所有的数学题,里面“不会”的题,基本上就清零了。那么,不去找老师,帮哥不行吗?不行。原因是什么?妈妈们还记得吧:分数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你不趁着这37道题的机会,让孩子跟数学老师,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么?其实呢,我们快速捋课本和作业,点睛之笔,就在这最后“去找老师的三天”。你们妈妈知道吗,老师会怎么想?老师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兢兢业业,日复一日地盯着孩子们每一道题,是不是“会了”的人。你们妈妈在家里40分钟,你们教孩子教会任何一道题,从不会到会了吗?没有么。最后,孩子一个学期做过的2140道题,全会,是谁,兢兢业业地一道一道地盯着,要变会的呢?是老师。你以为,很多孩子,对于自己做过的作业,过上两个月,相当一部分就都忘了,再也做不上了,老师会不知道?她知道,但她毫无办法。她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无能为力。因为这个问题,是个体化的。每个孩子做过的2140道题,不会的集合全都不一样,你让老师面对一百三四十个孩子,老师怎么办?搁你,你会怎么办?你会“不办”,因为没法办。如果把自己教的一百三四十个孩子不会的题取并集,然后,在课堂上再讲一遍的话,那无异于把一个学期的课,重新再来一遍。哪里有时间。

现在,你妈妈就给老师在她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提供了第一个活的例子:一个孩子,她教的,还一个渣娃,一个学期,所有的题,全都教会了!这是确实的,你不能怪老师这么想。你教过孩子一道题么?没有。孩子所有的题,确实都是老师教会的。然后,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想……老师会毫不犹豫地把功劳挂在自己身上。你们实操的,在实操过程中,你们自己就知道,你娃这个期末考试,数学分儿提升一大截,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妈妈不清楚这“一大截”具体是多少分;好奇最后的结果罢了。已经板上钉钉的成果,你要让更多的人,把功劳放在自己身上。如果老师觉着功劳是自己的,那下个学期,会怎么样?要有发展的眼光:总会有“下个学期”么。

关键是,你的娃,他会怎么想?高中的娃,他会觉得自己成绩的大幅度提升是自己的功劳。大申就是这么觉得的。他觉得自己在十个月内,分数提升了159分,排名从全市3万名,提升到4千名,这是自己的功劳。论功的时候,他才不管申爸老师什么谁的,都是自己的。妈妈想一想,如果孩子把学习成绩的进步,当做自己的功劳,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会去琢磨,会去总结,我究竟做了什么事情,导致我成绩的提升。然后,他会照着自己的想法,去继续努力。他开始琢磨怎么能学习好,并且去努力。外在表现在哪里?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会有巨大的变化。他大了么,高中了,他的思维发展,已经发展到能够让他进行这样的思维了。你妈妈给他提供一次机会,让他体验到进步,接下来的事情,他自己就会去做了。我们捋课本,捋作业,直接的目的,就是要拿到不会的37道题;拿到37道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跟老师之间建立起联系;让孩子跟老师之间建立起联系的目的,是为了下一个学期,以后;孩子这一套事情做下来,他就会主动去思考学习的事情,自己按照自己的理解,继续努力。这样的行为的外在表现,就表现在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发生的变化。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的态度发生改变。态度决定一切。

接下来,母子面对的就是元旦的小长假。要抓住这个机会,快速突进,把一整个学期的作业,捋完,拿到你的“37”究竟是多少,具体是哪些题。在这一整个过程中,妈妈会看到,你钻到具体某一道题的会不会上面去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即便孩子不会,你也不过就是37+1,数目字变了一下而已。当孩子到了老师面前,老师点拨的时候,37还是38,还是48、58,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是一两句话的事儿。你吭哧瘪肚地在家里拿你的40分钟努力,把48变成37,有意义吗?为什么你自己在家里做,把48变成37,会那么费劲,而到了老师跟前,就是11句话的事儿?这是因为,人家老师有经验!他知道,每一道题,孩子那里“憋着劲儿”。而你不知道。有经验的老师,轻轻点拨一下,把“别着的劲儿”解开,你的孩子就“会了”。

老师的作用这么大,为什么孩子们都不直接去找老师?原因很简单,孩子们都不知道自己具体是37还是48,更要命的是,不知道自己的37具体是哪37道题。就因为不知道,妈妈们现在才做这些实操,让你的孩子知道哇。从老师的角度来讲呢,既然点拨一下要点,这么解决问题,为什么不每一道题都点拨一下呢?怎么不点呢。老师在课堂上,天天做这样的事情。可是,你妈妈要能够想得到,你娃一共做过了2140道题,不会的才37个。老师在课堂上一道一道地点,得点多久,才能点到一道自己不会的呢?并且,没有捋过,每一道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这种枯燥的苦刑,你的渣娃受不了!能够受得了的,都变学霸了。学霸有个什么特点?他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枯燥。你们自己去看群里的回馈。那些一节课捋了一两百道题,全都是“是”,还一遍一遍地反复捋,没有一句怨言的,都是学霸。渣渣们受不了这个。渣渣们会跟你妈妈各种借口,找各种机会,偷工减料。不做就是了。“耐得住”是学霸的必要条件哈。你渣娃耐不住,那怎么办?练呐!妈妈不是手上有40分钟么,拿这40分钟,练。

元旦以后,凡是返校,能跟老师面对面的,妈妈都安排好,让娃拿着自己的37道题,去找老师点拨。不要指望孩子会主动去找老师。这个时候,是你妈妈出马的时候了:你假期微信跟老师联系,说明情况,老师会明确跟你说,“明天中午让孩子到我办公室来找我”。安排好了之后,再明确跟孩子说,明天中午数学李老师在办公室等着你,你带着这37道题,请李老师点拨一下。那妈妈说了,我娃不是37道题,是370道题,怎么办?从370道题里,选出学过一个月左右的50道题,先去找老师,把这50道点拨了再说。从现在开始,未来的5天里,妈妈要把这件事做到。准备一个学期,现在到了摘果子的时候了。就看你妈妈有没有本事,把这颗熟透了的果子,摘到自己家里来。

网课的孩子,没办法了。明确出37道题之后,拿出作业帮。让孩子“帮”到这道题,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阅读答案,找到思路。还是跟以前一样,要快。能多快就多快,一遍一遍来。第一遍不需要“会”,只要抓到答案的思路,就过。“帮”一遍之后,再捋一遍,看看自己觉着多少道题“会了”,37这个数,减到多少。然后,再来一遍。妈妈们要注意哈,你一定要捋过两遍之后,再做这件事情。不要作业题还没捋完,就着急去帮哥。捋完两遍,拿到明确的哪37道题之后,再“帮”。

妈妈们今天就努力去做,回馈详细的进展情况哈。在最后清剿不会的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设法让孩子体验到“题不是一道一道搞会的,而是一堆一堆会的”的感觉。这个话不是你说给他,而是要让他自己体验到。妈妈很多时候,分不清“言语”和体验之间的区别。好多时候,直接把背一遍,让孩子听一遍,自己就以为孩子“有体验”了。甜言蜜语对妈妈谈恋爱很重要,但对孩子教育,啥用没用。言语是言语,体验是体验;言语代替不了体验。古怪的母性。自己尽量注意吧。

B-闽飞妈1006男七住家:
@京-大申爸0406男 申爸,昨天问卷调查收集了一部分实操进度反馈:


飞妈的调查结果出来了。管理组干的非常漂亮!其实呢,这份调查结果,最需要看的内容是参与调查的总人数:初中是44个妈妈,高中是27个妈妈。一般来讲,人们的心理是这样的:如果自己认真做了,那肯定会积极参加调查;如果自己没有太多的用功,随随便便比划比划,那就会忽略这种调查。实操不参加,调查也不参加。咱们呢,高中好几百人在,初中也好几百人,只多不少。最后,真正动手,认真做的,有多少人呢?就这些人。

申爸说这个,意思其实是说:申爸一直认为,咱们的方案是普适的,可行的,有效果的。如果一个孩子,从高一就做,每天40分钟,一直做到高考,这个孩子肯定是能进得去北大的。那么,申爸面临的问题就是:北大哪里有那么多名额?这个矛盾在现实中,怎么解决呢?申爸一直想不出。现在,这个矛盾的解决方案来了:妈妈做不到。看着很简单,一天40分钟;形成习惯,天天做,就北大了;做起来很难。四五百人,只有27个在认真做。这样的话,申爸就放心了。因为从最深层次来讲,这个矛盾不解决,或者,不以这样的方式解决,那肯定意味着方案有问题。现在呢,在申爸最紧张的节点上,矛盾已经化解。接下来,申爸要做的事情就很集中:如何把这27个孩子,两年半以后,送进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的大门呢?要做出来。这是这个。

从花果山的角度来讲呢,过去的四个月,是申爸亲自指导高中妈妈,探索高中教育方案的唯一的一次机会。以后不可能再有了。这就像多少年前,申爸指导小孩子妈妈,做三不一要求一样的。通用方案已经探索明确,申爸不会再在这个事情上花精力。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申爸觉着,赵冬梅的那几句诗很好,再引一遍:“当时只道是寻常,各种挑剔调侃,如今回头看,蓦然心惊,早是吴山第一峰。”嗯……尽管“第一”峰已过,但总是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接下来,申爸希望那27个妈妈不要掉队,跟上。咱们期末来个丰厚的收获,马不停蹄,就要奔着寒假去了。还是那句话,坐稳了,集中注意力,别被甩出去。我们还是要加速前进的。加速度更大



来源: 【语文小作坊:捋题目的建立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2022.12.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2 19:14 , Processed in 0.0676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