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10|回复: 0

[申爸指导] 【语文小作坊:抓大放小,直击真相】---2021.12.0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20: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12-5 10:18 编辑

语文小作坊:抓大放小,直击真相

2021-12-04
嗯……咱们接着来看航妈的反馈哈。
B-豫航妈0803男八智妈1811男幼
20211203反馈
B-豫航妈0803男八
下午接到航,给他讲了陈述数学用几何图形怎么陈述课本,他听了说这好难,他估计不会,我说不会就对了,咱们有金子挖,他没吭声,我又把申爸早课给他说了下,他默认。晚饭后,把弟弟哄睡九点了,过来让航清对,航先把一周的作业撂给我,说给你不要看作业,看吧,我说这个待会我得对着作业看。先清对,航拿着笔记说,我在学校都清对了,也给你写纸条咯,回家里还清对,真烦你们这些家长,没完没了的。我说你在学校做非常好,但妈妈没听到,我想听听,群里住校的小朋友都是这样的,这样你的思维建构得更快啊,拗了一会开始说,指着书读了平均数的定义,我说你老师怎么讲的,有没有重点及注意事项,又开始烦躁,最烦你要我说老师怎么讲的,我说清对规则就是课堂到教案再到课本,我当然要听听老师怎么讲的了,航起来一头扎紧被子里说我不会,我忘了,我哪有那么好的脑子,全把老师讲的都记住了,那些你都知道,你都能看懂,还要我说啥呢?我说,你发现没有,你理解能力非常好,但语言表达能力就不怎么好了,大为你缺之锻炼说出来,每次要你说你都发脾气,正如申爸说的,我们已经发现自己的短板了,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们就成功了一半咯,接下来就是训练自己不足的地方,越是不想说就越是说,把老师讲的,书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理解讲出来就好了啊,航继续说,不想说,我不说,我要睡觉,他躺床上被子盖着头不说,我做书桌前不知所措,脆弱感袭上心头,真的想哭,拿起手机去了客厅写弟弟的反馈去了,写完反馈我继续看早课,我听到航在屋里呼呼啦啦的翻着什么,我心想早点睡吧,不能把自己气病了,正准备去睡觉,听到航在屋里喊:妈妈,你过来,我立马舒展眉头过去,他说我刚才又把书和教案看了一遍,我给你讲讲,他就把书上定义和教案定义都读了读,又说了教案比老师和书上讲的都详细,又找了两道习题按步骤给我讲的非常清晰,说,今天就讲这么多,剩下的明天再讲,我说那捋会古文睡觉,结果人家躺床上捋了三分钟就呼呼上了,我就趁着热乎劲把反馈写了。
如果妈妈们的反馈,都能像航妈这样,穿破层层迷雾,直刺真相的话,那么,妈妈们就可以凝结成一个整体,团结起来,共同想办法,教育好孩子们了。真相只有一个,而臆测各自不同。只有妈妈们统一站在“真相”这个平台上,才有可能形成共同的行动。在航妈昨天的回馈中,明确地指出了大娃妈妈们不自觉犯的一个错误:就着具体的表象不放。我们退开一步,超然地泛泛地想一想:要是一个孩子,他的问题是要在成长过程中,慢慢解决的——这是一个前提的话,那自然的结论是什么?妈妈总能抓住某个小问题,而这个小问题是需要长期解决的大问题中的一个具体表现。理性的推论一定就是:这个小问题你是解决不了的!如果妈妈抓住不放,非要究根问底,孩子不给出个结论,誓不罢休的话,那么,结果就是孩子立刻就“炸锅”了。他没办法立刻解决, 只好上升为情绪上的对立。有智慧的妈妈宣称,自己要在孩子面前装傻。对于大孩子而言,有些事情,妈妈们要能够做到“看在眼里,心中有数”,不动声色。

孩子为什么要把妈妈排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外呢?不过是因为,妈妈在一开始,想的都是头脑里完美的孩子;当然会深入到孩子真实的学习生活中去,但是,一进去,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看来,孩子的具体学习生活中,到处充满着不如意。你都不需要瞄准,闭着眼睛随手抓,一抓一大把。于是,妈妈就揪着抓到的鸡毛蒜皮,咬住不撒口。这样一次两次,孩子就坚决地把妈妈排除在自己学习生活之外。凭着自己的经验,孩子知道,如果放妈妈进入到自己的具体学习生活中来,每次都会以极不愉快的情绪对立结束。明知道不行,最好一开始就别干……所以呢,你们妈妈想跟孩子清对课本,第一天,无一例外,孩子会告诉你说:今天习题课,没讲新课。每个妈妈遇到这个,都觉着自己家是个特例;如果你看整个小作坊,里边206个孩子都这样,你妈妈立刻就会感觉到点儿什么了……

嗯……回到航妈回馈中去。其实,航妈的坦诚,无意中指出了初二孩子在思维方面,面对的一个困境。面对这个困境,不同的妈妈的不同应对,是将来孩子在创造性方面水平高矮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年龄,孩子们的问题是说,他的“武器库”中,只有一件武器来应对航妈的要求。航妈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是对航讲:就“平均数的定义”“说你老师怎么讲的。”所有的玄妙,就出在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要求里边。我们来对这个毫不起眼儿的要求,分析一下。孩子上课,上了一天的课,7节。排开体育课不算,孩子今天上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生物六节新课。语文老师课堂上讲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数学老师讲了统计的初步知识,涉及到平均数;英语老师讲了一般过去时的语法构成、物理老师讲了电路的第一个基本物理量,电流;历史老师讲了贞观之治;生物老师讲了激素对动物的调节作用。这很正常,对吧?可是呢,妈妈想像一下:孩子学到了什么?如果一个孩子,他回到家里,数学上妈妈要求说一说“平均数老师是怎么讲的”,他就能够把老师的讲法复述出来的话,那岂不是意味着,如果妈妈要求孩子讲语文老师是怎么讲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英语老师是怎么讲一般过去时、物理老师是怎么讲……孩子都能够复述出来了吗?

还记得这个年龄的孩子,他的认知手段,只有一个:机械记忆吗?一个孩子,他每天上七节课,每节课45分钟,回到家,就能够把这些内容都“背”出来,那这孩子上课几乎没干别的,光在背了。不是吗?所谓理解,把老师讲授的内容,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孩子哪有时间干呢?妈妈们来看现实班级里的孩子。

确实有回到家里,能把上述都陈述出来的孩子。不出意外,这样的孩子,考试肯定名列前茅。可是,这样的思维方式,长此以往,到了高中毕业,定型为孩子终生的习惯。那于“创造力”肯定是无缘的。孩子建构起来的那种思维方式,真的很“轴”哇,笨拙而机械。当然,“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些职业,就需要这样的思维的人,踏踏实实去完成。妈妈把孩子培养成这样的人才,无可厚非。

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我们要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在这个培养主题下,我们就无法在初中这个定型一个人思维方式的关键阶段,要求分数。初中这个阶段,最佳的方式,就是彻底放养。当然,这样的一个思路,你得保证,在后来的高中阶段,又帮把我把分儿拿回来。高考是必保的。这是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人群中,确实有这样的特例,他们成绩好,一直好。初中也名列前茅,但创造力并不低下。这样的人,是怎么炼成的?我们接着分析哈。孩子天生的头脑,会去同化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但是,你要是让他听完课“说出来”,他就做不到了。反正就一个头脑,不是忙着背,就是忙着理解。那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让头脑一边理解,一边背呢?当然有了。但炼成这样的头脑,是整个初高中阶段的目标。也就是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结束了之后,我们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出这种能够灵活操控自己大脑的孩子。

你初二才刚开始。妈妈可以拿它来作为美好的愿望,但不能当饭吃:孩子你打死他也做不到。那怎么办呢?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创造力和高分,两个只能挑一个。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们成年人,全都要。我们在时间上,把理解和记忆,错开;不止如此,我们还要设法让孩子在主观上,并不觉着自己在“背”:这个意思是说,设法把“背”这项机械的能力拆碎了,让这种碎块统摄到另外一个高级思维过程之下。

啊……暂时先说到这儿哈。回头接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13:14 , Processed in 0.0646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