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110|回复: 262

[妈妈反馈] B-辽宸妈0803女八语文小作坊实操反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 22: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辽-宸妈0803G 于 2021-7-4 12:03 编辑



语文小作坊 申爸
2021年暑假7月3日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2: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项脊轩志      明 归有光
原文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2021.6.27
昨天打印《项脊轩志》,背了第一段的第一,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这几句好背。今天背了第三第四句。
2021.7.2
本想每天两句,第一段四天也会背了,到今天也没背下来。但第一第二句没忘,好记。6.28早课看字卡。当时看了几个字,没什么感觉。看了妈妈们的反馈,今天认真看了项字,闭上眼睛:眼前不能浮现出清晰的楷书“项”字。连这个字的轮廓也看不见,脑袋里一片黑。但可以在脑袋里把这个字写出来,写出来的这个项字,看不见字的轮廓,也是一片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2: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眉豆妈布置作业:
来来来,我简单整理下行动指南,给新进群的妈妈参考。
1.下载申爸给的项脊轩这篇文章课文和译文,手机打开(可打印出来,没时间看电子版也可以),就着译文读原文。
2.背诵项脊轩这篇文章第一自然段,从项脊轩......开始,到珊珊可爱结束。(实在背不下来也没关系,先背开头前两句亦可)
3.有感想、感受在群里反馈。把反馈在http://www.hgs99.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31这个论坛里开贴记录下来,以备后用。
4.背完后下载申爸给的项脊轩这篇文章字卡,每个字放大到手机屏幕那么大,仔细观察。闭上眼睛想这个字。把字卡一个字一个字过一遍。有感想、感受在群里和论坛自己开的贴里反馈。
5.随时随地在脑子里过一遍字卡。
6.背诵项脊轩这篇文章第二自然段。


2021.7.3(周六)
今天上午孩子上课,等她的时候,用了半小时把第一段背会了,因为之前已经会了前四句和最后一句,但不太顺畅。背的时候必须闭着眼睛,想这句话在纸上什么位置,嘴上还得小声说才能背下来。一睁眼就跑神,背不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7 21: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7.7(周三)
申爸早课:
今天,针对孩子们的小作坊,就正式开始干活了哈。
孩子们的广博体操呢,第一节不从捋字开始。从“捋义”开始。
现在,有请教材上场:
中学文言文译注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语言学会编 语文出版社 1985年
中学古诗文对照注译 刘岳松 邹芳村 王海涛编著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0年
孩子那边呢,妈妈们自己从两本书里去找选定篇目的注译。

阅读注释中对重点字词的解释,然后,背一句原文,接着把这句原文中需要解释的重点字词,逐个解释一遍。一句一句地陈述,直到结束。

孩子反馈:
现在复习阶段,13号考试。今天作业少9点写完,宸选了《陋室铭》陈述。先看了一遍古诗文对照注译这本书,说这旧书很好闻,还凑书前使劲闻了一下,说这个味很熟悉,想了一下,终于想起来,说小时候家里茶几下有一本《庄子》的书,就是这个味。
看完开始陈述,用时8分钟。因为还没考试,《陋室铭》已经复习三遍了,所以特别熟悉,陈述的时候还是习惯按着学校的解释陈述的。背一句,说每个字的意思,不能马上说这一句的意思,得在脑中想一遍原句,才能译出整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1 22: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7.10
申爸早课:认真看,教程的形制:
它由四行组成。第一行:原文第二行,古今词对译:如果写不下,他就打个“*”号,转引到附加行详细说。第三行,语法诠释最后一行,译文
现在,第一阶段,重点用第二行,重点词的今古对译。
陈述过程中,要踩语言点:可:能;容:容纳;一:一个;居;老:陈旧;尘泥渗漉:尘土和泥灰不断渗出水。渗漉,由小孔渗水,这里指屋里很潮湿。
直接采用“教程”上的踩的点,最省心。如果孩子想偷油喝,故意少踩点,也没关系:但要保证每次陈述,踩点一致。上次踩五个,这次还要五个,跟上次一样。如果搞错了数量,算陈述失败。要重新陈述。
练的就是“完整、清晰、准确”。
我们现在不管“对不对”,意思到位不到位哈。即便陈述内容是错误的,你每次错的,也要一模一样。
注意哈:不要让孩子口头说翻译。翻译在目前这个阶段,一点儿用都没有。谁让你翻译了?
我们的目的是帮孩子建构起全新的神经回路。这是些基础性的神经回路,借助古文这个简单的手段,建构好之后,好挪到别的领域去用。


++孩子反馈:
下周二考试,今天主要时间都复习了。晚上9点开始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没学过,也没背过,背了两句,就困了,没有继续往下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1 22: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7.11(周日)

++孩子反馈:
今早提醒上午给背会,等晚上又会背不下去,就跟盲算一样,得挑一个优质时间。因为上午上体育训练课,10点到家,就读了3遍原文,下周二考试,还要复习各科知识点,下午就背了一会儿原文和释义。晚上9点到9:40背原文到发于声,而后喻,能背下来了,陈述第一段原文和古今对译,古今对译需要妈妈提醒,提醒最多的是举字。

7.11申爸早课:

捋字形有两种捋法,一种是把字当做一幅图片,去捋图片。妈妈们做的,就是这路数;
还有一种捋法是孩子们要去做的:把字的部件,陈述出来。
是这样的规制: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项脊轩志》的前两句话,要陈述成这样:项脊轩,项,工页;脊轩,车干;旧南阁,门各;子也,百年老屋,屋,尸至;尘,小土;泥,水尼;渗,水参;漉,水漉。
原文读一个字,如果是合体字,就拆读;如果是独体字,就读下一个。
这种做法,跟小学孩子读课件很像,但是有不同:小学孩子读的,是包含拆字文案在内的一整篇文稿。他整体背,把拆出的部件,作为文稿的一部分,也都背了;现在不同在于,孩子背,仅仅背了原稿;拆字拆出的部分,是遇到的时候,现拆的。
现在有一个统一的读法,申爸给大家文档:
https://docs.qq.com/pdf/DREtZSmVpSGhQR1ZB
以后,咱们所有的部首读音,都以这个文件为标准哈

我们自己内心里有一个意思,我们自己知道是什么,这个意思叫“所指”;
能指就是指能够精确地表达我们心里的意思(所指)的言语。
我们只知道自己心里有个念头,但抓不住这个念头,正努力去抓;这个时候,我们心中的所指,正处于从潜意识里到上升到意识里这么个过程中。有时我们意识中的所指,找不到合适的能指表达出来,着急,焦躁
语文还管一件事,就是要把别人的能指,在自己的头脑中,还原成所指
八年级的孩子,应该能够明白“能指”和“所指”是怎么回事了。
自己默默地捋一遍孟子的所指。
就是让孩子自己在心里,过一遍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本(能指)里所蕴含的所指。可以照着书“想”,也可以自己默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需要把自己头脑中get到能指变成言语,这就极大地减轻了思维的压力。
孩子把一篇文章的所指,都捋一遍了之后,就可以让孩子小声地嘟囔一遍:把自己心里的能指,找合适的所指表达出来。
小声嘟囔完,就可以大声地给妈妈陈述一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21: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7.12申爸早课
孩子如果不反对,抓出固定时间来上语文课,是最好的形式。两个多星期以后,孩子感受到愉悦,很容易就把这种机制长期化,固定下来。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用于孩子就着学业内容,进行口头交流。
尽管困难,进展慢,但总会跟孩子把古文陈述流畅的。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建构起最基础的一组神经回路。在未来,每天练习这些神经回路。每天用,用它们来说话。

只要每天搞一点点,最迟,到九月一日开学,每个孩子头脑里的新神经回路就都建构好了。
A班B班的妈妈,在孩子陈述时,遇到语言点具体说不清,可以辅助,把具体的内容告诉孩子,让他自己能流畅地陈述下去。
至于说语言点,让孩子自己默默地快速捋两遍,沿着背诵的文章,光捋点,不捋具体内容。
捋上两遍,语言点就内化了。再在陈述时遇到,不用想,直接奔着这个点的解释就去了。

有妈妈跟孩子的亲子关系,处得特别好。尤其是跟女儿。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你陈述项脊轩志,她陈述她的文章。她陈述的时候,你提供辅助;转过来,你陈述的时候,她辅助。
孩子只要从甲到乙看一遍,再从乙到甲看回来,两边的体验,就都有了。只要她有了体验,就知道该怎么做得更好了。
这是良好亲子关系的红利之一。
嗯....辅助孩子陈述: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背,陈述到语言点,尽量说,能说多少说多少,说不上来的,妈妈在旁帮着通过。说的时候,没有负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21: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7.13申爸早课
“能指”是指我们用来表达意思的词语。“所指”是指我们心里想说的意思。

何九盈的那本《中学文言实用手册》好就好在,他找到的现代汉语所指,能够最精确地指称古汉语在头脑中所形成的能指——就具体的古代汉语的词的解释而言,他给出的每一条解释,你都找不到比他更好的能指。这个东西,孩子们以后再用哈

妈妈们要试着找到一种“以我为主”的感觉哈。
这种感觉是说,尽管拿着书,但该怎么陈述,还是怎么陈述。只不过,到了具体的想不起来的语言点上,瞄一眼书,让书帮着自己想起来。想起来之后,继续以我为主地陈述下去。
只要找到这种感觉,所有串在陈述里的知识点,就都不是“背”,而是“捋”:捋第一遍,可能需要瞄一下书,第二遍再捋到这里,这个点就已经内化,记住而不需要瞄书了

关于哪些有繁体,哪些字没有繁体,要用“捋”的方式去掌握。顺着文章,一个字一个字地想,想到有繁体的,就说“有”,不用想繁体具体怎么写。如果具体捋到某个字疑惑了,看一眼书。试着捋几遍,“某个字是否有繁体”的疑惑就消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21: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7.14(周三)

++孩子反馈
昨天和今天两天考试,打印了词性练习题,晚上孩子做了练习题名词和动词,做完说好难啊,有些都是蒙的。动词出现 反对 消逝 不知道怎么填。昆虫是事物呢还是抽象概念呢?学校上学期老师没有讲动词和名词,但书上有。这学期换老师了,讲书后的知识框,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孩子说八上讲句子成分。

7.14申爸早课
对于初二以上的孩子,妈妈跟孩子讲道理哈。
你只要讲得让孩子听懂了,心动了,他就会跟。不需要你忽悠:对于大孩子,忽悠是最无效的行为。

妈妈自己捋项脊轩志的时候获得的感受,可以说给孩子,跟孩子分享。
另外,高三的妈妈:你自己当年高考的时候的经验、教训,可以说给孩子听。他会非常非常地在意。不要做任何“叮嘱”的工作:“好好努力”“加油”这是些母亲自己安慰自己而对孩子毫无价值——除了引起反感以外——的事情。
总之呢,你妈妈要试着努力拿孩子当成年人,懂事的人来对待。

有一件事,对于A班B班大孩子妈,申爸要着重指出:当年你曾经错做的“讲道理”,到了今天,你还要讲。今天才到了讲道理的时候。

现在,孩子遇到了各种资料中,对同一个词的解释,不一样的情况了。
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处理这种情形,很简单很容易:把所有资料里,“举”的解释,放到一块儿,然后,让孩子自己咂摸咂摸,他觉着哪一种解释好。
他觉着那种好,就采用那种,进行陈述。


今日任务A班B班:
去孩子那里讲道理,让孩子动手做起来。
仔细想想,怎么跟孩子讲道理,讲到孩子自己乐意来干。然后呢,妈妈们相互交流,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讲的,孩子那里的反应是怎样的。
反馈内容里要写上今天怎么跟孩子讲道理相关的哈

可以跟孩子一起把申爸发的课件读了,然后,把练习题都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5 21: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7.15(周四)

++孩子反馈
昨天考完试。今天出分语85英84.5数93.5,历史47地理48。
晚上自己主动做昨天没做的形容词练习题。陈述2遍<生于忧患,死生安乐>,录音之前先看了看课件,第1遍举字全都串了一个,自己听录音,听到一会儿,就说听不下去了,再陈述一遍。这遍举字还是按自己想法说,在“法家”的地方卡住了,陈述慢了许多,都打哈欠了。今天只陈述原文和古今对译,还没加拆字。用时40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8 21: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0718反馈
B-辽宸妈0803女八
申爸7月9日早课反馈:
在习惯形成之前,孩子要天天地做,古文,陈述。
每天做一点点,天天做。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要围绕着一篇古文,说透。
16日放学后去奶奶家了,17号正式放假,今天从奶奶家回来。晚上我俩一起把不会读的拆字部首过了一遍。20:30孩子自己开始陈述,想不起来的字看眼书再继续拆,宸问,能不能用手笔划这个字,我说不行吧,就是为了锻炼脑神经回路的,你用手笔划锻炼不出来神经回路。还没到第一段,就说太难了,老忘拆字。我说那就不加拆字,把原文+字义陈述一遍就行。宸说我想加拆字,接着自己就往下陈述,很慢很慢,想着想着就要睡了,提醒一下,又继续,反复好几次,最后完整陈述一遍。用时45分钟。感觉宸很困了,我说睡吧,她说再录一遍,录到第一段时,就要睡在沙发上了。今天就录了第一段,用时5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16: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7.19(周一)

++孩子反馈
宸20:10开始陈述,原文+字义+简体拆字,做着做着就要睡着了,一会儿自己醒了又接着陈述,这样反复三次到21点陈述一遍,第二遍录音就好多了,清醒了许多,录音18分钟。

7.18申爸早课
孩子的大脑突然面对思维上的巨大压力的时候,是不是都要闭上眼,躺下来;甚至做一些怪异的动作。AB班各家孩子,都这样吗?
如果孩子觉着压力过大,妈妈要针对自己的情况,适当减少并发的线条。刚一开始,最好抓住一个线条,能从头至尾,把一篇文章捋完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16: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7.20(周二)

++孩子反馈
晚9点开始陈述,原文+字义+简体拆字,用时16分钟,没有想很长时间的时候,提醒三个部首。宸说:比昨天好多了,还不错,明天可以加词性了。

7.19申爸早课
小孩子学字,都是一笔一划开始的。“讓”是24笔;“让”是5笔。24笔一笔一划地去记,当然比5笔要难得多。当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了“言”“襄”“讠”“上”作为字的部件之后,这两个字,难度就完全一样了:都是由“两个字母”组成的汉字。。

你们呢,C班妈妈,就是要设法引导宝宝从笔画思维,前进到部件思维。
那个系列课件哈      要用,要用好。
应该所有的人,都用部件来处理繁体.....其实,一个人的字形思维只要进化到部件程度,简繁体,根本就是件无所谓的事情。

汉字的部件思维有多难,申爸跟你们讲: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只要孩子的老师,没有刻意把部件思维训练当成适龄的教学内容.......你要让孩子掌握这种思维方式,那需要极多的时间。大申从去年的九月份开始,转部件的思维,到今天,还没转利索。

从小学一年到今天,十多年积累下来的笔画思维,要想改变,哪里那么容易:只要字形上遇到点儿难点,大申的手指头就不自觉地往膝盖上去写.....
妈妈们要非常非常清楚:除非你有意识地去有针对性地长期训练,让一个高二以下的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获取随意“捋”的能力,这是不可能的!

这刚开始。流畅陈述的孩子,比借口推脱的孩子,要困难得多。前者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笔画思维在头脑里,后者是一张白纸。    改错的永远比从头新建要困难。
每天前进一点点,但不要中断。
建构神经回路这件事儿,要的是日拱一卒,不要的是狂飙突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16: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7.21(周三)

++孩子反馈
宸口述七下数学书1小时。晚上九点开始捋古文,在原文字义简体拆字基础上,今天加了词性,宸说不用20分我就能捋完,结果到九点半第一段还没捋完就睡着了。

7.20申爸早课
找到孩子做哪项具体任务时,会明显有吃力的感觉,那狗头金就找到了
妈妈们要晓得,每个孩子以前的经历,相互之间,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经历建构了不一样的大脑,同样一项任务,有的孩子有狗头金,有的孩子,就表现不出来。
每个妈妈都多看别的妈妈的回馈,看人家在哪个任务上遇到了狗头金,你就跟着去用同样的任务,到自家娃去试试.......
锻炼大脑,其实就俩事儿:一个是找到孩子的大脑做啥事儿,做起来感觉不太好使;第二件就是找到了慢慢做。天天做,每天做一点点.....其实,不要几个星期,孩子的脑子就练出来,再做这事儿,就很顺畅了。

申爸的思路很简单:你既然做不到清晰明确,那你考过的卷子,总该百分百能做对了吧?
结果,申爸去一试,我切,考过,讲过,错题练过,仍然不能全做对。
事到临头,大申还很淡定自然:那怎么可能都对呢?

原则上来讲,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靠的是“多练”,“反复练”,错题本
但申爸清楚地知道,自己靠的肯定不是什么:绝对不是“多练”,“反复练”,错题本。
申爸自己,从来不搞这些东西:错题哪里需要本儿啊!你那几道错题,不都在脑子里装着呢么?你不装在脑子里,你写在本子上,这意味着,你根本就没搞会么.....

嗯...现在呢,参加了小作坊的麻麻,借助自己这些日子的体验,一眼就能看清楚:怎么装进脑子里去的?你捋几遍,它自己就进去了!

注意哈:高考到底考什么。
它其实考的是一个孩子,自己对自我认知的水平。
自我认知水平最高的0.67%的孩子,进清北。
它考的不是谁的知识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16: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7.22(周四)

++孩子反馈
宸口述七下数学书1小时。20:30开始捋古文,原文字义简体拆字+词性,四线第一次捋一遍,宸说有点乱,有的忘拆字,有的忘说词性,用时36分钟。

7.22申爸早课
AB班麻麻,要抓数学课本的陈述哈。把已经学过的课本的例题和练习题,从头到尾,陈述流畅;如果学期已经陈述了这些,要继续把习题也都陈述流畅。
只要是学过的数学课本,随便抓过一道题,甭管是例题习题练习题,随口就开始陈述。
要熟到这种程度。
初中六本数学教材,高中四五本教材,每一本都陈述,熟练到这种程度,高考数学就没问题了。

AB任务:
A班B班,让孩子把已经学过的数学课本的例题和练习题,从头到尾,陈述流畅;如果学期中已经陈述了课本上的,那么要继续把习题也都陈述流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15: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7.26(周一)
1.口述七下数学1小时91-95页。
2.朗读八上数学45分钟95-106页
3.晚8点开始捋古文,原文字义简体拆字+词性捋一遍,中间好几次睡着了,叫醒又接着捋,用时55分钟。

2021.7.28(周三)
1.晚上7点半捋古文,捋一遍用时18分,今天没录音。宸说今天捋完发现有的字没拆,有的没说词性,自己说明天捋古文要录音,回听就知道哪里不对了。
2.口述七下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

2021.7.29(周四)
1.晚上7点20捋古文,捋一遍用时16分,宸回听有10处落了没捋,拆字该拆的都拆了,词性和字义有的忘捋了
2.口述七下数学二元一次方程99-102页。
3.朗读八上116-136页

2021.7.30(周五)
1.晚上8点半捋古文,原文字义词性简体拆字捋一遍用时25分,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只落了2处,“过”没拆字和“曾”没说词性
2.口述七下数学三元一次方程102-105页。
3.朗读八上137-148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15: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7.24申爸早课
那妈妈说,一条线是背,三条线也是扛,那我干嘛不一次搞三条。
刚开始,背诵困难,陈述困难,还找借口,不想做.....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反应;搞一条线,慢慢来,很快,一个多星期,孩子就开始表现出“有兴趣”苗头了。这时候,你再找孩子陈述,就很容易。
而一下子搞四条线,几个星期之后,孩子还是抗拒;搞几条线的妈妈,回头看自己的反馈:有好几天,已经因为孩子不配合的原因,没有做了。
你这样的话,到了暑假尾巴,人家21天建构成的,已经走了一个来回,你却一无所获。


现在,进入状态了,申爸一下子就发现,53的妙处了:它把今年高考所有题,3600度无死角地全部覆盖;并且,用的是最经济的篇幅。  这个很牛。

你怎么让一个糊涂的孩子,脑子变得清楚,不糊涂,孩子们的古文陈述,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7.25申爸早课
让孩子明白,“一条线”是指什么。设法引发孩子的好奇:我两条线并行,行不行?三条呢?四条呢?好奇心有了,让他自己去琢磨,自己去努力两条三条四条五条.....什么的。
这事儿如此之好玩儿,不相信娃们自己不去暗自努力。
只要孩子开口陈述,甭管是陈述重点词的意义,还是什么,他只要开口说,就意味着启动了一条最困难的线:说。
用嘴巴把头脑中的意思表达出来,这是所有的线中,最困难的一条。当然,这是一条最常见的线,常见到“百姓日用而不觉”的程度:孩子或者麻麻自己,已经启动了这条线,但自己浑然不觉。

你说陈述古文,跟高考的好成绩,有什么关系呢?
有妈妈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这里边的关系了。确实是这样的:你要孩子把一条线捋清楚,能够清晰陈述,那么,就可以要求孩子把说去掉,光在头脑里想。因为想的速度,要远远快于嘴巴唠叨的速度,所以,一篇古文捋一遍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这是一种能力:默想着捋。
当这种能力,转身用在刚做完的数学作业上,会发生什么事情?
类似的,用在你刚做完的去年高考数学I卷上,又会如何?
你把捋的这种处理方式,用在做完的这张卷子上,捋一遍,捋两遍......你就会发现,不需要捋几遍,你坐在地铁上,眼前什么都没有,你就能把整张卷子从头到尾,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包括题目本身,包括解题的思路,包括解题的步骤....如果你喜欢,你可以形象化地记住复杂验算的过程:全在自己脑袋里,想就都想出来了。
申爸说过,清北的研究生,高质量的真题,你能这样捋明白四套,就足够你迈过门槛儿了。
你看背你背不下来,“捋”却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7.27申爸早课
孩子无法在神经回路层面,跟得上妈妈的要求,就利用迁移性,采取变通的方式,来表面应付。
一条线,比如陈述词义,如果妈妈发现,孩子开始“不过脑”,溜光水滑地嘴巴嘟嘟,越说越快,快得跟机关枪,这就要调整了。
调别的线。
不管哪条线,孩子只要是“过脑”的,开始后一到两个星期的样子,妈妈应该感觉到,孩子有些喜欢上这个活动了。     只要发觉孩子喜欢,就加量。
这时候,妈妈应该观察到,孩子晚上秒睡。
补充一句哈:刚才申爸说的“加量”,主要是增加陈述时间;当然,妈妈也可以试着,再加条线进来。看自己娃的情形来决定。

神经回路不存在今天要求,然后死劲地压着自个儿去做,明儿早上就涌现出了神经回路......在生理物理上,神经回路是要在神经元之间,长出一条条真实的肉线去连接的。你一晚上就长出这么多新组织,那个长出来,肯定不是健康的组织。那个是癌

要不然,你的大脑就在用现有的神经回路,在形式上拼凑出了你想要的功能.....弄到这个粪堆儿,就没啥意思了

嗯.....理解任何一项活动,什么是“好”,怎么算“进步”,这非常重要

7.28申爸早课
美这事儿吧,小孩子有没有,到不要紧。要紧的是,孩子的前额叶发育到了阈值,那里应该有一个敏感期,让孩子对于美,特别敏感。以严肃艺术为代表的欣赏活动,应该就在那个时刻,发生。
第一,美肯定是前额叶的产物。这也就是说,在孩子的前额叶发育没达到功能性阈值之前,孩子是无所谓美的。第二点是,孩子的大脑,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
这个......申爸的意思是说哈,欣赏严肃艺术,不需要“教”,你只要抓敏感期,在那个“期”,你把孩子扔进严肃艺术的环境,他自己就欣赏了。
我们需要发明一种办法,让孩子的大脑自己能够控制自己,事情就都成了。
捋古文,很可能就是这样的“办法”....具体是不是,妈妈们要去试验,去体验
应该有两种状态
一种是大脑已经建构起捋古文所用的专有神经回路了;另一种是这回路处于建构过程中。

这种主观感受的不同,可以提供给妈妈一种检验标准,看自己的回路是不是建构成了:在建构过程中,你努力去捋古文,你会秒睡;在建构好之后,你再去捋,你会越捋越兴奋。但是,一旦捋完了,你会精疲力竭,也秒睡。
不捋完不秒睡,捋不完就秒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16: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7.29申爸早课
骆妈:讲着讲着,我突然发现老师讲课就是几条线并进的。一篇文,可不就是读背、生字(字形)、(词性)、字义、译文这样讲下来的。随便指一字一词,就可以从n个方面娓娓道来。
终于有聪明的麻麻,发现:
“老师讲课就是几条线并进的。”

骆妈说得对,能够几条线同时并行,流畅地陈述,能够在任何地方,开始陈述.....这不就是老师讲课么。
跟妈妈家里练熟了,嘴巴练得很溜,出去就可以组织学习小组,教同学了.......
你给别人讲一遍,比你自己笔头做十遍,记得都牢。
在语文上培养出来的这种现象现说的能力,它背后的神经回路,并非语文专用。它是通用的。一旦建构成功,孩子就可以把它用在数学物理化学.....任何一门别的学科上面去。只要题会了,他就会讲了

不要一遍捋,一边开车!一个人,他在投入地捋的时候,人是短暂地处于无意识状态的。在安全的地方独自行走的时候,可以一边走一边捋。

所谓探索创造,不过就是一个人不停地捋——只不过捋的不是《项脊轩志》,而是他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独特主题而已。就这样捋,投入地捋,一天两天三天.....一年两年三年......总能捋到结果的。那个结果,就是创新产物


7.30申爸早课
任何一个孩子,无论其智力基础如何,都是可以“教”出来的:申爸怀疑,“捋”所“捋”出来的效果,其实就是人们日常所谓“智力”的一部分。
从“教”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妈妈们从古文开始“捋”,是最合适的安排。
建构孩子的智力过程中,更准确些....孩子的主观感受,最常见的,就是“暴躁”。
妈妈们要根据自家情况,适当降低难度,形成有梯度的任务,让孩子慢慢爬上去。
对于降低难度,减少线索是最有效的;接下来,对于难度有影响的因素还有:是否出声地说出来。默想比出声要容易得多;是否看着文本陈述,尽管原文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但在原文基础上的任何线,只要是不靠头脑背,而是就着手上的文本看着原文陈述,难度瞬间降低;
在遇到困难的地方,妈妈主动的精准提示,也可以降低难度;比起看着原文陈述,看着解释(或者字形,或者词性)的文本陈述,更加地可以减轻大脑的压力,只不过,这样做,容易变成不过脑的“照着念”,失去陈述的意义。

对于高中生而言,最佳时间是下午两点到三点半,晚上七点到九点!最垃圾的时间竟然是上午!

面对新的建构任务,最常见的,就是暴躁;还有的会跟小时候一样,触发运动神经中枢,孩子会表现出各种怪异的身体姿态;感觉某个部位不舒服,比如说,感觉胃疼;还有的,直接感觉到头痛...
对于初二以上的大孩子而言,“捋”是一项基本的操作。我们要探索,怎么让不同年龄的大孩子,都能掌握这项技能.....可以肯定的,这个新神经回路,对一个人来讲,非常要紧.....
这项技能掌握了,运用熟练,高中的学习,高考,就简单容易得不值一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16: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7.31(周六)

7月总结:
1.参加语文小作坊是孩子要求的,实操时没有不愿意的情况。7月19日正式放假,一直到今天,每晚都捋古文。一开始觉得好难,不过有眉豆的示范录音和B班妈妈们的详细反馈,可以及时纠偏,到今天能顺畅的捋原文词性字义简体拆字,感谢眉豆妈的早课小程序和古文导图太方便了,感谢B班的锐妈,帆妈,恩蓁妈,熙妈,禧妈写的反馈很详细,还有甜甜妈,经常把妈妈们的反馈和申爸早课读给孩子听,让她及时纠偏,别做错了。
2.口述七下数学三章,还剩两章没述。朗读完八上。

7.31反馈
1.晚上7:40开始捋古文,原文字义词性简体拆字捋一遍用时30分,今天参考繁体教案把繁体拆字找了一些。
2.口述七下数学三元一次方程106页。
3.朗读完八上数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2 20: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8.1(周日)

1.晚上8:30开始捋古文,原文字义词性简体拆字捋一遍半小时,到后面快要睡着了。
2.口述七下数学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112页。

8.1申爸早课
教育是一天一天,一点一滴,不舍昼夜的事业。对于教育而言,这是常态。平淡,持久,微细。
兴高采烈,积极亢奋,那是食堂群。
我们需要热热闹闹的食堂,更需要平淡而持久的做事的妈妈群。
小作坊这里,也跟妈妈群一样,一天天,一点点去建构孩子新的神经回路。

大家现在要给孩子建构的,并非是一个单一的神经回路。它应该是一个神经回路的集群......里面有N多的子回路。
到底有多少,我们的认识,还无法进行细致的区分。
当然了,能区分最好。因为这种区分,可以暗示给我们说,目前的建构,怎么去做,效果会跟显著.....可惜,我们确实目前做不到,但我们要向这个方向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2 21: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8.2(周一)

1.晚上8:50开始捋古文,原文字义词性简体拆字捋一遍25分,前面很顺畅,后面要想,慢一些,明天加星号部分。
2.朗读物理八上1-15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5 20: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8.3(周二)
1.晚上9点捋古文,按原文 简体拆字 字义 星号 词性顺序,第一天加星号部分,先读两遍星号部分,再试着捋,想不起来看眼书,宸说好多记不住。告诉宸,能记多少是多少,不要硬背。因为很多时候记不住,老是在想,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2.口述七下数学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112页。

8.3早课
大申六年级结束开始陈述数学,大申超水平的贯通班入学考试,是陈述数学带来的结果。
七年级的陈述古文,其实只有一条线,就是陈述重点词的词义,并且, 还是就着课本上的注释,来陈述的。申爸笃定,陈述古文的这种方式,会让人产生愉悦感。

可惜在七年级所获甚微。大申完全表现不出任何喜爱的意思,不存在愉悦感。
这个原因,现在能够看得清楚了:就不应该采用人教版教材中的注释,而要采用专业的注释。
人教教材的注释,跟专业注释,有什么不同?申爸随手举个例子,来说明其不同点:
《公输》里有一句话叫“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鱼鳖鼋鼍四种动物,申爸除了“鱼”,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
因为你手上没有资料...更多的, 是没人能给你答案。你就只能自己去琢磨。不同地方产的,就有龟和鳖的区别,是申爸当初,瞎琢磨出来的答案;还有,比如说,大了叫“龟”,小时候叫“鳖”,就跟青蛙小时候叫“蝌蚪”一样。反正,为了找到答案,脑袋不停地在琢磨这个事儿。。
时间久了,就造成了一个结果,所有的“名”,申爸都要把它落实。“究竟是什么”。

有一段时间....大约是在三十岁之前吧....申爸忽然对“民主”产生兴趣了。
申爸原以为,一问,就明白。
这一问,申爸才大吃一惊:卧槽!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其实, 申爸是怀疑,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嘴巴里的词,指的到底是什么。凭着感觉,想什么是什么,瞎用。
申爸一直以为,把词的意思搞清楚,不过是个个人爱好。即便不算是怪癖,也不是很常见。但从没想到,这不起眼的玩意儿,竟然是人生的栋梁!

八年级,大申已经进了贯通班
于是,申爸又回来跟大申捋古文。力度非常大,执行很坚决。
这一次,仍然没有成功,但有很重要的发现:
申爸发现,在这个年龄......就是十三周岁的那一年.....大申无法对词汇进行“揣摩”。如果遇到无法具象化的词汇,对于哪个更合适的问题,他就凌乱了。
也就在那个时候,申爸读到了皮亚杰的研究成果说,不到十四周岁的孩子,不能够进行what....if分析。

那当然应该把时间安排到十五周岁的开始,也就是初三的开始,恢复古文陈述的。
可惜,当时,一是申爸忘了,二是大申正忙着跟同学出去玩,微信聊天,玩游戏呢
赶到去年12月19日,申爸再恢复古文陈述的时候,代之而起的,是“神经回路”的建构,借由这些神经回路,让大脑自己调控自己

从12月19日开始,申爸在古文陈述上,力度空前:从学习的附庸,变为优先处理事项。坚定地每天卡出一个小时,休息日卡三个小时出来,弄这个东西。

效果是显著的:到了今年的3月1日,大申晚上开始早睡秒睡;五一过后,申爸发现大申早晚上学路上,开始听古文的朗读....这是兴趣的表现.....估计是跟着朗读背诵,就着声音流,在头脑中同步复现其他线上的内容。
效果是在最近几天申爸才发现的,他对于20篇必背古文,40篇古诗词,倒背如流。
就在高考临门一脚的当口,大申终于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5 20: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8.4(周二)
1.晚上9点捋古文,按原文 简体拆字 字义 星号 词性顺序,捋到"困于心"睡着了。星号部分要想很长时间。
2.口述七下数学第九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0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5 20: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8.5(周四)
1.晚上7点40捋古文,按原文 简体拆字 字义 星号 词性顺序,捋一遍,用时35分钟,星号部分跟书上不一样,用自己的话说的。
2.口述七下数学第九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6页

8.5申爸早课
我们追求的并不是让孩子捋得熟练,快。
当然,也不是卡顿。
我们追求的是孩子能够“按照头脑中的规则,缓慢匀速有韵律地组织好资料,说出来。”

比如说,第一第二段,孩子习惯了以原文→字义→简体拆字→繁体拆字→词性这样的次序来陈述的话,下一次,以原文→简体拆字→字义→繁体拆字→词性来陈述。

只要把任何两条线的顺序调一下,就变成了一个新的规则。就有的以水泥抹成的垄沟,就碎了,需要重新抹。

事实上,刚一开始,即便是用了好几星期练熟的五条线,你妈妈认真听,孩子在具体陈述的时候,也会在每句话里用不同的顺序来说。

要求用固定的顺序说,如果某条线没有内容,才跳过,陈述下一条线上的内容。
这样,一篇古文,即便是很短,也够搞上好几个月了。

最后,孩子自己决定选择那几条线,自己定顺序——就是自己定好规则之后,自己按照自己定的规则,匀速清晰准确地把古文陈述出来。
淡淡的日子静静流
罗马很复杂,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个目标神经回路群,也相当复杂,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2 19:21 , Processed in 0.0762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