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爸想起一个事儿:申爸在三个作坊里说的话儿,义工妈妈全部都转到大群了吗?
我们呢,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先说已经过关的孩子们...现在,已经有,已经有38个孩子了。孩子们在视算景山的口算本。申爸看妈妈们的回馈,有妈妈说,孩子的准确率竟然大约能到50%!
这吓了申爸一跳...申爸本以为,让孩子秃噜着视算口算本,第一遍过的时候,总体上能有四分之一正确,就很好了。想不到,竟然有孩子第一遍的视算准确率,有那么高。很了不起。在接触到新的、复杂的知识点的时候,比如,孩子第一次接触多位数减法,孩子一定是混乱不堪的。妈妈不要插手,让孩子自己乱去。
妈妈要观察的是,你的孩子,怎样从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混乱地乱试,逐步地一点一滴地发现窍门儿,最后,自己总结出规律,能够做出来;随着练习的增多,越做越熟练。这是整个一个过程……关键是“自己总结出规律”那一步。妈妈要做的呢,不是直接陈述性地告诉孩子规律,而是观察孩子怎么样一点一滴地自己摸索出规律。这方面的观察思考和发现,回馈里多写哈
这是一个。另一个,妈妈要管理好孩子视算的过程。是管理过程,不是管理视算。这有什么区别呢?
妈妈要从第一天开始,逐日记录孩子视算的进度。以口算本的页码为单位记录;每天,从第几页做到第几页,做了几页;最好在Excel中,把数据记录下来,自己拉成曲线,自己看孩子的进度。这种记录要干什么呢?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进度,设计合理的回退机制。我们一直说,“以最快的速度把口算本秃噜一遍”。这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大致说一个意思用的。事实上,在实操中,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回滚计划。
就是小汐妈总结的那种回滚。我们不能够泛泛地讲,第一天,12;第二天,123;第三天,1234;第四天,2345;第五天,3456....这个说法,只能算是一个“示意图”,明白回滚是怎么回事。实操中,孩子面对的每一个章节,难度对孩子来讲,不是均一的。章节相互之间的起伏非常大。简单的章节,孩子一遍过,就基本100%正确了。这样的章节,回滚它,根本没意义;困难的章节,随大流儿地回滚三遍,根本达不到目的。滚完孩子依然没有总结到规律。仅仅为了形式,匆匆忙忙往前赶,肯定是不对的。
事实上呢,数学的教材安排,是有严格的递进性的。我们在实操中,并不以“章”为单位来回滚,要以“节”为单位来回滚。
假设大申现在是小学三年级,申爸给他滚过一遍三下的口算,就能知道回滚的具体计划怎么安排。但大申小学的时候,没有做过这个....这得妈妈们自己记录,自己琢磨,自己把它做出来了。申爸手上没有孩子,做不了了。申爸跟妈妈们,怎么就具体的回滚计划,沟通呢?
只能靠妈妈们的记录了。申爸不能靠妈妈们的主观描述....实践证明,如果世界上还有靠不住的东西,那就是妈妈对自己孩子的描述了....
同一年级的孩子....咱们都有标准,都弄景山的教辅材料么...妈妈相互之间的参考借鉴,也要靠这份记录。过了关的妈妈,重点是管理孩子的视算过程;每天记录进度,几页;大致说说自己的感觉,孩子的正确率有多大,妈妈的感想,发现....
妈妈不要去管理孩子的视算。看到不会的题,提示说,做做上一节开头的几道题,就明白了;“下面几道题,跳过不做,从第十一题开始做”;“仔细想想,23-9,是15吗?”.....这些呢,都是在“管理孩子的视算”。
本来下节课应该进行下一章,几何形状认识初步了;但妈妈跟孩子说,下节课,你把多位数减法,从头到尾,再视算一遍。原因是孩子多位数减法,尽管秃噜完了一遍,还是混乱的。这是“管理过程”。
就是说,孩子遇到的具体数学知识,运算法则,妈妈不用去关心。这只猴子是要牢牢地蹲在孩子肩膀上的。妈妈不要把猴子接到自己肩膀上蹲着。那么,谁对孩子学会具体的数学知识,掌握运算法则负责呢?课本,口算本,由它们负责。让孩子以最有效的方式,以最短的时间,建构起对新知识和新规则的理解,这个流程,已经固化到课本和口算本里边去了。妈妈只要管理,让孩子能够按照流程走,就可以了。
那么,孩子掌握具体知识的流程,要不要管理呢?要的。只不过,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妈妈们按照正确的方式去做,会越来越多地发现,孩子在视算过程中,自己不断地要去翻书,查找以前的知识;或者自己把口算本往回翻,去算一算已经做过的题目....这就是掌握具体知识的流程所要求的行为,孩子意识到了,在初步地练习。
嗯...这是已经过关的孩子的情况。休息一下,申爸说没有过关的大部队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