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6-9 11:31 编辑
冀-茗茗妈1408男一 说一下最近看课件的感受,基本每天都有看,有认真看的,有快速浏览的,看的时候浮想联翩,看完了想写时就不知道怎么写了。看别的妈妈们发的反馈又会感叹,这就是我想写的啊。
粤-果(阳)妈07B七12B三 《记齐白石先生轶事》启功读后感想 这篇《记齐白石先生轶事》一周前已经打印出来看了一遍,只看完了两面,读到开始讲专业的画画知识相关的段落,就开始走神了,文中出现的各种名词都没法点亮我的脑神经,于是草草看完了事。没留下印象。 今天重新认真提神读了一遍,读的过程中虽然也要时不时的用力拉回思绪,但是基本上算是集中精神地完整看完了。对齐先生留下了几个印象,早年条件艰苦,刻苦学习;写字虽不主张临帖,但是齐先生早期的学习中也是不断学习其他人的长处的,只是老年想要摆脱、忘却,所以教学生的时候会忘记了自己成长的前半段;齐先生无论是印刻还是画画,都不是想象中的信手一挥,都是精心用意地做事;举例说明齐先生对后生的鼓励,自谦以及正义凛然的特质;又从“假白菜换真白菜”的故事表达了齐先生生活中有趣的一面,整篇文章虽然并不能每个细节都懂,但是看到了齐先生生活中的各个面,形象比较立体。 《关于“老云里飞”》 刚开始还不知道是侯宝林先生的《我的青少年时代》,看完一篇,就想起来是申爸推荐过的书,于是赶紧去家里翻箱倒柜地找。 看这几篇就像是听一个老人在给你讲故事,文字通俗易懂。脑袋里面会去寻找或者建构出不那么熟悉但是又似曾见过的场景,因为我小时候在山里长大,所以通常都是赶集的时候能见到一些耍猴的,有时候有一些街头杂技表演的,相面的小时候也有,等我大了懂事的时候,见到的就不多了,唱戏的也不多。但是整个场景基本可以理解重现。孩子们要对这些场景在脑袋里重现,会比我更困难一些,毕竟现实中几乎从来没见过这种热闹又混杂的的现场表演后收钱的场景。电视里也见得不多了。现在都是提前买票,去剧场。 《回忆浦江清先生》吴小如 这篇文章第一感觉看的有些枯燥,好在不长,可以顺利读完。对浦先生教导读书要“顺流而下”印象深刻,另外浦先生当老师奉行“知行合一”,结合实践让讲课变得有趣生动,让我感叹,希望孩子们能有幸碰上这样的老师。 《四时、时辰、小时》 以前看到这类书都是绕着走的。要不是申爸,我是绝对不会挑战去认真看完一篇这样的说明文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这部分我有一些同亮的感觉,因为最近一起经常户外的老师们都会特别注重这个理念,对于大自然要有敬畏的心理,取之有时,取之有度。文章对于四时、时辰、小时的各种说法的起源时间以及对于这几个词语的意义以及来历都分别作了讲述,看完虽然记不住,但是基本了解了。边看边想,我们是否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古代的滴水计时器呢? 《斗胆、斗室、北斗》 于我来说,如果不是因为要交作业,不给自己一个目标去看完这篇文章,我是不会耐心看完的。我会觉得看这些文章对我没有太多意义,首先看的时候毫无乐趣,文章的知识对我的生活也毫无任何帮助。这篇文章看的时候,除了看到姜维“胆如斗大”的故事觉得有些意思,其余的说明性的关于数据、名词等对我都是一掠而过。脑袋里留下的东西很少。 《朱佩弦先生二三事》小如 作者的这篇文章都是从作者的主观角度描述了朱先生的几件接触并不深入的事情,对我来说似乎没办法看到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只见到一个待人接物一丝不苟,上课要求严格,平时很认真的朱先生。不深入,不生动。
深-薪妈0804男七1407孖女一 读后感《修辞是什么》 昨晚睡前看完了这篇,内心想了很多,现在回顾一下。读完这篇让我想起侯宝林的青少年时代、想马老师如何批改作文、想起哈妈说作文就是要把一件事说明白,有逻辑、清晰、顺畅地讲明白,让人有画面感。每每申爸的早课都看得入迷,就算这棵导读树有千万个路线,但你的脑袋还是很清晰很期待,下次或者下下次或者很久再连接上都不会断线,为什么呢? 侯宝林虽然少年没有读书,但为什么相声说得这么溜?他说相声,语言清晰,神态洒脱,还有肢体语言的演绎,也是采用了修辞手法,他注重相声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评论性(社会大学给他丰富的知识及他自己后期努力学习后,采用修辞手法转变到相声上,让台下的观众)。 就如最近的课件,为什么有让人看起来舒服,有些让人看起来乏味。这些都是修辞手法,就如作者所述:“我们即使不懂得什么叫修辞,但还是经常在做修辞工作”。像我们要阐明一道题、一个观点,你得有逻辑地说清楚,还得看听你讲述的对象去调整说话技巧,你会发现很多人说了半天对方还是不明白,急死了,为什么?因为你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述说,而非他的角度,他听不懂啊。这些都是修辞手法。小说、作文也是一样,不同层次的人阅读不同等级的书籍(或者说不同年龄读不同等级的图书),就是阅读分级,也是修辞手法。 这本《通俗修辞讲话》,大家阅读起来没有难度……关键字在“通俗”也就是只要认识字的人都能读懂。我们申爸大神就经常用通俗的说辞,解说复杂的科学及一些专业知识。
冀-天天妈1107B四 能找个时间静下心来读读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有时好想回到只上学的年代。看了前三篇,也来说说感受。 《幼学纪事》语言朴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娓娓道来。第一节主要写的是作者第一篇文章如何产生的;第二节学校的老师对于作者的影响;第三节是不上学后的生活境况;第四节在恶劣的环境下如何成长学习。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写的,金岳霖确实听的比较多的是和林徽因的故事,从这个角度还是第一次看到。总体感觉金先生比较奇怪,作者从穿着到工作、生活各方面都有介绍。最让我留意的一句是:“现代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事实上林徽因现在确实比金先生著名多了。汪曾祺的我看过几篇散文,主要是孩子的书上扩展阅读有,就多看了两篇,觉得散文的文字和这篇文章真是有些不一样。 《这一些忧郁的碎屑》这篇文字我觉得比较晦涩,看了两页就看不下去了,再一看38页,更是头大,就略看了。刚开始第一句我就觉得这两篇的名人都挺长寿,一个89、一个86。了解他们还真都是从风花雪月的情场故事中得到的。这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让我们了解了这两位。第三篇看的真是有些艰难。
新-童妈0504B九 210602-《序言》读后感 《万物简史》的序言,写的很平实而有趣。 1、通过这篇序言,让我们知道本书作者写书的灵感来自于小学四五年级看到的一本教科书的插图。 2、这本书起源于一个孩子对科学家工作的好奇——科学家们怎么能知道地球里面是如何运转的?这简直是奇迹!这让我们联想到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的好奇。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这点,很多孩子在四五岁会问十万个为什么?这种对万物的好奇,是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有少数的孩子会一直去追溯,他们最后都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而大部分孩童的好奇心是怎么被磨灭的?我提到的这个问题也值得追溯。 3、由于教科书普遍或者在作者当时看来故意写的让孩子们看起来无趣。于是作者一直渴望读到用不那么复杂的语言表述,就能让人看明白的万物发生发展的奇迹。小时候强烈的好奇,到成年后一次高空的飞机上,再次被地球存在的好奇和迷惑所点燃。让作者下决心用一生时间(65万小时)里的部分来揭开谜底。序言开头对于人的生命的赞叹非常温暖有爱,而且有趣。这也是作者对自然的强烈好奇才导致的。这让科普工作本身变得非常有趣。
深-薪妈0804男七1407孖女一 今天连载2,《修辞的两种手法》,更加通俗易懂了解“积极手法”、“消极手法”,作者这篇文章应该就是“消极手法”,为什么很多学术书,如果对该领域没有入门的话,很难读进去,就是因为“消极手法”必须得“消极手法”,但是阅读一些科普小说运用了“消极手法”与“积极手法”,会让你回味无穷……建议大家看这个课件,对作文如何表达很实用。
浙-luck妈0705B八1610G 昨天读了一些其他妈妈写的课件读后感,今天就把昨天读到的标题出现比较多的2篇先看了,第一篇看的是《事物的测定》,初中科学课本里出现的那些科学家名字,因为读了这篇,而变得立体鲜活起来,这么多趣闻轶事,找到了家里买来很久的《万物简史》,只是我一次没有翻开看过,藏得都快忘记它的存在,前天看了序,还看了里面的插图,对照着文字再看一遍插图,当真的静心下来看内容,竟然也觉得写得挺有意思的,另外,又在困惑自己,天书读了2次的伊利亚特,为何还是不知所云里面的内容呢?
新-童妈0504B九 210602-《光的征服者》读后感 《光的征服者》和上次的《没有火的灯》是姊妹篇。 1、为了得到更低成本和功耗下最方便的照明。光的征服者们一代又一代地接力出征。人类的生活史,就伴随着光的发明史。 2、回顾征程,它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火堆照明→油脂照明→炭丝照明→气光灯(还有荧光灯)→…… 3、从取暖照明烧饭多功能一体,再到按需分工,再到信号识别,再到点缀城市……光的征服者们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光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如同电话电报到今天的手机,人们一直在朝着想到的方向做到。
浙-luck妈0705B八1610G 第二篇是《修辞是什么》,把昨天的课件和今天的一次看了,写得比《事物的测定》更让我看得进去,大概是举例的都是身边的熟悉的例子吧,亲切容易融入,一边看一边在想在花果山当咨询师,这修辞手法还真是得学好用好,一是准确传达意思,二是表达好感情,当年高中要遇到这么会讲语文的老师就好了,一定会爱上这门课。 《红楼锁忆》,刚看到题目,以为是写红楼梦这本书相关的,打开来看完,原来是作者的北大2年生活,是在沙滩红楼度过,那些同学,那些教过自己的老师,永远在自己的记忆里,永远不会暗淡。 《冠华心中的清华园》,文中提到冠华是在清华念哲学的,参加外交工作后,每次经过长安戏院时,就一改工作上的讲话作风,变得絮絮叨叨,从清华园跑进城在这个戏院一睹梅兰芳的往事,可以说了一遍又一遍,那是因为他对清华园有着那么深那么深的眷恋,清华园,是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第一步,从此他走向世界,去实现自己当初的理想。 今天鼓起勇气,想打破下自己的阅读内容限制,于是就打开了《中国古代的“国号”》,有9页,没看完一页就味同嚼蜡,赶紧换《中国古代官制简述》,22页,还要长,看着文风挺像中国小通史的,按照大申爸今天的提示,是不是我得自己先打破自己的受限,才能到时候知道如何引导孩子也可以去阅读这类文章内容呢?那就硬着头皮先看页数还相对少的《中国古代的“国号”》吧,这篇分了三个小主题:对同名国号的区别,对分裂时代的统称,对一批国家的统称。印象最深的被科普到的内容是这个:在这一类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王朝的两个阶段往往是先西后东,先北后南。这一点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现象,即各个王朝统治中心由西北而东南,由黄河流域而长江流域的转移,往往和这个王朝的由盛到衰、兴到亡的过程相连系。这种现象的反复出现,当然不是偶然的,应该有其政治上的、经济上的以及军事上的原因。看完也没觉得多少难读了。只是作者罗列的一系列历史内容,在脑海里可以有粘性的历史相关内容太少了,这点孩子肯定比我强太多了,这是花果山孩子的优势所在,以后读这类文字可以搅动脑海里的有粘性的历史故事一箩筐。
粤-乐钰妈1002男五1208男三 看了《典章制度·科举考试》,看完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孔乙己和范进,应该是因为小时候学过文章内有这两位人物,所以才印象最深了。
冀-天天妈1107B四: 果然不能偷懒,连着看六篇脑袋就不转了,看和看了之后写感受真不是一个路子,不能愉悦的享受看的过程。 《胡博士》看了半天才发现说的是胡适,作者中立的介绍了胡博士,帅气、博学、尖锐、社交广泛。唯一记住的就是怕老婆。 《回忆辜鸿铭先生》了解辜鸿铭先生是看过一篇关于学语言的文章,特别佩服先生学语言的那个能力,这篇主要是说先生清高,注重规则,感觉是矛盾的综合体。 《永在的温情》以前提到鲁迅,都觉得是勇士。这篇是说故人对鲁迅先生去世的缅怀。让人们对先生有了更深刻全面的了解。 《红楼琐忆》表达了作者刚开始对红楼好奇,初见到之后的失望以及最后对红楼深深地喜爱。因为那里有光荣的历史,渊博的教授,活动的场所,丰富而充实的生活。表现出对红楼深深的思念。读起来也是非常朗朗上口,也勾起了我对红楼的好奇。
苏-文一妈1301男二1608男中 6.4看课件谈感想 《修辞的两种手法》 看起来轻松无压力,积极手法和消极手法,有讲解,有举例,所以理解很容易。然后还想接着看下去。 《社会习俗·姓名》 讲姓、氏的起源发展、作用、意义,以及演化出来的名、字、号,能看下去,中间也穿插了小故事和例子。看完也没啥太深刻的印象。纠正了我以前的一个错误认识,我一直以为赵姬就是因为他是赵国送来的或者来自赵国。 《典章制度·科举考试》 这篇讲的科技制度的起源以及发展,讲了状元、秀才啥的。因为南京有一个科技博物馆,我之前去过,不由自主的就会结合博物馆里看到的一些展品文史资料往下读,尤其是号舍,我在博物馆的时候还跑进去坐了坐,你浮现出来的画面就特别立体。嗯,以后还得多带娃去博物馆。
苏-果妈1008G五 5.18 《金岳霖先生》:语言朴实,读完了金先生的样子就浮现在眼前,点点往事似乎也印刻在脑子里了,文中出现了一些知道名字的大师,文章也就有了继续读下去的动力,也有了想看看其他人故事的冲动,这也就是所谓的联想阅读吧; 《这一些犹豫的碎屑 黄永玉》:点看好长,看了前言部分,突然感触自己读的书太少了,都只知道部分大家的名字,却不知道他们的人生故事,感慨一下自己知识的贫乏,有种想读读好书的感觉。开篇对沈先生的去世的惋惜和愤懑,让我有了读下去的兴趣,文章太长,读得有点晕乎,对沈先生家族里其他人描述,人物关系有点多,看到后面有点晕乎。 《胡博士》,虽然开篇不知道说的是谁,语言朴实,文章虽短也把胡博士形象刻画出来了,还是短文章看起来心理比较容易接受。 5.19 《永在的温情》一看有图片,鲁迅先生,心理接受度就提高了,认识嘛!开篇点出鲁迅先生去世对作者带来的震惊,从文字中能体会到作者悲痛,和鲁迅先生之间深厚友情;通过和鲁迅先生几件小事儿,看出鲁迅先生对作者的帮助和作者的感激之心,语言虽有些沉重,却包含着朴实的感情。 《回忆辜鸿铭先生》语言比较幽默,辜先生长辫子形象跃然纸上,特别辜鸿铭先生让学生翻译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忍不住笑了,这要求还真是不一般的高,全文读完觉得很轻松,不知道该怎么表述了。
鲁-倩妈0902G六 《侯宝林回忆录》第二部分课件: 作者写文章真的很口语化,“要谎”这个词我一直以为是方言,也从来没在书里见过,这是第一次看见。写穷苦人家夏天吃块纯冰都那么享受,想起自己小时候似乎到了四五年级才开始吃加奶的冰棍。可是加与不加的,记忆中都是很好吃很幸福的感觉。文中说自己搞殡葬,打“雪柳”,关注了一下“雪柳”是个什么东西,用词挺形象的,还挺美好。回忆录是什么岁数写出的?作者对自己儿童时期的事情怎么会记得那么清楚,而且细节那么多呢?
豫-小汐妈1206G三 《典章制度·科举考试》在看的过程中,引发了很多联想。 1、程朱理学的程灝、程颐、朱熹编著的四集做为科举教材,更加的想去深入的了解这3人,也有心想去看看四集,当时引发的念头。 2、对以后的亲子聊天更加的有方向了。什么是大格局?变点为线,划线为面。小汐以后提出一个问题,就可以以这个问题为点,顺着点带孩子去扒拉前世今生和未来展望,把每个问题点变成线。每个知识点划的线多了,就是一个面,面多了就是体……大格局不就出来了?有了大格局,还会怕小汐以后没有抵抗挫折的能力?无论逆境顺境都能很好地走过。 3、还有一点苍凉感。看到最后为了考出好成绩,作弊、替考、夹带、无心状元、闾面榜眼等等……又想到了现在的各种高考新闻,对以后的人才选拔,对小汐长大后的升学,对科举制度不完美的焦虑,有点世事轮回五常的无奈。 4、科举制度又想到了道德经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巳;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巳。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更加明白了这段话的意义,治愈了一下刚刚升起的焦虑、苍凉、无奈感。
京-可艾妈1410G 消极手法和积极手法,刚开始第一遍看没注意直接看到后面,但说到“口唱山歌手插秧”是消极手法时候就蒙了,回去再看才明白。就是感觉一篇文看完,文中有例子来辅助分析更容易明白和吸收。或者说看的内容能够联系到自己熟悉的事件能够用上,亲身感受一下,更能真正的明白。
鲁-立家妈0806男七 6-2《修辞是什么》 初看题目映入脑海的是打比喻,拟人等等的修辞手法,通篇看完,整篇就是说修辞就是用普通话里的字词和音更好的让听或看的人明白你要说明一个什么意思,用贴切的语言表明自己的意思,更要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就像其中例子:战争对于人民,是眼泪与血,是寡妇和孤儿。对战争的憎恨之情跃然纸上。 6-3《修辞的两种手法》 消极手法就是像说明事物的数目,说明道理,接洽事务等,需要如实反映,绝对准确,就要用消极手法;积极手法像是感受,情感等,要用具体形象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用积极手法,把背后的情感更好的表达出来。
闽-飞妈1006男五 反馈:《叶公超、钱钟书、杨振宁》,通篇看完,应该是作者的回忆录吧,作者求学圈子里都是高大上的名人。
冀-天天妈1107B四 《西南联大中文系》从作者描述中看出来西南联大师资力量特别雄厚。最喜欢其中一句老师的评语“阁下之地图美术价值甚高,科学价值全无”哈哈。每个老师都是短短数句,但是形象跃然纸上。其中多了一页,看的我有点糊涂,又倒回去看了一遍。
浙-luck妈0705G八1610G 这个,一件事情,你决定去做了,那就想一想,大致捋个思路,就动手做第一件事。其实很多时候,你刚开始做的事情,都是试探性质的:做完了,马上发现,不行。不行呢,你只要稍微一反思,就会发现:有一个问题,被忽略了。“哎呀,这么明显的bug,两个半月前,刚开始做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呢?脑子进水了,当时。”自我解嘲地笑一笑,重新调整,再做。 其实呢,整个成功的过程,基本上就是由一个个失败的子过程所构成的。但是,失败了的一个子过程,也并非对前进的方向没有贡献。它就像矢量,跟坐标轴的夹角不大于90度,总会在坐标轴方向上产生正向分量的。至于分量的大小,对于正向位移贡献多少,那取决于夹角。度数越小,贡献越大。怎么保证夹角不大于90度,也就是说,保证你做一件事,没坏处,反而产生好处?就是由最一开始的稍微“想一想,大致捋个思路”这个步骤决定的。定性地讲,你做一件事,是对目标有帮助还是有害处,这个是很容易判断的。完成一整件事情,就是由很多个这样的曲折,不断地由坐标轴正向分量积累位移达到的。它一定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所以呢,成功的过程一定都是一个“遗憾”的过程。你做完了,回过头来看,才能发现:MD,当时那件事情,费了那么多力气去搞,到头来才发现,它的夹角是89.9度。对成功的进程就没多少帮助。如果回过头来再做,我肯定不去干那件事儿了。得改弦更张,换个事情干。这里,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N多妈妈,为了怕自己的行为是89.9度,不断地延长那个“想一想,大致捋个思路”的时间……最后,根本就迈不动步子。其实呢,稍微“想一想,大致捋个思路”就动手做,明天这个事儿就做完,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调整后,再做下一步了。而一直执着着的,明年还在那儿想:我的方案,多少度啦? 整理初中指南时,正好看到这段,所以写起来,对早课课件的感悟。
苏-恒妈0810B六 《修辞是什么》,先看了妈妈们的感想,知道了是很接地气跟我们平时讲话都有关系的内容,就想先看这篇,因为自己的修辞工作就做得挺糟糕,看能学学招不。文中说,说普通话时,要把土语里用的词改成普通话的词,别人才听得懂。看到这里想起当年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去说普通话,倒没啥障碍,但是回家乡再说土话时,却有点别扭,现在才反应过来,是有的土话的词,反而用普通话的词说(我们的土话跟普通话差别主要在音调上),这就不如完全用土话的词表达来得淋漓畅快。 修辞要讲的就是“要把话说得清楚明白、生动有力,就要选择恰当的词、恰当的句子,运用各种恰当的表达方式,用来明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这个能力的前提得是有大量的阅读打底,花果山的孩子初中可以练起来。打算先给恒看看这篇,看他是否心动。《修辞的两种手法》,积极手法和消极手法,今天来写感想,用积极手法应该比较合适,可是却词穷。
苏-果妈1008G五 5.20 《西南联大中文系》西南联大是知道滴,看着标题就有读下去兴趣,文章语言读起来很轻松,看着也比较轻松,讲了几个联大教授授课风格,文中出现教授大部分都是大家,娓娓道来,慢慢读完,读完轻松。 《红楼锁忆》从想象中红楼说起,到眼前红楼原来是一座普通的砖木结构的五层楼房,略有失望之态,再到经历过,了解到红楼的历史身份,还有红楼里那些可爱的教授,再到慢慢深爱上了这座陈旧却充满青春火力的红楼;文中提到的几位教授上课风格,让人不仅羡慕这所闻名的北大,有点羡慕之情。 5.21 《叶公超、钱钟书、杨振宁》这篇比较好读,看标题名字都知道,看内容读起来比较轻松,作者通过上课的过程中,穿插着每个人特点,读完觉得这些大师真厉害,知识贯通古今,英语也好,知道的多会得也多,真不知道那个时代他们怎么有这么多大师涌现,感觉个个博古通今,如今的我们就是大白丁一个,文盲级别的,只懂得基本的日常生活。 《“最稀有的天才”傅斯年》,自己比较孤陋寡闻,没有听过傅斯年,看到胡适先生用14个最字来赞扬傅斯年先生的天才,按捺不住好奇心情往下读下去,究竟是怎样一个天才?文中虽没有具体描写为啥是奇才,简述了先生品格高尚,有魄力,读完还是有想探究一下这个天才的天才之处。 可能今天补作业,看得多了,也不觉得看起来很乏味,万事开通难,最关键就是开始能做起来,真的做起来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克服自己的惰性和畏难情绪,得试着去尝试,做起来往往比自己想象中简单。
粤-熙妈0711男七 6.3《第四章 事物的测定》文章开篇“要是让你挑出有史以来最不愉快的实地科学考察,你肯定很难挑得出比法国皇家科学院的秘鲁远征更加倒霉的”,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打消了对枯燥科普的畏难,想读下去。从倒霉的秘鲁队引出天文学家哈雷,再到哈雷、胡克及牛顿的故事,感叹这些科学家兴趣涉猎广泛且深入,甚至有些领域看似毫不相干,很可乐的是哈雷唯一没干过的是发现那颗冠以他名字的彗星。牛顿的怪人逸事印象深刻,令人咋舌,把一根长针插入眼窝揉……目的是看看有什么结果。科学工作仅仅只占了一部分,还有一半用于炼金术和反复无常的宗教活动。这些天才怪人思维太神奇了,他们的幼童年时期经历了些什么,先天,还是后天影响……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申爸早课中提到过,当时没在意,看了这篇才知道是牛顿的杰作,中间穿插了诺伍德的测量经历,兜一圈重新回到倒霉的秘鲁队,花了近10年时间,得出了他们不希望得出的结果,而且这个结果还不是他们第一个得出的。默不作声地踏上了归途。类似例子篇中不少,感叹科学家们为测量所付出的艰辛,无数次失败仍能保持探究的热情,不懈努力的精神。读到后面许多科学家名字,科普术语都不熟悉,没有同亮,有点晕了,快速扫完。
冀-腾妈1209男二0210女大一 读完了《事物的测定》,想去看看文章中提到的其他书。
浙-卡妈0810G六 修辞的积极手法和消极手法,原来跟我们理解的积极和消极并不是一个意思,积极手法更多的用于表达比较强烈的感情,感觉,消极手法用于阐述一个道理,说明一件事情,表达上更中规中矩和准确些,说明文更适合消极手法。
冀-天天妈1107B四 《叶公超、钱钟书、杨振宁》看到《大一英文》想到前面看的《西南联大中文系》中的《大一中文》,想看看他们教材是什么样子的。后面觉得杨振宁学的真好。看到对照片的描述时,想到了申爸说的工作记忆印刻效应,看完之后还是没记住谁在那如果做阅读理解,肯定会把这个画出来,和做数学题一样去分析。文章对比了叶公超和钱钟书,后面看到那么多人名,我竟然都知道,突然觉得基础300没白买,虽然没看,但是跟着熏着竟然都知道谁是谁了。 《“最稀有的天才”傅斯年》看第一段像是看百度百科一样。第二段通过别人的引言引人入胜,就特别有兴致看看到底是如何的矛盾综合体。后面作者通过几件小事介绍了人物性格特点。看完后觉得是写作文的模板。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好像记得以前学过赵树理的那篇文章,大抵是忘了。看到这个觉得赵树理同志很随性,作者从基本的吃喝工作生活等方面介绍了了赵树理同志,让人能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人,觉得离自己很近。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对吴先生不是很熟悉,第一段觉得外貌奇特,后面介绍了讲课的风格,由简入深。上课的一些规则等等。后面介绍生活中的情况,觉得总体都是比较奇特的。 今天看了好多篇,不知道是因为看的多了还是看的不深入,说起来大概都记得,但是细细品,好像又都忘了。
鲁-康萌妈0712男七1512女中 修辞手法,第一遍没走心,看完没明白积极和消极,又返工回去认真看,明白了。
豫-杉妈0902G六 读《事物的测定》很有意思,科学是令人着迷的,所以吸引那些前赴后继的探索者耗尽毕生精力去探索,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我们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未知,激发了无数好奇的心去探索。相信经过人类的不断探索、发现、创新,一个崭新的世界终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读《修辞学九讲》 修辞,很多人认为是写文章时用的比喻、夸张、排比等修饰方法。其实,日常修辞运用很普遍,不仅存在书面文章中,而且就在我们平时说话里。比如,我们和不同地区的人交流,将方言改成普通话也是修辞。修辞运用得好坏直接决定你的想法能否正确、生动地传给对方,所以修辞学是一门既简单又不是那么容易的学科。要想话说得漂亮,文章写得优美、生动,还真得在“修辞”上下功夫呢。想看后面的内容,直接在网上拍了周老师的《修辞学九讲》学习。
粤-帆妈0803男七 课件反馈 《修辞的两种手法》:好看意懂,消极修辞表达清楚、准确,积极修辞具体、形象生动。 《社会习俗·姓名》:之前看过类似的篇目,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屈原的,知道他是芈姓屈氏平名原字,所以这篇是又复习了一遍。古人的情况真真复杂,姓、氏、名、字、号的使用都有相关规定性。姓别婚姻,氏别贵贱,三代后合一;名和字有关合,号为自取。关于这篇很有印象的是孔子父亲叔梁纥和孟明视这两个名字,将字放前明放后作为称呼;还有商鞅及司马迁之子的姓名的情况,一不小心就弄错。了解古代文化真是非常有必要。科举那篇还没时间看。
鄂-开心妈1111G三 《事物的测定》看着很有意思,有种看大明星八卦的心态,看的津津有味,中间有段还看的笑出了声,没想到科学家们之间的的故事这样有意思,看后有种想讲给孩子听的冲动,但是记忆不太好,回忆起来有些零散,需要多回味几遍才行。
鄂-虫妈1007女五 《典章制度·科举考试》通篇读后了解科举源于隨唐,目的选拔人才,唐继承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辅之推荐,除元前期不重视,在宋明清时期都是朝庭选拔合适人才的相对公平的制度。想起曾读过一文曾说到隋杨帝,说科举是他发明的制度,打破了阶级固化,有利于人才流动,但破坏了官场潜规则,故朝中大官僚权贵不配合,后来唐起兵造反后黑化他的各种事迹,但对其智慧还是很推祟,保留了科举制度。最近听明史,有科举成功状元成功进入内阁的名士杨门三杰,也有郁闷的唐伯虎。任何制度也无法法真正的公平,人的一生也无法逃离命运的馈赠,不管是好是坏。 《社会姓氏·习俗》介绍了姓氏的发展,读下来印象很模糊,可能以前对这类文章关注偏少,姓氏从最初演变现在已变化很大,有被皇上恩宠赐姓也有避难而隐姓改名的,从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个方块字,在背后都是一个个家族的兴衰。 《修辞的两种手法》用消极和积极两种修辞的举例形象的告诉读者,科普文消极准确反映信息的真实性,而积极修辞带有夸张模糊手法应用在于能让读者快速捕捉作者的观点和想法,挺有意思,没想到消极和积极可以这样用,新鲜。
24滑铁卢-Aria Brina爸1108-1307G 修辞其实用了大词。大白话就是怎么说话、怎么写字、怎么表达。不同领域用什么样的语言。怎么能表达清楚(第一步),在一些领域还需要抓住听众的心,让听众理解,形成深刻印象 (第二步),更深一步就是不朽的传世的文学创作了。
京-思思妈1303G 刚才读《修辞的两种手法》入了迷,差点坐过站。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用得很多吧?其实不然,我们平时的沟通交流也会经常使用。为什么有些人写出来的文章说的话干巴巴、不生动、不抓人,因为他很少使用积极修辞。从文章到沟通,如何简洁有力的表达,最重要要把个人感受感情倾注在文字上。才能产生跌宕起伏、让人荡气回肠。对于作文来说,两种修辞手法的总结非常有用,那对于日常学习,可以循向而行,时时提炼一些方法论,从一定高度上去总结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类型、要点,有意无意的培养这样的能力,学习自然一往无前。
沪-康妈0801B七 《典章制度·科举考试》、《社会习俗·姓名》,写这两篇文章的人是个高人,极好的的文章,终于搞懂了姓氏的区别,打印出来给孩子看,孩子以前看大秦帝国时问过姓、氏、名、字的区别。
川-都都妈1002B五 《社会姓氏习俗》,大概了解姓氏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通过姓氏区别贵族平民。之前看大秦时一直没搞明白商鞅之前又称公孙鞅和卫鞅,今天终于解惑了,还有孔子父亲的姓名组成,以及一些老年人愿意给家里小孙孙取一些不好听的小名的由来。真是长见识!
粤-涵妈0807女七 《修辞是什么》、《修辞的两种手法》-210604 这篇文章谈到修辞对于说、写这两项非常重要、息息相关的能力的重要性,要修炼好,还是挺让人挠头的。 这“说”,我理解是即兴表达能力,这个我总感觉还不完全是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还有心理素质自信心的因素。往往有的人台下书面表达流畅,但是一到台前,脑子空白,嘴巴打结。 我又想到了PPT这项工作中常常用到的技能,为什么有的人的ppt做的能吸引人,话不在多,三言两语,带几幅直观的图就把意思表达清楚,而且让人印象深刻,这个是文字魅力和演讲人口头表达相结合的产物,这里面有没有修辞的工作呢,肯定是有的,也是抓住了修辞的特点:表达清楚、生动有力。 希望我也能从系列课件中习得一二,关键是能实践运用。
汕-登妈1111女三 申爸说现在时间有限,所以选题谨慎,一方面选一个时代的大师、经典人物、最高阶资料展示出来。一方面是关乎切身事物,科举→高考。修辞,说修辞,也像说做人说话。申爸是觉得这个时候适合开始渗透?
闽-来妈1002男五 看了申爸的课件,就那么几页,不过瘾。买了本全新的《修辞学九讲》。这样的课件比起那些关于国号的有意思多了。这个连带的作用,可以拔出一大窜。
赣-以琛妈1504男大 昨天《事物的测定》蛮好看,不过瘾。佩服科学家们坚持不懈排除万难去验证猜测。好多东西都有猜测和验证但怕同行竞争先发表藏起来不给人看,比如牛顿和卡文迪许,这也许就是他们的可爱之处。这些科学家性格都很怪,卡文迪许的严重社交恐惧症惊到我了。
浙-六爸1201男三1502女大 6.4看课件谈感想 《修辞是什么》 日常工作生活的沟通场景中,话讲的不好,明显词不达意,又显得啰嗦,讲了一堆东西,总感觉没有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听的人需要连猜带蒙反复确认才能接受准确信息。出现类似情况,是没有掌握修辞方法。说明修辞确实很重要,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事物的测定》 任何一个规律的测定,都需要坚持不懈和无数次的千辛万苦。科斯、牛顿、卡文迪许,这些天才、奇才、怪才,都喜欢把自己弄成高深莫测。从《事物的测定》来看人类的各种发现,都是无数人在无数个日夜努力的结果。然而能够流传至今的科学家,仅仅只是微乎其微的个位数。历史上所有这些科学家都是在为人类发展而奋斗。
沪-阿诺妈1108男四 6.3课件感想 《典章制度·科举考试》 这篇是科举的进程发展,一直都知道“连中三元”,“状元、榜眼、探花”,也知道科举是从隋代开始,唐代开始实行,在一千多年中为国家选拔了很多人才。这和现在的中考高是不是类似呢。看了里面关于八股文的要求,觉得古时候的人写考试作文比现在难多了。 《社会习俗·姓名》 这篇关于中国人的姓名字号的,和以前看过的《中国人的姓名字号》差不多,以前高中时搞不明白,为啥古人又是名,又是字,还有号,让我们这些学生背的很费劲。等看完了这些,就知道当时名、字、号是不同的用途。名是长辈、尊者叫的,字是平辈叫的,号记得是晚辈叫的(记不大清楚了)。另外吧,就觉得中国真是一个很源远流长的国家,就连姓名也能考古出这么多的资料,还能挖出一堆故事。元代的平民连名都不能有,感觉很侮辱。 《修辞的两种手法》2 我第一次知道修辞手法原来分积极和消极的。看完了就一个感觉:积极的修辞手法就是让读者更能领会作者的强烈感情的,而消极手法是更加客观的描述。
苏-笑笑豆豆妈0808女七1406男一 6.4读课件感想 《典章制度·科举考试》这篇看得比较顺畅,通篇读完有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中学时代学《范进中举》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对科举考试及秀才、举人、进士及状元、榜眼、探花产生极大兴趣,但是当时书籍少,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多,所以只是从老师及老人口中获取少量零碎信息。及至后来,看各种电视剧的时候也有相关知识,但是自小学习习惯不好,并没有系统去查过资料,所知的信息都是自行组合的自以为正确的“错误信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才知道自己原来的很多信息都是错的。看来,活到老学到老真得切实去做才行,不然过不几年就要被孩子们远远甩在后面了。
鲁-程戈妈0703女八 《典章制度·科举考试》感想:起初只是读而已并无感,但看到最后一段联想起一个人清朝张存仁,武将出身后做文官,这个半道文官可不次于科班出身。一次顺治帝命他考核官员,标准也很奇特,文章写得好考核就高,张存仁不吃这一套,只要政绩好,能写的有一二处明白的就评最高等。理由实在,文章可做假,政绩做不得假。可谓一大明白人。
豫-霏妈0705女八1206男三 爬完楼梯把课件看完了,第一篇说到科举考试,马上都想起来这两天要进行的高考,这要是在古代,这普通人要想参加个科举考试,这辈子也没有机会,时代在进步,高考就是我们现在最公平的制度了。中国的姓氏。文化太渊博,太复杂,给孩子念了,也不知道听懂没有,在一旁咯咯直笑,其实这些都是中国的历史一部分。修辞手法这一篇比较好理解平白直入的,感觉大点的孩子看都没问题。
苏-乐妈0910男五 今天课件看完了,硬着头皮看的,看标题都觉得有点意思,就是内容表达有点学术了,看的过程耐心不够,只能跳着看,抓取部分意思。
京-文妈0411女十 不知是否是年龄的原因,现在确实读申爸的课件有点困难。以前,很多课件我是很愿意读的,比如很多人物的故事,即使不那么喜欢,也能读下去。感觉读申爸的课件必须心静的时候,专心读才可以,因为不是读闲篇儿。
京-涵妈04B高一 读完了心会跟着静下来。开始读的人物篇,还没开锅。 7.《永在的温情》 初闻鲁迅先生逝世的噩耗作者难以置信,在告别仪式上虽没有痛哭,但确让人感受到痛彻心扉。后又回忆了跟先生的一些往事,感觉到先生不像印象中那样严肃、高冷、难以相处,写出了鲁迅先生不为人知的一面,读完后觉得他很有人情味,有点喜欢。 8.《这一些忧郁的碎屑》 这篇课件好长,中间有一部分硬着头皮坚持看完。有几段描写印象深刻:对沈大满的描述生动形象,爱出汗:你看见一个全身冒着热气进门来;再有就是将作者与共产党的关系比喻成母子;还有对文革的解读……整篇文章的色调比较沉重,看得压抑。 9.《红楼琐忆》 北大红楼是作者的圣地,也是很多人梦想的地方。红楼是一种象征,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李大钊、毛泽东都曾经在此工作过,跨越时空拉近了与先辈们的距离;红楼也给作者留下了很多学习生活的美好回忆。
闽-土妈05女高一 读完有时会很澎湃。
鲁-彤妈05高一 昨天开始读的第一篇,印象深刻,作者朴实的语言里,娓娓道来,在条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如饥似渴的学习,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尤其是上夜校的那段,在厕所暖气片上烤烤馒头,进入法国的文学学习的殿堂,读完就如在我面前的场景,深入我的心里让我感动,勾起了我对文学的渴望,特别想我们能有这么一个机会聆听大师们的讲课该有多么美好,能静下心来真正的不为任何目的的因为热爱而学习。
|