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里面的内容不读。那是做提示用的。
每一册语文书,大约有200个左右包含生字的句子。就把这200个句子朗读熟练,就行了。读完一册书,全都读熟练了,孩子自己就“全会了”,不管是生字,还是部件字,全都会了。
不过我们所留意的事情是什么呢?
是一个生字,它拆成的部件字,跟这个生字本身,是有联系的。
你比如说“潮”,它拆成的部件“氵”和“朝”,“氵”表意,“朝”表音......有妈妈说,“啊!这我知道!你不就是形声字么?这有什么特殊的呢?”
汉字的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它是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的。我们可以把一个形声字拆开,看到形旁和声旁。我们可以把这个意思,告诉孩子,让孩子去拆几个形声字,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孩子一拆,果真如此。你再问孩子,他也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形声字是怎么回事,怎么拆。甚至,训练良好的孩子,他可以给你举出几个例子,说明什么是形声字,表演怎么拆......
但这足够么?就行了么?不!远远不够。
即便是能够把形声字说得头头是道的孩子,明天上语文课,学习到例子的“例”,他还是按照笔顺记:撇竖横撇......这种现象,我们怎么说它呢?孩子知道(或者“明白”),只是用不起来。事实上来讲,小学的孩子,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按照笔顺来记汉字的。有妈妈说,你申爸这个不对啊?我问孩子昨天语文课上学的“课”字,他就说左边是言字边,右边是一个“果”......他是按照部件来记的。其实不是的。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让孩子“按照部件记字”,要求孩子把学过的字,都按照部件说一遍。
这个时间长了,孩子习惯了两套对付汉字的方式:
一套是他实际记忆的方式,“撇竖横撇......”这样;一套是他“遇到别人问的时候”,表达的方式:左边是言字边,右边是一个“果”这样。
现在的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那百分之一的孩子,他们是怎么回事?另一个是,为什么孩子大都喜欢按笔画记汉字?嗯.......为什么孩子绝大多数,都按笔画记汉字?
这跟孩子学写汉字的经历有关系。是孩子的经历决定的。一个一个字都不认识,一个字都不会写的孩子,上了一年级,老师怎么教孩子写汉字呢?先教会孩子认识。“山石土田,日月水火”,这样的课文。带着孩子反复朗读。
开始写了。老师演示:“山”,先写竖横,再写一竖,再写一竖。带着孩子,在田字格里,一笔一笔地写。每一种笔画,老师都仔细给孩子们讲解,叫什么名字,在田字格里从哪里起笔,怎么写。就这么练习,一二年级练两年的时间。在这个长时间的过程中,孩子建构起了一个“基础观念”,汉字是由横竖撇捺的笔画构成的,按照笔画来记一个汉字。这是正确的方式。
因为很多独体字,要在刚一开始学会。“山石土田日月水火”,全都是独体字。对付独体字,没有别的法子,就是硬记。记住。这个过程呢,持续一两年,孩子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牢牢地建立起了他的基础观念。
“观念”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观念你要从两个层面上去观察,才能观察到它的本质。
一个层面,是表达层;一个层面,是网络层。神经网络层。
凡是妈妈抱怨“都懂,就是用不起来”的孩子,妈妈谈论的主题,孩子都只在表达层上“掌握了”。事实上,在网络层上,基础性的底层,孩子是没有建构起相应的神经网络的。这个呢,远在大申刚刚上学的时候,申爸就已经猜到了.....但当时的情况是,后半部分,申爸没搞清楚。尤其是,怎么建构“基础性的观念”,完全不知道。
一个观念,它有本质层,有表达层。你组合一下,就变成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本质建构好,表达跟得上;
第四象限:本质建构好,表达跟不上;
第二象限:本质没有,表达流畅;
第三象限:本质没有,表达没有。
凡是妈妈抱怨“都懂,就是用不起来”的孩子,都是落在第二象限的孩子。第三象限的孩子,什么都不会;有意思的是第四象限。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内地里,都是按照笔画来记汉字的。但是呢,你妈妈如果问他是怎么记住一个生字的,他不会说“按笔画记”,而是说按照偏旁记。这就奇怪了。出现了严重的本质层和表述层不符的现象。
很多妈妈追申爸的文字,追了八九年了。你问妈妈,为什么追呢?妈妈也说不清楚......只是觉着“好”、“有意思”罢了......申爸写在这里,妈妈能够看到的,自然都是表述层的东西。让妈妈们感觉到“好”“有意思”的,是文字背后的“观念”。申爸说出来了,妈妈就共鸣。
那么,问题是:如果妈妈是在第二三象限,你共不了鸣。要是在第一象限,你自己就能说了,也无所谓“追”不“追”的。 妈妈落在第四象限。
第四象限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本质跟表述错位;一个是本质有,但无法表述。
我们每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头脑中都留下了大量的,复杂的神经网络,形成一张大网。它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被激活,活跃起来。只要活跃起来,就会产生两种心理现象。一种是感受,一种是观念。
我们的绝大部分观念,都是没被表达的。未能表达的观念,这里边,还有要进行细分的。
有一些观念,我们能够意识得到;有些,我们自己意识不到。只有当这观念被环境唤醒之后,我们才会意识到。只有那些我们意识得到的观念,才可能进一步被表达出来;意识不到的观念,首先能被意识到,才谈得上表达。我们从正反两个方向来问题。
先说正的方面。
一个人,能够自己把以前意识不到的观念提升到意识当中;把意识到的观念表达出来,这是写作要干的事情。当外部的刺激进入我们的头脑,把意识不到的观念激活;把以前意识到的观念唤醒,这是欣赏要干的事情。特别的,本来一个人在第三象限的,通过影视,现建构观念。观念建构好之后,进到第二象限,进而去到第一象限。这个事情极端重要......它可以有效快速地建构大孩子们的一些观念,这些观念,我们一般用“软性的”“EQ的”来描述。总得来说,价值观的强化,人生观的建立,我们都可以靠这些影视作品来有效建构。只要找到合适的作品,在合适的时间给即可。
一个涌现某种观念的神经网络,它是否已经存在,这是一个标杆;如果已经存在,激活它;如果还没有,从白地上建构它。说一部文学作品,好或者不好,其标杆之一,在于它能否在白地上建构起一个全新的神经网络来,让这个网络产生一个人从来没有过的观念。这个欣赏的方向,我们留待以后再说;我们把重点放在写作那个方向上面去。
总得来讲,建构起能把以前意识不到的观念提升到意识当中,把能够意识到的观念以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语文的根本价值所在。
语文的思维训练价值就在于变混沌为明晰。
拆字是第一步。
接连在一起的两件事情。我们得知道具体怎么做,才能实现语文“变混沌为明晰”的价值;我们也得知道具体怎么做,才能在基础性的神经网络层,建构起一个“观念”。总得来讲哈,我们在语文方面,只要在网络层直接建构起完整的“拆字”观念,生字的问题解决的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写作,在神经层面,打好基础。
注意哈,具体做法的核心呢,来自一个事实。我们人类,在最初,是怎么“理解”的?换句话说,小孩子......他们就是处在“最初”的阶段么......他们怎么“理解”?
答案是:靠语音。
就如同智力是言语的一个副产品一样,“理解”在最初,也是伴随着言语而发生的。也是一个副产品。
这个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我们实践过,对于孩子们,如果不理解应用题,要朗读数学课本。这什么原因呢?孩子朗读数学课本,把纸面上的文字变成言语,变成语音。这些语音,进入孩子的头脑中,一定会改变神经网络。“改变之后的神经网络”,就会涌现出“理解”这种心理现象。
对于小孩子,你不能靠“解释”,来实现“第一推动”。因为解释无论如何,都是另外一种言语。语言上的解释,对谁有用?啊,不对,是对第四象限有用。当一个人,基础性的神经网络已经建构好了,只是“在解这道题”的时候,没有被激活,“解释”才有用。你小孩子,他本来就是白地,什么神经网络都没有,你再解释,也激不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