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3|回复: 0

[申爸指导] 【语文小作坊:如何指导孩子建构抽象思维能力】---2022.08.2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9 21: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2-8-29 21:19 编辑

语文小作坊:如何指导孩子建构抽象思维能力

2022-08-28
嗯……昨天,妈妈们的回馈,说得非常好哈。事实上,在大申高考结束之后,申爸就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是实操中的问题,而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如果申爸你觉着你的方案是普适的,那么,你如何解决每个孩子都教育好了这个结果?申爸跟朋友们聊天儿,几乎每个人,都指出一个问题:申爸,你不能整天提清华北大。清华北大每年就招那么点儿学生,你花果山要是都去,哪里装得下?申爸给大家解释:这不过是个象征性的说法而已。申爸不提清华北大,因为他们招生少,分数高;那提人大师大,就没这个问题了?它一样的啊:比人大师大高的,加上人大师大的招生数,跟每年高考的一千万孩子比起来,它还是个小数,很快,也有填满了的问题在的。如此这般,要让申爸每天提北京联合大学不成?可即便是北京联合大学,它还是有这个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好歹人家在北京的最低排位,还是30000名呢。北京有44000个孩子高考,也不是每个人都考得上北京联合大学的。

要是这么一想,大学就不能提了,对吧?所以呢,北大清华,它不过是个虚的指代而已。一连提上12年,总会有人因此而考上,有人因此而考不上。那么,马上,思维敏锐的朋友们,接着一个问题抛过来:究竟什么决定你“普适的”教育方案下,谁考得上,谁考不上?面对这个问题,申爸就凌乱了。申爸真的不知道。甚至,申爸连猜测都还没有。

这是个什么问题呢?假设说,时间能够穿越,让申爸带着大申穿越回2019年的8月28号,三年前的那一天,大申高中开学了。申爸会怎么做?申爸会跟现在将要在菜园子里的做法一样去做。现实时空中,申爸直到大申高考前五天,才看清楚整个高中的教育,是怎么回事,才把可落地的一整套教育方案,拿到手。三年的时间,都在探索中过去,走到终点,才探索出方案。这是没办法,申爸对高中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一点不了解,需要一个过程去了解;申爸对于要解决的教育问题,根本没有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去认识;就更谈不上问题的可实操的解决方案了。

在穿越时空中,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申爸可以以终为始,从开端,就设计正确的路径,按照正确的路线去走了。申爸所说的“普适的”是什么意思?抽象思维发展的生理基础,是每个正常发育的孩子在高中阶段都具备的。这个生理基础,表现在孩子能够对引发抽象思维的思考,产生良好的主观感受,进而,调动意识,有意识地去重复这样的活动。举个例子。孩子喜欢捋引申义系,无论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可以产生这种“喜欢”的。小学妈妈,如果坚决行动,加以外在的奖励的话,小学娃,就可以把“除”这个字的整个引申义系,说得头头是道,可以把《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逆序词典》里的所有包含“除”的词条,这个字在这些词条里的意义,说得清清楚楚。进而,在认知上,孩子确实掌握了“除”这个字的所有意义。是彻底掌握。但是,激励孩子这样做的,不过是妈妈给予孩子的外部激励而已。那么,大孩子的心理过程是什么样的呢?大家仔细咂摸顺妈的回馈,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顺妈在捋清楚了除的本义和引申义之后,对于现代汉语中“除”的具体意义,可以很轻松地“过一遍”就全猜到;并且,只要“猜”一遍,就全掌握了。小孩子把本义和主要引申义捋清楚了之后,就做不到这一点。对于现代汉语中每个包含有“除”的词条,他都要动用机械记忆,先记下来,在把“除”在这个词汇中的具体意思,也记下来。整个体系,是一个“硬连线”的体系。反复背,把这个硬连线的体系背熟之后,他就实现了“彻底掌握‘除’”的这个目标了。因为,他背下来的体系,包罗万象,所有可能出现“除”的场合,都包含在内。

两者比较一下,很显然,顺妈没“背”那么多东西。顺妈是靠“理解”掌握的整个体系。这个“理解”,就是由有意识的抽象思维所组成的。这是一套思维机制,一旦形成,顺妈就可以拿它来对付所有的汉字。小孩子所形成的,不是一套思维机制,而是死记住了一套硬连线的体系。遇到下一个字,他还是要背。在捋字的过程中,小孩子是无论如何,不能够产生跟顺妈一样的心理过程的。因为小娃的思维,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到了高中,孩子的思维发展到了这一步了。走到这一步,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作为人类这个物种规定好了的。每个孩子都会成长到这里,‘无一例外’。这就跟每个孩子都会在五岁半进入伴听敏感期一样的道理。进入伴听敏感期的孩子,妈妈要利用伴听敏感期,给孩子建构出良好的智力,怎么办?把孩子放在高水平资料的语音场中就行了。

伴听是一个可实操,把成长红利落地的方案。相应的,对于高中娃,可实操,确定可以落地的方案是什么?捋实词,捋解题思路。捋实词难吗?看古字形,从字形推测这个字的本义:这不难,每个正常的高中孩子,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推测方法,都能猜得到;就着学过的用例,揣摩一个上位引申义,是怎么引申到下位意义上去的,难吗?不难。当把每一条引申链上的上下位引申,都逐个揣摩完毕,反复在头脑中梳理引申义树,这个难吗?不难,也做得到。当梳理完100棵引申义树之后,突然之间,人就云开雾散,觉得字义体系,一下子就透明了:我获得了在词义方面的彻底自由!那种感觉,真的“像风一样自由”。

一天捋一个实词,三个月后,所有参与抽象思维的神经回路,就全部建构到位了,人的感觉,美好得都能飞起来。这是我们在词义这条路径上,可落地的步骤。这个步骤,似乎好像……每个人都应该能胜任,每个人都应该能“飞起来”,对吧?这就是“普适性”。

假设我们要大规模地推广这套SOP,到每个高中娃那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人人皆尧舜”,谁进北大清华?这个问题得要回答呀。这也就是申爸的朋友们尖锐指出的那个问题。曾经,申爸推测过,问题可能出现在孩子对引申的理解上。可能会有些孩子,无论你怎么解释,他都无法理解什么是“引申”,词义是怎么从上位传递到下位的。可是,从妈妈们的实操上看,一方面,妈妈自己。申爸没有看到任何一位妈妈,不理解引申的。另一方面,孩子那边,所有带着自己的娃实操的妈妈那里,都没有出现娃不理解引申的情形。那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从昨天妈妈们的反馈中,申爸才意识到挂在鼻子尖上的原因:妈妈不行!

你看,有各种原因,妈妈没做成顺妈漆黑妈子游妈:孩子学习,又不是我学!跟着跟着就跟丢了;没有同伴一起走;感觉自己不行;自己抽不出时间……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总之共同特点就是:没搞成。要知道,咱们小作坊这里,聚集的是几百个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基于最大承诺的妈妈。行动能力和执行力,是经过层层检验才能进来的。你们是几千上万妈妈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佼佼者尚且如此,这方案要是拿到大群里去,结果会是如何了。

能引导,有耐心引导孩子个性化思维的妈妈,是极度的稀缺资源!一百个实词的破冰,需要三个月时间,妈妈自己三个月,娃三个月,这六个月的时间,是横在这个方案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它那个抽象思维的神经回路,有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要咬着牙挺过去。每一个神经回路,都要一点一滴,一天一天地逐步建构的。在神经回路群建构到阈值之前,这个枯燥的过程,是必然存在的。以前,人们是不知道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不要说三个月,就是三年,也有海量的人会积极应对挑战;现在,方案有了,三个月过不去了。

一旦神经回路群的建构,达到了阈值,人就会经历一个人生中的极端体验:那种感觉,实在是不要太好。现在呢,横在申爸面前的这个哲学问题,算是解决了。可以动手干了。这是一条路。根据小作坊妈妈的表现,申爸不认为菜园子走这条路能走得通。小作坊,不管咋地,还是会有几十位妈妈自己挺过来的。因为人员是经过反复筛选过了的。可是,菜园子,走这条路,可能最后只有几个妈妈能“走过来”,娃那里的三个月,能不能走通,还未知。在菜园子呢,申爸打算走数学这条路。因为是伴随着孩子学校数学课的进度前行,这就可以把更多的责任,抛给学校老师去担当。理论上,妈妈只需要在形式上进行指导就可以了,不必要深入到具体的数学问题中去。这个就跟小娃伴听一样。给小娃的伴听,妈妈不需要听懂,只需要把握形式:每天孩子到家,能听的时候听就行了。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在于说,要是申爸穿越,申爸首先要解决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问题。必须确保高分在手,否则,到了高考之前,像大申那样提分,妈妈们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压力之下,情绪化的妈妈,动作会变形。在没有确定数学路线走得通之前,我们要牺牲创造力的建构,先把分稳下来再说。高中了,已经经不起折腾了。这个妈不行是真不行。高中需要个性化的一对一指导,在孩子的身边,除了妈,谁还能个性化地指导你的娃?好在,妈是可以激励的。

B-豫豆苗妈0712男九1508男一住校 
申爸,新课标和花果山撞衫了。
微信图片_20220828213024.jpg
高中教育的基础理论,其实已经很完善了。对于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学界是没有争议的。问题在于落地。想可以想很好,目标可以定得很高,但怎么落地?到了落地这一步,就没什么人来谈了。咱们花果山要做的,不是那些目标,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做到”上面。孩子那里做不出来,谈再多也没啥用处。

其实呢,这个事儿吧,到如今这个状态,它也是有自己的发展经纬在的。申爸指出过,高中阶段,孩子思维的大发展,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抽象思维的建构,必须是一对一的!教育专家们一般研究的对象,是正规的学校教育,这个学校教育,它天生是一对多的。老师学校不是没有探索,但探索的结果,都毫无例外地指向“一对一”。这是要累死老师的。除了极特殊的情况,老师根本做不到。

老师他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高中老师,最少得教两个班,对吧?他至少要有80个学生。每天要上课,要批改作业,分到他的每个学生的时间,平均下来一天只有几分钟,你让他怎么做?跟老师相比,你妈妈可以稳定地每天从娃那里抠出40分钟的时间。时间大富翁啊!妈妈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对于山上的妈妈而言呢,最要紧的是申爸说的那个“稀缺资源”。

你妈妈只要把你的娃,指导进北大了,你妈妈拿你在教的过程中,形成的这套东西,回头去做“家庭教育指导师”,你能收到让人咋舌的高薪。一个能把富豪的孩子带进北大的人,需要富豪出多少钱请?一个参照,就是那些富豪们给美国大学的捐款。一千万美元,五千六百万美元,一个亿美元。你以为他们是为了教育?开什么玩笑,他们是拿这个钱,给自己的娃买个学位!在中国,能进北大的本科,那可比孩子进哈佛,老爸老妈有面子多了。因为北大在中国文化氛围中,那是科举中了状元的即视感;孩子进了哈佛,不过是“进了个好大学”,富豪身边的土人,没有太多别的感觉;孩子考进北大,老爸老妈那可是双倍的面子来的。你妈妈想干这个,可以:先把你娃送进北大再说。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个鸟事儿好像也不难!不就是两个三个月么。怎么就做不到?就说到这儿吧。

妈妈们看童妈的回馈。

C093-京童妈1106男六
《150词》我已经捋了140多个,也没产生愉悦的感觉。在群里买的字形字典,才捋了几个就产生愉悦感觉,迫不及待的和孩子炫耀一下我捋的丁和人字。选对资料真的很重要,二者之间最大的不同是《150词》给的例子全部是古文,很多古文我都不熟悉,很难找到共鸣,但是字形字典里给的例子大多都是现在的用词,拿丁字来说:庖丁,园丁,肉丁,菜丁。看完之后都是恍然大悟的感觉,然后会兴趣比较高的继续捋。
童妈所指出的点,非常好。确实,资料非常重要。咱们花果山需要一本打通古今,大量吸收现代口语常用词的资料。即便是古汉语部分,也要有分出级别,让孩子们看到的用例,全都来自他们学过的文言文课文。对于大脑来讲,一个常见用例和一个陌生用例所引起的神经反应,是很不一样的。要想建构抽象思维的能力,必须选用“见过的”“熟悉的”例子才行。这个呢,将来在菜园子里,要做出很好设计。我们目前还不知道,孩子做过题目之后,多长时间算“熟悉”。做完马上,肯定不是最佳;但究竟要隔多久呢?这个需要探索。这个等到时候再说。

就字的引申义的资料梳理来讲,妈妈们要理解,你们手上的资料,其实是汉语言研究的“最前沿”的东西了。词汇的引申,一直都在,也时不时为人们所留意。但是,系统的引申理论,对于词汇的引申体系的梳理,这种基础性的工作,其实开始并没多久。第一本梳理出汉字单字的引申义系的词典,一直到了2000年才出版。在出版之前,这个语言项目被认为“难度极大”,“很难完成”。不过,这本《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还是被啃下来了。这本词典是以现代汉语为对象的。妈妈们手上的资料,是以古汉语为对象的。作为尖端的学术研究成果,这样分类,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教育资料,这种划分,就非常地笨拙不好用。我们需要把现汉和古汉语打通,并且按照孩子的教学进度分级的资料。这当然没有,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去做出来。

童妈的回馈提醒申爸了:妈妈们的150实词捋到一定程度,可以找《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来参考,妈妈也许更容易体会到童妈所说的“恍然大悟”的感觉。申爸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那种快乐,还不止“恍然大悟”。这个,等童妈自己第一次体验到了,千万记得回来详细回馈。

C-241粤七妈1208女五1501男二 
这版?
微信图片_20220828213014.jpg
就是这版。这书是新书,一版一版地不断改进。

C-232粤登妈1111女五
我觉得,要说达到愉悦暂时较难体会,但是坚持看了,它内化后的迁移能力确是非常强大的,就是你现看得了那种整本净是学术名词的书,并且不觉得太痛苦。
登妈的这种体验,是还没入门的。搞通了词义体系引发的神经回路群系之后,再看富含学术名词的书籍,“学术名词”本身,就能提供丰富的词义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5 22:15 , Processed in 0.0894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