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8|回复: 0

[申爸指导] 【语文小作坊:如何引导孩子进入“愤”和“悱”的状态】---2020.07.0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5 09: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2-7-6 08:10 编辑

语文小作坊:如何引导孩子进入“愤”和“悱”的状态

2022-07-05
C-020鄂漆仔妈1005男六1610男中

一、捋文言实词(总共150个文言实词,捋完134个,还剩下16个)

捋“亡”,本义是“逃跑”。

引申义:1、逃跑意味着消失,引申为丢失、损失、消亡。2、消失到极致,就是死亡,灭亡,动词。又用于使动,使亡。3、消失即表示没有,通“无”。

二、小方圣经第2遍,第一季,共92集,已看22集

看《论语三十章》(十),还把第(九)集重温了一下。

申爸今天早课提到,学一个新的实词,对应的心理过程是不同于学过之后的捋的。想起自己每看到一个文言实词,首先冒出来的就是现代汉语对应的意义,其本义及最初的引申义是不知道的——可能初高中学过,但是已经没印象了。比如今天看小方圣经,提到“发愤**”,这个愤字,第一反应就是愤怒。小方老师解释是“急切想弄明白的心情”。于是去查字典,果真本义是愤懑,引申为“憋闷,心里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发愤,就是发泄或派遣心中烦闷的情绪。还特地指出了古汉语中,愤和怒的区别。
嗯……漆仔妈昨天的回馈中,提到了这个“愤”字。“愤”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之所以重要,在于说,孔子在一句著名的话中,提到了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是站在教师的立场说的。意思是说,一个学生,不等他绞尽脑汁,想也想不明白,脑子憋得快要爆炸了,老师就不要主动地去启发他。要是学生的思考,还没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就不要去给答案。

“愤”就是指自己怎么想也想不通,急切地想知道答案的那种状态。“怒”是什么?怒就是发怒,怒气冲冲的那种状态。喜怒哀乐,它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一闭眼,每个妈妈都可以清晰地在眼前浮现出发怒的样子。在这之前,有哪位妈妈自己已经清楚地区分出“愤”和“怒”了的?有,但不多。妈妈们想一想,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谁,在什么时候,教过他什么是“愤”什么是“怒”了吗?没有,从来没有。我们自己,当年也走过了“孩子的完整阶段”,在那个阶段,也没人教过我们这个。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觉着,“我们知道愤怒是什么”,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有人来问,我才知道,要去查字典。查完之后,“哦,原来是这样!”我们觉着我们知道,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混沌”状态。孩子从小长过来,都是混沌的。在高中临近结束的时候,随着大脑的发育,孩子具备了结束自己头脑混沌状态的可能。

事实上,一个高考701分的学神,跟一个478分的学渣,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对于高考的题目,前者有清晰明确的判断……这道题难还是不难,自己会还是不会,做得对还是不对,见过还是没见过,知道解题思路还是不知道,等等等等……后者处于混沌状态。分数越低越糊涂,分数越高越清晰。或者,也可以这样讲,高考考的是一个孩子,感知自身所处状态的敏锐程度。分数所代表的,其实不只是题的会或不会,而是孩子自己对于题会或不会的感知程度。自身对自身状态了解的清晰程度。其实呢,不止高考考察的是孩子对自身把握程度,所有的考试,皆如此。只不过,就心理而言,没有发育到敏感期的孩子,要展现出对自身的高把控性,他的内在过程,是不一样的。外表看起来,没有任何差别,但芯儿里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样的例子,咱们拿昨天说的150实词当例子来看,就清楚了。我们知道,理想状态下,孩子捋150实词的资料的时候,他所遇到的每一个具体义项,所对应的神经回路,都应该是大脑中已经存在了的。他的捋,不过是把业已存在的“东西”,有条理地组合到一块儿而已。这里所谓的“条理”,意思是说,每个义项到它的引申义,他都知道是怎么引申过去的。我们想象一下,把眉豆妈做的那个资料,给到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你也要求他对资料进行“捋”。你们妈妈们现在都知道,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是不可能产生跟你成年的妈妈同样的捋的心理过程的。但是呢,三年级孩子也能很好地完成妈妈的要求。你问他,他也能一个引申义接一个引申义地,给你说得头头是道。看上去完全是理解了。天才。事实上,三年级娃动用的是他超强的印刻能力,来实现这一点的,并且,真的要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娃和一个高中三年级的娃,同时捋同一个字的引申体系,小学三年级娃,又快又准!高三孩子要仔细琢磨,体会,意思跟意思之间,是怎么蹿过去的,然后呢,还要斟酌,自己心理的那种感觉,拿一个什么词儿来表达,比较贴切。高三孩子的捋,其实就在做这些事情。他不是“背”。

小学三年级的娃,他根本无法做这些事情,他就是靠“背”来实现“捋”的。更要紧的是,如果妈妈从小学三年级就要求娃“捋”的话,那么,到了高三,娃就不会“捋”了。你怎么也教不会他。因为你口中的术语“捋”,在他的头脑中,已经被解读为从小就做的那种“背”了。在不该“捋”的年龄“捋”,或者,用不正确的方式来“捋”,就一定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对于那个小学三年级就一直“捋”过来的孩子,到了高三,他还是能够做到实质上的“捋”的心理过程的。只不过,人类积累下来的所有有关捋的知识,包括指导、指南、说明、积累的例子、材料、引导等等,他都无法利用了。原因很简单,所有积累的知识,都要以语言的方式保存,传递。而语言中的词语,已经被他的经历,曲解成另外的一套意思了。这是超学之殇。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具有强大偿替能力的器官,对于外界的压力,它可以采取不同的内部机制,加以应对。不要说年龄不同,这样敏感的参数,会导致内部机制的差异,即便是同样年龄,因为外部刺激的微小差异,也会启动完全不同的心理机制,加以应对。比如说,在捋引申义项的时候,掺杂进来了孩子没有遇到过的陌生用例。理解这种因为大脑强大的偿替能力所带来的内部心理机制上的差异;理解不同的参数,如何影响大脑在内部处理机制上的选择。从教育的角度讲,孔子在2500年前,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成果了。就孔子而言,尽管他深刻地指出这个现象,但是,他还无法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程度。有些学生能做到,就一直能做到;有些做不到,就一直做不到。孔子要去3000个弟子里边挑,能做到的加以培养。做不到的,也就做不到了,靠天吃饭。

2500年不会白过,我们自然要比孔子有进步。这个进步就在于说,我们能够做到,推任何一个适龄的孩子,进入到“愤”和“悱”的状态里边去。我们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何一个高中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引导,他都可以“捋”自己学过的150个实词的引申义系。学生不是问题,都可以;问题在老师。引导这个事儿,就不是每一个妈妈都能做到的了。并且,在这个地方,申爸也给不出指南。原因是这个样子的:孩子“进入状态”,其实很容易,但你要搞对了才行。怎么搞呢?引申义系啊,你需要用具体的实例来搞。而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例子,他的内心反应,是不一样的。一个具体的上下引申关系,是否有感觉,或者是否能引发孩子强烈的感觉,取决于孩子大脑的状态。这取决于孩子在此之前,头脑中对这个例子里涉及的义项的熟悉程度。人人不同。个性化极强。这呢,需要有经验的妈妈,耐心地就着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引导。也就是说,这个事儿的难度,都集中在入门那个地方了。进了大门,第一个路口,要走对方向。只要这个路口走对了,接下来,孩子就进入了“自引导”、“自增长”的自激励状态,一路康庄大道。

高三妈妈着急问,“怎么引导”“怎么引导”?如果妈妈去年就开始跟着群里的妈妈,大帮哄地自己也捋150引申义系,妈妈自己肯定知道怎么去做。试着去做就是了。如果妈妈没有,你娃现在高二,马上期末考试进入一轮复习了,你就把申爸的早课,直接给到娃。看造化。记住,敏感期的娃,他在这个方面的接受能力,要比妈妈强。当然了,妈妈也可以开始自己捋,以便跟娃讨论具体的引申。这是极好的母子谈资,既对娃的高考有价值,又可以避免母亲的焦虑。当然了,真的要做,妈妈又该焦虑了。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孩子就是在“背”。面对这个任务,孩子本能的应对方式,就是“背”。要从“背”上把孩子融化下来,需要耐心。“捋”这件事情,孩子从来都没做过;尤其是没有捋过古文的孩子,更是如此。而“捋”古文,却没什么副作用,初中开始的娃,就可以捋了。就说到这儿吧,回头接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2 17:59 , Processed in 0.0674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