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27|回复: 1

[申爸指导]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策略能力】---2021.06.27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7 17: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6-29 07:40 编辑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策略能力

2021-06-27
嗯……申爸试试,看在小作坊里说话,能转到别处去不,好像挺行的,古德。内什么,这样的哈:麻麻们再写回馈,讨论,发到一个群里就行了。最好发到小作坊里,不用往别的群,也copy一份。申爸呢,主要在小作坊群里,跟麻麻们讨论。

整理组的麻麻注意哈,要把大家的发言,尽可能完整地整理到公众号里边去。大家如果想看留言记录,最好去公众号。群里不方便看的。

粤-七妈2012G二
很喜欢这篇文章,让我想起我外公在世时住的那间小房间,只有一扇窗,也是向北。爱学习的外公,在那个小房间里听收音机,看报纸。还经常和我们这些孙儿孙女们说,要看报纸,才知时事。现在想来,仿佛就在昨天,早上阳光从窗户洒进房间,照在戴着眼镜看报纸的外公身上,伴着收音机的声响,这一画面就定格在脑中。
我背诵的过程不是太难。我是一句句看是写房子的哪方面。小,旧,破,阳光不好,修葺,开了四窗,围了墙,阳光好了,种植了些花草,连旧栏杆都有光彩。书,歌,静坐,大自然的声音,小鸟,十五的月光,影子,脑中我好像有这个房子的样子,就顿时感觉背下来了。
嗯……昨天早上,9点52分零2秒的时候,在麻麻们的回馈中,出现了这种类型的回馈。这是种什么类型的回馈呢?有什么特点?申爸不是说,要求麻麻们把第一段背下来么?从妈妈们的回馈中,麻麻们自己早已经看出来,对于中青老年妇女们来讲,背诵是一件很可怕的困难恐怖事件。怎么的都行,就是别让我背。不行,背不下来。这个回馈呢,是在所有的回馈中,第一个涉及到,“我是怎么背下来”的,这回事的。

让我们再接着看,还有哪些回馈,涉及到“我是怎么背下来”的:
沪-眉豆妈0706女八
我觉得硬背太无聊了,所以试图从梳理文章脉络着手。现在脱离原文,开始凭刚才读了2遍,听了5遍的印象,不看原文,写作者都是怎么描写他的小屋子的:先是大概说了屋子的名称、大小、来历。然后由来历的年代久远,引出屋子的老旧,用漏雨漏得要经常移桌案,过了中午就没光线来说明。屋子太旧了,所以作者想修一修。他先开了4扇窗增加光照,又利用围墙返照日光来补充。还种了好多花,环境好啦,他就可以在屋子里嘚嘚瑟瑟的看书、唱歌、打坐……还干嘛来着我记不得了,然后这个屋子就静得不得了,小鸟都敢随意在台阶上找吃的了,加上月光桂影的衬托,嗯,美的我都想这么去修自己家的老房子啦……

这个回馈里,“怎么背下来”这个话题,提到了,但说得比较简略:

汕-登妈1111女三
一刻钟理顺,3分20秒记忆背出来必须有掌声。这个过程,我想到,古文是不是以这种先译文,再原文,再看注解(精准描述),会比较好。

接下来这个系列回馈,就比较牛了:
闽-飞妈1006男五
今天的课件,我挑战不看译文先看一遍原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词也硬着头皮看下去,大概能看懂6-7层的意思。群里看到豆神提了一句读不下去就朗读,第二遍我就开口读,第二遍我就读下来,理解能达到8-9层左右。接着我就看了后面的字词译注,和我当时猜想得内容差不多,不完全正确但也比较接近了。接着看完译文,通篇的意思都搞明白了,比如说那个轩的东面是厨房那个细节。现在试试自己能否背下来。

并不是对每个人这样做,“都比较好”。这个回馈,就把“我是怎么背的”这个问题,给了个教科书式的说明。说得很清楚:

闽-飞妈1006男五
说下我的方法哈,这里占了点小便宜,因为前阵给娃天书大字版史记,我是自认为对古文不怵的(虽然也没多厉害),但是读起那原文吧,总有个别你读时心里译不顺的,这就很别扭,很有疏离感。可到下一段来到译文,一读,又马上豁然开朗,这样几次下来。我就采用先读译文,再读原文,这下原文马上好读多了。《项脊轩志》刚好我就用这法子,先看译文,知道它的故事、大概顺序,再看原文,哪句对应哪句,先逐句对应了两遍,最后一遍连起来,按心里空间位置过一遍。这样就搞了一刻钟。全部以理解方法,不用背诵。最后能读出来真的很开心,感动自己脑子还能用。

这个呢,采用“先透彻理解”再背的方式:

闽-飞妈1006男五
我和登妈顺序相反,我是先看原文一遍,朗读一遍,看课文注释,接着看译文,内容已经很熟了。也是按照描写顺序,理解着背诵,第一句背下来,后面的内容都能跟上

马上,不一样的方式,也来了:
鄂-漆仔妈1005B六1610B中
《项脊轩志》:先看文,意思还比较好懂,个别字词意思不太明朗。接着看注释,就明白了。其实不用看译文,基本都懂了。虽居住环境窘迫,但主人不慌不忙,稍作改善,使小屋居住惬意。尤其是最后一两句,意境很美,心向往之。至于背诵嘛,那太容易了。一点儿也不怵。一边读,一边回忆,大概读个三五遍就背下来了。

接着说哈:并不是对每个人来讲,这样做,都“比较好”。什么原因呢?因为大家每个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对不对?遵照个人的习惯方式去搞,才是最合适的。有的麻麻,喜欢直接看译文,再熟悉原文,背;有的麻麻,喜欢直接看原文,一边看一边记忆,最后总看一遍译文,再总背。这两者,很明显,不能相互逼着采取对方的策略。

好啦。到这里,我们来到一个词,叫做“策略”。很久很久以前,申爸就留意到,很多人没有“策略能力”,但基本上,都能够理解现成的策略,采用现成的策略。策略是个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看看它的特点。

首先,这个东西针对的是一项任务。我们要把《项脊轩志》的第一段背下来,几乎所有的中青老年妇女们都感觉到困难,并且,自己知道自己干这件事不容易,于是,“我把这件事干好”的思路,自然而然就在脑海中出现了。这不是谁要求的……甚至,也连“自己”也没这样要求……是大脑自然而然,它自个儿就这么干了。然后呢,它让结果出现在你的意识里,你好把结果写到回馈里。最重要的,是如果申爸没要求回馈,你也会照着潜意识中涌现出的策略去做。策略是大脑的工作方式。但是,很可惜,策略却不是大脑必然会做的事情。它是教育的结果。

其次呢,面对一项任务,对吧?不同的妈妈,会有不同的策略。是这样吧?妈妈们自己去翻聊天记录,仔细地咂摸别人的回馈,看哪些是策略,然后,比较一下就知道了,有很多不同的策略。即便是粗看上去“差不多”的策略,它的细节,也会有很多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策略。

最后,是我们目前还看不到的一个特点,但未来会看到:人在不同情形下,面对同一项任务,会涌现出不同的策略。因时,因事。不同的情形,大脑给出的不同应对预案,这就是“策略”。

还记得皮亚杰对“智力”的定义么?当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拿出来用的东西,就是“智力”。这不就是“策略”么。现在呢,孩子大了,他的“智力”发展,到了“策略”阶段。策略这个事儿呢,看上去挺麻烦的,对吧?你看哈,你不能够教孩子“策略”,因为你教的,是你的“策略”。策略在你的脑海里固然是灵活的,但既然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你的策略,直接进到了孩子的脑海里,就变成了禁锢。而适合于孩子头脑的策略,你是不知道,无法教的。这好像“此路不通”诶……

好在,凡是碰到“此路不通”,又没有任何别的路能够绕过去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造化会帮你解脱这个困境,你只需要创造条件就行了。这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创造某些”条件给大脑,大脑自己就会涌现出“策略”。我们不用管“大脑具体是怎么涌现出策略”的,我们只要给合适的外部条件,大脑自己就会生产策略。而一旦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自己涌现出策略了,在未来,再遇到类似差不多的情境,仍然会涌现出策略。“外部条件”是我们可以掌控的。创造人为的、能让大脑练习涌现策略的外部条件,我们称作“教育”。

好啦,今天呢,妈妈们继续背第一段,继续回馈。自己只要抓住点儿感受或念头,就跑来说两句。今天呢,再留一个作业题:策略能力,并非天生。小孩子他学会做一件事情,唯一的途径就是妈妈挽起袖子,来,宝宝,跟妈妈一块儿做。靠模仿。孩子渐渐长大,到了一定程度,他开始出现策略性现象。妈妈们猜一猜,孩子多大,会出现明显的策略性行为?上几年级的时候会?妈妈们拍脑袋,猜哈。回馈猜的结果……或者,搞个投票,看几年级。完了呢,暑假小作坊,A班B班的妈妈,可以去验证,哪个猜测靠谱哈。

就先说到这儿吧。妈妈们背诵,抓感觉,逮念头,回馈;看别人的回馈;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20: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6-30 21:02 编辑

粤-恒一妈0711男七
跟着申爸学了几年的孩子,这些课文是背熟了的,小学伴听八大古文,《史记》时顺带着背了。


闽-来妈1002男五
已经打印出来,我也逐字逐句对照译文读到熟悉,感觉已经会背,可是离开字稿,又背不出来(五六分熟,也需要驰豫的时间)。


辽-kiukiu妈1408男
课件反馈:以前的习惯,只要背诵的内容,先抄写一遍,在抄写的过程中,一字一句基本了解了大意和前后关系,并且注意到标点的使用,有助于理解内容。抄完之后再读,会觉得每一个字都是属于自己的了,要比看书上的字感觉好很多。但抄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得集中,一走神儿就容易写错字。读的时候有的字音不确定。抄完读完头脑中有些大致的景象,但是有些字词的含义实在不能确定,再看下面的注释,看完再对照原文,读一遍,感觉顺畅多了。但还不能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


粤-禧妈0807女
一看到今天的作业,看第一段,觉得不难背,没把整篇看完,计划是先背书,再阅读原文,再对着译文对照自己理解得如何,然后百度归有光其人其事,以及该篇文章写作背景。以前只知归有光之名,《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但没认真阅读过。背诵前,对着原文看注释,大概理解意思,背诵的时候,脑海里随着文字的描述出现一幅画面,把自己当作是在项脊轩里的归有光。分几小部分背。第一部分到“顾视无可置者”。刚开始背还有点慢。想象自己坐的房间就是项脊轩。忘记一丈是多少米了查了一下,自己坐的房间也就差不多大小。又联想到寺庙里的“方丈”,为什么称方丈,方丈住的房子估计也是很小吧。第二小部分背到“室始洞然”。然后这两部分再连起来。后来干脆默写,看哪里漏了。默完这两部分,就开始边写边背,脑海里出现对应的画面,以及加上自己代入的心情,方便背诵。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会在不记得的时候编,比如“不能得日”,我会脑补成“日不能照”,“明月半墙”会补成“月影半墙”,然后哑然失笑,一个段落里“影”字出现太多了吧,月影跟明月,明月半墙,一泻而下,完全不同气象。月影半墙,心情都没那么舒展。桂影斑驳,风移影动,是我经常体验得到的呀。总共倒腾了27分钟,基本背出来了。


京-甜妈1102女四
6.26课件反馈:看了一遍原文和译文,看不进去。逼着自己趴在床上朗读了三四遍原文,可以不打磕绊了,大概意思明白了几成不得而知。又去朗读译文,发现对原文的理解有出入。又拿出原文,逐句对照分别朗读。思路捋清晰后,重复大声朗读原文,进行背诵。


B-豫豆苗妈0712男八1508
《项脊轩志》逐字逐句读第一遍,借助注释意思已经明白。但是开始背诵时才发现。即使知道下一句要讲什么,也还是背不出来。这种感受在大宝背课文时经常提到。于是想到先用倾听者录音听熟,二宝背书就是这个方法,效率奇高。结果发现还不如看着书逐句背诵来得快。大概妈妈(成人)是视觉学习型,二宝(儿童)是听觉学习型?


B-粤轩妈0807男八
《项脊轩志》第一遍看原文大意能够理解,试着逐字翻译,又表达不清晰;第二遍看译文,原文清晰可见,描述详细;第三遍读原文试着去背,清晰的框架存在,但是背不准确,背出来的是自己的理解,少字、多字,再反复逐句去背,感慨文言文的精炼,简短的几个字就是一个场景。


鄂-逗妈1201男三1607女中
第一遍读,基本意思可以理解,第二遍对照文下的注释,通篇能够理解。但是在背诵时还是感觉有点吃力,可能是太长时间没有训练的缘故。回到文章中间,能够快速背诵,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对文言文语感的熟悉程度,第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文章结构,描写内容,主要意思的理解上。对于孩子来说,培养语感就需要多听,多读,多看;文章的理解上,就要学会分析。


粤-新妈0806男七
《项脊轩志》阅读背诵感想: 下午睡醒午觉,开始看《项脊轩志》原文,先直接看一遍,感觉不算特别难懂但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字词就跳过去。然后看一遍译文,看译文轻松多了,从译文更加进一步了解原文的大概意思。感觉整个文章有怀念悲伤的情绪在里面。再看回原文,注解还不太明白的,就再看相应的译文。就这样,又看了一遍。还是有一些字词太复杂,就跳过去了。因为要背诵。于是先在本子上把要背诵的部分抄下来,边抄边重新看每一句的意思,遇到不会读或者写起来困难的字就查字典,在旁边注音,写上注释。像“漉”字的右边,和“葺”字下边我有点忘记怎么写了,图片又看得不太清楚,又查查字典。“辟”和“垣”不知道怎么读,又查了字典。“偃”和“冥”的意思有些不太理解,又查了字典,抄下来后,开始背诵,由标题开始,两句两句来。然后再四句四句来,一直背到最后。有的句子背诵得比较久,有些背诵得比较快些,那些查过字典的字词反而不容易忘记。但有时候每两句的首字想不起来就会忘记后面的。背完一轮后,再从后面往前两句两句来、四句四句来,然后再从前往后一起背,有时候还是会把某句的首字忘掉,又得重新。就这样又重新背了几次,感觉要成功了又卡在某个地方了,那会儿只想找个零食吃一下再继续想后面那句。吃完一颗糖,几片饼干,终于继续背下去了。基本背诵到“珊珊可爱”了。前后用了一个半多钟,不容易。


浙-彤宝妈1008女六
作业反馈:早上刚拿到稿子的时候,匆匆忙忙看了一遍,甚至没来得及看注解,凭借着想象和常理,粗粗读了一遍,能看通。试着背了二句。转身忙了一上午,下午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发现早上看的,背的,都忘光了,脑子一片空白,又重头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不确定的字词注音,每个字都看注解,逐字逐句的翻译,并按现代文顺序记忆。阁子--大小--老旧--漏雨--移桌子--朝北--修房子--借光--种树--书架--小鸟--月光,读一句,背一句,再读一句,背二句,再读一句,背三句。读背皆出声,必须全神贯注,背的时候就想着顺序。彤宝做试卷,我背书,猫猫睡觉,一室静好。读到偃仰啸歌,又想到苏轼的何妨吟啸且徐行,古时候的读书人,还真是有情趣。得益于我和彤宝七八年的亲子古诗词时间,古文我并不害怕,而且有一种亲切感。30分钟左右完成任务。


闽-楚妈02G旁听
早上要做家务,看到要背第一段,想想腾不出手来,于是把它打印出来,用手机录音,打算边做活边听。读第一遍时,有两个字不怎么认得,第一个是漉(lù四声)读对了,第二个是楯(shǔn三声,栏杆意)。没有去看注解,就只觉得这间房子小、简、漏、暗,实在是不能住人。但因修葺、移案、书满架、兰桂竹三君子、小鸟、清静,实在是修心养性的好所在。


陕-豆妈0809G
我读《项脊轩志》:一开篇就有不认识的字,很有挫败感,就有点不想读了,但是是作业必须读,也好奇想探寻自己的感受,所以继续,不认识的字先不管它。旧屋改造,环境全凭人造,物影响人还是人影响物,还看个人。要背诵非得逐字搞懂,才能背得顺畅。小孩子囫囵吞枣的背诵能力成年人不再有了,所以想小时候背些东西也是好事情吧。


苏-喜宝妈07B初二
我先找了秒懂百科了解了一下这篇文章的大致情况,然后找了朗读视频,感觉好切入多了,听着听着感觉以前应该是学过这篇文章,只是时间太久已经完全忘了。


黑-宇妈04B高二
原文读着生涩,先读了译文,之后读的原文。有之前译文,读的还算通畅,但有些还是读不懂。


闽-楚妈02G旁听
背诵第一自然段,虽然大概理解了意思听着也懂,但放下想要背诵,就觉得完全忘了,也许是太久没有接触古文没有背诵的原因,生疏木然。想着孩子们像这样的古文都要全文背诵确实难为他们了。后来又看了全文,注解和译文,“三五之夜”我一开始还理解成“每个月有那么几天的夜晚”,原来是三五得十五的意思。古文确实很过瘾的感觉,虽然我有些地方没有理解正确,却不妨碍全篇大意的理解和品味。到现在,听了四五遍,读了五六遍,磕磕巴巴的会背第一段了。


京-文妈0411女十
边做事边背,10:50开始直至11:40背熟。第一遍读完,完全没有印象,不知道说的是啥,甚至不想再读下去,但想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读熟背下来,继续读。读到第三遍时,开始有感觉,知道前几句是什么意思,开始有共鸣,读到10分钟时,基本掌握全篇意思,也知道自己可以背下来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整个过程都是边做家务,边说话,边背的。我想,如果安静的来背,用时肯定会短一些。一开始,三五之夜,还以为是三五友人相聚的夜晚。我竟然没有看第二篇解释,原文一直读一直读,就知道大概意思了,体会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然不够准确,有错误)。刚才又听了一遍眉豆妈发的mp3感觉还是自己读更有感觉,更容易理解和背诵。


豫-彤妈1311女一
1、因不懂其中的一些字词,所以看原文时的理解和看译文之后的理解出入比较大。看原文时有些不懂的地方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前辟四窗”的“前”指阁子北面真不知道。“垣墙周庭,以当南日”不知所云。“三五之夜”我以为是有几个晚上的意思,看了注解才知是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珊珊”只知道大概是美好的意思,却不知道是树影摇动的样子。
初读原文的时候,还“感觉这个项脊轩又狭窄,光线不好,还漏雨,不理解作者为什么喜欢它还“偃仰啸歌”?如果不看注解和译文,不解其意,读起来都觉得晦涩难懂,更不要说背诵了,但在注解和译文的帮助下,再多读几遍,也不难背。背诵时,如果背错了,再读原文,才意识到作者用词之简练贴切! 而且在背诵的过程中,项脊轩虽然简陋但经作者修葺后,不漏雨了,开了四扇窗子,“室始洞然”,作者又种上了兰花、桂花、竹子,又吸引来了小鸟,于是一片生机盎然,还有一屋子书,所以作者才喜欢项脊轩的。我已背会第一段了,体会到文言文的精炼。


鲁-康萌妈0712男七1512女中
我还没有背过,但是听着音频看注释三遍,又听着音频看原文两遍,感觉顺很多。
这会儿心静,打开《项脊轩志》,感觉很快就读了一遍,意思看着注释,大概了解。但是想起何九盈的序提起的两个错误,觉得有些词语细节自己理解恐怕是不对的。以前读古文觉得差不多知道意思,那篇序读完才知道有这么多细节,看似差不多实际上却会造成意思相反。


冀-天天妈1107B四
《项脊轩志》反馈:原文注释都看了一遍,原文大概能看懂,但是还是看注释更清楚。刚开始看第一段描写,觉得虽然房子破小,但是环境优雅,也是自己喜欢的一隅。读起来心情也是明朗的。第二段感受到了怀念,第三段读的我的心情也有点沉重。感觉也不想进轩了。跟着作者的心情走。我看什么总是能代入进去,同他们共同喜悲。
我在背课件,我家孩子过来鼓励我,说是如果我读一遍就给我摸一下他的小汽车。吃早饭的时候,看了一下群消息,结果就训我:“你背过了吗?没背过还不背,光知道看其他的。”有种被监督的感觉,是不是让孩子当家长更能刺激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京-涵妈1009B四
是的,今天周六,早上有点时间朗读2遍了。先直接读的原文,有不少不太清楚的地方,后读了一遍注释,再又重读了一遍原文,基本上通顺了。第一段读的心情愉悦,也就是先写喜的部分。再往后睹物伤情,让人伤感落泪,悲大于喜。


鲁-倩妈0902G六
《项脊轩志》“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小时候农村家院里常有的景象,宁静、安详,还有一丝愉悦。此刻的我也能听到窗外早晨的鸟鸣,可惜远比不上小时候的那种感觉了,而且只剩下听听声音而已。


鲁-子聿妈1001男五1709男幼
《项脊轩》我最喜欢后面的日常,祖母来看望我,写的真实又充满日常。咱们小时候,如果家长觉得你肯定有出息,也会把好东西都给你留着。


C-冀腾妈1209男三
谁再问起这个项脊轩的文章,大概意思自己能说出来---朝北的,100年的老房,下雨掉泥水。后来把房顶稍微修了修,开了几扇窗,又从外面砌了墙,让南照的阳光通过墙反射到屋里,屋里就亮堂许多,后来把它当成书屋,屋外种了兰花,安静时有小鸟,小虫也是怡然自得。


京-甜甜妈1009G四
20210626反馈:一睁眼经历了抢书而不得的火急攻心,再加一篇搅人肝肠的《项脊轩志》,心口一团郁气凝结。看到作者名字,先搜索了他的生平资料,八岁丧母,九岁十岁时已经聪颖过人、文采斐然,不由地停顿几秒联想了10岁多的还在呼呼大睡的娃,先叹上一口长气。
归有光18岁写下《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他的才学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了,有天赋,也有家训,奶奶拿出家传象笏板给孙子,那一句:他日汝当可用,是格外的看重,是期望,是嘱托,是家训。23岁娶妻,29岁丧妻,悲痛的缅怀亡妻,在庭院里种下枇杷树,呜呼,多情自古伤离别。时隔一年,又新娶一位夫人,他一生的心动应该不止一次,是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还是菀菀类卿?35岁中举人,母亲和结发妻子是没有看到这一天。之后经历了8次会试落第、丧子,终于在垂垂暮年60岁中进士,仕途有了奔头。补记大概是他30多岁时写的。和18岁下笔时的心境会不同吧。这篇课文挺好理解,没有点白话译文,怕会破坏文言的韵味。
读文言文和听中国古典民乐、看山水画常有着类同的感受,简约,含蓄,余味绵长。读完文章,揉了好一会儿心口,才散结开那一团凝结的郁气。高中时,我就不喜欢背《雨霖铃》那类凄凄切切的文章,自然是死活没有背下来,还是更喜欢《陋室铭》。


湘-可妈0801女七
《项脊轩志》,娓娓道来,用词不生涩,风格细腻清新。写人物寥寥数笔,其形跃然纸上,缱绻深情,令人动容。诵读几遍,可以默出来了,对照时发现加了两处虚词,错了两处虚词。


沪-眉豆妈0706女八
开始背课文读了两遍原文,一遍译文。拜读了多本天书所赐,能顺利流畅读下来。但记是记不住的。我接着一字一句对应着看吧。
我觉得硬背太无聊了,所以试图从梳理文章脉络着手。现在脱离原文,开始凭刚才读了2遍,听了5遍的印象,不看原文,写作者都是怎么描写他的小屋子的。
先是大概说了屋子的名称、大小、来历。然后由来历的年代久远,引出屋子的老旧,用漏雨漏得要经常移桌案,过了中午就没光线来说明。屋子太旧了,所以作者想修一修。他先开了4扇窗增加光照,又利用围墙返照日光来补充。还种了好多花。环境好啦,他就可以在屋子里嘚嘚瑟瑟的看书、唱歌、打坐……还干嘛来着我记不得了,然后这个屋子就静得不得了,小鸟都敢随意在台阶上找吃的了,加上月光桂影的衬托,嗯,美的我都想这么去修自己家的老房子啦……好了,我再去看看原文。


浙-芸豆妈1407G二1710G小
可能蹭听娃的史记蹭多了,第一遍就能很顺利的读下来,就像读现代文一样,不过一遍背不下来。


成都-晰(xi)妈1107女四
可能是对古文没有反感,相反觉得和现代文没有差太多。除了几个不认识的字,第一遍就能比较顺利的读下来。不太喜欢看下面的注释,更喜欢直接看译文。学英语的时候不是说最好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翻译看吗?是不是语言类都差不多?


鄂-漆仔妈1005B六1610B中
《项脊轩志》:先看原文,意思还比较好懂,个别字词意思不太明朗。接着看注释,就明白了。其实不用看译文,基本都懂了。虽居住环境窘迫,但主人不慌不忙,稍作改善,使小屋居住惬意。尤其是最后一两句,意境很美,心向往之。至于背诵嘛,那太容易了。一点儿也不怵。一边读,一边回忆,大概读个三五遍就背下来了。


粤-七妈1208女四1501男一
很喜欢这篇文章,让我想起我外公在世时住的那间小房间,只有一扇窗,也是向北。爱学习的外公,在那个小房间里听收音机,看报纸。还经常和我们这些孙儿孙女们说,要看报纸,才知时事。现在想来,仿佛就在昨天,早上阳光从窗户洒进房间,照在戴着眼镜看报纸的外公身上,伴着收音机的声响,这一画面就定格在脑中。我背诵的过程不是太难。我是一句句看是写房子的哪方面。小,旧,破,阳光不好,修葺,开了四窗,围了墙,阳光好了,种植了些花草,连旧栏杆都有光彩。书,歌,静坐,大自然的声音,小鸟,十五的月光,影子。脑中我好像有这个房子的样子,就顿时感觉背下来了。


冀-西妈0210女大一
我也觉得可以在大脑中“放电影”,按“系统”背,像梳理“引申义”……背得快,不易忘……
有种记忆训练一分钟内记住N个无关联词:窗户,粉笔……你还可以想像窗栏由粉笔长立而成……

川-雯妈0812女六
《项脊轩志》:读了一遍,边读边心里翻译,连蒙带猜看能顺利译下来(有些孤辟的需要看下注解)。然后看了一下译文,第一反应是自己翻得很生硬,几乎是字词照翻。过了一来个小时,还是能深刻的回忆出文章所描绘的内容。没有试着去背,因为对自己的记忆水平有自知之明,没一两天背不下来。


豫-Edison妈0706男七
今天的课件我在手机上看,有不认识的字,起床查阅注音打印阅读。阅读的障碍去除,已经读了四遍,具体意思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就拿出译文看,看了眼前一亮,语句翻译的真通顺,也很切合原文。


汕-登妈1111女三
一刻钟理顺,3分20秒记忆背出来必须有掌声。这个过程,我想到,古文是不是以这种先译文,再原文,再看注解(精准描述),会比较好?


浙-曼婷妈0802女七
读流利都要10几遍,背好困难。


闽-飞妈1006男五
今天的课件,我挑战不看译文先看一遍原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词也硬着头皮看下去,大概能看懂6-7层的意思。群里看到豆神提了一句读不下去就朗读,第二遍我就开口读,第二遍我就读下来,理解能达到8-9层左右。接着我就看了后面的字词译注,和我当时猜想得内容差不多,不完全正确但也比较接近了。接着看完译文,通篇的意思都搞明白了,比如说那个轩的东面是厨房那个细节。现在试试自己能否背下来。
其实妈妈要突破一下畏难情绪。说下我的方法哈,这里占了点小便宜,因为前阵给娃天书大字版史记,我是自认为对古文不怵的(虽然也没多厉害),但是读起那原文吧,总有个别你读时心里译不顺的,这就很别扭,很有疏离感。可到下一段来到译文,一读,又马上豁然开朗,这样几次下来。我就采用先读译文,再读原文,这下原文马上好读多了。
《项脊轩志》刚好我就用这法子,先看译文,知道它的故事、大概顺序,再看原文,哪句对应哪句,先逐句对应了两遍,最后一遍连起来,按心里空间位置过一遍。这样就搞了一刻钟。全部以理解式背诵。最后能读出来真的很开心,感动自己脑子还能用。我和登妈顺序相反,我是先看原文一遍朗读一遍,看课文注释,接着看译文,内容已经很熟了。也是按照描写顺序,理解着背诵,第一句背下来,后面的内容都能跟上。


京-甜甜妈1009G四
3点09分开始读原文几遍,边读边理解边往脑子里理文章结构和写作顺序。总分的结构介绍老房子,房子小,还漏雨,没有转圈之地,还阴面不得光等方面的不给力引出要修葺房子。先解决燃眉之急让房子不漏雨;然后挖窗户垒墙壁,制造光源;再精装修,美化花草栏杆整上,美哉!折腾好了,读书郎在屋子里开始读书,长啸;或者安静地坐着,却是静中有一点声响,原来是庭院里有小鸟来吃东西,人走近,它们也是不会飞走的。十五圆月的景象是怎样的?月夜的墙壁斑驳的桂花树影,风吹影子晃悠的小景。
没有看译文。破坏韵味。10分钟后可以背出来了,觉得能默写出来,但背不流畅,强迫自己接着一遍遍地背,对照文本听录音,看哪里错漏。闭着眼睛就着脉络和第一段文字的顺序每一行每一个地方写的啥,把脑子里的景象和文字放出来。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稍微发散,完了,不是漏一句就是磕巴。就得闭着眼睛从头再来。
如此这般,总算背出来个满意的,嗓子干,脑子也累得不轻。有点像印刻小黑板,如果是躺着,可别突然改变姿势,一动弹,脑子就晃乱了,又得去找那个高度专注的状态,如果找到了,背下来很快。把一段落的整块字都印下来,读时每个字在哪个地方都印得很清楚,背这句放出来下一句。就这么个感受。


冀-天天妈1107B四
本优秀生也是背了三小时,还错了两个字,被小老师检查出来了。小老师说,你知道我平常背的有多困难了吧?


C-浙俐池妈0905七
这篇文章学过,有印象的。第一次看,捋捋大意。然后,看注释,大致明白了原文。然后朗读三次,开始磕磕绊绊背,背了两次,让儿子检查,算是背下来了。中间有提醒,也有落字添字,改字。


鲁-一一妈0512G九1409G大
作业反馈:拿到稿子的时候,对着注释看了一遍,基本读明白。接着看译文。分三部,第一段的喜,第二段悲,第三段现状。接着开背。背了十五分钟,背熟至“使不上漏”。下面部分,背的不好。背了上句忘了下句,要看一眼,也落字,添字,改字。提醒自己按顺序背。漏-补,不得日,辟窗垣墙植树。在里读书静、舒适。但心静不下来了,放弃后半段了。


新-糖妈0801男八
作业反馈:先将文章打印出来,通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将拿不准读音的字一一查实标注(老本不够吃),读的磕磕绊绊,第二遍边读边对照注释基本明白文章内容。然后看译文贯通。接下来就是最艰难的部分,背书!读书时读三遍基本记住,现在读背了有十遍,还没背过。


苏-文一妈1301男二
作业反馈:将文章打印出来,没来得及看。中午哄娃午睡通读,读的过程中不认识的字或者不太理解的词有注释会结合注释看一眼,能连猜带蒙不影响的没注释也就放过去了。通读的过程,会时不时读出声来,大概因为文章有节奏感,读完原文,读注释,验证下自己读原文时理解的意思基本正确。然后接下来就是最艰难的部分,背诵第一段!读了两三遍吧,觉得有难度,逃了,打着哄娃睡觉的名义。后来腾妈发了白云朗读的音频,听了一遍。拖到晚上7点多,觉得再不背,这一天要过去了,任务恐怕是完不成了,硬着头皮,拿出来背。哦,我还先来群里看了其他妈妈交的作业,准备借鉴下。实际上背的时候就是自己朗读出声的背,想着意思背,背不过的时候有一点点焦躁,又放了白云的音频,有背过的地方自己背,背不过的地方,跟着读背。中间也有给各句按意思给它分几个段背。然后觉得差不多能背过了,录了个音,核对了下有两处错。然后自己再突突突突读了几遍,加强下出错的地方,就整体全背过。当然希望明天我还能记得我背过的这段。


C-苏乐妈0910B六1609B幼
6月26日反馈:上午先读两遍,好不容易读顺口,下午开始背诵,花了十五分钟先背个大概,过会儿再花十五分钟左右能背了,背的过程不能有一点干扰,集中精力想着顺序,才能背下来。


C-鲁闵闵妈1412男
作业反馈:看了一遍课文,记得高中时背过,有几个字不记得读音了,配着注释又看了一遍,知道了大意。以前背书,经常抄写一遍,感觉这样记得深,容易背。本想按老方法再来一遍,娃说要出去玩,那就试着录音听吧。先读了好几遍,从看着前一句知道下一句要说什么,但记不住原文,到看着前一句能想起下一句原文。录好音一边听一边背,开始背的速度跟不上读的速度背下来的部分不连续,就再看两遍原文如此听几遍,看几遍,最后终于背下来了。又背了几遍巩固一下,结果录音的时候,经常背了上句忘下句或者背错或者遗漏。背诵不易,录音更不易。


C-冀茗茗妈1408男二
上午看到文章后,很熟悉,上学时学过也背过,抱着手机就朗读了一遍,很顺口,只有两个字不会读音了。因为要出门就打印出来带着路上看了,路上看了译文,更增加了熟悉度。
中午在群里玩了会儿背诵接龙,背的不太熟的几句又加强了下,下午带孩子公园玩,孩子玩的时候我又背了几遍,很熟悉了。孩子一个劲儿地问,怎么今天总是读这个啊,我告诉他妈妈在学习呢,这是申爸留的作业。背诵的过程就是记住几个装修的节点顺下去就背过了。


C-浙嘉妈1208女三1908男
作业反馈:先把原文和译文都抄了一遍又读了几遍,发现自己工作记忆真的很糟糕,完全记不住,女儿让我看着译文背,发现看着译文确实能把原文说出来,不看译文就会有句子遗漏,现在大致能背下来,就是会有停顿,有种绞尽脑汁的感觉。


C-鄂涵妈1005男六
早上匆匆扫了一眼,感觉有点熟悉,大致意思都明白,但有些字不会读了。中午听了三遍音频,读了两遍,跟涵背,吞吞吐吐的,不熟练。晚上又读了两遍,再背,有三处需要提示,接着背第二遍,有一处,最后一遍顺利过关。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记得。


C-苏康妈1211B
早上扫了一遍不知所以然,下班路上听了十来遍渐渐有点熟悉,能听懂大概一半了,回家再细细看一遍,能看懂百分之八十。读了几十遍,读得可熟了就是背不出,只能背一两句。最后一句“珊珊可爱”记得最清楚!明天上下班路上继续听,回家继续背。


C-黑康妈1507男大
作业反馈:一天带娃,做饭招待客人,白天没能有时间完成作业,终于想着可以完成作业,读一遍磕绊有不记得读音的字,读二遍通顺,第三遍看了译文,晚上做什么脑子里都在想着《项脊轩志》,做家务放了音频伴听,前半部分写实容易背诵,写景总是添字落字。明天还要继续努力啊!争取背熟!


C-豫杉妈0902G七
作业反馈:上午把文章打印出来,只记得之前读过比较熟悉,朗读了五遍,觉得记住了,合上稿子背起来,但背了上句下句就忘了,倒是闭上眼睛背感觉还记得多点。晚上又听了几遍音频,朗读了三遍,读的时候孩子还过来说:“妈妈你这样慢慢地朗读不行的,要快快地多读几遍,读着读着就记住了。”试了一下,基本没啥效果,又反复听音频,记住了译文,背诵时用力记文稿上字的位置,结合译文慢慢记下来了,让孩子帮着听,不熟练,有添字漏字,明天继续。


B-浙微妈0601女十
20210626反馈:多少年没有认认真真读背一篇古文了。先听了一遍,根本不知所云,打开课件读了一遍,好多字的读音都模棱两可,于是静下心来,把不认识的字一个个都查了一遍,注释认认真真读了一遍,然后又朗读了一遍翻译,这下读起来终于通畅了,读了数遍,开始一句一句背,然后连成几句背,前前后后一共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结结巴巴背出来,但是感觉到了明天肯定又忘光了,明天还得读几遍。
我的心理历程:一开始看到要背,内心是有些抗拒的,感觉自己肯定背不出来的,拖到晚上快9点了,再不背就来不及了,硬着头皮开始读,读着读着,发现也可以慢慢背下来,内心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C-粤淇妈0903B七
作业反馈:断断续续读了几遍,刚开始一看,怎么好多字都不认识,读完一遍原文后迫不及待看了一遍译文,感觉很美。又返回去看原文,原文译文往返看,看译文时觉得都记住了,但背起来很困难。现在写反馈,连课文名字都想不起来,明天一早再起来读。


云-dudu妈0808女七
作业反馈:初看标题,觉得挺拗口,也不知道是说人的还是说房子的。因为是文言文,怕看不懂,专门深呼吸让心里安静了一下开始读。看第一句,才知道是说房子的。虽然有不认识的字,但囫囵着读完第一段似乎也不难。冲第二段就不行了,像英语听力中,有时就算知道其中一两个单词,但一整句都不明白。还好后面三小段又像第一段一样基本都能明白。但这几段能明白的,也不是能逐句翻译,只是知道大概意思而已。


B-粤元元爸1119男九
前段时间正好在研究有关记忆的方法,这次正好用这个来测试一下。首先是通读了一遍,然后把里面的注解详细的对照看了一遍,接着把整个景象像放电影一样在大脑里面出图,出图了以后再回过头读原文,又找了几点文字之间本身的特点,这样就基本上记住了。还不熟,明天复习一下应该就比较熟练了。


C-辽悦妈0810男七
作业反馈:通读一遍,读的有一些快,一些字义不是很清晰,参看了一遍译文,看译文时心中不自觉想着对应的古文,看完译文觉得还是原文更易让人进入作者的写作意境,又细读一遍原文,南格子方丈间的宁静正是现在心之所往!读了两遍只记住了第一句和姗姗可爱。想到要背诵,回想起学生时代是如何背古文的,那时候的理解没有现在理解深刻,更多的是硬背!


粤-星妈0511B九
作业反馈:用时四十分钟。先正音,标记,读两遍全文。然后慢读,一边读一边理解,并把字尽量印在脑海。先记第一句,背后面的句子时又返回前面的句子,遇到难懂的看看注释。背的时候脑中就像放电影,想着它的位置,做了哪些标记等。


C-京达妈1002男六
作业反馈:通看一遍后,先把不认识的字查出来。读一遍原文,读一句自己翻译一句。赶紧看了一遍译文,自己翻译的太干巴了!又返回去看原文,原文译文往返看,看译文时觉得都记住了,但背起来很困难。明天再继续背诵。


浙-舒妈1306女二
作业反馈:先通读了第一段,得益于读书时的底子和这两年来陪娃伴听史记小古文打下的基础,理解基本没问题。但是要硬背下来还是觉得困难,只好先分析这段的语句结构,发现用词大多是四字短语。前四句为客观描述,分别是名字、面积、漏、小,朝向及其对采光的影响;后四句为作者为改善环境所做的努力,从外到内,先修墙,植树,借书。最后描述修葺后月圆之夜的美景。这样边想边记忆,不记得再看看原文用词,再想想上下文的联系,背了五遍记住了。能背得下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对里面很多词和短语的结构都很熟悉,所以联想到申爸说的,伴听孩子主要是听词汇,这个词汇真的很重要。要熟记不忘应该还需要驰豫时间。写到这,我真是佩服孩子,在不能完全理解的前提下,能够把课文背诵下来。


鲁-立家妈0806男七
第一遍是边看翻译边读的,有不认识的字看下面的标注,下面注解里面注音的字我都不会读,第一遍没有标注上,第二遍再读的时候还是不会读,干脆用铅笔注音,第一遍是全篇文章读的,读的那个慢,那个不通顺,第2-4遍依然觉得算不上通顺。后面几遍只读第一段,并试着去背诵,合上书连不起来,只记得前面2、3句话,接着继续读,第一段读到10遍,读的已经很顺溜,依然背不过,心里觉得此文不算难懂,但要背诵还是挺难。
下午接着背诵,中间拐着儿子跟我背,我背他听着,《项脊轩志》“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背到这里还比较熟,下面就开始得需要提一下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这三句记了好久,才记住,修房子的那几句也记忆有难度,读的时候也能想象出画面,就是背不过这几句,后面“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庭阶寂寂”不好记,其它背的时候还算顺利。下午让儿子给我读了几遍,给我听着我背诵,儿子读的时候觉得能在头脑中想象出画面,自己背的时候还是卡点很多。


C-皖谦睿妈1006男六
作业反馈:先大概看了一遍,关注了不会的字,一边看一边知道内容七七八八,还没朗读有事耽误了。明天继续。


C-闽蛋仔妈1312男
作业反馈:对于古文比较能接受,相比于之前那些长长的课件更能看得下去。上学时就比较喜欢古文。下午在等孩子上架子鼓课时,读了一遍,有几个字不懂,看着下面的注释能大概理解意思。但是让我背下来,估计得多花点时间。


京-涵妈04B高一
作业反馈:今天一直没找到大块的时间,所以没有阅读群里的消息,只看到妈妈们的反馈知道要背文言文,心里有了学生时代要完成作业的紧张,到了晚上8点找了录音来听,但只能了解个大概意思,到了10点才彻底安静下来读早课完成作业,先看了译文,两句两句的背,顺下来后总感觉丢三落四,背了前句忘了后句的,决定默写一遍查漏补缺,到半点基本可以背下来,但不熟练,背的过程中按照脑海里的画面觉得会容易些。


B-苏小歌妈0712B八
反馈:打印出来,看原文,边看译文,再看原文,不认识的字,问孩子,和他查字典。做事的时候,听录音,大约朗读三遍基本上读熟练,但是还是不会背,明天再接着读,再背。


C-渝金豆妈1410男一
作业反馈:一字一字的认真读,读出声来,认真看,读完就忘的状态,对于现在记忆力差的我太难了。


B-豫铮妈0807男八
作业反馈:先大概看了一遍,标注了不会的字,然后逐一查字典,看后大概知道一些内容,朗读还不顺畅,明天继续努力。


B-闽韬妈0810男七
反馈:先把译文读了一遍后再读原文,原文有些字不确定读音,读的过程断断续续不连贯,把音频听了一遍后再读原文第二遍通顺多了。


豫-萌萌妈-0502G高一
上午把《项脊轩志》粗略看了两遍,译文看了一遍,理了理文章脉络。项脊轩,做为书阁,尺寸很小就能容一人。百年老屋,顶上漏雨,墙上无窗。于是进行小修。堵漏开窗。
晚上自己在家里。心很静。打开电子档。连读5遍,读着上句,把目光移开,思索下句。大部分句子能够跟上了。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会了几个生字。词与词,句与句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韵律感。知道了三五指的是15。
申爸指导我们要慢慢学,体会到了慢学带给身心的宁静,拿出时间去思考,品味细节,践行慢工出细活。通过一个段落的学习,不仅带来了知识的提升,而且进入了踏实学习的心境。
申爸让妈妈们来体验怎么进入学习状态。心静的情况下,进入状态就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在以后指导孩子的过程中,要不急不躁,方得学习之法。


B-川鱼妈0806男八
2021.6.26 反馈:我先听了音频,感觉白云读得很好,看了其他妈妈的感想,看了一遍原文后,能看懂大概,有些字不知其义,就看了全部译文,朗读了三遍,感觉读不下去,烦躁。只背得到前一句与最后一句。感觉在与孩子一起背的时候,我常常说他这么一点也背不完,我自己也背不了。明天继续努力背。


粤-笑妈0709女八1505男大
早上跑步后在户外大声诵读了几遍,看了译文,背不下来,好难。能理解文章但是会漏句子,会错词语。下午做公众号的时候把图片上的内容又回顾了一遍,还是背不下来。但是内容的几个意思都记住了。9点吃完晚饭,把原文和译文再朗读了一遍,好像会好一点,刚复述一遍就是砌墙,借光线,种花,摆书上架这一段不熟练,总是绕不出来。到三五之夜,后面的可以了。朗读的时候,小娃练琴,笑姐写作业也不知道听还是没听,后来自己凑过来说你读的这些,我想看看,她要了手机去,看了一遍译文,看了原文,对照注释,后面我问她有什么感想吗?口头也可以,她说没有,就忙着去电脑搜歌听歌去了。本来想定个小目标,今天睡觉之前背下来,感觉还是难。
我记得下来脉络和文章的大概内容,背不下来原文,应该还是以前古文基础不好,对于古文的措辞,结构等不熟悉不了解,所以还是会断。


C-粤芃妈0901女七
上午在电脑上打开原文和译文,边看原文边理解,能明白大致意思,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像译文前后语言衔接的如此完美,如果考试让翻译其中一句,肯定答不完整。背诵是我一直害怕的事情,以前就是读了后面忘记前面,多是用的理解式记忆。今天这篇文言文很有画面感,读完也没完全记住每个字,但画面和内容脑海里还是蛮清晰的。(有时我们的短板,更能提前感知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反而能宽容对待。)


C-苏恩泽妈1802B小
20210626《项脊轩志》反馈:首先拿到古文,一眼扫过去,看不下去。但耐着性子,静下来,一句一句的看,文意理解的大概,然后对着下文的注释一句一句翻译,七七八八,再后来对照译文一句一句的过,译文跟自己翻译的出入还是有的,自己借助注释翻译的很生硬,译文很连贯。最后背诵第一段,了解译文后,读了几遍,知道哪几句写的是什么,先介绍项脊轩,然后说是老房子,哪哪都漏,还没阳光,然后修葺,先不让它漏,又开窗又修墙,又种花种草。在外环境好了,内心的精神也升华了,借的书满书架,长歌啸,陶冶情操了,又说了环境幽静,小鸟啄食不怕人,每到十五,树影斑驳,珊珊可爱。
背诵的时候,读了几遍后,听音频,一边听一边跟读,脑子里一边想象着第一段是由哪些场景组成,按什么顺序描写,每一场景对应哪几句文言文,出场顺序是什么。就这样慢慢地顺下来。但是有时背着背着偶然想到为什么是这个词,这个字,单说出来又觉得不像,再去看看原文,译文。花了半个小时没有完全背下来,会漏字。


闽-同妈0709男七
反馈:今天上午带孩子去复查眼睛,在排队等候时间,我看了一遍原文,看的时候要求自己逐字逐句理解,看完后大致明白了意思,但个别词不能准确理解。后来没有完整时间就先放下了。晚上坐在电脑前,再次认真看了一遍原文确定自己理解了大部分意思,然后看注释,全文基本没问题了,接着看了一遍译文,确定自己理解正确,然后开始背诵。先一两句一两句地背,表达同一意思的几句话背完后(如描述旧屋的、介绍修葺过程的、修葺后情形),把这一小部分再背诵巩周两三遍,然后再整段背诵。大概背了20分钟背下来了,再用了10分钟巩固熟练。打完这段字,又试着背了一遍,还都记得。看看明早起来还能不能记得。


C-闽小乖妈1205女三
反馈:《项脊轩志》第一遍先看原文然后看译文,再回看原文,开始逐句尝试背诵,边背诵一边脑中想框架,背着背着就断片。就从头开始,背了十来分钟才背下来。


新-童妈0504B九
背诵《项脊轩志》:晚上22点忙完工作家务,难得静心打开课件。
1.先通读一遍全文,再打开译文浏览一遍。
2.打开白云朗诵音频伴听,同时听读第一段,把个别字的音正了一下。
3.再次朗读第一段,梳理文章结构。
旧屋,小。老屋,漏;无可置案。北向不得日,过午昏。修葺使不漏。辟窗垣墙借日反照室洞然。杂植桂兰旧楯遂增胜。书满啸歌兀坐籁声:庭寂鸟啄不去。十五月半影随风动可爱至极。前面四句,后面五句。各一个分号。小旧屋前后对比。经作者修缮后怡人畅神。一番解析重构后,默写下来了。然后继续就着白云音频一起吟诵体会音韵美。其实早就会背了。很陶醉这种感觉……还是出来打卡吧。


B-苏笑笑妈0808女八
《项脊轩志》第一遍先看原文,基本可以看懂七七八八,只觉文言文表意真是精炼,寥寥数字表达出来的意思意境都妙不可言。再看注释,发现个别字词理解有误,还有几个字不会读认,然后看了一遍译文,之后听了白云出岫的音频,循环播放了五六遍,朗读了一遍,但是没背出来感觉脑子里空空的。今天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陪了一天,累的脑子当机了,只能明天再背,汗颜。


川-果妈0911男五
《项脊轩志》反馈:第一遍能读,个别生僻字不会认,影响阅读。第二感觉是:我以前初高中没学过这篇的印象。第三个感觉:基本能懂意思,但不能逐句准确把握。读第二遍,就着注释看的,比上一遍懂更多了。第三遍看的译文。印证自己对原文理解度还是比较高的。背诵不行。多年不用脑了。


粤-宝妈0712男七
《项脊轩志》白天有事,晚上来看,前面半篇逐字看能读懂意思,但没法逐字翻译,读到一半犯困,没耐性看,直接看译文了,看着老长一篇,没勇气背,眼皮打架,先睡觉。


粤-志妈0711男七
背诵《项脊轩志》:第一遍看原文边看下面注释逐字逐句慢慢看下去,实在看不懂,只能边看原文,逐句对着译文理解看,捋顺大概意思。第三遍再读一遍原文,并在海中想象构建文中项脊轩的样子,及每段文字所讲的主要内容。然后反复几遍朗读原文,最后试集中精力先背诵第一段,发现挺难,再试着以图片形式,容易一点,但仍不能完整背下来。


C-鲁宝妈1102男五
《项脊轩志》读第一遍的时候磕磕绊绊,以前从来没有读过这篇文言文,读了之后大概意思能明白,但是跟译文比有很大出入。本来想背诵读了几遍直接背不过,儿子说:“你伴听几遍就能背过啦?”听了十遍还是不行,感觉脑子空空如也。


C-浙依妈0811女六
下午打印出来,先通读了几遍,再试着一句句背。女儿看到,忍不住问我:“妈妈,你这么喜欢学习呀?我也要背吗?”我说:“这是妈妈的作业。”背了二十分钟,磕磕碰碰,只能背个大概。


C-粤依依妈1208女四
《项脊轩志》一开始看原文有些看不下去,只勉强看懂第一段,“雨泽下注”,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有个屋子采光不好,弄了个玻璃天窗,在很长一段时间,下雨的时候总是要用几个水桶和盆子在那接雨水,后来重新装修的时候就没再留下了。听了很多次音频之后觉得又能理解一部分,后来又读了原文,读的时候总是读了下句就忘记上一句是什么了。然后看了译文,这中间依依总是打断我,还按着她自己的理解给我讲是什么意思,还说后面讲了个悲伤的故事等等……现在看着译文能背出原文,不看的话没办法完全背诵。


C-浙辰妈1204男四
晚上匆匆的看了一遍文章,这篇文章应该是我读高中时学过的古文,但是刚看到题目时,却没什么印象,看内容越来越熟悉,特别是读到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影移动,姗姗可爱,非常熟悉,这句话再仔细看上一眼,就能背。还有后面从家有老妪开始,这段内容也很熟悉。整篇文章看下来,有些字的读音已经忘记了,现在要整篇文章全部背下来,估计也要读上好几遍。


C-粤智妈0909女六
刚刚看了一遍,好像以前读书时学过?不知道是不是记错了。感觉比较亲切,感觉看古文比看课件容易点。今天太晚了,就不背了。


C-闽萱妈1001女五
《项脊轩志》第一遍通读,个别生僻字要结合注解方能读出,大意知道,要逐句翻译要结合底下注解,然后联系上下文理顺句意。背诵,oh,no,好抗拒打算两行两行背,现在大脑已当机,明天继续。


B-新依妈0706女九
背诵《项脊轩志》:第一遍先看原文,时而习惯性会看课下注释,继而通读全文,再看译文。紧接着先自己凭借刚才的印象翻译一遍,然后尝试分段背诵,一边背诵一边在脑海中想着框架,大概背了将近二十分钟,仍然不太熟练。晚上回家途中,听音频,到家后再背诵,与下午相比较,熟练多了。


B-深圳可妈0711女八
《项脊轩志》看到第一眼感觉好陌生,有些抗拒不想去学习。但还是打印出来,逐字逐句地读了3遍。配合译文又看了2遍还是有些不求甚解的感觉。明天再继续。


C-豫航妈0803B七
《项脊轩志》:上午看到哈妈说牛听听有朗诵,下午边带娃边打扫卫生边熏陶,竟然无意识聆听了一下午,没有感觉。晚上娃睡了,反馈了两天妈妈群反馈,整理完了家务,打开手机开始读第一遍,磕磕绊绊,不知所以然,再来一遍,熟练了好多。打开译文全篇读下来,知道大概意思,又读了三遍,熟练了开始背诵。背了一半,实在是困,但好像找到了以前学习的劲头,必须学会了才行,磕磕绊绊的背着,大脑混浊了。想着孩子学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又困又得完成任务,也是混浊的学习着,好吧,我先睡了,不熟练得下半部分明天早起背吧。


川-壹妈04B高二
看了两遍译文,知道大概意思。做家务时一直伴听这篇古文,但是依然没有办法背出来。是自己没有照着原文读的原因吗?明天照着原文读,看看情况又是如何?


C-京豆豆妈1205男三
晚上空下来才看了申爸的早课,仔仔细细的跟着申爸说的几本书的不同之处,对比着都看了一遍,几乎每个注释都看了,然后到电子版原文的时候,前半部分的古今意思转换比较自如,在读第一段的时候,画面感十足。没看译文之前,通过文中的注释部分能够大概的翻译出来,看了译文对照,把模糊的地方,用现代文如何翻译更流畅了。读的时候,感觉很好背诵,意思都懂了,现代文的意思用文言文的词语如何表达也明了了,但是到背的时候就出现想不起来,生疏,不太好背的感觉。对语句的结构和文言文是用的哪个词来说明这个意思,回忆不起来。返回去多读几遍原文,对磕绊的地方,文言文用哪个字词表达针对性记了记,有了种熟能生巧的感觉,那些不熟的地方又变得像“三五之夜”,“珊珊可爱”一样容易记起。
后半部分没有要求背诵,先通读了一遍,很多生字不认识,妨碍阅读,如果不借助注释和翻译,理解起来会有偏差。有种英汉互译,不认识单词的囧,跳过的词语多了,影响阅读体验,最后一知半解的理解就产生了偏差。反之,把字义弄懂了,文言文中用哪个字表达哪个意思,一一对应上了,背诵和理解都容易多了。还会有种边读边自动转化成现代汉语的通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2 18:17 , Processed in 0.0743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