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49|回复: 1

[申爸指导] 【数学小作坊:过了关的孩子,妈妈重点管理并记录孩子的视算过程】---2018.01.3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30 16: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18-1-31 15:11 编辑

数学小作坊:过了关的孩子,妈妈重点管理并记录孩子的视算过程

2018-01-30

申爸想起一个事儿:申爸在三个作坊里说的话儿,义工妈妈全部都转到大群了吗?

我们呢,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先说已经过关的孩子们...现在,已经有,已经有38个孩子了。孩子们在视算景山的口算本。申爸看妈妈们的回馈,有妈妈说,孩子的准确率竟然大约能到50%!

这吓了申爸一跳...申爸本以为,让孩子秃噜着视算口算本,第一遍过的时候,总体上能有四分之一正确,就很好了。想不到,竟然有孩子第一遍的视算准确率,有那么高。很了不起。在接触到新的、复杂的知识点的时候,比如,孩子第一次接触多位数减法,孩子一定是混乱不堪的。妈妈不要插手,让孩子自己乱去。

妈妈要观察的是,你的孩子,怎样从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混乱地乱试,逐步地一点一滴地发现窍门儿,最后,自己总结出规律,能够做出来;随着练习的增多,越做越熟练。这是整个一个过程……关键是“自己总结出规律”那一步。妈妈要做的呢,不是直接陈述性地告诉孩子规律,而是观察孩子怎么样一点一滴地自己摸索出规律。这方面的观察思考和发现,回馈里多写哈

这是一个。另一个,妈妈要管理好孩子视算的过程。是管理过程,不是管理视算。这有什么区别呢?

妈妈要从第一天开始,逐日记录孩子视算的进度。以口算本的页码为单位记录;每天,从第几页做到第几页,做了几页;最好在Excel中,把数据记录下来,自己拉成曲线,自己看孩子的进度。这种记录要干什么呢?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进度,设计合理的回退机制。我们一直说,“以最快的速度把口算本秃噜一遍”。这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大致说一个意思用的。事实上,在实操中,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回滚计划。

就是小汐妈总结的那种回滚。我们不能够泛泛地讲,第一天,12;第二天,123;第三天,1234;第四天,2345;第五天,3456....这个说法,只能算是一个“示意图”,明白回滚是怎么回事。实操中,孩子面对的每一个章节,难度对孩子来讲,不是均一的。章节相互之间的起伏非常大。简单的章节,孩子一遍过,就基本100%正确了。这样的章节,回滚它,根本没意义;困难的章节,随大流儿地回滚三遍,根本达不到目的。滚完孩子依然没有总结到规律。仅仅为了形式,匆匆忙忙往前赶,肯定是不对的。

事实上呢,数学的教材安排,是有严格的递进性的。我们在实操中,并不以“章”为单位来回滚,要以“节”为单位来回滚。

假设大申现在是小学三年级,申爸给他滚过一遍三下的口算,就能知道回滚的具体计划怎么安排。但大申小学的时候,没有做过这个....这得妈妈们自己记录,自己琢磨,自己把它做出来了。申爸手上没有孩子,做不了了。申爸跟妈妈们,怎么就具体的回滚计划,沟通呢?

只能靠妈妈们的记录了。申爸不能靠妈妈们的主观描述....实践证明,如果世界上还有靠不住的东西,那就是妈妈对自己孩子的描述了....

同一年级的孩子....咱们都有标准,都弄景山的教辅材料么...妈妈相互之间的参考借鉴,也要靠这份记录。过了关的妈妈,重点是管理孩子的视算过程;每天记录进度,几页;大致说说自己的感觉,孩子的正确率有多大,妈妈的感想,发现....

妈妈不要去管理孩子的视算。看到不会的题,提示说,做做上一节开头的几道题,就明白了;“下面几道题,跳过不做,从第十一题开始做”;“仔细想想,23-9,是15吗?”.....这些呢,都是在“管理孩子的视算”。

本来下节课应该进行下一章,几何形状认识初步了;但妈妈跟孩子说,下节课,你把多位数减法,从头到尾,再视算一遍。原因是孩子多位数减法,尽管秃噜完了一遍,还是混乱的。这是“管理过程”。

就是说,孩子遇到的具体数学知识,运算法则,妈妈不用去关心。这只猴子是要牢牢地蹲在孩子肩膀上的。妈妈不要把猴子接到自己肩膀上蹲着。那么,谁对孩子学会具体的数学知识,掌握运算法则负责呢?课本,口算本,由它们负责。让孩子以最有效的方式,以最短的时间,建构起对新知识和新规则的理解,这个流程,已经固化到课本和口算本里边去了。妈妈只要管理,让孩子能够按照流程走,就可以了。

那么,孩子掌握具体知识的流程,要不要管理呢?要的。只不过,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妈妈们按照正确的方式去做,会越来越多地发现,孩子在视算过程中,自己不断地要去翻书,查找以前的知识;或者自己把口算本往回翻,去算一算已经做过的题目....这就是掌握具体知识的流程所要求的行为,孩子意识到了,在初步地练习。

嗯...这是已经过关的孩子的情况。休息一下,申爸说没有过关的大部队的情形。

一辽-贝贝爸1108女
比如一年级的孩子视算对50%的孩子是以前就接触过进退位的笔算呢?还是第一次进行进退位的算法呢?因为有很多孩子在学前百位以内的加减法都会了的(更有甚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都会的)。用不用区分一下呢?以保证视算数据的可靠性。
所有的数据呢,在进行分析的时候,都有横向和纵向的区别。孩子跟孩子横向比较,会有贝爸提到的问题;但是,只要数据记录下来了,孩子自己的纵向比较,就说明问题了。

其实呢,“以前的基础”,并不重要。我们倒回来看:不管孩子“以前的基础”如何,现在,让孩子去做下学期的数学题,都是坐不上的;我们站在三月一日退回来看:那时候,不管以前有基础没基础的孩子,下学期的数学题,全都会做了,对吧。从这个角度来看,“基础”并不重要。基础的不同,体现在过程中。基础好的孩子,跟没有基础的孩子,他们的“回滚计划”,是不一样的。

三厦木木妈0901男
视算的话,是动笔让娃写在书上,口算本上吗?还是就说出来就好。
视算就是视算,母子都不要求动笔。当然了,孩子在视算过程中,自己要动笔写点儿什么,妈妈也不阻拦。随便孩子自己的意愿就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31 15: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18-1-31 15:21 编辑

学习桐妈管理好猴子

2018-01-30
二京-桐妈0909B
景山二下口算本计划后天完成,语文后天教案二也计划完成两遍。下一步的计划等待申爸指示啦!

桐妈要把三上的两本数学课本准备好。桐视算告一段落后,问桐自己的意见:接下来,咱们是继续视算,还是朗读三上的数学课本?找机会把三上数学课本的朗读引入进来....视算跟朗读大下学期的数学课本,并行穿插着做。嗯...妈妈们中呢,桐妈是把猴子管理得最好,也是效果卓著的妈妈之一。

对于大部队而言,大家都把京-桐妈的聊天记录找出来,看桐妈跟桐桐在一月二十七日到二十八日之间的变化。在管理猴子这件事情上,桐妈摸到了窍门儿....孩子那边,就理顺了。另外,桐妈的“每天固定多少节课”的方式,妈妈们也可以琢磨效仿。桐妈呢,回头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以便给妈妈们更多的启示。


妈妈们呢,还面对一个很巨大的猴子,动不动就不知觉中跳到自己的肩膀上了:孩子的情绪。
学习的时候,这个情绪,不关妈妈的事情。妈妈如果把这只大猴子主动扛到肩上,动不动就试图去抚慰、调整孩子的情绪...那你就给大猴子压垮了。任何一个孩子,在刚一开始,都不会有好情绪的。这是客观的现实。客观现实,你妈妈还要去“调”它,那不是自讨苦吃?

想着“调整孩子情绪”的妈妈,仔细看桐妈28日前后的回馈:你硬下心来,不管他,也就一天难受,第二天,就顺水顺风往前走了。你要去“调”它,你天天难受.....当然,孩子也给你弄得天天难受:为了点儿学习,天天弄得哭天抹泪儿地....至于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13:17 , Processed in 0.06608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